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中国改革开放

时间:2024-05-15 01:51:00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中国改革开放

第一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既没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发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第二个结合: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教育和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和重大意义,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动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了、站稳了,并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

这一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具体体现。30年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紧紧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而这里面的辩证关系,就是邓小平1987年1月所概括的,一方面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因为我们的承受能力比较大,加上我们有正确的政策,即使有一些消极的东西也不会影响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教育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就为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了保证。”

第三个结合: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坚持了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依靠人民,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人民中凝聚力量、吸取智慧,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得到人民充分信赖和拥护,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十七大报告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作为改革开放的经验,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的深层次揭示。谁都不会忘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群众实践经验中发现并总结而形成的。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就能有效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从而推动改革开放。总结30年改革开放经验,就是既要看到党的领导的作用,也要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要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在决策时倾听群众的声音,尊重群众的首创,从而使我们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规定最大程度符合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第四个结合,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强调我们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仅使我们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同时也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了前提。这是我们为什么强调要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原因。30年来,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了这个基本制度,同时又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

第五个结合: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为改革开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不仅提出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且开始了由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移。这也是对我们党的挑战,即要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同市场经济多元化要求的关系。党既要具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又要具备协调利益、整合社会,进而巩固群众基础的本领。这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和历史性的课题。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的经济基础的变革从来就不是单向的,从来都是和政治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相连的。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第六个结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教育科学发展水平和民族综合素质的竞争。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就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七个结合: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效率与公平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和执政党面临的敏感性的问题,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稳定和执政党的信用。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及政策调整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社会公平不断凸显出党的执政理念中的地位,随后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总结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就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第八个结合: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高度珍惜并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站在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不管我们对全球化怎么理解,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8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关系向着一体化方向变化的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30年的经验就是,一个国家如果把自己孤立起来,不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只会越来越落后。因此,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面和重要途径。但同样重要的是,独立自主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前提。要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国,从本国实际出发,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积极融入国际环境和广泛利用外部条件,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正确道路。

第九个结合: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大力推进改革发展,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必须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这个社会环境就是要稳定,保持社会稳定,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正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着眼,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总结30年的经验就是,稳定压倒一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

第十个结合: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紧紧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推进党的建设,又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之所以把这一经验放在最后,是突出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不断前进,取得更大胜利。但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政治路线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党的事业与党的建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党的事业是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党的建设的依托和载体;党的建设必须符合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在推进党的事业的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

胡锦涛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开班讲话时指出,“十个结合”,生动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其中,前三条是管总的,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第四条到第七条,分别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真谛;最后三条,则强调了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保持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改革发展的保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些科学概括,为我们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这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章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篇二:中国改革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成功是一场前无古人、规模空前的探索和实践。改革是推进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历史上的改革或多或少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最终都没有成功,唯有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能够稳操胜券,并取得巨大的成功?大成功必定有大智慧。回顾和总结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独特道路和基本经验,我认为这个大智慧可概括为“一刚多柔”、“刚柔相济”和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非对称性组合的改革之道。

改革开放的“刚性”原则和坚强政治基础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将这四项基本原则写进了党章和宪法。这是中国所有事业的刚性原则,也是改革开放的刚性原则。

自“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以来,社会上一直或明或暗、或强或弱地存在着不同声音,把它看作某种“紧箍咒”。笔者认为,“四项基本原则”这一刚性原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第一大智慧。

“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存在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及党领导下的强有力的政府,尤其是有一个富有权威的中央政府,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走向成功的重要政治前提和先决性条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无论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证明,大国要能够发挥大国效应和大国优势,实现长期经济增长和崛起,第一,必须高度统一,不能分裂,也不能名义上统一而实际上搞“诸侯经济”;第二,必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成为其他强国的附庸,在这个基础上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舞台,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力量。

社会心理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也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民心理往往是离散的。这客观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在前面引导,以便对国民的团结奋斗起到强化和凝聚作用。

