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首页 > 英语作文 > 正文

严师出高徒作文

时间:2024-05-20 21:26:03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如何看待严师出高徒与棍棒出孝子的论点

如何看待严师出高徒与棍棒出孝子的论点

2009-08-02 16:16:40|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如何看待严师出高徒与棍棒出孝子的论点

“严师出高徒”,由于时代不同,它的含义也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一致的,就是突出一个“严”字。不同点是“严”字里面又有不同的含义,所以从古至今争论不休,各有道理。通过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悟出了一点点严师出高徒的含义。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有挫折和失败,经过总结,得出了一些经验: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特别是在思想教育工作方面更要精细一点。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乐,乐而不乱。严中有慈,慈中有爱,爱而不宠。审势度量,

严得有理,严中有道。道有道规,法无定法,道法自然。

教师的严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精神:它不仅是指对学生的严格要

求,更包含有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严肃的教学态度。

严师的“严”是严而有格,就是一定的原则。严格,不同于严厉。严厉,动不动板着脸孔训斥,高高再上,这种简单的做法不会带来良好的效果。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严,决不是无规律、随心

所欲的严,更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严而有格,既要给学生指出方向,又要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这种原则就是成就高徒的前提条件。

严师的严是严而有方。这里的“严”字包括:管教,关心和负责。在学校阶段,我们的教育对象他们心理结构尚不健全,需要教师用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指导。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教风酿就优良的学风,端正的学风又感化了成长中的学生,严师以其“规

矩”之严格,方法之得当,一定能造就高徒。

严师的严是严中有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理智的爱,而不是溺爱和不负责的爱。严师的严并不是说学生一有错就批评、职责,而是严而有度,严而有情,把爱融会到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严格把关中,把爱融会到对学生行为规范的严格督察中。严爱结合,让学生真正的感觉到,教师是对他未来的高度负责。一个对学生未来高度负责的教师,是成就

高徒的必要条件.

不管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学生切实需求而言,都要求教师严而有格、严而有方、严中有爱、严于律己。这才是我们所说的严师,这

才是追求教育规范、健康发展的的教师.

那么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乐,乐而不乱。严中有慈,慈中有爱,爱而不宠。审势度量,严的有理,严中有道。道有道规,法无定法,道法自然呢?首先,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思想素质方面:要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质工作、热爱学生,只有一个对学生有爱心的老师,才能处处严

格要求学生。

二、业务素质方面: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各项教材的组织教学方法,特别是要提高在教育、教学中的应变

能力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三、了解学生,探讨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知识、技能、心理素质等情况。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相互合

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四、还要学点哲学知识、以应处理错综复杂的情况。

“严师出高徒”这一说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含义还在不断的变化、更新。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不断的总结研究发展,以适应新时期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而

努力奋斗

篇二:严师未必出高徒 答正方

孔子,在封建社会里被奉为“至圣”,可算是大名人了。然而,他的弟子宰予,懒惰成性,昼夜贪睡,整日昏昏沉沉,以致后世留下了“昼寝宰予”这样的成语,极言人之懒惰。孔子也对他了出了“朽木不可雕”的叹息。若严师出高徒,宰予是什么样的高徒呢?

诸葛亮,“卧龙”之名,饮誉一时,“得卧龙即得一半天下”也非戏言。可是蜀后主刘禅,虽得诸葛亮悉心扶持,也难逃亡国之厄运,刘阿斗岂非贤明之君?

马谡,诸葛亮陪育了他大半生,最后他庸才自大失了街亭,被诸葛亮痛心疾首地斩首了。

鬼谷子,春秋时期著名的隐士,博学多才、名噪天下的《孙膑兵法》的作者孙膑便出自他的门下。他的另一个弟子庞涓却阴险毒辣,由于妒贤嫉才而陷害孙膑致残。虽后被孙膑计杀,但作为名人鬼谷子的学生,恐怕对于“严师出高徒”也是个莫大的讽刺吧!

