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寓教于乐:元宇宙视角下口头文学类非遗的科普VR设计

时间:2023-07-09 11:25:18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鲁力立,陆怡婕,许 鑫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传承人类文明和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党和国家文化发展政策提出,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可见非遗的传承与传播必须与时俱进。近年“在线+”常态化,其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共融催生出“临场”要求。元宇宙(Metaverse)概念提出后,“临场”又升级为“在场”,进一步拓宽了非遗的存续空间,提高传承传播的亲切度和真实感。尤其对依靠特定文化背景口口相传且已濒危的口头文学类非遗,元宇宙“在场”要求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可实现其全景式还原、科普和存续。为此,本文以海派非遗“沪谚”为例,尝试从元宇宙视角探索虚拟现实交互技术支撑下的科普VR设计方案,为口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传承传播提供新视角。

1.1 口头文学类非遗已濒危且抢救难度大

民间口头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直接载体。一个民族之所以被称为“民族”,正是因为这一特定人群拥有共同的口传历史和历史记忆[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处于非遗五大领域的第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确定的第一个非遗类别就是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以下简称“口头文学”)①,可见口头文学类非遗的重要性。然而,口头文学类非遗更依赖于特定人群、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口口相传,普遍存在声(方言语音、语调)、形(汉字)、意(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的复杂关系,歌谣、谚语等韵文类尤甚。一方面,这种复杂性体现在其核心是口语。在媒介缺位下,汉字难以还原本真,尤其是汉字重构后的自主性[2]和转写者受制于时代文化而不自觉的改写[3],造成现今所见的书面语和原始口语的差异。另一方面,口语传播与理解需要且依赖于文化背景,即民族、地域、传承人、表演、语境等直接环境。所以,口头文学本质是传承人整体的文本演述而不只是口语[4],最终以文化认同实现其生命力。由此可见,口头文学类非遗活态性、传统性和整体性更强。当下此类非遗呈现濒危趋势,抢救难度极高。

1.2 虚拟现实对口头文学类非遗的支撑力不足

数字化是目前公认的非遗保护主要策略,口头文学类非遗更需要针对性的理念与技术支撑。就理念而言,非遗数字化研究普遍认识到剥离文化空间是脱离非遗“活态化”本质的。因此,要规避与传统文化语境的割裂,重视其与现代社会文化因素的内在关联[5]。同时,数字技术可对“非遗”信息无限复制,实现文化增值[6]。就技术而言,虚拟现实因其3I属性(即沉浸性/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和构想性/Imagination)成为非遗应用的前沿方向,对非遗的支撑主要体现在全景式采集与存储,“跨越时空”的效果与感知[7],以及通过体感交互塑造实践、仿真、创新性体验上,正可有效践行文化整体性保护理念。因此,虚拟现实在技术与理念上都契合抢救口头文学类非遗的需求。然而,相较于虚拟现实对实体文化遗产在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上的支撑,对非遗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均处于起步阶段,VR支撑下口头文学类非遗的研究及案例更为少见。目前相关研究侧重于三维重建、混合现实和全景拍摄等技术研究或虚拟现实视觉设计分析上[8],几乎不涉及具体方案与创作应用,技术属性和口头文学类非遗的深层关系探讨不足,使得为数不多的作品(如VR舞台剧《梁祝》等)多是技术包装而非技术融合,形式大于内容。此外,场景与交互设计也停留在粗放浅层的状态,沉浸感、体验感不足。总而言之,当下虚拟现实对口头文学类非遗整体支撑力不足。

1.3 口头文学类非遗迫切需要元宇宙视角下的“在场”情境建构

元宇宙(Metaverse)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显示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显示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可见,元宇宙是对虚拟现实3I属性的强化与延伸。具体到非遗数字化上,更强调技术上的身临其境、跨越时空、体感交互,理念上强调置身于特定民族、地域和受众的传播情景,以实现极致“在场”。因此,元宇宙“在场”理念驱动的数字化可更高效地保护和传承口头文学类非遗,如建构多通道还原“声、形、意”,打造沉浸情境,同步保存完整的时空背景。口头文学类非遗迫切需要这种完整且有深度的“在场”情境,而以元宇宙视角进一步分析虚拟现实与口头文学类非遗的典型案例并以此探索设计方案,可为抢救口头文学类非遗提供新思考。

