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香港东方日报

时间:2024-04-28 05:15:04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中外媒体眼中的中国的形象之香港媒体与内地关系

香港与内地的关系:港媒所起的作用

港媒:乌坎事件连累汪洋

中国广东省乌坎村维权事件至今不断,香港东方日报表示,事件令广东形象一再蒙羞,连累省委书记汪洋在18大的政治行情。发表「一村尚难治 何以治天下」的评论。

这是港媒在乌坎事件上的评论,为什么香港媒体会介入这次的事件,而村民为什么会找港媒报道这件事而不找内定的媒体?香港传媒根据《基本法》享有充分的表达自由,很多时候他们可以不用顾忌很多政治因素。

其实内地与香港的全面关系很复杂,例如民调发现超过一半的香港人不喜欢内地人。

一些媒体表示该趋势大约始于4年前。这或许与中国在此期间崛起为超级大国、使东方之珠黯然失色的历史性事件有关。

此前,内地更需要香港,如今香港则更需要内地。内地已成为香港最大外来投资者,约占香港外来投资总额的36%。内地企业是香港股市的关键玩家,市值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60%。此外,携带支票本的内地旅客蜂拥而至,将从古琦包到豪华公寓的商品抢购一空。

内地人不解,香港人为何不更感恩戴德。但事实是已习惯于优越感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正如一名香港出租车司机所言:“我们心里不平衡。”回归祖国后的香港依赖“父亲”资助。这种悬殊越大,香港人就越焦虑不安。而且香港媒体往往会在这些方面引导读者。

在务实的香港人专注于从这种关系中受益的前10年,该问题并未显露。但过去几年,香港的增长并未使民众充分受益。源源流入的内地资金使香港房产大亨等富人受益匪浅。但普通市民的感受则恰恰相反。而媒体就恰恰在这方面加剧了民众的反应。

香港媒体:处理好内地与香港的关系。

内地仍需要香港开展关键金融交易。香港在商业法方面的专业技能依然能派上用场。香港还能向内地传授政府管理经验。例如某些香港官员已被任命担任银行改革顾问。在反腐方面,北京也已告诉深圳官员向香港的廉政公署学习。允许香港发挥此类作用不仅有助于内地改革,还将改善内地与香港的关系。内地真心愿意香港继续“独特”

香港媒体的报道:香港“内地化”以及“北京插手香港政治”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15年,但它和内地的彼此磨合并未彻底完成。香港一些人对内地尚有戒心,他们对香港“内地化”以及“北京插手香港政治”都有警惕。香港和内地都需要以更多的“平常心”看对方。

《基本法》是内地和香港关系的总纲,但人的具体感受,永远比法律条文更丰富。内地和香港要习惯“感受的摩擦”,形成避免一些分歧“小题大做”的政治及文化豁达。

从内地方面来说,要对香港各种激进舆论真正做到见怪不怪。“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注定与内地不同,一些具体意见甚至格格不入。这没什么,内地胸怀越大,香港一些人的“闹事”越不是事,只要《基本法》得到遵守,香港给整个国家引来麻烦的可能性就会很小。

香港方面以正常的心态看内地,任务更重些。

香港媒体以及香港社会有“内地化”的担心是正常的,希望延续香港的特殊文化也是正常的。但要防止对内地“过于敏感”,这样的提醒对香港并非多余。

香港完全不受内地影响的可能性是零,这不仅是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结果,也是内地这些年快速发展,香港从中受益的必然结果。对“内地影响香港”,不应总是做政治解读。

香港媒体的政治解读:防止北京插手

香港的特点是一方面很现代化,同时又地域狭小,历史短。内地的特点是发展迅猛,由于大和国际政治地位重要,北京的政治经历丰富,视野更容易宽阔。在涉及香港的重大问题上,内地和香港在《基本法》的框架内做沟通,香港要考虑这个背景,而不仅仅从“防止北京插手”的角度琢磨。

其实香港回归祖国15年总的来说比较顺利,香港今天的变化,很难指出有哪一条是内地强行在“政治上影响香港”造成的。对整个东亚,中国内地的影响都处在高峰期,香港回归和中国内地崛起叠加在了一起。

我们真诚希望香港社会巩固这次选举的最新民主成果,并通过这当中与北京的一系列互动,更全面地理解内地的善意,化解以往的一些疑虑。

中国只有一个香港,国人对香港很珍惜,他们不希望香港“内地化”的心情,和香港人是一样的。内地人很愿意香港继续独特下去,大家希望中国是多元的,如果内地人去香港旅游,发现它和内地城市“差不多”,那他们会比香港人更失望。

香港新闻媒体的现状:娱乐新闻史中坚

确实,长期以来,香港人在政治方面都不爱搞宏大叙事,务实和理性的风格甚至使他们对政治和群体表达相对冷漠。

这一点,从香港的报摊就可以看出来:这座城市几乎没有一本像样的时政杂志,娱乐八卦周刊毫无疑问才是杂志的中坚。香港人几十年来习惯了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与家庭,激烈的群体表达似乎与香港人无缘。大学教授们,也都倾向于做一个知识分子而不是意见领袖。如果不是什么严肃的大事,他们往往会将这件事当作一个娱乐八卦的新闻来报道,就像曾荫权的事件。此次特首曾荫权就因为参加私人宴会、低价乘坐富豪的私人游艇等并未违法的“小事”而引发了轩然大波,就连他本人也连称感到意外:“我承认45年公务经验是我的资产,但也是包袱,有时会令自己有盲点,只相信自己一套,忽视时代转变后,公众期望也跟着改变,对公职人员有更高的要求。”言下之意便是,他本人没想到,民众对官员的信任度已经今非昔比。

