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潜山禅宗三祖寺神话故事考释六则

时间:2023-07-03 06:20:05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丁希勤,连 振

(安庆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

潜山禅宗三祖寺,又名山谷寺、乾元寺,为梁武帝时宝志禅师所建。隋大业二年(606),三祖僧璨圆寂于此。唐天宝四年(745),僧璨遗体烧出真身舍利,时人开始建塔供奉。大历七年(772),代宗赐塔名觉寂。武宗会昌灭佛时遭毁,后世屡有兴建。自梁朝以来,世上相继出现了一些与三祖寺有关的神话故事,皆是后世据史附会的产物。

《潜山县志》曰:

舒州潜山景色最称奇绝,而山麓尤胜,志公与白鹤道人皆欲之。天监六年,二人俱白高帝,帝以二人皆具灵通,命各以物识其地,得者居之。道人云:“某以鹤止处为记。”志公云:“某以锡卓处为记。”已而鹤先飞至,将止于麓,忽闻空中锡声,惊止他所,而锡遂卓于山麓。二人乃各以所识筑室焉,至今山谷有卓锡、白鹤二泉[1]卷十。

这个神话的核心是“白鹤”和“卓锡”。《白虎通义》:“西方,白色。”[2]《北史》:“西方,白色也。”[3]所以“白”指西方。“鹤”,十二生肖属鸡,鸡为酉,酉是西方地支,民间传说中的“驾鹤归去”就是往生西方的意思。“锡”从金,金为西方。《周易集解》:“东方,木也。南方,火也。西方,金也。北方,水也。”[4]所以,“白鹤”“卓锡”都是西方之义,隐喻潜山在梁朝都城建康的西边。今安庆市岳西县的二祖寺、潜山县的三祖寺以及邻近湖北黄梅县的四祖寺、五祖寺,集中出现在方圆一百多公里之内,在隋唐之时形成中国禅宗的四大道场,它们在地理位置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处在吴头楚尾,是古代九州之一“扬州”的最西边之地。西方在五色中属白,潜山古称皖,皖从白,就是西边的意思。“天监六年”并非真实之义,应理解为天监以下的第六个年号太清。太清三年(549),梁武帝去世。梁武帝信佛,佛教以西方作为死后的终极世界,而潜山在梁朝都城建康的西边,因此《潜山县志》为其编撰“白鹤”和“卓锡”神话,隐喻梁武帝死后往生西方。

《潜山县志》曰:

隋炀帝大业二年丙寅十月十五日,三祖璨禅师于山谷大树下合掌立化,葬山谷寺后。唐玄宗谥师为鉴智禅师。天宝乙酉,舒别驾李常因菏泽禅师言同僚佐,启师圹,取真仪,阇维之,得五色舍利三百粒,以百粒出己俸建塔南,宝塑师像[1]卷六。

这里运用了隐喻的手法。“大业二年”隐喻大业以下第二个年号皇泰(618),此年隋朝灭亡。“丙寅”指唐高祖李渊生于丙戌(566),戊寅(618)建立唐朝,合为丙寅。“十月”指唐朝第十帝顺宗。“十五日”指顺宗以下的年号元和使用了十五年,隐喻唐武宗生于元和年间(元和九年)。“三祖璨禅师于山谷大树下合掌立化”比喻唐武宗会昌灭佛,其中“大树”为木,指武宗李炎,李为木;
“合掌”,“合”是会的意思,比喻会昌,《说文》:“会,合也。”“掌”谐音昌。“立化”是灭的意思,比喻灭佛。