Roblox公司的CEO Baszucki认为,“元宇宙”具有八个基本特征:身份(Identity)、朋友(Friends)、沉浸感(Immersive)、低延迟(Low Friction)、 多 元 化(Variety)、 随 地(Anyw here)、经济系统(Economy)和文明(Civility)[9]。其中,前6个特征强化了虚拟现实的3I属性并赋予其更多要求。

2.1 虚拟现实技术:强社交、心理沉浸、认同

“身份”强调用户的角色需要;
“朋友”强调角色间的强社交需要。马斯洛(Abraham H.Maslow)需求层次理论认为,社交确认自我归属。互动仪式理论认为,高度的互为主体性以及情感联结带来身份感,同时带来情感能量,从而驱使成员从事符合群体团结的活动,即角色社交强化自我和群体认同。所以,“身份”“朋友”要求虚拟现实从外化形象到内化心理支持用户实现认同。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提出,身体是自我认同的前提,保证具象感知的可能性[10]。因此,外化形象是指自由、平等地塑造个性化的虚拟身体;
而内化心理是指用户能全方位地获取认同感,不仅包括人际社交,还包括以虚拟身份和任务挑战在“人机”交互中获得的认同感,即将虚拟现实的交互性提升到“人际-人机”式强社交理念。疫情常态化后,“在场”已突破物理边界,人类逐渐习惯和认同基于互联网的精神“在场”社交行为。所以,元宇宙世界的社交应遵循数字社交理念及礼仪,才能更好地实现认同。角色个性化、身份多重化、认同多样化又构成了元宇宙的“多元化”。

当然,认同要基于“沉浸感”场景,即要求建模仿真度和精细度更高,搭载高水平的移动互联网,实现“低延迟”和“随地”的要求,让用户在“以假乱真”的虚拟空间中随时随地沉浸。但这种将仿真和沉浸划等号的理念,还是基于虚辅实主、虚应拟实的传统思想。元宇宙的更高价值在于创造现实没有和无法实现的虚拟世界,是对构想性提出更高要求。所以,VR世界浅层沉浸是对真实世界的高度模仿,深层沉浸则是打造全景式场域,形成精神包裹和心灵共振,实现心理沉浸,而这又是体现、印证和实现集体文化认同的要求。可见,元宇宙对虚拟现实技术3I属性的强化已打破社会学壁垒,突破浅层体感,希望在“人际-人机”强社交模式下最终归于心理沉浸式的认同机制。

2.2 虚拟现实在线学习资源建构:内容、环境和活动的“在场”体验升级

元宇宙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新要求,也同步映射到虚拟现实在线学习资源建构理论中。这一理论要求虚拟现实学习资源整合学习内容、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将内容具身认知、多感知情境与多通道交互融为一体,设计出立体动态的全息探究内容,虚实融合的再造仿真环境和身心合一的交互体验活动[11]。已有研究表明,VR环境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科学概念的理解[12],且VR技术下认知负荷随着认知通道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在策略得当的前提下,VR可创造富有交互感(Interaction)、沉浸感(Immersion)和临场感(Presence)的学习体验[13]。因此,元宇宙视角下的VR教学资源设计可通过对学习内容、环境和活动的再设计(见表1),实现从“交互”到“社交”,从“体感沉浸”到“心理沉浸”,从“临场”到“在场”的体验升级。

