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十篇

时间:2023-06-23 03:55:04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

改革开放初期,我正值风华正茂年龄,初中参加中考,面临上中专(高中)的年纪。经过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师范学校普师专业。在这里,我们开始了与改革开放共成长的快速跋涉,快速进步,快速呼吸着来自外界新鲜空气,快速遨游在知识与技能的海洋??简直是目不暇接地遍览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与突出成就。

首先,填鸭式的近似狼吞虎咽一般的知识“恶补”。面临着未来知识爆炸的预期,只有贪婪吮吸各种科学知识的养分,沐浴在知识的阳光雨露中,愈发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愈发感受世界之大而自己却知之甚少,愈发贪得无厌的进行诸如刊授大学、电大自学考试等系统性学习。假期回乡务农、放牲口的间隙,也免不了要看看书、听听讲座与新闻之类。当然这在现在来说都是司空见惯的了。而那时,城市里的职工夜校等各类补习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似乎成为时尚;而在贫穷落后的深山区,我的做法

简直就是一大奇葩了。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武装自己的头脑,填补头脑的诸多空白,以至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之重要性的同乡们把我称为“书呆子”。是褒,是贬,其中五味杂陈,亦或兼而有之吧。这也许可称得上是一种守护愚昧无知习以为常与求知求新之“异类”之间的碰撞吧。

其次,年轻人走出去看世界的冲动与习惯于“面朝黄土背朝天”且墨守陈规中老年人之间的思想冲突。上世纪8090年代,每每回家乡省亲,常听说一些年轻人又到城市甚至外地找工作,而在家长期务农的长辈们,往往要大加斥责:不好好种地,就知道往外跑,简直就是不务正业,简直就是败家子~但无论斥责多么激烈,这些被冠以“不务正业”的年轻人还是走出去了,逐渐长辈们也就见怪不怪了。这就是不同的思想火花在那时的激烈碰撞,这就是生活、生产以及就业方式开始被一步步扭转的现实。这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流动人口大军的雏形。

第三,无论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变化,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更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际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可以说是俯拾即是。上面主要提到的是个人和同龄乡邻在精神层面的变化,不再赘述。下面着重讲一讲物质方面的变化。

日常吃穿用行变化有目共睹,我们不必多说。但是,这毕业当初的几个没想到,是不是我们都有同感。一没想到,由原来住集体宿舍、职工家属院、进城租住别人房子,到90年代后期住上了楼房;二没想到,由原来近xx年时间几经更换,都离不开的骑自行

车代步,到21世纪初期开上了私家车;三没想到,xx世纪末和21世纪最初几年,我们才刚刚起步,陆续电脑打字、写文章、极其简单的文字传输,不久就用上了互联网,诸如网上浏览新闻、各种资料和qq、微信等网上交流工具??这些“没想到”的巨变,似乎都是我们平民百姓最基本的。大到国家各行各业大型工程的惊艳登场,更是像天上的繁星一般,能数说得过来吗,恐怕很难~

我们这些知天命的人们,可以说是最幸运的一批,因为赶上了黄金年龄能与改革开放共成长,能与国家日益繁荣富强共成长??岂不乐哉~

篇二

生于1978年的我,是幸运的,远离了政治运动的漩涡,也脱离了食不裹腹的“苦海”。从那一年起,一个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名字改变了中国,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就是改革开放。

作为70年代末出生的一拨人,呱呱坠地以后,就成长在改革开放的语境、环境和心境里。与改革开放一起成长,是我们这代人显著的时代“烙印”。可以说,沐浴的是改革开放的春风,见证的是改革开放的岁月,享受的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如今,改革开放还在继续和前行,而立之年的我们也在为这个时代挥洒着最好的青春年华。

应该感谢改革开放,让我们享受到物质文明的硕果。小时候,温饱是被人们经常提起的两个字,也常常听到祖辈、父辈们在生产队、干公分活、吃红薯饭、喝南瓜汤的那些离奇甚至有些离谱的

故事。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仿佛片刻间就激活了农业发展的“一池死水”,让我们这代人告别了饿肚皮的滋味。尽管孩提时的生活,对常年有油吃、有肉吃还是一种奢望,但毕竟每餐能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偶尔还能得到几分或者一两毛零花钱,去买点丁丁糖、米花糖什么的,不亦乐乎。尤其是逢年过节,更是让孩子们充满了向往。新衣服、压岁钱、好吃的??成了一年一度的“盛宴”。回忆那些逝去的岁月,虽然有些难以释怀,却也让人无限感慨。

