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大慈恩寺

时间:2024-05-17 22:48:03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大慈恩寺

各位游客:

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慈恩寺—石狮子—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楼】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威武的石狮子。说来也怪,一般外域传入我国的东西,总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根据实物创作的艺术品。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外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出现。大家知道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的两尊,不清楚雕造于何年何时。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侧一尊是民国19年(公元1930年)雕造。这两对石狮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这两尊八面威风石制实心的庞然大物,即使用手轻轻地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清脆悦耳,十分动听。各位游客,您能猜出这是什么原因吗?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众所周知,一般寺庙都有大雄宝殿,慈恩寺也一样。它的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心高台上,初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释迎牟尼三身像。中间的叫法身像,西边的叫报身像,东边的叫应身像。释迎牟尼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罗卫国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代。三身佛东侧立有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叶;西侧立有其堂弟阿难,他待从释迦牟尼25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两侧是十八罗汉和玄奘塑像。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大雁塔得名来历—玄奘与寺塔—大雁塔建筑及文物】

各位游客,我们走出藏经楼,就能看到壮观雄伟的大雁塔。看到这座唐代建筑,你们一定会又感叹又好奇吧?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此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传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当年三月动工,玄奘亲自监造,一年建成。

各位游客,大家一定看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唐代这位著名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师俗姓陈,13岁在洛阳出家为增,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蕴。玄奘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上天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学成后返回长安,历时17年,行程5万公里,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回国后,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翻译的佛经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共译著佛经75部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类西出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各位游客,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5层,砖表土心,光盘梯。后塔心砖缝草木丛生,渐趋颓废。经武则天长安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后唐长兴年间几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长高了4.5米,还加了两层。底层每边长25米,基座为方形,边长45米至48米,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塔底层门楣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尤其是西门楣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图,上刻当时废殿建筑的写真图,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研究后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国家保护的珍贵书法原刻,是研究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形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的杰作。

游客们,大雁塔自建成至今,历代名人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杜甫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赞语,岑参有“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的名句。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篇二:大慈恩寺

"
摘要:7-9世纪末,新罗与唐佛教交流频繁。7世纪初入唐求法的新罗僧侣,参与玄奘法师领衔的佛经翻译,对佛教宗派的发展、教义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8-9世纪来华的新罗僧侣,有些将唐朝作为中转站,前往印度求法取经,有些跟随中国名僧大德研习经论,学成返回新罗,对形成新罗九山禅门奠定了基础。新罗僧侣入唐求法,实现了自己佛教人生的最高理想,为佛教在东亚的传播、唐与新罗佛教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入唐求法;新罗僧侣;译经;佛教文化交流 7-9世纪末,朝鲜半岛与唐朝佛教交流频繁。7世纪初入唐求法的新罗僧侣,参与玄奘法师领衔的佛经翻译事务,对佛教宗派的发展、教义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8-9世纪来华的新罗僧侣,有的将唐朝作为中转站,前往印度求法取经;有的跟随中国名僧大德研习经论,学成返回新罗,对形成新罗九山禅门奠定了基础;有的终老于唐。到目前为止,中韩学界对这一时期佛教文化交流的诸多问题,已有一定的研究。鉴于各个时期新罗僧侣入唐的动因、在唐活动区域,以及对佛教文化交流所做贡献互不相同,本稿力图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入唐新罗僧侣关联问题的疏证,发掘僧侣们为探索真理不畏艰险的高尚品质,探讨其对中韩佛教交流所做的贡献。

一、入唐求法僧侣关联问题考述

1、人唐新罗僧侣的数目
7-9世纪末近300年间,众多的新罗僧侣不畏艰难险阻,辗转来到唐朝,为唐与新罗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关于人唐新罗僧侣的人数,因研究者收集资料的限制,所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朝鲜后期李能和编撰的《朝鲜佛教通史》一书,统计6世纪末到10世纪初380年间人华僧侣共64人,那么,人唐的新罗僧侣人数肯定更少。严耕望《新罗留唐学生与僧徒》一文中指出,“新罗留唐僧徒之法号可考者已逾一百三十人”,他还引用《传灯录》卷36《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传》、《全唐文》卷69《九华山化城寺记》等史料,认为“半岛僧徒人唐求法者之众多,绝非列举所能罄尽也”。黄心川认为:“据本文作者多方搜集统计共得117人,其中未见朝鲜史籍的约有二十余人。”刘素琴指出“这三百年间,入华求法在新罗几乎成为一种时尚。据不完全统计,仅唐之世,见于中、朝、日三国史籍的新罗来华僧人即有160余人之多。这些僧人来华之后,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中国佛教诸宗的教义和戒律。”陈景富在《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心语无说》两书中,依据各种资料统计出入唐新罗僧俗有181名。而据说韩国檀国大学校退休的郑守一教授竟然统计出约400余名的入唐僧侣(不知以何为据)。对照以上看法,因统计的趋向和侧重点的差异,其结果亦各有千秋。李能和的看法局限于当时所见,他认为近300年间只有60余新罗僧侣到达中原,代表了当时的研究水准。严耕望只是统计有法号的新罗僧侣130人,并对以后可能新发现的新罗僧侣埋下伏笔。黄心川统计出入唐新罗僧侣117人,因此文发表在严耕望论文之后,可能当时并未看到严文,故其统计仍有增多的空间。刘素琴统计出300年间有160余名新罗僧侣人唐,只是文章中未见具体的统计,故难于确认较上述诸研究者研究进展的程度及状况,即多出的30余名入唐新罗僧侣情况如何无从得知。可以说,陈景富的统计,是现在看到最周密的人唐朝鲜半岛僧侣的统计人数。不过,陈先生的统计仍有值得说明和辩证之处:其一,他统计的是“僧俗”,而非僧侣,即其中包括了例如金思让、张保皋、崔致远、崔彦为等人。其二,统计中包括了高句丽、百济入唐僧侣,例如道登、玄游(高句丽)、崇济(百济)。其三,统计中有僧侣如海,而如海应该是在唐高句丽遗民后裔,似不应计算在入唐新罗僧侣之中。其四,统计中有高句丽僧信诚,且不说此人为高句丽僧不应计算在入唐新罗僧侣之中,而查阅现有记载,此人高句丽灭亡前并没有机会人唐求法。只是在唐朝联合新罗灭亡高句丽的战斗中,他作为高句丽平壤城的总指挥坚决抵抗,后来在泉男生等人的劝诱下,打开平壤城门,使罗唐联合军顺利进入,进而很快结束了这场战斗,信诚人唐后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其五,近年来发现的唐人墓志铭中也有新罗僧侣的事迹,应该将其记录在案。综合以上五点因素及其他,本稿仍以陈景富的统计为底本,参照严耕望的研究,以及近年来出土的《李训夫人王氏墓志》,《全唐文》卷447所载新罗僧侣良,日出等,最终得出新罗人唐僧侣的相对数字为157人。相信随着新资料的不断发现,仍然会有新的新罗僧侣需要纳入。
2、入唐新罗僧侣的译经活动
关于入唐新罗僧侣最早参与唐朝译经活动,《续高僧传》卷4《京师大慈恩寺释玄奘传》、《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两书均有记载。其中后者记载颇详:“三月己巳,法师自洛阳还至长安,即居弘福寺将事翻译,乃调疏所需证义、缀文、笔受、书手等数,以申留守司空梁国公玄龄。玄龄遣所司具状发使定州启奏,令旨依所须供给务使周备。”经过严格选择,当时享有盛誉的证义大德12" 名,即长安弘福寺灵润、文备,罗汉寺慧贵、实际寺明琰,宝昌寺法祥,静法寺普贤,法海寺神8方,廓州法讲寺道深,汴州演觉寺玄忠,蒲州普救寺神泰,绵州振乡寺敬明,益州多宝寺道因;缀文大德9人,即栖玄、明溶、辩机、道宣、静迈、行友、道卓、慧立、玄则;字学大德玄应,证梵语梵文大德玄暮,自余笔受、书手等僧侣一并到位。这次译经活动,是中国历史上由著名僧侣发起,国家重视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佛经翻译,完善了国家翻经馆(院)体制下佛经翻译工作流程和责任体制。随后宋人赞宁编撰的《宋高僧传》卷3,以及《佛祖统记》卷43中,对翻译流程及责任体制有详细记载。首先译主是统筹规划译经责任者,负责选定经书,制定译经计划,具体指导、把握译经事宜;其次是坐在译主左边的证义,担当和译主评议考量梵文经书,以及坐在译主右边证文,听译主高读梵文,检查是否有误;第三是精通梵文和汉语的僧侣,他审听梵文,并将梵文转换为汉字,但仍然是梵文的音韵;第四为笔受,即将已经转换为汉字的梵音改为汉文;第五为缀文,即将转换的汉字连接成为完整的汉文句子;第六为参译,即对证原梵文经卷和翻译后的汉文,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第七为刊定,其职责是修改删补译好的汉文,捋顺上下文意思;第八为润文,就是润色上述翻译的汉文经,最终改定成书。当然,以上只是译经院(场)具体担当者,一般还要有一个监护官(宰相),负责译经的后勤保障。可见,要将梵文经书翻译为汉文,是要经过一系列专门人才协同合作,政府全权支持方能毕其功,任何个人都只是译经群体中的一分子。
二、入唐新罗僧侣在唐活动考论