“天宝乙酉”是天宝四年(745),隐喻天宝以下第四帝顺宗。“舒别驾”,“驾”从马,马对应地支午,指顺宗以下元和九年甲午(814),武宗李炎诞生。“李常”比喻李炎。“启师圹,取真仪”,其中“师”“真”比喻道士赵归真,又名赵炼师,是唐武宗灭佛的关键人物。《旧唐书·武宗本纪》:“(会昌)五年,时道士赵归真特承恩礼。帝曰:‘我尔时已识此道人,不知名归真,只呼赵链师。’归真举罗浮道士邓元起有长年之术,帝遣中使迎之,由是与衡山道士刘玄靖及归真胶固,排毁释氏,而拆寺之请行焉。”[5]603“阇维之”是火化之意,比喻灭佛。“得五色舍利”比喻会昌五年(845)灭佛。《旧唐书》:“(会昌)五年秋七月庚子,敕并省天下佛寺。”[5]604“三百粒”有两个意义,一是“三百”比喻禅宗三祖,二是“三百”比喻三百年,指三祖圆寂于隋大业二年(606),后三百年即天祐四年(907),唐朝灭亡。“以百粒”比喻百年,指天宝四年(745)三祖真身舍利产生,后一百年即会昌五年(845),武宗灭佛,三祖塔寺被毁。“出己俸建塔南”,“塔”为土、荅,土指唐朝土德。《通典》:“大唐土徳,建寅月为岁首。天宝九载,制应缘队仗所用绛色幡等,并改为赤黄色,天下皆然。纳崔昌议,以土徳承汉火行。”[6]荅从合,比喻会昌,《说文》:“会,合也。”“南”对应地支为午,指武宗李炎生于甲午(814)。另外,炎为火,火为南方,《周易集解》:“南方,火也。”[4]关于三祖真身舍利“三百粒”和“百粒”的说法,早期文献并无记载。这一说法较早见于北宋《景德传灯录》僧璨大师传:“得五色舍利三百粒,以百粒出己俸建塔焉。”[7]卷三应是后世附会唐武宗灭佛的结果。《潜山县志》加上“南”字,变成“出己俸建塔南”,又是进一步附会的结果。

《潜山县志》曰:

觉寂塔,在山谷寺内,唐代宗七年为三祖璨建。武宗会昌间毁。宣宗大中初复置。塔外○中空,出八相,制与他塔异。跻蹑处石半锁。盖自唐天宝及今,殆千余年,苔莓不茁,鸟雀不栖。俗传岁有龙来洗塔,来则雷电晦冥,腥风扑鼻,令人恐怖[1]卷六。

觉寂塔是唐代宗所建,塔“出八相”是附会代宗是唐朝李氏第八帝。“跻蹑处[處]”比喻代宗即位,“處”中虍,虍即虎,虎为寅,指即位于宝应元年壬寅(762)。“石半锁”,“石”为厂口,《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指唐有厂、口,厂口为石。“半锁”指唐朝有二百九十年(618—907),代宗即位于宝应元年(762),是唐朝建立以来的一百四十五年(618—762),是唐朝历史的一半。“俗传岁有龙来洗塔”,“龙”象征天子,指唐武宗,“洗塔”比喻灭佛。“来则雷电晦冥”,“电[電]”从申,《说文》:“電,从申。”指武宗即位于庚申(840),第二年改元会昌。“冥”中六日,比喻会昌有六年。“腥风扑鼻,令人恐怖”比喻会昌灭佛。

《潜山县志》:

唐代宗七年,御史张延尝为请于朝,得册谥号塔曰觉寂,以大德僧七人洒扫,供养大比丘众,立碑塔东南隅,刺史独孤及撰碑铭。唐武宗会昌间灭佛法,塔与碑皆毁。唐宣帝大中初,塔复置而碑未立。唐懿宗咸通二年八月,刺史张彦远重建碑,彦远记碑阴[1]卷六。

“唐代宗七年”是唐代宗大历七年,省去大历,因为代宗死于大历,为尊者讳,故不书。“得册谥号塔曰觉寂”,“寂”是寂灭之意,隐喻代宗死于大历。“以大德”比喻代宗有三个年号,第一个年号广德,第三个年号大历,合为“大德”。“僧”从亻,比喻代宗,代从亻。“七人”比喻大历七年,赐塔觉寂。“洒扫”是扫除、除去之意,比喻代宗之死。“供养[養]”,“養”上羊,《说文》:“養,从食,羊声。”羊对应地支为未,指代宗死于大历十四年己未(779)。“大比丘众”,“大”指大历,“众”为三人,《广韵·送韵》:“三人为众。”比喻大历是代宗的第三个年号。“立碑塔东南隅”,“东”为卯,指第一个年号广德元年癸卯(763);
“南”为午,指第三个年号大历元年丙午(766),皆是附会唐代宗。

