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劳动价值理论内容的“四节点知识谱系”课堂设计探索

时间:2023-07-11 18:45:15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 李春雨,侯国栋

(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既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要指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根本作用。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相关论述,“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有获得感,能够以原理观看世界。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原理课程必须在内容结构与表现形式方面进行创新,要基于基础理论、把握教材要点、结合课堂技术,实现学术语言体系向课堂语言体系的转化。

国内许多学者站在不同角度对思政课课堂的讲授成效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比如强调教师的课堂讲授艺术、强调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强调创新教学方法等等。总的来说,学者们的讨论主要针对教学技术方面,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在形式方法上的创新,但忽略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的研究。一般来说,学者们偏重于将教材的理论体系作为相对固定的模板,课堂内容的设计完全照搬课本,认为只要研究“如何讲”就行了。这种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本身是基于原著的一次凝练与取舍。原理课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时,在遵循教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要“回到马克思”。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和时代发展要求再次进行内容凝练,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课后主动学习进行延伸阅读,进而在实践中应用理论。

相较于将教学技术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探究如何将教学技术手段作用于学生主体的教学设计来说,对理论内容的设计应该成为教学设计的重点和核心。总的来说,针对理论内容的设计更具基础性,同时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为王”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中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第四部分“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为例,探索理论内容的课堂设计问题。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应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质。一般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课程目标必然强调“掌握基本理论”,包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等等。客观地讲,这一目标在课时的约束下很难完全实现,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突出教学内容的性质,根据这条主线将教学内容整合起来。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理解理论的价值维度,体现原理课堂的知识性与价值性。“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的切入点,其抽象的范畴和严谨的逻辑不仅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困难,而且非常挑战主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基于“劳动价值理论”的抽象性,大部分教师的课堂变通方法有二:一是把“掌握基本理论”简化为“掌握基本范畴”;
二是把让学生掌握理论转变为接受思想观点即可。抛开课堂效果不谈,这两种目标的设定在本质上是对理论内容的片面阐释,容易让课堂内容的讲授走入两个误区:前者容易割裂理论逻辑,后者容易流于现象解说。在我们看来,劳动价值理论的精髓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立场——人民性。因此,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可以定性为“财富的人民性”,以“财富的人民性”为基础解读劳动价值论。围绕这一核心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具有两个优点,一是便于进行理论逻辑设计,二是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中将知识点“讲活”、讲透。

“劳动价值理论”的教学设计必须实现理论逻辑与教学理念的统一。在教学理念方面强调宏观设计与微观设计相结合。宏观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强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学过程的宏观设计需要以课堂教学中的微观设计为基本架构。“微观教学设计是以教师为主的、为教学过程提供一个稳定环境和运行程序的典型的线性模型”[2]。基于微观设计理念,原理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讲清原理理论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将原理体现出的真理性与国内外最新理论成果联系起来,“实现政治宣传语言向学术语言转化、独断向论证转化、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化”[3]。

在理论逻辑方面则注重原理性与现实性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科学性根源于实践性,是基于实践的科学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叙事,这些特征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这也是其现实合理性品质的方法论基础。科学的理论要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表现出现实合理性。我国的革命与建设给出并证明了一个可行的现实合理性——人民性立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那是因为它以科学的理论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客观真理,并且立志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人类的解放作为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标。这一原则体现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就是以“财富的人民性”作为基本原则。很显然,这一论题涉及到许多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在课堂设计方面必须把理论内容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理论的现实合理性,继而通过理论逻辑描绘现实发展路径与方向。而不是简单地用案例证明理论的正确性,也不是单纯地用理论来解释决策的正确性,要讲清理论的历史性以及在时代中的现实表达。

从方法层面来看,有三个环节需要重视。一是对课堂理论路向及其节点的设计。描绘符合课堂表达的理论路线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需要同主讲教师的知识背景和教学习惯相结合,这里仅提供一个范例。如图1所示,首先在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争鸣中,确立劳动价值理论的人民性立场,并在财富的表现形式下构建理论逻辑。然而,这一理论逻辑随着货币形式的不断演化逐渐表现出其矛盾的一面,直到当代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这一矛盾才彻底暴露出来。这一步主要是在理论溯源的基础上,结合热点问题深化学生对劳动价值理论人民性这一基本立场的理解。二是凝练各个节点上的知识谱系,即各个节点内在的理论逻辑和知识脉络,确保各节点知识谱系之间的有机衔接,让学生对劳动价值理论有全面、系统的理论认识。三是搭配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理论传递,包括视觉传递、听觉传递、思维传递等。(后两个问题将与“内容设计”合并论述。)

图1 劳动价值理论的课堂理论路线与节点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与理念,劳动价值理论的课堂理论路线设计了四个内容节点:一是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争鸣。通过阐释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之间的根本对立与相互联系,阐释效用价值论的根本缺陷,澄清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确立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立场。二是劳动价值理论的质与量。在对财富基本要素的解读中,使同学们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范畴。三是货币演化过程中的金融危机。在货币的演化中讨论劳动价值论立场下的商品世界。四是民族性与阶级性的热点解读。结合热点问题讨论劳动价值论在现实世界中的阶级性与民族性冲突问题中的表现。

