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黄陂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全文完整)

时间:2023-07-14 10:15:12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1月7日在黄陂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区长吴祖云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陂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黄陂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全文完整)



政府工作报告


——2011117日在黄陂区第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区长  吴祖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多种自然灾害和艰巨的发展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抢抓机遇中阔步前行,在应对挑战中克难奋进,加快 “富裕黄陂、和谐黄陂、生态黄陂”建设,胜利完成了区三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这五年,是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综合实力显著跃升的五年。全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110.9亿元到2011年预计可达309.8亿元,年均增长17.1%;全口径财政收入从9.02亿元增加到60亿元,年均增长46.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3.41亿元增加到22.69亿元,年均增长46.1%;固定资产投资从51.78亿元增加到267.2亿元,年均增长3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7.62亿元增加到125.8亿元,年均增长21.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448.74元增加到9166元,年均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062元增加到14616元,年均增长12.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从68.33亿元增加到235亿元,年均增长28%。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连年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区”、“科普示范区”、“十佳全民创业示范区”、“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农业示范区”、“油茶基地建设示范区”、“粮食生产先进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区”、“三农发展先进区”、“文明城区”、“旅游强区”、“卫生城区”、“最佳金融信用区”、“双拥模范区”、“畜牧大区”和农业、水利、林业先进单位等称号。

——这五年,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的五年。坚持推进产业特色发展、规模发展、集约发展、转型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5.7:32.3:42调整到2011年的18.3:47.7:34。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划面积达到46.25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由84亿元增长到39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由17亿元增长到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95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25家,省市名牌企业21家。推进创新型黄陂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企业25家,年创产值12亿元。建筑安装产业特色更加明显,今年的建安税收可达10亿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等9个专业市场先后开工建设或开业运营,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累计投入212.7亿元,建成面积520万平方米,开业面积360万平方米,入驻商户3.8万户,安置就业2万余人,实现商贸物流总收入400亿元,综合税收16.8亿元,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汉交会”。建成“万村千乡”农家店715家,农改超15家。临空经济区被列为全市重点建设的高端产业功能区。东海航空、友和道通开通全货运航班。20多家航空公司开班通航,驻场飞机达到60架。近五年天河机场旅客总量达477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8.67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0%和15%。通过建设和提档升级,在我区形成了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生态景区群——“木兰八景”,创建国家4A级和3A级旅游景区各4家,发展特色休闲集镇5个,建成一批旅游名村、休闲山庄和特色鲜明的“农家乐”,多次成功举办木兰旅游文化节、木兰山登山节和武汉杜鹃节。木兰乡、大余湾分别被命名为全省旅游名镇和名村,预计今年全区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带动5万农民致富,创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全区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街乡经济充满活力,前川、武湖、横店、滠口、祁家湾入选全省百强乡镇,盘龙城2011年财政收入预计达到10.7亿元。烟草、盐业、石油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这五年,是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三农”工作取得突破发展的五年。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蔬菜(芦笋)、种子种苗、茶叶和特色水产的产业规模达到32万亩,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2000余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6个,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全省“四个一批”农产品加工先进园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落户黄陂。四季美农贸城获批全国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实施616个村(社区)的“家园建设计划”,推进六指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片创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整险加固童家湖堤、民生堤、滠水堤,综合整治梅院泥、夏家寺、矿巴等灌区节水改造,府河出口河段,完成5座大中型、14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和红岗山引水隧洞等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工程。更新改造武湖、四联垸、什仔湖排涝泵站和37座骨干排灌泵站,建成前川、盘龙城等7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和118个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挖扩改塘堰2580口、更新改造机站67座、清淤疏浚渠道340公里。武湖、三里、大潭创建“无耕牛”街镇取得实效。扶贫开发、老区建设等工作持续推进,致富奔小康步伐明显加快。

