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民国镍币三大天王

时间:2024-04-30 00:43:33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民国镍币

民国镍币

新版镍币的酝酿 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在市面流通。随后发行可在市场上流通的21种版别的镍币;但其实早在1935年初,民国政府已经委派美国费城造币厂铸造伍分,拾分,廿分的镍币每种11枚,送交国民政府呈递样品。国民政府时期制币事宜多与美国方面往来,如中央造币厂之筹建,开工后之管理等皆得力于美方。「船洋」模具自始至终,全数由费城造币厂供应。民国二十四年镍币试制亦由该厂为之,民国二十五年起由上海中央造币厂生产。 1935年末,上海中央造币厂正式铸造镍币。

新版镍币分类

1.民国伍分镍币 民国二十五年开铸于上海中央造币厂,共有三个版本,分别为民国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七年,其中民国二十六年版传世极罕。此后重庆及桂林各厂续铸,分别为民国二十八年、三十年。据悉,民国二十四年美国费城造币厂曾有试样币十一枚,相当珍贵。 2.民国拾分镍币 民国二十四年,美国费城造币厂试铸十一枚,民国二十五年上海中央造币厂大量生产,民国二十六年仅见样币,不见流通币,民国二十七年又恢复批量生

产。民国二十八年转重庆造币厂续铸,仅一年。 3.民国十分镍币 民国二十九年,由重庆造币厂铸造,含镍量较低,且又轻薄,但铸量较大。民国三十年,继续批量生产,民国三十一年生产量逐步减少,直至停产。 4.民国廿分镍币 民国二十四年,美国费城造币厂铸样币十一枚,民国二十五、二十七年上海中央造币厂生产,量较大。民国二十六年仅有试样品,不生产流通币。民国二十八年转重庆造币厂续铸,二十九年停铸,三十年又重铸,三十一年少量生产后即全部停铸镍币。 跟住上述资料可知,在抗日战争上海被占领后,中央造币厂迁往陪都重庆以及桂林。改铸造五分,十分,廿分镍币。其中三十年廿分是试铸钱币。

镍币发行

1914年2月8日,国民政府公布发行1种5分镍币。民国24年时又发行了

5分、10分、20分3种。当时,省内市场流通使用镍币较少,直到1936年时,中央银行才运来了第一批镍币1万元。因数量不多,不够分配。后运到的第二批镍币有5万元,币值有5分、10分、20分3种。其中,5分币有2万元,10分币和20分币各1.5万元。中央银行通知各银行、钱庄挂牌代换镍币。 就在这年7月,中央银行转达市价流通使用,如要求收兑银角的,应估定成色、规定兑换标准,委托中央、中国、交通三个银行及分支机构代兑。 新辅币的使用规定,按十进制单位计算:法币1元可以兑5分镍币20枚、10分镍

币10枚、20分镍币5枚。这些镍币的成色是镍18%,铜55%,锌27%。 民国镍币的收藏价值

在流通的21种镍币中,有三大天王,依次分别是三十年半圆,三十一年十分,二十八年五分。这三种铸造量以及存世量都远远小于其他品种。而且未流通原光的更是稀罕。

三枚背布图下均无“A”,光边,此版试铸样币未发行,存世极稀,E.Kann(耿爱德)旧藏,Kann著《中国币图说汇考》一书编号837a、838c、839a,1972年3月E.kann钱币收藏专题拍卖(Lot No.2098、2120、987)时易主美籍犹太人收藏家IRVING GoodmAn,1991年6月IRVING GoodmAn钱币收藏专题拍卖(Lot No.1242、1244、1246)再度易主,现为日本钱币收藏家秋友晃先生藏品,保存极佳,完全未使用(P)民国二十四年民国政府调整货币政策,分别向美国费城造币厂、奥地利维也纳造币厂定制二十五年版伍分、拾分、廿分镍币三种,费城造币厂模具运抵中国之后,交由上海中央造币厂铸造了近两亿枚,而维也纳造币厂则在布图之下加铸英文“A”(Austria之第一个字母),以示区别,该版也铸造发行了约一亿二千万枚。据耿爱德记述,维也纳造币厂雕刻师Richard Placht 在雕版之初,曾试铸没有英文字母“A”的样币十枚,这十枚样币分别是:廿分币二枚、拾分币和伍分币各四枚,后来雕刻师Richard让售一套给耿爱德,另一套被纽约的收藏家H先生收藏。如今世间仅存二套共十枚的样币,除此一套三枚外,都已散失,杳无下落。耿氏相当珍惜这一套没有加铸英文字母“A”的试铸样币,在他的著作