“唐宣帝大中”隐喻朱温生于大中年间(大中六年)。“初”为衤、刀,指天祐四年(907)唐朝灭亡,朱温建立后梁,祐中礻,梁中刀,合为“初”。“塔复置”比喻后梁灭亡,后唐建立;
“塔”从土,指后唐仍遵唐朝土德。《旧五代史·后唐明宗纪》:“(同光四年四月甲午)所司议即位仪注,霍彦威、孔循等言:‘唐之运数已衰,不如自创新号。’因请改国号,不从土德。帝问籓邸侍臣,左右奏曰:‘先帝以锡姓宗属,为唐雪冤,以继唐祚。今梁朝旧人,不愿殿下称唐,请更名号。’帝曰:‘武皇功业即予功业,先帝天下即予天下也。兄亡弟绍,于义何嫌。且同宗异号,出何典礼?运之衰隆,吾自当之。众之莠言,吾无取也。’”[8]表明后唐是土德。“而碑未立”,“碑”从石,指后唐,唐中有石。“未立”,“未”即癸未,指后唐建立于癸未(923)。

“唐懿宗咸通二年”比喻咸通以下第二帝昭宗。“八月”比喻昭宗即位于文德元年(888),崩于天祐元年(904),文德至天祐有八个年号,隐喻昭宗在位时间。昭宗死后,末代哀帝即位。“刺史张彦远重建碑”,“远[遠]”中有哀字,指哀帝。“彦远记碑阴”,“阴”指后梁建立后奉哀帝为济阴王。《旧唐书·哀帝本纪》:“全忠建国,奉帝为济阴王,迁于曹州。”[5]811可见,以上叙述方式是附会唐朝的灭亡以及后梁、后唐的更替。

《潜山县志》曰:

山谷寺,旧名乾元寺,梁武帝时志公卓锡于此,建外七小塔。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壬午,舒民柯萼遇老僧住万岁山,指古松下,掘之,得石篆,乃志公记“圣祚绵远”之文,进之朝,名瑞石[1]卷六。

《宋史》曰:

太平兴国七年三月壬子,赐秦王袭衣、通犀带、钱十万。是月,舒州上玄石,有白文曰:“丙子年出赵,号二十一帝。”宣州雪霜,杀桑害稼。北阳县蝗,飞鸟数万食之尽[9]67。

以上两处记载不一致。《宋史》的记载比较详细,含义较为深刻,先对《宋史》记载进行分析。

“太平兴国”是宋太宗的年号。“丙子年出赵,号二十一帝”有两个意思:第一,“丙子年”指太宗即位于丙子(976)。“出赵”指太宗赵光义。“号二十一帝”指赵光义在位有二十一年(976—997)。第二,“太平兴国七年”比喻太平兴国以下第七个年号大中祥符。“三月”指大中祥符以下第三个年号天圣。“壬子”是二十日,指天圣以下第二十个年号宣和七年(1125年),徽宗禅位于钦宗。“赐秦王”,“秦”音钦,指钦宗。“袭衣”,“袭”上龙,龙为辰,指钦宗生于庚辰(1100),生肖属龙。“通犀带”,“犀”从牛,牛为丑,指辽国保大元年辛丑(1121),隐喻保大五年(1125)辽国灭亡,同一年宋钦宗即位。“钱”从金,指钦宗,“钦”从金,也指钦宗之时金人入侵。“十万”指高宗建立南宋,成为宋朝第十帝。“舒州”,《集韵·鱼韵》:“舒,散也。”比喻北宋灭亡。“上玄石”,“玄”是北方之色,比喻北宋。“白文”,“白”是丧色,指北宋灭亡。“丙子年”是丙戌、戊子,合为丙子,中夹丁亥,指高宗生于大观元年丁亥(1107)。“出赵”指高宗赵构。“号二十一帝”指建炎元年(1127)高宗即位,时年二十一岁。“宣州雪霜”,“宣”中亘,“霜”中木,亘、木为桓,指钦宗名桓。另外,“宣”指钦宗即位于宣和七年。“杀桑害稼”,“桑”音丧,“稼”从家,家国灭亡之意,隐喻钦宗靖康之变。“北阳县蝗”比喻北宋灭亡。“飞鸟数万”,“鸟”十二生肖属鸡,鸡为酉,“万”比喻万岁皇帝,指钦宗生于己酉,《宋史·钦宗本纪》:“元符三年四月己酉,(钦宗)生于坤宁殿。”[9]421“食之尽”,“尽”音靖,比喻靖康之变,钦宗亡国。