天才诗人徐志摩上课时一点也不严肃,他甚至一边吃苹果一边讲课,还对学生说烟台的苹果确实好吃等等。但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张居正以神宗的老师和顾命大臣的声望,热切期待神宗成为一代圣主,对少年神宗的教育,呕心沥血。为了营造宫廷的读书氛围,鼓励小皇帝读书,让宫女、太监都接受经书教育,使后宫无人不读书。对神宗的起居日用、行事为人,更是关怀备至,循循善诱地进行教导。他为小皇帝亲自编写《帝鉴图说》。书中讲了117个帝王故事,有81件“圣哲芳规”,记载圣明君主的嘉言美行;36件“狂愚覆辙”,阐述暴君的恶行劣迹。

十一岁的神宗喜好书法,作为帝王这也受到限制,在张居正看来:“帝王之学,当务其大。自尧舜至唐宋的贤明君主,都重视修德养性,治世安民,不追求一技一艺。汉成帝知音律,能吹箫作曲。梁武帝、陈后主、隋炀帝、宋徽宗、宁宗,都能文善书,精通绘画,但都无能挽国家的乱亡。君主要以道德修养为重,岂能以一艺沾沾自喜。”神宗刚满十四岁,张居正就把他爷爷嘉靖的242件文档,交给他学习治理。不停地进呈四书直解,进呈大宝箴,进呈皇陵碑,进呈宝训,进呈御札,进呈百官图御屏等等,使一个少年背负这样的重担,连书法的爱好也不能尽兴。

此时的神宗对张居正甚为畏惧,背诵《论语》,偶有失误,张居正说一声读错,神宗也会吓得一跳。作为一个少年免不了爱好玩耍,可是神宗却没有这个幸运。有一次,夜间跟随太监孙海到别宫游乐,穿窄袖小衣,学着走马持刀嬉戏,被李太后知道,罚了长跪还不算,又写下罪己诏才作罢。还有一次偶尔在宫中唱戏,突闻有巡城御史的呵呼声,赶忙停下来说:“我畏御史!”

神宗对张居正由敬畏而生嫌隙,是在“帝渐长”时发生的,这预示神宗随着年龄的长大,权力意识开始苏醒,他本是受万众山呼万岁的皇帝,权力之大所向披靡,无所不能。张居正死后,神宗失去最后的顾忌,犹如脱缰的野马,贪婪地掠夺社会的一切财富,甚至踢开地方官府,派出太监特使到各地征税,把本该收归户部的税金,纳入皇帝的小金库,横征暴敛,杀人夺产,激起全国性的反对矿使税监的风潮。因此清代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说:“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云。”

孔子应该是一个严师,也是一个好的老师。这是大家公认的,可是孔子的弟子有三千,贤弟子,也就是高徒,才七十二人,这也就说明了,需要看学生的天赋,看学生的资质,并不是找到一个好老师就足够的,而且还需要自己长年累月的积累和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因为人是有三六九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并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也不是人人获得一个严师就可以成为高徒,真的要是那样的话,还会有留级生和肄业生吗

1,严师会与学生间产生隔阂,沟通不便,如今注重的是学生与老师间民主平等,而严师却做不到这点,他们只会罚学生,不会理解体谅学生。所谓一切的事情是建立在沟通之上,慈师与严师相比之下更容易与学生沟通,学生有不懂的题目自然会问慈师,谁会愿意问一个整天罚人板着脸跟前世欠了他钱似的老师呢?

2,因为沟通,所以才会产生信任,学生才会信任老师是为了他们好,并非害他们。没有人会去喜欢一个不会沟通,理解学生的老师,即使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他们着想,学生也不会喜欢他,因为没有人会喜欢对自己凶的。

3,学生喜欢慈师,便会多问老师问题,有的问题可能是老师不能当场告诉学生听,但他们回去会思考,会去查阅资料,这对于老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提高老

师的教学质量的过程。在学生学习、进步的过程老师也会进步,老师上课的质量也会相应提高,学生便可以知道更多知识,更容易有进一步的提升。然而严师却做不到跟学生沟通,没有了这么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他们的讲课质量不会有更大的提升,就算学生听他们的课,也未必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学来学去永远都是那样,不会有更大的提升。