——这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区位优势更加凸显的五年。完善立体交通网,建成滠水、后湖、京广、双凤和陈门潭大桥,改造危桥56座,升等改造黄土、318、刘大、火塔、罗研、石花、石道、黄孝等干线,建成旅游公路、通湾公路2300公里,全区等级公路路网密度位居全省第一。北移岱黄收费站,撤销3个政府还贷二级收费站。新建站点670个,开通城市公交线路和区内公交,城市公交线达到13条,在6个新城区中名列前茅。支持机场二期工程和天兴洲大桥接线、武合、武汉北编组站、石武、武汉新港江北铁路、滠口铁路货场等铁路工程建设,城际铁路黄陂段、轨道交通延伸汉口北工程开工建设。完成新一轮土规修编工作,增加建设用地规模71.24平方公里。新建改建双凤公园、二龙潭公园、文体广场、黄陂广场、黎黄陂广场,改造老河道,配套建设31条、维修改造14.17公里城市主、次干道,前川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综合环境不断改善。滠口全国小城镇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蔡店环境综合整治顺利完成,木兰、长岭分别被命名为全国、全省优美乡镇,蔡榨、祁家湾、姚集、李集等口子镇建设形成特色。启动刘店地区综合改造,整治汉口北大道。全区城镇建成区由2006年的38.1平方公里扩大到78.8平方公里。完成天然气高、中压管道建设137公里。加快建设“数字城市”,3G网络和有线宽带覆盖范围明显扩大。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广泛。启动“邮政惠民信报箱”工程,全省第一家电子邮资门票门禁系统在我区投入使用。建立“大城管”体制,“双创”工作走在全市新城区前列,禁麻、拆违、治超和治理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设立大潭办事处和临空经济区、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完成新一轮区政府机构和乡镇机构改革,各街乡镇共75个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以钱养事”新机制全面建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精简行政审批项目并减化流程,审批事项从222项精减到149项。在全市率先推行行政许可职能集并,率先成立工业项目行政审批代办部,率先建立了区、街乡镇、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展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深化农村金融服务试验区建设,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区农村商业银行、邮储银行、汉口银行汉口北支行相继挂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全民创业个人担保制度基本建立,新增上市公司两家。深化“两型”社会建设,人工造林12万亩,全区林地面积扩大到104万亩,森林覆盖率34%。综合整治“一河两湖两库”水环境,滠水河水环境跨区域联保联防迈出全省第一步。治理近40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开展农村环保试点,初步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依法关闭69家粘土砖厂。组织参加鄂港粤、鄂沪经贸洽谈会、中博会、华创会、台湾周等大型经贸活动,与上海松江、广东连平等地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工作进一步加强。五年累计引进内资74.9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572万美元,出口创汇18339万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8.1%17.6%22.1%

——这五年,是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每年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基本完成。湾湾通电、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络,城乡养老保险、城乡医保、城乡安全饮水在我区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能繁母猪、良种、农机具购置、退耕还林、油菜、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家电以旧换新等各项补贴资金5亿元。在六指、三里、大潭新建移民新村,达到了“一年基本稳定、二年安居乐业”的目标。“放心肉”、“放心酒”、“放心豆制品”等“放心食品工程”深入推进。升级改造区福利院和各街乡镇福利院,五保供养标准不断提高。新增就业岗位3.3万个,实现再就业1.16万人(次)。推进全民创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6亿元,组织创业培训4361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万户。全区参加社会保险的总人数达到72.3万人(次)。稳步提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社会保险待遇。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7万余人。改造农村危房4945户、19.78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5.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20.6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01平方米。发放住房租金补贴7867户、732.71万元,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应保尽保”。加强价格监管,稳定市场秩序。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普九”债务得到化解。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建成4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完成28所公办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区职业教育中心、黄陂一中盘龙校区和汉口北新东方学校、8所乡镇幼儿园,以及全市首家留守儿童托管服务中心(星星家园)和青少年空间,圆了4000余名贫困学子的大学梦,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250余场,《木兰山组歌》在京公演,《木兰传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评为全国非遗保护先进集体。建成标准文化站11家、“农家书屋”629个、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654个,全区农村体育健身器材实现全覆盖。承办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等赛事,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体育竞赛最佳赛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达85%。地方志、档案、保密工作取得新成绩。综合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建区人民医院,迁建区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17家卫生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76家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达标,重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加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涌现出“信义兄弟”等在全国有影响的先进典型。推进拥军优属,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人防、广电等工作获得全国先进。居家养老护理、高龄生活津贴、老人生活保健和补助惠及全区农村80岁以上老人。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这五年,是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的五年。深入开展打黑除恶行动,在全省率先推出农家保安、农家民调、百警驻村、流动警务等农村警务新模式,在全市率先建成“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和区应急处置中心,被命名为“全省平安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持全区社会稳定。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获评全省首个“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区”。民族宗教事业和谐发展。大力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治庸问责”、“三万”等活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共办理人大议案9件、代表建议609件,政协建议案4件、委员提案559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8%以上。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不断完善政府工作规则等规章制度,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加强。“五五”普法获得全国先进,“六五”普法暨法制黄陂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推进村(居)民自治,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建成城乡社区服务站156个,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政府网站成功改版。建设节约型机关,严格执行“零增长”预算,会务接待、出国考察等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完成农业、经济、人口、水利等多项普查工作。认真落实审计整改措施,审计覆盖面不断扩大。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行政执法和效能监察工作力度,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创建基层满意站所”活动深入开展,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取得初步成效,反腐倡廉深入推进。