中以很大篇幅做出大尺寸图片,并撰写了详细的文字说明叙述版式特征,对此套镍币样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1954年版的目录中,耿氏将廿分币定价为美金200元,而另一枚目前市场很热门的“津”或“平”字的十分镍币,耿氏只给予美金10元的定价,两者相差二十倍之巨。更进一步的比较,例如文武曹锟银币,耿氏当时都只给予美金4元的定价,这一套镍币之弥足珍贵,可以推之。 此套样币今天得归国门,而且当年耿氏拍卖品所附的保存夹,也由Goodman、秋友晃两位先生一起保存下来,这是该套样币流传有序的重要身分证明。

篇二:民国孙像古布镍币

民国孙像古布镍币

发行背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颁布法币令逐步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于民国二十四年开始发行新的货币用新版镍币替代银元、银豪(当时镍是比较贵重的金属)。

孙像古布镍币特点:(1)图案设计精美字体清秀,正面图案沿用的是船洋的孙中山先生侧面像,背面为中国传统的古布币图案,正背两面沿边雕回形纹(中国传统古老图案寓意吉祥)。(2)币制统一、种类齐全、在民国机制流通币中算最精美的一种了。(3)镍当时是比较贵重的一种金属,发行孙像古布镍币就是用于替换当时的银元、银豪(货币比值同银币是一样的,同等兑换一定数量的铜币或其它货币,当时民国的百姓也是把它当银币使用。)(4)孙像古布镍币在民国钱币中也是成套体系最完整的。

实际发行流通种类和铸造种类:实际发行流通 民国二十五年、民国二十七年、民国二十八年、民国二十九年、民国三十年、民国三十一年、民国三十二年(共7个年份),半圆为下表最后3个年份。(1)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背A版为奥地利代民国政府铸造,特点图案最精美细腻、肉质肥厚、做工工整镍质纯度高,是所有民国孙像古布镍币中图案做工最精美、镍质纯度最高的,存世较量少。(2)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普通版)至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古布镍币,镍质纯度较高、肉质肥厚、做工工整、无边齿。(3)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 至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 古布镍币,镍质纯度低、肉质薄、做工较差、有边齿。(这期间是抗战和二战最艰苦的时期,国际上镍大量用作工业原料供战争使用导致镍紧缺,美国就有二战时将五美分镍币减少镍的成分加入35%的银铸造镍币的情况)国民政府节节败退工厂四处搬迁其结果就是出现1940至1943年古布镍币的情况。

发行的年份和种类: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半圆(样币)、 廿分(样币)、 拾分(样币)、 五分(样币)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半圆(未发行)、廿分(较多、A字版较少)、 拾分(较多、A字版较少)、 五分(较多、A字版少)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半圆(样币)、 廿分(样币)、 拾分(样币)、 五分(样币)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半圆(未发行)、廿分(多)、 拾分(多)、 五分(较多)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半圆(未发行)、廿分(较少)、 拾分(较多)、 五分(少见)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半圆(未发行)、廿分(未发行)、 十分(多)、 五分(较多)

1941年民国三十年 :半圆(稀少)、 廿分(样币)、 十分(最多)、 五分(多)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半圆(较多)、 廿分(较少)、 十分(少见)、 五分(未发行)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半圆(少见)、 廿分(未发行)、十分(未发行)、五分(未发行)

现在的市场地位:现在民国孙像古布镍币是钱币收藏里的冷门(好比一张才发行的原始股!),长期以来价格比较低,虽然价格低,但是真正的好品并不多!

