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出镜记者报道稿件_时事评论员

时间:2024-05-18 01:52:00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出镜记者报道稿件_时事评论员

记者们手拽话筒,迎着风雨叙说灾情,发如柳狂舞,人似马欲翻,此情此景此时此语言(含肢体语言),无疑具有震撼性效果。

说到电视记者的 出镜 ,虽然很有必要,但好些东西还应该 咀嚼 一番。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起,作为我国电视新闻事业成熟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产物, 出镜记者 与 现场报道 就相应而生,那些记者手持话筒在新闻现场的叙述、采访和评述画面,以其现场感、贴近性和鲜活度渐渐深入人心。

北京广播学院于20**年开办了第一期 出镜记者 班,原准备要让学员在5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上施展身手,谁料尚未 出徒 ,就被北京电视台 订购一空 。

在与网络等新媒体日趋残酷的受众争夺战中,使用 出镜记者 在 现场 播报新闻,已是电视媒体当下不多且实用的竞争筹码之一。

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记者出身的 出镜记者 在我国城市台还算多,越往上比例就越小。

还有一个特点,通过主持人转型加盟,是 出镜记者 培养中的 急就章 ,譬如央视的水均益、白岩松、柴静、张泉灵、李小萌等,成就已然不小,但总体看,主持人 转轨 为 出镜记者 的路子,走得也有些偏差。

而通过培养记者担任 出镜记者 的步子又不够大,且有反复 这种在 出镜资源 调配上的 失重 和 偏差 ,使得我们的新闻往往容易形成两个极端:一是民生新闻热热闹闹的现场报道多;二是许多的重大现场报道 夹生饭 不少。

本文试图立足 现场 ,从 出镜记者 普遍存在又应力避的 五个力 和 五个意识 上,来阐述原因及对策。

一、 五个力 的欠缺

出镜记者 大致应用于日常的消息类现场直播或连线等;另一种是在调查类深度报道中的出镜。

虽然应用已越来越普遍,出镜的效果也日益受到欢迎,但存在的不足也同样相当普遍。

克服这种问题,不能光纠结于技能层面的改良,还应直面原则,去重点认清并解决记者在出镜观念上的误区与欠缺,从而使自己的努力不至于无的放矢。

1.新闻判断力。

新闻判断力是构成记者新闻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 出镜记者 的核心能力之一,它是记者在较短时间内对新闻事实判断后进而对新闻价值的认定能力,并直接决定着本次出镜报道的成败得失。

目前在新闻一线最活跃的 出镜记者 大多是从主持人转过来的,他们的表现大部分差强人意,只有小部分堪称优秀。

要做一名好的 出镜记者 ,对自身职业角色的准确定位是需要内外兼修的。

可惜许多主持人的仓促 出镜 ,对于预知内容特别是事先拟好的稿子,报道起来当然是从容不迫头头是道,而一遇动态新闻事件或比较复杂的新闻现场,就容易会出现紧张慌乱或词不达意的窘态。

可以说,再有丰富主持经验的主持人,只要是新闻素养先天不足,就一定难以在短时间内梳理出新闻脉络,把握住新闻真相的,直播过程中 掉链子 也在所难免。

究其原因,主要是主持人、播音员们参与新闻一线的采访实践太少甚或没有。

这有他们自身懒惰的原因,更与领导在培养上的认识不足有关。

有些领导乐见这些 门面 工作相对轻松,只在所在栏目播音或主持一下,而当重大事件或活动来时,又习惯于将主持人推向前台。

这种格局,出洋相是早晚的事。

也有的记者、编导们,尽管自己新闻素养了得,但苦于没有出镜时所需的语言形象上的优势,遇上大任务,也习惯于将事先采编好的稿件, 喂 给主持人。

这种机制下,是很难打造得出主持人的出镜优势的。

香港回归的时候,央视一位临时受命的主持人现场报道总督乘船离港,整个过程没有半点新闻背景填补,只是见啥说啥地 来了一艘船 、 来了一部车 、 车上下来一个人 这样的一通乱说。