今天,面对如此丰富的生活、如此多彩的世界,我们反而有些不知足了。烦恼多于快乐,抱怨多于感恩,倒成了一种习惯。当我们斥责买来的西瓜不甜、香蕉不鲜、苹果不脆时,当我们翻箱倒柜为找到一件合身的衣服发愁时,当我们点了满满一桌的饭菜而难以用尽时,似乎忘记了小时候经常为一根五分钱的冰棍而与兄弟争得面红耳赤,忘记了小时候经常穿着哥姐“传递”下来的打满补丁的衣服与小伙伴们嬉戏在乡间小路上。当年,我们正是凭着包分配的好政策获得了“金饭碗”;今天,我们不少人却批判起考试制度,埋怨起社会不公。

应该感谢改革开放,让我们见证了时代的进步与变迁。从成长的足迹中,也或多或少地感悟到改革的不易、开放的曲折。在思想领域,过去是比较单纯的,理想主义占绝对上风。小时候,如果有人问伙伴们长大干什么,回答是十有八九当科学家、工程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思潮的涌入,什么“金钱至上论”、“读

书无用论”便有了市场。农村里面,很多人上个高中甚至初中就到沿海打工了。过去的人也很“听话”、“老实”,哪怕是一个公社干部到家里去,都带着崇敬的目光,抬头看。再后来,就有了社会上流行的“走南闯北不理你,吃喝拉撒不求你,不偷不抢不怕你,有了矛盾要找你,不给解决就骂你,解决不好就告你”的顺口溜。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实行,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竞争的“残酷”、什么是高度的“自由”、什么是物质的“发达”、什么是现实的“困惑”,以至于曾经有不少人发出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的感怀。改革开放的这些“阵痛”,让我们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观念交锋中成长。经历了这些的所谓70后,似乎比上一代人更现实,比下一代人更理想。有时候常常想,我们应该珍惜这种现实和理想。或许,也是改革开放带来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xx年对于历史长河来说,不过是浪花一朵、短暂一刻,但在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中,却是最耀眼、最绚烂、最壮丽的华章。xx年对于人生来说,似乎不到一半或三分之一,但经历的变化却是永生难忘、终生受益的。

改革开放还在继续,我们这代人也到了”而立”之年。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全力去回报社会和他人吧~

篇三

时间荏苒,白驹过隙,弹指xx年已经过去了。我现在已经参加工作三个多月了,每次放假回家与父母闲聊,他们总会给我讲一

些他们那个时代的事情,讲述属于他们的那个年代我还没有记忆时候的事情,今昔对比,感慨万千~

我们一家生活在鲁西南地区,地处平原,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儿时的记忆里,农忙季节,父母总是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儿,夕阳落尽才回家,披星戴月,辛勤耕耘。上学后,利用假期和周末的时间我也尽可能的去帮忙,尽管小小年纪的我其实并不能为他们减轻多少负担。施肥锄草,耕种收割,很累,汗珠淌到嘴里咸咸的,用农民的话说就是:“汗珠子摔成八瓣,换来一碗饭吃”。父母虽然大字不识,为但她一直坚持让自己的孩子念书、考大学,跳出这个“农门”,能出人头地,不管家里经济条件多差,她总能在学校截止时间之前借到我们的学杂费,从小学到研究生毕业,父母付出太多了。

一、19xx年至1xx8

老实巴交的父母告诉我们兄弟姐妹一定要勤奋,因为家庭条件十分拮据,我们要学会用双手养活自己。那几年,我们每天的必做事情便是打草喂羊、帮忙打药除草等。足以成为我奋斗目标的事情就是有一个又大又圆的铁环、有几颗晶莹剔透的玻璃球、有几块足以抵挡馋口水的肥肉。每半年的愿望就是学校开学时不要在老师面前要人情赊欠学费,欢喜过年的明显标志就是有一身纤维质地的中山服,有一双可以踢来踢去的球鞋,最大的奢侈是可以给自己照一张相。

二、1xx9年至19xx

由于受“跳龙门”思想的影响,在我每天放学后,父亲习惯在我们学习的房间外面坐着陪我,“监督”我专心读书,争取考上高中、大学,做村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从此,我的注意力几乎全部转移到了父母身上。饭桌上,父亲常讲哪院哪家有人又有什么出息了,哪家哪院的孩子又考取了县城重点高中。庆幸的是,那时的我居然可以自觉抵制伙伴玩耍的诱惑,在家里,我绝对是听话的好孩子,在左邻右舍眼里,我们是同龄人学习的范例。在老师心中,我们是遵规守纪、好好学习的乖学生。经过辛苦的努力,我终于顺利的考上了本县最好的重点中学,进入我们的县城一中就读高中,距离我的理想和父母的期望又近了一步。