但情况在这些年显然已经发生变化,香港似乎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这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我们只有了解香港今天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困境,才能明白为何“This city is dying(这城市快死掉了)”,会在过去一年成为城中热话。

香港媒体:转移民众贫困差距视线,“背靠祖国”的定位

香港是一个税基狭窄的外向型经济体,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利得税、薪俸税、地价收入和投资收益。学者们普遍认为,这种土地和房地产财政既缺乏稳定性,更存在结构性问题。但与此同时,政府的大部分支出都用于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主要是新移民的涌入)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一部分支出的比重只会进一步增大。更加吊诡的是,高地价政策给普通市民造成了沉重负担,而政府又不得不倚赖卖地收入来“派糖”平息民众的怨气,这变成了一种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尽管目前香港仍能以卖地保证库房盈余,其公共财政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

香港政府并非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自前任特首董建华时期以来,政府不再安于“积极不干预”的角色,不断尝试主导经济转型,发展新产业,但“八万五”的房屋政策导致楼价暴跌,代表高科技经济的“数码港”最终沦为地产项目。在经历了连续的赤字预算案和SARS的打击之后,政府终于决定接受“背靠祖国”的定位,开始大力发展与内地的经贸融合。这便是2004年开始实行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其中正包括了内地人熟知的自由行。

香港学者卢兆兴曾以“大陆化”(mainlandization)来描述香港回归后所经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大陆化”这个词本身已经揭示了,“一国两制”实行十五年以来,两地间的融合多于疏离,而融合又以香港向内地的靠拢为主。作为中央对香港的一种经济策略的

“大陆化”,恰恰始于CEPA和自由行。

当初开通CEPA和自由行时,中央和港府都有一种期望,那就是用这种刺激措施使香港经济喘一口气,用以带动金融、专业服务、教育和医疗等产业的服务需求,毕竟这些行业才应该是香港竞争力的核心。然而近十年过去,有评论认为,零售业的急剧增长“其溢出效应无法到达其他产业”,反而使其他新兴产业难有发展的空间。即使增加了就业,自由行吸纳的主要是大量的低技术劳动力,年轻人投身其中亦难有好的发展前途。因此,自由行的好处除了商铺业主,普通市民几乎享受不到。反而是连锁零售商店的急剧扩张,破坏了香港社会原本的社区结构和消费习惯,其中的损害逐渐浮现,演变成今天港人与内地游客的对立。而其中香港媒体在其中的报道中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就像一种催化剂,加剧的矛盾,他们的报道很大程度大决定了香港民众的反应,民众在不知不觉中收到了影响。

更严重的是,在这十年之中,自由行带来的眼前利益和繁华景象甚为符合港人实用主义的心态,而“背靠祖国”的神话也已经深深植入香港社会的群体意识之中。

港媒:放大其他矛盾

在这十几年香港大学所作的历次民调中,香港社会“公平”指标得到的评分,长期在各项指标评分中包尾,远远落后于自由、文明、治安、廉洁、繁荣以及法治等指标;2011年12月公布的民调显示,若要在“繁荣、廉洁、公平、自由或福利社会”中做出选择,最多港人选择的是“公平社会”,其次才是廉洁和繁荣的社会。反抗各种不公平,拿回自己应得的那份,俨然成了港人的头等目标。香港公务员一向以清廉高效着称,这种不信任不仅对整个公务员体系产生了相当负面的影响,也增加了未来政府推行政策的阻力,更加剧了社会分裂。

几个月以来,香港风波不断,面对着一些港人升腾的戾气,并非是一句“请勿动怒”或是“包容理性”就可以抚平的。许多港人看到了“背靠祖国”的出路不在于在物质和心理上定期领取惠港劵,而在于借助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庞大的市场尽快实现经济转型。

同时,香港媒体不能太过激化内地与香港的关系,而是在自身积极改革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民众的思想,不要过于偏激,也不要恶意丑化政府,而是起到一个标杆,引领潮流,积极与政府合作而且起到一个民众监督的作用,以第三方的身份作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桥梁,这样,内地与香港关系得以比较好的舒缓了彼此之间的矛盾,做到更好的过渡。

篇二:香港报纸与大陆报纸的对比研究

香港报纸与大陆报纸的对比研究

—以东方日报为例

摘 要:《东方日报》是香港的中文报章之一,由马惜如、马惜珍兄弟创办,东方报业集团发行,连续三十一年雄踞香港报坛一哥的领导地位,单日销量高达五十三万多份,读者超过三百四十多万人,远远抛离其它香港报纸。香港从作为英国殖民地到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由于历史原因与独具特色的文化积淀,报业发展也独具一格。通过《东方日报》与中国内地的报纸的比较,我发现香港的报纸在价值取向、政治立场、内容选择、标题制作、视觉效果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与内地报纸也有许多不同。当然他们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在注重事实,强调新闻的真实性,读者定位这些方面都不谋而合。同时,通过对比研究我认为,香港报纸有许多地方值得内地报纸学习和借鉴,但是也不能一味的使用“拿来主义”,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关键词:东方日报 内地报纸 价值取向 意识形态