铝币写的是伍分,镍币写的是五分!32年的半圆品好点的市场价七八十元吧!

以上有些数据不一定准确请广大泉友提供数据修订谢谢!

篇三:镍币

镍币

[niè bì]

号称中国镍币鼻祖的稀世珍宝、镍币样板就是“伯明翰”。清光绪年间,为了挽救危在旦夕的大清江山,恭亲王奕诉、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两湘总督曾国藩、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人发起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洋务运动”,在创办军用工业的同时,提出实行改革大清帝国货币银本位制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了正为外国列强索赔白银一事逼得走投无路的光绪皇帝的赏识。在他的默许下,李鸿章不但策划制订了货币改革方案,而且出洋考察,委托闻名中外的英国伯明翰造币公司为清政府铸造了数枚样板镍币。 目 录

1释义

2清朝时期

? 2.1 鼻祖历史

? 2.2 收藏价值 3民国时期

? 3.1 发行

? 3.2 酝酿

? 3.3 分类

? 3.4 种类

4收藏价值

1释义

镍币niè bì

镍质的硬币

2清朝时期

鼻祖历史

但当李鸿章将其中的三枚镍币样板呈光绪皇帝审视时,被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否决。她认为镍币上面尽管铸有“蟠龙”图案,但尽是洋文,无一大清文字,有辱大清帝国的威仪。一些追随慈僖太后的保守派人物也随声附和:大清帝国一无镍矿,二无铸造技术和设备,若全盘委托英国代为铸造,大清朝廷岂不又要花费大量的白银?于是,这三枚由英国伯明翰造币公司代为铸造的象征币制改革的样板镍币,随着大清帝国首次币改的失败而散失了。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只发现一枚5分面值的这种镍币样板,其余的几枚均因年代久远散失殆尽。

收藏价值

谁曾想到,这几枚当初不值几文的普通镍币样板,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后却身价陡增。世界各国的钱币收藏协会、收藏家获悉在我国发现了一枚绝版弧本镍币样板后,趋之若婺,四处打探它的下落,愿以10万元以上的巨额美金索购。这种镍币样板被英国钱币学专家沃德·伍德称为“中国钱币中镍币的鼻祖”,并将其拓本影印入他的《中国钱币史考》专著。198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向我国有关方面再三提出欲睹“伯明翰”风采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女王也只看到了这种镍币的拓片,无缘亲睹这一稀世之物。

3民国时期

发行

1914年2月8日,国民政府公布发行1种5分镍币。民国24年时又发行了5分、10分、20分3种。当时,省内市场流通使用镍币较少,直到1936年时,中央银行才运来了第一批镍币1万元。因数量不多,不够分配。后运到的第二批镍币有5万元,币值有5分、10分、20

分3种。其中,5分币有2万元,10分币和20分币各1.5万元。中央银行通知各银行、钱庄挂牌代换镍币。

就在这年7月,中央银行转达了财政部的决定:在新辅币(镍币)未普及流通前,旧银角仍可按市价流通使用,如要求收兑银角的,应估定成色、规定兑换标准,委托中央、中国、交通三个银行及分支机构代兑。

新辅币的使用规定,按十进制单位计算:法币1元可以兑5分镍币20枚、10分镍币10枚、20分镍币5枚。这些镍币的成色是镍18%,铜55%,锌27%。

酝酿

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宣布实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在市面流通。随后发行可在市场上流通的21种版别的镍币;但其实早在1935年初,民国政府已经委派美国费城造币厂铸造伍分,拾分,廿分的镍币每种11枚,送交国民政府呈递样品。国民政府时期制币事宜多与美国方面往来,如中央造币厂之筹建,开工后之管理等皆得力于美方。「船洋」模具自始至终,全数由费城造币厂供应。民国二十四年镍币试制亦由该厂为之,民国二十五年起由上海中央造币厂生产。

1935年末,上海中央造币厂正式铸造镍币。

分类

1.民国伍分镍币

民国二十五年开铸于上海中央造币厂,共有三个版本,分别为民国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七年,其中民国二十六年版传世极罕。此后重庆及桂林各厂续铸,分别为民国二十八年、三十年。据悉,民国二十四年美国费城造币厂曾有试样币十一枚,相当珍贵。

