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关于思考的作文:生活的思考350字作文

时间:2024-05-23 21:51:28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精选作文:关于思考的作文:生活的思考350字作文

  我一直在思索:生活是什么,现在,我明白了。

  生活并不能只注重钱财,而要注重快乐,生活就是快乐,要活得有滋有味,让我们回味无穷。

  我看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财主,家里很有钱,整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的儿子也这样,整天不务正业,就知道玩。后来,这个财主死了,家产由他继承,他整天提着鸟笼,衣着华丽,拉着小狗,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他玩腻了,便想:我怎么回事?越来越觉得不快乐?于是,他便走了,他去哪儿了呢?去找快乐了。

  大街上,他每一个人都问过了,可都说快乐是不能买的,这个财主很失望。走着,走着,来到了农田里,财主问他相同的问题,农夫对财主说,你跟我来。

  农夫来到田地里,让财主耕地,然后让他喝了一碗粥,坐在大树下乘凉,风吹来,他感到非常凉爽,他高兴地喊起来:“我找到快乐啦!”

  其实,生活很简单,只要快乐就行,不必非要太有钱了,只要有快乐,生活就是的幸福的。

关于新课改下中学生作文的思考

关于新课改下中学生作文的思考

摘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创作的生命来源于生活。在作文教学

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拓展生活的空间,广泛积累素材,让学生摆脱

心理束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此外,在作文指导方面应多自主命

题,让学生真情表达。

关键词:作文教学 积累素材 写出真情 自由表达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创作的生命来源于生活。因此,学生的作文

离不开生活。学生的作文生活化就是将作文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

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习作,在学习习作的过程中参与

生活,学会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习作,学生可以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了解社会,释放真情,获得富有生命力的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感

情。

一、拓展空间,积累素材

一篇好的作文,与作者的经历、生活的视野有关。它如同蜜蜂酿

蜜一样,需要采过许许多多的花,才能酿出蜜来。一个学生只有不

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才能写出内容丰富的

文章。所以,作文教学是阅读的积累,是生活的积累。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认识社会、走向成功的阶梯。读书,

可以获得知识,获得前人的智慧,它也是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语

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且提出了阅读指导

意见,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积累。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性地阅读,一

是体裁上,以诗歌、散文、短篇小说为主;二是题材上,以贴近中

学生的生活内容为主,辅之以时政的文章。学生通过阅读不同体裁、

不同内容的文章扩大视野,开阔思维,丰富素材。积累的作文素材

多了,作文时学生表达的思想就会缜密,内容也就越丰富。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广阔舞台。学生的作文素

材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学生认识世界、明辨是非多来自于对生活、

对社会的观察与理解。学生阅历多了,生活充实了,写出的作文才

厚重。为了让学生写真事,表达真实的思想,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

学生观察生活,留意生活,把对生活的感悟写出来。同时还要丰富

学生的生活,包括校园生活,让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

大自然是作文的宝库,是人们陶冶性情的天然场所。巍峨的高山,

辽阔的大海让人望而生畏;蔚蓝的天空,绿色的草原让人心旷神怡;

浅浅的小溪,游动的小鱼让人玩味不已;游弋的白鹤,长鸣的大雁

让人浮想联翩。大自然多么美好,有许许多多可写的东西,只要留

心观察,就会目不暇接。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中,尽享美好

的生活,获得感性的真知,就会写出意想不到的东西。

二、放飞心灵,写出真情

写好一篇作文,离不开学生心灵的解放。学生需要摆脱心灵的桎

梏,教师也必须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真情是真实感情的流露,它

是自然的,纯真的,绝不能矫揉造作,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

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我们知道,传统的作文教学为学生的

作文设置各种条条框框,设计了各种各样的作文训练题目。表面看

来,训练有序、有素,学生按照教师既定的教学方案进行训练,能

够对初学者有一定的帮助,但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心灵,学生

的智慧得不到开启,学生的情感不能尽情倾诉,严重挫伤了学生的

写作兴趣,阻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要使学生放飞心灵,写出

真情实感,教师必须营造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为其提供一个“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环境。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作文