“严师出高徒”这句话经过无数事实的证明,被不少学生家长和教育界同行奉为至理名言。可是近年来人们发现,以严出名的老师越来越不受欢迎,过去人们用感激眼光看的“严师”,现在有的被学生称为“大魔头”,有些家长也逼着老师当众道歉,甚至与老师对簿公堂。是“严师出高徒”不合时宜了吗?应该说“严师出高徒”步入了一些误区。

信奉“严师出高徒”的人们认为起关键作用的是“严师”,我们就从“严师”角度谈一谈。“严师”的“严”,可以从教师的形象和对学生的要求两方面来理解。在“严师”形象方面存在以下误区:

1.为保持“严师”形象,对学生整天板着脸,让人无法亲近。“严师”往教室门口一站,立刻鸦雀无声。“严师”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不跟学生开玩笑,更不和学生玩,觉得学生很容易登鼻子上脸,让你以后无法收拾。“严师”批评学生,总是声色俱厉的,不容许学生“狡辩”。“严师”总是让学生站着说话,宁可自己不坐,也不让学生坐下来。“严师”看不惯年轻教师,尤其是实习老师跟学生嘻嘻哈哈,学生不像学生,老师不像老师,这还不乱套?到底应该严在脸上,还是应该严在心里?有老教师传授经验,对学生“宁愿给好心,不能给好脸”。可见,严在脸上更重要。

2.不懂得尊重学生,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严师”的面孔使得师生间出现了一道鸿沟,“严师”也有意强化这一点,学生毕竟是学生,老师毕竟是老师,决不含糊。“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都高一辈。居高临下,让学生产生敬畏的心理,批评学生让学生害怕,觉得这样好管理。“严师”自重形象和师生间的不平等,决定了“严师”不大可能主动寻求管理方式上的民主。有的人偶尔也想发扬发扬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终究叶公好龙,害怕学生真的发动起来自己反而被动,于是“民主”之后必然“集中”起来,还是自己说了算。“严师”一瞪眼,学生一般不敢去争什么民主。

3.死要面子,有错不改。不可否认老师也会犯错,但“严师”出于维护形象考虑一般不会自己承认错误,觉得承认错误会丢威信,千方百计遮掩过去,有时未免强词夺理。学生也不敢要求老师认错。老师要求学生认错、改错,但老师自己明明有错,却不认错、改错,这种“身教”给学生造成很坏影响。 对学生的要求方面,有以下误区:

1.对学生严格要求有时脱离实际,要求过高。“严师”讲究高标准,严要求,在高一时就瞄准高考,拿高考要求所有学生,一考试就有大面积的不及格。他不肯降一下标准,并解释说:“我现在把题出简单一些,将来高考谁给你简单一些?”同在一个班里,学生的层次大不相同。对好学生适当地压一压可以防止他们骄傲,对差学生适当地抬一抬可以给他们以信心,而用一把严尺子量所有学生,未免鞭打快牛,实际也放弃了差学生。差学生跟不上,只能怪他们基础太差,让“严师”放慢速度等他们一程不大可能。

2.严格按规章办事,要求学生“事不过三”,如果过三了,“严师”就失去了耐心了。学生的不少错误涉及到他们的不良习惯,改正也需要一个过程。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反反复复都属正常,可是,“严师”不能容忍,以为容忍就是迁就。“眼里不容沙子”的人,已经耐着性子给你三次机会了,你竟屡教不改,这不是欠收拾么?于是惩戒就成为不可避免。

3.不分场合,一律求严。有的老师不辞辛苦,一有时间就坐在教室里,看着学生学习。上课自不必说,下课时也常常督促学生:“你们把玩的心分一半给学习能有多好!”“看某某同学,人家一有时间就看书,哪像你们,整天就知道疯!”这种严法让学生不胜其苦,有些学生反映,在这些“严师”的眼皮底下,“一点活的乐趣都没有”。有的重点班的学生反而羡慕普通班,他们说:“上课也学,下课也学,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劳逸结合?”

