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时间:2024-05-17 11:30:51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唐山大地震,那是一场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的大灾难,是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惨烈的大天灾。在我的心灵深处埋藏了许多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痛苦的记忆。那一年,我9岁,住在紧挨震中的的汉沽区,也是地震的重灾区,我亲眼目睹了母亲的受伤,亲眼目睹邻居一家三口的死亡,放眼望,到处都是倒坍的房屋,空地上摆放着流血的伤员和遇难者的尸体,现在想来仍令人不寒而栗。抽空拜读钱钢先生《唐山大地震》,仿佛又回到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作为一名地震亲历者,经过岁月的洗礼,读钱先生的著作,感觉特别真实,也别有一番感触。作者从唐山大地震的前兆、发生、结束、到重建一一写来,,一切均像在他的笔下复活了一般,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经历劫难洗礼的人物,一下子全浮现於眼前。 这确实是一场浩劫。作者并没加上一丁点儿的夸张、一丁点儿的放大,只用了最写实的方法,将几位亲身经历地震人士的感受记下来,将地震的死亡人数、影响范围等资料摘录下来,已教人感觉到那是一件多麽悲惨的事。但愿这一切都是假的。

书中记录了很多受灾者的故事,有几个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在第二章,作者的采访笔记记录了这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地震时遭撞伤,头皮被掀开一大块,里面满是沙子,救灾人员用水去为他冲洗,每洗一下,那孩子便抽搐一下。读到这一段,我几乎掉下眼泪,那只是一个小孩而已,一个本应天真烂漫的小孩,却要承受?成人也难於忍受的剧痛,这是多麽的令人心酸啊!另外还有两个故事令我热泪盈眶:分别是那位被楼板压住下身,无法脱险的护士,及明知病人救不活,但仍要尽力去救治的仁医。三件事都叫人感到那麽惋惜,无奈。

但此书的最大价值却不在这些感人的故事,而是那一个个故事背后带给我们的深刻体会,那一堆堆统计资料向人类发出的严厉警告。书的第一章就已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人类是多麽的愚蠢麻木。一开始,作者描述了许多地震前的异象,一大群老鼠移居,一大群昆虫远飞,猪、狗等都出现不寻常的举动,是否在说明人类连动物都不如呢?动物也能感受到地震的来临,但一直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连一丁点感觉也没有,是甚麽回事?是千万年的进化,令我们失去了最基本预知灾害的动物本能吗?但这仍不算是最令人类汗颜的地方,最令人感到羞耻的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荣的科技万能思想。人类就是太过倚赖它,明明看见一大堆不寻常的事正在发生,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们信任的那些仪器并没有动静,所以不会有事发生。结果一直被人类奉为至宝的仪器出卖了人。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日渐发达的科技,是否就是加速我们灭亡的毒药呢?况且,那些所谓的新科技产品、现代化建筑,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吗?千多年累积而来的科学知识所造出来的建筑,大自然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已将其完全摧毁。人是否要醒觉,不应再完全倚赖这些不可靠的东西呢!

还有一样更令人痛心的是中国人那极幼稚可笑的爱面子性格。在第五章「政治的一九七六」一节这样记载:震后,世界各国都表示要向灾区伸出援手,但我们那些伟大的爱面子思想,将这种好意拒绝了。以为这是自家的事,不需要他人援助。这是多麽的愚昧啊!救灾根本是全人类的事!结果,五千多年历史遗留下来的伟大的爱面子文化,使千千万万条本来有救的生命,埋进黄土地了。

除了愚蠢外,书中亦揭露了人性丑恶的一面。像描写人们在灾后大抢劫的那段:一些人在废墟中找值钱的物件,一些人甚至在死人身上抢夺,这完全显示了人类低劣的本性。还有写五室婶的那段,本来灾后大家是相互扶持的,过共患难的生活,但不久之后,生活较为稳定,社会稍为回复正常后,中国人那自私自利的本性立即显现。一个本来紧密联系的小社团,便这样瓦解了。又在第四章中,精神病人和盲人在灾后都被冷落,他们的残疾、缺陷,使到他们本来应有的待遇,都因歧视而失去。甚至连原有的东西也被人夺去。

