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角度量说课稿x

时间:2021-01-02 09:06:24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角的度量》说课稿

丰台七小基地校 陈立香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第七 册第四单元第88-91页的内容,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角的度量方法, 能正确度量角的大小,理解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决定角的大小。

 教材 是学生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 角的分类的基础。教材先引入量角器,指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

再讲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 开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 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想学好这部分知识,让学 生从各种学习方式进行,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交流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的方法, 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逐步扩大 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 好基础。

二、关注学生成长,说学情:

学生分析:通过三年级学习,学生对角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 基础,学生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 他们已经认识了锐 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为了更好的把握学情,我进行了问卷 调查及访谈:1、你知道测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吗?如果知道请你把它

的名字写出来。2、你会用测量角的工具测量角的大小吗?

调查结果:

参加本次调查的学生一共36人,其中填写知道量角器,会用量 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的学生有7人,随后对这7人进行访谈和用量角器 测量角的大小的实际操作的检查,发现7人中只有1人知道角的度量 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所以真正掌握角的度量的有关知识的 学生只占总调查人数的2.8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角的度量之前,虽然已经知道 了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他们已经学 会了用“重叠”的方式初步比较两角的大小;能够用三角板直观地判 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以及这个角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能够用直 接观察的方式判断两个大小悬殊的角的大小。但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 测量角的大小需要工具,更谈不上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几乎没有 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体验,他们想知道角的大小能不能像长度那样用 一个数值来表示;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怎么 使用工具测量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学生 参与的难点可能是怎样使用量角器的内外圈等。因此教学时在加强操 作活动的同时,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 进一步

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活动 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形成量角的技能。同时丰富学生的数学活 动经验,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 正确的量角方法。

使学生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 写角的度数。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与 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领,把握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及特点。

 感受角的测量单位一度的重要性。

本节课所需教具为:量角器、三角板、10°的小角、直尺、活动 角。

四、 我的思考及教学策略

“角的度量”这一内容,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

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2个: 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 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针对学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教师常常 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要求在熟记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 的三大步骤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这种教法的结 果往往是 “事倍功半”。但是面对该内容老师们也实在是想不出

更好的办法,只能行此下策了。那么,是不是就真没有办法了呢?显 然不是!要有突破就得找到问题的结症,根源所在。

经过对难点的成因深入地思考和分析, 我们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困 难的原因是2个“不明”,具体如下:

一是学生对量角器量角的原理不明。无论是长度、面积、体积、 重量、角度的度量,本质都是用基本单位与当前所测量对象进行比较。

 例如:测量面积就是把被测量对象与单位面积进行比较,被测量对象 中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多少; 而量角的本质是看被测量 的角中包含多少个单位角。但是由于量角的基本单位“一度的角”实 在太小,因此在量角器上难以反映,量角器的制作者一般都把量角器 中的一度分割线去掉大部分,只留下沿着圆周的一些刻度,这样学生 就难以把握量角的原理.

二是学生对于两圈刻度的用意不明。从本质上说,“尺”、用 来测量面积的方格纸、“量角器”都是测量单位的集合,但是由于种 种原因这些工具上有的没刻度,有的有刻度;有的只有单向刻度,有 的有双向刻度。“尺”上只有单向刻度,是因为“尺”的摆放与读数 比较容易;“方格纸”上没有刻度,是因为稍大一点的面积可以借助 计算得到;用量角器量角时,如果只有单向刻度,量不同朝向的角的 大小时实在繁琐,因此不得不加上两圈刻度,造成第二个难点概源于 此。解决这两个难点的对策是:

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用自主探索,同伴交流等方式来掌握测 量角的技能。2。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 样容易达到在学生头脑建立各种角的表象。

 从而加快学生对度量角的 操作技能的形成目标。3,用先估后量的方式。防范学生读数错误, 达到来化解教学难点。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把学生发展放在首位, 我根据本课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设计四个环节突破教学目标: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3、实际运用,巩固 新知;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量角的用处。5、全课小结。

为较好的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必须认真作好课前准备工作,要求学 生带好学具?量角器?三角板,以及特殊的角的图形等.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总结方 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地自主学习和探究。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我在黑板上画了两个边的长短不同的 角,(提问:你们知道这两个角哪一个大吗?)给学生制造出一些矛 盾,让学生不能很容易的辨别出哪个角大, 哪个角小?学生通过观察 不能很清楚的看出来哪个角大,就得去思考,去想办法。教师接着提 出: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来比一比、检验一下呢?学生们想出了很 多的办法,这时我又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 也可以利用老师给提供的学具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

对新知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学生汇报时,我让学生到前面边说边演示,其他同学评议,学 生用不同的工具量出了角的大小。紧接着教师出示出示一个活动角问 学生:用它能比较这角1和角2的大小吗?指定一学生上台演示,师 问: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角的大小跟 叉开的大小有关系。接着让学生用大小一样的小角进行演示, 通过演 示让学生实践体验用小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方法。

在交流反馈时,让学生体会用上面的方法量起来是比较麻烦的,

不够精确,必须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进行测量。在这一环节,由教师 提供材料,学生利用材料,探索出了比较角的大小除了度量以外的其 他方法。使得学生初步感受到了角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 比较方法也