4.“严师”对考试看得过于认真,59.5分不能进到及格,79也不能迁就为80分。有的老师不那么“认真”,当学生提出来要加几分的时候,他和学生商量:“我先借给你几分,下回考试你带利息还我。不过,你要是考到80分以上,这几分就算奖励给你,不用还了。”这促进了学生学习,也加强了师生关系。北京的任小爱在给差生补课时,不着痕迹地把考试题渗透进去,学生成绩进步了,她抓住时机嘉勉鼓励,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严师”看来这都不可取:“随便

乱改的话,考试也太不严肃了,考试还有什么意义?”

5.方法不当,有时不免激出事端。“严师”们觉得对学生只要严格要求就没有错,只要是严就理直气壮,家长们也都会支持,所以方法上是否欠妥也就不太在意。有个教师,看到男女生在教室有亲密动作,怒不可遏地冲进去,不亚于捉奸,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破口大骂,羞愧难当的女生回家就喝了药。还有个教师,学生偷了别人一点东西,她就在学生脸上写了“贼”字,还说要扭送到公安局,吓得学生不敢上学。有一个老教师,仅因为学生迟到了几分钟,本来事体不大,她却联系学生相貌长得平平,说人家“连坐台都不配”,结果学生跳楼自杀了。这些“严师”被称为“大魔头”,被家长推上公堂,也不冤枉。

“严师出高徒”确实存在误区,也因此影响了人们对“严师”的评价,有必要跟教师同行们讨论讨论。笔者不反对“严”,但严而有度,严而有法,严也应该看对什么人,看在什么时候。严也不一定要气势汹汹,有时候和风细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可能更奏效。

最后补充一点,“严师出高徒”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徒”,“高”不“高”它才是内因;“严师”虽然重要,也不过是外因 过于强调“严师出高徒”容易使学生、家长过多地依赖“严师”,而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

我们又怎么能辜负老师的一番苦心呢

篇三:我的严师

我的严师

我的语文老

严师出高徒作文

师叫魏玲,是一位年轻漂亮的老师。她有一张秀气的瓜子脸,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里放射出既和蔼又严肃的光芒,她上课时总是带着微笑。但她“整”起人来却毫不留情,有一次,魏老师把我“整”得可惨了!

记得读一年级时的一次考试,我本来得了满分,但魏老师在一百分上打了一个红叉,然后在试卷上醒目的地方给我记了个大“鸭蛋”。当试卷发到我的课桌上时,开始我感到很愕然,后来才发现是因为试卷上写名字的地方我只写了一个“周”字。

我心想:全班就我一个姓周的,魏老师应该知道是我,可她还要给我记零分,要知道一个优秀的学生语文得了零分,那该多丢人呀!我越想越觉得自己太委屈,就情不自禁“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伏在课桌上哭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

下课铃响了,魏老师把我带到她的办公室,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老师知道你在学习上是个好学生,但好学生不是没有缺点的呀!你的缺点就是粗心大意,你要懂得有时一次小小的粗心,也可以酿成大错??”

魏老师耐心地向我讲了许多道理,我也明白了老师给我记零分是为了我好,让我永远记住这个教训。

因为我的语文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使我彻底改掉了粗心大意的毛病。我是班上的优秀学生,也是学校里的三好学生,实践使我明白了“严师出高徒”的道理,我衷心感谢我的好老师。

严师益友──记我们的班主任周老师

我们的班主任周老师中等个子,不胖也不瘦,眼睛大大的,戴着一副椭圆形的眼镜,长长的秀发披到了肩,笑的时候有两个酒窝,十分和蔼可亲。

周老师对同学们十分关心。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位同学闹肚子,脸色不太好,周老师发现后便关切地问:“要不要把你送到医院去看看?”“不要,不用的,过一会儿就好了。”那位同学回答。“哪里不舒服,我给你揉揉。”周老师边说边为那位同学揉起了肚子。揉了一会儿,周老师又给那位同学端来了一杯温水,并嘱咐她喝下。那位同学上午没呕吐,可到了下午就不行了,一下子就把早上和中午吃的食物都吐了出来,由于这些东西已经被胃消化过了,十分难闻,同学们见了哪能忍受,一个个都像跑步能手一样冲出了教室。顷刻间,教室里便只剩下了周老师和那位同学,周老师马上拿出餐巾纸递给那位同学,嘱咐她先到卫生间去清洗,自己飞快地跑下楼,向食堂要来了黄沙,又气喘吁吁跑上了楼,把黄沙散在上面,

