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启示

时间:2023-07-09 03:05:04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时忆宁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杭州311231)

自2016年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工匠精神后,工匠精神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弘扬工匠精神,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1〕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弘扬和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诉求。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是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重要内容,对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微观层面:劳工神圣、金的品格、敬业乐群

“劳工神圣”“职业不分贵贱”是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在个人认知层面的体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劳工运动蓬勃发展,引发中国新知识分子深刻反思“知识与劳动”的关系,猛烈抨击“学而优则仕”“权贵学阀”等封建特权思想。继蔡元培首次提出“劳动神圣”的口号后,包括黄炎培在内的新知识分子群体进一步将此口号推向高潮。黄炎培认为,当时社会积习重士而轻农、工、商,贵劳心而贱劳力,是职业教育难以推行的重要原因。他在《职业教育之礁》一文中批评当时“非以职业为贱,即以职业为苦”的社会心理,提出“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苟有益于人群,皆是无上上品”〔2〕218的主张。“劳工神圣”是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标准,也为劳模精神和劳模形象积蓄了思想基础。

黄炎培用“金的品格,铁的纪律”来比喻从业者的人格精神,强调“人格必须完善”。他在1936年国难当头之际,向青年学子提出“金的品格”要求,即“高尚纯洁的人格、博爱互助的精神、侠义勇敢的气概、刻苦耐劳的习惯和正确进步的思想”〔2〕381。他提倡发挥守法精神和习惯,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以及厉行身体锻炼、规律生活,做到律己严、待人厚。他还强调“自己尊重人格,同时还须尊重他人人格;
互相尊重,实为人与人间最理想的境地”〔3〕414。

“敬业乐群”是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1918年,黄炎培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学校时,就将“敬业乐群”作为校训。“敬业”即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3〕254,要求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职业道德观,专心致力于学业与职业,愉快地从事本业,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乐群”即具备“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学生应具备“理必求真,事必求是;
言必守信,行必踏实”的高尚情操,具备合作互助的精神和服务意识。黄炎培等人还制定《职业训育标准》,将“敬业乐群”内涵转化为11条共同修养和农工商各科修养标准。

(二)中观层面:为群服务,和是是非非的群众在一起

“职业教育训练,第一要义即‘为群服务’”〔4〕。中华民国成立后,各省大量推广教育,如“中学校一县有骤增到一百所以上的,但它的毕业生大都没有出路”〔2〕417。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舶来品数量骤减,然实业界却苦于没有技术人员来推广制造国货,因此,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要求把教育和社会需求、群众需求、人民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黄炎培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人生必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2〕218。他认为职业教育就是要在“需求中求学问”,“无论受教育至若何高处总以其所学能应用社会、造福人群为贵”〔2〕218。在他创立的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时就一律要写契约书,内容有三:尊重劳动、遵守规律和服务社会。他认为学生必须首先拥有自立能力,自谋其生,才能服务社会、勠力国家。

黄炎培认为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现了“群”的伟大价值。民智被唤起后,从前的“孤高”“狷介”“逸民”“独行”只能束之高阁。“文章能使群众了解,事业能给群众福利”〔5〕,必须投身到群众中去,与他们建立血肉联系。他认为职业教育的贡献就在于教人所学即是所做,把学问和事功结合起来,以应对群众、社会的需要。

黄炎培还抨击了当时社会中一些贪官污吏、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利用手中特权掠夺财富、攫取高位、造就权势,早已完全与群众脱节。他认为这是一种社会“浮力”在作祟。对此,他要求在学校时,老师务必和学生同甘共苦,互尊互谅,绝对不为“浮力”掀动;
告诫学生进入社会后,千万要打破这种浮力,不要把一般地位、富力、知识不如自己的人变成敌人。他劝诫学生要清楚群众的意愿,接受群众的意愿,站在群众中间。“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就是自己的良心。决不能为了某种好处,受到某种威胁,挡不了某种利诱就做违背良心之事。群众是有是非之心的,要切切实实地服从良心命令,坚定地和是是非非的群众站在一起。