三、19xx年至xxxx

经济日益发展、社会飞速进步,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重,父母的衰老更加激励我努力学习。02年我终于如愿通过高考的“独木桥”,进入梦寐很久的象牙塔就读。得力于政府不断推出的良好政策,家里的收入相比以前有了不小的增加,我也在学校期间通过做兼职来赚取一些生活费用,并在大学毕业后顺利的到北京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这是我自己当年都没有想到的。

虽然父母在农村的劳作依旧繁忙,身体也明显的衰老了,但从电话中他们开心的讲述,我知道了政府不仅免除了两千多年来的“皇粮”,还对种粮食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这是亘古未有的事情啊~

回首自己二十几年来学习与经历,我感到很庆幸,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浪潮,我成为了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宠儿。现如今,出门坐

车、电话短信、网络冲浪的生活距离过去的捡拾柴禾、玩玻璃球、吃麻花糖似乎十分的遥远,其实,不过是改革开放xx年来带来的巨大改善。看身边的孩子,再也不用为每学期开校的费用而愁眉苦脸,自己的压岁钱就足以支付自己的开支了??孩子拥有的是家庭的温暖,祖国的繁荣,社会的和谐进步。

国家政策越来越向着农民说话了,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父母能赶上这样的好日子也十分的满足。他们现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不敢让家人失望也不会让家人失望,因为我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二十几年来的学习和生活让我深感如今生活的不易,二十年的目睹见证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感叹改革春风带来的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进步~

篇四

我生于197811,出生在农村。那年正是改革开放那一年,我们这一代人是跟着改革开放的步代一步一步走来的,见证了中国的很多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农村体制的改革,风风火火的城市建设......

记得孩童时代,那时还没有电视机,只有广播,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就能听到有关的新闻,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因为有了改革开放,爸爸去了上海挣钱,那一年,爸爸过年回来带回来了一台黑白电视机,于是,每天晚上,邻居都会到我家来看电视,也就是那时真正认识了“邓小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明显。改革开放之后,

村里的家家户户都从原来的草房变成了砖瓦房,再从砖瓦房到楼房,我记得,小学4年级,我家就由原来的砖瓦房变成了楼房。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

时间很快到了上高中,我亲身感受了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场景。看着米字旗缓缓下落,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祖国大地上下一片欢腾,我能强烈感受到那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紧接着,1999年澳门回归,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我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同心协力,归功于我们英明的政策——改革开放。

小时候我记得那时要是谁家是“万元户”那是非常自豪的,在我的印象中银行也就是“农村信用社”,后来长大了,见识也多了,知道还有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等。但每回路过银行门口,我会禁不住地想象:要是我以后能在这里工作多好呀~“想象”变成了“事实”,1998年,我跨入了中行的大门。在中行这么多年,我也目睹了许多的变化:工资由几百元上升到几千元;客户从稀少变成众多;客户的年龄由年老逐渐变成年轻化;中行的服务也一直在紧跟形势,从一开始的“三有一流”到“四服务”再到“两站、双声、一双手”。银行也从一开始的国有制转换成了股份制。中行也有了更好的发展。

自从xxxx年申奥成功后,我就天天在盼望着08年的奥运会。转眼之间,08年到了,我们南通的“苏通大桥”也于4月份通车了,这是我们南通人的骄傲。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xx0888

8时,在一片片震撼人心的击缶倒计时声中,举国期盼的北京奥运会在鸟巢顺利拉开帷幕,这是一台气势恢弘的史诗般的杰作,它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高度浓缩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世界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还世界一个惊喜~”而我们也相信,这一切都离不开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很有幸的是,我作为中行的“先进”去观看了奥运比赛,亲身感受了奥运气氛。

弹指之间,xx年已过去,回想过去让我更加坚定,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收获。成长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成长而成长,而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我很欣慰,我可以见证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愿改革开放继续积极稳妥的顺利进行,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愿我们的中行有更好的发展~

篇五

一晃眼,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xx个年头,我也匆匆走过了33年人生路程。

我是一个“70后”,1975年,改革开放的前三年,我出生在天津的海河边。应当说我完全是在改革的春风里成长的,沐浴在温暖的春风里,我的成长几乎是一帆风顺的。在33年的岁月里,我记住了很多事,有些事的记忆是极深刻的??

