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加快建设符合宁夏区情和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

时间:2023-07-05 18:25:08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吴青霞 王玉珠

(1.银川市中医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2.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 银川 753200)

加快建设符合宁夏区情和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黄河流域中医药科技创新先行区,打造中医药医养康养胜地,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带动作用,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健康宁夏的战略抉择,更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突出作用,提升中医药服务效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实现宁夏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

“十三五”以来,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人才队伍建设初具规模,科技创新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医疗保健与产业发展的引领、驱动作用日益显著,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

1.1 中医药科技创新环境明显优化

宁夏颁布了新修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中医条例》《“健康宁夏2030”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健康宁夏行动的实施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批重大政策,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宁夏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等一批重要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一批重要工作体系。“十三五”期间,宁夏对中医药投入持续增长,累计投入资金16.42亿元,改扩建中医医疗机构13所,建立了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中医科室为纽带、乡村医疗机构为基础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1.2 科技创新载体与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宁夏建立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全区名中医传承工作室46个。围绕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突破,组建5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9个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围绕中药现代化重大共性技术突破、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建设全国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2个,建设自治区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加强开放合作,与区内外20余家高校开展科技合作。以科技促临床,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专病的建设,建设中医类重点专科41个,成立自治区级以上专科联盟4个。以服务链布局创新链,公立中医医院实现了“治未病”中心建设全覆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了中医馆,100%社区卫生服务站、76%村卫生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针灸、推拿、拔罐、熏蒸等中医适宜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效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特色优势。基本形成了以区、市中医院为龙头,高、中等院校和企业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延伸,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科技队伍相结合的产学研用体系,构建起功能互补、形式多样的支撑中医药科学研究的高平台。

1.3 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宁夏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精华,挖掘整理中医药传统知识63项。紧扣“激发中医药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这一根本,聘请3名院士为自治区特聘专家,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统筹推进高层次人才、特色人才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优秀骨干人才182名、学术继承人50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名。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等3所涉中医类高校,专职教师98人,拥有博士学位者占49%,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师承)教师40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以项目为纽带,集中力量攻克中医药科研重大课题,组建3个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围绕重大疑难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方面,获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实施各类中医项目161项,支持经费8 000多万元,“升清降浊治疗慢性肾衰升降失常的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等5项中医药科研成果获宁夏科技进步和科学技术奖。

1.4 为有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高治愈率作出了突出贡献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宁夏回族自治区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坚持中西医结合防治,组织自治区知名中医药专家研究、讨论,结合宁夏气候和地理特点,制定了《宁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发挥未病先防、辨证施治等特色优势。2020年2月21日,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清肺排毒合剂”“益气防瘟合剂”和银川市中医医院“清肺排毒合剂”“益气固卫合剂”通过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在全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及中医医疗机构调剂、凭中医医师处方使用。这项成果也成为自治区疫情防控的有效治疗手段和有力武器。综合应用清肺排毒汤、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达原饮等传统经典方剂,结合患者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一人一方,精准施治,中医药参与治疗达98.6%;
中医药参与治愈出院治疗率为98.2%,显著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提高了治愈率,为宁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1.5 助力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2020年,全区中医类机构385所,其中中医医院35所、中医类门诊部和诊所350个,公立中医医院18所,其中三级6所、二级12所;
开设中医床位5 758张,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4 796张,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0.67张;
全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3 125人,每千人口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0.43人。2020年,全区中医总诊疗人次608.28万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15.32%;
中医类医院诊疗人次331.52万人次,占医院诊疗人次16.81%;
中医类医院出院人数14.86万人,占医院出院人数15.2%。看中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就医选择。

1.6 助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宁夏通过基础研究计划、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计划等,先后启动实施了大宗中药材野生抚育、中药材标准生态种植、特色药材深加工、道地药材规范化技术集成示范与精准扶贫等科技项目。实施《宁夏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推进方案》“22842”工程,培育了以宁夏明德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为代表的8个优势地道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以及4个中药材产业园区,建成宁夏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医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药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以构建中药材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与南京中医药大学、上药集团等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组织实施了六盘山道地中药材产业化开发技术研究、六盘山道地中药材资源修复与保护和林下中药材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等项目。宁夏初步建成8个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中药材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同心银柴胡、隆德黄芪、秦艽等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宁枸杞”成为消费者最喜爱的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闽宁镇覆盆子健康养生产业基地和朝天雀枸杞茶博园被评为第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中药材产业成为中南部地区和移民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1.7 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深化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宁夏制定《关于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在取消药品加成中保留中药饮片加成率。在盐池县实施创新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效益试点项目,银川市、石嘴山市开展公立中医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支持公立中医医院在县域医改中牵头成立紧密型医共体。

相对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使命,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和日趋严峻的国际国内竞争,宁夏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亟待优化。