必须的条件,至于如何立意、布局谋篇则只是进行指导,少给予条

条框框的限制,使每位学生在写作文时能敞开心扉,心里怎么想的,

笔下就怎么写,无所顾忌,真正做到无所不言,言无不尽。这就要

求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转变,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凭

着一双智慧的眼睛、一双精巧的小手,一定能够写出表达自己心灵

的文章。

三、自主命题,自由表达

要使学生自由表达,自由倾吐心声,必须从改变命题作文开始。

传统作文教学多以命题作文为主,给学生过多的限制,束缚了学生

的思维。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意愿和作文的要求进行训练,叙说着

自己不曾经历过的事情,述说着苍白无力的词语,真实的生活被埋

没了,精彩纷呈的世界不见了。我曾经尝试着改革,教师不出题目,

不定框框,要学生写放胆文,用笔诉说,用心倾诉,这样在学生的

笔下处处可见灵动的描写、流彩的生活,虽然“孩子气”“童稚语”

随处可见,但不失“童心”。自主命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倾

吐氛围。

学生的作文之所以凭空乱造,充斥着假大空,很重要的原因是学

生脱离实际。因此,在指导学生选材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引

导学生面向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撷取最

为宝贵的生活场景,摘取生活中最美丽的花朵,写出生活中最美的

真人真事。

现在的中学生作文在表达上受到的限制最多。各类的学生作文指

导、规矩法则,使学生受到限制,放不开手脚,无从下笔。即使按

照要求写好了作文,也往往是模式化的作文了。因此,对于初中生,

教师对他们的作文不要刻意要求,应顺其自然,让其自由表达,在

写作技巧方面不要过多设置路障。

总之,作文是学生生活经历的提炼,是学生思想智慧的凝结。好

的作文来自于生活,作文教学必须走生活化之路。因此,作文应力

求内容返朴归真,形式多样,做到源于生活,真实朴素,感情真挚。

关于作文教学问题的思考及对策:回归作文的本真

关于作文教学问题的思考及对策:回归作文的本真

2011-12-22 14:45 来源:博客 作者:徐金国 点击:

250

一、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指导思想的偏差。

关于为什么要作文的问题,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一直以来却是我们绝大多数师生都没有能够搞清楚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师生认为作文就是为了最后的高考中能获得一个好的分数。正是这样一种极不正确的指导思想误导了我们许多的学生,使许多学生的作文误入了歧途。造成许多学生一拿起笔写作,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有什么想要表达,而是极力揣测命题人想要我们表达什么,阅卷评分的老师喜欢什么。忘记了作文是自己思想情感表达的需要,是人的精神家园的构建。

2.策略选择的失当。

这主要又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能力训练知识化。走进许许多多的作文指导课堂,老师不是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与冲动,不是在指导学生如何打开写作思路,不是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经验和智慧的积累,而是在进行机械重复的写作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把原本最能够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作文,拆分成若干个所谓的能力训练点进行所谓的作文序列训练,作文教学变成了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技巧的操练。

二是读写结合简单化。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海纳百川似的阅读吸收,才能有思如泉涌的写作输出。加强作文教学应该从强化阅读这个基础环节入手,注重读写结合,这已是全体语文届的共识。然而许多年以来,正是这个所谓的“共识”遮蔽了如何进行有效读写结合的深层次问题。许多一线的语文教师对有效的读写结合缺乏深入的思考,把读写结合搞成了阅读与作文简单的一对一的机械模仿。写作教学被阅读教学牵着走,阅读教学教什么,写作训练就练什么。作文训练成了对某一篇或某一单元课文写作方法的简单模仿,而写作必须的素材积累、语言积累以及思想和情感的积累被忽视了。