少年时期的我还不太懂事,还不能理解改革开放其中的实质意义,从父母口中我知道我的童年比爸爸妈妈幸福太多太多了。虽

然我还会穿姐姐穿过的衣服,虽然我还没有很多玩具,虽然我还不能顿顿饭吃上肉,虽然??但我却能真切感受到家人的兴奋,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温暖,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变化。

1992年,我17岁,上中专二年级。年初伊始,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我国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强调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地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这次南巡,就好像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淋去了所有的顾虑,真正达到了思想大解放。

1997年,我22岁,工作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国家发生了很多大事,我记忆最深的是悲喜两件事。悲的是我们的小平同志逝世,很遗憾他没有等到“一国两制”到来的那一天。在他离世后,他的南巡讲话,被理论界称之为“政治遗产”。他掷地有声的话语“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还回荡在人们耳边。而另一件喜事就是香港回归,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举国上下,全民欢腾。至今我还能感受到那种自豪的热烈的欢腾气氛:到处是欢腾的人群,到处是喧腾的锣鼓,到处是五彩缤纷的礼花??那是我一生难忘的景象。我感受到祖国正在一天天强大,中华民族正在一天天振兴,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而这一切,我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实施大概也不会成为现实。

1999年,xx世纪最后一年,我光荣地迈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大门,开始了新的征程,祖国也迈开了跨进新千年的步伐。十月一日,伟大的祖国50华诞,世界的目光齐聚北京,因为这里正在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庄严的天安门前,各种兵种一一走过,各式兵器一一亮相。威武的士兵,整齐的队形,使人感受到人民之师、正义之师的雄壮和威严;先进的武器,繁多的种类,使人感受到祖国的安全与不可侵犯。时隔不久,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怀抱,祖国统一大业又进一步,中国完全统一指日可待。

xx01年,我成家了。记忆中,刚跨入新千年的祖国喜事连连,先是申奥成功,继而成功入世。现在入世已七年,奥运会也近在咫尺。回想七年前那一幕,不禁让人感慨万分,与xx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让人遗憾,08奥运让我们扬眉吐气。

xx08年,今年我33岁,改革开放xx周年。进入新千年的八年是祖国突飞猛进的八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祖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08年是奥运中国年,世界的目光将再一次聚向北京,奥运会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大好时机,三十年风雨路,一朝风采尽展~

33年岁月,让改革开放的xx年涵盖了一切,我的成长岁月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渐辉煌的征程。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不会有如此的深刻记忆;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也不会有这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很欣慰,我可以见证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愿改革开放继续积极稳妥的顺利进行,愿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xx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在南海边画圈的老人已离开我们整整11年,永远伴随我们的是改革开放xx年取得的累累硕果。蓦然回首,我们激情满怀,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会继续与改革开放共成长,永远在路上,前行,前行??

篇六

我出生在1978年冬天,正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可以说,我们这一拨出生在70年代后期的人是跟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当我静下心来,把自己的成长放到改革开放中的大环境中去回忆时,我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受益者,我们是改革开放一路风雨的见证者,我们是改革开放新的推动者,我们,是幸福的。

通过回忆,我确信我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当我每天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备课时,我都会想起我在这同一个校园里读书时的一切。那时候,物资匮乏是脑海里最深刻的记忆。当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在讲究品味时,我不禁会想起小时候会为了把两个橘子省到过年吃而把它偷偷存到衣柜里,直到发现它干瘪痛心的在墙角抹眼泪;当看到学生们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市,我不禁会想起小时候放学后还要拔草喂兔子,作业都是在昏暗的灯下完成的。回忆让我更加感恩,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因改革开放而获得的远远超过父辈们的机会和选择,我们的前几代人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实践者和推动者,而我们这一代首先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受益者。

通过回忆,我坚信我们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改革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探索、需要犯错,生活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我们的成长也如此。我们小时候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当时价值观念比较单纯,所受的教育也比较正统,周围的人也都很像,受父辈的影响多少都带有些理想主义,但凡问到将来想做什么,十有八九是当科学家、工程师。随着国门进一步打开,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各种思潮涌入,在改革开放大潮带来的激烈冲突中,在不断的碰撞式思考中,在不断的否定肯定否定的循环中,我们发现我们融合了,成长了,我们比上一代人更现实,比我们的下一代人更理想,我们珍惜我们的现实,更宝贵我们的理想。回忆让我更加宽容,能够赞赏前三十年的辉煌奇迹更能品味前三十年的艰辛颠簸,改革开放的路依然在脚下,还有很多不完善需要完善,还有很多缺失需要建立。