表1 元宇宙视角下虚拟现实在线学习资源建构思路

沪谚是基于上海县陈行乡(今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方言的民间谚语,主要记载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陈行人民朴实的生活经验和民风民俗,是上海55项国家级非遗之一。吴语方言、特定时空、谚语的隐喻与韵律都使它成为口头文学类非遗的复杂典型。但根据调研,沪谚存续情况不佳,主要依靠《沪谚新编》和市、区级传承人音视频传播。其中,线下通过闵行地区文化活动及浦江镇一小、二小进行小范围科普;
线上近年浦江镇非遗保护办公室逐步在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但局限于语音和短视频,效果不明显,影响力不足。究其原因,其科普多跳过文化背景“就沪谚论沪谚”,形式局限在念读讲解上,趣味性、时代感不强,未能从沪谚本质选择适配的数字化形式。从元宇宙视角探讨其本体属性,一方面为其科普VR提供精准的设计方案,另一方面为其他口头文学类非遗本体开发提供新角度。

3.1 “声、形、意”沉浸式演述场域

口头文学类非遗以声音为本质。声音在记录和表现的过程中,经过语音及语义的重新组合会导致记录的变迁,而这种记录亦会根据时代而改编。受地域民族特色的影响,“声”往往指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语调,如沪谚的陈行方言。“形”则指可见可考的文字及少量图像,如《沪谚》《沪谚外编》《沪谚新编》的记载。同时,“声”往往与传承人的神情肢体语言同步演述而形成演述场域。格雷戈里·纳吉(Gregory Nagy)认为:“没有演述,口头传统就不是口头的。”[14]一方面,表演形成了另外一个层面的“形”,如沪谚传承人演述时的表情、肢体语言等;
另一方面,任何非遗都要被理解才能被传承,即需理解“声”“形”背后的“意”。它包括浅表的语义语境,以及深层的文化背景。因此,口头文学类非遗本质是“声、形、意”个体演述场域与集体文化背景交织的综合体,其传承传播需要也可以塑造出从浅表感知到深度认知,从具象空间到宏观背景的全方位沉浸式体验。这正是元宇宙所强调的心理沉浸。心理沉浸希望且可引发体验者更好地理解与认同非遗内容和文化,甚至主动参与二次传播与创作。可见,口头文学类非遗本体内涵与元宇宙心理沉浸、认同属性高度契合,虚拟现实技术高度适配于其传承与传播。

3.2 意合隐喻的社交语汇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将传统口头文学分为谚语在内的八个类别,沪谚即属于此,兼具口头文学类非遗和谚语双重属性。从信息学角度,中国谚语凝练简洁,“立象以尽意”,彰显汉语语义强大的意合功能[15]。解码者需先从文字符号建构组合意象的视听符码,再以逻辑思维推导隐射内涵。就沪谚来说,陈行方言、汉文字、流变的时空背景加剧了解码难度。但元宇宙视角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可将其化为视听元素,建构沉浸式的多通道语言,将线性认知负荷变为立体具身感知,加速沪谚隐喻的解码。语言学角度上,谚语多作为语用标记以强化论证效力、提供证据来源、浮现主观立场等,带有交际意图[16]。沪谚亦如此,且其描摹的多是以事件为单位、以社交为行为的动态图谱。这种情境化社交的功用,不仅与元宇宙强社交属性一致,而且可通过元宇宙视角下的虚拟现实技术更好地展示和强化,在社交实践中活态化传播。

综上,从“声、形、意”沉浸式演述场域、意合隐喻所需的具身解码、语用标记的社交属性这三方面看,沪谚在本质上与元宇宙要求的心理沉浸、强社交与认同机制不谋而合,元宇宙视角下的虚拟现实技术是其传承传播的最佳形式。推及所有口头文学类非遗,尽管都以异文化背景的演述场域为核心,但不以社交语用为显性功能或口语复杂度对具身解码需求不强的,与元宇宙的契合度必略低于沪谚。不过,口头文学类非遗都根植于世俗生活,蕴含着百姓社交图谱,所以强社交要求下的元宇宙视角更可促进其现实应用价值的挖掘,进一步强化认同感与非遗的持久生命力。