3.评价标准的精英化情结。

翻开各地的作文评分标准,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都是要求学生的作文要能够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立意高远,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只有做到这样才是优秀作文。试想对于一个本来生活就相当简单,整日忙于考试和作业的学生,我们却要以一种对文学创作的要求去评价,在这样的评价标准面前能有多少学生不望而却步。再想,一个从来都没有尝试到写作成功与快乐的学生,又怎么能够真心喜欢作文?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是作文教学要回归生活的源头。叶老在《作文论》中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老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的真谛。作文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没有足够用于写作的素材;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就难以激发写作的情趣与灵感;没有对生活的感受和领悟,就不可能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学生作文能力差,对写作缺乏兴趣,甚至厌恶写作,除了阅读积累少,知识面狭窄,语言贫乏、思维僵化之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生活过于单调,从学校到家庭,从教室到宿舍,从书本到作业,几乎涵盖了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这种单调乏味的生活自然会削弱学生表达的欲望。因此,改进作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生活,丰富学生生活。

丰富学生生活,首先是作文训练的目标要指向生活。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文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的需要。作文教学必须引导中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思考生活,并能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自己对生活的真实的思想和情感,真正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种单单瞄准应试所做的各种考场作文的技能技巧训练,是“末”而不是“本”,作文教学千万不能搞本末倒置。其次是作文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作文命题要体现较强的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丰厚的生活积累成为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宝库。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好的作文命题,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王栋生老师的自由状态下的写作,也是让学生写作文就是写自己身边的生活。这些名师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无不告诉我们生活是写好作文的源泉。

法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长此以往,学生在公共话语中越走越远,但凡提笔就是那言不由衷应付考试的那一套。于是,学生作文无法不多空话、套话,而少有真情实感。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首先必须在写作的指导思想上予以澄清。作文不是耍花样、摆脸谱给别人看的,应试虽然少不了作文,但作文绝不仅仅就是为了应试。作文应该是我们自身生活的一种需要,是我们个体直抵心灵的表达,作文就是要把自己心中真实的思想与情感表达出来,能够真切表达内心真情实感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其次要改革作文的评价方式。应试作文过分注重作文的立意要高远,思想要深刻和表达要富有文采等,导致学生普遍感到作文很难而不敢下笔。其实,有时尽管学生作文认识上有偏颇,思想上或许有偏差,但我们根本不需要全盘否定,只要学生把他那个年龄真实的想法、内心的困惑与疑问真实地表达出来,这样的作文就应该是有生命力的鲜活的好作文,就应该予以肯定。完全不必要因为它的思想还不够积极向上,他的境界还不够高远就彻底打入冷宫。记得古希腊哲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种选择都很难完美,但是不完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因为我们站在太阳下背后会有长长的阴影,于是我们就不敢选择享受阳光。”因为说真话、抒真情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我们绝不要因为真话实情中有不“善”或不“美”的东西,我们就不让他说,拒绝他说,而且中国自古就有“真言不美,美言不善” 的俗语,在生活中“真善美”本来就是很难达到完美统一的,所以,我们如果硬要用“真善美”三位一体的一元化观念来要求我们学生,其实就是扼杀我们学生真切表达的欲望,就是逼着学生在那里讲“假大空”的一套,我们必须确信真实应该是作文走向“真善美”的

究竟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作文难的现实,目前关于作文教学研究,尽管许多语文教育的同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也都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如果把这些经验推广开来,仍然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说许多经验还只是局部的、操作层面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

笔者以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作文教学关键要养成学生“内省”的习惯。所谓“内省”的习惯,就是当代作家冯骥才所说:“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的,变形的;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真实的自己,就是心灵丰富的自我。一旦面对它,你会感到这是一片易感的、深厚的、深情的、灵性而幽阔的世界。”我们的学生由于缺乏一种直视心灵的“内省”习惯,丧失了一个真实、内在的自我,失却了一个“易感的、深厚的、深情的、灵性而幽阔的世界。”因此,生活在他们的眼中也就变得很狭小、很枯燥、很无聊。缺乏对生活的热爱,面对生活根本无法唤起表达的欲望和激情。长此以往,心灵自然也就日益荒芜。在荒芜的心灵沙漠上自然生长不出鲜活灵动的文章幼苗。

所以作文教学训练应该注意引导关注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内省”习惯,让学生的内心世界变得真正的丰富起来、敏感起来。学生有了一颗敏感的心,他关注生活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强,发现素材和积累素材的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这样学生提笔作文就不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养成了“内省”的习惯,才会不断将外在的客观事件转化为内心独特的主观感受,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才会不断丰富起来,而这种主观感受越丰富,表达的欲望才会越强烈,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才不会觉得作文无话可说。而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唯一的途径就是培养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使学生的心灵不再荒芜,而是能够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感悟感受生活,而不是对生活熟视无睹,漠然无所视。

