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时间:2024-04-27 15:22:05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 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 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

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 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 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 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 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

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历来圣贤屈指可数,所以大学不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圣贤,而是让我们去向圣贤学习,去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讲的是成年人应该学会的东西。可是在当今社会上,由于百家讲坛上某个专家的一句“伪君子不如真小人”之后,这句话就在中国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小人只要在为非作歹之后,说句“我是真小人,不像某些人表里不一,虚伪”,然后就将做坏事推到了光明磊落的耀眼处。好像他自己做了一件伟大崇高且神圣的事情。就这样,明知道一件事情是不正确的时候,还偏偏去做的真小人倒成了当代人膜拜的对象,在我看来,这正是非明德的表现,一个连是非曲直都分不清楚的人值得现在大家的崇拜么?这就成了明恶德,这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学习的德行么?再来说这伪君子,何为伪君子?就是那些知道是非功过的

人,但是心里却闪过一些阴暗念头的人。人皆有七情六欲,有恶念很正常,如果没有恶念,那也不需要圣人明明德了,因为那已经超脱了人的范畴。清朝的曾国藩,被誉为是中国的最后一位圣人,他每天通过日记不断的反思自己,去批判自己,连一些不容于世的思想都记录下来批判,就这样下来,最后的曾国藩几乎成为了一个完人,但是他却失去了做人的感觉。很多研究他的学者都说,曾国藩最终成为了一块石头,因为他强烈压制住了七情六欲。这种人我想并不是孔子所主张的完人,因为孔子自己也有欲望。

人总是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改掉自身的缺点,伪君子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就连那孔子不也是和南子有说不清的时候么?难道这孔子便是伪君子了?所以说,这明明德便是让人知道真正的高尚的品德,去学习他,改掉自己的恶德,不断的使自己变得新生,即使成不了圣贤,也比那连是非否分不清楚的真小人好得多。这也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的作用之所在。

致以良知,行以明德,最终止于至善。有些人会说有至善么?答案是没有的,因为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既然没有那为什么还要去追求呢?这也是大学要教给当代人的一个常识,就是——人不应该停下追求完美的脚步。有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不存在,因为共产社会太完美了,所以对社会主义抱有怀疑的态度,这都是同样的问题。我就有疑问了,人是不能长生不老的,人总要死的,那为什么现在我们都愿意活着?为什么不停止呢?一个道理,我们达不到不代表我们不出发。至善很难达到,但是我们也不会放弃去追求真善美的脚步。康德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两样都很难达到,但是都很美丽,所以才能震撼人心。 希望大学之道,砥砺整个社会,虽然这不可能,仅仅希望还不够。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篇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句解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朱熹:

程子曰:“亲,当作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后,与后同,后放此。○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得,谓得其所止。

南怀瑾

“大学的道,首先在明白明德的修养,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达到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

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

第一,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所谓春秋末期、战国先期的阶段,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就儒、道并不分家的一个道统时代。即使诸子百家之说,也都是标榜一个“道”字作定点。

《大学》作者曾子,就生在这个时代,而且在孔门七十二贤之中,他是传承道统心法的中坚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在政治系统、社会风俗习惯上,至少表面上还是宗奉周朝皇为中央,尤其在文化习俗上,还是以周礼为准。所谓子弟八岁入小学,到束发而冠的十八、二十岁,再进习成人之学,也就是准备作一个真正大人,已经不是童子的细(小)人了。

那么,大人之学所教授的,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人伦之道是什么呢?那就是先要明白这个“明德”。所以这一句书里有两个明字,第一个明字当动词用,第二个明字当形容词或名词用。这种用法,在上古时代,是很平常的。例如:父子,子子,亲亲等,都是把第一个字当作动词,第二个才是名词。就是说:对父亲而言,要做父亲的本分;对儿子而言,要做儿子的本分;对自已的亲人而言,要做到对亲人的本分。

了解了以上的道理,同时也可以知道我们上古传统教育的主要宗旨,就是教导你做一个人,完成一个人道、人伦的本分。不是只教你知识和技能,而不管你做人做得好不好。因为做工、做衣、做小贩、做官、做学者、做皇帝,那都是职业的不同。职位虽不同,但都须要做人,才是本分。你的职业职位果然荣耀值赫,而人都做不好,做人不成功,那就免谈其他了。

第二,“大学之道”的道,是根本,也可以说是体。“明德”是由道的致用,是从道体出发的心理和身体力行的行为。“亲民”是由个人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这便是明德立已以后,外用到立人的目的。最终的结果。无论是个人立已的明德,或是外用立人的亲民,都要达成“至善”的境界。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三,如果我们照这样的说法,怎样才可以表达得更明白一点呢?那只有用“因明”(逻辑)的办法,借用相似的比类做譬喻、做例子,或者可以比较明白一点。怎样借譬呢?那只有向邻居的佛家去商量,暂借用佛学来做说明了!

