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成都国际摄影周超时空链接

时间:2023-07-02 23:45:04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编辑:崔崔崔 鸣谢: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成都当代影像馆、成都国际摄影周、广东美术馆、庄文骏、庄钧、曼谷艺术文化中心、泰国国家档案馆

2022 年年底,本年度国内外的摄影新声,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与成都国际摄影周两大平台相继亮相。作为期待已久的摄影盛会,我们将从中看到国内外摄影艺术家的视角与视野、摄影界最前沿奖项的评选、见证时代的影像以及载入摄影史的大师之作等作品。

主办: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

展期:2022.11.25—2023.1.3

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致力于发现和培养优秀中国青年影像策展人和研究者。“策展人”作为展览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以及艺术领域的研究者和观点的提出者,对于影像艺术的可能性、复杂性和独特性的研究,影像对观念、文化以及艺术想象的承载与影响的探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届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于2022 年 6 月启动,共收到 44 份有效投稿。入围方案群展将于2022年度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举办,届时,组委会将揭晓本年度“影像策展人奖”得主。评审团通过初评及复评两轮审慎研讨,臻选五组优胜入围方案:

“暗箱:爱与图像的装置” 策展团队:黄羽婷 & 徐智博

“差速河谷” 策展团队:陈鋆尧 & 王步云

“新生还者” 策展人:王姝曼

“一镜到底” 策展人:侯钰瑶

“永无乡与世界尽头” 策展团队:探针小组

主办:成都国际摄影周

展期:2022.11.20—2023.4

策展人:王庆松

“金熊猫摄影艺术奖”是由成都当代影像馆于 2019 年设立,以思想性、学术性、艺术性为基础,以推动中国摄影发展为目的,表彰在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学术思想、独立精神、艺术创见的杰出摄影艺术家。该奖项是为年龄在 30 至 60 岁之间持续创作的影像艺术创作者而设,由国内外业界、学界、批评界、出版界等重要代表进行推荐及评选,旨在鼓励影像艺术创作者持续创作,在复杂的中国当代影像文化语境下,不断实验和探索。第二届金熊猫摄影艺术奖经过组委会及推选评委两轮严格评选,最终由蔡东东、陈维、陶辉、杨福东(按姓氏拼音排序)获得第二届金熊猫摄影艺术奖“杰出摄影艺术家”奖项。

主办: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

展期:2022.11.25—2023.1.3

策展人:王珠琳

摄影术自 1848 年经荷兰商船从长崎传入日本后,在江户兰学与西洋画的影响下,迅速为日本人所接受。最初,摄影资料在日本多以记录性的官方资料留传。但随着干板底片的普及,日本摄影逐渐摆脱官方走向民间,形式亦逐步走向艺术化。随着一些进步人士从海外学习归国,他们将新的摄影技术和潮流引进日本,开始制作在照片排列与装帧上突破旧体的画册,摄影画册也成为重要的展示与传播媒介。

罗兰·巴特在《明室》中以日本传统短诗俳句比喻摄影,其共性是绝对的瞬间。影上书房认为摄影书则是这种高度凝练语言的延伸,希望借由此次展览所呈现的日本摄影书历史中的一些关键瞬间和经典作品,提示日本摄影发展的过程,折射日本社会文化的变迁,启发观众对这些书及其背后故事有全新的认识。

主办: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

展期:2022.11.25—2023.1.3

阿尔勒图书奖致力于发掘摄影出版领域才华出众的创意作品,并为摄影出版的广泛传播积极宣传。图书奖共分为三个类目:作者图书奖、历史图书奖和图文图书奖。每个奖项设置 6000 欧元的奖金,在 2021 年 6 月 1 日至2022 年 5 月 27 日之间出版的书最终角逐出一本获奖者。本届预审委员收到了近 700 份投稿,作者图书奖的得主是拉法·米拉赫 / 科奈基的《罢工》,历史图书奖得主是罗伯特·斯利夫金的《辞去你的日常工作:查恩西·哈雷的摄影作品》,图文图书奖得主是史密斯&吕西安·拉斐玛的《愿望的使者》。

主办:成都国际摄影周

展期:2022.11.20—待定

策展人:钟维兴、朱天霓

朱宪民,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师、纪实摄影的奠基人之一,在“圈内”大家都尊他为“朱公”,敬他为“泰斗”。

他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摄影,那时许多中国的摄影人还在固守职务行为,而此时的他却心无旁骛地将自己的镜头瞄准社会最普通的百姓,为我们留下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景象切片及在场证明。他先后出版了《黄河中原人》《百姓》《象形岁月》等大量作品,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表达,不猎奇、不烧脑,更不哗众取宠,他只是让我们看到不同时期老百姓“吃什么、穿什么、家里摆设什么”,他仅仅是用他的爱与情感去表现并追忆养育了他的那片土地。他说:“我被质朴的乡亲、浓郁的乡情、浓重的乡音所感动,我的手在颤抖,取景框模糊了,我猛然清醒——这才是我真正要寻找的艺术真谛!”

朱宪民拍摄的画面冷静低调但决不寡淡,时空虽为刹那,但处处直击人心。无论是贫瘠的山村,还是喧哗的市井,不管是老人还是孩童,都充满了带有黄河泥土味的生活底色与生命质感,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摄影话语构建力,许多经典画面已经成为中国摄影的集体记忆。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看到他的作品后称,“朱宪民先生有一双发现真理的慧眼。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

(文 / 钟维兴)

1. ?张晓,《整容菩萨》,2021年。香樟木,油漆,丙烯,46 cm × 18 cm × 25 cm。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2. ?张晓,《考试菩萨》,2019 年。艺术微喷,140 cm × 100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文 / 张晓