清人王友彬在《围炉夜话》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舒卷;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湖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一句话一切的文章都离不开作者的“悟”,有了“悟”,我们的心灵就会丰富起来,我们的心灵就会从沙漠变成绿洲,从枯井变成涌泉,这样,我们生活世界中的一株草、一棵树、一只蝴蝶、一滴露珠,就无一不是我们写作的源泉。有了这样一个不竭的源泉,难道还愁我们写不出好作文,得不到好分数?

关于课堂作文教学的若干思考

关于课堂作文教学的若干思考

——中考作文教学系列

单 位:武汉市洪山区板桥中学

年 级:九 年 级

姓 名:谢 江 华 电 话:027 —— 62101273

关于课堂作文教学的若干思考

武汉市洪山区板桥中学 谢江华

【内容摘要】中考作文是当前初中生作文的一面镜子,从中也反应出了我们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尴尬境地。步入这种难堪处境的原因不仅是我们的作文教学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最根本一点是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让学生真正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没有重视积累写作的过程和学生语文素养的长期培养。因此,针对当前中学课堂作文教学中的尴尬现状,分析了弊端根源、提出了解决的方法,试图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让学生能充分张扬个性,书写性灵。

【关 键 词】 课堂作文教学 现状 根源 方法

一、课堂作文教学尴尬的现状

引言——《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2总

(二)赌徒式的个体化倾向:一切都是教师设计,依据教师对命题的喜恶。多年的作文教学,使得教师产生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偏重于入格训练,不敢越雷池一步,于是“千人一面、千文一腔”的“应试新八股”泛滥了。这样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而且使学生个人的见解、智慧、情感得不到自由展现的空间,因而其人性精神不能充分地张扬,其创造性思维也自然受到压抑。甚至是赌徒式的迎和阅卷人好恶来写作,就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在“战时”的几十分钟内写出让阅卷人喜闻乐见的文章,也就是要搞“迎和”。比如,能歌颂的就不要去揭露(避免惹事生非),能歌颂教师的就不要去歌颂别人(因为阅卷人一定是教师)!还有,开头必须如何如何写(要考虑阅卷人是在高温下阅卷的),中间务必怎样怎样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随意懒惰化的课堂教学倾向:据笔者调查,现今课堂作文教学缺少计划性,再加上没有专门的作文教材,没有一个科学完整的作文教学训练体系,教师可以随意命题,随意批阅,随意讲解。因此,课堂作文训练的目的性不强,实效性较差。更有甚者,“教作文不作文”,一学期下来没写几篇、没批几篇的懒惰教风大有人在,甚至认为课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搭头”,这样怎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适得其反的猜题和倒置的以考代练的作文教学方式:2006年武汉市中考作文题出来后,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是一些语文教师的“怨声载道、齐声声讨”,究其原因,就是将都知道的半命题作文改为了材料作文,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师的悲哀!“应试教育”把作文教学中的猜题押宝现象推上极致。教师如此,学生如此,上下左右无不如此。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学“高手”的作文课教学经验介绍,他把近十年来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中考的近千个作文题目分门别类梳理成现成的所谓“规律程序”,然后教给学生哪类题目准备哪些材料,怎样开头,如何结尾,逐一训练后让学生熟背熟记,以应考试。他断言:作文命题具有循环式的规律性,只要按他的要求去做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无往而不胜。如此高论,如此引导,作文教学不误入歧途,岂不成了咄咄怪事?课堂作文教学的弊端还可以历数许多许多。走出这一泥沼,已经是刻不容缓了。那么,又有哪些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呢?

三、提高课堂作文教学的途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考察能力,增强课堂写作的自觉性 .........

