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人工智能对翻译教学带来的挑战及对策

时间:2023-07-09 19:10:10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丁大琴,杨松燕

(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翻译活动历时悠久,在我国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
西方的翻译活动最早见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上埃及王子的石墓碑文中。”[1](P16)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翻译一直是无需借助于任何技术即可进行的传统交往活动。然而,人工智能是信息时代迅速崛起的科技产物,它与古老翻译活动之间的碰撞使得翻译朝着崭新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改变了翻译活动长期形成的模式,技术引导着翻译的发展。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革新了翻译生产的方式,产生了机器翻译和网络翻译,本地化翻译服务推进了翻译的产业化发展。”[2](P297)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对翻译影响广泛。

据统计,截止2019年“全国开设翻译专业硕士教育的高校共有253所”,[3](P80)由此可预断翻译学科受高校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高校教育是输出翻译人才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学者转而研究人工智能对于翻译及翻译教学的影响,并指出翻译教学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必然面临着改革。由此可见,新时代下的翻译教学与传统的翻译教学不可同日而语,翻译教学的未来堪称任重而道远。本文在考察翻译教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人工智能给翻译教学带来的挑战,进而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改善翻译教学现状、培养具有高超翻译技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端翻译人才提供些许启迪。

翻译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工智能的影响,正如学者所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教学理念,改进课程设计、推进在线数字教学,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的新变化和新趋势”。[4](P68)具体而言,人工智能对于翻译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教学形式和翻译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在翻译教学形式上,教师正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促使翻译教学智能化,提高翻译课堂的高效性,促进教学的高质量完成,并为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的可能。在教学内容上,计算机辅助翻译、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等这些翻译核心技术都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分支,同时也是翻译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些影响给翻译教学课堂带来了机遇的同时,对翻译教学也构成了很大的现实挑战。

(一)人工智能下的教学现代化要求改变落后的教学理念

人工智能使人类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层出不穷的技术产品不断被广泛应用在高校课堂中,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翻译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一大应用分支,其与翻译教学是鱼与水的关系,翻译教学也因此更离不开人工智能。为了能适应新时代下的翻译教学改革,高校必须树立起智能化教学理念和科教融合等新兴的教学理念。然而,这些新兴教学理念对于传统的翻译教学思维有着很大的冲击。因为持有传统教学理念的翻译教师不认可人工智能技术,他们提倡学生应该呆在学校兢兢业业,夯实理论基础,掌握翻译技巧。有些翻译教师甚至认为“机器翻译的质量不堪一提,在信达雅等方面无法与人工翻译相比较”,[5](P150)智能设备的介入也会使学生过度依赖智能技术,从而导致思维涣散,翻译能力不堪一击。再加上新理念下人工智能技术的专业性与复杂性让多数翻译教师望而却步,从而更加依赖于传统的翻译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滞后会导致师生长期难以逾越翻译教学与人工智能的鸿沟,从而导致整个教学模式的落后。”[6](P85)

(二)人工智能下的翻译技术化要求加强课程设置

随着人工智能影响下的翻译技术在翻译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行业对于译者的翻译技术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对翻译教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提升。课程作为翻译教学活动的基石,势必面临着引入翻译技术类课程以及强化建设的挑战。在课程设置形式上,目前多数高校翻译课程设置采用传统的模式—即“语言+相关专业知识”[7](P38)模式,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翻译理论课程、翻译技巧课程、语言文学知识课程和计算机文化课程等。这样的课程体系缺乏翻译技术类课程,无益于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教学的发展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课程建设上看,少数高校虽然开设了翻译技术课程,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高校“只是将翻译技术课程设置为辅修课程,课时分配量不大,学生学习效果不乐观”。[8](P15)另外,一些MTI培养单位“明确了人工智能翻译课程的重要性并按照国际标准的翻译技术内容设置了与人工智能翻译相关的课程,但是却忽略学校既有的课程系统、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9](P98)学校不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以及实际情况,盲目开设CAT课程,没有深入涉及术语管理、数据库、语料库以及本地化等方面,导致了课程内容单一浅薄,缺乏实用性。因此,作为翻译人才重要输出地的高校不仅要在课程设置体系中体现对翻译技术课程的重视,而且还要加强其课程标准建设。