节点1: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争鸣

在课堂知识体系中这部分内容属于前导知识。从一般的财富入手,提出到底什么是“价值”这一基础性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商品经济活动中的价值界定,进而给出两种在历史上争鸣的价值理论,根据二者的论点比较二者的差异,在比较中呈现劳动价值论的真理性。在图2中,案例的导入和商品经济的引入,目的是让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与价值问题相关的理论。因此这部分的导入,在表达上力求直观和形象,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基础内容。因此,可以运用视听媒体文件,也可以构建思维导图,运用辅助资料展示商品经济各环节上的价值活动。“理论比较”部分是重点,不仅要展示两种价值理论的基本模型,还需要运用恰当的佐证资料或数据,引出两种价值理论的立场问题,即“为谁服务”的问题,为最后的规范分析和定性提供理论支撑。

图2 两种价值理论争鸣知识图谱与技术工具

节点2:劳动价值理论的质与量

这部分内容重在精炼展示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范畴和理论逻辑,这部分内容最大的特点是抽象性,同时是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在授课过程中构建思维导图,通过思椎导图构建各个范畴之间的理论关联,从整体上理解范畴,同时理解理论范畴的逻辑关系(见图3)。交换价值作为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桥梁,把价值从物的形态当中挖掘出来,进而给出价值的抽象规定性与劳动之间的关系;
同时,抽象劳动的规定为劳动时间的量化提供了可能性,由此形成了可以比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也就有了量的规定性,也就有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比较,最后才会产生价值规律的作用。从上述线索可以看出,劳动价值理论的各个范畴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具有严密逻辑关系的整体,而不是一个个并列的范畴,离开了整体不仅无法理解范畴,更无法把握理论的逻辑。

图3 劳动价值理论的质与量

节点3:货币演化的金融危机

这部分内容是劳动价值理论的引申。在《资本论》体系中,货币形式的演化是商品经济矛盾外化的过程。马克思借此说明商品生产者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冲突借助货币这一特殊的载体全面地外化为社会矛盾。在后续的研究中,马克思进一步揭露出,随着资本在社会运动中的表现形式日趋复杂,这种社会矛盾也随之日趋复杂和不可调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金融工业化特征日趋明显,不但使价值创造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充斥着金融色彩,而且使经济活动越来越呈现出虚拟化的特征。与经济活动虚拟化过程相伴的是频繁出现的金融危机,这是植根于货币特殊职能的商品经济矛盾外化的新表现。对这部分的解读,可以安排三个模块:经典模块——马克思货币形式演化;
现代模块——货币第六职能与金融危机;
未来模块——货币战争与数字货币。经典模块主要展示价值形式的演进过程以及货币的基本职能,这一模块以知识演示为主,每个知识点需要注意紧扣“商品经济矛盾的外化”这一主题。现代模块则需要紧密围绕“现代货币体系—国际分工—金融危机”这个“三位一体”公式,解读货币第六种职能(借贷职能)诱发的经济虚拟化过程,进而解读商品经济矛盾进一步加深的逻辑。在“未来模块”中,主要讨论传统货币主导权竞争和数字货币未来,探索货币形式演化的方向及其对商品经济矛盾演化带来的影响。

节点4:民族性与阶级性的热点解读

热点问题具有显著的时代性,这里仅仅以“芯片之争”为例做一说明。“芯”之争的本质在产业分工,具有很强的国际价值,体现出了分工理论的现实意义。然而“芯”之争的表象下,夹杂了许多复杂的民族性矛盾,这些矛盾通过一系列热点事件呈现在公众面前,比如孟晚舟事件。这就出现了所谓的“民族性”与“阶级性”的纷争。即,如果站在民族性立场上,就应该抛弃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分界,只强调人的国民属性;
相反,如果站在阶级性立场上,就应该抛弃国家界限,全天下劳动者的共同“敌人”是资本家。此类纷争对于科学把握劳动价值理论,以及站稳人民立场都是不利的,因此必须加以引导和理论说明。其实,当今世界的民族性问题(民粹主义除外)的根源是旧的分工体系,是发展中国家低水平工资体系诱发的国际性产业流动,不仅不违背劳动价值论的阶级属性,相反,正是劳动价值理论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适用。至于阶级性的焦点仍然还是财富分配制度的剥削属性,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劳动价值理论的阶级属性不可避免地会表现为民族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分对热点问题的解说,也是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扩展,与前述从货币职能角度所做的纵向引申相比,这部分可以界定为横向扩展。

劳动价值理论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了解程度。首先要梳理出一条主线,以这条主线为核心展开内容的讲解。在授课过程中,有必要从现象形态入手,给学生“体验”的空间,在“价值体验”的基础上再给出理论规范,由浅入深,由具象到抽象,通过多种传递方式,让学生在实例中理解抽象的理论,从感性认知走向理性认识,同时在现实案例的理解中学会运用理论。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原则后,再进行必要的引申和扩展。这既是原理性与现实合理性结合的要求,也是站稳人民性立场这一教学目标的现实要求。

猜你喜欢劳动马克思主义价值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湘潮(上半月)(2021年11期)2022-01-15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一粒米的价值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6年7期)2017-02-04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给”的价值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11期)2016-11-29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天津大(2015年9期)2015-11-24

推荐访问:谱系 节点 课堂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劳动价值理论内容的“四节点知识谱系”课堂设计探索》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劳动价值理论内容的“四节点知识谱系”课堂设计探索》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