2.1 创新主体少,能力弱

目前,由于重大课题和关键技术攻关能力偏弱,全区只有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宁夏回族医药研究所和宁夏中医研究院等为数不多的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只有77人,且目前多数成果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中试基地,转化成果不理想。临床研究体系不完善,存在重研究轻临床的现象,防病治病能力有待提高。大量有实践经验的基层医疗机构科研立项少。中药材开发利用水平低,中宁枸杞因为独特的品质是唯一被载入《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列入国家十大药材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首批获得“道地药材”认证的枸杞品种。然而,目前对枸杞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及增强免疫力等诸多功效的药理学研究和临床试验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中医药企业数量极其有限,多数处于产业下游,依靠中药材原材料或二次加工作为生产和创收的主要模式,创新能力差,80%以上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还没有形成如“山东阿胶”“云南三七”“吉林人参”高附加值的中药大健康产品,中药种植、药品生产、健康医疗、旅游养生的中医药全产业链尚未形成,中医药与养老、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处在起步阶段。

2.2 创新平台数量少,层次低

“十三五”期间,宁夏中医药累计投入只占卫生医疗机构总投入的3.49%,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尚处于空白状态,创新平台层次相对较低,自治区级数量少,市、县级基本没有建立,临床技术和攻关的重大装备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与国家赋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不相适应。

2.3 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

2020年全区每千人口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0.43人,远低于西医类的7.71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4%,每万人口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数0.24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4%,中药新药研发人员更少,而这些人才大多相对集中在银川市。高层次人才匮乏,全国名中医只有3人,是为数不多没有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等领军人才的省份之一(邻近的陕甘青均有入选)。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人才流失严重。“招不进、留不住”的现象较普遍,甚至存在设备闲置现象。高等院校培养规模小,3所涉中医类高校每年仅有300名左右毕业生的规模,中医类高职没有中医类护理类专业。师承制度不完善,中青年人才跟师临床少,经验技术有限,适合不同类别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的体系模式有待完善。

2.4 机制有待深化,体制有待健全

中医药服务项目价格低廉,绩效工资普遍低于西医。中医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收费项目少,《宁夏三甲医院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20)版》4 847项服务价格中,中医仅有122项,仅占2.5%。已有项目收费标准低,附加值少,2020年全区中医医院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 4 764.6元,比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8 191.2元低42%,且调整机制较为僵化。人才评价不完全符合中医行业特点,职称晋升上人数超过岗位设置数后不再聘用,个别医院有高级职称资格但低聘、待聘人员占50%,面临无高级职称推荐的困境。对中医药优势技术的遴选较少,中医药循证建设紧缺,在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实施中的指导作用欠佳。多元投入与绩效评估机制尚未建立,长效投入缺乏,高水平的学术、学科带头人不足,人才激励机制尚未建立。中医药管理体制不健全,自治区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只有一个处,县(市、区)没有设置专门中医药管理机构,负责人员还大多数是兼职。自国家设立中医药管理局以来,吉林、湖南、山东、天津等地都相应成立了副厅级中医药管理局,一些地级市成立了中医药发展局,与卫健委并列。

2.5 认识不足,缺乏广泛宣传

对于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重大作用和意义,许多人尚且认识不足。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不够,对于中医药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和效果宣传不足,中医药知识的普及状况并不乐观,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档案收集整理不够规范,中医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有应用基础疗效确切的收集工作有待加强,对具有宁夏特色的古典名籍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还有待加强。

“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家和自治区对中医药关注程度和投入力度逐渐加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日益高涨,社会各界对中医药高度认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优势不断彰显,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优化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锚定优势,聚焦重点,建设符合宁夏区情和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黄河流域中医药科技创新先行区,打造中医药医养康养胜地,是时代赋予宁夏的重任。

3.1 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坚持国家所需、科学配置,选择有条件的自治区级平台,加强东西合作,强力开展省部共建,力争建成若干个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实现国家级平台建设在宁夏的零突破。坚持宁夏所能,整合平台,力争在黄河流域建设2~3个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临床研究基地、循证医学中心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技支撑平台,形成向上冲刺的发展极。坚持突出重点、提质增效,组建一批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研究室和临床研究基地。坚持突出特色、各展所长,鼓励各市布局建设若干个应用研究和临床研究平台。坚持协同创新、优化资源,加快建立中医药相关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实现主导产业、主要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坚持开放共享、产学研用结合,支持中医医院与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加强协作,组建中医药领域科技协同创新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院校企结合新突破。

3.2 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攻关

加强中医基础理论、文献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研究工作,促进传承创新。加强中医理论创新成果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提高中医临床服务能力与水平。加强多学科交叉诊疗规律与临床研究和疗效评价研究,推进中医药理论创新。以临床价值高、科学价值强、市场价值高为方向,在全区范围内遴选开发一批中药大品种。对现有临床疗效确切、市场前景好的中药大品种进行二次开发,延伸产品生命周期、开拓新市场。支持构建中药新药研发体系,开发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制清楚、应用广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特色明显的中药新产品。

3.3 发挥中医药科技创新主体的引领作用

发挥中医药科研院所引领作用,重点研究中医药临床评价的创新方法与技术,提升中医药临床研究科技支撑平台的建设水平。发挥高校领导作用,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组建适应课题需求的科研团队,解决中医药的重大科技问题及难题。发挥中医医疗机构科研的重要阵地作用,发挥中医医疗机构在临床实践创新中的主导作用,立足优势领域,开展以解决临床重大疾病问题,研制诊疗规范和技术标准,提高临床疗效的实践创新研究。发挥中医药企业主体作用,培育发展一批体制机制灵活、研发能力强、示范效应明显的自治区级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