(三)人工智能下的智能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化的教学设备是教师实施人工智能翻译技术教学的重要条件,如人工智能背景下的MT课程以及CAT课程都需要在先进的多媒体实验室或VR实验室中进行,CAT课程的授课也离不开各个智能翻译软件,如memoQ、Transmate、雪人以及雅信等。由此可见,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翻译智能化教学要求高校必须高端、先进的智能设备。学校若缺乏智能化的教学设备,就无法满足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需求。教师和学生脱离智能设备谈翻译技术,也无异于纸上谈兵。然而,由于购买CAT软件以及智能设备,并定期对软件内部系统进行排查、更新和升级都需要消耗一定财力和物力,目前诸多高校无法购置主流CAT软件以及相匹配的高端教学设备,无力搭建具有翻译训练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这势必造成“教师缺乏实践演练展示的环境,学生没有实操训练的平台,翻译技术课程教学受阻,教学效果不理想”。[10](P113)进而言之,高校要想推进翻译智能化教学以及实施翻译技术类课程,其当务之急是提高翻译教学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四)人工智能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丰富教学方式

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环境下,翻译教学培养的是复合型高端翻译人才。新时代的人工智能辅助翻译突出强调翻译活动以译者为中心,互联网的介入也要求打破传统翻译教学中不平等的师生地位,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智能教学以及资源共享等方式使得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决定者,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自主获取全方面的知识。这也意味着教师当下在翻译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如何适当创新教学方式,将教学主体转移到学生身上,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确保课堂的秩序。因为传统的翻译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若依旧固步自封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将自身视作是翻译教学活动的主宰者,与学生缺乏互动沟通,不及时创新教学方式,将难以满足新时代的翻译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诉求。教师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高效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结合,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五)人工智能下的跨学科教学要求提升教师的技术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仅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还体现在教师的技术教学能力。高校CAT等翻译技术课程结合了翻译知识和信息技术,这就意味着新时代下翻译教师“要兼通语言文化、信息技术与行业管理”。[11](P42)翻译教师不仅要会使用智能化的信息技术,而且还要能将这些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然而早有学者根据穆雷教授在《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中对高校翻译的师资队伍所做的调查数据,分析总结出“高校翻译专业的教师一般都是文科出身,而且很多翻译教师都是从语言学半路改行教翻译的。”[12](P44)文科出身的翻译教师对涉及计算机的相关信息技术不熟悉,面对课堂中的智能化产品更是手足无措。高校在缺乏智能化师资队伍的情况下,又急需完成人工智能翻译课程的教学任务。若强行安排不能胜任该课程的教师勉强授课,教师只能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无法对学生予以实际意义的指导,最终导致了该类课程以及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要提高翻译教学的现代化进程,必须先解决翻译教师技术能力薄弱的问题。

(六)人工智能下的人机耦合要求提高学生的翻译素养

“译者素养是译者素质和译者能力综合发展的结果”,[13](P46)主要包括译者的语言素养、翻译理论素养以及技术素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机耦合正逐步成为翻译行业的发展趋势,这对于译者的翻译素养尤其是技术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反观现在的高校翻译教学过分重视理论知识,致使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翻译等应用翻译技术知之甚少。再加之文科学生本身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等计算机领域也不熟练,不善于将仅在课堂上习得的翻译技术应用到翻译实践当中。因此,学生讲起翻译来龙飞凤舞,做起翻译来却是无从下手;
机器翻译的译文质量不比学生译文差,学生译文却不如机器翻译等现象俨然成为当下的一大教学常态。另外有部分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认识不到位,认为机器翻译或是智能翻译终将代替人工翻译,从而不屑于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以及翻译素养。殊不知人工智能翻译虽有很多便利之处,却永远无法代替译者的情感分析以及深层理解能力。因此,翻译专业学生“必须要有踏踏实实、不怕吃苦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4](P94)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升翻译素养,以此应对人工智能所发出的挑战。

(一)革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先导,革新教学理念是推动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变革热潮的重要驱动力。高校翻译教师可以通过参加讲座培训、访学交流等方式来更新教学理念,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如今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学理念有智能化教学理念和科教结合理念,智能化教学理念强调运用信息技术革新翻译课堂同时根据行业需求培养学生的翻译技术。科教融合理念强调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翻译人才。因此,翻译教师一方面积极利用智能技术开展高质量的翻译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传统教学到智能教学的转变”。[6](P87)另一方面,要实时关注人工智能与翻译教学的研究前言,树立正确的翻译教学观,将翻译技术带入课堂,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翻译素养。