而同日,另一名记者见彭定康的车子在离开总督府时又依依不舍地在院内转圈,立即经典地来了一句: 历史的车轮不会在原地打转的! 两相对照,效果天差地别。

值得一提的是,真正的现场报道是没有像样的稿子来让你背诵的,即便事先根据一鳞半爪的预知性信息准备好稿子,也必须随时根据新信息来修改和调整。

而对于突发事件,更是不可能事前准备,全凭记者的现场观察、分析、归纳和构思,并即时做出恰当的处理和报道。

再聪明的主持人不参加一线采访磨练,要想驾驭新闻事件的现场出镜报道,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

2.情感驾驭力。

播音主持专业必有的表演课,让主持人的情感表达相对丰富。

而日常节目与活动中又多情感故事,这样演绎起来,自然要少不了倾入感情色彩,久而久之,情感的释放和把控就成了主持人们的优势。

但对于履行 出镜记者 职责的主持人来说,情感把控上却反而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浓郁过度,情绪完全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呈现亢奋、惊诧、兴奋、悲伤、欣喜等等,完全沉浸在了现场气氛中,忘记了自己只是新闻现场和受众之间的中介。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新记者身上,他们容易分不清自身形象和采访现场之间的主次关系,过多地表现自我,或苛求自身形象,或故作深沉、自我欣赏,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即使面对特大喜讯、重大灾难等极端情况,我们也要做到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在杭州一个因车祸死亡的男性白领追悼会上,在亲朋好友都很克制的情况下,一位前往采访的女主持人却泣不成声,她抽泣中的一些提问,反令现场气氛十分尴尬。

一些主持人根本就不知道 出镜记者 还有情绪控制、冷静采访的要义,以为入戏越深效果越好。

还有一种则是矫枉过正,完全走了极端,将采访人应客观中立、需表情把控的教义,片面理解为麻木的不动声色,这种置身事外的一脸冷漠,这很容易造成访谈双方的情感隔阂,使采访止步于浅层面。

出镜记者 在采访中具有双重身份,即 真实的我 与 职业的我 。

前者点明了记者是凡夫俗子的 常人 ,当如常人般随性而动,喜怒哀乐不必拘泥;而 职业的我 则要求感情始终围绕采访主题,不能以 真实自我 的个人感情,来观照和审视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情感。

央视王志的采访一直以沉着稳健、犀利逼问见长,但也有例外,他在广州采访抗击 非典 的一线医务人员时,观众也看到了王志多次抹泪的镜头,但每到情深处,他都能适时转换话题,把采访引向深入,使情感的控制恰到好处。

由于汶川地震时央视主持人在荧屏上频频抹泪,譬如赵普、李小萌等。

似乎是由于 榜样效应 ,一时间,全国上下电视荧屏上,主持人和出镜记者一片 泪光闪闪 ,教义中那些对 职业的我 的教诲,特别是应坚守 中立 客观 等情感反应要求,统统被忽视,甚至被抛弃。

值得一提的是,深度报道往往会涉及一些监督类题材。

而 出镜记者 一般较多采用质疑态度,即利用已掌握的证据提出疑问。

王志曾因善质疑而名噪一时,于是乎这种质疑的状态被放大后拷贝到了各类节目样式中。

一些观点偏颇地认为,似乎只有通过质疑,才能引发话筒前的语言交锋,事实真相才得以挖掘。

这样往往会失去采访对象的信任。

有的记者,因为采访对象没有按照自己的思路回答问题,立马就皱眉、托腮、摇头,这些不耐烦的举动,弄得采访对象再无谈话兴趣。

3.采访沟通力。

在新闻 现场 ,主持人出身的 出镜记者 另一个容易出现的偏差,是缺乏采访沟通力,即无法摆正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