“怪力乱神”出自《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句话在当下有很多种解析,最为学术界所认同的解释应当是,孔子不谈论不在神谱上的鬼神。“怪力乱神”的字面意思亦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这个项目延续了我对中国民间社会的持续关注。我之前的很多作品都是源自故乡,是围绕着民间的美学和审美对民间社会进行深入探讨,而这次的创作则从故乡的农村扩展到了更大范围的中国乡村社会,去关注这些形式丰富的民间信仰。这些新造的神像千奇百怪,同时它们的形象也涉及到这个时代的各行各业,这些源于当下的塑像形象打破了宗教原有的信仰和审美体系,转变成老百姓需要什么就会塑一个与之对应的菩萨。

我并非在批判这种民间信仰和艳俗的形象,我更多的是去呈现这种当下的存在。这种民间信仰在中国的乡村社会极为普遍,或许这些民间信仰并不能代表一种宗教,或者说这是宗教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变异,它们大都是生硬和直接的,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民众的集体无意识。这也是民间底层社会对于宗教和信仰的需求,他们渴望从这里寻求心理安慰和心理暗示。这些神像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粗糙又直白的载体,借此希望找到生活的出口。尽管这些菩萨或许并不在神谱之上,亦是为很多人避而不谈之事。

3. ?张晓,《健身菩萨》,2021年。香樟木,油漆,丙烯,35 cm × 28 cm × 36 cm。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1. ?张晓,《十二生肖菩萨——猴》,2019年。艺术微喷,56 cm × 40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 ?张晓,《英语菩萨》,2019年。艺术微喷,42 cm × 30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家

张晓

1981 年出生于山东烟台,2005 年毕业于烟台大学建筑设计系。在 2009 年成为摄影艺术家之前,他曾于《重庆晨报》担任新闻摄影记者。2018 年,张晓获得哈佛大学罗伯特·加纳德摄影基金。张晓的《海岸线》系列曾获得法国汇丰银行摄影奖(2011)、法国才华摄影基金中国区冠军(2010)及侯登科摄影奖(2009),《他们》系列则在 2010 年获得三影堂摄影奖大奖。张晓曾参与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2015 年作为理由”和“文明:当代生活启示录”,瑞士摄影基金会的“Unfamiliar Familiarities”和法国巴黎布朗利码头博物馆的“Photoquai 2015”,以及连州摄影博物馆的个展《苹果》,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摄寻千里:十见天日》,成都麓湖 A4 美术馆《2000 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chik11艺术空间《农场》等在内的多个国内外展览。张晓现工作生活于成都。

展讯

怪力乱心

主办: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

展期:2022.11.25—2023.1.3

策展人:刘钢

[左图] ?陈萧伊,《横截面:群动》,2021 年。艺术微喷,80 cm × 120 cm。图片由艺术家和千高原艺术中心提供。

文 / 沈宸

人类最大的欲求,莫过于对时间的欲望。不论是延长生命的时限,又或者企图离开当下,拨开时间的阻隔,通晓过去,预测未来。然而有一种“残酷”的说法,其实时间并非客观存在,存在的只是运动和事物变化的过程,时间只是人类主观地依据物质变化的规律定义描述变化进行程度的物理量。若如是,当我们谈论历经 6500 万年而形成的山脉时,时间意味着什么?

身临崇高的风景之中,试图以人的尺度去丈量这片广袤土地的行为难免会显得进退失据。唯有从那些矿石褶皱的纹理上,山峦裂缝间传来的回响或者山民代代传颂却几近失传的只言片语里,一探这片土地意欲诉说的秘密。艺术家陈萧伊的长期项目《横断涟漪纪:
我在说从深海听来的几个词》将脚步、目光和思绪投注到横亘中国西南 40 万平方千米的横断山脉中,并围绕着人类纪之下的矿山、矿洞、矿石和人类的迷狂与欲望展开。

据说, 约 2 亿年前,今天横断山脉所处的位置,乃是一片汪洋,被人以海神的名字称为特提斯海。而后地动海退山摇,才渐渐有了现在横断山脉的样子。再后来才有了人类迁徙并定居于此。在影片《当特提斯海向西退却,留下残响》中,艺术家数次造访横断山脉,并将她的目光与思绪聚焦于群山中的废弃矿区与丛林。山峦依然高耸,湖水仍然澄明,但没头没尾的公路与斜歪的电线杆相伴,已然废弃的民屋身后潜藏着晦暗而深幽的矿井。冒失的现代人经过、留下、挫败,却仍尴尬地不肯退场。画外的旁音中,尔苏族老人用正在消亡的话语,讲述有关白海螺的古老寓言,那是山与海曾同源,人类与自然曾和平相处的证迹。若风不劲吹,石不坠落,便已是群山脉的善意。蛮荒,才是横断山的祝福与馈赠。

在《山的手相》中,艺术家将依附于地面的视角升高,俯瞰已然因矿业的发展而碎裂的大地。蜿蜒的公路依循着山体的轨迹不断延展,也印刻出山峰和山谷间另一种醒目的通路,如同在手心中划出的伤口。艺术家将这些片段收集起来,为群山占卜,也试图一探我们未来的可能。与此同时,在《横断地星图》中,艺术家将视角拉到更为高远的地步,依靠现代技术手段,以卫星定位的方式结合多年来的调研成果,将矿区与矿床的活跃程度幻化为星星等不同的光亮。这些明亮或晦暗的“星星”与山脉、河流相连,我们仿佛看到的是一片倒映在地表与地底的隐秘星空。而在《心跳》中,艺术家与上述方式反其道而行,将视角无限地降至地表与密林和碎石间。通过她秘密架设的红外摄像机,山林中真正的动物居民如精灵般以谨小慎微的姿态跃入到我们的视野当中,为我们展现出另一个因人类活动而不断限缩但盎然的平行生命世界。

“静止不动的大地会泛起涟漪吗 ?”艺术家在自述中这样问道。而倘若我们将时间凝练、速移,看到的或将是大地的运动如波涛般翻涌。所以,于我们而言,谈论历经 6500 万年而形成的山脉时,时间意味着什么,或许答案是,时间是对因果的敬畏,从未止息。