近三个月以来,我一直在看香港东方日报的电子版,香港曾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新闻业多多少少受到宗主国的影响。《东方日报》在新闻报道的深度、评论的高品位和版面的严肃性方面,都没有大陆的报纸那样深刻和严肃。大陆报纸忽视的娱乐性新闻在《东方日报》中却占了许多版面,这或许是香港报业竞争太激烈,就连那些所谓的高级报纸也不能幸免,需要迎合读者需求来刊登一些娱乐性较强的新闻,以求保证报纸的发行量,在残酷的香港报业市场上得以生存下去。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香港《东方日报》与大陆报纸的异同。

报纸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东方日报》与内地报纸都要按照报纸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来办报纸。这就使得二者有许多共通之处。

首先,新闻是时间的易碎品,因此,时效性也是新闻的生命力之所在。具体地说,时效性又包括“新”和“快”二字。所谓的新,就是新鲜、新颖、新生。新闻离开了新,便成为明日黄花,就不能称之为新闻,而只是旧闻了。①新闻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新闻要反应迅速,及时报道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物,向读者提供多方面新鲜的信息,如果反映不迅速,不讲求时效,更谈不到“新”和“快”,就失去应有的价值了。《东方日报》“求精、求真、求快”②使读者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的办报方针与内地的许多报纸不谋而合。同样,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鲜性都是所有媒体从业人员采集新闻时所遵循的,在这一点上大家都是殊途同

归。

其次,《东方日报》和内地报纸都承载了两种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只不过《东方日报》承载的意识形态比较薄弱,内地报纸承载的意识形态比较明显。报纸关系着一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在构建国家意识形态方面有重要的做用从《东方日报》和内地报纸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再向受众传播基本的信息时也在传递和构建国家的意识形态,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的作用。

最后,在内容上《东方日报》和内地报纸的都包含了政治新闻、财经新闻、社会新闻、国际新闻、文体新闻等。这些都是受众需要的基本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商品属性日益明显。如何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已成为各大媒体的主要任务,为了适应市场变化,《东方日报》和内地报纸都对报纸内容做了许多调整,但是做更有深度,更有价值,更贴合受众的新闻成为了各大媒体努力的目标。

除了这些外,《东方日报》和内地报纸还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英国长期殖民的大环境下《东方日报》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英国报纸的影响,形成了其固有的特色。那么它和内地的报纸又有那些不同呢?

第一,内容不同。《东方日报》经常以社会新闻作头条,灾害新闻被突出报道。与内地主流报纸主要以政治新闻、国际国内大事作头条不同,国际新闻和政治新闻被淡化。《东方日报》在二零一三年十一月的头条中政治新闻只有六条,其余的都是社会新闻,特别有意思的的是,在《东方日报》的内容中我们随处可见香港社会的动乱,可以这么说,《东方日报》给我们营造的是一个动乱、危险重重、肮脏不堪的社会,只要有什么灾难或香港发生了违背社会道德之事亦或者是奇闻异事,《东方日报》都会报道,并且灾难新闻长期占据头条。与此不同的是内地的报纸,有人常常调侃内地的新闻报道,说最好最美的世界只在新闻联播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却没有一起广泛的关注。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内地的媒体一味的只顾拍政府马屁,为政府和领导歌功颂德,整天都在报道领导人的一言一行,宣传领导的各种讲话,贯彻政府会议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内地媒体忽视了社会上的种种矛盾和不公平,没有关注人民关心的问题。其实,内地报纸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除了少数报纸外,大多数报纸都是一个模式,头版头条都是政治新闻,整篇报道也以政治新闻为主,开篇都是国家领导人昨天的活动,就算没有什么爆料的新闻也要写上他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去了哪里,完全的忽视了老百姓的水深火热,真真切切的为读者营造一个和谐、富足、美好、稳定的社会。香港报纸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呢?我想主要是香港媒体比较自由,没有受到政府过多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同时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媒体在报道新闻时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以人文本。

第二,立场不同。《东方日报》由私人创办,受政府影响较小,是一个独立的公

司。可以说很少受到政府的支配,而内地报业却不一样,内地许多报纸都受到政府机构的控制,中国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政府报业之间只能是密切的伙伴关系。媒体基本是当作政府的发言人或传声筒,政府怎么说媒体怎么传百姓就怎么听。只有二者和谐共处,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是新闻媒体的党性原则。只有二者和谐共处,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香港报业注重的是报纸舆论监督的功能,对于民情民声,承担着“下情上达”的职能。内地报纸则注重报纸的宣传功能,对于政府部门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做大量的宣传。由于香港报纸与内地报纸的定位不同,他们选取内容的角度也不同。就比如这个例子:二零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东方日报》和内地报纸在报道温州动车事故中就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在内地的许多报纸都大量报道某领导亲赴现场指导救援并鼓舞士兵战胜困难时《东方日报》却从另一方面进行报道,标题是“做骚第一,救人第二。火场武警列队,恭候领导讲话”。③还将此新闻作为该期头条。从二者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东方日报》比较注重监督政府言行,内地报纸则注重建立政府的美好形象,宣传政府工作。