以上分析表明《宋史》舒州“玄石”是附会宋朝历史。同理,《潜山县志》舒州“瑞石”也是附会宋朝历史。

“宋太宗太平兴国”指宋太宗即位,改元太平兴国。“七年”比喻太宗以下第七帝钦宗,靖康之变。“壬午”指徽宗生于壬戌(1082),以及靖康元年丙午(1126),合为壬午,隐喻靖康之变,徽宗被俘。“舒民”,《集韵·鱼韵》:“舒,散也。”比喻北宋灭亡。“柯萼”比喻赵构,构[構]中“柯”字;
“萼”上艹,指構上艹字。另外,《说文》:“構,蓋也。”蓋上从艹。“遇老僧”,“老”是老人,指高宗的父亲徽宗。“僧”从亻,比喻徽宗名佶,佶从亻。另外,“僧”从曾,指金人天会五年(1127)徽宗被俘,会[會]中有曾。“僧”是出家之人,比喻徽宗离开家国,前往金人之地。“住万岁山”,“万岁”比喻皇帝。另外,“万岁”是死亡的婉辞,指徽宗之死。“指古松下”,“古”为十口,比喻徽宗死于宋朝第十帝高宗绍兴年间(绍兴五年)。“松”为木,指宋中木字,也指高宗名构,构从木。另外,“松”从公,《说文》:“公,平分也。”指宋朝分为北宋与南宋。“掘之”比喻高宗建立南宋,是北宋的掘墓人。“得石篆”,“篆”为竹、彖,竹中丁,彖中豕,豕为亥,指高宗生于丁亥(1107)。

“乃志公记”,《宋史》并无此说。“志公”即宝志禅师。根据《景德传灯录》,宝志禅师卒于天监十三年甲午(514),“盖年九十七矣”[7]卷二十七,当生于东晋义熙十四年戊午(418),也就是生于甲午,死于戊午。按宋钦宗即位于乙巳(1125),前一年甲辰,后一年丙午,合为甲午。靖康二年丁未(1127),前一年丙午,后一年戊申,合为戊午。因此“乃志公记”实际上是用志公的生年甲午和死年戊午附会宋钦宗靖康之变,北宋之灭。“圣祚绵远”,“圣”指徽宗全称“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宋史·徽宗本纪》),当中有“圣”字。“祚”指辽天祚帝,隐喻天祚帝保大五年(1125)辽国灭亡,同年宋徽宗禅位于钦宗。“绵”为糸、白、巾,糸指徽中糸,白指皇上白,巾指帝下巾,隐喻徽宗皇帝。“远[遠]”中吉,指徽宗名佶,佶从吉。“名瑞石”,“瑞”为王耑,指徽宗初为端王,端从耑。“石”指徽宗死于绍兴五年(1135),绍中有石。所以,“瑞石”是附会徽宗,隐喻北宋灭于徽钦二帝。

《潜山县志》“真源宫”也提到舒州瑞石,内容又不同:

太平兴国七年六月,因舒民柯萼所进瑞石上。僧宝志记云:“致醮潜山司命,社稷永安。”诏舒州修祠成,号灵仙观[1]卷六。

“太平兴国七年”同上所述,比喻宋太宗以下第七帝钦宗。“六月”比喻钦宗即位于徽宗第六个年号宣和。“舒民柯萼所进瑞石”同上所述,指徽宗、钦宗与高宗。“致醮潜山司命”,“醮”从酉,同上所述,指钦宗生于己酉。“潜山”比喻徽宗,徽上有“山”。“司命”又名九天司命,是潜山真源宫侍奉的神灵,比喻钦宗是北宋第九个皇帝,隐喻北宋历九帝而灭。“社稷永安”隐喻国家灭亡。“诏舒州修祠成,号灵仙观”,“仙”为亻、山,指徽宗名佶,徽上山,佶从亻,合为仙。“观”指高宗生于大观元年,隐喻高宗建立南宋。