[上图] ?陈萧伊,《山的手相》,2021 年。UV 印刷铝板,50 cm × 22 cm。图片由艺术家和千高原艺术中心提供。

[左上图] ?陈萧伊,《当特提斯海向西退却,留下残响》影像静帧,2022 年。4K 影像,24"52"。图片由艺术家和千高原艺术中心提供。

展讯

横断涟漪纪:

我在说从深海听来的几个词

主办: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

展期:2022.11.25 —2023.1.3

策展人:沈宸

[左下图] ?陈萧伊,《心跳:鸟巢、常客、雨中的豪猪、鹿眼、雪季、夜行动物、风吹草动》,2021—2022 年。红外线摄像,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和千高原艺术中心提供。

[上图] ?陈萧伊,《俯瞰者 #6》,2021 年。艺术微喷,168 cm × 100 cm。图片由艺术家和千高原艺术中心提供。

艺术家

陈萧伊

陈萧伊(b.1992)出生于中国四川,于 2014 年获得伦敦艺术大学纯艺术摄影硕士学位,目前工作生活于成都。她的作品基于摄影,并不局限在具体的媒介当中,通过生产图像的方式, 关注于生命体的微妙感知,并不断挑战既定的逻辑、感知与想象来探讨存在本身的问题。在近年来持续进展的项目中,她关注在过往历史中,西部作为资源区,以横断山脉区域的矿山与开采遗迹为切口,持续地打捞那些失落的时间、自然与大地的谜团。从过去的采矿业到如今的山地生境,她在山脉的时空堆叠与土地关系中展开工作,并尝试通过更旷阔的叙事对西部山地进行 “影像的扫描”。

她的作品曾获得第七届三影堂摄影奖大奖,入选福布斯 2017“30 UNDER30(Art)”亚洲榜单,并参与诸多国内外展览。她的个展项目有“横断涟漪纪:我在说从深海听来的几个词”(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2022),“争执”(成都当代影像馆,成都,2020),“他乡异客”(千高原艺术空间项目,瑞士巴塞尔 LISTE,2019),“他乡异客:当我独自盛开时,世界还在沉睡”(瑞士 The Crochetan 剧院,2018;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8),“One Giant Leap” (Matèria Gallery,罗马,2017),“Never!”(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2017),“Art projects”(伦敦艺术博览会,2017),“The Inadequacy of Language”(Matèria Gallery,罗马,2016)。

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项目《记忆女神图集》(Mnemosyne Atlas)以“图像学分析”的研究方法勾勒古代图像及其之后的使用、延续、变化在历史上的演进,探索图像与图像在不同时空中连结成的庞大知识网络。照片作为这一研究中图像的承载者,使摄影在图像学层面上的意义被拓宽到更为广袤无垠的平面上。与此同时,《记忆女神图集》也进一步探索了图像文化中的情感模式,试图让图像在精神层面上的变迁变得可被触及和理解,挖掘在时空演进中贮藏和延续的“灵”。理论家 W·J·T·米歇尔(W.J.T.Mitchell)也提醒人们在从图形、光谱、语言以及哲学等不同维度解读图像的同时,更应关注图像对情绪和精神的影响。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著作中提及艺术作品中“灵光 aura”的概念,它是早期肖像摄影中潜藏在人物眼底的,使人物充实而安定的灵媒物;

是时空纠缠深处某种难以名状的乍现;

是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中注定消失的存在。本雅明肯定技术的发展, 而“灵光”消失的必然也意味着摄影从古典审美的需求中脱离,发生巨大的转变,开启更广阔的天地。

摄影所宣称的真实是绘画所不能表达的,一张假画指向的是艺术史的伪造,而假摄影却被认为是伪造事实。苏珊·桑塔格 (Susan Sontag)所言关于摄影史中主要矛盾的概括,总结为“美化”和“讲真话”之间的斗争。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这一争论在艺术和科学两个层面上——换句话说,是在纯视觉美学层面的创作与在纪事或实用层面上的表达之间产生了极大程度的剥离,对于作品真伪的体现逐渐演变成有利于艺术家表达其思想的一种纯粹的选择。透过创作者的镜头,“视阈的英雄主义”制造了充满隐喻的幻象,传递给观看者的是被构筑的世界和新的观看伦理。在这个已知与未知交织,非真实又非虚构的柏拉图世界中,“灵”转化为一种感知:
创作者对“新世界”周遭一切的感知,以及观看者对前者作品表达核心的另一种主观感知。感知间的相互交融印证了居伊·德波(Guy Debord)所说的那句:“在真实的世界变成纯粹影像之时,纯粹影像就变成真实的存在。”

摄影与影像艺术在 20 世纪产生新的裂变,在生产方式、感知方式和传播方式上打破了原有的法则,产生了新的价值体系,这是媒介这一物象的发展和机器对光更精准的掌控所带来的必然。伴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艺术创作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度。在过去的近 40 年中,中国美术学院影像艺术的教学与创作一直以极强的实验性和先锋性连结过去、创造当下、介入未来,以跨媒体艺术为载体,构建一种在不可见真实与可见真实间,在东西方文化间融会贯通的视觉美学与影像诗学。

2017 年,第一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简称“IDF”)在中国美术学院启幕,大会延续至今已然成为中国最具学术性、专业性和国际性的纪录片影展之一,在国际上获得良好的口碑效应。超现实主义影像的未来在此获得新的生命力:
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现场感与观感。

2019 年,中国美术学院致敬 1959 年版摄影集《中国》,精心编排了极具思想性、历史性、艺术性、文化性的史诗级摄影艺术巨著——《中国》(2019),书中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70 年发展历程中那些宏伟的、经典的、珍贵的摄影艺术名家之作,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一个个高光时刻。影像集《中国》(2019)尝试为中国摄影艺术史和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另一种图像学研究与分析的路径——一种《记忆女神图集》式的视觉艺术经验。

