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红色革命文化的融媒体传播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07-21 02:10:01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林宏 刘丽 李昱

【内容摘要】在红色革命文化的融媒体传播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时期的今日,山东教育电视台将融媒体发展思维应用在红色革命文化类节目《思政这样潮》的策划、制作、传播过程中。本文通过对该节目的融媒体传播实践进行研究,探索通过融媒体更好地传播红色革命文化的方式与途径。

【关键词】红色革命文化;
融媒体传播;
电视系列节目策划

红色革命文化积淀了近代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当今传播媒体大发展、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要弘扬好革命文化,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融媒体传播技术,加强红色文化传播,实现红色基因传承。①

一个优秀的电视栏目,要有精准的栏目定位和獨具特色的内容选择,这是一个栏目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创办栏目时,需要尽可能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具有重大意义的题材,揭示历史文化背后宏大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以此彰显栏目的社会价值。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②一堂好的思政课,一定是有血有肉的,既能带来情感激荡的共鸣和灵魂深处的震撼,同时又有思想碰撞的深化和理论认知的升华。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事迹、传递红色革命文化精神,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及潮流的话题,是山东教育电视台开设《思政这样潮》栏目的初衷。

一、传统文化传播的媒介环境——融媒体时代

“融媒体”的内涵因媒介技术发展、新闻改革等原因,目前还尚未定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布的《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指出,融合媒体是指全媒体功能、传播手段乃至组织结构等核心要素的结合、汇聚和融合,是信息传输渠道多元化下的新型运作模式。③融媒体时代是一个因融合而共享的时代,各种媒介以互联网为纽带组建平台,相互渗透来实现资源联通,使传媒环境较之前有了一些新特征:高时效的传播速率、碎片化的阅读与呈现方式、颠覆性的移动社交、界限正趋于消弭的多元传播价值观。

所谓融媒体传播,是将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进行优势整合利用,使其在传播的功能、手段、效率等方面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信息传播模式。融媒体传播打破了信息在时间、空间上的传播局限,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从文字、图片转化为数字化符号,在全球时空实现实时、同步传播效应,使得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共生交融成为现实可能,也使文化传播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

红色革命文化传播在融媒体时代具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之处,体现出诸多优势特征。④融媒体传播兼具实效性与时效性,拓宽了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获得提升;
融媒体传播兼具权威性与开放性,解构和颠覆了传统媒介传播模式,使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广泛、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融媒体传播兼具现实性与虚拟性,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和超链接功能使红色文化信息在二次传播、多次传播过程中能够被更快捷地检索、浏览和使用,真正实现了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有效传播;
融媒体传播兼具单向性与多维性,多元多样的自媒体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介传播的单向模式,成为一个可以由网络上的个体来提供信息生产、传递、共享、反馈的多维交互立体传播模式。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具备强大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局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从而促进了学生在思政教育资源获取上的公平。⑤

二、红色革命文化传播的时代机遇——以媒介技术为中心

(一)传播重心主体转换

传统媒体的传播理念是由点到面,以媒体自身为本、为主体,以媒体自身的特点为中心进行相应群体的信息传播。⑥在传播过程中,媒介传播主体——主持人、撰稿人、记者、编辑等能够决定媒体传播信息的内容,“受众方”和“媒体方”划分明显。新媒体时代,媒体作为关联“受众方”和“媒体方”的媒介,在其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两者之间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传播信息,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但是经常出现偏离初始思想的信息传播。而发展到融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开始以关注受众群体的需求,以受众方为主体进行媒介传播,强调受众方的个性化需求,关心受众方的感受和体验,这也就要求传播的信息不仅要更迅速,还要更有效。以融媒体为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的《思政这样潮》栏目,在设计之初就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接受者在选择接受传播的信息时更具有主动性,更加贴近受众来进行信息的传播,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红色革命文化,以便更好地实现节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传播形式多向互动

传统媒介在传播信息时仅是通过单一的媒体进行,而发展到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虽然形式上出现多种变化,充分利用大众身边的传播媒介,但仅是传播速度的提升,信息传播方式仍是单一、单向进行的。⑦进入到融媒体时代,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方面的融合,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互动性或多向性,传播方式更具有开放性,融媒体时代的受众方也不再单纯是“受众”,而在某种程度上通过融媒体自由切换能够成为传播信息的生产者。大众不再只是单纯地接收信息,还能够实现自主传播,通过融媒体与信息最初的传播者产生互动。《思政这样潮》栏目借助这种融合下的媒体传播方式,在进行信息传播、思想引导中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资源,以受众方——学生、青年人和都市白领等为主体,通过多向性、互动性的信息传播,对同一信息以受众乐于接受的不同形式进行传播,这样不仅能够加快在受众中的传播速度,还能够与受众产生互动,更好地实现栏目的思想引领和教育功能。