1、入唐新罗僧侣参与官方交涉
第一,人唐僧侣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唐罗双方关系的特殊时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贞观十年(636),慈藏受新罗善德女王派遣,渡海辗转来到长安学习律宗,到五台山感应文殊菩萨之箴言,还得到神人的明示,其内容无不和新罗国家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有关。后慈藏在终南山云际寺之东崿“驾岩为室”修行三年。贞观十七年(643),善德王请求唐太宗,慈藏得到准许后才返回新罗。回国前唐太宗亲自接见慈藏,“赐经像袈裟币帛”,“诏许引入宫,赐绢一领、杂彩五百端;东宫亦赐二百端,又多礼贶。藏以本朝经像未充,乞斋藏经一部,洎诸番幢花盖,堪为福利者皆载之”;“引藏人宫,赐纳一领杂彩五百段,东宫赐二百段;仍于弘福寺为国设大斋,大德法集,并度八人,又敕太常九部供养。藏以本朝经像雕落未全,遂得藏经一部,并诸妙像幡花盖具堪为福利者,赍还本国”。返回新罗后,慈藏建议在皇龙寺建造九层塔,善德王完全照办,落成的皇龙寺塔成为新罗“护国三宝”之一。慈" 藏还极力促成新罗改穿中国服饰,使用唐高宗永徽年号,增进了唐朝与新罗官方关系的发展。 和义湘几乎同时的还有琳润法师。据《三国史记》卷7记载,此人担当大唐总管薛仁贵信使前,是“王(新罗王)所部僧”。琳润法师事迹史书缺载,故对于他担当信使也只能通过其他背景史料作一探讨。其一,琳润人唐求法后归化唐朝,和唐罗双方均保持一定的关系,后在薛仁贵军前接受差遣,他原则上并不排斥担当这一任务。其二,是否薛仁贵出征前临时抓差,作为新罗人的琳润法师被迫无奈从军充当信使,他在军前奔波并非自愿。其三,可能是薛仁贵进入新罗境内,为了彰显出征的正义,在当地随便擒拿知书晓理,此前曾入唐求法的僧侣担当信使,前往新罗王廷。笔者认为第一种推测可能性较大。因为琳润不仅将薛仁贵的书信传到新罗王城,而且还将新罗文武王金法敏的回信带回,进而完成使命。他应是入唐的新罗求法僧侣之一。就是说,琳润法师充当信使,在当时僧侣作为知识垄断阶层之一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一些文化较为落后的地域,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当是非同寻常的。同时也可看出,在唐新罗佛教界人士面对当时罗唐双方的摩擦对峙,义湘选择了即刻回国,而琳润则在薛仁贵军前效命,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趋向。
《三国遗事》卷3记载的明朗法师更是如此。明朗法师善德王元年(632)人唐求密法,贞观九年(635)返回新罗。据载明朗在返回新罗前曾应龙王之请,到龙宫传授密宗法术。高句丽灭亡之后,罗唐关系猝然紧张,面对唐朝的问罪之师甚嚣尘上,新罗王想到用密宗神法化解面临的困境。明朗上奏“狼山之南有神游林,创四天王寺于其地,开设道场则可矣。”而且“乃以彩帛营寺,草构五万神像,以瑜伽明僧十二员,明朗为上首,作文豆娄密之法。”结果使得唐罗军将未及交战,“风涛怒起,唐舡皆没于水”。且不说《三国遗事》利用的乡传、口述资料是否可信,也难明了明朗法师利用密宗法术作法对付唐朝的兵船是否奏效,抑或是巧合唐军确实失利,但在新罗面临唐朝大兵压境的现实状况下,明朗法师站了出来,用从唐朝所学到的非凡法术咒语,解除国家的危困,体现了新罗护国佛教的本质,也从另一侧面解读作为国家一分子的僧侣,在新罗统治集团内部的重要作用。
第二,人唐新罗僧侣担当使节,为罗唐双方的交涉建功立业。元和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担当翰林学士,现存《白居易集》卷56中收有元和元年的一道敕书。该敕书载云:“敕新罗王金重熙、金献章及僧冲虚等,至省表兼进献及进功德并陈谢者具悉。卿一方贵族,累叶雄才,仗忠孝以立身,资信义而为国;代承爵命,日慕华风。师旅叶和,边疆宁泰。况又时修职贡,岁奉表章,进献精珍,忠勤并至。功德成就,恭敬弥彰。载览谢陈,益用嘉叹。沧波万里,难隔于海东。丹慊一心,每驰于阙下。以兹嘉尚,常属寝兴。勉宏始终,用副朕意。今遣金献章等归国,并有少信物,具如别录。卿母及妃并副王宰相以下,各有赐物,至宜领之。冬寒卿比平安好,卿母比得和宜,官吏僧道将士百姓等,各加存问,遣书指不多及。”此敕书又见《全唐文》卷665。不过《三国史记》中作“金宪章”,而《白居易集》及《全唐文》作“金献章”,“宪”、“献”中文与韩语发音均相同,因白居易所作诏书在先,故笔者以为新罗所派王子当为“金献章”。同时《三国史记》言明是新罗宪德王即位第二年派使入唐,但白居易起草的唐宪宗敕书中却题为“新罗王金重熙”,况且,宪德王杀侄儿金重熙(哀庄王)登上王位后很快就人唐告哀,唐朝也派使吊祭册封,诏书中不可能仍然写已经去世的金重熙,是《三国史记》将此条史料排列推后,还是如韩国学者所云《三国史记》中纪年有问题,或者上述诏书本身传写时出现错误,抑或是《三国史记》所载与白居易所作诏书完全就是两件毫不相关的事情?文中姑且认为《三国史记》时间排列出现问题。但无论如何,上述敕书中提到僧侣冲虚其人,他担当新罗入唐使节,“省表兼进献及进功德并陈谢”,在新罗佛教界处于什么地位,新罗王派他入唐有何用意,他入唐是否还担当和佛教关联的使命?因史书缺载,难能作论。
第三,入唐求法僧侣因各种原因得到唐朝皇帝召见,显示出佛教交" 流在唐罗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上述唐太宗亲自接见慈藏,赐予佛教典籍,皇太子李治也赐予相关物品,其用意相当明显。一方面唐太宗肯定慈藏在唐求法所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当是在唐与高句丽摩擦对峙,新罗备受百济、高句丽压力的现实背景下,对以佛教立国,新罗王特别器重的佛教人士予以照顾,也是唐太宗父子强化与新罗已有的友好关系,牵制高句丽的用意所在。