2.民国拾分镍币

民国二十四年,美国费城造币厂试铸十一枚,民国二十五年上海中央造币厂大量生产,民国二十六年仅见样币,不见流通币,民国二十七年又恢复批量生产。民国二十八年转重庆造币厂续铸,仅一年。

3.民国十分镍币

民国二十九年,由重庆造币厂铸造,含镍量较低,且又轻薄,但铸量较大。民国三十年,继续批量生产,民国三十一年生产量逐步减少,直至停产。

4.民国廿分镍币

民国二十四年,美国费城造币厂铸样币十一枚,民国二十五、二十七年上海中央造币厂生产,量较大。民国二十六年仅有试样品,不生产流通币。民国二十八年转重庆造币厂续铸,二十九年停铸,三十年又重铸,三十一年少量生产后即全部停铸镍币。

跟住上述资料可知,在抗日战争上海被占领后,中央造币厂迁往陪都重庆以及桂林。改铸造五分,十分,廿分镍币。其中三十年廿分是试铸钱币。

种类

其中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美国费城造币厂试铸(1935)

铸造了(样币)二十四年伍分(2405),(样币)二十四年拾分(2410),(样币)二十四年廿分(2420)

第二阶段:奥地利造币厂代铸(1936)

二十五年伍分(2505A),二十五年拾分(2510A),二十五年廿分(2520A)因在背面古布下方有A字,因此又被称为“A版”

第三阶段:上海中央造币厂正式铸造(1936-1938)

二十五年伍分(2505),二十五年拾分(2510),二十五年廿分(2520)

(样币)二十六年伍分(2605),(样币)二十六年拾分(2610),二十六年廿分(2620)

二十七年伍分(2705)二十七年拾分(2710),二十七年廿分(2720)

第四阶段:重庆造币厂及桂林造币厂铸造(1939-1942)

二十八年伍分(2805),二十八年拾分(2810),二十八年廿分(2820)

二十九年五分(2905),二十九年十分(2910)

三十年五分(3005),三十年十分(3010),(样币)三十年廿分(3020),三十年半圆(3050)

三十一年十分(3110),三十一年廿分(3120),三十一年半圆(3150) 三十二年半圆(3250)

4收藏价值

在流通的21种镍币中,有三大天王,依次分别是三十年半圆,三十一年十分,二十八年五分。这三种铸造量以及存世量都远远小于其他品种。而且未流通原光的更是稀罕

篇四:民国钱币价值分析

儿时在家中翻箱倒柜时,总会翻出一些钱币,但是又和常用的硬币不一样。小时候想不通那是什么,只是很高兴自己又多了一个玩具。现在回想起来,指不定当初就弄丢了不少价值不菲的钱币。小编整理出一些珍稀钱币,来看看你有没有和这些钱币擦肩而过吧~

1900年庚子京局制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样币(LM6)

此币极为珍罕,为此币品相中已知最美者,带原光,完全未使用,极为难得。

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岁次庚子(1900年)清政府北京银圆局成立开始铸造银币,当时委由英国皇家铸币厂雕制铸币钢模,币面图样正中光绪元宝满、汉文四字,左右年份“庚子”上端为铸造机关“京局制造”四字,下端计重“库平七钱二分”,背面图样中为一大清龙图,上、下端分别为英文“PEKING”和重量。当钢模送抵北京银圆局不久,适遭逢拳匪之变,又被八国联军劫掠,铸币厂房被毁,北京银圆局仍胎死腹中,仅留存少量银币存世。过数年,清政府才改立造币总厂于天津。京局制造的银币背面龙图为一张牙舞爪的正式大清龙图,和我国其他各省的龙图银圆大相径庭,其云龙图样常见于清正式龙袍,锦缎文书,陶瓷器,形象威武,有大国风范,历来为钱币收藏界所珍视、喜爱,加上只试铸数枚,又遭匪乱,传世甚少,为我国银币爱好者珍若供璧、名贵非凡。

