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基于过程设计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及管理研究

时间:2023-02-16 15:05:12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王 丽,孙汉群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13)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场深刻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立德树人是开发建设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课程思政就是挖掘基于课程(专业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综合素质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元素,遵循课程教育教学规律对其开发和运用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思政建设是发挥各类课程育人功能的内涵式开发,更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客观必然。专业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将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育,倡导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价值观、历史观、国家观等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培养青年人的“四个自信”意识,增强年轻人的政治和国家认同。因此,要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兼备显性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以达到强化所有课程的三维目标。专业课程分为自然科学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相较于自然科学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具备“价值导向、民族精神培育、思想道德修养、综合素质提升等不同功能”[2]。尽管自然科学课程的知识体系自身意识形态属性不强,但其教学方法和理念科学性强,教育的主体和对象都是活生生的具有价值理性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和价值引领的影响力并不弱。地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兼具自科和社会特点。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空间区域性,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
地理科学专业在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进而增强人文情怀、家国观念和陶冶情操等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独特价值。我校地理科学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和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我们对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施和推进方式方法,以及资源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持续的探索,梳理总结经验和体会,对于师范类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以及其他专业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对解决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立德树人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责任,专业课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思政功能,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就是发挥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育人效应。因此,要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深入梳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是当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专业和课程建设的方向和突破口。近年来,许多高校着眼“课程思政”的深入探索,取得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学生培养方面卓有成效。主要梳理如下:(1)大多数高校以建设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和示范课程,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等项目为抓手,从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思路,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全面设计,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凸显课程思政的价值引导功能。如复旦大学政治学专业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课程思政设计、实施和推进方式方法、课程思政探索方面的一些经验体会,进行了概括和总结[3];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提出了世界地理类课程思政教学的“道—法—术—器”理论框架,从理念、目标、方法和手段四个维度深入探索世界地理类课程思政教学模式[4];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管理学专业基于学校、教师及学生三个维度视角提出了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在课程内容融入“道德”及“诚信”元素,成立跨学科教研组,编写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及案例课程教学教材,借助AACSB 国际认证传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5]。(2)依托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围绕过程考核—教学评价—教师聘任等环节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形成具有明确价值导向的课程思政建设范式,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重新谋划和修订方面,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管理和建设规范。如:江苏大学陆道坤[6]从“目标设计—内容开发—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一线论证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西北工业大学韩璐等[7]从教学体系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教学服务保障方面论证了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三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管理体系。

从目前情况看,各个高校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多是以试点形式进行的。有些学校是确定部分学院进行试点,有些学校确定部分专业试点,也有学校选择若干课程试点,对于什么样的课程属于“课程思政”,是否存在准入机制,如何评价和分层管理尚未有统一的标准[8]。从人才培养到课程计划中的课程,专业教育大都是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教学和培养目标,其思政教育的作用被弱化,价值导向的目标亦被忽视[9],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割裂,呈现“两张皮”现象,特别是在专业性较强的自然科学类学科的教学中。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导致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协同化”教学推进缓慢,“门门课程有思政,教师声声讲育人”的局面形成尚需要时间。此外,在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教学教材、评价体系、考核和保障机制以及教师认识等诸多方面,尚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加强和提升的地方。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着高校能否有效地处理好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10-11],并把它高效地传导,最终促使学生的思政品质的养成,取决于办学主体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健全与否[12]。总的来看,高校正力图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相脱节,偏重知识传授、轻视德行培育的不良状况。越来越多的高校及专业正积极将课堂思政理念引入教学和课堂,厘清课堂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将理论落实到教学实践任务中,将是“课程思政”工作纵深推进的必要环节。我们认为课程思政建设应从专业顶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体系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从而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立足学院实际和专业特色并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以开发和建设“理论课+实践课、必修课+选修课”等专业课程群课程思政为抓手,通过系统梳理和具体阐述地理科学专业的性质功能、理念方针、可持续发展创新等[13],从多个层面将思政教育功能与地理科学专业和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与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改革,完善具有学院特色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有效促进各个模块的专业课课程思政同步向前,一方面为知识教育、能力塑造和价值强化提供支撑,另一方面着力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

(一)一流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相统一的教改模式

在专业学科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不可缺少,专业发展和课程思政建设两者共同的内涵是育人。专业课程要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从根本上转变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状,结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特色,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和智育,确保全程、全员和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

两者相互促进的关键点在于一流专业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共同结合点。我们经过近一年的调研、听课、研讨,认为找到最佳结合点的方法在于做好一流专业建设中地理科学知识体系结构和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用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的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赋能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通过理论传输与实习实践教学的相互支撑,促使学生真正了解和认识基本国情,爱护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国际视野,培育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增进学生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因此,将课程思政建设列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任务之中,规定每一门专业课程详细的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预期成果;
将专业建设与课程美育和课程思政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管理的基本教改思路和模式。