……

此次展览以“灵”与“物”之间的三种纠缠关系作为主要线索,以中国美术学院近 40 年的摄影与影像艺术的发展为契机,从图像分析学、科学技术的演进及摄影的观看三个视角来讨论图像文化变迁中延续的精神象征与情感转移。摄影始终在构建着某种不可见真实的可见性与可见真实的不可见性。作为“物”存在的照片是某种可见的真实,而无论是图像背后的隐喻、本雅明论述中抽象的“灵光”,还是经由主观转化后的某种感知力,不同维度的“灵”都指向了这一可见真实的不可见性。

1. ?刘钢强,《山巅之下是他山》,新铁银暗房接触印相,哈内姆勒铂金纸,120 cm × 180 cm,2022 年,图片来源于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2. ?矫健,《填补空白》,艺术微喷,120 cm × 150 cm,2005—2010 年,图片来源于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3. ?邵文欢,《刺》,摄影及数字拼贴, 150 cm × 115 cm,2022 年,图片来源于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1. ?蒋志,《旧颜 06》,艺术微喷,150 cm × 200 cm,2016—2017 年,图片来源于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2. ?辛宏安,《凝碧0 3_系列编码20200136》,数字微喷、丙烯及染色剂着色,120 cm × 100cm, 2020 年,图片来源于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3. ?郎水龙,《尘埃之光 A16 No.1》,画布+尘埃,218 cm × 395 cm,2016 年,图片来源于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4. ?刘阳,《时间的空隙——花伤》,艺术微喷,60 cm × 50 cm × 9,2013—2016 年,图片来源于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展讯

“灵”与“物”——

中国美术学院摄影 · 影像展述

主办: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

展期:2022.11.250—2023.1.3

策展人:王岩、高琬婷

1-2. ?Ritual Inhabitual 艺术家组合。“生物技术”系列,智利,2019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文 / 塞尔吉奥·委内瑞拉·埃斯科韦多

为满足纸浆行业的发展需要,业界依托克隆技术大规模单一种植松树与桉树,导致位于智利南部阿劳卡尼亚的温带雨林生态已逐渐被单一种植林取代。而早在智利和阿根廷建国之前,马普切人(“大地之子”)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如今,他们致力于保护以当地药用植物为代表的物种多样性。与此同时,非法木材交易频频触发智利军方反恐特种部队、民族组织和工业主的私人武装力量之间的暴力冲突。两种世界观在这片广袤丛林中激烈碰撞:
一方从自由市场的经济观点出发,开采自然资源;

另一方则主张,从精神层面重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艺术家组合 Ritual Inhabitual 揭露了这片单一种植林的政治与生态恶果,引导观众讨论当今的消费观。

3. ?Ritual Inhabitual 艺术家组合。《智利风铃草(Foki kochkilla)》。图片由法国(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家提供。

4. ?Ritual Inhabitual 艺术家组合。“几何森林”系列,智利,2018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家

Ritual Inhabitual

蒂 托· 冈 萨 雷 斯· 加 西 亚(Tito González García),1977 年生于法国克拉马尔,在巴黎工作、生活。佛罗伦西亚·格里桑蒂(Florencia Grisanti),1983 年生于智利圣地亚哥,在巴黎工作、生活。2013年,蒂托·冈萨雷斯·加西亚与佛罗伦西亚·格里桑蒂创立了 Ritual Inhabitual 组合。他们运用多种媒体与制式,反映灵性在当今世界的位置。他们在叙事中创造了新的方式表述自然,为深陷环境冲突的人群发声夺得一席之地。法国 Seine-Saint-Denis 当代艺术基金会、瑞士 Rothschild 基金会和多位南美私人藏家均收藏了他们的作品。2021 年,他们的作品入围了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样书奖。(图? Ritual Inhabitual)

展讯

几何森林:马普切地区的斗争

主办: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

展期:2022.11.25—2023.1.3

策展人:塞尔吉奥·委内瑞拉·埃斯科韦多(Sergio Valenzuela Escobedo)

1. ?于连·隆巴尔迪,《典礼过后》,“太阳诞生的大地”系列,墨西哥,2017—2021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文 / 帕斯卡·博斯

位于墨西哥中部的威里库塔(Wirikuta)荒漠谷,是惠乔尔印第安人(Huichol Indians)神话中的诸神居所与创世之地。为纪念太阳与火的诞生,印第安人每年都要来这里朝圣。这片令人向往的土地有着丰沃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后被西班牙人征占,留下了许多故事。艺术家于连·隆巴尔迪结合照片、视频和装置等媒介,为观众打造沉浸式体验,让我们纤毫入微地体验这片神圣土地的历史变迁。他作品中的视觉代码探究了民族学、考古学和生物学的边界。摘录、采样和剖析不仅是摄影行为的镜像姿态,也是与世界相连的技术纽带。隆巴尔迪提倡在写实工具与不可见的意象之间进行交互,唤起梦幻的实境, 以试验全新的叙事形式。

2. ?于连·隆巴尔迪,《剖析》,“太阳诞生的大地”系列,墨西哥,2017—2021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3. ?于连·隆巴尔迪,《失》,“太阳诞生的大地”系列,墨西哥,2017—2021 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家

于连·隆巴尔迪

Julien Lombardi

1980 年生于法国马赛。在法国马赛市和墨西哥墨西哥城工作、生活。于连·隆巴尔迪拥有民族学硕士学位,因学术需要,他长期深入游历亚美尼亚、墨西哥、埃及等国家进行视觉调研,随后进入工作室开展正式研究。为了构建全新的叙事形式,他尝试用实验性的图像布局,以突破影像真实性的守则。2017 年,Le Bec en L’air 出版了他的首部摄影书L"Inachevé。法国国立造型艺术中心(Centre National des Arts Plastiques)、法国国家图书馆、Chateau d’Eau画廊均收藏了他的作品。(图? Julien Lombard)