8世纪中叶入唐新罗僧侣无相,以及随后的无漏法师,受到唐玄宗、唐肃宗父子的厚爱。据现存《宋高僧传》等书记载,无相为新罗王第三子,在新罗就已剃度,开元十六年(728)入唐。此时新罗圣德王在位(703—737)。圣德王在位30余年间,曾经派遣入唐使者40次,其中包括王弟金钦、金嗣宗,王子金守忠,王侄金志廉、王族(或为“侄”)金志满,从弟金相等人,唐玄宗确实也接待过金守忠、金志满、金志廉等,只是现存《三国史记》、《三国遗事》等史书并没有记载身为王子,且已经剃度的无相入唐事宜。无相宝应元年(762)圆寂,享年79岁,如此推算其生年当为公元684年。就是说,新罗神文王金政明在位期间无相已经出生。依照上述史书记载推算,他可能是神文王的儿子,即是圣德王的兄弟。神文王死后太子理洪继立,是为孝昭王;而圣德王隆基为神文王第二子,继其兄孝昭王而立。另据记载,无相到达成都后,因“相之弟本国新为王矣,惧其却回,其位危殆,将遣刺客来屠之,相已冥知矣”,似乎证实了无相为新罗王子之事实。但事实并非如此。其一,无相人唐前已经落发为僧,开元十六年入唐,此时圣德王已经在位25年之久,根本不存在无相返回威胁其王位之可能。其二,与上述理由相类似,孝成王738-742年在位,此时无相入唐已经10年,孝昭王在位也已10年;景德王743-765年在位,更不存在无相威胁王位的事情。其三,无相人唐时间已久,而且已经到达边远的剑南道,并且专心修禅,唐罗关系空前密切,新罗王派人暗杀一个以苦行修道的和尚,似乎很勉强。其四,说有刺客行刺,无相并早已觉察,更是让人觉得玄而又玄。笔者认同《历代法宝记》的记载,即“无相禅师,俗姓金,新罗王之族,家代海东”。就是说,无相和新罗王室有一定的关系,也可能是新罗王的远房,但他并非所谓的新罗王第三子,入唐后也根本不可能对新罗王位造成什么威胁。无相到达唐都长安后,受到唐玄宗的召见,并将他安置于禅定寺。后无相辗转来到四川成都保唐寺,传承了从弘忍到智诜、处寂的禅学衣钵。无相每年“十二月、正月,与四众百千万人受(授)缘,严设道场,处高座说法。先教引声念佛,尽一气绝,声停念迄。”在禅法上突出“无忆、无念、莫忘(妄)、(无)(妄)”,此三句学说与三学,即戒、定、慧相配合,形成著名的“三句用心”的禅法传授仪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惶逃亡剑南道首府成都,在成都又一次见到无相。此时无相声名显赫,唐玄宗以礼相待,在当时传为佳话。无相临终前将衣钵传与无住和尚,其传承更具传奇色彩,成为佛教衣钵传承的典范。就是说,无相人唐后经过进一步的修行,成为佛教界声名显赫的人物之一,受到唐玄宗的器重;他不仅传承了自弘忍、智诜以来的修佛仪式,而且有所创新,对于佛教禅宗的发扬光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入唐新罗僧侣求法巡礼 入唐后的新罗僧侣同唐朝僧人一样,踏上了西去印度的历程,一些人命丧漫漫路途。据陈景富先生统计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唐初赴西域求法的高僧共56人,其中8人为新罗人,这就是慧轮法师、玄恪法师、慧业法师、阿离耶拔摩法师、玄太法师、求本法师,以及没有留下姓名的两位新罗僧人。此8人中,只知道求本法师曾赴天竺,其余事迹不详。另外,除过玄太法师从西域艰难返回唐朝,其余诸人或死于印度,或死于返回途中,或下落不明。如慧轮法师贞观中作为唐僧玄照的随从西游天竺,玄照奉敕返回后,慧轮先在信者寺驻留7年,后在吐火罗寺院,义净曾见过这个和尚;慧轮精通梵文,“薄闲《俱舍》”,随后事迹不见于史书。而没有留下姓名的两位新罗僧侣,他们和义净和尚一样,是从海路赴印度,病死于求法途中。在此后的岁月中,西域求法的新罗僧侣仍大有人在,其中见于各种记载的有慧超、无漏、元表、悟真等人,而慧超其人及其著作的面世,使他成为新罗入唐僧侣赴西域求法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据《一切经音义》、《代宗朝赠司空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表制》等文献记载,慧超10余岁入唐,开元七年(719)从海路赴印度求法巡礼,开元十六年(728)从陆路返回长安。在随后的几年中,他整理随行记录,撰成一部《往五天竺国传》。《往五天竺国传》残卷,1905年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石窟中掠取并公诸于世,进而引起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兴趣,成为继玄奘《大唐西域记》之后的又一部记载西域沿途乃至当时印度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据载,慧超后来以不空三藏为师研习密宗,驻留大兴善寺。唐代宗大历九年二月,慧超曾在内道场撰写了《贺玉女潭祈雨表》。建中元年(780),慧超赴五台山乾元菩提寺修行,最终圆寂于该寺,享年85岁。无漏、元表两人天宝年间分别从陆路前往西域,无漏可能因身体的原因中途返回,并在安史之乱中和唐玄宗、唐肃宗父子过从甚密;元表返回唐朝后前往闽越习华严经,一直到唐武宗毁佛之时,其人似乎仍然健在,并对佛经的保存做出了贡献。悟真于唐德宗在位初经吐蕃至中天竺求取《大毗卢遮那经》,贞元五年(789)原路返回,不幸死于吐蕃境内。
在唐朝巡礼求法的新罗僧侣,除过上述从事佛经翻译、赴西域求法、在唐求法后返回新罗者之外,能够传名后世者毕竟不多,众多的僧人为了修成正果,过着孤寂而默默无闻的生活。如唐昭宗景福二年(892)入唐,前往天台山平田寺的道育。据载:道育“慈爱接物,然终不舍岛夷音言。恒持一钵受食,食讫,略经行而常坐,胁不著席。日中洒扫殿廊,料理常住,得残羹之食,虽色恶气变,收贮于器,斋时自食。与僧供浴煎茶,遇薪木中蠢蠢,乃置之远地,护生偏切……凡对晤宾客,止云伊伊二字,殊不通华语。然其会认人意,且无差脱。”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其一,此僧人唐求法,但不学唐朝语言,确实令人不解。此为特例,还是具有代表性,不得而知。其二,道育可能是修头陀苦行僧,能吃苦耐劳,而且很注意保护生灵,常常在夏日以身伺蚊虫。其三,或许是在中土时间很久的缘故,虽然他只能发出“伊伊”两声唐音,但能够懂得对方的意思,很少出现差错。道育的经历,显示出众多的新罗僧侣入唐,僧侣中文化构成、家庭背景、人唐的具体原因等呈多样化,相信和道育有相似或相近经历,名字没有传下来者当不会少。金地藏为新罗王之族人,入唐到达池州九华山,“乃径造其峰,得谷中之地,面阳而宽平。其土黑壤,其泉滑甘,岩栖涧汲,趣而度日”。他整日苦苦修行,至德初被人在石室中发现,当地百姓在原地为他建造伽蓝;地方官闻风前来,奏请在其地成立寺院。地藏的声名从此传扬天下,“本国闻之,率以渡海相寻,其徒且多,无以资岁”。贞元十年(794)夏圆寂,享年99岁。此后,金地藏作为九华山地藏道场的开山祖师,成为中国佛教信仰体系中著名的菩萨。