幸好,书中也有记述人性光辉的一面。像在同一章中,一位小伙子得悉盲人、精神病人被分配较少的食物时,立即将那不公平的饭票撕烂,将好的饭菜都拿出来给病者食用。这正好和那些歧视病人的行政高层形成强烈的对比,而那两位一直照料病人的医生,是令人敬佩的。三个人在书中都是小人物,但比起那些所谓所长、部长等大人物有人性得多,难道真的如谚语所云:「仗义每多屠狗辈」,又在第二章中,那几位冒着被水冲走,拚命都要拉起水闸排洪的勇士,和第三章中提到的那一对新婚夫妇、那个年轻小女孩、那个大婶和那个男矿工,他们坚持活到最后一刻的精神,都漂亮地展示了人性中勇敢,舍己为人和坚强不屈的一面,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又在第二章曾提及有外国人遇难,中国人并无因民族的成见而不予救援,表现了人类互助互爱的精神。令人觉得可能真的有一天,人类能摒除民族界限,融为一体。

最后,我感到中国人有历史以来实在经历太多劫难了。只希望在未来日子,不会再有同样的灾难发生。即使发生了,亦应从唐山一劫中汲取教训,凭着我们美丽的、光辉的人性去战胜它们。

篇二: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即便普通观众在急于抹泪时会对故事结构放松标准,仍有人注意到《大地震》让细碎的煽情和主人公的命运激起共鸣之间发生脱节的细节,这些让人不甚满意,或者说不能理解的处理出现在主人公震后余生的32年里,也就是影片的后2/3段落。

如冯小刚导演所说,《唐山大地震》“要让观众感受到地震亲历者内心的创伤”,原著小说《余震》书名影射的也是这种内心的震荡。只是书里集中表现的受创者从女儿变成母亲、女儿、儿子,及其相关的若干人等。一家人因为大地震散落天涯后,故事也演变出两条叙事线。

从呈现创伤来说,徐帆扮演的母亲是最直接明了的,郝建认为这是因为角色伤痛根源从影片最初便出现并贯彻始终,也最容易为人理解;徐帆戏份吃重,也有更多空间与对白使心灵创伤对她正常生活的干预一一具体化,而结尾她跪在女儿面前一场催泪大戏,观影团成员也表示设计合情合理。

与母亲的痛苦相比,儿子和女儿的遭遇则只有各种片段式的事件通过大跨度的时间为线索、松散地组合而被观影团成员指节奏过于缓慢、流于细碎,尤其是张静初饰演的女儿方登,从怨恨到心灵得以释放的过程缺乏有足够说服力的标志性事件作为心态转变的佐证;原著中方登因为被养父性侵犯而受到了二次伤害,她对父母生怨、继而离家出走也在情理之内,但来到扭转了价值取向的电影里,养父成了“恩人”以及“亲人”解放军中的一员,这个完全正面的形象反而使方登在电影里继续扭曲的性格和任性的行为难以赢得同情,唯一能说得通的纠结之处,只有当年亲耳听到母亲放弃自己留下的阴影,但观影团成员认为利用汶川大地震作为她情绪宣泄口的设计过分刻意,一位成员评价道“刘莉莉演的汶川母亲很让人感动,但张静初的心灵转变快得太突兀了。”张小北认为影片后半段节奏失衡、人物感情传达不到位的缺陷并不归咎于编剧:“以苏小卫的能力不可能出现这种失误。据我所知粗剪版有2小时30分钟,剪成现在的长度,原来的节奏和结构都会变样。”

如果说影片的主题是“灾后的心灵重建”,除了方登有明确的重建过程-尽管稍显粗糙,方达和母亲并未表现出重建的必要或可能,母女团聚应是母亲心灵重建的开始,影片却迅速以此作为终结;即便冯小刚曾说过自己“不负责心灵重建”,纯粹地呈现精神上的苦难,观影团成员表示方达莫名发财和方登的莫名叛逆都和这一主题距离太远。再进一步说,这个被灾难分离、又因灾难重聚的苦情家庭背后反映的是什么,影片只提供了结局,没有可供深究的答案,被问及影片除了煽情之外还有什么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留下,肯定《大地震》商业操作手段和拍摄动机的张小北却有些不客气地回答:“几乎没有!”