展讯

太阳诞生的大地主办: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

展期:2022.11.25—2023.1.3

1. ?庄学本,《什谷屯贵族少女(四川理县)》,1938年。46.2 cm ×45.2 cm,纸本。图片来源于广东美术馆。

2. ?庄学本,《羌人过溜索(四川理县)》,纸本,46.2 cm ×45.2 cm,1934。图片来源于广东美术馆。

文 / 朱靖江

在 21 世纪的近 20 年间,原本沉寂无闻多年的摄影师庄学本(1909 —1984),在其身后的时日里,逐渐成为中国摄影界与人类学界共同瞩目的现象级人物。如同“流放者归来”,人们讶异地发现这位生前谦卑和善,中年因所谓“历史问题”被开除公职,晚景也颇为凄凉落寞的“非著名”摄影家,曾经在中国最艰难动荡的抗战时代,独自奔走行摄于交通闭塞、土司割据、盗贼横行的西南山地与西北荒原,如同一位被神谕感召的圣徒,决意用影像的力量, 为救亡图存、开发西北的国事, 做不惜生命的探路先锋。

旷古冷肃的荒原渺无人烟,远方的雪峰似乎与尘世隔绝,这个在黄浦江边长大的青年肃然对视蛮荒的风景,照相机沉醉地追捕着光影的瞬间。单薄的行装与未知的旅程,虱子一般如影随形的挫折和匮乏,全然失色于胶片显影时的灵光绽放。在漂泊的寂寞里,庄学本曾期然寻觅生命的奇迹,而这奇迹竟也在他的面前昭然呈现:
以如花的美色和野性的尊严,为一段早被风雨销蚀的边地故事, 定影成一幅绝版的记忆。

近十年间,随着对庄学本“十年西行”考察成果的研究日益深入,学界逐步认识到庄学本对中国西部人文地理、边政土司、宗教制度、民俗文化、服饰艺术等多个领域,都有系统性的调查与研究成果,其学术价值可以与同一时代的民族学者或人类学家相媲美。岷江峡谷、松潘草地、甘青藏域、西康彝区、泸沽湖畔、印度商港……也都因庄学本的游历留下了珍贵的影迹, 有些甚至因其珍稀罕见,成为影像民族志中的孤本。

学术上的褒奖固然可贵,“纪实摄影先驱”的令名也并非虚妄,但我们毋宁将庄学本留存于今日的图片, 看做一个人燃烧生命的万里征程。他曾以青春的冲动经受了荒原的洗礼,又用相机和胶片记录着心灵的轨迹与梦想。而这梦想,通过顽强不屈的影像创作,不断显影与放大,终于构建成中国西陲众多民族在一个逝去时代里的光影史诗。

庄学本的照片是需要凝视的,他将一种文明与尊严的力量赋予了他所观照的边地人民,无论是眉目俊朗的康巴青年,还是纯真无邪的嘉戎少女,无论是神思深邃的果洛活佛,抑或是不怒自威的藏地贵族,他们都超越时空的疆界,透过照片的边际,骄傲地与我们的目光交汇,情感相通,他们挺拔的生命也因之而青春不朽。自由与梦想,执著与人道, 其实正是庄学本留给当代国人的一笔精神财富。于是,那个沉默千年的世界开始发出了声音,那些总是沉默在时间深处的人与事, 终于在我们的眼前清楚呈现。

3. ?庄学本,《旅途中的摩梭贵妇一行(云南永宁)》,纸本,46.2 cm× 45.2 cm,1939。图片来源于广东美术馆。

4. ?庄学本,《土人社交公开,男女调情不避耳目(青海土族)》,纸本,46.2 cm × 45.2 cm,1936。图片来源于广东美术馆。

艺术家

庄学本

(1909—1984)

上海浦东人。摄影家,民族学家。为20 世纪最重要的中国边疆摄影工作者之一。他于 20 世纪 30、40 年代在四川、西康(后并入四川)、青海、甘肃等地少数民族世居区域拍摄图片,长期刊载于《良友》《中华》《东方》等民国时代知名的期刊画报,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他于民族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在 20 世纪 40 年代同样为学界所尊重,曾先后成为中国边疆学会与中国民族学会会员,并于 1948 年被选为中国民族学会候补理事。庄学本在 1950 年后的生活跌宕起伏,与摄影创作及学术活动都渐行渐远。其摄影成就在 20 世纪后半叶鲜为人知。

21 世纪初期,中国摄影界的部分有识之士重新“发现”了庄学本,开始调查、搜集、展示、研讨庄氏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拍摄,如今散落于多处的西部民族摄影作品,并“追谥”庄学本为摄影大师、影像人类学的先驱者。在中国摄影界,从生前落寞到身后殊荣,庄氏遭遇殊为奇异,也意味着带有民族志记录与表述意义的摄影工作者,逐渐获得了中国影像共同体的承认。近十年来,庄学本在民族学领域的成就也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他曾发表或出版的民族学著作、论文等得以被重新审视,这位“夭折”的民族学家有望获得更为公正的评价。

展讯

荒原中的神谕:庄学本

主办: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

展期:2022.11.25—2023.1.3

策展人:朱靖江

文 / 皮勒西·波瓦通

本展览基于泰国国家档案馆丰富的摄影馆藏,探索了 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中叶,摄影在暹罗地区(现为泰国)扮演的重要角色。泰国国家档案馆成立于 1952年,其摄影收藏可追溯至 1916 年。金刚智国家图书馆(Vajiranana)时任主席丹隆亲王自那时起着手收集玻璃底片,相片多为暹罗精英阶层、商业摄影师、当地人和外国人所拍摄。1933 年,国家图书馆将老罗伯特·伦兹工作室(成立于 1896 年)收藏的大量玻璃底片纳入收藏中,从而保存了 20 世纪上半叶曼谷及周边地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