3、人唐集中居住的新罗僧侣
入唐求法新罗僧侣集团居住,当以山东半岛登州文登县赤山法华院为代表。日本请益僧圆仁开成四年(839)六月初到达文登县赤山浦,在张保皋所建赤山法华院居住超过一年。据圆仁记载,这个寺院有常住僧侣30余人,均为新罗人。寺院有很大的讲堂,每年夏秋两季都举办讲经法会,一般可容纳200余人。法华院的讲经礼忏、讲经仪式均极为独特,杂糅唐罗双方的特点,如“讲师上堂,登高座间,大众同音称叹佛名,音曲一依新罗,不似唐音。讲师" 登高座讫,称佛名便停。时有下座一僧作梵,一据唐风,即‘云何于此经’等一切偈矣。至‘愿佛开微密’句,大众同音唱云‘戒香、定香、解脱香’等。”就是说,由于赤山法华院所处唐罗交往要冲,以及建成时间短暂等原因,新罗僧侣人等除保留自己的生活习惯,如重视八月十五节之外,其讲经杂糅唐朝与新罗多种成分,显示出文化的交融和互补。当时在青州及淄州长山县均有新罗院,相信那里的新罗僧人也不会少。但是,由于唐武宗的毁佛,圆仁会昌五年九月路过时,“本意拟住赤山院,缘州县准敕毁拆尽,无房舍可一居,大使处分于寺庄中一房安置”。可见,由新罗人建立,僧侣集团居住的赤山法华院此时已不复存在。
唐朝金州有一座新罗寺,相传该寺建造于贞观年间。贞观十年(636),新罗僧人慈藏与门人僧实等10余人入唐。入唐后慈藏在终南山修行,僧实则偕使者随从来到金州(陕西安康市),看到汉江眷恋不舍,因请立寺以遣乡思。贞观十三年(639),金州刺史段志玄在汉江边建成一座寺院,并题其额为“新罗寺”。如上文所述,贞观十七年(643)慈藏返回新罗,按照一般情况,僧实应该随慈藏返回,但他可能并未随行,而是长期居住金州,这样才有新罗寺的繁荣和驰名于世。因为中韩现存史料中并未记载僧实其人返回新罗。同时,从新罗寺遗址考古发现得知,寺院残留的“两个石赑屃当为新罗寺大殿正门两侧的碑座,二者距离基本未变,大约在8.5米左右,由此可以推知新罗寺正殿大门石台阶的宽度。据碑座的位置,可知新罗寺大殿的方向是坐西南朝东北,即朝着朝鲜半岛方向。”韩国庆州所在的四天王寺遗址南端,也有两个残赑屃存在,与此相联系,金州新罗寺的建造是否夹杂新罗寺院建造方式,抑或因为有新罗僧侣参与才如此?因没有文献史料佐证,实在难于做出准确论断。
元和十二年(817),时为江州司马的著名诗人白居易,与友人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特,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等17人游历庐山,“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息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就是这个大林寺,因为“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而令人惊叹的是大林寺的僧人全是“海东人”。众所周知,唐代新罗人亦称海东人,就是说,这个偏僻简陋寺院中的僧人全是新罗僧人。白居易没有说明这些新罗僧侣有多少人,但从“其僧皆海东人”语句看,不可能只是两三人,似乎应该在5人以上。因为大林寺深处山巅,和山下环境迥然相异,虽然离山门只有半日的路程,但数十年来很少有人光顾。这些新罗僧人如何找到这里?他们在寺院中如何生活?从白居易的叙述中,可以看出这些新罗僧侣在此修行,主要是看中庐山大林峰下安静自然的环境。
4、入唐新罗僧侣与新罗九山禅门的兴盛
唐中后期,入唐新罗僧侣钟情于江浙等地的寺院,将佛教禅宗传人新罗,对形成新罗九山禅门做出重大贡献。关于此问题,中韩学界已有相当多的论述,这里只是对其中关联问题试作爬梳。
道义禅师建中五年(784)人唐,长庆元年(821)返回,在唐驻留达37年之久,他将禅宗南派西堂智藏学说传回新罗,并经过廉居、体澄两禅师的进一步弘扬,最终形成新罗九山之一迦智山禅宗学派。
洪陟、惠哲两人和道义一样,入唐求法,并同样接受西堂智藏禅宗学说。洪陟创立了实相山禅门,惠哲则创立了桐里山禅门。
真鉴禅师慧昭贞元二十年人唐,至沧州拜谒神鉴法师,两人一见如故。此后赴嵩山少林寺,又临终南山“登万仞之峰,弭松实而止观,寂寂者三年”。大和四年返回新罗,进而创立了智异山禅门。
综合《景德传灯录》、《祖堂集》等史料记载,何劲松氏认为玄昱禅师元和四年(809)入唐,在唐逗留28年以上,向唐僧怀辉学习禅宗。开成二年返回新罗,受到新罗闵哀王、神武王、文圣王、宪安王的礼敬,创立了凤林山禅门;此后另一僧侣审希继承了玄昱学说,将凤林山禅门发扬光大。
道允创立了师子山禅门。道允长庆五年(825)入唐,投入南泉寺普愿禅师门下学法,大中元年(847)返回新罗,在唐逗留20余年。道允回国后传禅20余年,其继承人为折中禅师,两人对于新罗师子山禅门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无染创立的圣住山禅门。无染入唐前就到新罗名刹寺院求法巡礼,长庆初年入唐,先到终南山至相寺求法,又到东都佛光寺向名僧如满问道,受到如满的赞赏;他还拜谒宝彻法师,收益良多。因唐武宗毁佛,会昌五年无染返回新罗。无染驻留于圣住山,成为新罗下代禅宗发展的典范。
梵日、行寂创立的阁崛山禅门。梵日太和年间入唐,参拜盐官齐安大师、药山惟俨法师。会昌四年法难肇始之时,梵日避难逃往商山静心禅修,六年返回新罗。返回后受到溟州都督金公邀请,驻留阁崛山,被封为国师。梵日的弟子行寂咸通十一年入唐,如上文所述,他步行至长安,受到唐懿宗接见。随后又游历五台山、成都静众寺、衡山等地,中和五年(885)回国,重新回到梵日门下。
顺之禅师创立的仰山禅门。顺之禅师大中十二年(858)人唐,拜访仰山慧寂和尚,景文王在位期间返回新罗。
综合以上禅宗东传新罗之史实,入唐新罗僧侣所做贡献有目共睹,对新罗下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首先,韩国僧侣所学均为南岳怀让系统马祖道一的禅法。如道义、洪陟、惠哲3人均是随西堂智藏学习,而智藏自童年起就随马祖道一学禅。真鉴禅师慧昭人唐后随神鉴法师,玄昱人唐后以章敬怀晖为师,道允、折中人唐以参习南泉普愿的禅法,无染人唐成为麻谷宝彻的弟子,梵日入唐以盐官齐安、药山惟俨为师,顺之禅师入唐师承慧寂。其中智藏、神鉴、怀晖、普愿、宝彻、齐安、惟俨等人均是马祖道一的弟子,慧寂则是道一的再传弟子。就是说,新罗九山禅门传承的均是六祖慧能的弟子怀让系统的禅法。当然,在传承过程中,入唐新罗禅僧根据自己的体会,使传人新罗的禅宗更加丰满并适宜于新罗的实际。其次,九山禅门的创立者不辞劳苦,兢兢钻研,有的人数十年逗留唐朝,不仅在新罗,而且在唐朝也是众望所归。如真鉴禅师入唐至沧州见到神鉴大师,其形貌超然,识见非凡,寺院中传扬着“东方圣人,于此复见”,及“黑头陀”的赞叹声;无染禅师拜见佛光寺如满和尚,如满“应对有惭色,曰:‘吾阅人多矣,罕有如是新罗子。他日中国失禅,将问之东夷耶?”惠哲禅师人唐见到西堂智藏,谈论禅理,云:“某生缘外国,问路天地,不远中华,故来请益。倘他日无说之说、无法之法流于海表,辛斯足矣!大师知志既坚,禀性最悟,一识如旧,密传心印,于是禅师已得赤水所遗灵台豁尔如大虚之寥廓也。夫夷夏语乖,机要理隐,非伐柯执斧,孰能与于此乎!未几西堂终,乃虚舟莫留,孤云独逝,天南地北,形影相随。所历名山灵境略而不载也。到西州浮沙寺,披寻大藏经,日夕专精,晷刻无废,不枕不席至于三年。文无奥而未穷,理无隐而不达。或默思章句,历历在心焉。以违亲岁积,宣法心深,遂言归君子之乡,直截乾城之浪。”就是说,由于这些僧侣在新罗就堪称精英,入唐后又笃志修行,不仅学有所成,而且获得唐朝高僧大德的称赞,奠定了回国后声名鹤起的基础。第三,这些禅门宗师在唐朝求法巡礼过程中,不仅对禅宗多有体会," 而且将佛教其他宗派学说融会贯通,对禅宗在新罗的传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如他们中的有些人对佛教密宗的诠释,加深了禅门的神秘感,有利于九山禅门的发展。第四,学成回国后,除过个别人外,他们几乎都得到新罗最高统治者的青睐扶持,促成新罗九山禅门兴盛。道义和尚入唐时间早,返回新罗后并未受到新罗王应有的礼敬,迦智山禅门到体澄禅师之时才得以兴盛。桐里山禅门创立者惠哲返回,新罗文圣王频来问讯,惠哲当仁不让,提出治理国家的措施。玄昱返回后,得到闵哀王、神武王、文圣王、宪安王的多方支持,并延请至王宫说法唱道;无染创立圣住山禅门,新罗文圣王、宪安王、景文王、宪康王、真圣王对其均十分礼敬,景文王拜无染为国师,真圣女王谥其为“大朗慧”号。梵日创立远崛山禅门,新罗景文王、宪康王、定康王均想拜其为国师,但梵日终不应招,隐居山寺不出,直到圆寂。无疑,新罗下代诸王重视人唐返回禅师,将他们奉为国师,是和当时王位争夺频起,统治区内民乱不断,人心飘摇不定有关。他们想通过礼敬禅宗大师,用禅宗佛理收拾人心,解除国家的危困,但客观上有利于禅宗在新罗的发展。禅宗大师们死后,新罗王及其禅门弟子多制作碑铭,表彰他们对佛教和国家所做的贡献,也促进了新罗及其此后高丽石刻碑铭文化的盛行。
本稿在此前学者研究基础上,对7-9世纪末入唐新罗僧侣关联问题,如近300年间人唐新罗僧侣数目问题,入唐新罗僧侣参与翻译佛经的定位和评价问题,入唐新罗僧侣在唐的其他活动等作了相应的考述。相信随着新的史料的不断出现,该问题的研究会将会有更大的突破和深入。