自觉觉他而觉行圆满

佛,是古代印度梵文“佛陀”的简译。佛是什么?在中文捥诰:余者,觉也。觉个什么?觉悟心性的自体。怎样才能自能自觉心性自体成佛呢?那必须先要修行大乘菩萨道的功德,所谓:自利(等于儒家的自立)、利他(等于儒家的立人),达到福(功)德资粮圆满,智?资粮圆满,?可以成佛。所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叫作佛。如果用佛学来比方儒家学说,佛就是圣人的境界,菩萨就是贤人的傃界。菩萨是梵文“菩提(觉悟)萨埵(有情)”的简称,中国初期的翻译,丟叫做“开士开车”大士“。

我们借用了佛学这个比例来说明《大学》的“大学之道”。那么,昌明德是自觉,亲民是见他。止于至善便是觉行圆满而得道成圣了!这样一来,恰恰如道家的列子所说:“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亲民考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 民,氓也。——《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谷梁传·成公元年》

民就是指百姓。众萌者,需要引导 教育的对象。

检索论语中的民,可以看到,说文对民的解释和论语中“民”的语境大致符合。其中有使民,有养民,有务民,有因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恐怕就是最具体的亲民例子了吧!

但是为什么儒家不说“亲民”?这个亲字,有主动靠近的意思。1/泛爱众而亲仁 2/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我们知道,儒家定等级,别亲疏,说统治者主动靠近百姓,这是阿而不是亲。总之,统治者使民,有养民,有务民,因民等等,我们从这个话中马上明白儒家是怎么治理国的,

王船山说:天下下多妄言。什么叫妄言,就是乍听下来,说得多漂亮,但是一旦人们仔细搜寻其中的做事方法,其中的逻辑关系,漏洞百出,华而不实。论语一书,孔子不打妄语,不说妄言,你可以仔细体会,他的每句对答,都有方法论在里面。

使民,有养民,有务民,因民,不说亲,而亲在其中矣!

为什么是新?

首先有文献学依据:

程子曰:“亲,当作新。”,事实上他的解释是有文献学依据的,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

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他也不是想当然。

从此,你可以感受古人经学遵循什么方法。而今天,我们学经很多人抛弃文学横竖间的参照,抛弃训古小学,全凭“感悟”

其次,从义理上言,符合儒家思想。

儒家的基础是修身,所以,君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天都要有进步。君子出仕治国,就是新民的意思。带领民众一道刷新进步。

国人的新命,就是邦国的新命,新命的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

篇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闵行区华博利星行小学

教育担当着传递文明、培育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责任,这是万世不易的真理。教师的职责我们的前人有许多深刻的思考和总结。两千年前的大教育家孔丘就明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大学”非今天的大专院校教育,而是指教育人成人的教育,不同于教人识文断字的教育(古人称为“小学”),实质上就将教师的职责定位为育人。唐代韩愈在《师说》这篇千古名文中是更明确了教师的职责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将“道”和“惑”列为与“业”同等的教学的两个重要内容。北宋大儒张横渠对教育的作用、教师的职责更是高看一眼,他认为教育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与当代我们高唱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如出一辙。由此观之,教师的职责重在教书能完成如此宏伟、艰巨的任务吗?

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这一目的决定,教师的唯一职责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规划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避免单一、片面的教育行为。把“育人”上升到高于“读书”“教书”的唯一目标或职责的地位,既有教育目标理论上的重大意义,更有教育实践上的指导意义。育人不能只是“教书”,成人不只是“读书”,不只需要知识,更需要德育培养、动手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因而更多地需要学习生活、艺术、健体、交际、心品训练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更需要活动、实践。教育活动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应该是相等的,教育场所应该包括课堂和课外,从书本扩展到生活,在包括读书在内的多种多样、多种形式的学习中育人,学习、培养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角度上说,教师不是“经师”,而是学习活动的先行者、示范者、指导者,是道师、导师和人师;学生在学习中不是追随者、模仿者,而是探索者、践行者、开拓者。教师的职责定位为“育人”才是准确和科学的,才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规范教育行为,树立以人为本、宽容差别、个性发展的理念,才能使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同等的重视、尊重,每一个教师都围绕学生发展来实施教育。也唯其如此,才能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有用之人,才能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对教师职责的这一定位,对教育和教师提出了更全面、更高标准的要求。育人的责任,要求教育不是让学生以吸纳以往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从人一生发展打基础的需要出发,学习各方面的有用的知识和能力,注重德育、智育、体育、艺术、心理、交际等全面发展;作为教育者,必须摈弃选优汰劣的教育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有差异的教育和发展;