在泰国传统信仰中,印度教神明因陀罗是曼谷的城市守护神。这位守护神又名千眼之神,他拥有一千只眼睛,日夜不休地守望着城市与城市中的居民。本展览“千眼之神——泰国早期摄影(1860 —1960)”在机械复制时代重塑因陀罗形象,让观众一窥泰国国家档案馆在过去两百年间浩如烟海的摄影收藏。最早的照片拍摄于19 世纪 60 年代,出自欧洲游客之手,没过多久,暹罗精英阶层也掌握了全新的成像技术,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拍摄方式。因此,我们也有幸透过该时期海量的照片观察社会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以及泰国的非凡历史。出现在相片里的人物既有曼谷王室王公贵胄,也有处于边缘地位的当地少数民族。

泰国国家档案馆的收藏中只有部分标注了准确信息,其他相片既没有标注日期,也没有留下拍摄者的名字。因此,本展览按照图像类型将所选照片分为几大主题,给予观众理解和阐释的空间。各种议题随机出现在类型图片之间——诸如性别与阶级的紧张关系、半殖民地境况、现代君主制等等,都任由观众自行理解。图像被展示在中性色调的墙壁上,营造出沙龙一般的氛围,令人想起 20 世纪早期的曼谷摄影展,也呼应着原先国家档案馆用来保存玻璃板底片的柚木盒子。

“千眼之神——泰国早期摄影(1860—1960)”希望观众能够一瞥泰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持久斗争与困境,以及摄影师和照相机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从过去到现在,正是他们捕捉和记录下泰国历史中那些转瞬即逝的片刻。

1. 两个男孩与相机合影,位于曼谷 Pratu Sam Yot 的丹隆亲王宫殿,约1900 年。艺术微喷,29 cm × 41 cm。图片由泰国国家档案馆提供。

2. 一对暹罗夫妇,约 1910 年。艺术微喷,29 cm × 38 cm。图片由泰国国家档案馆提供。

4. 穿着印度教神因陀罗服装的男演员,19 世纪中叶。艺术微喷,38 cm× 30 cm。图片由泰国国家档案馆提供。

3. 内廷成员和他们的相机,约 1904 年。艺术微喷,42 cm × 50 cm。图片由泰国国家档案馆提供。

展讯

千眼之神 —— 泰国早期摄影(1860—1960)

主办: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

展期:2022.11.25 — 2023.1.3

策展人:皮勒西·波瓦通(Pirasri Povatong)

[左图]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普拉多大道,法国马赛》,1932 年,图片来源于成都当代影像馆。

文 / 程基伟

20 世纪 50 年代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曾在法国洛特河悬崖峭壁边的一个叫圣-锡尔克-拉波皮(Saint-Cirq-Lapopie)的中世纪村庄隔着桌子指着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鼻子说:“你喜欢塞尚”——这是在他抨击塞尚和其他一些画家时顺带的行为。是的,卡蒂埃-布列松喜欢塞尚这件事情可以从他英年早逝的伯父说起。画家路易·于勒·卡蒂埃-布列松(Louis Jules Cartier-Bresson)曾是美第奇家族奖学金的获得者,为了献身艺术而放弃了继承家业,幼年卡蒂埃-布列松甚至称其为“神秘的父亲”,但他这位绘画的启蒙人却在“一战”中意外去世,那年卡蒂埃-布列松才 7 岁。路易·于勒·卡蒂埃-布列松的两位画家朋友让·科特耐(Jean Cottenet)和雅克-艾米勒·布朗仕(Jacques-Emile Blanche)不仅完成了对卡蒂埃-布列松最初级的绘画教程,还将他送入了画家安德烈·洛特的工作室(Atelier André Lhote),洛特传授的立体主义和几何学深刻彻底地影响了卡蒂埃-布列松的艺术创作,同时代的摄影师多拉·玛尔(Dora Maar)和弗洛伦斯·亨利(Florence Henri),以及 40 年代和 50 年代分别进入洛特工作室学习的画家奥瑞丽·内穆尔(Aurélie Newmours)和摄影师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都曾受益匪浅。更为重要的是,布朗仕将年轻的卡蒂埃-布列松带入了那个时代最前卫的思想潮流里,在他不到 20岁的年纪里,已经与超现实主义作家雷奈·克雷维(Rene Crevel),表现主义画家、诗人马克思·雅各布(Max Jacob)和美术史学家艾利·福尔(Elie Faure)频频相见。

20 世纪 20 年代,青少年的卡蒂埃-布列松在被母亲正式送入知名的孔多塞高中(Lycée Condorcet)之前,曾在天主教费内隆学校(Catholic Ecole Fénelon)短暂学习,心仪艺术的叛逆少年早就背离了父亲希望他从事商业的意愿,在费内隆学校偷偷阅读着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阿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的诗句,在象征主义的诗歌里汲取着对未来的想象。幸得校长的默许,这个懵懂的少年在费内隆校长办公室里阅读了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和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等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家、诗人、心理学家、哲学家的著作,这一切都在冥冥之中为他在 18 岁时与超现实主义的相遇做足了精神准备。

1924 年安德烈·布勒东和路易·阿拉贡(Louis Aragon)共同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Manifesto of Surrealism),“超现实主义,即精神的无意识行为,不受任何理性的约束,也不受限于任何审美或道德的理念”。这对年仅 16 岁,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卡蒂埃-布列松无疑是解答年少疑惑的一剂良药,也为他打开了一道通往未来的自由理想之门。以至于在卡蒂埃-布列松 78 岁接受采访时曾说:“在我非常年轻的时候,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概念确实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反叛的态度,不仅在艺术中反叛,也反叛生活。”新潮流的超现实主义与他的青春期不谋而合,从此卡蒂埃-布列松遇见的人,都理所当然地使这场思想变革或多或少地侵入了这个少年的精神领地。两年后,18 岁的卡蒂埃-布列松在布朗仕家里认识了雷奈·克雷维,并经由他介绍终于与安德烈·布勒东相识。“他像太阳王一样,让人惶恐不安”“我坐在长凳的一端,从不说一个字,害羞和年轻造就了我的沉默”。时年 30 岁布勒东俨然成了彼时 18 岁的卡蒂埃-布列松眼里的精神偶像,因为伴随布勒东的正是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马克思·恩斯特(Max Ernst)和朱利安·列维(Julien Levy)等人。与超现实主义诗人、作家和艺术家的频繁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管是年龄还是艺术创作都仍然年轻的卡蒂埃-布列松,但超现实主义倡导的直觉和反叛、客观中的偶然却让他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摄影艺术创作的捷径。