而采访态度又直接会影响到新闻的传播效果,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现场性决定的。

常见的表现:一是把控意识过强,有些记者采访中始终以自我为中心,完全忽略了协调好与被采访者关系的重要性,到了就拍,一拍就问,问完就走,无法营造现场和谐、轻松的采访氛围;二是神态居高临下,提问咄咄逼人,俨然法官庭审,缺乏平等的采访氛围,还动辄打断人家话茬, 你不能走 、 你可以走了 地乱指挥,有的直接喊 够了 、 停 ,很不尊重人家。

这在

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记者寒微在台风 海葵 中出镜报道

帮办、调解类节目中尤为多见,使得被采访者不敢敞开心扉交流,抑或紧张不已,回答语无伦次;三是态度太过被动,也许慑于采访对方的地位、身世等,完全让被采访者牵着走,不是萝卜咸菜地乱问一气,就是任由人家滔滔不绝地侃,不敢转移话题,更不敢质问、追问。

由于电视新闻的现场纪实性,记者采访时的神态、语气、声调、提问的方式和措辞等,都要直接呈现给观众,记者的采访态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新闻事实的最终挖掘,进而影响最终的传播效果,因此, 出镜记者 必须具备高超的应变协调和沟通能力。

但由于主持人平时主要时间和精力都侧重于播报记者的现成稿件,真正参与新闻采访或者实践训练相对不足,作为要向 出镜记者 转型的主持人,必须要走出 说话本是主持人强项 的误区,还要摒弃 对话优势 误觉,努力从 说话者 向 对话者 的角色转换,从而提高自己的采访沟通能力,这是能否成功转型的一个关键。

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无论被采访对象是谁,行为视角都应该是 平视 ,而非 仰俯 或 俯视 ,遇强不惧,遇弱该扶,这才是平等的对话姿态。

4.提问能力。

会说话不等于会提问,只有 话 ,没有 观点 ,在出镜采访中照样会碰钉子。

在一些新闻现场,偶有一些主播们拽着话筒亮相,提问也不甘落后,只可惜提的问题往往不够专业,甚至问笑全场。

在浙江的一个女明星见面会上,一名女记者连珠炮般的发问,让其他记者根本插不上嘴,可她的问题都是 想结婚了吗? 想要孩子吗? 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喜欢单胎还是双胞胎? 等一类无聊的八卦,引来现场一片嘘声。

现阶段大量充斥的是模式化提问: 请问你有什么感想? 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你最大的成功是什么? 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等等,这种开放式提问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被滥用后就令人生腻,根本无法深入,譬如那位在温州动车事故现场向温总理发问 邀功 的女记,更可用 不合时宜 来形容了。

提问对于 出镜记者 来说,是最最关键的技能,新闻就是靠问出来的。

尤其是现场报道中,除了基本内容可用作新闻事实或背景外,对于被采访对象的重要事实陈述和观点,还必须用话筒提问并直接纳入新闻作品。

所以,面对复杂的新闻事件时,需要做好功课,有时间时列好采访提纲,使提的问题都是核心事实,做到有的放矢,保证采访质量。

主持人更有可能练就一手在新闻现场边走、边观察、边介绍、边述评的绝活。

如果有连线,还要随时应对演播室主持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并达到清晰、流畅和有逻辑性的效果。

这种能力是平时不断积累和锤炼的结果,没有捷径可走。

5.评述能力。

只 叙 不 评 ,是区分 出镜记者 优劣的标志。

白岩松、水均益等记者如今担任的采访并不多,一旦现身,总在那些大阵仗上,原因不仅仅是他们口才了得,更在于他们有一双能看透事物的慧眼,有鞭辟入里的即时点评。

凤凰卫视的闾丘露薇更是直接从记者变身为时事评论员。

现场报道中 出镜记者 的现身,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现场的述评,尤其是调查类节目,必须通过述评部分使理性深度加强。