(三)宏观层面:赤诚爱国、教育救国

爱国主义贯穿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始终。在那个中华民族深陷苦难的年代,深受老师蔡元培爱国精神的感染,以及早期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黄炎培坚定了教育救国的决心。1917年,他发表《职业教育实施之希望》一文,把职业教育与挽救国家存亡联系在一起,明确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国家最困难的生计问题”〔6〕6。同年,他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宣告“职教社的唯一信仰,就是爱国、报国”〔6〕56。他为职教社题词“责在人先,利居众后”,呼吁学生像中国抗日义勇军那样奋勇杀敌,并感慨“人人都能如此,中国不会被灭亡”〔7〕。

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中的爱国主义,是适应国家民族的要求、与时俱进的。职教社成立后,黄炎培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将培养实业人才,倡办国货等实用主义思想融入教育教学,在经费、场地、校舍靠各方捐赠筹划,封建顽固势力辱骂攻击的夹缝中艰难办教育。在职教社十年的推广和实践中,黄炎培致力于唤醒民众,培养人才,挽救民族危亡,融“实业救国”与“教育救国”为一体,以求国富民强。但是黄炎培逐渐认识到基于爱国主义的“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思想只是一种过渡,不禁感慨“我们所希望的,百分之七八十没有达到”〔6〕65,仅仅依靠职业教育无法救中国,只是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必须坚定革命立场。于是,他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宣告职教社应加入政治活动并与职业社会加强联系合作,号召大家要集中力量,共同抵抗敌人的压迫,并把职业教育的目标从“为社会服务之预备”,重新解释为“为民族谋独立与繁荣”,进一步赋予职业教育以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九·一八”事变后,他的思想和行为急剧转变,义无反顾加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和师生们运送军火物资,收容救济难民等,四处宣讲团结抗战,拿起革命的武器去践行爱国主义。

(一)核心内涵相融

工匠精神是千百年来工匠劳动实践在精神方面凝结而成的文化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定义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8〕的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从思想层面来看,工匠精神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从意志层面来看,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态度;
从行为层面来看,工匠精神是勇于创新、一丝不苟、耐心严谨的工作作风。

工匠精神也是一种伦理德性精神、劳动精神。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具有一生打造优质产品,一生追求卓越的优美德性和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优秀工匠,从“匠心”层面,必须拥有对职业的高度认同,建立与从事职业的忠诚度;
从“匠术”层面,必须是“神乎其技”“人技合一”“行之久远”的优质人才;
从“匠德”层面,必须在敬业乐业、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同时,为人刚正、品格高尚,与人为善。这是对新时代工匠精神核心内涵的应然解构。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与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中“职业不分贵贱”“金的品格”“敬业乐群”等主张相融通。黄炎培极力提倡职业神圣之学说,强调要发挥职业平等之精神,与当前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的社会氛围内在一致。黄炎培反复劝诫学生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培养完整的人格,因为“人格一经损毁,其人见弃于群众”〔2〕414,同时还强调要尊重、热爱所从之业,团结他人,用一技之长服务社会。这种职业道德教育观,与新时代工匠精神所要求的专注职业、敬业有为、道技合一的内涵相契合,两者在核心理念和本质内涵上具有共同性。

(二)价值取向相通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工匠精神的主体是广大职工,是对广大劳动者的时代要求;
客体是人民群众,是职工、企业、政府机关部门的服务对象。弘扬工匠精神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培养一支有理想、懂技术、会创造、敢担当的庞大产业工人大军,也是为了更好地打造“中国制造”“中国服务”品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的大国工匠,早已超越工匠这个群体,推及到社会传统制造业、新兴制造业等各个行业,覆盖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涉及服务业、制造业等所有职业群体,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新时代工匠精神具有群众性、社会性等特征。它体现了普通劳动者的价值,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与汗水,折射出平凡劳动的不凡价值,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劳动和劳动者理念的重要发展。它不仅有助于劳动者树立劳动的自豪感、责任感,也有助于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展现工人阶级的新面貌,改变社会上轻视劳动的浮躁风气,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工匠精神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关键环节。全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工匠精神来谋求发展突破,以面对社会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与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中“为群服务”“服务社会”“联系群众”的观点相通。黄炎培认为任何事物要根据它贡献于民众的有和无、大和小,从而定其价值,决不能为了满足个人私利与群众脱节,做违背良心之事。这与新时代工匠精神来源于群众,惠及群众的价值取向相向。两者都强调做实“服务”文章,不但是“服务群众”,更是“服务社会”,从而为群众、为社会谋福利。