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历史地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中国统一和稳定的坚强政治力量。30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国内情况错综复杂,如果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和成功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大智慧和经验与“华盛顿共识”、“新自由主义”中的某些极端内容是不相容的,因为作为“华盛顿共识”重要理论基础的极端自由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反对一党政治和权威政府,主张弱化政府甚至是“守夜人政府”。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弱政府、弱权威时代,必定是国家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时代;而国家统一、强盛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时代,必定是强政府、强权威时代。

改革开放的“柔性”智慧

中国改革开放的“柔性”智慧主要表现在诱致性制度变迁和“渐进式”改革方面。在世界各国的改革中,主要存在着两种理论模式或改革路径:一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激进式”改革,也称“休克疗法”;二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渐进式”改革。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激进式”改革具有很强的刚性,就好似要把一座旧城一下子彻底摧毁夷为平地,在短期内再建一座新城,这极容易引发社会矛盾;诱致性制度变迁和“渐进式”改革则具有较大的柔韧性,它在改革过程中建立起了一个个缓冲带,这有利于缓冲和化解社会矛盾。其具体操作方式是,新体制增量推进,就好像修一条水渠,土一点一点挖,石头一块一块砌,最后水到渠成。中国改革开放就是采取了诱致性制度变迁和“渐进式”改革。

例如,对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制经济,不搞“雪崩式”私有化,而是渐进式、多元化改革。当国有企业改不动时,先不要硬碰硬地急于改革。一方面,逐步在国有企业内注入新体制因素,让新体制因素逐步“蚕食”旧体制因素,促进新体制因素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成长;另一方面,在国有企业旁边发展起一批非国有和非公有经济,形成强有力竞争,以内在压力和外部示范双重作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如果在改革早期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和人们社会承受心理还比较脆弱的情况下,强行和硬性在国有企业搞资产重组并购和职工下岗分流,势必会使千百万职工利益受损,可能激化矛盾,从而产生难以设想的灾难性后果。

中国改革开放的“柔性”智慧还表现在灵活的“妥协”。妥协是指在冲突各方互相理性让步的过程中达成一种“维和”局面,使改革在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条件下进行。改革中的矛盾和冲突包括思想和政治理念、权力结构、经济利益等方面,在这些矛盾和冲突中,利益是最主要、最核心的。妥协主要是利益各方的相互让步。没有这种“妥协”,就会因为对抗和争斗使改革难以进行,发展必然落空。所谓渐进式改革,就是利益冲突各方在妥协中磨合着推进改革,促进发展。

改革开放的“刚柔相济”

“刚柔相济”是中国历史实践形成和积累起来的重要智慧,这在中国30年的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第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刚性”原则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本身,也在不断改革、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以适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趋势的客观需要,比如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自我调整。从这个方面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刚性”原则也是刚中有柔的。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是“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这是刚性,但我们从来不把社会主义当作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根据中国的国情不断探索和创新,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也是“入宪”的刚性目标。但改革过程中怎么改,都在不断探索。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柔性。

第三,马克思主义作为“四项基本原则”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以致整个工作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刚性原则。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反对教条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与时俱进”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柔性。我们所有的改革开放的决策、政策,都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词句和某些结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NextPage]经济改革“理性激进”和政治改革“理性滞后”的智慧组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不搞经济、政治齐头并进的一揽子改革。改革首先在经济领域开辟战场。30年来,不断地有国内外人士批评和指责这是“保守主义”,呼吁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齐头并进,甚至政治改革还应该超前进行,为经济改革开辟道路。殊不知,这种“保守”却是中国改革理性和成熟的表现,我把其称为“理性保守”。既定的政治体制比既定的经济体制具有更大的刚性和惯性。而且,经济体制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政治体制则很难实现“帕累托改进”。世界各国的改革和发展历史都表明,对政治改革不能“图痛快、图风光”。当年,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多么地风光,东欧社会主义集团紧随其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喝彩。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戈尔巴乔夫“诺贝尔和平奖”,当时中国的不少人也被搞得眼花缭乱。但戈尔巴乔夫还没把“诺贝尔和平奖杯”捧热,苏联、东欧的执政党和国家就分崩离析、土崩瓦解了,戈尔巴乔夫自己也被人民和历史所永远抛弃,现在俄罗斯人民普遍把戈尔巴乔夫视为苏联解体的历史罪人。

