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首页 > 单元作文 > 正文

【热点聚焦】论文抄袭频发,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去哪儿了?作文

时间:2024-05-20 08:47:11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精选作文:【热点聚焦】论文抄袭频发,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去哪儿了?作文

近日,《光明日报》披露了三起中国论文被撤事件:

2015年3月,英国BMC出版社(BioMedCentral出版社)撤回43篇论文,其中有41篇出自中国学者之手。

2015年8月,全球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斯普林格也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发表的64篇论文,而这些文章也是全部来自中国。

2015年10月,世界著名学术出版集团爱思唯尔撤销旗下5种学术期刊中的9篇论文,这9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

被老外查出论文造假,肯定是一件丢人的事,然而更丢人的是被查出的过程。国科协副主席黄伯云介绍:“这41篇中国论文,出现了不同作者、不同评审人使用相同电子邮箱的情况,这显然不合常理。”这么低劣的造假手段,拥有丰富查作弊经验的高校教师们为何一直没察觉这些作假手段,而要等到外国人帮咱查出来呢?



 

知识分子的气节去哪儿了?

◇王海风

按理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十分注重名节的,因为这一传统贯穿于漫长的中国社会。在古代,绝大部分知识分子视名节如生命。蔑视权贵、淡泊名利、远离官场,我们经常用这些词来赞美古代知识分子。但时至今日,在这个许多人看重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名节似乎不堪一击,还有几个知识分子能够面对名利的诱惑而岿然不动呢?

 

教授抄袭,面对质疑仍理直气壮

一名大学教师,从教21年,10篇论文被指抄袭,其间职称从讲师晋升到了教授,并调入了另一所大学。这则举报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张世友论文“从讲师一路抄袭到教授”的帖子,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比对发现,被指抄袭的10篇论文中,至少8篇大量“引用”了文末的参考文献,有的几乎全文由多篇参考文献组合而成,另有1篇未注明参考文献但内容几乎照搬他人的论文。

也就是说,重庆师大这位一路抄来的张教授,其最大特长,就是特别善于“引用”别人的论文,而且特别“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奉行的几乎是“拿来主义”、悉数照抄,只不过将其他作者换上自己的大名而已,以示“看得起”被抄作者的作品。

而面对被举报涉嫌抄袭一事,这位张教授不仅表现得极其淡定,而且颇为不悦。他说,“因为那个时候确实还年轻,可能也写不出东西,就找个东西来应付一下”“十年前大家都是这样”,还指责举报者“恶意打击”他。

在张世友看来,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都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年轻写不出东西,找来个“东西”应付一下有错吗?将找来的“东西”“内部交流”一下能算抄吗?十年前论文的写作与审核有不规范的成分,大家都在抄,为何偏偏找我张世友的茬?这不是恶意打击又是什么?如此这般,就是“文抄公”张世友的雷人逻辑。

 

 “什么是脸”,撞开了学术不端的旁门

学术界又现抄袭门,这次的“主角”是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钢。2015年7月8日,刘钢在科学网实名发布了一篇关于换头手术的文章,随后有网友发现,这篇文章和别人此前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雷同。面对质疑,刘钢微博回应称:“我承认那篇文章就是剽窃了,又当如何?什么是脸?”

论文抄袭事件屡有曝光。自己抄袭之事被曝光,有的人会选择做“缩头乌龟”,有的人会选择道歉然后辞职或被辞退。而深陷“抄袭门”的刘钢,面对公众指责却如此嚣张,还真是有种“敢作敢当”的姿态,其不知廉耻的形象就这样被勾勒出来。“什么是脸”这样的话,不经意间撞开了学术不端的旁门,让人感到愤懑。

