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新课标视阈下中小学劳动教材的研发价值与出版路径

时间:2023-07-20 16:55:04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黄长根

摘 要:作为劳动课程的主要载体,劳动教材在落实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新要求、改变不容乐观的劳动教育现状、营造良好的教材出版生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研发价值。本文尝试在劳动课程标准的视阈下,从坚持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构建系统化的教材育人体系、科学编排教材主题内容、拓展多样化的形式载体等维度出发,探究中小学劳动教材的出版路径。

关键词:劳动课程标准 劳动教材 研发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断,并强调要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我国加强劳动教育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激发了劳动教材出版需求。

一、中小学劳动教材的研发价值

1.紧跟政策风向标,落实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新要求

2020年,国家出台了两项关于劳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1];
二是教育部紧接着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要在大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2]北京、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等多地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新要求,充分结合当地实际,纷纷出台了省级劳动教育政策。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脱离了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并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也意味着劳动教育在整个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又被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以上这些无疑为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和我国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引。各地中小学校如何根据有关政策及课标要求具体实施劳动教育?解决这一难题,劳动教材便是重要抓手,优质的劳动教材不仅有助于学校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还可以推进劳动课程常态化,促进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早日实现。

2.立足教育实际,改变不容乐观的劳动教育现状

根据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的相关研究成果可知,虽然现在整个社会对青少年加强劳动教育的呼声很高,但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经常被弱化、软化、淡化,劳动课程也时常被边缘化,缺乏应有的课程地位,“有教育无劳动”“有劳动无教育”等现象普遍存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互相缺位、未形成合力,广大中小学生劳动意志薄弱、劳动技能缺失,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劳动课程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而教材又是實施劳动课程的重要载体,在新课标背景下挖掘劳动教材的出版价值,潜心研发出版系统、科学、专业的劳动教材,有利于改变当前不良的劳动教育现状。

3.抓牢出版机遇,营造良好的教材出版生态

随着劳动教育在学校的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学科地位的进一步落实,劳动教材的市场需求愈发迫切。虽然各大出版单位已经认识到了劳动教材的出版价值,但是由于当前社会大众对劳动教育政策的解读和研究不到位、不深入,相关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不及时、不同步,有的出版单位急于抢占市场先机等,导致劳动教材出版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使用效率低下,劳动教材内容窄化,走进等同于劳动技术教材的误区,省级、县(市、区)级、校级教材“各自为阵”、难以推广……劳动教材呈现出繁杂无序的出版生态。[3]国家出于立足地方教育实际、满足区域性发展需求,彰显劳动教育的自主性、创新性、多元性等方面的考虑,并未组织编写全国统一的中小学劳动教材,这对各大出版单位而言是一次重大机遇。然而实践证明,只有高质量的劳动教材才有可能经受住市场的检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营造良好的教材出版生态助力。

二、中小学劳动教材的出版路径

无论是劳动教育相关政策,还是劳动课程标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是一致的,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是一脉相承的。基于多年教材出版工作经验,笔者接下来将重点围绕中小学劳动教材研发出版这一课题,以国家有关政策和劳动课程标准为蓝本,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具体阐述,总体思路是走专业化、系统化、多元化、数字化的出版路径。

1.坚持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相结合

劳动课程标准从《意见》《纲要》等国家文件出发,将劳动教育的各项要求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其中明确指出劳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坚持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教材在研发过程中应结合以下三点。

首先,我们要重点厘清劳动教育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即顶层设计统揽全局,是主体;
因地制宜凸显地方特色,是有效补充,两者相辅相成。只有找准双方有效融合的切入点、发力点,才能构成新时代完整意义上的劳动教育。

其次,我们深知作者的层次高低直接影响教材质量的好坏,所以研发教材可以从组建多层次的编写团队入手,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比如邀请参与国家劳动教育文件拟制的知名专家学者加入,站在全国的高度,深入解读政策、课标,有了他们的指导,教材的专业性、权威性就有了保障;
团队中还要有熟知地方情况的各个学段的教研人员、一线教师的广泛参与,他们在地方特色、学段目标、学段内容、学生学情等方面更有发言权,这样教材的适宜性、有效性、可行性才能有保障。

最后,劳动教材地域性较强,与地方教育行政关联大,因而还需依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效推动。

2.构建系统化的教材育人体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劳动素养要求、课程实施等六个方面作了具体说明,为构建系统化的劳动教材育人体系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理论指导。[4]

研发教材时,我们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凸显劳动课程的主体地位。新课标下,劳动课程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研发教材时,我们要凸显劳动课程的主体地位,不能再将其作为综合实践等课程的附属,也不能与其他实施途径相互替代。它有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编写时,要注意整个义务教育教材体系上下贯通、前后连贯。

设定多元化的劳动教育目标。课程标准确定了劳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为总目标,具体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四个方面,也可以将其概括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目标。研发中小学劳动教材时,我们要坚持育人导向,注重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立足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一定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设定相应学段的教育目标(详见表1)。

3.科学编排劳动教材内容

《纲要》将劳动划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而劳动课程标准又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细分为10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包含若干个劳动项目,对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更为明确、细致的划分。

根据劳动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设计,劳动教材整个体系主要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为单元主题,再根据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课程安排和不同学段一般需要开展的任务群数量,安排相应的课时内容。其中,1~2年级侧重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3~9年级可涵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需要注意的是,编排不同学段的内容时,因为主题劳动类别一致,所以要根据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进行进阶设计,各有侧重,既要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遵循劳动教育的育人规律,兼顾地域性差异、城乡差异,等等。[5]

在设计教材每分册课时内容的栏目时,要凸显劳动课程实践性的课程性质,注重创设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情境,加强活动过程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每天的亲身实践中,培养劳动素养。与此同时,劳动教育评价是检验劳动教育教學成果的有效手段,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对通用劳动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各学校可根据教学实际具体安排落实(附中小学劳动教材内容基本框架,见表2)。

4.拓展多样化的形式载体

近年来,虽然整个社会对劳动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鉴于劳动课程标准刚刚颁布,相关的宣传、师资培训工作还不够深入,学校在具体开展劳动教育时,难免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在编制劳动教材时,要有立体化的研发思路,要有填补劳动教育出版市场空白的决心,充分利用好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做好配套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强化数字化内容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为广大师生搭建学习、交流、探究、测评的数字化平台,延伸劳动教材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劳动教材体系,真正为中小学劳动教育赋能。

三、结语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劳动课程标准的发布,更是将劳动教育的地位提升至新的高度。各劳动教材出版单位,在抓住这一市场机遇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解读政策文件,汇聚多方力量,做好教材的研发出版工作,为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系江西高校出版社)

推荐访问:中小学 新课标 路径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新课标视阈下中小学劳动教材的研发价值与出版路径》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新课标视阈下中小学劳动教材的研发价值与出版路径》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