区别于单纯语言类或表演类非遗,口头文学类非遗的核心是“声、形、意”演述场域,多蕴藏着生活化戏剧性的情境社交。这使其科普需要多通道、具身交互、三维沉浸的VR技术;
反之,通过VR多层多元解码与互动,也更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其魅力。再者,基于沪谚与元宇宙的高契合度,元宇宙视角下以VR技术传承传播沪谚可激活其活态性,确保其传统性和整体性。科普的内涵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以提升国民素养为宗旨,属于社会教育范畴,同样需遵循认知规律。所以,科普VR可依据虚拟现实在线学习资源建构理论框架设计。本研究拟从元宇宙视角下的虚拟现实技术与沪谚非遗本体出发,从内容、场景和交互三方面对应虚拟现实在线学习资源建构理论中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3个层面,设计这款沪谚主题科普VR。

具体设计思维为:强调内容、场景与交互的狭义概念,即内容设计主要是沪谚知识的择选及科普策略,场景设计侧重VR空间与数字人的塑造思路,交互设计则注重VR人机、人际层面的具身通道形式。设计原则上以口头文学类非遗适配VR的独特性为基础,即内容侧重纵横开掘的多维度,场景以多通道与三维张力塑造沉浸化情境,交互则利用混合具身手段来丰富和强化社交价值,等等。

4.1 整体性的内容设计

秉承非遗数字化整体性理念,发挥VR多通道和三维立体的技术优势,内容设计首先需进行多维开掘。整体性的内容是实现元宇宙心理沉浸的基石,内容表达的整体性(如符合教学规律、贴切当代语境等)又是实现认同的要求。因此,基于非遗与谚语的双重归属,本款沪谚主题科普VR的内容为沪谚市级传承人周曙明老师的演述活动及其衍生出的陈行方言,主要有多版本文字记录、浅层释义、深层背景、语用价值4套要素。

(1)“声、形、意”由浅入深的演述与教学,从认知角度契合内容的整体性,为元宇宙属性的实现打好基础。本设计首先以全景拍摄周老师朗读及阐释的沪谚,为沉浸式体验打好技术基础。朗读使用陈行方言,阐释使用现代沪语。为更好地进行“声”“形”解码,演述时同步标记现代汉语字幕、吴语拼音和普通话拼音。但演述更多是展示,不适合所涉及特殊名词、俚语、谐音等的复杂教学。比如,“七宝茶馆——夜乐(夜落)”,既有“乐”“落”方言谐音,又涉及历史地理背景,还包含方言俗语隐略(见图1)。学习障碍势必影响沉浸体验,因此增设“沪谚小课堂”,由虚拟教师以普通话、沪语“双语”教学,丰富认知途径。这种从具象到抽象的解码路径,从整体展示到针对性教学的认知路径,既发挥VR技术优势又遵循教学规律,为学习者心理沉浸做好铺垫。

图1 沪谚小课堂中虚拟教师讲解“七宝茶馆——夜乐(夜落)”

(2)传统内容的当代式、数字化表达,从叙事角度延伸内容的整体性,为元宇宙属性的实现强化效果。基于非遗整体性、活态性和元宇宙的认同需求,沪谚演述还需贴切时代语境、数字生态习俗、互联网习惯等。所以,传承人的演述也应当联系当下生活,使语言现代化、年轻化和网络化。这种内容与叙事上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亦是整体性的延伸,强化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在心理沉浸基础上的认同效果。

(3)跨时空价值的现实语用,从功能角度丰富内容的整体性,为元宇宙属性的实现拓展空间。沪谚是百姓生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贯穿时空,所以将其语用才能真正实现活化。从元宇宙强社交视角出发,可设计情境社交活动以进行语用实践。图式建构理论认为,知识须从熟练到迁移才被真正掌握。所以,在演述与教学后,本设计以事件驱动的方式设置普适性议题[17],让学习者在虚拟情境中开展沉浸式社交。这种举一反三的教学设计,不仅是对科普内容的丰富,也体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整体性教学思路,更为元宇宙强社交属性的实现拓展空间。