通过回忆,我自信自己是改革开放新的推动者。环顾周围,我们这些三十岁左右的女人们,不是妈妈,就是准妈妈,再么就是在向准妈妈狂奔的路上。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而孩子成长的99%在与母亲。怀孕的时候,我看了一本书,叫做《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看后有个体会,如果有一天做母亲的发现和孩子有了代沟,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已经被你的孩子甩在了后面。一想到这,我压力很大,怎么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呢,一个人的成长取决于两个环境,一个是大环境,取决于国家,一个是小环境,就是我们的生活工作环境。我很幸运,出生在改革开放良好的大环境中,

同时在一个很好的小环境中工作。在祖国这趟高速运行的列车上,工作的学校这个小环境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成长氛围,同时提供了诸多成长的机会,工作的这几年是最累的几年,也是我成长最快的几年。

xx年的洗礼,xx年的进步,让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力极大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精神面貌充满活力;我们国家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社会的这些巨变,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有的,也是举世公认的。当奥运会开幕式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声以舒缓的方式被一个小女孩唱出的时候,我的心被感动了,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知道我在灵魂深处热爱着我的祖国;当全世界的笑脸围绕着地球灿烂展开时,我的心激动了因为我清晰地感受到我们的祖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宽容的胸怀、更加坚定的步伐为它的人民打造更加宽广的舞台,我心中充满了希望;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遥远而神秘的太空被中国人挥动时,我的心是自豪的,我为我们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骄傲,。

回忆让我坚定,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收获。成长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成长而成长,而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同时

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不可否认,我们已经自然而然地的站在了改革开放新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的位置上,而我们也正在努力,努力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创造新的奇迹。

篇七

xx年的改革开放,诠释xx年的精彩历程,伴随我xx年的成长经历。当我静下心来,打开记忆的闸门,把自己的成长经历放到改革开放中的大环境去回忆时,我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受益者,我们是改革开放一路风雨的见证者,我们是改革开放的推动者。

1978年,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年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我初中毕业,父母对我说:现在上学要靠真本事了。于是我刻苦学习。1981年,我满怀激情参加了高考。在全国升学率仅4%的情况下,我幸运考上了大学。父母又说:不论哪个朝代,人都会生病,医生都会有饭吃,女孩子当个医生挺稳当,家里人看病也方便。于是我报考了医学院。数年校园寒窗,多少个的日日夜夜,我秉烛夜读,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我被分配到在了安徽省最大的一家三甲医院工作。从此,我人生的轨迹便围绕着医院和病人不停的旋转着。丰富的病源来自全省各地,使我有机会见识各种疑难杂症;有着严谨学风的上级医师言传身教,成就了我扎实的临床基本功;长期的实践,使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就这样,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了xx余年,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住院医师,经历了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

师、主任医师的磨砺,最终成长为一个医学专家。改革开放给了我迈向成功的机会,给了我更高的奋斗目标。我生活的每一年也都在见证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感受着巨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的新千年,我再次被幸福包围了。由于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我有幸调到了北京复兴医院工作。北京是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小时候爸爸曾带我到北京旅游,北京的天安门、长安街、故宫、长城曾带给我无限的遐想,给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记忆。如今我来到了北京,我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我现在工作的复兴医院座落在西长安街上。能在北京长安街旁的医院从事着我所钟爱的医务工作,这是何等令人羡慕。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复兴医院同样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变革不断发展壮大。常听老同志说,50年代复兴医院刚建院时仅有几十名职工,3层小楼。经过几代复兴人的前仆后继,如今已发展为有近1500名职工,210余层的住院大楼、800张床位、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近年来,医院为改善病人的就医环境和条件,投资建设了新病房楼,购置了螺旋ct、磁共振、手术内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先进仪器设备,进行重点学科打造和人才梯队建设,患者在我们医院就医,既能享受到精湛医术和先进设备,又能享受到舒适的环境和温馨的服务,这都是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我调到复兴医院工作后,同样也见证了我所就职的神经内科的变化。科室管理有很大起色,学科发展如火如荼。科室规模由原来