第三,视觉效果不同。在视觉效果上以《东方日报》为代表的香港报纸色彩艳丽,仅有少数严肃报纸的采用黑白两色。经过观察香港报纸的色彩,我发现,其色彩艳丽的程度远远超过了美国、英国等大众报业发达的国家。同时图表、漫画是香港报纸的强项,香港报纸对图表、漫画的运用比内地报纸胜出一筹。香港报纸上对国际时政人物的漫画设计,对体育赛事的彩图指示,对突发事件前因后果、发展过程的模拟图示,都十分详尽具体、栩栩如生,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内地在这方面则比较保守,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还是没有达到香港报纸的水平。这或许是因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为国家的宣传工具,政府的喉舌,可能会被要求严肃,正式一点。

第四,传播的意识形态不同。香港虽然受到英国的长期殖民统治,但资本主义自由和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加上西式的办报方式和编稿方式,香港报纸在传播构建国家意识形态方面显得十分薄弱,其体显得的是一种自由、民主意识。体现人文关怀。而内地报纸却不是这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报纸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一方面报纸向社会传播民众所需的社会新闻,另一方面在传播和构建意识形态,他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或者说是为共产党服务的。《东方日报》在选题上比较关注社会,以人为本。虽然娱乐新闻所占比重有点大,但其社会新闻所写的都是社会上急需解决的,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东西。同时大胆,自由的对政府政策进行讨论和批评。这是内地报纸所缺少的东西,内地报纸通常是为政府做宣传,有利于政府形象的新闻就大肆宣扬,有损政府形象的新闻就不

报道,可以这么说,内地报纸是帮助政府主动构建有利于统治者统治的“虚拟社会”的工具。

第五,标题不同。《东方日报》主标题短小有力,旨意鲜明,在标题加入问号、感叹号的现象比比皆是,同时标题字体字号夸张,夺人眼球。许多人认为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标题有神自然能吸引读者。与内地报纸粗黑字体为主相比,香港每份报纸都标有醒目的彩色标题。虽然少了内地报纸工整文雅的气质,但短小简洁的文风与香港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相适应。

《东方日报》和内地报纸还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为什么要做这个比较,我想主要是了解一下香港报纸的特点,给内地报纸的发展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香港报纸的人文关怀精神,自由批判的精神,关注底层人民的精神都深深的刺激了我的神经。我希望有一天内地报纸在传播和构建意识形态、宣传政府方针政策时能发扬人文精神,关注社会底层民众。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需,给社会新闻多留一点空间。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四版,24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②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四版,148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③《东方日报》,2011年7月26日

篇三:东方日报SWOT矩阵分析

<<东方日报>>外部环境分析

一、行业竞争主要力量

1. 在竞争对手中争取有利位置

香港的主要中文日报:《东方日报》、《苹果日报》、《成报》、《天天日报》和《明报》。除了《苹果日报》是在1995年6月发行之外,其它4份报纸都在市场上有着很长的历史。《东方日报》创办于1969年1月,《成报》创办于1939年5月,《天天日报》创办于1960年11月,《明报》创办于1959年5月。 《东方日报》由东方报业集团发行,以未经核实的数据自称连续29年「全港销量第一」。東方日报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苹果日报》。

2. 新加入者的威胁

高薪黎先生执掌《苹果日报》的日常运营,每天的编辑会议都由他亲自主持。他在会议上仅仅是对头版内容提出意见。为保证得到读者的反馈,黎先生雇佣了一批普通读者组成集中小组,让他们到办公室对编辑说出自己的想法。

他的慷慨也是有口皆碑。据称,《苹果日报》的高级记者年薪为67.5万港元而主要编辑则可以得到150万港元以上的年薪。

苹果日报》通过大量的独家报道与优秀的社评从发行量最大的《东方日报》与《成报》手中挖来读者。比如说,总共有90多位日以继夜工作的记者和摄影师组成了专门负责报道城市犯罪的小组。为了与对手竞争,《苹果日报》不惜以高昂的印刷费用为代价,提供更广泛的社论及更多的版面以飨读者。

发行的第一个月,《苹果日报》的名义价格为5港元,但只要读者拿到《苹果日报》的同门刊物《壹周刊》与《壹本周刊》中所附的折价券,就可以享受2港元的折扣价。同时展开的还有一系列推广活动,如读者每在7-11便利店买一份报纸就会得到一个免费的苹果。

苹果日报》还通过赠送T裇的方式来吸引读者注意力,激发其购买欲望。除了首发时的广告轰炸与促销活动以外,报社还向经销商和广告商许下一系列承诺。《苹果日报》向报贩保证发行第一个月所得的销售利润将是其他报纸的3倍;卖其他报纸的利润是1.50港元,而卖《苹果日报》则可以得到4.50港元。另外,它也向广告商和广告代理商许诺,《苹果日报》的发行量一定不会小于20万份,并且申明它的广告费用是前几大中文报纸中最低的。如果发行量低于15万份,那么广告费就减少50%;如果发行量低于10万份,广告费就全免。