(三)终极追求相向

新时代工匠精神是为适应我国向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而产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9〕。新时代工匠精神为丰富中国精神内涵,推动中国制造,铸就中国品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不竭动力。工匠们用高超的专业技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贡献,传承和弘扬以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他们在技术修炼上与时俱进,不拘泥于传统,不固守于惯例,不断改革创新,彰显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当前,中国制造面临由大变强的转型发展任务,如何从低端制造,转型成为中高端制造,最终发展成为创新科技中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制造2025”奋斗目标需要工匠精神为推动中国制造凝神聚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实现结构优化和创新发展。工匠精神也是铸就中国品牌的内在支撑,只有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引导广大劳动者树立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观,才能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打造高端产品,铸就享誉国际的中国品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

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和工匠精神的终极追求同频共振,那就是凝聚合力,实现国家富强。虽然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深受苦难和存亡危机的模样,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始终贯穿黄炎培等爱国人士和新时代大国工匠们的一生。他们将个人命运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顺应时代潮流,凝聚民族合力,为实现国富民强奋勇前进。

(一)个体发展维度:在职业素养教育全要素中培树新时代工匠精神

“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是黄炎培推行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他曾指出,职业教育是让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于社会生产事业;
同时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情感。在创办中华职业学校时,他注重养成学生的共同心、责任心及勤勉诚实克己公正的美德,极力提倡劳动、服务精神,注重师生精神方面的陶冶和培养〔10〕。黄炎培不仅培养学生一技之长以谋生活,更要求学生成为人格完整之社会公民,重视在工作和授课之外的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实习训练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这种将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理念对新时代工匠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人本教育,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也是职业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职业素养是一个多层次系统概念,包括个体的职业信念、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劳动者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在职业素养教育全过程中融入新时代工匠精神要注重顶层规划、体系建设、行动落实等方面。

要系统谋划,建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教育发展规划。高校应在充分分析形势、调查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树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教育发展理念,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时代呼唤,是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因此,应将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内容、评价体系等环节,制定路线图,倒排时间表,形成闭环管理,系统勾勒蕴含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教育发展蓝图。

要提质见效,将工匠精神渗透立体式课程体系建设。职业素养教育立体式课程体系包括职业技能课程、职业道德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课程。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首先应针对不同的专业属性和岗位特性,归纳不同专业群的职业素养标准,有针对性地开展素养培养,绝不能搞“一刀切”;
其次要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专业教学,将显性职业素养教育与隐性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通过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第二课堂”等形式提升教育成效;
同时,要在此过程中注重品牌效应,打造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模式。如我国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该校2020年首届职教本科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从业于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和高端制造产业〔11〕,被寄予厚望成长为新一代大国工匠。

(二)社会需求维度:在完善人才供给体系进程中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

民国时期,人才的供给矛盾突出。一方面“学而优则仕”等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大部分毕业生不肯屈就于生产劳动和服务性职业,就业即失业,也无一技之长,学非所用,缺乏劳动技能。另一方面“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实业界急需一批技能型人才来推进国货生产。在此背景下,黄炎培立志办好职业教育,以期为个人服务社会做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做准备。这种为民服务、为社会所需服务的职业道德观在当今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仍具有适切性。

完善人才供给体系是破解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障碍,解决人才培养质量缺位和结构错位矛盾,实现人才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人才供给结构性矛盾的表现就是高质量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性人才的缺失。因此,有必要从多方协同、营造育人环境等维度着手,厚植新时代工匠精神。