应纯客观地将新闻现场的信息呈现给电视观众,记者不对新闻本身发表主观议论 这是当下比较认可的一个观点,这没错。

但依笔者看,任何新闻报道总是具有主观性和倾向性的,适度的主观性融入,或许反而能使新闻报道更接近事实本来面貌。

不予述评,会使报道完全失去理性剖析,我们不可以将现场或表象信息不加梳理地呈现给观众,使报道仅仅停留在肤浅的感知层次。

有些新闻完全是可以旗帜鲜明地展现立场的!譬如前年杭州有一位见义勇为的老汉,他在做完好事后又耐人寻味地主动要求媒体采访。

有人认可,有人说他图表扬,杭州台的一则新闻理直气壮地赞同老汉的举动无可厚非,这则报道既为老汉见证以防被讹,又弘扬了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正气,后来还获了全国大奖。

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记者袁也在北京采访出镜

二、五个意识误区

应该说,许多新记者是很喜欢出镜采访这种合乎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的,他们苦于缺乏实践,在专业层面上需要领悟与借鉴,只要能领悟到技术层面的进取路径,就可望扣到现场报道中 出镜记者 表达的脉门。

1. 倾听 意识。

采访过程是记者获取信息的过程,只有通过 倾听 才能获取需要的信息和发问点,很多时候记者还是通过 非语言交流 即 倾听 来获取的,新闻信息源来自被采访者,而非记者本人, 出镜记者 要做的,是引导被采访者说出与采访内容有关的信息并适当加以述评即可,因此倾听间或适当提示十分重要。

但在电视新闻中,不乏一些记者喧宾夺主、不善 倾听 ,忘记了 出镜记者 本身的职责。

有时一个在场记者好好的提问,被采访者回答到一半,就被另外记者的垃圾问题打断,扫兴委实难免。

出镜记者 的 倾听 ,首先是出于尊重,也是请对方打开言路的一种期待。

采访往往是渐入佳境式的,你如果耐心 倾听 ,就是对倾诉者的嘉许,不知不觉间人家原本不愿意打开的话匣子可能就被开启了。

作为被采访者,谁都希望有一个平等的交流氛围,可以被引导,但不希望被支配。

采访中记者常遇到这种情况:你想要的内容,人家不愿意说;而人家讲的,你又不太需要。

此时,你的 倾听 也许会帮你忙,因为你 倾听 时表现出来的谦恭已给人于信任感,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愿意 倾听 他的故事、愿意接受他思想的人。

一旦采访双方能达到这种心灵互动,那么你距离想要得到的答案也就不远了,它可是你获得边缘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你进一步发问的起点,因为 倾听 本身就是自信的表现,其传播效果远胜你滔滔不绝的劝说。

2. 形象 意识。

我们尽管一再淡化对 出镜记者 外在 形象 的要求,但是事实上 形象 问题真的无法不讲究,这是因为 电视出镜 记者是直接以自己的 形象 和 语言 示人的,无论现场采访,还是最终形成新闻后与观众的交流,但凡帅哥靓妹型记者,无不广受欢迎。

现在的问题是过犹不及,人们总习惯于将记者 形象 与长相、发型、服饰等外表形象简单划等号。

有两个 形象误区 应引起重视: 过度重视 和 过度忽视 。

重大场合的盛装出镜是应该的,但在那些一般活动甚至纯粹的新闻事件现场,还要盛装包裹、浓妆示人的话,就是 过度重视 了。

2008年汶川地震一周年后,央视一记者在北川地震废墟上出了一个现场:

观众朋友,这里就是北川县城,我身后就是北川县政府所在地,现在已经是一片废墟了。

地震过去已经一年了人,这里的一切都坏保持着一年前地震发生那一刻的那原样。

当我们走进这里的时候,我总是有一种担心,生怕自己的脚步声重了,说话的声音大了,惊扰了地下的生灵。

这是一段堪称完美的现场出镜,遗憾的是记者身上的红色羽绒外套与身后灰灰蒙蒙的一座殇城反差太过强烈,被认为是整则报道的瑕疵。

至于有些在车间地头采访的记者,服饰过于时尚、浓妆艳抹,手指甲五颜六色,缀着硕大项链、耳环、手链等配饰的,也都属采访不宜;而素面朝天的 过度忽视 ,也会让人觉得过于随意,譬如有的记者在重大场合也穿着标有栏目LOGO的T恤、夹克,没有一点精气神,而女记们的吊带衫(裙)、男士的圆领老头衫、短裤等装扮,不仅过于随意,还破坏记者的职业 形象 。