而对这个结局为何处理得如此仓促,我们权且相信冯小刚在接受杂志采访时的说法吧:“从文艺批评的角度来说,一个困境被这么轻易地解决,作品会流于浮浅,但是他们承受的苦难太大了,我还是期待他们从困境里走出来,希望大家看完了会哭,但是哭完了,走出电影院的时候,还是对生活抱有一些希望,还是有一点温暖的感觉。”

《唐山大地震》徐帆陈道明演技撑起戏

陈道明饰演的军人慈父颇让人动容。

因为影片获得唐山市政府高达6800万的投资,也得到杭州市政府的鼎力协助,影评人们对《唐山大地震》浓浓的主旋律味道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也并不反感。张小北评价道:“某种程度上,它是一部政府定制电影”,但“从商业角度来看,拍成这样已经不容易。横向比较同期或同类国产电影也是相当不错”也有影评人认为,冯小刚一向注重好莱坞式商业电影的操作手段,但拍出来的东西依然是中国的,即使拍《唐山大地震》这样的主旋律也是目前拍的最好看,“同样是灾难题材,要比《超强台风》好太多了。”

刨除人物情感过渡处理上的部分缺陷,影片的演员阵容发挥值得鼓掌,尤其以徐帆和陈道明两位老戏骨最亮眼。角色背负着最大的创伤,徐帆堪称全片的泪腺发动机,而在海报上只算是“特别演出”的陈道明着实演得特别,影片把原著里这个角色并不纯洁的内心改写成把养女视为己出的慈父情怀,他对演绎宁静中突然爆发的技巧显然最为纯熟,无论是寻女未果的愤怒、还是盼到女儿回归而老泪纵横,跟他搭戏最多的女二号张静初也不得不一再被抢戏。 影片另一个重量级配角就是只出现了五分钟左右的特效场面,尽管时间短暂,但眼看着整个城市如何瞬间瓦解成灰烬、人群如何在坍塌的房梁间惨叫逃生、被压死或受伤,对地震的惨况只曾耳闻的人也会在这短短的五分钟里陷入如临其境的恐惧。特效的精良水准也最为观影团成员推崇。只是,如冯小刚导演所说,如果抱着看灾难大场面热闹心态的观众,《唐山大地震》可能会让你们失望了:除了上述提及长达十分钟左右的地震现场,大部分场景表现的都是家长里短的平民生活,就算放在IMAX巨幕上看,也不可能看出个《阿凡达》来。

篇三: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锦

怀着看灾难片的心情去《唐山大地震》,可是灾难的场面并没有多么的气势磅礴与叹为观止,那镜头下的中国却让人怀念与思考。

76年的中国,还是计划经济阶段,生活的形式是简单的,感觉却是幸福的,电影里小两口已经有了一对龙凤胎作为母亲的却还想要生孩子,在说着计划要孩子的时候母亲(徐帆饰演)表现出来的热情与对孩子的热爱是那么的的纯粹与无私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生活质量的问题。

一家四口的日子没有任何的问题,父母健健康康的,孩子活泼可爱。虽然爱孩子的心是无私的,可是在对待男女平等的问题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中国式思维方式依然在无形中主导着大多数人去思考问题。当只剩下最后一个西红柿的时候,双胞胎的姐妹两,女孩子就得做出牺牲让着男孩,这不是偏爱,这是一种习惯,一种重男轻女思想的延续。

地震突然来袭的时候,所有的幸福与小市民简单的生存方式被摇得碎如粉,无能为力的无可奈何。几分钟前还在灰扑扑的车里与丈夫玩车震,那简单的风情与浪漫表现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这着实难得,一句台词:“这么热的天,全唐山就我们俩做这事。”简单而生动的描述出了他们对现状的满足;几分钟后却阴阳两隔,生死殊途,没有半点的提示,没有一点点的预兆,在瓦砾倒下的那一刻,丈夫推了妻子最后一把,妻子得以死里逃生,这爱用生命划上了一个凄美的句号。