是多样的,但是又是有一定的规律的: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准另一 条边。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通过上面的验证,要想量出角的准确度数,就得用到量角器。首 先出示量角器,教师揭示量角的工具和计量单位,建立角的度量单位

“度”和符号“°”。

1、认识量角器。

请拿出准备的量角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认识量角器上的中心点、 0。刻度线、内外圈

刻度、18个大格,180个小格。

然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的方法归整学生的思绪,使学生更直观。

同时为学生在脑中建立“ 1 °”。

2、尝试量角

我们认识了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你们能不能尝试着用量角器量

出角的大小吗?学生说:“能。”为了突破难点我先让学生估计这两 个角的度数,然后用量角器去测量。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应该是学生 早就想知道了,在学生认识了量角器后引导学生尝试测量角的大小,

要学习的内容就呼之欲出了。

学生尝试测量练习纸上的两个角。给出的两个角的开口是一致的。

 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中逐渐掌握量角的方法, 研究解 决量角时出现的问题,如读内圈刻度还是读外圈刻度;把角的一边对 准“ 0 ”度刻度线比较简便等。

教师要熟悉学生学习的思维,顺应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站在更 高的角度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3、总结量角的方法

刚才在展示量角方法的时候,都有几个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交流 总结量角的方法,即:中心店对准顶点,“ 0”刻度线对准边,再看

另一条边上的刻度。因为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深有体会,怎样量角学 生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体会,一点一点摸索,所以量角时的注意事项 完全可以总结,并且能深刻理解量角的本质,逐渐形成量角的技能。

 从而使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学习达到了水道渠成的效果。

 为了学生对着 方法清楚,我出示了课件,把量角的方法用课件给演示出来,在演示 的同时让学生说量角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量角方法的理解。

 从而突 破了这节课的一个难点。

其次结合这个方法,又练习了一个。

 但是角的口朝下,这个练习 既让学生对量角的方法得到巩固,又能帮助学生理解量角的方法。

(三)实际运用,巩固新知。

练习使学生掌握新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本节课 的练习是给出要量的角,让学生读刻度。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不仅能 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能及时更正学生在读数时容易出现的问 题。接着又出示了几道判断题,检查了学生对量角方法的理解和读数 的方法。

(四)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量角的用处。

出示生活中量角的例子:学生玩滑梯的三幅图,让学生自己说说, 自己喜欢玩哪种滑梯的理由,学生能够根据今天自己上课学的知识, 进行分析。还有的结合生活经验说了自己的看法。

 然后我又让他们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学生列举了很多。

 在这里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 生活中抽象的角,让学生感知测量角的大小的作用, 拓宽了学生的视 野,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量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 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 活的意识和习惯,体会数学的价值

(五)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互相交流一下。学 生对这堂课进行了梳理,通过小结一方面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 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后测分析

后测的结果如下:

一题:用测量工具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答案

百分比

角 仁50° 角2=135° 角 3=80°

正确的

53人

正确率92.98%

错误的

4人

百分率7.01%

【分析】这一题考察学生对量角的方法的理解,大部分学生都能够 正确地量出角的度数,错误的3个人对量角的方法会,但由于量的时 候出现误差或者偏离,造成度数出现错误。有1人对量角的方法不会。

二题:2、填空

1、 测量角的工具是 。正确率100%

2、 角的大小跟 有关系。

答案

人数

百分比

角的大小跟叉开(张 开)的大小有关系

50人

正确率87.72%

角的大小跟度数有关 系

4人

百分率7.01%

角的大小跟边的

长短有关系

3人

百分率5.26%

3、一个5倍大的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这个角是 度。

答案

人数

百分比

15°

16人

正确率28.07%

75°

40人

百分率70.18%

10°

1人

百分率1.75%

【分析】学生虽说大部分学生知道角的大小跟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但没有真正地理解它的内涵,不管放大镜是多少倍的,角的大小跟 边的长短、粗细没有任何的关系。这个16人当中有6个是家长告诉 的,8个动手操作的,1人通过自己的猜测得到的。

4、度量一个角的一条边对着量角器上“ 180”的刻度,另一条边对 着“ 60”,这个角是 。

答案

人数

百分比

120°

12人

正确率21.05%

钝角

19人

百分率33.33%

锐角

7人

百分率12.28%

60°

9人

百分率15.79%

【分析】这57人有31人知道看角的度数不仅可以从“ 0”刻度线上 看,还可以从另一个圈上的刻度上看角的度数。

 剩下的16人知道看 角的度数从“ 0”刻度度数,但不会换位思考。也就是学习方法比较 单一,不能灵活地学习知识。这也就是我在教学上欠缺的。

七、反思。

通过学生的后测发现,课中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演示量角过程,并 示范量角,量角过程也用总结、概括的形式教给学生。可对于部分学 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是那么艰难: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 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度量不同方位角 时更是如此),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 (尤其是反向旋转的和不

空步鱼 ^理出

同方位的角),这些都是教学完新授后学生所反应出的问题。下节课 应加强练习,及时根据反馈情况做出调整。

推荐访问:说课稿 角度 说课稿 角度量说课稿x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角度量说课稿x》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角度量说课稿x》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