五年的团结奋斗,赢得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大好局面;五年的风雨历程,谱写了黄陂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华美篇章;五年的辉煌成就,标志着我区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之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人民团体,向驻陂部队、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黄陂建设发展的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各界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综合实力上,发展不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黄陂最主要的矛盾;在经济结构上,工业化水平依然不够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体制机制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改革的任务依然较重;在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还不够快,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依然较大,一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政府自身建设上,思想解放不够、工作落实不够、服务效率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区发展更加至关重要的五年。宏观经济基本面总体趋好,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实施;湖北围绕“支点建设”,深入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试验区建设;武汉着力构建“两型社会”,打造全国自主创新试验区,部署“1+6”城市发展战略,倾斜支持新城区建设发展,都为黄陂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励精图治,克难攻坚,黄陂的区位、规模、生态等比较优势就一定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资金等发展要素一定会加速向黄陂聚集,我们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跨越式发展的“黄金五年”。

按照区第四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破性推进新型工业化,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两城”(前川新城、汉口北新城组群)崛起、“四区”(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武汉临空经济聚集区、木兰生态旅游区)支撑,努力建设经济发展、环境美好、平安和谐的幸福黄陂。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达到80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达到150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达到23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3000元、15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GDP能耗控制在每万元0.72吨标准煤以内;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目标任务。把黄陂打造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极。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推进“工业双倍增计划”,加快建设新型工业集聚区。坚持把工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把园区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大手笔搭建工业发展新平台。同时,进一步优化临空产业园、汉口北配套产业园(三里、大潭、滠口工业园)、台创园、前川、罗汉和各街乡镇的工业格局,完善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千亿工业板块承载能力。坚持扩张总量与调整结构并举,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并重,着力提升农副产品深加工、机电、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支柱产业,大力培育临空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完善投融资、社会保障、技术创新和企业服务等支撑体系,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早日实现工业经济总体规模“双倍增”。到2016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95家;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5%,达到1800亿元;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1%以上,累计达到900亿元;工业税收达到32亿元以上。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发展建筑业,提升中国“建筑之乡”整体实力。

抢占临空经济制高点,培育新的增长极。围绕辐射中部的大型国际航空运输枢纽、促进中部崛起的优势产业基地、华中地区面向国际的现代服务平台和武汉现代城市拓展的核心功能板块的定位,不断提升以航空运输业、航空物流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柱的临空高新产业集群,创建现代临空产业发展示范区,构建以天河机场为核心,地域涵盖天河、盘龙城、横店、滠口、祁家湾和前川等区域的大临空经济,将其打造成为武汉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建成汇聚中航、南航、东航、海航、友和道通等知名航空公司的航空总部区,积极支持天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建设和基地航空公司、航空总部发展,打造华中最大国际门户机场。到2016年,多层次、多组团的临空经济区形成千亿元的产业园区。