篇三: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迄今已历1350余年。位于古都西安南郊,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景点

大慈恩寺位于古都西安市内,是国务院确定的汉传地区佛教重点寺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点。寺院创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园648年)。唐高宗为太子时,为纪念其亡母文德皇后,报答慈母的养育恩德而建造此寺,故名“慈恩寺”。建于隋朝无漏寺旧址上。这里地处长安城南风景秀丽的晋昌坊南望南山,北对大明宫含元殿,东南与烟水明媚的曲江相望,西南和景色旖旎的杏园毗邻,清澈的黄渠从寺前潺潺流过,正合太子“挟带林泉,各尽形胜”之意。历史渊源

初创及规模

是唐高宗即皇帝位前为其母文德皇后所建的一所愿寺。 大慈恩寺唐贞观十年(636)六月己卯,太宗文德皇后崩,十一月庚寅葬于昭陵。贞观二十二年,高宗李治在春宫,以其母文德皇后早弃万方,一心“思报昊天,追崇福业。”于是于六月庚辰,使中大夫守右庶子高季辅宣令说:“寡人不造,咎谴所锺。年在未识,慈颜弃背。终身之忧,贯心滋甚。风树之切,刻骨冥深。每以龙忌在辰,岁时兴感。空怀陟屺之望,益疚寒泉之心。既而笙歌遂远,瞻奉无隶。徒思昊天之报,罔寄乌鸟之情。窃以觉道洪慈,实资冥福。冀申孺慕,是用皈依。宜令所司,于京城内旧废寺,妙选一所,奉为文德圣皇后,即营僧寺。寺成之日,当别度僧。仍令挟带林泉,务尽形胜,仰规忉利之果,副此罔极之怀。”根据此令,有司于是仔细普查京城各处形胜,并最后决定在宫城南晋昌里面对曲江池的“净觉故伽蓝”旧址营建新寺。

寺址既定,工役随兴

经过一番“瞻星揆地”的测量定位工作,最后制定了“像天阙,仿给园(祗树给孤独园之略)”的建造方案。整个工程,“穷班孪巧艺,尽衡霍良木”,“文石、梓桂、橡樟、并榈充其材,珠玉、丹青、赭垩、金翠备其饰”。按照设计,寺院建成之后将是“重楼复殿,云阁洞房”,总共有十余院1897间,“床褥器物,备皆盈满”。

至当年十月戊申,太子治又下令说:大慈恩寺工程“渐向毕功,轮奂将成”,但僧徒尚缺,奉太宗皇帝敕旨,度僧300人,别请50名大德“同奉神居,降临行道”;同时正式赐新寺寺名为“大慈恩寺”,并增建“翻经院”。很快,翻经院宣告落成,“虹梁藻井,丹青云气,琼础铜沓,金环华铺,并加殊丽。”随后,太子治复令玄奘法师自弘福寺移就大慈恩寺翻经院继续従事佛典翻译,充上座,纲维寺任。

十二月戊辰,太宗皇帝为玄奘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入寺升座仪式。《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对此做了详细的记载描述,是谓:又敕太常卿江夏王道宗将九部乐,万年令宋行质、长安令裴方彦各率县内音声及诸寺幢帐,并使务极庄严,己巳旦集安福门街,迎像送僧入大慈恩寺。至是陈列于通衢,其锦彩轩槛、鱼龙幢戏,凡千五百余乘,帐盖五百余事。先是,内出绣画等像二百余区、金银像两区、金缕绫罗幡五百口,宿于弘福寺,并法师西国所将(来)

经像佛舍利等,爰自弘福(寺)引出,安置于帐座及诸车上,处中而进。又于像前两边各严大车,车上竖长竿悬幡,幡后即有狮子神王等为前引仪。又装宝车五十乘,坐诸大德;次京城僧众执持香花,呗赞随后;次文武百官,各将侍卫部列陪同;太常九部乐挟两边,二县音声继其后。而幢幡锺鼓訇磕缤纷,眩目浮空,震曜都邑,望之极目,不知其前后。皇太子遣率尉迟绍宗、副率王文训练东宫千余人充手力,敕遣御史大夫李乾祐为大使,与武侯相知检校。帝将皇太子、后宫等,于安福门楼手执香炉,目而送之,甚悦。衢路观者数亿万人。经像至寺门,敕赵公、英公、中书褚令执香炉引入安置殿内,奏九部乐、《破阵舞》及诸戏于庭前,讫而还。

此后不数天,太子治再在仗卫的扈従、百僚的陪同下到大慈恩寺礼佛,会见五十大德,讲述其造寺之原由,不禁呜噎酸感,史称其“蒸蒸之情,亦今之舜也”。侍臣及僧共睹此景,无不为之哽泣。会罢大德,太子遂登东阁,宣布大赦令等。继而巡历廊宇,至玄奘法师房,亲制五言诗一首帖于户,其诗谓:停轩观福殿,游目眺皇畿。法轮含日转,花盖接云飞。翠烟香绮阁,丹霞光宝衣。幡虹遥合彩,空外迥分辉。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寺塔的建造

永徽三年(652)三月,玄奘法师欲于大慈恩寺端门之阳造一座高30丈的石塔,一是供安置、保存従西域请回来的经像,以避免年久散失,兼防火患;二是借之以显大国威风;三是作为释迦牟尼佛的故迹垂世,供人瞻仰。高宗闻讯,遂向法师提出三条意见:一、用石造塔,工程大,恐难速成,宜改用砖造;二、不用法师辛苦、破费,一切用度皆以大内、东宫、掖庭等七宫亡人衣物折钱支付;三、建塔地点改就寺之西院。塔建好后,方形塔基,面宽各140尺;塔形仿西域(印度)制度,不循中土旧式;塔分五级,包括相轮、露盘在内,总高180尺;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余粒;最上层以石为室,藏经像;塔下层南外壁有两碑,左为太宗皇帝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右为高宗皇帝在东宫时所撰《述三藏圣教序记》,皆为尚书右仆射河南公褚遂良书。初,建塔奠基之日,玄奘法师曾自述诚愿,略述自己皈依佛门经过、赴印求法原因、太宗父子护法功德等,最后说:“但以生灵薄运,共失所天,惟恐三藏梵本零落忽诸,二圣天文寂寥无纪,所以敬崇此塔,拟安梵本;又树丰碑,镌斯序记,庶使巍峨永劫,愿千佛同观,氛氲圣迹,与二仪齐固。”在建塔过程中,奘师“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功业斯毕”。慈恩寺塔自此成为长安城内、乃至大唐帝国全国的一处著名胜迹。