(三)传播内容碎片融合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媒介已经不再受地域、环境、运输、纸张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大量的信息通过融媒体快速、高效地呈直线状态到达受众方。然而,媒介传播形式的互融虽然提高了传播速度,也相应地增加了传播内容,不同类型的巨量的信息通过碎片化的方式传播给受众,受众会在接收到的碎片信息中辨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信息,进而把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的信息由受众本身进行融合,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通过与信息传播的互动,不仅自己对信息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深化,也使得信息本身进一步丰富。融媒体传播内容的“碎片融合”是红色革命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思政这样潮》栏目就非常重视这一点,栏目的目标是引导和激发受众的认同感,要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传播大量红色革命文化的内容产品,更需要做到所传播的内容能引发受众的共鸣,使受众能够产生反思和互动。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真正提升栏目的实效性。

《思政这样潮》栏目深入挖掘山东省红色革命文化事迹,借助融媒体进行红色革命文化传播。山东省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全省,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山东红色文化精神,首先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前后,山东地区的先进知识分子创办学会、刊物,广泛吸收西方进步思想,力求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救亡图强之路,更有一部分早期共产党员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救国救民鼓与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尽美等人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励新学会”和由其创立的《励新》刊物、王尽美等人组织的“劳动周刊社”及由该社出版的《济南劳动周刊》。此外,沂蒙精神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山东红色文化精神的一种,同时,沂蒙精神还是在全国影响最广的红色文化精神之一。⑧沂蒙精神的主要内涵是“爱国爱党、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其中,“爱国爱党”最能体现山东人民的“大爱”。解放战争时期,广大的山东人民就为支援前线无私奉献,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在今天,在这些红色文化精神的指引下,山东人民没有枕在历史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而是勇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努力打造文明、富裕、开放、进步的新山东。

山东教育电视台开设的《思政这样潮》专栏既立足于这些山东省的优秀红色革命文化,也放眼全中国,借助融媒体对优秀红色文化进行挖掘和整合,在新时代的今天以当代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为受众进行传播,为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播注入朝气蓬勃的新气象。如何让优秀的红色革命文化借助融媒体手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焕发新生机,山东教育电视台进行了有益探索。

首先,要利用新媒介的特性,强化对优秀红色革命文化的情感表达。当前,新媒介具有可视化、交互性和情感化等全新的表现形式,微视频、短视频、微信推文、H5等受到足够关注并且得到广泛运用。可视化设计本身就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可互动等特性,准确快速地传达有效信息给受众是其主要目的。因此,需要传播者投入更多的创作热情,注重对情感的表达。同时需要认识到受众受个人经历、所处环境的影响,对所接受的信息有着自己的认知,传播者需要加深对受众的了解并据此对传播内容进行设计,使信息的呈现更加生动,更贴近受众,而这正是信息可视化设计的高层次要求

其次,要利用最新的媒介技术,将红色革命文化內容进行有效整合,然后以新的传播视角通过不同媒介传递出去。为践行这一点,《思政这样潮》开设了同名公众号,借助新媒体手段使得红色革命文化可视化,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栏目通过图片形式的新闻及图文书等形式,每天讲一个历史故事或一个国学知识,这种形式不需要受众花费大量时间全神贯注阅读,更符合当前受众的需求和阅读习惯,让红色革命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得以传播。

三、关于传统文化传播困境的思考

融媒体时代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一直以来都是文化发展中被关注的重点,在过去,人们对红色革命文化的探讨呈现一定程度的浅表化现象,关注的更多是红色文化实体而非红色文化本身。媒介融合对于红色革命文化传播虽能带来一定的助益,但其碎片化特征对于红色革命文化传播也具有不确定性的影响,带来一定的传播困境。

(一)碎片化阅读之殇

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成为当今社会较为主流的一种阅读习惯,甚至导致人被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媒介技术所异化,很多时候为工具所奴役这种焦虑的产生。作为融媒体时代标志性的接受信息的方式——碎片化阅读,产生了使受众在接收丰富信息的同时,越来越不愿意思考,进而使得所接受的信息变得浅表化,产生了分散性的副作用。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追求高效率,即在短时间、少思考的情况下获得最大化的信息“饱腹感”,甚至超过1000字的文章就已经越来越难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系统而全面的知识体系无法通过碎片化阅读构建,受众在碎片化阅读中很难集中精力,思考也由此变成了奢侈的事情。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然而,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工具性几乎成为语言最重要的特性。《思政这样潮》公众号正是致力于探索适应于“小屏幕、碎片化时空的传播形式”,着力有效满足受众的文化诉求,帮助他们探寻所接受信息的真正奥义,并给予其哲学性的思考。公众号通过提供制作精良、注解详细的名师讲坛和历史小故事,吸引广大读者随讲解进行移动式阅读,潜移默化弘扬着红色革命文化。