4.2 在场感的场景设计

VR教学资源设计要实现“在场”体验升级,实质是大幅提升沉浸感与认同感,甚至产生时空错觉。如果整体性的学习内容是内核基石,那么在场感的学习环境就是外在驱动,二者辩证统一,强化了元宇宙视角下的心理沉浸与认同。而学习环境的在场感设计落实到VR中,主要是场景及其玩家与非玩家角色(NPC)数字人的设计。

(1)高仿真、全景化场景塑造“在场”,实现元宇宙的心理沉浸基础。波尔特(Jay David Bolter)认为,虚拟现实使用的是感知媒介而非符号媒介,因此心理沉浸依赖的是高仿真、全景化的视听语言。演述活动中,视觉上利用VR动画的虚构性、视听综合性和三维仿真性建构语言和影像都难以复原的老上海意象和情境(见表2与图3);
听觉上对演述与三维动画进行5.1环绕收声、混缩,尤其注重易忽略的环境声与动效,这是形成“在场”感最重要的元素。传承人置身虚拟全景中,通过演述传递体感沉浸,让学习者加速理解、实现心理沉浸,最终更好地理解、认同并运用沪谚。其他板块的设计同理。

表2 适合VR表现的沪谚及其对应场景

图2 沪谚“虹口赌台摆一日,上海叫花多一个”的演述场景

(2)数字人身份确认“在场”,提升元宇宙的心理沉浸深度。本设计塑造学习者与教师两类数字人。学习者获得自选性别、衣着、发型、称呼等数字人专属身份并开展进阶式的学习活动,学习任务也因个性化匹配而多元化;
教师数字人包括传承人和虚拟教师,二者虽在现实映射上有区别,但在VR世界中本质相同。在两类数字人的关系上,本设计模拟真实教学的平等交流,如通过VR眼镜的主观视角实现师生间平、直视的面对面教学等。这些都是用个性化“身份”意识帮助学习者不断确认“在场”感,从而在外在场景沉浸的基础上深化内在心理沉浸。

(3)半开放、多元的情境自创强化“在场”,拓展元宇宙的心理沉浸方式。虚拟世界中场景(setting)、情节(plot)、角色(characters)才是关键,叙事者消失,故事永远没有结局[18]。因此,除了场景仿真和身份创设,还要让学习者参与VR世界的情节创造,获得基于参与的“在场”感。在情境实践板块中,本设计提供可选的场景、角色、情节与语料,让学习者在自创情境中更深入地学习、理解沪谚。其带来的归属感和所形成的多元生态,不仅拓展元宇宙心理沉浸、认同、多元化等属性的技术形态与实现路径,更是虚拟世界“叙事者”消失、“故事”也不会结局的手段。

4.3 认同式的交互设计

认同是非遗活态化存续最重要的心理机制,元宇宙视角下“人机-人际”强社交理念有助于其最大化实现。具体而言,科普VR的学习活动需设计具身型作业且赋予学习者基于自我与群体认同感的人机、人际多元交互方式,以提升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严肃游戏(Serious Game)”以娱乐为过程、教育为目的,促进知识生成和理解,训练技能,强调认同感与教育宗旨,可为本交互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由于VR交互主要基于触、视、声三通道,因此本科普VR基于MOG(多人互动游戏)从“人机-人际”层面设计体感、眼球、语音及其混合形态的交互形式。

(1)人机强社交,包括学习者与程序的交互及虚拟教师的社交两部分,实现元宇宙要求的自我认同。与程序的交互主要是学习者挑战任务,如以游戏检测对沪谚声、形、意及词汇、语用的掌握情况等。与虚拟教师的社交介于“人机”与“人际”之间。由于本设计并没有搭载AI,所以尚达不到人际社交层。但数字人的角色互动理应区别于程序化的游戏互动。所以,演述教学和“沪谚小课堂”都设置了眼球注视(模拟注意)、动作捕捉(模拟举手)、语音交互(模拟跟读)的触发点,让学习者与虚拟教师之间形成模拟真实教学的社交行为,也提升学习专注度。这两类交互更多是实现学习者自我身份与价值的认同。