再拿起扫帚扫掉了这些垃圾。等周老师忙好这一切的时候,已是大汗淋漓了,我们全班同学的眼里写满了惭愧和感动。周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了我们该如何关心他人。

周老师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我们,对同学们的学习更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周老师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在教学经验上不如一些老教师丰富,周老师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别的老师那里听课、取经,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对于学习不理想的同学每天都要反复辅导,直到他们搞懂、弄通为止,所以周老师每天都很晚回家。而且下班时经常捧着一堆厚厚的作业本回家批改,第二天早上拿来的作业本一定是批改完的。作业批改的很仔细,就连一个标点符号或错别字都不放过;对于一些想法新奇,语言优美的语句,周老师总是毫不吝啬地划上红色波浪线,以示褒奖。对于这些事情,我们每个同学都是记忆犹新的。

由于周老师不辞辛劳的工作和孜孜不倦的教诲,我们全班同学和周老师建立了比大海还深厚的师生感情。

一次,周老师在运动时一不小心把脚扭了。由于疼痛,周老师的脸马上变得苍白,其他老师立刻将周老师送去了医院。可这时一些别班的同学居然还在旁边幸灾乐祸地说风凉话,我们哪能容忍他们如此嘲笑我们的老师,便把那些人叫来道了歉,这才把心中的怒气给消了。到了放学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自发地留了下来,把我们浓浓的祝福折进了二十六只千纸鹤,把千纸鹤挂满了教室,并把我们的祝愿写在了黑板上。第二天,周老师拄着双拐走进教室,看到这一切,幸福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同学们的眼眶也湿润了。

周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校园生活的快乐,敬爱的周老师──我们爱您!

我的严师

我有一位小提琴老师。她长得虽然不是很漂亮,但看上去非常有气质,也非常的时尚。她的头发卷曲。她的耳朵上常常变换着佩戴各式各样的耳饰。她大大的眼睛好像时刻都在盯着曲谱,一旦你拉错了就立刻要河东狮吼一样。小小的嘴总是弯的,一看就知道这位老师很严厉。

没错,这位老师的确很严。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小提琴课。老师让我把上次学的曲子拉一遍给她听,可我回家根本就没有练习,可想而知拉的是多么的糟糕。当我生疏的把那首E小调协奏曲拉完,回头看了看老师,没想到老师狠狠的瞪了我一眼,说:“再来一遍!”可这次还不如上次,没等我拉完,老师一个教鞭就甩了过来,质问我:“你回家有没有练琴?”我刷的一个脸红了,简直比关公的脸还要红,无地自容呀!眼泪随之滴落了

下来。等我稍微平静了一会儿,老师把我拉了过去,非常严肃的对我说:“你不好好学琴,第一对不起你爸爸妈妈,第二对不起我。爸爸妈妈为你学琴花了不少钱,妈妈不管刮风下雨送你来,多辛苦。而我每次从奥体特地来为你上课,不管在单位排练多晚都要来,你不好好学,我多失望。学琴就像学习一样,要不断的练习,平时要多练,要做到仔细认真,这样才能学得出色。老师相信你可以做的更好。”从那次谈话以后,我很认真的学琴,先后通过了四级,八级,十级的证书。

还记得有一次,上课很晚了,妈妈没有来接我,肚子饿得咕咕叫,老师看出来后,对我说:“老师出去一下。”等她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份肯德基。老师说:“小饿猫,快吃吧!再不吃,我估计你琴都托不住了。”当我狼吞虎咽的时候,老师就坐在我的对面看着我吃。那眼光就像妈妈的眼神。吃完后,我才想起老师她也没吃。