全面承接汉正街搬迁,打造中部商贸物流新中心。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重点行业,规范发展房地产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发展。围绕“中部最大、中国最好”的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工贸互动,全面推进汉口北商贸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巩固提升汉口北特色功能园区的地位和作用,注重实物市场和虚拟市场同步建设、内需市场和外贸市场竞相发展、三次产业良性互动,全面承接老汉正街搬迁,重塑新汉正街的辉煌。到2016年,在建的九大专业市场基本建成,四大物流园区投入运营,相关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引进商户8万户,商贸物流总收入2000亿元,年创税收30亿元,安置就业25万人,引进现代物流企业500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分销配送等现代营销形式,创新业态;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建设4家以上五星级酒店和百联奥特莱斯项目,让商贸服务业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标准迈进。

整体提升木兰生态旅游,建设华中地区旅游休闲度假中心。以木兰山为龙头,以“木兰八景”为依托,以“中国木兰”为品牌,整合资源,夯实基础,优化布局,提档升级,全力打造5A级景区。建设盘龙城遗址公园,升华“武汉城市之根”名片;提升以双凤公园为核心的一河两岸景区功能,打造滠水河一河两岸新区景观带;大力推动旅游业从观光旅游向观光、交流、休闲、文化、健身、购物等复合型旅游发展方向转变。力争2016年全区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

加强水利基础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集中力量,加快实施西湖堤等重点民堤以及连江支堤整险加固,综合治理姚蔡河、李集河、梅店河和泊沫岗河等小型流域,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基本完成全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继续实施梅院泥、夏家寺、矿巴、橡胶坝等大中型灌区及部分重点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更新改造121座大中型机站,深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采取“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方式,发动群众参与骨干塘堰扩改、末级渠系清淤、小型机站更新改造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力争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85%以上。有序推进武湖、什仔湖、后湖、童家湖水系排涝工程,提高城镇排渍和农田排涝能力。在完善前川、盘龙城地区排水和污水收集体系的同时,建成武湖地区排水排污设施。建成新武湖水厂,加快实施前川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完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完善农业的研发、加工、物流与休闲体系,深入推进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优质粮油,大力发展种子种苗、绿色蔬菜、规模畜禽养殖、新兴蜂业、特色水产、苗木花卉及乡村休闲等产业,力争全区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农业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新增“菜篮子”基地10万亩,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达到30个以上,规模养蜂10万群。新建绿色景观带和林业产业基地20万亩,提升“木兰天香”茶叶品牌知名度。以台创园和汉口北为载体,加快建设泛武湖地区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集群,引进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5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创市级以上优质农产品品牌30个以上,力争创造更多的中国驰名商标和省级名牌产品。提升农业机械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5%。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和监管体系,加强种子、农资质量监管,建立农产品销售价格信息体系。稳定粮食生产,完善粮食市场和储备体系。

加快新农村建设。按照现代都市农业向适度规模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公共服务向农村新社区集中的要求,深入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加大投入,高标准启动区级和街乡镇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街(乡镇)、村工作,探索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的新办法、新机制,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产业支撑、市场运作、社会资本多元投入、农民朋友得到实惠的新格局。建立完善农村自治管理的长效机制,争创全国村湾民主管理示范区。

大力发展街乡经济。坚持把壮大街乡经济作为推动黄陂发展的基础支撑,鼓励和支持各街乡镇依托自身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科学确立发展方向,开创街乡镇错位发展、聚合发展、创新发展的生动局面。围绕简政强街,进一步完善区街财政体制,通过提高分成、超收奖励、增加补助等措施,实施财力重心下移,调动街乡镇自主发展的积极性。打造一批特色名街和经济强街。多方争取资源,倾斜扶持北部生态保护区域的发展。加快老区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深化村级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支持力度,盘活存量资产和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逐步改善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加强科学规划。根据武汉“1+6”城市发展格局,推进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按照城市空间规划和功能定位,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推动不同功能区跨区域、组团式协调发展。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的一致性,实现“多规合一”和规划“一张图”管理。