社会不稳定是一个国家改革和发展的第一大天敌,因为社会不稳定必然导致改革的社会成本骤增,一旦社会不能承载这个成本,必然会使改革停滞甚至倒退。改革的风险特别是政治风险是不可逆的,一旦形成就是全局性的,就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收拾残局都措手不及,还谈何改革。正是经济改革的“理性激进”和政治改革的“理性滞后”的智慧组合,确保了中国的长期稳定,从而使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经济改革的成功,中国的政治改革不可避免地要推向前台,这是中国进一步改革攻坚的客观要求。但可以预见,今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必将走一条渐进式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获得巨大成功的智慧,归根到底为一条,那就是诊断和把握好中国自己的脉搏,并用中国的方法对自己进行辨证施治,也就是认认真真地按照中国的国情办事,老老实实地力求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改革的任务不仅远没有完成,而且还存在着许多人们不满意的问题。我们还正在探索着怎样深化改革和推进改革攻坚,还将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靠大智慧取得了改革开放的成就,我们还将继续创造性地发挥大智慧,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把改革开放的大业继续推向前进。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向世界昭示:中国已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在具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和不宽松的国际环境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是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现代化道路的经验。它不仅是中国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必将对在探索中前进的世界其他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教授、博士生导师)

篇三:中国的改革开放到底好不好?

中国的改革开放到底好不好?

黄 威

问一个人某款车好不好,如果十年前他买不起车的时候说很好,买了车十年后还说很好,那问题就不是到底这辆车好不好了,而是这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鉴赏能力好不好的问题了。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问改革开放好不好,就好像问穷山村里的人到城里当农民工好不好,答案肯定是好,不当农民工吃什么?当农民工再不好也比在村里种地好。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肯定是比不改革开放要好的多,改革开放再不好,也比计划经济要好,当年中国如果不改革开放就要亡党亡国。但是中国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多年后还说改革开放好,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改革开放及其成效自身的否定,如果中国人只知道改革开放,就好比是农村人只会到城里当农民工,中国人要继续做国际社会的农民工。

一、改革开放解决了中国社会的温饱问题,让很多中国人过上了小康生活

“文革”之后中国人发现自己在轰轰烈烈搞政治运动的时候,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努力发展经济,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开始腾飞,比如像亚洲的“四小龙”,中国由于搞政治运动失去了很多发展机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拉大了。那时的中国人突然发觉一贯自我标榜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世界范围根本行不通,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完全不可能被市场经济和国际社会所接受,如果当时再不努力发展国民经济,中国的政权和国家利益都将受到严重威胁。同时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很多弊端和错误也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人们在对

“文革”反思和逆反心理的驱使下,自上而下地形成共识,那就是摒弃原有计划经济的束缚和至酷,引入和借鉴市场经济的成分和要素发展中国经济。因为当时是要致力于改正计划经济体系内部的缺陷和错误,所以叫改革;因为是要打开国门从外面引进市场经济的成分和要素,所以叫开放,也就有了“改革开放”的说法。

改革开放的初衷是好的,也是当时中国能够振兴中华民族和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的必由之路,是那个年代能让中国的老百姓尽快吃上饭和都能吃饱饭没有办法的办法,别无选择的选择。回顾中国过去三十多年改革开放走过的道路,其实质就是在保留原有社会制度框架和维护社会核心利益的前提条件下,不断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引入市场经济的成分和要素的过程。由于这些市场经济的成分和要素抵消和改正了原来计划经济体系的很多缺点和弊端,给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断注入冲量和活力,使得原来蕴藏和积蓄在社会深处的能量的得以释放,借助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力量,改革开放较快地和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经济总量和普通百姓总体的生活水平,历史性地解决了中国社会的温饱问题,让很多中国人过上了小康生活。