二、竞争反应总况

香港几大中文日报的市场占有情况

中文日报 1994年平均日销量 1995年价格战前平均日销量 价格战后-周平均日销量

《东方日报》 400 000 300 000 500 000~830 000

《苹果日报》 —— 300 000 250 000 ~270 000 《成报》 200 000 210 000 A

《天天日报》 175 000 NA NA

《香港日报》 105 000 100 000 200 000~270 000

1995年12月至1996年3月报业大事记

日期 事件

1995年12月9日 1.《东方日报》价格从5港元降至2港元

1995年12月10日 2.《苹果日报》将发行价降至4港元,并

声称该价格将保持至1997年

3.《成报》对外宣布其价格降至2港元

1995年12月11日 4.《香港日报》宣布发行价格从5港元降至1港元 1995年12月12日 5.《天天日报》降价至2港元

6.《电视日报》宣布立即停业

1995年12月16日 7.《快报》与《联合日报》合并

1995年12月19日 8.《香港经济杂志》宣布将停止发行周日版

1995年12月28日 9.《南华日报》倒闭

1996年1月4日 10.香港报业组织宣告:价格战后,5家

降价报纸共损失1.1亿港元

1996年1月6日 11.《天天日报》的出版商玉郎集团公司

裁员近100人并出售Ching Sun

Chow Hon

1996年1月12日 12.《香港日报》售价上升至2港元

1996年2月9日 13.《苹果日报》宣布裁员16人

1996年2月14日 14.《天天日报》宣布价格回升至3港元

1996年3月18日 15.《癫狗日报》进入市场

三、环境监测与预测

1. 经济环境

报业进入艰难期是由许多不利因素造成的。近几年,报刊发行费飙升30%,而广告收入却由于国内房地产广告的急剧减少而下降。1995年的前3月,报刊的广告总收入为9074亿港元,比前一年下降了10.1%(政府调查局)。1994年10月,所有中文日报的价格从4港元上升至5港元,这样自然影响到读者,他们不愿意再多买一份报纸。报纸销售量因而走下坡路。

2. 政治环境

距离1997年香港政权交接越来越近,可能会对新闻报道的自由性产生不可预料的影响。如此的市场背景,对一个新进者来说是及其不利的。

3. 社会环境

香港人口稠密,广告需求潜力大,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这就是为什么出版商对香港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也是为什么香港地区是世界最富竞争力的市场之一。

四、<<东方日报>>的SWOT矩阵分析

1. 优势

《东方日报》于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二日创刊,是东方报业集团的旗舰报刊,连续三十一年雄踞香港报坛一哥的领导地位,单日销量高达五十三万多份,读者超过三百四十多万人,远超其它报刊。

拥有庞大及设备先进的采访队伍,在全球各地包括美、英、法、澳主要城市驻有特派记者,并在中国内地设立驻京、沪办事处,采访站遍及全球。

2. 劣势 東方報業集團的創辦人馬惜珍於1970年代涉嫌販賣毒品,自此潛逃台灣,至今仍被香港政府通緝。[1] 故此,一些香港人謔稱其為白粉報。

東方日報報導手法在不少時候被指採訪缺乏專業水準,而且引發社會爭議。但這情況在其他報章也是同樣嚴重,所以不少市民較著眼的是其政治立場。

3. 机会

每份报纸的销售收入小于成本。所以发行商很大程度上依赖广告来赚取额外收入,而这恰恰构成了总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反过来,广告的发行量决定于报纸的发行数量,《东方日报》领先的发行量决定了广告商对它的偏爱。1995年12月,价格大战爆发时,一些发行商选择通过降低价格来获得高发行量,并防止他们的读者转向更便宜的报刊。

4. 威胁

《东方日报》的“上司”东方报业集团于1999年创办《太阳报》,企图以此来牵制《苹果日报》。创刊后即以都市化路线迅速走红,目前发行量位列香港第三,2004年日发行量达15万份。然而这样的牵制似乎并没有把“黑马”“黑掉”,反而加速了付费报纸的竞争激烈程度。从东方报业集团公布财务数据看,其主营业务收入就是在2001年开始从历史高位转头下降的。也就在这一时期,香港兴起了免费报纸。

篇四:东方日报

《东方日报》“商程亲情”栏目采访提纲

商程部分:

一、观澜湖高尔夫球会要建成全世界最大的高尔夫球场,还差多少时间,投入多少资金?

答:

1、多谢你对观澜湖球会发展的关注。

2、自从观澜湖去年11月宣布兴建5个新球场后,到目前历时整整1年的时间。现在,有3个球场已经全面完成,另外两个球场也将在今年底明年初建成。故此,在11月,我们已经定为“观澜湖国际巨星到访月”,将邀请世界第一的女球王安妮卡索伦斯坦,世界第一高球教练大卫利百特、以及另外两位大满贯赛事得主——西班牙的奥拉沙宝和美国的大卫杜瓦尔先后到访,亲自展现他们为观澜湖设计的新球场。

3、整个项目的投资超过10亿港币。

二、CEPA将进一步落实,观澜湖如何借此商机壮大声势?