在教育实践中,要破除读书第一的思想,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和锻炼,把活动和实践放到与读书同等重要甚至于更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学识丰富,更要乐观、向上、善良;不仅勤于学习,更要“心骛八极、神游万仞”,肯思索,会思考;不仅掌握教材,更要知其所以然,广泛涉猎,左右逢源;不仅立足课堂,更要勇于实践;不仅善于传授知识,更能引导学生全面成长;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道德和性情。育人这一职责观的确立,要求我们健全、完善教育评价观和质量观,从学生综合发展、能力提升的过程来考察教育的成败得失。要求我们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从“传经布道”向“参禅悟道”转变,不是灌输,而要引导,促成学生“参”和“悟”,变被动记忆、练习为积极思考,变纸上谈兵为动脑动手实践,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自主地学。

古往今来的教育实践证明,成功的教育都是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不是以书为本的教育。世上的书是读不尽的,教师仅是以书本为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书本并不完全就是知识,更与能力相差甚远,教书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书本之外、能力在课堂之外。

篇四: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包晓光

古汉语中的“经济”指的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所以,搞经济原本是政治家的事。古代有一句名联:“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这里的“经济”,就是“经邦济世”的意思。

在西方文献中,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经济”一词指的是“家庭管理”;之后的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奴隶主家庭经济问题。他们的观点在欧洲流行了两千来年。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安·德·蒙克莱田写了一本《献给国王和王太后陛下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是指“社会结构”或“国家”的意思,至此,“经济”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国家。这个名称后来被马歇尔改回到“经济学”(Economics)。清朝末期,日本人吸收、宣传西方文化,将“Economics”译作“经济”,孙中山先生将这一说法引入中国。

我们把“经济”一词分解开来,“经”有治理、管理的意思,“济”有帮助的含义。至于管理帮助的对象,则因人的认识不同而有差异,所以,“经济”可以是管理家务,也可以是管理国民经济,也可以是对国家的全面管理,所以,就出现了以上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意义区分。但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不管是哪一种范围的管理,都是“一”以贯之的,这个“一”,就是“道”。

儒家的“道”是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这句话告诉我们,大人之学,不是对世间名利的孜孜以求,而是反观自己,经过不断的修行功夫,明了自己的本性,然后,教化天下,使老百姓也能够明了自己的本性,最后都“止于至善”。在这里,“明明德”是对自己心性的管理,是“内圣”的功夫;而“亲民”则是对社会的管理,是“经邦济世”、

“经国济民”,是“外王”。孔子的人生经济学也是如此,先经营好自己,然后管理社稷、国家。

内圣——孔子对自己的经营

首先是经营自己,也就是对自己心性的管理,即“明明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孔子也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可见孔子并不反对追求财富,但是孔子明白,财富作为结果,是有其原因的,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我们投资也好、辛勤劳作也好,只是提供了发财的机缘而已。所以,有的人很容易就发大财,而有的人,无论怎么折腾,总是穷困潦倒。像孔子的弟子子贡,一经营就发财,所以,孔子周游列国的花费,差不多都是子贡赞助的。孔子曾赞扬子贡:“??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子贡有胆识,能预知物价的涨落,把握时机赚取利润。其实子贡能够发财,也是因缘俱会而已。事实上,无论古今中外,总是富人少穷人多,为什么呢?我们看看周边的人,总是肯布施的少,贪吝的多;同理,为什么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看看我们周边的人,总是利人的少,损人的多。明白了这个道理,才知道如何做真正对自己有利。所以,孟子的“舍生取义”,其实是谋取更大的利。这也是为什么孔子极力主张仁爱,主张义、礼、信,孔子主张仁、义、礼、信,不是在那里唱高调,而是宇宙规律的要求,是人性使然。

孔子也追求利益,孔子对利益的追求是建立在自己的世界观基础之上的。孔子在《系辞》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阐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原理。孔子在《系辞》中又对宇宙的本体进行了一番描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我们的本心,作为世界的本原、本体,是“无思”、“无为”、“寂然不动”的,但是,我们的本心却是“寂”而能“照”的,不仅能生万物,而且福德、能力具足,所以,能够“感