地震引起房子倒塌,预制板压着姐妹俩,母亲希望两个孩子都能留下,可是现实却要让母亲选择只能留下一个,她哭喊着,说出了救弟弟,那三个字在别人听来这无可置疑,可是在小女孩的耳朵里那三个字就是炸弹,炸毁了她以前所认知的一切,生命的价值亲情的重要。女孩吃不到最后一个西红柿不是因为她是姐姐,那是因为她是女孩。母亲哭喊着放弃了女孩的生命,那一刻现代人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被突袭的灾难无限放大。选择,那一刻母亲到底该如何选择……

灾后……

母亲坚强的活在唐山,不愿随儿子的奶奶到山东去,因为她要维持这个家,那个最初一家四口的家,带着缺了胳膊的儿子,为儿子借钱装假肢,日子再艰难仍不愿意嫁人,她是为她死去的老公而活的,为那个四口之家的人而活的,她愿意一切都停留在地震前并为此努力。 女儿(张静初饰演),被人当作地震孤儿收养,她知道自己的亲身母亲还在,弟弟也还在,可是她认为家已经不在了,家不是在地震中倒塌了失去的,而是母亲说出的那三个字“救弟弟”把她心中的家摧毁了,后来她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变得不再恋家,养育她的母亲在病危的时候还得父亲亲自去学校她才愿意回去见最后一面有着养育之恩的母亲。与男朋友(陆毅饰演)意外怀孕不愿去做人流,因为她——不愿意放弃生命,她敬畏生命,因为她曾被放弃过。

儿子(李晨饰演)在经历了灾难后,个性顽强,求生欲望强烈,他心疼母亲,不怕吃苦,踩三轮,独自出外闯荡,坚韧的性格让他后来在事业上有了不错的表现,知道感恩,汶川地震的时候身为公司老总的他亲自带队抗震救灾,他迁就自己母亲胜过自己的老婆,很难得!

32年后,两姐妹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偶遇,姐姐原以为自己割舍了32年的亲情已经不复存在,会随着她有意的掩藏与随着她远嫁它乡而如车站的月台消失在身后,可是血浓于水,分离32年的亲人只一眼相见亲情就如烈火般在心里燃烧起来,燃烧到她自责自己32年的行为,亲人毕竟是亲人。母亲跪下来泪眼悉索对女儿说:“对不起,对不起。”女儿32年幽幽怨怨的情感就都融入到了泪水中。

坟墓里的书包,课本,母亲的不愿搬家,一切的一切的深深的触动了女儿,她自责的蹲在

自己的坟头哭着……,那一幕意义深刻,女儿不愿这墓被拆。房子可以塌,家却不会破,人会离去,情感却不会死……

灾难是无情的,人是有情的。

回答者: araza - 八级 2010-7-26 15:00

你自己看看去这么不拿唐山大地震不当回事小p孩

回答者: 120.4.124.* 2010-7-26 15:03

唐山地震的惨重是四百年的地震史上独有的,仅仅几秒种一座拥有几十万的唐山就变成了废墟。二十几万的生命就在一瞬间死亡,在地震到来之前,他们的生活他们对明天的梦想与我们现在又有什么两样呢?地震到来的那个晚上七月二十七日,大剧场里不也在轻歌曼舞吗庆祝即将到来的八一建军节吗?百姓们不也是象我们现在一样在有滋有味地过着今天精心算计着明天的日子吗?岂料仅仅几秒种,一座城就被夷为平地?

这部电视剧不仅仅是再现了过去灾难,也真实反映了唐山人形形色色而充满生气的生活。用各层人物的代表构建当时唐山社会缩影,市长,普通工人,机关干部,无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业者,地痞流氓等等,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事业爱情和生存状态,如今看来仍是那样真实可触,可是一场地震突如其来,侥幸活下来的人认识到了死亡原来离他们是那么近,生命原来是这样脆弱,人生愿来是如此的无常.在这场灾难中有的人迷失了自我发国难财,甚至一步又一步走向了犯罪深渊,;有的却在死亡的考验中懂得了生命的价值,更加珍惜生命爱护他人,人性展现出更加夺目的光辉..失去亲人的人,随缘自然重组一个家.死去儿子的母亲重新有了儿女,失去恋人的人也在相互给予情感伤痛的抚慰!