(二)课程思政工作推进的全过程全方位设计和实施

课程思政工作的深入推进需要对现有的教学体系和过程进行重新设计和完善,依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做好教学体系建设、教学质量考核及教学服务保障。课程思政教学以现有的教学环节为支撑,统筹做好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课堂教学及实施和管理五大模块的全面设计,相互之间关联和互馈(如图1 所示)。将课程思政、全面育人和价值塑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塑造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强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实现“育人”和“育才”协同共进。这个过程中,核心工作是做好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梳理和设计,有机融合并无缝对接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三大基本功能,以课程为单位向上行是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向下行是教学质量评价和服务支撑,以此构建全面覆盖、层次递进、互动互馈的三位一体课程思政教学工作逻辑体系。以学院和专业为龙头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设定毕业要求;
专业课程根据毕业要求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过程要通过教学质量评价并以教学评价为契机不断指引培养目标的修订。下面以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为例,阐述课程思政工作深入推进的全过程。

图1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设计

首先,做好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将课程思政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毕业要求和课程教学目标等有机结合,明确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中的要求,修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突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课程教学和课程评价考核中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德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美育等课程思政内容融入相关的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在这个系统中,各司其职,学校要着力解决好每门课程定位是什么、为什么开设、怎样建好管好;
教师要科学诠释好课程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教好;
学生要认真回答好所选择课程学什么、为什么选、怎样学好用好。

其次,通过梳理专业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挖掘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做好教学设计和完善。优秀的课堂、课程和教材承载着知识、能力、品德和价值,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监测中把思政要素作为课堂、课程和教材建设的基本要求,及时把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植入教材教学教案,融入学科专业和课程,融入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教学评价环节,融入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形成个人与社会、科学与人文、人类与自然相融合的最大效应。以编制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具有课程思政特色的相关专业教材为抓手,以课程群建设为抓手,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包括与学科专业发展相关的科学精神、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国情教育、国家战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及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美育、地理实践活动中吃苦耐劳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育等,丰富地理科学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再次,落实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教学考核和评价要求。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考核和评价主要考核两个维度,即专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听课、评课,及时了解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通过教研活动研究开展课程思政的方法和途径,解决课程思政中的疑点、难点问题,通过组织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案例编写和参加课程思政竞赛活动,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能力,激励先进,鼓励后进。对于学生而言,把学生参与度、获得感作为检验课程思政实效的标准。通过引入OBE 理念,将课程思政和德育目标转化为爱国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核心价值观,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科学精神,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将课程思政指标点融入到具体的专业课程目标中,从而提高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次,加强实践教学的课程思政和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在课程实验活动、野外实习、教育教学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严谨规范、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良好品格。将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切实融入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体悟课程思政的意义,提高思想觉悟,磨炼意志品格。

最后,及时总结和提炼课程思政建设经验,积极申报课程思政项目,积极参与课程思政竞赛和评奖,推动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与经验交流,并在专业教学和继续教育培训(国培、省培)中加以应用。

(三)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管理体系

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保证,在推动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使高校教学管理方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首先,完善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管理、评价与考核评价制度。将课程思政纳入考核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在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教职工年终考核中将课程思政开展情况和成效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和研究支持的力度,在职称评定、教学评奖评优中增加课程思政指标的比重,在制度和资源上对课程思政的实施予以保障,通过自评、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等多种方式推动课程思政的持续发展。

其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完善课程考核与质量评价制度。适当增加课程思政目标在课程考核中的比重,改进课程思政目标考核的方式方法,加强过程性考核和表现性考核,在考试、考查试题命制内容方面,将党史、国情、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相关的内容入题,试题情境和问题解决强化“五育并举”的育考核要求。依据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完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办法,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目标达成度评价。

再次,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课程思政教研制度和考核监督机制。成立地理科学课程思政教研团队,开展集体听课备课和教研制度,积极学习和借鉴同类专业中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向优秀课程思政团队学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定期组织交流研讨,形成相应教研记录、听课记录,推动课程思政理念落深落实。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中至少包括一门理论课、一门实践课、一门必修课和一门选修课的系列示范课程群。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已经立项的一流本科课程加大课程思政的要求,积极推进已经立项的一流本科课程进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最后,从学校管理层面,应厘清课程思政在各院系及各部门之间和内部的定位和工作,推进其对应义务的履行。建设课程思政,学校不仅要做好宏观决策工作,还需要落实教学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的组织保障机制,保障各部门工作的有序进行。

专业课程思政是课程思政的一种延伸,专业思政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专业门门课程有思政”,因此,应当树立专业教学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有机融合的意识,将课程思政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教学目标等有机结合,在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等考核中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要求,使得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每一位专业教师都有育人职责,最终,通过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继而传导给学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科和专业育人。通过点面结合做好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专业建设是面,需要学科和知识体系的支撑;
课程思政是点,关键在教师和教材。通过学科—专业—课程主线的顶层设计,从教师—教材—课堂这三大关键要素,以开发和建设“理论课+实践课、必修课+选修课”系列课程思政为抓手,探索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改革,真正将价值导向与知识导向相融合。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育人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汽车实用技术(2022年19期)2022-10-19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8期)2022-04-13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推荐访问:专业课程 过程 建设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基于过程设计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及管理研究》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基于过程设计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及管理研究》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