28张病床扩大到72张。每周的神经内科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专家门诊都已经成为我们神经内科的常规。这种教学查房,既为各级医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为年轻医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正是靠这种团队精神,锻炼和造就了一支优秀的医护人员队伍。神经科收治的患者大多是疑难重症,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瘫痪、褥疮、大小便失禁、肺部感染、意识不清等患者,但我们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用真心、爱心、耐心、热心、细心为每个患者提供着最优质的治疗和护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是我们的服务理念,提高医疗质量、推行人性化服务、加强医患沟通,这种优秀的医院文化,形成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我们每个医务人员都深深的懂得:我们的医疗服务维系着一个患者的健康,维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更维系着我们医院的声誉与荣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的脚步,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无论是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飞船的成功发射,还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我都深深体会到胡锦涛总书记的那句话的含义: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干大事。我从内心里觉得生活变得越来越快捷、方便、舒适。

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改革带给我的快乐一直在延续。xx07年生活的惊喜又再一次在我儿子身上上演。我儿子随我们工作的调动转学来到了北京,由于享受了首都优越的教育资源,加上他自己的

勤奋,xx07年他参加了高考,以654分的高分考上了香港城市大学,使他能在香港这个中西文化水乳交融的氛围里造就自己。我想他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

我们是幸运的,生逢盛世,和平发展带给我们的是任你翱翔的空间。回忆让我更加感恩,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因改革开放而获得的远远超过父辈们的机会和选择。我成长的过程也是享受改革开放优越性的过程,体会犹为深刻,感受深入骨髓。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总想迫切地把生活的感受告诉儿子。但儿子并不领情,他说:“妈妈,时代让我比你幸运,我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触摸未来。”

是的,母亲的故事和我的故事对他都是虚无的,我像他这样大时远没有他见识的宽广,思维的敏锐。儿子说得对,我们希望子孙一代又一代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中成长,起点一个比一个高,祖国越来越强大。我的成长岁月只是改革开放逐渐辉煌的一段。我很欣慰,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不会有如此的深刻记忆。愿改革开放继续积极稳妥的顺利进行,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

篇八

我,是一个80后的青年,可以说,伴随改革开放的时间并没有xx年,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时间甚至更短,但是,我与改革开放一起走过了xx多年的日子。

我出生于1986年,晚于改革开放xx年。但在历史书上,它告诉我那对于我来说未知的8年。

中国的改革,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深入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开始酝酿和抉择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不但仍然落后于老牌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亚洲新兴的“四小龙”,即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陈云曾尖锐地指出当时的情况,他说:“革命胜利三十年了,人民要求改善生活。有没有改善,有,但不少地方还有要饭的,这是一个大问题。”

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197811月至12月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长达xx天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5天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终于排除干扰,统一了全党思想,确定了中国改革的伟大决策。从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是什么在xx年前给我们如此大的动力,是改革开放;是什么在这短短xx年使我们发生沧海桑田般变化,是改革开放;又是什么让我们在xx年后的今天能够安居乐业、实现小康,还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桥梁公司长得高了,长得壮了。改革开放xx年是桥梁公司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xx年,足够漫长;xx年,又极为短暂。但它终归要成为一段历

史。而这段历史,又恰恰是五千年华夏文明最辉煌的那个部分。英雄创造的历史,只是历史的骨架和轮廓;民众创造的历史,才是历史的筋脉和血肉。回望xx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留在记忆里的,不应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字,也不应仅仅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更应该是一个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更应该是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痕的故事。

改革开放xx年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不只是桥梁公司,更是华夏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让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的伟大复兴~

篇九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xx年的风风雨雨。xx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华民族走上了一条繁荣富强的伟大复兴之路,中华大地迎来了历史觉醒的远大光明前景。作为一名年轻人,也许对改革开放的xx年,没有老一辈那么刻骨铭心,但我眼中的改革开放,正如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一样:一路走来,尽管风雨兼程,但充满了一个又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华丽篇章。

记得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未吹进恩施偏远大山深处里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是瓦木房,这里一间那里一栋,连接小屋的是一条条弯弯曲曲的乡村泥路。下雨时候,雨水沿着屋顶瓦槽,汇成一条条雨线,在屋檐下叮咚作响。待到三月桃花天,只见农家

大叔头戴草帽,手持犁耙,赶着老黄牛在层层起伏的梯田上来来回回忙碌不停。到了晚上,大家早早吃完饭,跑进有黑白电视机的农家里,挤在一起看电视。遇到停电时,迎着煤油灯的缕缕青烟,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对着剧情说个不停。赶集的日子,各家各户纷纷放下地上的农活,换上干净的“的确良”,带着家中的特产,一大清早去赶集。调皮小孩在匆匆的人流中钻来钻去,忙着躲猫猫。