答:

1、随着CEPA的落实,香港的服务业,包括旅游休闲产业会好似过去20年制造业北上一样,成为香港人的新一轮投资热点。珠三角旅游休闲产业的市场无论系国际化还系本地化都有好强大的支撑力。可以说,观澜湖5个新球场是生逢其时。

2、国际化系指这20年来珠三角已成为国际消费品的制造基地,仅珠三角的本港投资企业就有7万家。而且CEPA会带动

香港和国际资本第二轮投资内地的浪潮,香港的律师业、会计业、金融业等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会大举进入。

此外,香港最大的困境是高工资、高物价,造成营商成本太高,即使实行零关税,设在珠三角的港资制造业回流香港也是不切实际的,会继续在珠三角继续扩大发展。

本地化市场是指珠三角经过20年开放,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深圳和东莞的人均GDP已超过5200美元,按世界银行的分类,已进入中等发达水平,同时,整个GDP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东莞达到了18%。

3、高尔夫是城市环境的重要配套,也是商业交往的时尚,顺应这一趋势,非常有必要增添高尔夫等高尚休闲配套,提升珠三角的国际化综合配套环境,带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观澜湖跨越深圳和东莞两地,目前正处于大珠三角大经济区的核心地带,也是外来投资和人口密集的地区。我们希望顺应这一大趋势,依托世界第一大球会,形成一个国际化的高尔夫生活社圈,所以在新球场兴建的同时,观澜湖的别墅项目也开始推向市场。从而呼应珠三角与香港形成“两小时生活圈”的发展趋势。

三、朱博士对体育运动有一份深切感情,请问朱博士是什么时候产生对体育运动的那份执着?

答:

1、我从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体育迷。我认为体育是一种能够超越国家、语言、种族的沟通桥梁,最容易使人相互了解和沟通。我相信大家都会认同,当今国际上的经济强国,同时也大都是体育强国。而且,体育是一种最好的舞台,展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所以,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都积极通过体育提升城市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2、10年前中国第一次申奥失败,给我的触动很大,当时,我一个人从香港飞到北京,在机场迎接代表团的归来。当时的场面很伤感,但是也让我更加体会到在国际上,体育牌对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的实力和形象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当时就决定争办95年高尔夫世界杯,到目前为止,观澜湖已经举办了20次国际赛事,希望用国际的眼光,在更广的领域参与中国的体育。

3、这些年,我最难忘的一个经历就是在莫斯科申奥现场,见证北京申奥的成功,能够组织国际专家顾问团为北京申奥尽一份力,我感到非常满足。

四、当年为何会由投资纸业改为投资高尔夫?

答:

1、在观澜湖项目之前,我是在做工业,并在1979年来国内投资纸品业的。到目前为止,纸品业依然在运作发展。

2、当时的情况是,大陆有许多产业空白点,需要吸引大量的国外企业到中国投资,但是,内地在招商引资方面虽然有诸多优惠,但综合投资环境还非常不成熟,特别是缺乏接待客商、休闲度假、商务谈判甚至安居乐业的国际化的配套设施,满足海外投资者商务生活的需要。

3、在此之前,我在加拿大和泰国都有投资高尔夫球场。我认为,深圳乃至整个珠三角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与香港和海外交流的密切,对高尔夫的需求将是非常大的。所以,1992年在邓小平先生南巡之后,我决定首先在观澜湖创建一个国际一流的高尔夫球会项目。于是就选择了当时政府还没有规划的荒山野岭,在深圳与东莞交界的观澜镇与塘厦镇投资高尔夫。

4、近10年,观澜湖顺应市场的需要,从1个18洞球场发展到10个高尔夫球场,证明了在国内,高尔夫已经与经济增长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率先开放的城市和地区很需要这种配套。

五、在兴建观澜湖的过程中,有没有辛酸?有没有后悔的事情?

答:

1、高尔夫在欧美,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在中国只有短短的20年历史,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是有许多的困难,但是没有后悔。

2、比如说,由于观澜湖所在的地区当时是一片荒山野岭,没有水,没有电,更没有道路,可以说没有任何的基本配套设施,全部需要企业投资,可想而知,投资成本比其它地方要大许多。

六、如何推动国内与香港的体育运动?

答:

1、引入国际赛事、利用明星效应是扩大城市知名度、增进体育影响力最有效的手段。所以,近10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将国际赛事引入中国,邀请著名选手访问比赛。从世界杯高尔夫到泰格伍兹首访、朝王杯,至今已经举办了超过20次的赛事。

2、就是借助与国际体育界的关系,牵线搭桥,加强与国际体育界的交往和沟通。在这方面,我感到是有许多的空间可做。比如,在北京申奥时,我曾经先后拜访了数十位从事奥运申办的专家、奥运主赞助商及国际奥委会的官员。以自己在国内投

资体育产业的经历介绍中国发展的实情。我感到,让国际社会通过体育了解香港,了解中国,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3、此外,近几年,在全国政协会议和北京筹办奥运期间,我也根据自己在国内投资体育产业的实践,进行体育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调研,对国内体育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

七、除了高球外,可有其他项目在发展?

答:

1、我是从制造业又跨入高尔夫等体育休闲领域。工业项目一直在稳健经营。

2、其实,体育休闲产业与许多产业不同,是一个涉及许多相关行业的综合性的大产业,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观澜湖,就是以高尔夫为主导的体育休闲产业群,除了高尔夫之外,我们还发展酒店业、房地产业、餐饮业、高尔夫学院、乡村俱乐部等度假项目,目标及就是创造一个国际高尚的配套齐全的生活社区和卫星城。

八、目前,朱先生的业务大部分在国内,何时会重投香港?