主要建筑

佛像

大慈恩寺建筑规模宏大,占据晋昌坊半坊之地,面积近四百亩,有十多个院落,各式房舍1897间,时唐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寺院建成后有三百多僧人主持宗教活动,礼请西行求法归来的玄奘法师任大慈恩寺首任主持,玄奘法师在此翻译佛经、弘法育人11年,合弟子窥基创立了佛教的一大宗派法相唯识宗。使大慈恩寺成为唯识宗(又称“法相宗”)祖庭。现在的大慈恩寺识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起在原寺院西塔院基础上陆续修建而成的。现占地76亩多(50738平方米),寺院山门内,有钟、鼓楼对峙,中轴线之主体建筑依次是大雄宝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寺内藏经阁藏经众多,浮雕壁画汉为观止。

大雁塔

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由唐三藏玄奘,为供养从印度请回的经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而修建。现塔高64.5米,共七层,塔底呈方锥形,底层每边长25米,塔内装有楼梯,

供游人登临,可俯视西安全貌,令人心旷神怡。塔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有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有中国名塔照片展览、佛舍利子、佛脚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嘉庆二十七年十月(公元1548年)铸造,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

玄奘三藏院

殿上供奉有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铜质坐像,殿内壁面布满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生平事迹巨幅壁画,为铜刻、木雕和石雕。是当前规模最大的玄奘纪念馆,供游人瞻仰参观。联合国教科文组来此参观,誉玄奘三藏院为当代敦煌。

雁塔广场

新建的占地20多亩的以玄奘为主题的雁塔广场位于大慈恩寺门前,广场中央台座上,坐落着一尊高大的唐僧取经铜像,花坛锦簇,华灯成行,马路宽阔,设施齐备。大慈恩寺大雁塔有着一千多年的光辉历史,曾有过辉煌的一页,据史书记载: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大慈恩寺建成后,皇太子李治恭请玄奘任该寺上座,寺中专为玄奘辟有翻经院,供其翻译佛经。为了协助玄奘译经,还特地选择了50名高僧作为玄奘的助理。玄奘由原来居住的弘福寺移居大慈恩寺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玄奘与50名助理乘车,京城僧众列队随后,文武百官侍卫陪同,太宗皇帝与太子李治及后宫嫔妃在安福楼上手持香炉目送,长安各界人士夹道欢呼。

玄奘法师

玄奘(602-664年),生于隋仁寿二年,俗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十三岁被朝廷破格录取,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不久便升座述经。贞观元年(627年)他结伴上表奏请朝廷,申请赴印取经。唐王因建国之初,社稷未稳,下诏不许。其他人纷纷退缩,而他不为所动,矢志不改,并且利用出国前三年时间,从佛经研究、语言梵文及物质精神等方面作了充分准备。

玄奘于唐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出发,游学西域。他单人独骑沿着“丝绸之路”,克服数不清的艰难险阻,经过整整三年的艰难跋涉和五万余里孤征,终于达到佛教圣地―天竺印度,如愿以偿地就学于著名的那烂陀寺拜戒贤长老为师。后又用了五年时间在天竺佛国寻道,遍游全印众国。当返回那烂陀寺时,已位居这座佛教最高学府的主讲,仅次于恩师戒贤。 公元642年,在玄奘求法圆满欲回大唐之时,受邀参加了古印度规模空前、规格很高的佛教学术盛会。在会上,玄奘法师为论主,其辩才无碍、博学宏论折服了与会者,连续十八日无人能发论辩驳。大乘僧众称玄奘法师为“大乘天”,小乘僧众称他为“解脱天”,佛教之“天”,就是之菩萨众神。

为回大唐译经弘法,玄奘说服劝阻自己回国的恩师、道友及各国国王,于公元645年(唐贞观十九年)携经卷657部、佛像八尊和大量舍利,载誉回到长安。并于次年奉敕与长安弘福寺译经3年。

公元649年(唐贞观二十三年)大慈恩寺落成,玄奘任该寺首任主持,专心致力于佛经翻译事业。并于唐永徽三年创建大雁塔,用以保存自印度取回的经像、舍利。唐显庆三年,玄奘移居西明寺译经。又于次年奉旨率翻译住僧与弟子至铜川玉华寺,居素成院,从事《大般若经》的翻译。终在公元663年(唐龙朔三年)率众译成《大般若经》六百卷。

唐麟德元年(公元664)操劳一生的玄奘法师因病在玉华寺圆寂。其灵柩还京奉大慈恩寺

并安葬于长安城东白鹿塬上。

大雁塔佛舍供奉

舍利乃佛祖或得道高僧道行甚高的体现,是其戒、定、慧三者转化的结晶。佛祖或高僧在圆寂后火化时所生成的晶莹坚硬的颗粒称为舍利子。火化后尚存的原身体某部位灵骨,诸如佛牙舍利,顶骨舍利,佛指舍利等甚为珍贵,往往带有圣洁和神秘色彩。

大雁塔与佛舍利可谓密切相关。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当初为存放从西域所取经像舍利而建造此塔,玄奘法师究竟从西域带回多少舍利,在《法师传》中记载仅说是150枚肉舍利和一函骨舍利,具体数量未能说明。而在同书描写修塔一节时,说明“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余粒。”后经武则天长安年从新改建时,将塔中原有舍利如何处置,就未有详实的史料记载。玄奘法师历经千辛万苦所取佛之舍利是另行存放?还是散失无有下落?就不得而知,最终成为千古之谜!所以说玄奘取经带回的佛舍利究竟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在大雁塔的地宫,还是在塔的哪个部位存放,实为千古之谜,只好有待千年后有机会得以发掘时,才能澄清。

当前的雄伟的大雁塔上,安放了非常珍贵的佛舍利。关于这一佛舍利,还有一段来历故事。

在1998年6月10日,大雁塔接待了印度玄奘寺的住持、印籍华侨高僧释悟谦法师,法师原籍是陕西咸阳人,自幼出家并于四十年代初,以玄奘为楷模,赴印求法,现已年逾古稀,在印度玄奘寺任住持。当他来到大慈恩寺,登上大雁塔时感慨万分,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当天,他拿出一红纸袋,上面印着金色的“一乘佛宝”四个字和莲花图案,内装有珍贵的两颗佛舍利子(一颗直径3.5毫米,一颗直径1.5毫米),赠与大雁塔。并再三嘱托:“这佛宝非常宝贵,要珍藏好定有无量大福”。为了弥补大雁塔舍利之谜的缺憾,让更多的人们共同瞻仰佛宝舍利,便将佛宝陈列于大雁塔上。为慎重起见,大雁塔给远在印度的释悟谦法师寄去一封信,向他谈明我们的意愿,征求他的意见,他即高兴地回信说:“舍利是戒定慧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信奉者得福无量,犹希吕君能虔诚供奉,定得无量大福。若能公诸大雁塔上层,令众同为瞻仰,更得无量无边大福聚,兄为祝颂。”

几任方丈

释灵润

隋唐间僧人。俗姓梁,河东虞乡(今山西平陆北)人。依灵粲法师出家,住兴善寺。后怀州造塔,有敕令往。当地道俗服其精通,敬其行范,影响愈炽。闻泰岳灵岩寺僧德清四方是则,乃前往寻找。途中路过家门而不入,表示了割爱従道的决心。有道奘法师,擅名海岱,讲《摄大乘》,于是又往追寻,奉奘以为和尚。年二十三还返京室,曾住南山,后归兴善寺,讲《涅脖》众经。大业十年(614),被召入鸿胪教授三韩,并在本寺翻新经本。逢乱,乃隐于蓝田化感寺十五年,“昼夜策勤,弘道为任。”贞观八年(634),敕造弘福寺,复被征召,为翻经证义。仆射房玄龄曾评价他“大德树言,词理俱至,名实之副(符),诚所望也”。前后所讲《涅脖》七十余遍、《摄大乘论》三十余遍,并各造《义疏》一十三卷、《玄章》三卷。其弟子智衍,住蓝田之法池寺,“统律成匠,亟动时誉”。 释文备唐代京兆弘福寺僧人。姓名、籍贯、生卒年月等不详。时房玄龄奉敕为玄奘译经选取证义、笔受等大德。文备因谙解大小乘论,为时众所推举,成为一十二名入选者之一。