而遂通天下之故”。既然如此,“反者,道之动”,我们何不在有限的人生之年,完成回归本性、脱离六道轮回的大事呢?这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最明智的人生选择,所以,孔子就“志于道”,成为了人生的成功经营者。

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孔子只是记录、整理古圣人留下来的 文化而不进行自我创作,对于古圣先贤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又相信又喜爱。“述而不作”,似乎成了 中华文化的特点,孔子自称“述而不作”,老子五千言《道德经》的首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佛家也是“不可说”。反观西方文化,像古希腊的色诺芬著有《经济论》,亚里士多德留下了《政治学》等一系列著作??时至今天,学术界更是著作纷飞,学士毕业论文不得少于六千字,硕士毕业论文要求三万来字,博士毕业论文一般不少于十万字。现代学术与西方文化传统的共同特点是研究外在的现象世界,当然就属于“可道”的范畴了;而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没有留下任何著 作,我们所知道的苏格拉底的思想,像“美德即知识”、“自知自己无知”等,都来自于弟子柏拉 图的《对话录》,就像《论语》对孔子言行的记载一样。苏格拉底一生都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教人,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这与孔子何其相似!所以,可道不可道,关键要看我们所面对的对象,与时代、地域无关。

孔子的“述”,具体表现在“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四书集注》)孔子以古人为师,从尧、舜以至于文武周公,都对孔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尚书》记载,尧帝“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克明俊德”,“克”是能的意思;“俊”与“峻”相通,大、崇高的意思。所以,“克明俊德”,就表明尧帝已经“明明德”了,同时,也完成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亲民”大业,“黎民于变时雍”,天下众民逐渐变得友好和睦起来。从《尚书》里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大学》的原型。孔子不仅自己学习、运用,还对前人留下来的圣人之道加以整理,由此继承了以前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传统;汉武帝时独尊儒

术,中华的圣人之道又影响了以后的两千多年。所以,我们今天还能够向古人学习,经营自己并兼济天下。

“信而好古”,孔子对于古圣先贤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又相信又喜爱,所以,受古圣先贤的影响,孔子开始了“明明德”的自我经营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一过程表明,孔子经过不断的人生实践,修养逐步提高,最后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圣人境界,一念、一言、一行都能够与“道”相契合。

那么,如何管理自己的心性?曾子在《大学》中引用了孔子的话:“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这句话是儒家心性管理的功夫,即在自己的灵魂深处闹革命。“物”是物欲,即人的各种念头,尤其是自私的念头;“格”是来的意思。所以“物格而后知至”,就是当我们的头脑中冒出念头的时候,能够马上知道,如果冒出来的是好的念头,就要将其发扬光大;如果冒出来的是损人的、不好的念头,就不让它化为行动。“知至而后意诚”,“知至”的功夫做得好,就能够“意诚”,“诚”是真实无妄的状态,是不假思索的第一念。比如,突然看见老人摔倒,人们下意识的第一念都是想把老人扶起来,这就是“意诚”的状态,这一点人人皆同,因为这是人性的正常表现。“意诚而后心正”,能够做到“意诚”,看问题、做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就会从公众的利益出发,这就是“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心正”了就会行端,也就是做到了“身修”。个人得到了修正,就可以带动、影响身边的人以至于教化天下百姓了。这几句话指出了儒家修身的具体步骤,也就是道家老子“为道日损”的功夫。在生活的磨练中,我们损一分自私,则增一分公心;增一分公心,则明一分自性。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烦恼即菩提”。

经世济民——孔子之德政

“明明德”之后,就能更好地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救世悲愿,也就是“经邦济国”、“经世济民”。那么,如何“经邦济国”、“经世济民”,实现对国家的综合管理?《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孔子的这句话,是对德政可行性的具体说明。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孔子说,领导干部通过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来君临天下,就像北极星一样,自己不动,臣民们也会很诚服地围绕在自己周围。“德”是人性的正常表现,一个明了本性的人,必然就会表现出“德”来。所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末,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心性料理好了,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才能“发而皆中节”,家庭才能够得以整齐,单位才能够正常运行,国家才能够有效治理。本不立,枝节必然立不起来,领导干部如果处处为个人打算,必然损公肥私、贪污腐败,何谈“经邦济世”、“经国济民”?