要多方协同,构建人才供给体系建设的育人共同体。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离不开“政校企”多方联动共育。政府部门一方面应该克服自身“粗放式”管理与服务,教育公职人员发扬工匠精神,把工作做扎实、做精细;
另一方面,要有效组织企业、高校开展深度合作,给予政策、资金、制度上的支持,为多方合作培养开好局。对企业来说,应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建立技能培训制度、选派优秀骨干参加培训、对外交流等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进而提升产品品质和企业效益。学校也要考虑将深层次的产教融合作为职业素养训练的重要途径,通过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等方式,邀请企业行业参与人才培养,将“工匠精神”融入真实的生产和工作环境中,使教学与生产零距离,“政校企”协作与“工匠精神”养成教育有机融合。

要营造氛围,打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育人环境。从社会角度来看,要培树新时代工匠精神首先就是要转变社会价值观念,坚决抵制争名逐利、轻视劳动、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选树工匠典型,让优秀的工匠和科学家、学者、艺术家一样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使工匠精神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从家庭教育来看,应将劳动教育当作家庭德育的最佳途径,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重视劳动过程,培育职业精神。从行业企业角度来看,工匠精神是品牌的塑造和核心价值的建立,是管理文化的核心,也是打造“中国制造”品牌的动力来源。企业应厚植以“工匠精神”为支撑的文化土壤,激发广大职工勤奋作为、创新发展的意识,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精神支撑。从校园文化建设角度来看,要用工匠精神引领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核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建设等,将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改革创新的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同时,重视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融入学生社会能力体系的培养标准中,培养学生具备“职业人”“社会人”的良好形象和行为规范。

(三)精神追求维度:在爱国主义教育全过程中厚植新时代工匠精神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应以个人修养为起点,终须以民族复兴为终点。因此,黄炎培教育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将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服务于社会,报效于国家。在教育实践和斗争考验中,他带领师生逐渐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事实证明,像黄炎培这样抱有“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思想的爱国人士,其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与爱国主义不可分割,对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有指导意义。

“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近代以来爱国主义的两大历史性任务〔12〕。爱国主义与新时代工匠精神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爱国主义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引导,新时代工匠精神是爱国主义的自觉实践。新时代工匠精神不仅仅是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重提待塑的民族振兴法宝。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涵养新时代工匠精神,要在认知和行为层面把握内在联系。

从认知层面,要认清国情现状,认识到新时代工匠精神与爱国主义本质契合。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奋斗目标,离不开一大批技艺精湛的产业工的支撑。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消解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使人们逐渐偏离基本道德规范。这些都需要新时代工匠精神“在场”,为人们提供道德规范,深化民族情感认同,维护社会底线。发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打造中国品牌,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及结构升级就是新时代的爱国主义〔12〕。

从行为层面,要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解读和教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结合。在教育理念上,以爱国主义为价值规范,要唤醒工匠意识,增强人民对民族发展的价值认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道德观、职业价值观;
要涵育工匠情感,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工匠精神培育提供丰厚的土壤;
要磨炼工匠意志,促使工匠在长期的技术实践中改良创新,锤炼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始终将爱国主义作为精神驱动力。在教育形式上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榜样模范、网络宣传等载体,将“爱国”“奉献”等价值观融入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教育,通过实践将认知转化为思想,再内化为德行修养,实现爱国主义和工匠精神的升华。

综上所述,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推动了我国职业道德教育事业的发展,丰富了职业教育理论。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应借鉴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在个体发展中融入工匠精神,在国家和民族诉求中弘扬工匠精神,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厚植工匠精神。

猜你喜欢黄炎培职业道德工匠90后大工匠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工匠风采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3期)2021-11-19黄炎培的“三多”:行路多、读书多、著述多科学导报(2020年27期)2020-05-13黄炎培教子从小事做起做人与处世(2019年14期)2019-08-20工匠神形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打 得 好中外文摘(2018年18期)2018-11-21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中外文摘(2017年22期)2017-11-13工匠赞大江南北(2016年6期)2016-11-21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中国市场(2016年44期)2016-05-17

推荐访问:工匠 新时代 培育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启示》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启示》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