释窥基

玄奘法师高足弟子,慈恩宗的创始人之一。字洪道,俗姓尉迟,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

人。生于以武功受封的贵族世家,其父尉迟宗,为唐左金吾将军、松州都督、江油县开国公。唐开国元勋尉迟敬德鄂国公之侄。窥基九岁丧母,渐疏浮俗。贞观二十二年(648)十七岁时出家,奉敕为玄奘弟子。始住广福寺,后随玄奘迁入大慈恩寺,学五竺语。年二十五,应诏参预译经。随玄奘参加慈恩、西明、玉华等译场,并随従受业。麟德元年(664)玄奘在玉华宫译场圆寂,窥基乃重回大慈恩寺,专事撰述。其间曾到五台山造玉石文殊像,写金字《般若经》。永淳元年(682)十一月十三日,圆寂于慈恩寺翻经院,春秋五十一。葬于樊村北渠,靠近玄奘茔陇。太和四年(830)迁塔于平原。窥基参加玄奘译场,前后九年,译著颇丰。据《开元释教录》载,玄奘译籍中标明窥基笔受的,有《成唯识论》十卷、《辨中边论颂》一卷、《辨中边论》三卷、《唯识二十论》一卷、《异部宗轮论》一卷、《阿毗达磨界身足论》三卷。窥基著作,现知者共43种,存31种。窥基又被称作“百部(本)疏主”。其著述包含着玄奘学说的主要内容,许多是根据玄奘的教诲成的。《宋高僧传》评述:“奘师为瑜伽唯识开创之祖,基乃守文述作之宗”,“奘苟无基则可祖张其学乎,开天下眼目乎。二师立功与言,俱不朽也。”

释僧贵

元代僧人。俗姓、籍贯不详。元代大德十年(1306)或至正二十六年(1366)正月初八日圆寂于大慈恩寺内,当年仲夏初旬前六日归塔,刻《大悲心陀罗尼经》于石幢以为纪念。碑幢今存,上除经文外,还有“慈恩寺僧贵戒师于丙午正月初八日圆寂铭记,大朝丙午岁次仲夏初旬前六日归塔”等铭文。由是知僧贵为弘律僧人。

乳奴领占

明代大慈恩寺番僧。曾于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奏修本寺方丈,明廷令工部会年例物料修理,并拨官军3000人、锦衣卫军士300人,赴往帮修。

释惟忠

为康熙十年(1671)《重修大塔寺遇仙桥记》记事碑署名僧五人之一。

释常真

民国间曾任慈恩寺住持,天性谦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重修慈恩寺,朱子桥従山西五台山请来宝生和尚主持工役,他让出寺任,全力配合,为慈恩寺的修复做出贡献。1989年寺僧为之在寺内立塔供养。

妙阔

又名静宽,俗名卫玉堂,山西省五台县人。1898年在山西省阳城县福胜寺出家,后在宁武县法华寺受戒。1903年至1918年先后到北京、江苏的名山大寺云游参学,后在上海华严大学毕业。1918至1920年在湖北武昌佛学院任教。1921至1927年来到西安,曾任卧龙寺及兴善寺住持。1928至1939年到湖南衡阳佛学院任教。1940年返陕后和太虚和尚等在兴善寺创办巴利三藏学院。此前于1931年在慈恩寺创办慈恩学院,担任陕西省佛教会会长。后任兴教寺住持。1949年建国后曾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及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等职。著有《因明疏钞》一书。

旅游发展

当今,改革开放的东风,宗教政策的落实,旅游业的发展,为这座古寺名塔注入了新的活力。近些年,特别是增勤法师住持以来,寺内殿堂修建、环境改造治理、经典、文物、图

篇四:大慈恩寺·大雁塔导游词

大慈恩寺·大雁塔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慈恩寺参观。我是导游员何雅胜,很高兴认识大家。

距离西安市市中心4公里的慈恩寺,是全国重点文物寺院。寺院内的大雁塔是国家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大慈恩寺始建于公元589年,初名为“无漏寺”。在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因生母文德皇后早逝,为补报慈母大恩重修此寺,改名为“大慈恩寺”。唐朝时,寺院内共有1897间华丽的房屋,他是全长安城内最大也是最著名的皇家寺院。唐王朝灭亡后,大慈恩寺也渐渐毁坏。现存的寺院建筑大部分是明代重建的。

这个门叫做山门。也叫做三解脱门,意思是从世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

大慈恩寺的建筑结构和每一个中国传统式的庭院结构一样,所有的建筑都非常讲究对称。现在您看到的两座小楼为钟楼、鼓楼,里面悬挂着明代1548年铸造的一口大钟,重15吨,上边铸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大字。“雁塔晨钟”是观众八景之一。

西面为鼓楼,楼里存有一面直径为2.13米的大姑,用于为僧众报时。

大慈恩寺内现住有出家僧人50多位,每天清晨僧人们四点半敲钟起床,晚上九点击鼓睡觉。

我们看到的砖木结构的建筑是“大雄宝殿”,他是佛教寺院内主要建筑。“大雄”是对佛的尊称,意思是佛有巨大的力量,对一切魔障都无所畏惧。大殿里面供奉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三尊镀金塑像,他们都是佛祖的化身。

中间的这尊叫做法身佛,是指佛法以“法相”显示人间的化身。

西侧的这尊叫做报身佛,是指佛修身正果后的化身。

东侧的这尊叫做应神佛,是佛为普渡众生随机缘应变之身。

三身佛的两侧是迦叶和阿难,他们是佛的两大弟子。殿堂的东西两侧是十八罗汉,他们是佛在世时常伴身边的18位弟子。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香客、游客来到慈恩寺烧香祈愿,保佑他们生活幸福、平安。 大殿前的两棵树叫做“龙爪槐”,种植于1887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雁塔题名

在唐代,新考中的进士都要登大雁塔留诗题名,象征从此事业青云直上。现今,慈恩寺内大多数的雁塔题名碑都是明、清时期留下的。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有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佳句,表达他少年得志的喜悦心情。下面我们继续参观。

法堂

前方我们看到的二层建筑就是法堂和藏经楼。法堂,就是佛教徒讲经说法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课堂。法堂供奉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只要念佛人一心诵念“阿弥陀佛”,死猪就能被接引到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去。所以阿弥陀佛也被称为“接引佛”,殿内还陈列着“玄奘负笈图”和他两位高徒窥基和人园测的拓片。窥基是唐开国大将尉迟敬德的侄子,园测是新罗国的王子。这样我们也可以想象玄奘法师在当时的声望是多么的崇高。

二层就是藏经楼,主要用于保存重要的佛经经典资料。玄奘法师当年历经艰险从佛国印度取回的657部佛经,都是珍贵的“贝叶经”。什么是贝叶经呢?古印度将梵文佛经文刻写在经过处理的贝多罗树叶上,因此成为贝叶经。正是因为玄奘取回的是梵文真经,所以他余生都用在翻译佛经上,17载西天取经,19载翻译佛经,直至圆寂。玄奘法师为了弘扬佛法贡献了他毕生精力。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就是大雁塔了。

大雁塔

我们眼前的就是雄伟的大雁塔!