当然,如果你知道卡蒂埃-布列松的母亲来自法国诺曼底大区,而至今巴黎开往诺曼底大区的列车仍然是从圣拉扎尔火车站出发;

如果你知道叛逆青春期的卡蒂埃-布列松每每偷偷阅读兰波和弗洛伊德等人的伟大著作时,需要从孔多塞高中步行 650 米且必须路过圣拉扎尔火车站才能到达天主教费内隆学校时,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卡蒂埃-布列松能在 1932 年的某一天拍下了那张著名的照片《圣拉扎尔火车站背后》。

1.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周日在塞纳河畔,法国》,1938 年,图片来源于成都当代影像馆。

2.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耶尔(城市名),法国》,1932 年,图片来源于成都当代影像馆。

3.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圣拉扎尔车站后 (欧洲广场),法国巴黎》,1932年,图片来源于成都当代影像馆。

4.?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瓦伦斯(城市名),西班牙》,1933 年,图片来源于成都当代影像馆。

艺术家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出生于法国尚泰卢,早期跟随立体派画家安德烈·洛特(André Lhote)学习绘画。1931 年,在非洲象牙海岸度过一年之后,他买了第一台徕卡相机,开始游历欧洲。1933 年,在纽约的朱利安·列维画廊举办了首次展览。1940年,加入法国第三军影像服务部,同年 6 月被德军俘虏。在经历两次失败的逃脱后,于1942 年 2 月成功越狱。1945 年,与一群专业记者拍摄了巴黎的解放,并制作了纪录片《回归》(Le Retour)。1947 年,他与罗伯特·卡帕、乔治·罗杰、大卫·奇姆·西蒙和威廉·范迪维特共同创立了玛格南图片社。在东方游历了三年之后,于 1952 年回到欧洲,并出版了第一本书《决定性瞬间》。1974 年,终止了与玛格南图片社的工作关系,进而更专注于绘画。2003 年,与妻子和女儿在巴黎创立了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基金会,以保存他的作品。2004 年 8 月 3 日,在 96 岁生日几周之后,他在普罗旺斯的家中去世。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被后人称为20 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在超过 60 年的职业生涯中,游历在世界各国,见证了一些20 世纪世界性重大事件。他把相机作为“第三只眼睛”来捕捉人类变幻莫测的行为,将摄影视为捕捉决定性时刻的手段。

展讯

超现实主义下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主办:成都国际摄影周

展期:常设展

策展人:程基伟

1. ?威廉·克莱因,《Le Petit Magot 酒店》,1968 年 11 月 11 日,图片来源于成都当代影像馆。

文 / 威廉·克莱因

这是我为《庆典》一书写的序言,被选入书中的照片对于我来说就如玛德琳蛋糕之于普鲁特斯。做一本这样的书会是个好主意吗?

La Fábrica 出版社提议以“庆典(Celebration)”命名这本书。我很赞同,但也许应该加上“s”,用复数,因为每张照片无疑都是一场庆典。

庆祝、肯定、探索、确认、受到启示,每次释放快门,我都能感受到这些。而如果之后一切顺利,我还将庆祝无数惊喜。

那么有什么理由不为另一个小小的奇迹庆祝呢?

——这本我没有料想会有的书,现在已经在你手里了。

为什么不是《纽约 / 罗马 / 莫斯科 / 东京庆典》呢?因为我所了解的、我所发现的、我所肯定的、我所展示的以及我所衷爱的一切,既无特定根源,又来自世间各处。只因为它们存在,我便为之庆祝。这才是我爱的摄影。

我确信我能不断带给自己惊喜。我发现的、我爱的、我学到的所有,都汇集在这里,只为让你确信,近一个世纪都值得被庆祝。

生活可以没有摄影吗?不用怀疑,像所有人一样,我也曾做过这样的尝试……我当然没有因此而死。但是现在看来,已不再值得这么做。

2. ?威廉·克莱因,《四个头》, 1954 年,图片来源于成都当代影像馆。

3. ?威廉·克莱因,《原子弹爆炸的天空》, 1955 年,图片来源于成都当代影像馆。

艺术家

威廉·克莱因

William Klein

1926 年,威廉·克莱因生于美国纽约,成长于曼哈顿街区。18 岁时,威廉·克莱因选择从大学辍学加入美军赴欧洲作战(1946—1948),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欧洲。在巴黎时,他遇到了他后来的妻子:珍妮,俩人携手共度了 50 年的岁月。遇到珍妮后,威廉·克莱因搬到了巴黎,进入了费尔南德·莱格(Fernand Léger)的工作室。彼时,他的第一志向是成为一名画家。1951年,他前往意大利,在探寻建筑和电影的过程中爱上了摄影。

1954 年,他结识了Vogue杂志的艺术总监亚历山大·利伯曼,遂开始拍摄时尚照片。他将模特直接带到街上进行拍摄,而在之前,此类拍摄仅在摄影工作室内成片。1956 年,他在法国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纽约的生活对你有利——威廉·克莱因恍惚中看到的狂欢》,这本书曾被美国的出版商拒绝出版,却在 1957 年获得了纳达尔奖。在1958 至 1966 年间,他先后出版了摄影集《罗马》《莫斯科》和《东京》。1989—1994 年间,威廉·克莱因先后出版《特写》《都灵》《时尚内外》等摄影集。威廉·克莱因于 2022年 9 月在巴黎与世长辞。