可见,以上三处舒州瑞石的记载都不一样,但所指之事相同,都是附会两宋之际的历史。

《潜山县志》曰:

宋仁宗天圣六年三月,勾当御药院传章献皇太后旨,以山谷乾元寺奉为皇帝增崇圣寿,建造资寿宝塔一座,降赐佛牙舍利,用金银匣盛御宝,命本邑官员监藏于塔座基下。皇佑二年六月二十七日,雷火烧毁,奏闻复造资寿宝殿,遮盖佛牙舍利。神宗熙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工完[1]卷六。

“天圣”是宋仁宗第一个年号。“六年”比喻仁宗是真宗第六子。“三月”比喻真宗是宋朝第三帝,以及真宗第三个皇后章献皇后。另外,“天圣六年”比喻天圣以下第六个年号皇祐。“三月”比喻皇祐以下第三个年号治平。治平是英宗的年号,隐喻仁宗无子,立太宗曾孙英宗为皇子,及崩,传位于英宗,英宗改元治平。“山谷乾元寺”,“乾”“元”比喻仁宗即位于乾兴元年(1022)。“降赐佛牙舍利”,“佛”是出家之人,比喻仁宗无子。另外,“佛”从亻,加“牙”为伢。伢是民间对小孩的称呼。章献皇后无子,抱养仁宗为皇子。作为一个女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她最大的愿望是想仁宗为她添一个孙子。但仁宗一直没有儿子。所以,“降赐佛牙”的真实含义是为仁宗祈子。之所以选择在乾元寺造塔并降赐佛牙舍利,一是“乾元”二字象征仁宗即位于乾兴元年;
二是乾元寺当时属于舒州,舒从舍,与舍利相对应;
三是乾元寺供奉禅宗三祖,而章献皇后是宋真宗第三个皇后,宋真宗又是宋朝第三个皇帝,与三祖相对应。但是仁宗最终还是没有儿子,不得不抱养英宗作为皇子。以下是对英宗后裔情况的演绎。

“皇祐二年”比喻皇祐以下第二个年号嘉祐。“六月”比喻嘉祐以下第六个年号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二十七日”指徽宗即位后二十七年即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雷火烧毁”比喻北宋灭亡。“复造资寿宝殿,遮盖佛牙舍利”比喻高宗建立南宋,高宗是英宗的后裔。

“熙宁”是哲宗第一个年号。“三年”比喻熙宁至元符三个年号,也指元符三年(1100),哲宗无子而崩,皇弟徽宗即位。“十一月”比喻徽宗是神宗第十一子。“十一月十一日”,双十一,比喻徽宗是神宗以下第二帝。“工完”,“工”从手,《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积微居小学述林》卷二《释工》:“工,盖器物之名。《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10]手即扌,指哲宗,哲从扌。“完”从元,指元符三年,哲宗无子而崩。

另外,“熙宁三年”比喻熙宁以下第三个年号绍圣。“十一月”比喻绍圣以下第十一个年号隆兴。隆兴是孝宗的年号。“十一日”比喻孝宗是宋朝第十一帝,隐喻高宗无子,传位于太祖后裔孝宗,孝宗即位,改元隆兴。“工完”比喻英宗皇权止于高宗,此后南宋皇帝都是太祖的后裔。

可见,上述三段时间的叙述是对北宋仁宗、英宗、哲宗以及英宗后裔情况的演绎。北宋九帝,唯独仁宗和哲宗无子。仁宗立英宗为皇子,及英宗后裔高宗又无子,自太宗以来的江山不得不传于太祖的后裔。

《潜山县志》曰:

明洪熙元年甲辰,僧人普聚重兴(山谷)寺门。有沟通大河,路缘沟进为山门。门北上为天王殿。次乾元阁,阁圮,改为大雄宝殿,殿乃邑人葛永绶建。相传伐木于山,忽一夕洪水泛滥,送至寺门。殿左为禅师堂,有丈六金身,万历间堂焚。崇祯庚午,知县李新重建大雄宝殿,后为宝公殿,次观音阁,阁后峭壁半绝,相传达摩所凿者[1]卷六。