(2)人际强社交,主要是多位学习者以多元数字人身份协作完成任务,实现元宇宙要求的群体认同。沪谚描摹江南百姓以事件为单位、以社交为行为的动态图谱,因此情境实践板块适合角色扮演(Role-playing)游戏。多位数字人在情境中通过社交行为强化沪谚的应用力。尤其在自创情境时,以思辨、讨论、协作深化对沪谚的理解,提升创新力和合作力,强化群体认同。这也与严肃游戏强调在游戏中锻炼学习者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宗旨相契合。

(3)强社交活动中的游戏激励制度是实现认同的具体方式。不少学者提出严肃游戏中的合作和竞争机制可激发学习兴趣,并证明二者以不同方式并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维持参与者的积极性并提升效果;
而且,在正、负向组合运用下激励作用更佳。实际上,为保证底层逻辑的可靠度,游戏一般依托现实人类社会中的生存需求、利益驱动、个人成长、群体发展等规律来构想,而严肃游戏对真实性要求更高,对经济、文明基础规律的依赖尤甚。竞争与合作是推动文明进步最重要的两大活动,严肃游戏的情境与任务通常在经济学社会学规律的基础上设计,并以二者为手段给予参与者正、负向激励,以平衡严肃与娱乐。这也正与元宇宙提出缔造“经济系统”和“文明”的视角契合。可见,严肃游戏的激励制度符合且强化了元宇宙视角下的VR交互设计要求。

因此,本项目中的多种交互设计都组合运用正/负向合作、竞争激励机制。例如,在任务通关后发布奖章、特定身份,失败后发布鼓励话语、正确示范等,更重要的是公布排名并发布社群挑战式公告以激励竞争(见图3)。当然,其本质还是以元宇宙的强社交为导向,促进认同感而实现教学目的。基于多阶的完成情况又可形成学习者画像,帮助匹配社群以继续挑战任务,如此循环,强化认同。

图3 沪谚主题科普VR的任务达成激励界面

沪谚是上海口头文学类非遗的典型。从元宇宙视角设计这款沪谚主题科普VR,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口头文学类非遗的数字化传承和传播启迪新思考、探索新思路。窥其本质,元宇宙是视角与要求,VR是技术与手段,口头文学类非遗才是内容,是出发点与落脚点。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思考与归纳出口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设计的核心要点并提出相关建议。

5.1 元宇宙视角下口头文学类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应是整体性的演述场域与流变的媒介转述

长期以来,口头文学类非遗存续都以“声”为抢救重点,在保护思路上,很少从语言学、文学、人类学等学科挖掘本体内涵。元宇宙使关注点从单一的“声”扩展到完整的“演述”活动,塑造“声、形、意”一体的演述场域,让学习者“在场”。这也与口头文学学术界提倡从文本中心过渡到表演中心的研究,与非遗数字化理论提倡的文化与语境下整体性研究相契合。

同时,结合元宇宙的“多元化”要求,口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保护内容还应囊括时空流变中多种媒介的转述。传统观点通常认为,汉字磨灭了原始本真的口头文学,将“声”“形”对立。但是,文字虽对其禁锢定型,恰恰又在另外一个层面扩大声音的传播,使其超越时空,得以更好地保存[19]。这种多元记载已是活态化口头文学类非遗的一部分。元宇宙“在场”所要求的整体性,不仅是当下时空切面的演述场域,还应以纵贯历史放眼未来的格局,置身多元时空,看待每次媒介转述后其重新异变的文化增值。

由此可见,元宇宙视角下的口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设计,首先应以辨证与发展的历史观挖掘流变的本体,进而整体设计内容,如考虑不同时空的多版本文献、不同传承人的多样化演述、不同历史时期媒介对其的异变等。以虚拟现实技术存续时,场景与交互设计提倡发挥三维表现力,即三维媒介的多感官立体式特征几乎覆盖所有图、文、声音、影像等二维单、双通道媒介,且有具身交互功能。如此一来,多元跨时空的口头文学类非遗可以线性或者非线性的方式组合,情境化、沉浸式、互动性地立体展示。否则,不管是内容还是技术形式上的狭隘应用都会导致口头文学类非遗在转述中的再度失真,违背非遗保护完整性、传统性的宗旨。