展讯

庆典——威廉·克莱因中国首展

主办:成都国际摄影周

展期:2022.11.20 — 2023.3

策展人:皮埃尔-路易·丹尼斯(Pierre-Louis Denis)、让-吕克·蒙特罗索(Jean-Luc Monterosso)

文 / 克里斯蒂安·葛约尔

青少年时期的贝尔纳·弗孔想成为一名画家,或是作家。结果他变成了一位颇具特色的艺术家,就像在他那独一无二、富有诗意的祖母塔缇耶家里遇见的那些人一样。

贝尔纳·弗孔从来都不关心自己的名气,也没有想过好好经营什么职业生涯。他拒绝了很多的束缚,也同样放弃了很多优厚的待遇。如果要谈他二十多年来不再创造作品却依然被视为最为特别、最真实的摄影创作者之一的原因,大概是因为他晕染着宗教色彩的图像创作实践始终建立在一些人类共同价值观的问题之上。他作品中那些标志性的元素,充满象征性的景象和闪耀着不安的智慧之光的故事,都是他与时间、与童年特殊关系的印证。

从童年开始,面对那些短暂的、注定逝去的事物,他就没有保留任何伤感的情绪,他怀有的是一种坚韧的焦虑。通过创作的那些似乎并不可信却真实存在的图像,弗孔向我们讲述着对成长和对永久失去童真快乐的恐惧,即使那份快乐只曾短暂地降临于童年的一瞬。

贝尔纳·弗孔呈现出的视野撼动着我们,因为他将自己生命中的一切都融入其中了。它们糅合着寂静与游戏、思索和温存、庄重与狂躁,它们在 20 世纪末诞生于迷人的普罗旺斯,从上千种茶点、乡野间的狂奔、晚上的聚会和游戏、阅读和友情中孕育出来。

像许多卓越的艺术作品一样,这位置景摄影先驱的作品也扎根在一片土地上: 他的出生地——呂贝宏(Luberon)。在那里,他的年少时光沉浸在梦幻的色彩和光线中。正是这些色彩和光线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他作品的基调。

1. ?贝尔纳·弗孔,《燃烧的雪(La neige qui br?le)》,图片来源于成都当代影像馆。

展现“真实的虚构”的七大系列作品——《悠长假期》《可能变迁的时光》《爱之屋》《冬之屋—金之屋》 《偶像与祭献》 《书写》 以及《图像的终结》共同勾勒出一个始于 1976 年并自愿终止于 1995 年的创作历程。其间,这些作为一个整体被多次展出、再制作、赞扬、收藏的作品在现代创作中找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位置,既是因为它的独特性,也因为它所吸引的趣味的多元性。对这些图像兴趣盎然的人有主流摄影圈的成员、先锋造型艺术家,还有小说家、布景师、时尚设计师,甚至是精神分析师和韩国流行音乐团体!

这些无法确定拍摄日期的作品抵抗着时间的考验,同时,它们也浓密而含蓄地紧紧包裹着时间:
在精确的取景框创造出的平衡中,在光的颤动中,在色调的转变中——从早期的蓝色,到《偶像与祭献》系列中刺眼的红色风景和火焰,最终在晚期逐渐接近单色。从其创作的“寓言时期”到“哲学时期”,“时间”这一主题贯穿始终,跨越二十年, 直到“终”这个词被用白色墨水写在稚嫩的皮肤上,他的艺术正值盛年。

2. ?贝尔纳·弗孔,《夜间环舞(Ronde du Soir)》,图片来源于成都当代影像馆。

3. ?贝尔纳·弗孔,《气球(Les ballons)》,图片来源于成都当代影像馆。

艺术家

贝尔纳·弗孔

Bernard Faucon

贝尔纳·弗孔,1950 年生于法国普罗旺斯,曾学习哲学和神学,置景摄影的先驱之一。1976 年,弗孔拍摄了他的第一批作品。他相信“置景摄影”是“摄影”这一艺术媒介的“天鹅之歌(绝唱)”,是被纯粹的数码影像和广告性摄影统治之前的最后阶段。1995 年,当他对摄影呈现真实力量的信仰逐渐消失殆尽,以至于不再有理由构建“真实的虚构”景象时,他决定终结自己的摄影创作。2007 年,欧洲摄影博物馆在巴黎举办了一场弗孔作品的回顾展,展出了从《之前的时光》到《之后的时光》的全部作品,并最终以“清理木屋”的活动结束。

停止摄影创作后,弗孔发起了一项名为《我青春中最美的一天》的活动。这场狂欢席卷 25 个国家,吸引数百名年轻摄影师参与,并最终为我们奉献一场精彩的群展。庆祝、青春和影像的无所顾忌——相机在置景的仪式中交接到新人手中,推迟不可避免的终结。自创作之初,文字就已渗透在弗孔作品中。然而,直到 2000 年,写作才终于替代摄影,成为弗孔主要的创作方式——他相继出版了《旅行的恐惧》《2550 年夏》《之前的时光》等文学作品。目前,弗孔正在进行一项名为《我的道路》自传式视频艺术项目的创作,他驾车驰骋在世界各地的公路上,以一种浪漫的方式讲述他的人生。

展讯

贝尔纳·弗孔

主办:成都国际摄影周

展期:常设展

策展人:贝尔纳·弗孔、让-吕克·蒙特罗索

猜你喜欢 布列阿尔勒艺术家 凡·高与一座城市的忏悔文萃报·周二版(2020年38期)2020-10-20致歉凡·高:一个城市的忏悔文史博览(2020年6期)2020-08-19布列松与决定性瞬间少年漫画(艺术创想)(2018年5期)2018-09-11小小艺术家小小艺术家(2018年3期)2018-06-11小小艺术家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阿布列林·阿布列孜:新疆“焦裕禄”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2017年25期)2017-08-14被遗忘的仪仗队环球物(2014年22期)2014-09-10被遗忘的仪仗队当代青年·我赢(2014年11期)2014-04-08

推荐访问:摄影 国际 成都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成都国际摄影周超时空链接》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成都国际摄影周超时空链接》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