快速推进城乡建设。要按照“独立成市”的高标准,着力搞好城市资本营运,加快城乡建设步伐,以引进轨道交通为契机,全面提升黄陂无缝对接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区域价值。完善城市路网骨架,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到2016年前川城区建成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以上,形成一河两岸、低碳生态的新格局,为建设中等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打造汉口北新城组群,统筹南部地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谋划打通汉施、318国道,构建城市新骨架,全面对接汉口中心区。倾斜支持北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全力支持铁路建设,全面对接城际铁路、轻轨和武汉北编组站、武汉新港、天河机场等,加快建设换乘枢纽,增加并优化公交线路,构筑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格局。加快城区亮化、管网配套及旧城改造,建设网络智慧城市,提高城市供水、排水、电力、燃气、通信等保障能力,建立更加齐备的市政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着力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广使用沼气、天然气、太阳能等新能源,不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建设“两型”社会。科学制定生态保护规划,按照生态条件和功能定位,合理划分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区、控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严格环境审批和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再利用。坚持环保优先,不断强化林地、湖泊、河流等保护措施。深入推进退耕还林、湿地建设与保护、城乡一体化绿化、森林资源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走绿色发展之路。以创建生态村、生态乡镇、生态产业为载体,推进农村综合环境整治。

强化城乡综合管理。坚持把城乡环境作为人居环境的基本要素、幸福指数的重要参数、投资环境的第一质感、文明层次的提升杠杆来对待,深入推进“城管革命”,进一步完善大城管格局,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执法关口前移,严格按规划审批各类建设项目,坚决查处各类违章建设,完善网格化、即时性、全覆盖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完善城乡综合管理目标体系,大力开展“爱我黄陂、清洁家园”活动,调动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全区人民城市观念和卫生意识,深入推进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文明城市”同步创建,打造“洁绿亮美、文明有序”的新型城区。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推进科教兴区战略。深入推进创新型黄陂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着力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布局调整,完善助学助教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完成2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高中教育优质化、特色化。整合全区职业教育资源,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推进“木兰英才计划”,建设人力资源强区。

积极创建文化强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乡镇文体中心等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点、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下乡服务等惠民工程。积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和文化体育科技“三下乡”活动。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城乡数字电视工程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鼓励文艺精品创作,深入挖掘盘龙城文化、木兰文化、二程文化、黎黄陂文化等宝贵资源,进一步弘扬黄陂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更多具有黄陂特色、反映时代面貌的文化品牌,大力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努力把黄陂建成为文化惠民先行区、文化产业新兴区和武汉城市圈重要的文化城市。开展全民健身,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健康、和谐、温馨。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创建创业型城区为抓手,全面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0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万人。推进安居工程,构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安置商品房等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让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险扩面新增10万人(次)。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加强企业人文关怀,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完善社会公共养老服务,提高“五保”供养水平。健全居民生活水平与市场物价相协调的保障机制。让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深入推进“平安黄陂”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完善社会利益诉求和协调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实有房屋、实有人口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品、药品、酒类、屠宰、生产、交通、建筑、消防等领域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充实社区管理力量,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建立“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坚持依法治区,推进“六五”普法暨法制黄陂建设,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保障市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做好公共卫生强基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智慧化医疗卫生信息建设,加强重大疫病控制,让人民群众低成本地享受到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人口性别比专项整治工作,改善出生人口结构,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优质的计生服务。积极发展老龄和慈善事业,着力解决残疾人的生存、生活问题,真情帮扶各类弱势群体。充实国防后备力量,增强全区人民的国防意识。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妇女儿童、青少年、民族宗教、地方志、档案等事业加快发展。

(五)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敢于创新,勇于担当,锐意改革,宽容失败。要善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在创新体制机制中增强发展活力;要用好用足政策,集聚有效生产要素,在突破瓶颈制约中加快转型升级,服务发展;要大胆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从做得不够的地方去追赶,从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去超越,在拓展思路和积极作为中开辟发展的新天地。