还有近年来涌现的 佛珠热 ,项上腕上戴得跟 出家人 似的,让人疑惑你是否信仰变了。

须知,穿衣戴帽、缀物套件,不仅仅只是说明你的某些兴趣,还是对记者本人文化素养、美学修养的检验,忽略和矫饰屏幕前的形象传播行为,都属罔顾镜头,是 出镜记者 的大忌。

3. 现场 意识。

现场 是新闻的信息源,是让观众直接感受氛围的特定空间,它依附于报道事件而存在,与报道内容有着必然联系,是现场报道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可是,有的 出镜记者 在做现场报道时,对 现场 这一重要元素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对 现场 选择过于随意,或笼统的大,或局限的小,缺乏场景的典型性和新的现场信息,完全是为出镜而[标签:tupian]出镜。

有的甚至是 伪现场 随意在花前月下找个点,就慷慨激扬地 出镜 ,只图强化记者 我出镜了 的 福利性露脸 ,忽略了我 在哪里出镜 的本真。

杭州一场硕大的山火烧了几天几夜,可记者出镜的身后还是郁郁葱葱的山林。

笔者单位江边的几棵树,时不时地出现在一些记者出镜的背景中,几乎成了 明星树 ,难怪有人批评说,他们出镜是为 偷懒 ,所谓镜头不够记者凑。

即便央视记者在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的 战地报道 ,记者出镜的背景也一再是远方几幢冒烟的房子,尽管有着种种的安全制约,但此类背景画面信息,也实在太缺乏 现场 信息量了。

4. 妙语 意识。

如果说出镜记者是新闻的灵魂,那出镜记者的出镜词当是新闻眼了。

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感知,完全靠现场语言的叙述,看到、听到、闻到、摸到、想到 尤其是事件走向,结论和评述,都得通过出镜词准确地传达给观众。

放眼诸多的现场报道,精彩的出镜词能让人拍案叫绝,蹩脚的出镜词也能伤人视觉听觉。

白岩松在介绍《岩松看日本》中说:

我在进靖国神社之前,我不知道我要用什么开头,这是非常危险的。

当我从靖国神社出来的时候,突然抬头一看,靖国神社大门口正对着东京理工大学正门口,我一下看到这个 理 字,马上有东西开头了,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

这句 妙语 就是细节观察的结果。

要使出镜词成为现场报道的 妙语 ,有些常识性的陋习必须克服:譬如有的开头的出镜词与导语完全重复;有的在 现场 介绍活动的时间地点,而这通常是口播导语的活儿;有的喜欢描述观众可通过摄像机看到的画面内容;还有些说些晦涩难懂的语言,以示自己的古汉语底蕴;而更多的这是面对超过生阅历的大事件时的紧张,导致叙述失常。

有次中国旅行团在美国旅游时遭遇翻车,某卫视男记者在现场做报道,磕磕巴巴的,显然他被现场的惨状震惊了。

电视新闻实践对出镜记者的需求,预示着电视新闻报道将更加强化 现场 趋势,并通过 出镜记者 更加客观而生动地还原新闻事实,这就给 出镜记者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诸如敏锐的现场观察力,较强的口语表达力和深刻的现场评述性上,都展示了 出镜记者 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这个空间的承载点就是 现场 ,这有利于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真实感和贴近性,也有利于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全能记者。

推荐访问:中国时事评论员 东方时事评论 如何成为时事评论员 军事评论员排名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出镜记者报道稿件_时事评论员》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出镜记者报道稿件_时事评论员》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