孔乙己面对别人对其盗窃的指责,以古代书生一贯的酸腐称为“借”,而刘钢的“敢作敢为”倒是突破了这样的酸腐,却丧失了基本的礼义廉耻,除了道德的沦丧之外,对学术不端的治理显然没有给刘钢足够的震慑,中科院研究所对不端研究员的惩治,也显然没有给刘钢以强烈的震慑,这就给了刘钢足够的勇气妄称“什么是脸”。是“文抄公”刘钢太牛,还是原作者太?显然都不是,而是治理学术造假的惩治力度不够强大,刘钢尚未感受到被惩治的痛。

 

曹操焚书,火光闪耀文人的名节情愫

《三国演义》第60回有这样一则故事。益州别驾张松在刘璋控制的西川受到汉中张鲁威胁时,欲暗通曹操给自己留条后路,便拿着私自绘制的西川图本,到许都观察动静,伺机献图,谁知受到曹操的冷遇。张松咽不下这口气,大骂曹操无才。曹操手下随军主簿杨修讥讽张松住在西川那种边远角落,怎能知道曹丞相的大才,并出示《孟德新书》手稿一十三篇让张松看。张松为讥讽曹操,看后大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公如不信,吾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背诵一遍。杨修大惊,立即把张松所言吿知曹操。曹操曰:“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令人扯碎其书烧之……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正如鲁迅所说,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上述故事中的张松,玩弄他“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想让杨修与曹操都上当受骗。曹操虽烧了自己的书,但我们在此事上对曹操的做法要注意两点:一是曹操自己最清楚自己的书是原创、独创,他完全可以为自己辩护,以保护自己的名声与著作,但他没有这样做;二是曹操想到“莫非古人与我暗合”,按今天的说法就是“撞车”,既然古人已说过写过了,那我何必再重复?遂“扯碎其书烧之”,可见曹操的大气。归根结底,在曹操看来,无论如何,抄袭之作不能留存于世。

虽然这个故事出自小说《三国演义》,但它合乎历史事实:曹操时代及以前留下的著作中,确实没有雷同或相互抄袭的(辑录的除外)。此后的中国历代文人,都秉承这一传统,强调作品的原创性与独创性。因此我们在古籍中,鲜见抄袭与剽窃的事例,即使有模仿,作者也另有创见,有引用的也必注明出处,决不让抄袭剽窃之作留于后世。

 

【思与用】

近年来,学术抄袭已经不再是新闻,但是这位张教授“东窗事发”之后“极其淡定”和“颇为不悦”的态度,依然令人感到震惊。抄袭了还恬不知耻,还理直气壮,这其中的逻辑不难推断出来,那就是如今抄袭已成风气,这位张教授有恃无恐。见微而知著,可见当今的知识分子早已不把名节当回事了。至于曹操焚书,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似乎有些矫情,但在古代,抄袭是为文人所不齿的,古代的知识分子,认为原创与独创才是自己的成就。可见,在古人心中,名节才是首要的。可如今,从抄袭成风的学术现象来看,重视名节的理念已经土崩瓦解。如果不从思想上重视名节,而仅靠法律手段来惩治,是不可能止住抄袭剽窃之风的。本组素材适用于学术抄袭何时休、文人学者要抵御名利的诱惑、名利与气节等话题。

 

【运用示范】

成就诚可贵,名节价更高

张利娟

古人重名节,而文人尤甚。中国历史上,很多文人能够名留青史,不仅仅是因为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更是因为他们重视名节。

古代文人重视名节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熟悉的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林逋、文天祥等,他们均在人生的泥淖之中,不随世沉浮,将自己的名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留下了千古佳话。如林逋,他讨厌世人阿谀奉承、追逐名利的陋习,能文善书的他每次作诗之后,略作沉吟,即随手撕掉。有人问道:“何不抄录下来,留给后人呢?”林逋说:“我在山林壑谷中隐居,现在尚且不想以诗出名,哪还希图名扬后世呢?”再看看当今的一些文人,为扬名立万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此境界之差距,可谓天壤之别。