(二)强化课程设置

高校必须创新课程设置模式,完善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在传统的“语言+相关专业知识”[7](P38)课程以外,积极引入像CAT课程、语料库建设以及译后编辑等翻译技术类课程。徐彬(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设计与实施,2010)、吕立松、穆雷(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2007)等学者都分别论述和强调了翻译技术课程进入翻译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另外,设置翻译技术课程远比设置翻译史、翻译理论等课程要复杂,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对翻译技术课程的标准化建设。以高校开设CAT课程为例,首先提高CAT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将其作为翻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而不是辅修课程,并适当加长学时。其次,学校在开设这类课程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跟从特定高校的课程设置模式,同一而论地开设高难度的CAT课程。学校应当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教学优势以及师生能力来将CAT课程地方化和专业化。

(三)加强设备建设

学校的硬件设备和基础设施是人工智能技术进入翻译课堂的基本条件,是翻译教学朝着智能化、科技化发展的基础。优质的教学设备及设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学校应当积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改善智能化教学环境。翻译技术课程离不开高端智能设备的支持,高校要积极引入市场上的主流CAT软件以及翻译教育技术产品,投入经费自主深度研发翻译软件、建立翻译数据库、搭建云端教学平台以及翻译实验室等,并定期对其进行盘查和维护以确保教师和学生端的软件以及服务器等流畅不停顿。如此一来,教师便有条件按照教学需求来进行实训教学以及情景模拟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也有条件进行翻译技术实操,从而加强对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四)改变教学模式

美国哲学家Dewey曾说,“如果我们像教从前的学生那样教现在的学生,我们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未来”。[15](P167)在智能环境的影响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学习需求,已不适用于培养新时代的翻译人才。因此,教师应当适当改变翻译教学方法。具体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利用智能设备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实训教学等“沉浸”式教学,实现人机互交、人机耦合,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传授学生翻译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翻译实践。具体可运用翻译工作坊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上模拟翻译市场的翻译运作模式,指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翻译项目。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将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翻译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翻译实践能力。鉴于人工智能与翻译教学的高度结合,教师也应当尝试“利用语料库技术和语言智能技术来研究对翻译人员的培养方法,这样能更好帮助译者熟悉翻译职业”。[16]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也是高校教学水平的体现。多数院校的翻译师资主要来源于外语教学的教师,翻译技术能力相对薄弱。学校壮大翻译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解决高校翻译教师的技术能力问题,提高翻译教师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高校可积极引入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专业人才或者擅长数字化教育的翻译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教育。积极开展关于翻译技术的讲座培训,同时为教师提供机会到国内外翻译企业或者翻译高校进修,鼓励教师学习翻译技术领域的相关知识,关注研究前沿并开展智能技术领域的研究。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制定制度标准或者是设立技术能力测试体系来考察教师的翻译技术能力,并对此作出等级评测,纳入教师评级要求,以此来促进教师提高自身能力和专业素养。

(六)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应摒弃传统刻板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人工智能的发展需求适当创新翻译人才的培养方案及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以及翻译技术能力。学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将翻译项目带进校园或者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让学生在翻译项目中熟练使用CAT软件”。[8](P98)另外学校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让企业参与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如邀约企业的高级翻译人员到校内给学生做主题讲座,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了解翻译项目的真实运作模式。此外,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应超越纯粹笔译或者口译人员的培养,可以创新拓展到机器翻译质量校对人员、译前编辑人员以及译后编辑人员等人才的培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翻译行业的结合,人工智能翻译将成为翻译行业的大势所趋。诚然,人工智能翻译无法完全取缔人工翻译,但是其对翻译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为此,高校必须深化翻译教学改革,积极应对挑战以追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热潮。高校首先要与时俱进,掌握翻译业界的研究动态,从理论上创新翻译教学理念以及翻译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要通过具体措施将翻译技术全面引入到翻译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体系中。翻译教师必须要树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翻译教学理念,重视翻译技术教学,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教学设备来开拓丰富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开启人工智能翻译教学的新时代,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培养出时代需求的高端翻译人才。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供翻译教学套用,因此高校要不断探索动态的教学体系,从而促进翻译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智能化人工智能理念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军事文摘(2022年19期)2022-10-18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4期)2022-03-16印刷智能化,下一站……印刷工业(2020年4期)2020-10-272019:人工智能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人工智能与就业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数读工智能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中国交通信息化(2017年4期)2017-06-06下一幕,人工智能!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能源(2015年8期)2015-05-26

推荐访问:人工智能 对策 带来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人工智能对翻译教学带来的挑战及对策》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人工智能对翻译教学带来的挑战及对策》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