京局制造的银币共分五种面值,分别为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和三分六厘。是第一套清中央政府正式铸造的银币,意义不凡,每种面值传世仅数枚,尤以壹圆银币最为少见,也最珍罕,国内只上海博物馆藏有一套。

此枚京局制造库平七钱二分壹圆主币品相全美,银光闪亮,版底没有丝毫损伤,币边齿锐利,打铸深峻,留存百年,还保持如此的完美,难能可贵,是存世京局制造壹圆银币数枚中品相最好的一枚,征集自海外资深藏家,国宝回归,至堪宝贵。此币为首次出现于国内各大钱币拍卖会。

第二节

估价人民币160万-200万元。

2009年己丑(牛年)10公斤生肖金币

此币发行量18枚,此枚证书编号为第10号,带精美原盒,极为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10公斤黄金极其昂贵。

估价人民币320万-380万元。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船洋壹圆、中圆银币样币各一枚(LM113、114)

2枚币均为凹槽边,极为珍罕,淡五彩银光,完全未使用,难得。

估价人民币120万-150万元,成交价134.4万元。

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帆船壹圆银币大字版

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帆船壹圆银币大字版,直径32mm,此枚珍币原为马定祥旧藏,目前所见均为小字版,大字版为仅见,该币当年共有二种设计样币,初次为大字版,是参照金本位半圆图案设计、因此水波纹、帆船、壹圆等图样几乎近似,第二次为小字版是依照二十四年中元银币图案设计,该大字版是上海中央造币厂留存下来的唯一实物,是研究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而应对金融改革的宝贵历料。

民国二十五年与二十六年壹圆银币,是中国上海中央造币厂制造的最后一次银本位制的银质货币,其中某种款式据传美国造币厂代制,它的孕生正值法币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已经开始用法币(一种法定的纸币)的发放来稳定当时的金融危机,另一方面考虑民众已经多年来对银质货币接受的习惯,故而以备法币推行的不测,同时根据银价暴涨的趋势,设计试制减重

的银质货币,新款银币的重量只是原来银币重量的一半左右,壹圆面值银币重量约十三克,然而减重的银币终究跟不上银价上涨的幅度而取消制作计划,当然更重要的因素仍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法币的发放,政府最后决定白银一律收归国有,所以民国二十五年与二十六年的银币在这样的特殊年代,特殊情况下产生的特殊试制货币,因而特别稀少珍贵也不足为怪。 从尚且留存下来的民国二十五年壹圆银币计版式四种,其中孙中山侧面像背配帆船,分别有壹圆大字版和壹圆小字版二种。其二,孙中山侧面像背配布图壹圆,分别有直径32毫米小型版和直径35毫米大型版二种。其三,有民国二十六年孙中山侧面像背配布图壹圆一种,总共壹圆有五种版式,存世均为极少,尤其民国二十五年小型布图壹圆银币仅见2至3枚。民国二十五年壹圆大字版帆船目前仍为孤品。

估价人民币260万-350万元。

第三节

光绪通宝山东壹文满穿红铜试样币

此种币存世均为黄铜,红铜为目前仅见,极为珍罕, 完全未使用。

估价 120万-200万元(人民币)

1926年民国十五年张作霖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币壹圆银币红铜试样

为目前仅见, 极为珍罕,完全未使用。

估价150万-25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168万元(人民币)

1907年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银质试样

此币为目前仅见,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均无此银质试样币收藏,极其珍贵,完全未使用,非常难得。

我国使用金币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二百年前的战国时期,楚国就行使“郢爰”等金版货币,近年来,先后又出土多枚汉、唐时期的金质钱币,如五铢、开元通宝等,上述金钱和后朝代中所铸的一些金质钱,种类不多,它们大多不是流通货币,而是特意铸之,以作馈赠之用的赏赐钱,所以铸造数量均很有限。