德政的具体实现,是领导干部作表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领导干部带好头,手下人自然就会效仿。春秋时,赵简子亲率三军讨伐卫国。发动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安全的地方,击鼓下令冲锋,却发现士兵们都畏缩不前。他感叹道:“唉!士兵们竟然已经坏到这种地步了!”烛过说:“这不过是您自己没做好罢了,士兵们并没变坏!”赵简子勃然大怒,拔出剑架在烛过的脖子上,喝道:“我不委派他人,亲自统率大军上前线,你还说我没做好。你说,我什么地方没做好?”烛过答道:“先君献公,即位才五年,兼并了十九个国家,用的就是这样的士兵。惠公在位两年,纵情声色,残暴傲慢,秦国趁机偷袭,我军大败而逃,用的也是这样的士兵。文公即位三年,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围困卫国,攻占曹国,成为霸主,用的也是这样的士兵。所以我说您没做好,士兵们并没有变坏。”赵简子恍然大悟,他离开了安全之所,站到弓箭的射程之内。结果,只击鼓一次,士兵们便攻上了城墙,大获全胜。

据《荀子·儒效》记载:“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逾境而徙,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必蚤正以待之也。”以前,鲁国

篇五: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儒家经典有四书五经,四书的第一部书是《大学》,《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代没有设置小学、中学、大学,但有小学之说,小学是指十四岁前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这里的大学是相对应小学而言,还有博学的意思,或者说是对有一定文化基础、有一定素养的成人教育。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是 “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明明德”:第一个“明”为发扬、弘扬的意思,第二个“明”为光明正大之意,“明明德”便可译为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止于至善”:“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整句话可译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我们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标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进一步转变作风,密切干群关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从中可以看出,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教育实践活动与“大学之道”是一脉相承的。

一、对“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学习与探究

2012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调研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改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2013年6月18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这一总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通俗鲜明、符合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总要求贯穿始终,关键是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照镜子” 《旧唐书〃魏征传》提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征死后的感慨。释义为: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由于李世民善于照镜子,敢于照镜子,经常照镜子才有贞观盛世,才成为古代最英武的皇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员干部要学会“照镜子”,就要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从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认真查

找差距,敢于揭短亮丑。一是要以党的基本理论为镜,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自信。二是要以党章和党内法规为镜,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对照检查在践行党章和党内法规上存在的差距,特别是在践行党的宗旨、贯彻群众路线、保持清正廉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要以群众的期盼为镜,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反思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明确改进作风的方向。四是要以先进典型为镜,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看到差距,切实改进,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还要以党的历史为镜,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学习讨论,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

(二)“正衣冠”

“正衣冠”本义是把帽子戴正,把衣服整平,寓意在“新民”, 使弃旧图新、弃恶从善。对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要针对“照镜子”发现的差距和问题,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强烈的自省自律意识,认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对存在的问题要有清醒深刻的认识,真正触及思想,荡涤心灵。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抓紧解决,不漠视、不淡化、不回避、不推卸,做到敢于正视、敢于纠正、敢于担当。要提出改正缺点、解决问题的具体目标、方法和步骤,落实措施,扎实推进,保证取得实际成效,进一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三)“洗洗澡”

《大学》第二传,新民,有: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为: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被孔子称为“明君”的商朝始祖——商汤,一直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勉,十分注重“外洗身,内洗心”,始终保持“身心俱净”。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讲,“洗洗澡”就是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自觉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同各种不良风气作斗争。各级党组织要召开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深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深层次原因。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倡导同志间真诚平等地交流帮助,推心置腹地分析问题背后的思

想根源。无论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要实事求是、出于公心、与人为善,不文过饰非,不搞无原则的纷争。

(四)“治治病”

很早以前,人类就认识到疾病不仅是指身体出了问题,内心也可能有疾病。《孟子〃梁惠王下》中,齐宣王向孟子坦承“寡人有疾”,并具体说了自己的三种疾病——“寡人好勇”、“寡人好货”、“寡人好色”。针对齐宣王的病,孟子以古代圣贤反复晓谕,劝诫齐宣王以百姓利益为重,推己及人,化自身之疾为百姓福利。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说:“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对于党员干部来说, “治治病”就是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在总要求中,“治治病”是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归宿和落脚点,是决定活动最终效果的要害。治病要以“救人”为目的,以教育提醒为主,对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严肃批评教育,对违纪者要依纪依规给予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对突出问题要集中力量专项解决。要着眼于“毖后”,从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制度政策上找原因,在治本上下功夫。还要注意总结“防病治病”的经验,认识和把握“防病治病”的规律,做到防微杜渐,注重从制度和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

二、 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分析与探讨

推荐访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全文 大学之道在明德出自 大学之道在亲民全文 鉴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