进一步深化改革。对企事业单位的改革要尽快煞尾处遗,完善改制。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构建持续协调的收入增长机制和财力分配机制,科学编制预算,规范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政府债务监管,完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项目落户、优惠政策、规范供地、财政扶持等支持发展的科学有序的完备制度。鼓励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积极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和担保体系,拓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支持探索利用资本市场和各种金融工具创新政府融资方式,提高资金运作能力,发挥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最大限度地募集发展资金。力争新增5家企业成功上市,发行非保障性住房城投债券不少于10亿元。全面推行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加大财政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公益性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做到敢开放,先开放,真开放,全开放,把黄陂建设成为各类资本竞相追逐的热土。要不断优化环境,在全社会倡导亲商、敬商、懂商、护商、利商、悦商的浓厚氛围。要注重招商选资,积极引进综合实力强、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央企、上市公司和各类“500强”企业,不断提高项目层次和水平。

三、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同心同德,着力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幸福黄陂,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2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和出口额分别增长12%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14%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节能减排等约束性目标。为此,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坚持项目兴区,加快推进“工业双倍增计划”

强力打造工业园区。按照集约原则迅速确定工业园区布局,加快工业园区的拆迁腾地,加快还建楼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完善临空工业园核心区、三里(大潭)工业园、台创园、滠口工业园、前川(罗汉)工业园,搭建项目入驻大平台。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着力推进天威、LCOS、中航、海航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弘毅钢构、木兰纸业、精功集团、中南机械等企业做大做强。以“中”字头企业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兵工集团、中国北车集团、四大航空公司等央企对接,积极谋划武汉汽车零配件产业园,持续推进重大产业项目的引进。坚持抓大不放小,积极扶持中小微型企业加快发展,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工业投融资平台建设,充分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强化工业用地储备,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用地。

突破性发展临空经济。完善以航空运输、航空物流为支撑,以现代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构建临空经济区融资开发平台,加快重点区域道路、供水、供电、燃气、通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强力推进临空经济区各重大项目快速落户。夯实现代物流业发展基础,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创建。

推进汉口北在承接汉正街中实现新提升。累计完成市场建设700万平方米,开业450万平方米,引进5.4万商户,公路仓储物流园、港口水运物流园、信息中心、长途客运站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铁路货运物流园、空港物流园等项目一期开工建设,引进现代物流企业150家。加快汉口北地区骨架路网建设和交通运输配套,优化区域综合环境。高水平地举办第三届“汉交会”。规范市场管理,加快市场培育,全方位承接汉正街市场整体搬迁到汉口北。

积极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以木兰山为龙头的“木兰八景”联合争创国家5A级景区,支持木兰古门争创4A级景区。推进木兰湖水魔方、大余湾景区、木兰古门改造等项目建设,更大规模地举办木兰旅游文化节、木兰山登山节等节会,强化推介,扩大影响。加快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设,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积极做好项目的筛选、包装和储备,实施项目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强化招商引资工作职责,在全区上下形成“人人是环境,个个有任务”的工作局面。

(二)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强农惠农,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新增特色高效产业面积2.5万亩,开发循环农业基地1万亩。依托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开发杂交稻、水稻良种制繁基地。深入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新建农业标准化基地5万亩,新建或改造畜禽良种繁育养殖小区10家,新增水产种苗扩繁基地200立方米,扩大花卉苗木基地规模。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建设,积极争创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先进区和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进一步完善台创园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造和提升武湖农产品加工园区。深入推进“亿只鸭”工程建设,力争年产值突破10亿元。完善提升四季美农贸城市场配套功能,促进果蔬、水产、花卉、食品等批发市场良好运营。支持新辰、兰氏等企业发展冷链物流和净菜进城,支持海浩等企业出口创汇。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完善街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现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全覆盖。

强化水利基础。完成10座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15座小(二)型水库安全鉴定。实施39座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启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整治滠水河前川段综合环境。有序推进梅院泥、夏家寺灌区节水改造年度工程和武湖泵站港渠综合整治工程。

加快新农村建设。巩固和总结六指新农村省级示范片建设成果,有效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罗汉、长岭、姚集、木兰、蔡店等街乡镇沿黄土线、姚蔡线集约发展乡村旅游,支持木兰、王家河、蔡榨、李集发展玫瑰、茶叶、泥塑等特色产业。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力创建新型文明卫生村,共创共享幸福家园。