我国近代机制金币则始于清朝晚期,早在光绪中叶时,清廷中既有些官员倡议我国行使金币,如陈炽在《通用金镑说》中提出“欲收利权,欲兴商务,并非铸金钱不可,金钱之轻重,非仿用金镑不可”之议,光绪三十年(1904年)户部为筹款以铸金币,特向朝廷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并由天津造币总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式试铸了金币,该币面中间有楷书“大清金币”四字,上端有“光绪丙午年造”,下端有“库平一两”字样,背面蟠龙,四周绕以云纹,光边,次年造币厂又试铸了“光绪丁未年造”的金币,除正面的铸造年份不同,背面的龙图、云纹、线圈也异,现发现丁未大清银币有两种版别,并且均为齿纹边。“大清金币”虽以试铸成品,但总因我国藏金有限,最终未能实施流通,今存世也甚少,丙午丁未大清金币的银质和丁未红铜试铸样币,均为仅见之品,应比金币更为珍贵。

曾有一说,清廷当时曾拟定行铸金银铜三品,而天津造币厂试铸的大清金币图案,因在币面上遗漏了大清王朝的满文,造成严重的失误,故此种试铸金币进呈御览时,引起不悦而遭否定。

估价100万-16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190.4万元(人民币)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金质样币

此系恭呈朝廷御览之金质试样币,存世仅二枚,颇为珍贵(另一枚原为埃及法鲁克国王珍藏,1954年经苏士比公司拍卖才流落民间,后被台湾鸿禧美术馆从英国拍回。

估价150万-20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176万元(人民币)

户部光绪元宝库平一两 二钱 一钱金币试铸样币各1枚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天津户部造币总厂铸有一套由日本大阪造币总厂制模的纪重银币,计有一两、五钱、二钱、一钱、五分共五枚,仅试铸未发行,与此同时,还采用镜面版底(proof)铸以极少量金质样币,七十年代后陆续在海外被发现,据资料记载,目前为止,仅发现库平一两金币10枚,2枚藏于中国台湾鸿禧美术馆;库平二钱金币4枚,2枚藏于台湾鸿禧美术馆;库平一钱金币4枚,台湾鸿禧美术馆亦藏有2枚,国内尚未见博物馆及私人收藏记录,3枚同时拍卖在海内外尚属首次,堪称稀世之品。

估价120万-14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132万元(人民币)

1906年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银质试制样币

此币光边,为目前仅见,极为珍罕,完全未使用。

估价160万-25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179.2万元(人民币)

孙中山像背嘉禾壹圆银币金质呈样试铸币

民国十八年(1929年)孙中山像背嘉禾壹圆银币金质呈样试铸币,仅见品,极为珍罕,完全未使用,极难得。

民国十八年(1929)天津中央造币厂曾试铸正面孙中山西装像壹圆银币,背面分别为“地球”和“嘉禾”二种图案版式(注:孙中山像嘉禾版壹圆试样银币至今所知存世仅三枚,其中一枚在中国嘉德2003年春季拍卖会马定祥藏品拍卖专场以72.6万元成交,而此枚银币在中国嘉德2006年春季拍卖会上由当年拍入者委托重新拍卖时,又以143万元成交),此枚孙中山像嘉禾版壹圆金质呈祥试铸币是当年造币厂赠送主管部门——国民政府财政部的呈样币,存世仅此一枚,国内外博物馆以及私人藏家均未见收藏,堪称顶级珍品。

估价200万-30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616万元(人民币)