这就是我那严厉又慈祥的老师。

篇四: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

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从试题内容的上来看,此题关注生

活,不回避热点话题——孩子的教育话题。在子女教育方面,有人主张宽松的家庭氛围,比如说,“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严厉教育压抑了孩子的天性”等等,也有人强调要严格要求,比如说“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

子。”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能适应社会?这则材料给我们有很多启示。长颈鹿母亲做出的不合常理的举动——多次把小长颈鹿踢倒。看似严厉,实则严中有爱,意在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思路点拨 ?

? 长颈鹿母亲为什么老是踢小长颈

鹿?她想让它记住自己是怎么站起来

的。在荒野中,狮子、土狼等野兽都喜欢猎食小长颈鹿,如果长颈鹿母亲不教会她的孩子尽快站起来,与大部队保持一致,那么它就会成为这些野兽的猎

物。看是那么残酷却又充满无限母爱的育儿方式,动物尚且如此,而作为动物界做高等的人类为何在这一方面就退化了呢?每每看到一些家长对孩子那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爱,心里就不禁发问:“如此下去,孩子如何适应这竞争猛烈的社会,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应如何去应对?”生存的斗争是残酷的,优胜劣汰的生物发展规律是不会因为某些人而改变的。可以从如下角度构思:

? 角度一:作为长颈鹿的母亲要教给

孩子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严中有爱!

篇五:严师未必出高徒 一辩立论陈词

“严师”未必出“高徒”一辩立论陈词

主席、评委,大家好!

自古以来,“严师出高徒”这一俗语一直广为流传,然而,今天,我们不禁要问:“严师”一定出“高徒”吗? 我方认为:严师,未必出高徒。下面我将从三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从哲学理论上讲,人的前途命运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而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并且外因最终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都是内在因素。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否成为人才,在于其主观能动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态度决定一切”和“能力决定发展”。唯物辩证法还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两面性。也就是说,“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本身在逻辑上就是错误的。一个自己主观好学,积极进取,自觉自律的人,即使没有“严师”也能有所成就;一个主观不努力,不求上进,放任自己的人,那不管是“严师”还是“名师”,都是没用的。 第二:从现实的角度看,古今中外,有才干的人如同天上的明星,数不胜数,然而他们是否都出自“严师”门下呢?古今中外,“严师”也不乏其人,然而他们的学生是否都功成名就了呢?是否都能称之为“高徒”呢?在这些“严师”的教育下,又有多少人对学习由爱到恨?有多少人失去了欢笑?有多少人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中途放弃,甚至走上不归路了呢?假若“严师”一定能出高徒,那为什么老师们还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个个“严”字当头不就万事大吉了吗?假若“严师”一定能出高徒,那我们为什么不去跟着“严师”一起学跨栏,成为第二个刘翔,为国争光呢?我们不否认,有少部分孩子的成才,可能与教师和家长的严格“管教”有关,但这只是在抹杀他们的个性和快乐,牺牲大多数学生利益的前提下 所换取的局部的成功,其成功率是很低的,而代价却是高昂的。

第三:从师生关系来看,老师和学生之间是朋友关系,不是管理者与被管

1

理者。他们之间的感情要靠爱和知识维系,不能靠威严。爱是人类最基本,最美丽的语言,它能化解一切的矛盾与痛苦。而盲目的“严”是利剑,是魔鬼,不但出不了“高徒”,相反,还会出社会败类,因为他们会感到自己和当今的社会格格不入,由此产生叛逆的心理,这显然是教育的悲哀啊。这样的结局,又何来“高徒”可言呢?须知,拔苗助长是祸害,慢功才能出细活啊!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严师”未必出“高徒”。如果能出高徒的话,那也只能说,“严师”碰上了“高徒”。谢谢!

2

推荐访问:严师的故事 严师出高徒的例子 有关“严厉”的作文 教而不严 父母有过作文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严师出高徒作文》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严师出高徒作文》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