答:

1、在全球许多国际性都市,高尔夫都是城市环境的重要配套,也是商业交往的时尚。香港在过去,有限的土地主要用来发展各种房地产物业,但是作为一个金融、商业之都,要吸引全球的客商和资本,是非常有必要营造一个综合的配套环境。

2、香港回归几年以来,对于产业的格局和发展是需要回顾和总结。特别是现在,香港面临着借助CEPA恢复信心、振兴经济的关键时期,要发展创新科技,要成为国际跨国公司在亚太的营商中心,更加需要提升整体的环境和配套。

篇五:香港报刊发展及研究述评

香港报刊发展及研究述评

周佳荣

一、香港报业发展概况

香港是世界上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百多年来中文报刊的发展尤有可观,在中国以至全球华文出版史上担当着重要角色,对中西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着实贡献良多。林友兰着《香港报业发展史》(台北:世界书局,1977年)是这方面的先驱著作,包括〈香港报业发展史略〉、〈近代中文报业先驱黄胜〉、〈一份百年前的华字日报〉、〈成舍我先生与香港报业〉、〈香港标题战〉、〈香港的出版法与新闻自由〉、〈香港中文报业的现况及展望〉七篇及附录〈近五年来香港新闻与传播事业〉一文;李家园着《香港报业杂谈》(香港:三联书店,1989年)收录有关香港报坛旧事见闻的文章二十六篇,并复印了若干报纸原件,虽然不是系统性的著作,但保留了不少珍贵材料。林友兰和李家园的著作,奠下香港报业史研究的基础。此外,钟紫主编《香港报业春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及陈昌凤着《香港报业纵横》(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等亦可供参考。

李谷城着《香港报业百年沧桑》(香港:明报出版社,2000年)是探讨香港报业发展的一本论集,内容包括:(一)导论──香港报业史研究的几个基本概念;(二)「西风东渐」与澳门早期的葡文刊物;(三)香港割让与早期的中英文刊物;(四)洪仁玕、王韬、康有为与香港报业;

(五)孙中山、香港《中国日报》与辛亥革命;(六)抗战时期香港报业的生与死;(七)半个世纪来香港报刊创办概况评介;(八)香港报刊政治评论的回顾与展望;(九)香港媒介在两岸关系中的桥梁作用;(十)香港媒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李谷城的另一新着《香港中文报业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则概述1950年代以前香港的中文报业,亦分十章:第一章〈绪论〉,介绍香港报业史的分期及研究成果等基本问题;第二章〈古代香港的报业基因与西报东传〉及第三章〈香港割让之前的岭南报刊〉,就鸦片战争前的报界作宏观式的说明;第四章〈香港割让初期的主要英文报刊〉及第五章〈香港早期的中文报业〉,分别就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英文报刊加以探讨;第六章〈康有为与维新时期港澳的政论报刊〉及第七章〈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时期香港的革命报刊〉,阐述维新、革命两派人士在港的办

活动;民国时期内地与香港关系密切,第八章〈民初至抗战前的香港报业〉和第九章〈抗战时期的香港报业〉有重点的论析;最后第十章〈抗战胜利后的香港报业〉,交代了国共两党在香港的新闻宣传活动和本地中间派报刊的政治分化。美中不足之处,是本书没有介绍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香港报业的发展。

百多年来在香港出版的报刊为数颇多,本港各大专院校的图书馆都有不少收藏,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历史最久,收藏较丰;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的收藏,可起互补作用。但总的来说,仍然不够全面和完整,到外地的机构搜求,往往有意外收获。近年香港中央图书馆在这方面较为留意,编有一册《香港报刊及文献缩微数据介绍》供读者取阅,从中可以得悉馆藏情况,颇便参考。不过一般图书馆都集中于收藏较重要的主流报刊,种类大同小异,缺漏的情况十分严重,令人婉惜。

二、早期香港报刊寻踪

1842年起,西方人士在香港相继出版了一些英文报刊。中文报刊的发展则始于1853年,首先出现的是《遐迩贯珍》月刊,在华人社会中,这也是鸦片战争后第一种中文报刊。每期印三千册,还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地销售和赠阅。内容多为专题论说,包括天文、历史、科学、医学、宗教、商务等;并设有「近事杂报」栏,记载香港和中外大事。定期为中国人提供世界新知和国际消息,在当时的香港以至全中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松浦章、内田庆市、沈国威编着《遐迩贯珍之研究》(吹田:关西大学出版社,2004年)除专论外,还附有原刊影印及索引。

1858年香港出现了一种名为《香港船头货价纸》的中文双日刊,逢星期二、四、六发行,内容以船期、货物价格和商业行情为主。1861年,日本人翻印该报,改名《香港新闻》,又译成日文《香港新闻纸》。《香港船头货价纸》后来改组成为《香港中外新报》(日刊),二十世纪前期曾一度易名《香港华商总会报》;1925年改成《华侨日报》继续出版,在日军侵占香港「三年零八个月」期间亦不曾中断,至1995年停刊,前后达七十年之久。如果从1858年算起,则有一百三十八年。

《德臣西报》于1871年起逢周六附有中文版,名为《中外新闻七日报》;1872年改成《香港华字日报》(双日刊),1873年再改为日刊。1919年起自立门户,成为重要的中文日报;1941年底日军占领香港,《华字日报》自动停刊。前后七十七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纸之一。

1874年王韬及黄胜创办《循环日报》,开近代中国政论报纸的先河。1878年起提早在前一晚派送报纸,可说是最早的中文晚刊。1904年将报纸分成庄谐两部,字句加圈点。日占时期曾合并为《东亚晚报》,战后一度以原名复刊。《循环日报》在中国近代史上备受重视,该报在香港本地亦很有影响力。卓南生着《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对《香港中外新报》等几种报刊作了考证和分析,在中国报业史研究上贡献甚大。《循环日报六十周年纪念特刊》(香港:循环日报,1932年)载录甚丰,是一册很珍贵的文献资料。