1867年香港纹银壹两

此币为香港银币中之大珍品,存世仅见四枚,向为藏家珍视,极为珍罕,由NGC打盒评定为PF50,极美品至近未使用,极难得。

公元1866年(同治五年)香港政府应英商之需,成立造币厂,专铸银币,便于与各国银元竞争,亦是专对中国阔大贸易之用,中国本是惯用银两,故港英政府于公元1867年(同治六年)试铸计重壹两银币,币面和普通香港壹圆银币相同,刻维多利亚女王头像,背书中文“纹银壹两”,英文“壹两 香港”围绕四周,年份“1867”置于下放,“银”字下有986三个数字,系指含银纯度,“纹”字下亦有TRIAL之英文小字,因造币厂开销过巨,且当时经济恶化已久,无法经营,只得关厂停铸,故未发行,后将整厂机器设备售予日本,连同雕模技师、管理人员一并被聘往日本,即后来成立的日本大阪造币厂,“纹银壹两”银质样币留存至今只有4枚,是香港特区政府发行的钱币中最珍稀贵重的一枚(美籍犹太收藏家“古德曼”旧藏一枚,于1996年在美拍卖,以约12万美元落槌,为全场最高价),此枚源于美国Stack’s 2001年12月4日钱币拍卖会,品相完美,黑漆包浆,镜面精铸,打铸压力深,立体感强,是不可多得之大珍品。

估价人民币120万-200万元,成交价190.4万元。

1929年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背地球壹圆样币

1929年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背地球壹圆样币,大名誉品,极为罕见,五彩包浆,完全未使用。 如手上有民国时期钱币的需鉴定交流交易的联系田女士18616720433

篇五:民国钱币换算

民 国 钱 币 换 算

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的《国币条例》

1. 国币计算:

均以十进,每圆十分之一称为角,百分之一称为分,千分之一称为厘,公私兑换,均照此率

公式:1元=10角=100分=1000厘

1银元=10角=“当十”的铜元300枚=3000枚铜钱=3000文

“当二十”的铜元300枚=6000枚铜钱=6000文

1角=30枚当十的铜元(10文)=300枚铜钱

=15枚当二十的铜元(20文)=300枚铜钱

1角=30~15个铜板

1元=300~150个铜板(铜元)

广东方面的特殊“双毫”

辛亥革命以后,带有辅币性质的小银币在各省仍继续铸行,但是成色越来越差,广东向以双毫为本位,所铸的“贰毫银币”最多,每年铸数多至两亿枚,少亦两千余万枚,它们与本位银元无固定联系,两者之间的行市随时涨落不定。

鉴有1毫银币(1922年制造发现一枚)

(1914年制造发现一枚)

(1929年制造发现一枚)

2毫银币(1919年发现一枚)

2.关于银辅币:1)规定铸造总重三钱六:半圆银币(中圆)

一钱四分四厘:二角银币

七分二厘:一角银币,成色均为银70%、铜

30%。

2)铜辅币则有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铜币。

辛亥革命前的“文”:另一种带辅币性质的铜元,在辛亥革命以后各省更是纷纷设局开铸,主要是镌有交叉国旗的“开国纪念币”和“中华民国”铜币,面额以当十文者为最多,其次是当二十文的,而五文、二文、一文铜元数量很少。在四川,则更铸行一百文、二百文大铜元,这些铜元,因种类众多,重量、成色各异,因而铜元价格也是因时因地而异,它们的行使范围,不但四川的大铜元只能在四川省内流通,其余各省所铸的当十、当二十铜元也多不能出省使用。

地域性的自制钱币:民国时期,“主币”、“辅币”这两个概念在有些阶段是模糊不清的。当时的辅币,既有与银元联系的,银元、铜元都无固定比价联系的。有中央政权铸行的,也有地方政权铸制的,五花八门,十分混乱。但是从这些复杂的辅币中却可以看出,中国的造币工艺水平比以前明显提高了。不但图案较为精美,而且币材也比以前多样化了,有铜、银两种传统的币材,还有镍、铝和锑三种新币材。

中国出现最早的镍币是德国人在青岛铸行的,始铸行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有一角、五分两种面额(图一),我国自行铸造的镍币大约始于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铸行了袁世凯五分镍币(图二)。此后广东(图三)、云南、山西(图四)、四川分别铸行了地方性镍辅币,民国二十年(1931年)以后,镍币铸得就更多了。1931年,贵州省政府铸行了本地行用的锑辅币(实际在1933年发行),上书“锑币当十字样”(图五)。