5.2 元宇宙视角下虚拟现实支撑口头文学类非遗的本质应是强化心理认同以实现文化认同

元宇宙视角下的虚拟现实技术,不管是“强社交”还是“心理沉浸”,乃至“经济-文明”系统的要求,都归于强化3I属性的极致“在场”感,也就是身心灵融入虚拟世界后高度沉溺的状态,近似米哈里(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心流”(flow)。尽管心流通道模型(the model of the flow state)认为,其产生前提是技能与挑战的平衡,但深层动机是自觉投入并享受其中的心理认同[20]。口头文学类非遗由于声、形、意的复杂性,异民族、异文化的陌生性,更需元宇宙视角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帮助学习者从心理层面接受、理解,从心理认同实现文化认同。建档式的保存只是濒危非遗抢救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直观地呈现并使用户认知与理解[21],尔后一代代人自发地传承与传播才是其长期活态化存续的根本路径。心理与文化的认同就是实现这一路径的内驱力。

元宇宙视角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尽管是口头文学类非遗的适配形式,但还要从学习者自身出发,在内容、场景和交互的设计上强化密度、精度、具身通道丰富度、体感真实度与流畅度。比如,内容设计注重历史与当下的联系,以现代思维演述,注重非遗在生活中的价值与功能;
场景设计除全景沉浸外,还要给予学习者个性化的身份选择与确认;
交互设计打造多元、具身的“人机-人际”强交互,并遵循日趋脱离实体的精神“在场”生存习性与社交习惯,设置正、负向激励机制等,提升学习者参与感,让学习者寻求自发、主动的心理认同,促成文化认同。

实质上,任何非遗的数字化设计都应基于多样且复杂的非遗本体和多元且发展的数字技术适配关系,不同类别的非遗对应传统信息、机械控制、交互触屏、传感器、虚拟现实等不同的展示方式[22];
应采纳除却粗犷嵌套而转向精准定制的思路,但不能一味从新而舍旧。元宇宙引入新视角,虚拟现实提供新技术,但“在场”的心理认同感并非只有二者才能赋予。后续,沪谚主题科普VR将在内容上增加多版本书籍记载复现,丰富当代语用情境;
在场景上强化沉浸感,使用与VR契合的Ambisonics 360°三维音频录制技术,创建完整、连续的声音范围;
在交互上搭载AI技术尝试实现人机社交体验,优化多人在线协作的流畅度和关系认定以激励合作等等。这些都是不断完善和极致化元宇宙所要求的“在场”体验。事实上,这款VR还将在沪谚博物馆、学校与各文化场所的沪谚科普活动中应用,为此需要营造更凝练、沉浸的非遗文化氛围来拓宽和强化“在场”。所以,以元宇宙视角思考非遗科普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更包容、开拓、多元的思维。舍弃一味盲从和赶潮,因地制宜地打好“组合拳”,才能真正将“传统性”的非遗“整体性”地“活态化”传承。

注释

①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保护”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猜你喜欢虚拟现实宇宙社交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好日子(2021年8期)2021-11-04宇宙第一群百家讲坛(2020年4期)2020-08-03社交距离第一财经(2020年4期)2020-04-14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REALITY BITES汉语世界(2017年3期)2017-06-05这宇宙课堂内外(高中版)(2017年1期)2017-03-22风口上的虚拟现实商周刊(2017年24期)2017-02-02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宇宙最初的大爆炸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4年1期)2014-01-13

推荐访问:口头文学 寓教于乐 科普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寓教于乐:元宇宙视角下口头文学类非遗的科普VR设计》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寓教于乐:元宇宙视角下口头文学类非遗的科普VR设计》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