有的老师认为:中考已迫在眉睫,哪有精力去观察!我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正是解决学生材料不新、感情不真、内容不实的最有效方法。观察考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去感知自然和社会的过程。观察:是“察看”,考察是“查源”。有了这两种能力,不仅可以发现认识对象的特征,而且可以发现对象的内涵;有了这两种能力,就有了写作素材和写作能力,就能产生写作动机,写作也就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西晋文学家陆机曾在一篇专门研究写作规律的论文中开头写道:

“伫中区以炫览,颐情志于典坟。”①意思是说,写文章的人,必须深入广泛地观察万物,同时要从前人的著作中吸取精华。无独有偶,在其随后的二百多年中,南朝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也曾写道:“夫鉴周日月,妙极机神;文成规矩,思合符契”②其意思是:圣人全面地观察万物,并深入到其中精深微妙的地方去,所以才能写出堪称楷模的文章。与其说是一种巧合,倒不如说是心有灵犀,其心志的共同结晶,那就是:写好文章必须观察。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观察、考察是接触、熟悉了解写作对象的过程,是在有意注意导引的一种思维、审美活动,是进入写作过程的先决条件,是摄取主客观信息不可逾越的关口。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曾说:“此后如要创作

练少年们孜孜以求的方式改为兴趣为主,成功为念,他们势必会劲力喷涌,欲罢不能。”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改变一成不变的由教师统一命题,教师指导,限时限体裁限字数的传统作文模式,而由学生自由命题、自由选材,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感兴趣、有体会的生活,不限定时间,不限定体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写,抒发真情实感。如在一次作文课中,我只是大致说了一下作文的范围,写身边熟悉的人和事。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开放的作文环境,学生就自觉地受到感染,情不自禁地投入作文训练,主动地“找米下锅”此次作文获得空前的成功。有的同学写《我》写得既形象,又逼真,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谁的作文,还有的同学写《爸爸,我想对您说》,字字传情,真挚恳切,让人感动不已,甚至挽救了一个濒临毁灭的家庭,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写契机,对学生给予鼓励,必须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增强写作的主动性。

下页 余下全文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宁波市幸福苑实验学校

王幼元

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

摘要:

作文教学要走出无话可说,无文可写的困境。我建议学生多读书,注重阅读积累;注重课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注重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注重学生互改和评价,全面提高鉴赏水平、写作水平。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 课文作文 实践活动 互改和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写作训练就要求着重培养学生明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作文难,难作文,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感慨。许多同学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开始抓耳挠腮,都说作文难写,为何?那么,如何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有魅力呢?在此,我谈四点关于写作教学的思考:

一、重视阅读积累。

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一点不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知道,“读”是吸收,“写”是输出;“读”是“源”, “写”是“流”;“源”远方能“流”长。要写出内容丰富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阅读,阅读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又指出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尝试运用“阅读积累”的办法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首先,教学生做剪报。报纸上有最新的材料,向我们及时地传递各种信息,养成认真读报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也能获得大量的写作材料。剪报评析,便是积累写作资料,提高学生鉴赏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剪报的内容没有限制,只要能增长知识、提高写能能力有益的都可剪贴。剪报评析的内容可以就写作特点分析,可以就读后的感想,可以写读后的收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

其次,教学生写读书随笔。让学生每周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文一篇,先读熟美文,在读中感悟词句的优美,巧妙的布局谋篇;再让学生动笔画出优美的词、句、段;还可以让学生重点读一读、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还可以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在原文处做上批注;还可以谈感受,写评语。另外要求学生要经常翻阅,有的句子可以反复诵读,甚至背熟。

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对于这些材料,可让学生归类积累,以便写作时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选用,这样,语文阅读的过程也就是准备写作材料的过程,可谓一举两得。

这样可以纵横结合,多侧面、多角度、多体裁地写一个人物或一件事。它的优点就在于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思维的发散、扩展、集中、深化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曾有目的地通过写课文想象作文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课文角度考虑,启发学生为那些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的课文补写情节或写续篇,如《变色龙》、《老王》、《芦花荡》;把古诗文改写成散文,如《伤仲永》、《石壕吏》等。通过对故事的改写、续写等表达学生对原作的理解,抒发他们对原作中人物的关心和见解。下面以《羚羊木雕》课文作文教学过程为例:

㈠介绍想象作文的概念。

想象作文就是以一个假设的身份或在假设的环境中,叙述可能发生的事件,通篇以想象为主的作文。

㈡以《羚羊木雕》课文为例分三个方面训练

⒈拓展想象。把课文中未尽之意,按原文思路加以想象与延伸,做到妙笔开生花,续出新格局 。针对这个环节我设计了3个写作题卡,让学生选择一题现场写作:

⑴放学回家的“我”看到了出国分别半年之久的爸爸,十分激动,请你播放 一下这段录像吧!