日子一天天过去,步入了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在祖国的大地上吹了10年光阴。我也念完小学,踏进中学的门槛。我的中学时代是在离家很远的镇中学度过的。因为父母要养育我们三个孩子,为了省钱,每个月我只能回家一次。但每次回家都能看见一些可喜的变化。村里的年青人纷纷南下务工,过年回家团圆时,挣到钱的人数着一沓沓钞票,让人羡慕不已。紧接着,各式各样的小洋房如雨后春笋般替代了那些一下雨就叮咚叮咚作响的瓦木房;弯弯曲曲的小道也铺上了水泥和石子,变成了平坦结实的水泥路;小时候经常串门大叔家的黑白电视机也换成了又大又亮的彩色电视,再配上洗衣机、空调、冰箱,家电样样俱全。黄昏时刻,忙碌一天的农民把音响打开,让《春天的故事》优美的旋律在宁静的小山村悠悠回荡:“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历史走进了新千年,我也走进了大学

校园。初次进城的我,正如当年刘姥姥进大观园,对眼前的大千世界感到无比新奇,心中燃起的是一种难以描述的赞叹和仰慕。迈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眼前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当你走近,自己是那么渺小;漫步在规划整齐配套完善的居民小区,看着生活惬意的市民,城市的生活又是多么幸福;远眺江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辆辆火车如巨龙来回穿梭;抬望天空,一架架飞机如雄鹰直冲蓝天,在身后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看着眼前的此情此景,不由赞叹城市先进发达,感慨城市舒适便捷。在四年的光阴里,青春火热的我们怀着浓浓的爱国情,目睹“神五”梦幻升空,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雀跃狂欢;而电脑前的漫长等候,只求为中国体育健儿呐喊助威,感受悉尼奥运勇夺金牌的英雄壮举,亲眼见证北京奥运中国夺51金排名第一的惊天伟业,更是让我们亢奋不已。

如今,大学毕业5年的我,和广大80后一样,经过刻苦的勤奋学习和不懈的奋斗拼搏后,走上了改革开放新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的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上,我们之所以在钻研学习中不断积累知识,在基层历练中努力增长才干,在务实创新中锤炼提高能力,在追求奋斗中无悔挥洒青春,是因为我们想用铁骨铮铮的气魄向全世界宣告:作为即将扛起改革开放使命、挑起延续祖国辉煌大梁的中国青年一代,我们80后一定不辜负时代的重托,不辜负事业的召唤,争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有理想有担当的优秀青年共产党人,为党、国家和人民续写新的辉煌。因为无可争辩的事

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为奥运火炬的正常传递而用身体人墙狙击藏独分子的人,是我们;为汶川地震悲伤流泪而坚强的人,是我们;看着祖国由积弱到强盛喜极而泣的人,是我们。我们,拥有对共和国改革开放xx年来最真挚最浓厚的情感~

改革开放xx年,非同寻常的历史转折,决定了我们中华民族不同寻常的伟大复兴。我的出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的成长,跟随着祖国日益强大的脚步;我的未来,交织在奋斗前进的“中国梦”里。千百万个“我”正经历着个人命运的浮沉嬗变。展望未来,我只想说:“改革开放,我有幸与你共同成长,并且还将一如既往追随着你,继续走下去”。

篇十

xx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而对人类来说,那也许是一个人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年华。乔司站在历史匆匆的脚步中,xx年就这样一眨眼过去了。蓦然回首,只要是在这里工作或者曾经工作过的每个人都能够寻找到自己那一行或直或曲的脚印,留下或满意或叹息的无限感慨。

在那无数条或直或曲的脚印中,我寻寻觅觅中发现了其中一条属于我的足迹。

39年前,我从学校分配到铁路南星桥站工作。那时,南星桥站担负着杭州地区唯一编组场的主要功能,南星桥站货场是全国十八个主要零担站之一,从对铁路的向往到对铁路的了解甚至理解,也从这个时候开始。那个时候,对乔司的了解仅限于那里有