二、中国人为改革开放付出了巨大社会代价和极高经济成本 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确实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很大和很多实惠,但是中国人为此付出的社会代价和牺牲过于沉重,承受的经济成本和损失过于昂贵。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评价是基于以往对计划经济的认知和标准,改革肯定比不允许改或不能改要好得多,开放肯定比闭关锁国要好,但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切未必都很值得,或一

定就是最好的选择。中国人吃不饱饭的时候,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或做法是可以宽容和理解的,但是中国人已经能够吃饱饭了,特别是想要吃好饭的时候,就得要算算经济账,只有学会算好经济账才能真的吃好饭,才有可能长期有好饭吃。判断一件物品好不好,第一要懂得其真实价值和实际成本是什么,再就是要看是要花多少钱买的,还要懂得其替代产品的价格和机会成本。中国的改革开放好不好,同样也要看其真实的功效和作用,明白为获得这一切中国人付出的成本和代价,知道为此我们放弃了多少其它的选择,牺牲了多少机会成本。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很多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人们的生存压力增加了,总体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持续或根本的改善,很多方面甚至远不如从前。中国的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遭到空前的败坏,生态和自然环境经受了毁灭性的破坏,经济发展面临深刻的隐患和潜在的危机。但大多数中国人对改革开放是很有感情的,所以很难理解或接受改革开放有什么不好,毕竟现在中国的富有程度比改革开放前提高了很多。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就好比是一个农民工可以比自己的从前有钱多了,甚至可以是家财万贯,但并不排除他的品行和人格会大不如过去,可能会是道德败坏,贪赃枉法,甚至是恶贯满盈。如果是这个人挣了一些钱的过程中又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疾病缠身,即便是把自己挣到的所有钱都用来治病都不够,甚至是以后还要靠儿女的收入来给他治病。这个时候就不能简单地只看他挣了多少钱来评价他挣钱的能力和过程。如果这个人是我们的亲人或朋友,我们会觉得宁可让他没有那么多钱,甚至是穷一点,

也不愿意看到这个人变成这个样子。当今的中国社会就跟一个比以前的自己有钱了,但道德品行败坏,疾病缠身和身体虚弱的农民工一样,中国社会总体上显得富裕了很多,绝大多数百姓的生活也确实好了很多,但社会风气败坏,道德底线沦丧,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都遭到空前的污染和破坏,回头看看就会觉得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和成本很不划算,很不值得,GDP增长的速度再快也没有什么可以认可和原谅的理由,更何况这些年中国GDP高速增长是有特定的历史原因和条件的。

中国近20多年GDP之所以得以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大肆挥霍以往的社会储蓄和过度透支未来的结果,就是使用以往中国社会积攒与储备的社会财富和资源,借助过度建设和超前消费的方式,通过社会财富形态的转换的方式,变为可供当代人享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物质生活条件,中国的GDP增速绝对不是当代人实际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发展留下了很多欠账,比如人均住房面积,公路、桥梁和铁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同时又形成了一些社会储备和积蓄,比如30多年没有出让土地使用权所积攒的土地出让金等。这些年中国用以往的社会储蓄还以往社会发展的欠账,加上过度透支未来,超前和过度进行的大规模投资建设,所产出的社会物质产品统统计入当年的GDP,是这些年中国GDP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这些年盖的很多房子、修的高速公路和铁路早就分散在改革开放前很多年份里完成了;不是把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以后的项目超前拿到现在来建设,中国这20多年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发展空间和那么高的社会产品产出,也就绝对没有那么高的GDP增速了。

中国在过去20多年来GDP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和破坏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现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大气、河流和土地已经污染到无法容忍的程度,很多自然资源被毫无节制浪费和破坏。最为严重的是照现在这种状况每多持续一年,自然环境可能就要多用3-5年时间才有可能恢复,中国现在即便是使用每年的所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来缓解和治理环境污染,很多方面都很难恢复原样,现在哪怕是想要能继续维持现状的希望和可能都很渺茫,更别说再过30-50年,甚至是上百年都不可能把中国的自然环境恢复到改革开放以前的状况,当前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只能是越来越污染,越来越恶化,如果没有这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做代价,这些年中国的GDP高速增长绝对不会这么高。