自从铜元盛行以后,随着铜元铸行数量的增加,旧制钱便基本被排除在流通之外,只是在云南等一些偏僻地方,旧制钱仍然在铸造使用。

民国初年,云南东川铸行民国通宝小平钱,民国二年(1913年)二月六日,官商合办的东川矿业公司在云南东川又铸行“民国通宝”当十铜钱(图六)。自公元前336年“初行钱”铸行秦国半两钱时起,这种天圆地方的货币形制,流通了两千多年之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云南丽江等少数民族地区仍在流通使用。直到人民币占领了云南全省市场之后,才最终退出流通领域。

废两改元后(1933年后)

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假的!根本是一元等于十角!完全不可能是12角。纯扯淡!也有实物为证。)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资料:一个银圆可以换10个银角子,100个铜板,如果一天3顿阳春面的话,1个银圆在1937年可以过10天

资料:一个铜钱,即一文钱。

参见孔乙已: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相当于现在0.1-0.2元吧?

要是当收藏品,难说了看买的人能出多少.估计100元左右吧?

也有同铜元联系的,还有实际上与1933年以前

银两,银元

1933年后,银元-12角

大洋即银元。

不同时期,银元的含银量不同,发行的银元大小也不同。兑换的数目自然也不一样。

民国初期闽省市面流通货币共分银元、台伏(捧番)、小洋、铜元、铜钱五种,而财政厅对于各征收局所收银两,先折合台伏,再折合银元,其互相兑换之市价,通用银元一元换铜钱一千零二十二文,台伏一元换铜钱一千文,小洋每毫换铜钱九十六文,铜元每枚换铜钱八文。

钱庄货币兑换业务,主要有银元换铜钱,1元银元换1000~1300文铜钱,最多时换3300文。银元换银毫,1元银元换10个银角,每角值铜钱100~130文。

兑换比值 清朝两吊铜钱(2000枚)换银1两。但市面有制钱与杂钱、纹银与次银之分,交易时按商业习惯互有“贴水”。铜元进入市场以后,“当制钱十文”的铜元换铜钱10枚,“当制钱二十文”的铜元换铜钱20枚。银元进入市场以后,每元换辅币10角,换“当十”的铜元300枚,但商店兑换价格不一,市场铜元充斥时,每块银元能换到“当十”的铜元320~360枚。民国28年11月,安徽省政府规定每元法币兑换“当十”的铜元200枚,次年改为兑换100枚。

1银元=10角=“当十”的铜元300枚=3000枚铜钱=3000文

“当二十”的铜元300枚=6000枚铜钱=6000文

1铜钱=一文钱

资料:民国铜元 (当制10文),币面刻有10文。

新中国成立后,为保护革命根据地群众利益,制定了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收兑比价,并一再延期兑换。1950年,县人民银行挂牌收兑金银,黄金每两(16进位制,每两等于31.25克)95元,白银每两1.25元,袁世凯头像银元每枚1元(以上均已折成新人民币)。

铜钱:流通历史最长。明、清的“制钱”。民国8年(1919),铜钱流通消失。 铜元:即铜圆,又称铜板。1枚当10文铜钱。改用法币后,曾有铜元分币(1分=3枚铜元)流通。因法币贬值,铜元被销熔。抗日战争前期,铜元已从市场消失。

清末时钱币概述: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民国镍币三大天王)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钱庄货币兑换业务,主要有银元换铜钱,1元银元换1000~1300文铜钱,最多时换3300文。银元换银毫,1元银元换10个银角,每角值铜钱100~130文。兑换比值 清朝两吊铜钱(2000枚)换银1两。但市面有制钱与杂钱、纹银与次银之分,交易时按商业习惯互有“贴水”。铜元进入市场以后,“当制钱十文”的铜元换铜钱10枚,“当制钱二十文”的铜元换铜钱20枚。银元进入市场以后,每元换辅币10角,换“当十”的铜元300枚,但商店兑换价格不一,市场铜元充斥时,每块银元能换到“当十”的铜元320~360枚。民国28年11月,安徽省政府规定每元法币兑换“当十”的铜元200枚,次年改为兑换100枚。

推荐访问:民国二十八年五分 袁大头民国九年 民国二十五年拾分 民国镍币五大天王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民国镍币三大天王》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民国镍币三大天王》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