另一份主张维新变法的报刊,是1879年创办的《维新日报》,以报导中法越南战争消息而扬名,至二十世纪初改称《国民新报》。维新派的报纸,还有《香港通报》、《岭海报》、《商报》等。1900年出现的《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在香港创办的第一份革命刊物,该报与主张保皇、立宪的维新派报刊展开笔战,两方争持激烈。二十世纪初年的革命派报刊,还有《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有所谓报》、《香港少年报》等。这些报刊虽普遍为中国报业史以至思想文化史研究者所注意,深入的探讨仍付阙如。

三、香港报业盛极一时

1921年出版的《香江晚报》,是香港第一份正式的晚报。《华侨日报》亦联营过晚刊《南中报》,至战后而有《华侨晚报》。1925年创办的《工商日报》,在1930年另出《工商晚报》。后来《工商日报》、《工商晚报》和该社社长另出的《天光报》,日销合共十五万份,当时香港人口只有八十余万,可见其风行程度。1938年《星岛日报》创办后,又出《星岛晚报》。战后各种晚报相继复刊,并有《新晚报》等加入竞争;1997年《星岛晚报》和《新晚报》停办,至此结束了香港的晚报时代。

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香港被日军占领,所有报刊都被监管,经历了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多种报刊相继恢复,计有《华商报》、《大公报》、《文汇报》、《星岛日报》、《工商日报》、《华侨日报》等,大致可以分为右派报纸、左派报纸和非党派报纸三类。1959年创刊的《明报》,较受知识人士注意;1969年创办的《东方日报》,则走大众化路线。《信报》和《经济日报》,以报导财经新闻为主。1995年《苹果日报》创刊,在报界带来了巨大冲击,导致一些报纸停刊,另一些则重组版面。其后由于经济低迷,大小报刊的竞争更加激烈。

《华商报史话》(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香港报业五十年:星岛日报金禧报庆特刊》(香港:星岛日报,1988年)、《星岛日报创刊六十周年纪念特刊》(香港:星岛日报,1998年)、《明报走过40年:迈向新世纪》(香港:明报报业有限公司,1999年)、《香港报业50载印记:香港报业公会金禧纪念特刊》(香港:明报报业有限公司,2004年)等,是研究香港报纸的参考文献;其他相关著作还有:1. 张圭阳着《香港中文报纸组织运作内容》(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8年);

2. 施清彬着《香港报纸商业战》(香港:太平洋世纪出版社,1994年);

3. 李少南、梁伟贤编《香港传播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1994年);4. 郑贞铭编着《香港大众传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兼论香港新闻自由》(台北:中华港澳之友协会,1999年);5. 陈世光着《香港大众传播产业概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6. 马松柏着《香港报坛回忆录》(香港:商务印书馆,2001年);7. 杨正彦着《香港办报札记》(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5年)等。报纸中保存了大量史料,可供不同方面研究之用,黄少仪着《广告?文化?生活:香港报纸广告1945-1970》(香港:乐文书店,1999年),便是具体的例子。回顾十九世纪以来华人社会的报业发展,香港报业可谓别树一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是盛极一时,几份大报都先后发行海外版,读者遍及世界各地。

四、现时香港报刊状况

现时香港的主要报刊,走大众化路线的《东方日报》、《苹果日报》、《太阳报》销量较多,《明报》、《经济日报》、《信报》等较受文教界和财经界注重,《星岛日报》、《新报》、《成报》各有其读者群,《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刊载与中国内地有关的报导而各有其重要性。《明报月刊》、《信报财经月刊》兼具专业和综合性质,已奠定其鲜明形象;《亚洲周刊》以区内时事评论为主,《明报周刊》之类多属文娱性质。大众瞩目的综合性娱乐杂志如《壹周刊》、《东周刊》等等,不胜枚举。此外还有专门类别的刊物,包括文艺、军事、旅游各个方面。

日报数量不如往昔,又有免费的《都市日报》在地铁站供乘客取阅;近期还有《头条日报》和《am730》加入竞争,战况激烈。上述三种是日报,逢星期一至星期五出版;接着是免费周刊的战场,继《快线周报》之后又有《metropop》(都市流行)。大众刊物充斥报摊,但争相以低俗内容取悦读者;幸而专业性质的小众刊物日渐抬头,弥补综合性、教育性刊物缺乏的局面。今日大家关心的问题是:传媒道德标准和新闻专业操守如何维持?报导和评论怎样才可客观持平?如何提高年青一代的阅报兴趣?于此,我们必须指出:报刊是塑造现代都市文化内涵的重要元素之一,文教界实在不宜掉以轻心。

长久以来,香港与邻近地区的报业发展一直有连带关系和相互影响,方积根、王光明编着《港澳新闻事业概观》(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钟大年主编《香港内地传媒比较》(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章新新主编《港澳台海外华文传媒名录》(香港: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2005年)等提供了一些参考线索。如果想对香港报界有更多认识,就要注意新近发表的一些论文了。

香港东方日报

表1 香港现时出版中文日报名录

推荐访问:东方日报即时新闻 東方日報 东方日报网上版 联合早报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香港东方日报》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香港东方日报》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