“洪熙”是明仁宗的年号。“洪熙元年甲辰”说法有误,洪熙元年是乙巳(1425),并非甲辰。“甲辰”是前一年,即永乐二十二年(1424),仁宗即位,第二年改元洪熙。洪熙元年五月,仁宗崩。所以“洪熙元年甲辰”这一写法的真实含义是指仁宗死于“洪熙元年”,即位于“甲辰”,隐喻仁宗在位时间。因此,下面的神话应与仁宗有关。

相传“伐木于山”比喻仁宗名高炽,仁从亻,炽[熾]从戈,亻、戈为“伐”。《性理群书句解》:“仁为木,礼为火,义为金,智为水。”[11]仁为木,因曰“伐木”。另外,“伐木”,木之死,比喻仁宗崩。“忽一夕”比喻一年。“洪水”比喻洪熙。“泛滥”比喻仁宗死于洪熙元年,在位只有一年。所以,这个神话是借僧人普聚重兴寺门的时间附会明仁宗之死。

“殿左为禅师堂”,“禅”是嬗代之意,《正字通·示部》:“禅,代也。”比喻明清嬗代。“有丈六金身”,“丈六”是十六,指明朝十六帝而灭,也专指第十六帝崇祯皇帝,也指清朝顺治帝即位于崇祯十六年(1643)。“金身”指清朝。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金,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金为清。1644年岁在甲申,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顺治帝入关,史称甲申之变。“万历间堂焚”,“万历”比喻万岁山,指崇祯皇帝死于万岁山。

“崇祯庚午”是崇祯三年,隐喻顺治帝是清朝第三个皇帝。用“庚午”代替三年,还有一个意思。“庚”音更,《释名·释天》:“庚,犹更也。”《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阴阳所至为司杀府,为庚苍。”高保衡注:“庚,更也。更,代也,易也。”[12]比喻明清更代。“午”指明朝朱姓,朱中有午。“知县李新”,“新”指顺治帝爱新觉罗氏。“重建”比喻清朝代替明朝。另外,“重”中甲申,隐喻岁在甲申(1644)。“重建大雄宝殿,后为宝公殿,次观音阁”,三层递进,比喻顺治帝是清朝第三帝。“观音”即观世音,省去一个世字,隐喻顺治帝庙号世祖。“阁后峭壁半绝”,“峭”中月字,指清中有月;
“壁”中辛,指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传位于康熙;
“半”指顺治半途出家,“绝”是终的意思,指其统治结束。“相传达摩所凿者”,“达摩”是印度禅宗二十八祖,中国禅宗初祖,“凿[鑿]”下金字,比喻清朝前身后金建于1616年,后二十八年即1644年,顺治帝入关,成为入关后的第一个清朝皇帝。另外,“达摩”是僧人,附会民间传言顺治帝出家之说。

综上所述,历史上潜山禅宗三祖寺的兴衰、发展与政治密切相关,后世为三祖寺编撰神话时有意识地引入各朝的历史,通过神话故事文本的内在叙述方式、字里行间含蓄地释放出来。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借助历史,揭示宗教与政治的联系;
二是保持神话的神秘性,便于传播教义。将历史寓于神话故事情节之中,使神话拥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是神话长期流传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仁宗徽宗舍利 《写生翎毛图》全幅现身,99%是徽宗真迹?艺术品鉴(2020年10期)2020-11-27宋仁宗好色百家讲坛(2020年4期)2020-08-03山西晋城瞽目艺人反切语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2期)2020-05-05金马传说故事会(2009年10期)2018-09-03辽《无垢净光大陁罗尼法舍利经记》考释辽金历史与考古(2018年0期)2018-03-21宋仁宗的自守之道民间故事选刊·下(2016年12期)2016-11-30好马也忠诚民间故事选刊·下(2016年5期)2016-05-14为一个错别字较真的宋仁宗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2015年4期)2015-04-10有心计的麻雀才能变凤凰百家讲坛(2014年21期)2014-02-11何谓[舍利]民间故事选刊·上(1999年11期)1999-06-14

推荐访问:潜山 神话故事 禅宗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潜山禅宗三祖寺神话故事考释六则》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潜山禅宗三祖寺神话故事考释六则》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