3.4 推动优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做强龙头中医医院,依托三甲中医医院,建设若干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黄河流域医疗中心,启动自治区中医医学中心和市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力争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水平研究与创新转化等方面达到一流水平。做大市级中医医院,建设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提高地市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做优县级中医医院,使之有效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和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做实基层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做精临床专科,打造“旗舰”医院、“旗舰”科室。做特名医堂,鼓励引进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岐黄学者等名医团队入驻中医医疗机构。做活社会办医,鼓励名老中医和中医专业人才开办中医诊所,打造群众身边的名中医团队。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康复医院、护理院(站)和医养结合机构。

3.5 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创新能力

建设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力争实现县级中医院全覆盖。建设一批重点专科,建设心脑血管病、肿瘤、骨伤、肛肠、针灸等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和“中医特色诊疗中心”,彰显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建设一批中医药优势特色学科,加大基础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康复类、药材炮制类、鉴定类、制剂检验类学科建设支持力度。推广一批中医特色技术,实现基层常见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适宜技术应用推广全覆盖。健全全区中医治未病体系,实现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全覆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治未病工作。布局一批中医康复中心,加强中医康复医疗机构、康复科建设,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在中医馆提供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打造区、市、县三级联动的康复服务链,打响宁夏中医药特色康复品牌。

3.6 组建中医疫病防治队伍

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宁夏基地,整合资源设立自治区中医疫病研究中心。将中医医疗机构纳入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立中医药参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中西医协同机制,组建中医疫病防治队伍,让中医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充分发挥作用。

3.7 弘扬宁夏中医药文化

深入挖掘中医传世典籍,强化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传承和老药工技术、技艺的整理研究,加快推进中宁枸杞等种植系统申报世界重要文化遗产进程,守住中医药传承的根脉。深入挖掘宁夏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聚力打造若干国家级中医药特色小镇。发挥中宁枸杞、同心银柴胡、隆德黄芪、秦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品牌优势,培育打造老字号、非遗项目、商标等多种类别的宁夏中医药文化品牌。建设博物馆、文化长廊、主题公园,打造国内知名的综合性中医药文化主题街区、园区。创作以特色中药材为题材的电视剧、宣传片,扩大宁夏特色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建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基地、中医药文化体验馆、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争取市有基地,县有场馆,乡镇社区有知识角,将中医药文化广泛融入百姓生活,以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双翼分别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力普及规范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养生保健方法,提高群众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3.8 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精产品,制定道地药材目录,建立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库、道地药材检测认证中心、道地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中心;
以“大品种、大产业”为目标,加快建设枸杞、甘草、苦豆子等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良种繁育、规范化种植养殖研究所,建设宁产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做大基地,完善宁产中药材种植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等级评价制度,建设大宗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建设水平,打造一批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县(市、区)和乡镇。做强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现代化中药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扩规晋级,引进一批国内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瞪羚”企业,建成1~2个重点中药大品种年产值过10亿元,2~3个中药大品种年产值过1亿元企业。做响品牌,建立覆盖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加大临床资源使用道地中药材配制中药制剂力度,着力打造“宁产好药”金字招牌。做活深度融合,着力推进中医药与生态建设、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以中医康养保健服务为重点的康养中心、康养度假村。着力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业,支持建设中医药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打造1~2条中医药文化康养精品旅游线路,打响宁夏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全力推动中医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9 在培养选拔人才、创新团队和学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加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引进“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等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宁创业、合作研究、入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以多种形式引进中国药科大学等国内高校在宁夏设立分校、研究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实施国家“岐黄工程”,实施自治区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型领军人才。开展中医药卓越师资和医生培养,重点加强中医基础、经典、临床师资和医生培训;
实施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发现、引导、支持并培育有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大力推广“师承制”,培育中医药学科带头人。推进“培根”工程,加大全科医生、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力度。健全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完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实施中医临床教学基地能力建设专项,培育国家规范化培训基地和自治区区域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完善落实西医学习中医制度。实施西医学习中医才专项,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

3.10 持续优化中医药科技创新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自治区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职能,深化综合改革,加强工作协调,形成有利于创新资源向中医药汇聚的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管理体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对中医药事业投入力度。面向中医药产业中的关键和重大技术需求,设立政府科研专项(基金)。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优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开展自治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建设、自治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县建设,打造一批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猜你喜欢 中医医院中药材宁夏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年8期)2022-11-04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中药材促农增收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11-27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湘潮(上半月)(2021年3期)2021-07-20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08-24宁夏宁夏画报(2019年5期)2019-09-19宁夏煤电博弈能源(2017年5期)2017-07-06宁夏宁夏画报(2016年5期)2016-06-28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中成药(2016年8期)2016-05-17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

推荐访问:中医药 宁夏 科技创新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加快建设符合宁夏区情和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加快建设符合宁夏区情和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