⑵在学校里张小路和万芳是最要好的朋友,她们的老师是怎样评价她们?

⑶在家长会上,妈妈和“我”碰到了王阿姨和万芳,妈妈看到了万芳裤子上那长长的“伤疤”,就问王阿姨怎么破的,王阿姨会怎么说?

2、换位想象。将自己与作者换位或与文中的角色互换进行想象。针对这个环节我设计了2个写作题卡,让学生选择一题现场写作:

⑴如果你是万芳,当你的好朋友找你要回羚羊木雕时,你心里是怎样想的? 后来呢?

⑵“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时的 “我”心里肯定会有很多想法,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想?

3、创造想象。为了更好表现人物的品质、揭示事情的本质,写作时可以通过创造想象去补充与拓展文章的简略处、空白处、悬念处。

①想象补充人物的语言。②想象补充人物的心理。即通过对文中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的想象,领悟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③想象补充文章的情节。④想象补充文章的结尾。

针对这个环节我设计了2个写作题卡,让学生选择一题现场写作:

⑴在“我”家,万芳和“我”交换了礼物,即小藏刀和羚羊木雕。万芳回家后便激动地写下了日记,你能向大家读一下吗?

⑵要回羚羊木雕后的那个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深深谈了一下,你愿意公布吗?

这次课文作文许多同学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开始选题、奋笔疾书,几乎每人都有话可写,达到了预期的训练效果。通过课文作文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了,大家对这种训练方式给予了一致肯定。

当然,与课文作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课文仿写。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仿写是在对课文语言运用规律进行整体掌握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迁移运用,在这种迁移中,学生感悟到的写作技巧在实践中得到内化,成为自己认知结构的一部分。所以,无论是从认知角度还是从创新角度,仿写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

在学习了席慕容的《外婆与鞋》一课后,我让学生学习文中的写法写一篇现场作文,并提醒写作文要注意的三个方面1、记叙要具体,要抓住人物事件的特征做细腻的描写;2、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3、要注意所有的记叙、描写、抒情都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这次现场作文涌现了不少佳作(见附页)。

想象力是创造力最显著的特征。中学生最富于想象力,教师是学生想象力的开启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应在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同时,在作文训练时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和创造余地,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注重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吕叔湘先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学生作文创作是否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他作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尤其是初学写作的学生所必须遵从的。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如果说“阅读积累材料”是间接的,那么“语文实践活动”则给学生带来了生动的、鲜活的生活积累。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真正克服作文假、大、空的弊端,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亲身经历积累,使他们在写作时,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身,表达出自己当时的真情实感来。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比如在课余时间我有目的的组织学生玩踢毽子,学生玩得十分高兴。事后让他们写作文。大家有话可说,把踢毽子比赛过程记叙地具体详细,学生写出的同学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等十分逼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实践,则无从谈写作。

我还鼓励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要注意观察身边的一人一事一物,要学生学会写生活札记,要及时地把感人至深的地方表达出来,把精彩难忘的一瞬描绘出来,把耳目一新的事件叙述出来??告诉他们,这些材料可能比较零碎,不能构成一篇作文,但它们直接来自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积少成多,以后会很有用处。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写文章,从日记写起。写文章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心胸和笔墨,养成发表意见的习惯,同时也会整理自己的思想,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场上的作文。由于这样的思想作指导,学生的眼界开阔了,

下页 余下全文

推荐访问:关于 作文 热点话题 关于思考的作文 关于思考的作文:生活的思考_350字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关于思考的作文:生活的思考350字作文》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关于思考的作文:生活的思考350字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