改革开放把中国社会变成一个史上最无耻的社会历史时期。以往中国历史记载的几千年封建社会出现过的所有恶习,文学作品里描写的万恶旧社会曾经有过的一切罪恶,教科里书批判的西方腐朽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各种弊端,都很容易在当今中国社会找到几乎所有现实版的事例,而且大都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今中国社会传承和升级了以往中国封建社会的恶习;再现和加重了过去旧社会的罪恶;普及和深化了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如果无耻程度可以用谎言与现实的差距来标的的话,看看“新闻联播”,再看看社会的现实,当今中国社会有多么无耻就可以略见一斑。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发生的很多荒唐事,及其无耻程度在中国任何历史时期和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找到相同的事例,可谓空前绝后。

篇四:谈谈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识

谈谈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识

1949年解放以来,党就在研究如何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虽然我们完成了两弹一星的历史创新,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掌握这几项技术的国家,但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在摸索中前进,步履维艰,人民生活水平在温饱线上徘徊,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的方针,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几个沿海城市作为试点,之后由局部到全国推进,实现全国性的改革开放,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综合国力迅猛增强。改革开放政策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活运用,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从生搬硬套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为实行市场经济制度。中国敢于开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先河,并且多年多方面考证,中国这步棋走的不赖。

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国家的企业来到中国兴办工厂,在上海,可以看见日立,三菱等许多外资企业,从这些外资企业中,我们获得了许多先进的设备。中国科技力量从这种效仿中获得了许多,于此同时,国内的民营企业也在蓬勃发展,在这种市场需求中,提升了自我竞争力,并且走出了国门,从纯粹的MADE IN CHINA 转变为自己的品牌。做到了“世界的中国的”和“中国的世界的”,双重交互。华为1988年开始致力于电信解决方案,1995年建立知识产权部,从国内发展到东南亚,进而非洲国家,逐步蔓延到欧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设备供应商,华为U8220在德国上市之际,购买的队伍排成长龙,气势不亚于IPHONE。在中国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有很多,诸如联想等,他们都是由模仿到拥有自己的专利并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游览祖国的名胜古迹,学习中国的古代文化,这种开放使得世界更加的了解中国,中华文化再次焕发光彩,并且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如今在北京你可以看见比国人普通话还好的美国人,唱《茉莉花》的加拿大人。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体现在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之中,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党中央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恢复了高考制度,扶植高校研究项目等,并且出台许多的政策鼓励民众提高文化素质。出国深造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国人纷纷出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理论将其带回国内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科技力量进一步提高。 人民的思想也发生着改变,在以前国人都想过着稳定的生活,安于现状。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人看见了国内与国外的差距,这一点刺激了许多有志之士发奋图强,活络的思想,强大的创新性,在其行业领域中崭露头角。但在当今,许多人的价值观变的扭曲,单一的以金钱和地位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唯利是图,毫无责任感”充斥着整个中国。

在改革开放之前,文化大革命迫害了许多的知识青年,四人帮的阴影笼罩整个华夏大地,人们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基本没有什么言论自由,改革开放之后,局势逐步稳定,人民的权益得到了保障,言论自由不再是一句空话,如今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它广泛传播,这种言论自由有助于我们发现匿藏在角落的社会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它,使社会体制更加健全。

发展的太快必然会有不足的地方,在得到的同时,中国也在失去着许多的东西,许多地方为招商引资,不顾法律法规禁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带动GDP,看重眼前利益,无节制的使用自然资源,造成环境污染,山西大同的灰色天空,塔里木的干涸河床无数场景说明了这一点。

放弃闭关自守,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决策一步,在世界和平的大环境下,这一步棋使得中国的实力与世界强国更加拉近,民生活富足,世界地位也逐步提高,坚持这一原则不变,走中国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光复中华指日可待。

推荐访问:中国改革开放是哪一年 中国改革开放新模式 毛为什么不改革开放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中国改革开放》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中国改革开放》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