电视剧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特别是姐妹爱情故事演绎得非常凄美哀惋几乎可以成为爱情绝唱版本,妹妹就在刚结婚的晚上,遭遇到了地震,她与爱人在废墟中被埋了整整七天,他们在死亡的黑暗中相互鼓励,当空气仅够一个人呼吸的时候,男人把生的希望给了他的爱人,咽气死去. 姐姐文燕,在地震抢险时因为余震而受重伤,当时被误以为已死,被扔到死尸车上,恋人周海光只有无助而凄切地呐喊。但是在路途中因为雷雨,她醒过来了.当她通过近一年医治回到唐山时,自己日思夜想的恋人却与妹妹结婚.妹妹为了把爱人还给姐姐,悄悄与丈夫办了离婚,可是姐姐为了成全人类最祟高的情感----母爱已报名进入儿童村,救助唐山的后代,发誓终生不嫁,远离爱情,在心灵的废墟上浇灌花朵,她牺牲了自己的爱情,走进了SOS儿童村成为一名”妈妈”.当我看到这里时, 在灾难中完成了人类伟大精神的升华时,我的泪水象缺堤的江水奔流不止,心灵感受悲喜交加强烈震憾!

爱情只是这部电视背景故事或与地震联系紧密的线索而已,我从中看到了更重要的东西,地震到来之前,自然给予了人们许多的警告,而且也被地震台台长周海光真切捕捉到了,他一直坚持唐山会有大震来到来,可是从北京来的专家因受到知识和经验的局限而持相反的观点,由于周海光坚持要发临震预报而被被有关领导撤职。还有什么比一个人眼睁睁地看着一场巨大灾难即将到来而无力挽救更悲观绝望的哩。唐山为某些人的误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座城市的命运竟然就这样被错误地操纵了。由此不禁想到我们地球上所存在核武器,足以把地球炸翻八十次。只要有一个错误的念头出现,那么许多的生命将会惨遭杀害。

写完这篇文章时恰好在电视中看到新闻,菲律宾的一个村庄就在放松警惕的时候,被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淹埋了,有两百人死亡,一千五人失踪,仅五六十人存活。新闻说,失踪人生存的希望已很渺茫,被深深埋在十米深的泥桨之中,救援也非常无助。人类的种种灾难几乎天天都在发生着,能够平安活着,真的要看造化了。佛经中有一个偈子是这样写照生命从生到死的过程的。非常真切。“如从险峰堕地坏,岂于此空受安乐,从生为死常奔驰,有情于中岂得乐?”

既然从生的那天起,就注定死是最终的归宿,那我们就更应珍爱生命善待他人,活出每天的价值和意义。

回答者: 1214326959 - 一级 2010-7-27 17:54

唐山大地震,粘了芥末的空心儿催泪弹!

抱着对唐山大地震的敬畏,抱着对冯小刚的信任,抱着对众多明星的演绎,在上映第一天就抢先看了片子。

遗憾的是,正如看过《决战刹马镇》让人笑得前仰后合之后什么也记不得一样,看过《唐山大地震》让旁边的人哭的一塌糊涂之后什么也记不得。

全片重在展现唐山地震32年里一家人的变迁历程,选取每10年为一个叙事段落展开人物及事件叙述。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意图表现全历程的宏观展演,却忽视了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画和故事本身的铺陈记录,留下了貌似磅礴的架构和内容空洞的故事。就像只有宏伟震撼的高度却缺少细节美感的庞大地标,比如史前巨柱,比如楼兰古城。

也许是ZHENGZHI要求,影片注重每10年里主人公的生活变迁,然而,由于视角过多、事件频繁,冯小刚在影片情节的讲述时忽视了观众的感受和期待,故事的讲述平常甚至平淡,更像一部纪录片,全无情节的起承转合波峰波谷,与其以往大开大合的表现方式有着截然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观众无法接受的。