一个乔司劳改农场。

25年前,实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南星桥站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难以承担大运量编组解体任务的冲击,四千辆畅通、五千辆不堵成为理论上口号式的豪言壮语,号称华东地区设施最先进的艮山门编组场挑起了杭州地区编组场的主要任务。但是艮山门编组场的先天不足,也很快难以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需求。此时的铁道部做出战略决策,在乔司地区建设大型的三级四场编组场。这个时候乔司才在我们这些中心城区的铁路人中间有了些许影响,抑或是期许。

xx年前,1995年对南星桥站的老职工来说或许是有一种永远难以磨灭的印记。那年,经过了5年建设的乔司编组场开站。按照杭州铁路分局的统一安排,南星桥站百分之五十的职工要调整分流到乔司编组场工作。那个时候,对城里人来说,乔司是个相当偏远的地方。交通不便,乘公共汽车感觉像是长途汽车,二三个小时才能到达乔司镇。有些职工特地去探探路,寻思自己该不该调去乔司工作。去看了回来的体会就是二字:太远。决定也是二字:不去。南星桥站的职工普遍有一种观念,那就是步(音)生不如步(音)熟的恋旧情节,那时还没有站段撤并一说,不像现在站段撤并是寻常事。更何晃那里交通不便,工作环境差,道路不平整,上下班时间长,家庭照顾不到,职工是肯定不愿意自动报名前去的。调整分流是铁路的大事,不去不行,怎么办,时任站领导决定以一刀切的办法成建制地调动,将当时南星桥站西区

驼峰调车组的所有人员调整出去。曾经担任运转车间主任、时任南星桥站副站长孟文杰同志领危受命去乔司站担任开站站长,在这种不太尽愿的情况下,呼啦啦二百多号人分二批去了乔司站,有哭的,有叫的,有骂娘的,也有不声不响的。这个时候乔司站才真真切切地走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虽然南星桥站与乔司站不是同一个单位,但是因为那里有曾经朝夕相处同事,信息的沟通、交流,使每个人时时刻刻关心着乔司站的一举一动、点点滴滴。

10年前,铁路发展日新月异,铁路大提速,站段大撤并,历史的发展真的是出乎所有的预料。独立核算的杭州北站、南星桥站、艮山门站经过一次次的撤并已经渐渐融合。xx05年,一个预料中更大的合并让我们每个人与乔司站紧紧联系在了一起。6月,当原艮山门站领导带着大家来到乔司编组场,时任乔司站领导伸出双手,欢迎我们到来的那一刻,我们的脚印结结实实地踏在了乔司这片土地上,这时我们才感觉到自己的命运真的与乔司站的命运紧紧地系在一起了。从此,我们十二个中间站像一群小鸡一样紧紧依偎在乔司站温暖的羽翼之下,乔司像母鸡一样带领我们工作、生活,我们的心情随着乔司站的悲欢而起伏,我们的收入随着乔司站工作量的增加而提高,我们的环境也随着乔司站的发展而不断改进。

乔司站发展的xx年中,虽然前面的10年我没有参与,但是我在他的身旁默默地关注。后面的10年我矫健的步伐与他航行重叠,

乔司成为我生命历程中的心灵之”.10年中,我个人的工作、事业、前途始终与乔司站同命运共呼吸,我为乔司站取得的每一份成绩感到骄傲,也为乔司站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谈不上鞠躬尽瘁,但那也是兢兢业业。

1996年,那一年是南星桥站百年建站的纪念年,乔司站建站10周年。我在乔司站的关心帮助支持下,成功举办了南星桥站百年站庆,我们也为乔司站10年站庆奉献了精彩的节目。

1998年,长江遭遇百年洪峰,几千名人民子弟兵从南星桥站挥师南下。在乔司站的领导指挥调度下,我和干部职工连续奋战77夜,装车十四列,将人民军队安全送往江西南昌大堤。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南星桥站作为浙江省、杭州市唯一的救灾物资集散地,在乔司站的领导下,和省、市民政部门紧密配合,精心组织,将浙江省支援汶川的100多车各种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目的地。

2011年,乔司站运输收入站上了历史新高点。在大乔司的统一调度下,我们广开门路,积极营销,组织开行茶叶专列、大巴专列、娃哈哈专列,挖潜增效,创造了乔司站历史上完成运输任务超5亿的新纪录。

2013年,乔司站编组场大改造,由一级三场改造扩建为混合式三级五场,采用双推单溜自动化驼峰,编组能力由原来的日均8000辆大幅度提高到日均1xx00辆,在全路路网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忆往昔,峥嵘岁月~大乔司,岁月如歌~

我在为乔司站争光添彩的同时,乔司站也给予了我无数的荣誉与幸福。我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也有幸担任了上海铁路局第十届职代会职工代表,参政议政。这是我人生当中可遇不可求且无法忘怀的记忆。

人生没有几个xx年,当我们有幸见证历史,见证乔司站发展的今天,我们都应该珍惜这一段美好的时光,为他努力,为他争光,在乔司站继往开来的前进轨迹中留下自己那一行清晰的足印。

推荐访问:我与 改革开放 征文 成长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十篇》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征文十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