(三)以新型城镇化为先导,坚持统筹城乡,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优化空间布局。推动新一轮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实施,全力构建以前川新城和汉口北新城组群为重点,中心镇和特色镇、口子镇、一般镇、集镇、中心村为基础,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的多层次城镇体系。以提高前川城区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为重点,大手笔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以轨道交通进前川为切入点,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镇用地开发模式,围绕轨道沿线形成“点线结合”的城乡空间发展格局。

强化城市建设。完成前川新城区百锦街北段、百秀街北段、钓台道东段、二环路东西向等延伸线建设,优化“一河两岸”设计方案和城市环线规划,形成新的城市骨架;加快旧城改造,对旧城区路网和公共服务设施实行提档升级;加快木兰广场、黄陂广场和双凤公园二期工程建设,打造有影响的标志性建筑群、标志性区域和具有黄陂特色的标志性主题雕塑,提前启动、积极谋划黄陂三桥、公园、学校等公共设施选址、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拓展新城规模,基本形成设施完善、布局鲜明、宜业宜居的前川六大功能区。积极支持各街乡镇全面升级一条主街道。积极支持武湖长江大桥、刘店、川龙大道改造、环府河整治等南部基础设施建设。以小城镇建设为平台,加强街镇公交、公厕、特色小游园等基础建设,加快推进府河220KV、宋岗110KV变电站建设,深入推进“三网”融合,提高无线网络覆盖率。完善武湖4个中心村功能配套,加快姚集示范中心村、六指甘铺社区、王家河长堰社区、李集泡桐社区、祁家湾土庙社区、罗汉研子社区改造和叉马路、方安等中心村基础环境建设。

完善区域交通路网建设。加快十素、刘店立交、巨龙大道、川龙大道升级改造、梳研大桥等一批在建工程建设,确保黄武、新十和十素等公路建成通车。适时启动天河机场至阳逻港区通道、普洛斯工业园区道路、解放大道至汉孝公路东北连线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汉口北客运中心、公交换乘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前川客运换乘中心建设,积极促进横店、武湖两大物流货运中心项目落地开工。加快轨道交通进汉口北工程建设,积极支持四环线和机场第二通道建设,全面优化立体交通架构。

(四)以人民幸福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依托园区、企业用工平台,积极促进大学毕业生、库区移民就业,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违法使用童工以及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快基础建设,促进社保工作信息化。在做好以上各项工作的同时,区政府筹措资金8.8亿元,着力办好关系民生的十件实事:

1、实施文广中心建设;完成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新建社区流动图书站5个;完成全区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举办大中型文艺演出30场以上,送楚剧下乡演出150场以上。

2、支持街乡镇路灯亮起来工程建设,每个街乡镇打造一条标杆路;完成前川城区5条道路黑色化及背街小巷泥巴路改造硬化工程;健全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片集中处理工程。

3、清淤改造“当家塘堰”800口,更新改造小型机站60座,清淤护砌渠道250公里。

4、兴办1家养老福利机构,进一步提高农村90岁以上老人长寿补贴标准,提高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

5、新改造农村危桥30座,维修农村通村公路50公里。

6、完成468个台区惠及5万农户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7、建设保障性住房3万平方米。其中:廉租房2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1万平方米。

8、建立校园安全工程激励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完成区六中扩建和区一中盘龙校区工程,启动特教学校改建工程,改建一所示范幼儿园。