如果说情节平淡还可以勉强接受的话,那么冯小刚对主人公的塑造就是彻底的失败。人物性格描画是小说和电影需要刻画的核心内容,整个影片,徐帆作为一个震后余生又背负巨大心理包袱的母亲,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和理解的苦难,但是,又是因为视角过多,往往刚进入角色就转换了情节,让人难以畅快淋漓。即使是另一个出色的演员陈道明,凭借其扎实的表演功底,也只能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尽量留下相对深刻的印象。

对于主人公的选择,李晨、张静初两个年轻的主角完全无法演绎出劫后余生者的内敛和积极,地震带来的痛苦在他们身上找不到痕迹。甚至不如那个小方登表演的自然,深刻。张静初最后在墓前的哭戏本该是全篇的最高潮,但其僵硬、做作的表演让人看起来假的不得了。更像一出闹剧,远远没有徐帆给女儿一跪来的震撼。看到这里,即使是全场涕泪横流的观众这这个时候也止住了悲声,也认为“哭点”实在太低。

也许有人说,这种32年历程的大纵深的历史演绎难免让导演捉襟见肘,但是,是否还记得《集结号》?谷子地在同样跨越大时空的叙述中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前能做到,现在为什么不?冯小刚,退步了。

当然,也不能认为影片完全没有亮色。大片无名墓地旁小路上,徐帆佝偻颤抖的身影;

对着32年突然出现的女儿徐帆跪下道歉的一刹那、陈道明对着10年音信全无又回到身边养女拍着沙发的怒吼和哽咽;汶川大地震那个母亲为了大局要求为女儿断腿的一刻,还有地震前10分钟,路人甲对路人乙的一句“明天见”,这几个片段仍然可以给出满分。

可遗憾的是,影片让人记忆的,也仅有这几个零星的片段。徐帆、陈道明凭借着自身的绝对实力在整部影片哀婉的大背景下催下了无数观众的热泪。只有这两个人,只有这两个人,是冯小刚和《唐山大地震》悲情苦戏赖以生存的芥末,整部戏却是粘了芥末的空心儿催泪弹。

篇四:《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今天我和妈妈姐姐一起去东星购物时代广场的六楼电影院观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做:唐山大地震。

看完唐山大地震这个影片后,我深深的被这部影片中的场景所打动了。这个场景描述了:唐山发生了一场破坏性极大的地震,刹那间,唐山的一切发生了惨不忍睹的变化,房屋倒塌,一切都化为乌有。

对我印象最深的场景是:姐姐和弟弟两个人同时被压在水泥板下的时候那些救援人员说只能就一个孩子,母亲真的是在那种情况下无法选择,最好她忍痛选择了弟弟。对此,姐姐对妈妈有了成见,32年都没有跟母亲联系。看完了这个片段:我觉得姐姐不应该对母亲有成见。因为当时母亲选择弟弟也是迫不得已的。

唐山曾经倒下,但是唐山人民没有倒下,他们坚强不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今后在班级里一定要团结同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学习唐山人民不屈不挠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运城中学 西校初一:peililei

篇五:唐山大地震读后感:选择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选择

在这部戏里让我觉得选择的可怕,在发生地震后,女主人在两个小孩子中的选择,这是多么的痛心疾首呀!两个都自己身上的肉,这时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你会怎么选???

事后亲人以为把小孩子接走,就是对这个家庭最好的选择。争论后的结果,元妮做出了让步,但是在这个时候的离别会意味着什么??在我认为就是要了她的命,因为这个时候小孩是她的唯一希望和寄托!!但是她又为了什么愿意让步呢??她又为什么不选择去济南呢??或许她是为了等待,她在为了一个用生命珍爱自己的男人守候,在现今这个物质社会,除了亲人,还用几个人会用生命来珍你?还有几个可以为了纯洁的爱情牺牲??真爱值得我们珍惜!!!!

在生活中总给予我们很多的选择,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如果你不甘心选择了恨,那你将痛苦一生,这部戏让人感觉生活中有太多的无耐,但是有更多的是自强不息,所以不管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只要开心、用心的去生活,你就可以很幸福!!

所以我的生没有太多的所求,只要平淡、开心、幸福足以!!!

推荐访问: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名句 唐山大地震讲的是什么 唐山大地震电影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