(二)误读、扭曲与传播契机并存

融媒体时代因分布式的传播网络使文化消费主义更易渗透,一些传播者往往制造噱头以求吸引关注度,甚至在红色革命文化领域也存在恶搞以谋求商业利益的现象,这极大地消解了红色革命文化的严肃性。譬如网络流传的抗日神剧中子弹可以拐弯、大刀可以劈开飞机等违背常识的片段,这类文化糟粕应当被坚决摈弃。除了从政策规制、法律规范层面对那些恶意曲解传统文化的传播行为进行整顿,设置相应议程,使其转向正常的传播方式之外,还需要通过主流媒体带头进行正本清源,使得优秀红色革命文化内容更广泛地得以传播,才能渐进式地改善人们对红色革命文化的认知偏差,消弭公众因对红色革命文化误读与扭曲而滋生的抵触情绪。

在融媒体时代,需要借力融媒体技术建设红色革命文化事业,提高全民对红色革命文化的认知,是改变人们对红色革命文化误读与扭曲的有效途径。⑨如在教育电视领域,通过线上视频授课与学科教育相融合将知识性学习与观赏性学习相结合。在这方面,《思政这样潮》结合尔雅视频课的红色历史典籍、国学知识讲解的课程方式组建电视栏目,使用大学生群体喜爱的方式推动红色革命文化传播,就是融媒体时代较好利用媒介技术对红色革命文化进行传播的范例。

(三)“信息茧房”与红色革命文化传播话语权的迷失

融媒体时代信息海量传播的同时,因大数据及各种智能算法推送技术发展,导致获取信息群体内同质、群体间异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一现象被称为“信息茧房”,即人们习惯于像蚕茧一样生活在自己的圈子内,对圈外的世界不感兴趣或完全缺乏了解。如果所有人都这样作茧自缚,那么整合社会意见的公共信息,特别是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播,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作为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播者,《思政这么潮》栏目关心的是在海量传播与“信息茧房”并存的融媒体环境中,如何让更多人自觉地探寻红色革命内涵而不仅仅是被动接收。栏目组启动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媒体聚合平台”项目建设,以对红色文化、红色阵地、红色文物、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的认识和挖掘为主线,打破了以往现场展馆的单一呈现模式,利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模型等方式,借助音频讲解、3D 展现等先进手段,使广大网民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走进”没有围墙的红色纪念馆,还可进行图片缩放、视角调整,配合有声解说身临其境地领略那一段段光辉岁月所留下的红色记忆。同时结合线上与线下,打造山东红色文化资源品牌,提升品牌价值,推动红色文化产业经济发展,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红色资源及衍生品开发。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带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更多的体现在技术和形式上,媒介技术切实助推了文化传播的发展。但同时,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形式的更新换代并不意味着内容生产的同步提升,相反,形式的更迭对内容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红色革命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創新性发展”,就需要以融媒体技术为基础,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发展,形成传播合力,构建新的传播图景,进而增强中华民族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办好《思政这样潮》这样的特色电视专栏,只有进一步做好线上线下的结合,才能让红色革命文化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传播。

注释:

①《红色资源利用好 红色传统发扬好 红色基因传承好》,《旗帜》2022年第1期。

②吴潜涛、潘一坡:《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发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7期。

③汪萌、张勇东、俞俊等:《融合媒体环境下的媒体内容分析与信息服务技术专题前言》,《软件学报》2022年第9期。

④杨洋:《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现状与策略探析》,《新闻研究导刊》2022年第17期。

⑤刘艳、雷荣珍:《发挥高校新媒体平台网络思政育功能探析》,《教育传媒研究》2022年第4期。

⑥孙小丹、郝周成:《“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中报刊新闻传播理念创新》,《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3期。

⑦朱雪梅:《数字媒介与传统媒介在信息传播上的比较研究》,《电视指南》2017年第20期。

⑧赵成:《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三十四》,《奋斗》2022年第16期。

⑨张琨:《融媒体视域下陕西西安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播现状及创新推广策略研究》,《文化产业》2022年第24期。

(作者林宏系山东教育电视台总编室主任、二级导演;
刘丽系山东教育电视台终身学习推广中心制片人、编辑;
李昱系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中学语文组教研主任、高级教师)

推荐访问:革命 红色 实践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红色革命文化的融媒体传播研究与实践》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红色革命文化的融媒体传播研究与实践》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