9、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10、有计划地推进法律中心和网络建设,为城乡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0件以上,办理其它法律援助事务1200件以上,基本实现应援尽援。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成一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委会,完成居委会换届,提高村(居)民自治水平。推进城乡社区服务站建设,实现全覆盖。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以信息化建设项目为突破口,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打黑除恶行动。完善交通事故救助体系,加强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等特殊人群的教育、管理和帮扶,最大限度减少不稳定因素。支持国防建设,加强“双拥”、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提高安全监管、安全保障和救援能力。依法加强消防、交通、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认真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健全环保监测体系,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建设科技馆,进一步完善各类科普服务设施。启动第二批街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和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继续实施“校园安全工程”。做好第二批“黄鹤英才计划”人才的申报工作。推进公共卫生强基工程,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新建区卫生监督所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医院服务水准。加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力度,全面完成“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工作任务。不断提升体育馆、文体广场等服务功能。精心组织群众文化艺术节、木兰金秋文艺调演等文体活动。数字电视转换率提高到90%。新建区老年大学。

(五)以城管革命为契机,坚持优化环境,切实改善城乡面貌

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环境。通过理顺关系、完善机构、简政放权、委托执法等多种方式扩大街乡镇管理权限,充分调动街乡镇投身城管革命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行政效能。

标本兼治,创新市容环境。完善“区街联动、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大城管工作机制,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城管环卫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城管革命向基层延伸、向盲点延伸。按照“全民参与、疏堵结合、注重细节”的要求,继续实行路段、区域文明创建分工负责制,完善城管考评追责机制。以清晰的规章和严格的执法,集中开展暴露垃圾、查违控违、建筑施工、交通秩序、广告招牌等专项整治行动,打造清新、整洁、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拓展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加快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管理机制。

扎实推进,创新生态环境。加强森林防火体系、生态旅游景观改造、园林绿化等林业工程建设,完成人工造林2.5万亩,四旁植树150万株,封山育林2万亩,建设绿色通道15公里。绿化汉口北、川龙大道,推进三环线黄陂段绿化工程。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新流域治理互动新模式,确保水环境安全。完成“中国中部乡村水网水环境整治”试验项目。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实现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圆满完成明年的各项目标任务,需要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自身的积极作为,需要全体干部的不懈奋斗。我们必须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转变职能,建设服务政府。在强调管理的同时,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强化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服务意识:为企业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强化服务意识需要我们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掌握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知道基层和群众要求我们服务什么,我们的政策与方式才会有的放矢,才会不搞花架子;强化服务需要我们对群众带着春天般的温暖,深怀敬畏与感恩之心,才会真正落实首问负责制,像对待衣食父母一样把每一件小事办在亲人的心坎上;强化服务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对于企业遇到的困难和要求,我们不要轻易说“不”,要更多地思考如何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创造条件加以解决;强化服务需要我们甘当公仆,不求回报,真正把服务于基层、服务于人民看作我们的份内之责。

(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政府首先要具备法治意识。要主动争取、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贯彻落实各项决议决定,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要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珍视政协委员和各阶层精英人士的建言献策,切实做好政协建议案和提案办理工作。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并消化吸纳。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纳入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积极推进网络问政,汇聚民意民智。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加强政府层级监督,广泛接受公众和社会舆论监督,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渠道。

(三)创新方式,建设效率政府。切实减化行政审批事项,向沿海地区看齐,向发达地区看齐。要完善三级政务服务网络,优化、公开政务流程,大力推行工业项目行政审批代办制和一站式服务,建设包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服务超市、创业孵化基地在内的服务平台,强化治庸问责,压缩办理时限,主动落实回告制度,努力建设“干净、简单、快速、温馨”的政务新环境。

(四)从严治政,建设清廉政府。黄陂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地域广、基础好、项目多、战线长,尤其需要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规范政府行为,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加强对重大项目落户、优惠政策制定、重点工程领域的建章建制,强化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源头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从我做起,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认真执行廉政谈话制度、领导干部报告个重大事项制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和政法机关依法依纪办案。要专项清理“小金库”,从严控制行政经费和非生产性开支,逐步降低行政成本,大兴勤俭节约办大事之风,提倡生活向低标准看齐,工作向高标准看齐,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用实际行动努力建设大有作为、基层信赖、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美好的蓝图我们已经同心绘就,黄陂的发展呼唤我们凝心聚力、锐意向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力开拓,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为我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为“幸福黄陂”的建设作出我们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访问:五年 政府工作报告 黄陂区 黄陂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黄陂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全文完整)》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黄陂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全文完整)》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