大雁塔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锥形砖塔。磨砖对缝,造型雄伟,气势宏大,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师为了妥善安置他自印度带回的经像和舍利,奏请高宗允许,修建了大雁塔。玄奘法师亲自设计监督,亲自运土搬砖。塔初设计时,完全依照印度形式,高180尺,后来建成了高5层,砖表土心的实心塔。后因砖缝草木丛生,渐次颓废。后来在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年),改建为十层可攀登的塔。但此塔也在风雨中颓败,唐后期改建为七层砖塔。人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大概就是由此来吧。后经后唐、明清,多次改造维修,特别在明代万历年间又在塔的外表包砌了一层青砖,完全保持了原唐代塔体造型,形成大雁塔的现在面貌。现塔高64.7米,共七层,塔体呈方锥形,底层每边长25米,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可以登到大雁塔顶层,俯瞰四周秀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大雁塔底层南门洞外两侧大的砖 中镶嵌有两通被后世奉为书法瑰宝的石碑,西侧为《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译经所撰写的序文。东侧为《述三藏圣教序记碑》,由太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撰写的记文。

他们都赞扬了玄奘法师对佛教所做出的贡献。这两通石碑的碑文由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

塔的第二层供有明代一尊阿弥陀佛铜像。

第三层供奉着两颗珍贵的佛舍利,是印度玄奘寺住持赠送给大雁塔的珍贵礼物。

第四层是“同州圣教序”碑和“集王圣教序”碑的拓片。现在这两通珍贵的唐碑都珍藏在西安市碑林博物馆。

在第五层我们可以看到释迦如来足迹石。在佛国印度,对佛教十分虔诚,佛教徒对释迦牟尼非常敬仰,进而对佛足迹甚为敬重,足见如见佛,一样顶礼佛拜。

塔内第六层,我们可以可以在四周看到很多著名诗人的诗作。那么我们就要讲一讲与雁塔有关的另一个文化盛举了,这就是“曲江流饮”和“雁塔诗会”。“曲江流饮常不断”,这也是长安八景之一。是说一些文人雅士常常会相约到曲江饮酒作乐,曲江,顾名思义,就是弯弯曲曲的水流了,诗人们把酒杯放在水面上让它自由地漂流,流到某人面前,他就要一饮而尽,然后赋诗一首。之后他们还要登上大雁塔,抒发情怀。这里陈列的唐诗书法作品就是大雁塔建成一百周年之际,杜甫、岑参等五位诗人的一次诗会所赋诗作。

我们登到塔的顶层,可以四周眺望一下古城西安的美丽风景。

接下来我们要去参观的就是玄奘三藏院了。

玄奘三藏院

(玄奘三藏院前)我们现在在汉白玉照壁上看到的“法门领袖”4分大字,就是唐太宗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对玄奘法师的高度赞扬。

我们面对的这座气势宏伟的仿唐建筑群就是玄奘三藏院,中为“大遍觉堂”,两边分别是“光明堂”和“般若堂”。以刻铜、柚木雕刻和汉白玉雕刻的形式,通过巨幅壁画展现了玄奘一生从出生、出家、出国求法、游学佛国、曲女法会、荣归长安、翻译经文、直至圆寂、功德圆满往生弥勒净土境界的全部过程。

(光明堂)光明堂主要讲述了从玄奘出生到曲女法会的故事,我们主要讲述这幅画面:玄奘法师历尽艰难险阻终于来到了佛国印度的最高佛教学府——那烂陀时。住持戒贤长老亲自接见了他。当他知道玄奘是从东土大唐来求学佛法时非常激动,让他的侄子给玄奘法师讲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戒贤长老已经100多岁了,他20年前患了风疾,只要遇风周身就如同火烧刀割般痛苦。3年前,病情加剧,戒贤长老觉得难以忍受,决定绝食自尽了此一

生。就在当天晚上,他做梦梦见三位菩萨显灵,告诉他不能死,因为3年后会有一位东土大唐的高僧想他求法,要悔之不倦,认真传授给他佛法。梦醒后,风疾也奇迹般地痊愈了。戒贤长老问玄奘法师在路上走了几年,玄奘法师答3年。众僧都惊叹万分,觉得十分神奇。

这幅画面就是展现了玄奘法师在佛国印度最辉煌的一个时刻——曲女城大会。这次隆重的法会,五印度十八国国王,以及各国的高增大的数千人都参加了。在辩经法会上,连续十八日都无人辩论过玄奘法师,取得了无可争议的胜利,成为了曲女城大会的论主。各国国王纷纷赠送宝物,玄奘一再辞谢,只是遵照印度传统的论胜规矩,乘坐象舆巡游。+6于是万众欢腾,善男信女们带着香花追随其后。可以说,玄奘的声望在印度达到了高峰。他是那烂陀寺著名的十大高增之一,可以享尽尊崇发和荣华富贵。但他为了弘扬佛法,毅然谢绝了各国国王的挽留,决定把真经带回大唐。

(大遍觉堂)大遍觉堂内供奉着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大遍觉”是皇帝赐给玄奘法师的尊号,意识是完全觉悟者,也就是认为玄奘已经达到菩萨的境界。

(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大慈恩寺)

关于玄奘灵骨也有一个复杂曲折的故事。唐高宗麟德元年(644年)玄奘法师于铜川“玉华宫”圆寂。尽管他留下遗言,希望丧事一切从简,但唐高宗和众僧仍是把厚葬于浐河之畔的白鹿原。之后,因为高宗在大明宫每每看到玄奘墓地,就会伤心落泪。于是在少陵塬又修建五层灵塔迁葬玄奘灵骨,这就是长安的“兴教寺”塔。之后唐末战乱,为了保护玄奘灵骨,二次迁移到户县“紫阁寺”。宋时,南京演化大师可政和尚又亲自背负玄奘顶骨到金陵“长干寺”。之后随着历史变迁,寺院荒废,玄奘遗骨不知所踪。直至1942年,日军因修防御工事,玄奘顶骨惊现南京。到现在全世界已有十几处寺院拥有玄奘灵骨。大遍觉堂的玄奘顶骨舍利就是由南京灵骨寺赠送的。玄奘顶骨回到大慈恩寺,安置在大遍觉堂,现在可谓是安得其所。

玄奘青铜坐像后的汉白玉雕,描述的是弥勒说法图。玄奘一生追求的境界就是往生弥勒境界。我们想。玄奘现在一定就是身处听法菩萨中。西壁是《佛说弥勒上生经》变,东壁是《佛说弥勒下生经》变。

(般若堂)接着光明堂的故事,般若堂就是讲述了玄奘荣归长安、翻译经书直至圆寂的故事。这幅画面就是玄奘在宰相房玄龄的陪同下来到东都洛阳拜见唐太宗李世民。玄奘法师受到了隆重的欢迎,高僧大德、文武百官都夹道相迎。

这幅画面就是描绘了玄奘译经的场面和严谨。正是因为玄奘法师本人静通梵文,以及他高深的佛学造诣,才创造了辉煌的翻译成果。

最后这幅画面就是描绘了了玄奘圆寂后,彩虹贯日,莲花朵朵,众飞天和弥勒来迎。我们想象玄奘圆寂后就是上升于大遍觉堂中所描绘的弥勒净土吧。

玄奘西天取经的经历深远,因此历代都有对玄奘取经故事的演绎,而明代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就是传播最广、最家喻户晓的一种演义了。

(民族脊梁照壁前)玄奘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同时又是一位对祖国无限忠贞的伟大的国者。在印度游学期间,获得极高的荣誉,收到五印度僧俗的极大尊崇,但他仍然谢绝了戒日王、鸠摩罗王等国王的挽留,毅然返回祖国,弘扬佛法。并且他曾向印度人民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向戒日王介绍了大唐的政治文化、文化经济,甚至包括唐乐大曲《秦王破阵乐》等。他还把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老子》等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促进了古代中印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奠定了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我国的翻译从佛经开始,而玄奘开场了我国佛法翻译史上的“新译”先河。他所著作的《大唐西域记》也被列为东方四大游记之一。玄奘法师为弘扬佛法、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贡献了他毕生精力。有一首歌高度了概括了玄奘精神,并寄予今天议案的留学生和青少年:“严他曾将贝叶藏,千秋盛誉赞玄奘。不辞艰辛游天竺,去的真经返大唐。留学生只愿图利国,求知理应做腾骧。诸君勿被香风醉,莫把他邦当故乡。”玄奘精神的核

心就是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脊梁”是鲁迅先生对像玄奘法师这样为中华崛起和民族复兴奋斗不息的人们的高度赞扬,这里更是对玄奘精神的高度概括。

大雁塔魏巍屹,玄奘法师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功绩和非凡精神将万古长存。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大雁塔 大唐芙蓉园 大雁塔喷泉开放时间 小雁塔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大慈恩寺》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大慈恩寺》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