诚然,任何人都渴望获得成就。但是,若只为了取得成就,不顾自己的名节,这成就即使取得,也会被蒙上一层阴影,这样做的人也不可能在奋斗的征程中走得更远。一些大学教授,为了取得职称不惜铤而走险,剽窃抄袭他人成果的事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更有甚者,被人揭发后,还百般抵赖、死不认账,甚至振振有词。如重庆师范大学的那位张教授,一路从讲师抄袭成教授,被揭发后还理直气壮地认为是他人在恶意打击他,至于名节、人格,对他来说都是虚无缥缈的,哪有职称及其带来的利益重要呢?抄袭不是新闻,不抄袭反成了异类,这似乎是目前许多知识分子所遵循的逻辑。

古人也重成就,但他们更重名节。曹操几乎穷其一生,才完成了《孟德新书》这一颇有见解的军事理论著作,却因为张松的一番胡诌,就疑而焚书。这在今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甚至会被认为是愚蠢的。只是很多人不明白,如今这个时代,名节意识已经非常淡薄了,而古人对名节的重视,是今人无法想象的。

时代在变,观念也在变。只是一些观念的改变,却折射出社会在某个方面的倒退。名节,确实是虚无缥缈的,但它不是用利益可以衡量的。一个人一旦对道德缺乏最起码的敬仰,名节也就无从谈起。

(选自《疯狂作文·素材控》2014年7-8月号)

 

国外:严惩学术造假之人

【日本:小保方晴子论文造假,博士学位被撤,其导师自杀】

2014年1月29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实验室的小保方晴子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两篇关于新型万能细胞STAP的论文。论文一发表就引起学界极大震动,一方面带来一片惊叹声,另一方面也引起部分人的怀疑。许多顶尖研究者表示他们无法重复出小保方的实验结果。

随后日本理化所和《自然》杂志分别开展了调查,小保方一度在严密监控状态下重新做实验,最终失败了,未能再现她论文中的数据。调查的最终结果是,小保方的研究确实存在篡改、捏造等造假行为,她的两篇论文被《自然》杂志撤稿,她的博士学位也被早稻田大学取消。

这件事情的真正的悲情人物是小保方晴子的导师,一直力挺她的笹井芳树。他是日本干细胞界顶尖专家,被认为有望获诺贝尔奖。在小保方晴子被调查的过程中,他选择了自杀。

 

【韩国:黄禹锡学术造假被判刑】

曾任首尔大学兽医学院首席教授的黄禹锡曾被韩国视为民族英雄,与笹井芳树一样,也被视为诺贝尔奖的获奖热门。2005年12月,他被揭发伪造多项研究成果,韩国举国哗然。

经调查,黄禹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均属子虚乌有。他本人因此在电视上对韩国人民谢罪多次。然而这些依旧没能免除他的牢狱之灾。2009年10月26日,韩国法院裁定,黄禹锡侵吞政府研究经费、非法买卖卵子罪成立,被判2年徒刑,缓刑3年。

 

 

一语惊人

“我虽然恨那两个记者(写报道揭穿汉芯造假一事),但我依然佩服他们,他们能从蛛丝马迹查到我的历史,查到我的研究方向,查到我在国外的朋友;我鄙视那些“伯乐”,我夸大的简历他们竟然核对都不核对,就照单全收了。本来我还有点担心,但有伯乐的支持,我胆子才大起来。

我虽然恨那些调查组的成员,是他们毁了我的一切,但我依然佩服他们,他们并不像我想的那样无能,问出的问题很实在,我就知道不能再遮掩了;可我鄙视那些高高在上的院士、组长,事实上他们什么都不懂,只要签字费给够,他们什么都能鉴定出来!真正害我的,正是这些专家学者。”

——陈进(200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并借助“汉芯一号”,陈进又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

 

 

 

推荐访问:疯狂作文 素材与佳作版 学术抄袭 气节 教育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热点聚焦】论文抄袭频发,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去哪儿了?作文》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热点聚焦】论文抄袭频发,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去哪儿了?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