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高中记述文写作技巧

时间:2021-04-08 08:16:28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PAGE

PAGE 1

记叙文写作技巧及典例精析

学习目标:

一、了解写作的基本方法及技巧(审题、立意、行文、叙事等)

二、结合典型例子,力求做到会分析、能写作。

学习过程:

一、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在考试中,一篇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容易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二、记叙文写作常见误区

(1)首尾不入题目

  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但许多同学在写作中却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入题的意识很差,常常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缺乏认真思考。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有些同学不明确倒叙式开头的记叙文,开头一般得入题,并且结尾要回到现实中来;顺叙式的记叙文,开头可入题也可不入,而结尾部分是必须入题的。

(2)选材不典型,重点不突出  

选材不典型是部分同学写作中存在的通病,他们不知道怎么运用已知材料,不知道材料应该怎样与文章结合,这样往往会导致材料堆砌、毫无重点的现象出现。

(3)概括叙述多,细致描写少  

许多同学习惯于对人物的活动、事件的过程作概括的叙述,而不愿意,或者不善于作具体细致的描写。究其原因,概括的叙述较之具体细致的描写,要简单省劲一些,这些情况经常出现在一些有惰性的同学的写作中。

(4)语言表达差  

其中原因有如下几点:1.生活单调,集体性的活动少。许多同学对单调的生活认识理解不足,写起文章生拖硬拉,没有真情实感;2.平时写文不善动脑,只是照搬照抄,一旦脱离了作文选而独立成文,便出现文不从字不顺的现象;3.个别同学语文基础太差,语言不通的现象也存在。

三、写作指导

(一)审题方法

1.剥笋式审题法。

 也就是将题目一层层分解开。如以一句话作为题目,运用剥笋式审题,就要寻找题目中的主干的词语。

如〈我为此而自豪〉〈我忘不了他〉〈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等题目,分别抓住“自豪”“忘不了”“经历”,再选用充分的材料,用合适的角度去表现这个词语,这样作文的主题才会鲜明。

探索式审题法。

如以词作为作文题目,经常有两种情况:(一)一眼即可看出文题要叙写的内容,是文章内容概括。如:《同桌》。(二)有比喻义或引申义。第一种把题目具体叙说就可以,而第二种就要采用探索式审题。所谓探索,就是要在弄清问题本义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文题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3.附加式审题法。附加式审题法常见于无主型命题。

如《微笑》《生日》《启迪》等题目,它没有人物也没有地点。但我们可以为这些题目贴加人物对象使之成为有主命题。——《奶奶的微笑》《生日的那一天》《老师对我的启迪》《妈妈在深夜的灯光下备课》。这种方式可将大题目化为小题目,使我们下笔更容易。

4.补题式审题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半命题作文,就是所命的题只给定一部分,其余的部分由同学自己去补足,补足的部分有时就是我们的写作重点。

审题时首先要明晰“已知条件”(既命题所命题的半部题是什么),然后再通过“已知”推断“未知”(补充题目所要求的另一半内容。)

(二)立意方法

1.独辟蹊径法。

改变传统的习惯的写作视觉,单独开辟出一条新途径,使文章的内容产生一种超凡脱俗新意,这就是独辟蹊径法。它有两种形式:一是扩展式,就是在通常立意上加以扩展,老中求新,是一种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二是反常式,也就是与传统的立意对立,正中见反,异中求反,是一种逆向思维的结果。

小中见大法。

从小事、小物中确立中心、主旨,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将平凡的小事产生不寻常呢?即平中见奇。(1)把平凡小事与重大意义结合起来。不要就事论事去写平凡小事,而要将平凡的事放在生活矛盾中去写,并联想到名人伟人怎样重视平凡小事的,干好平凡小事对个人品德的成长、集体事业的发展有何影响。(2)平凡的生活与时代热点、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写。

探幽显微法。

(深入开掘)挖掘到生活的最深处,把握住事物的本质,从而确立最有思想价值、最有本质意义的主题,这就是探幽显微法。

(三)选材方法

选材原则(七个只)。

1、只选新的,不选旧的;——着眼当代,紧贴现实。

2、只选亲身经历的,不选道听途说的;——从自己的生活中找材料,写身边的人和事。

3、只选小材料,不选大材料;——写熟知的小事,大事把握不了,不要高谈阔论。

4、只选深刻的,不选肤浅的;——事情中饱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5、只选具体的,不选空泛的;——要有具体的情节(什么人在做什么事),不要通篇叙述、说教、分析道理给读者听。

6、只选有趣的,不选平淡的;——有趣指的是吸引人,不一定全是乐事,可以是感动人的事。

7、只选罕见的,不选常见的。——避开一下了就能想到的材料,可以列出来,挑选新的事例。

选材方法

(1)精心筛选。这一过程包括鉴别、比较、筛选、取舍等方面。筛选时要遵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也就是要去除低级庸俗的东西,选择有意义的事。所谓有意义的事,就是有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能给人以启迪和趣味的事,否则作文不能打动人。

(2)平中求新。高中记叙文,所选材料除了真实、有意义、符合主题外,应力求新颖,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让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新颖的材料,确实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学生能够关注生活小事,以与众不同的“视角”思考,独辟蹊径,挖掘出生活小事中的意蕴,完全可以把很平庸的“破事”、“破材料”写得很有新意。

(3)艺术组合。不少同学总是抱怨生活太平淡,没有精彩的东西入文,其实,作文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写作时允许对素材进行艺术加工。“艺术组合”就是一种好方法,它是将分散、零碎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和嫁接,创造出更具典型的内容,即鲁迅所说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有三个生活原型:一个是泸县绒线铺的女孩子,翠翠明慧温柔的品性就取之于这个小女孩;一是在青岛崂山看到的女孩子,翠翠的清纯朴实即源于这个乡村女子;一个是作者的师母,从她身上“取得性格上的朴素式样”。如果我们在作文中也借鉴这种方法,把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和经验加以筛选组合,便会提炼出有血有肉富有真情实感的题材,既解决了无米下锅的问题,又能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四)行文技巧

(1)开头技巧:

①开门见山法

顺叙的文章,截取事件的发端放在开头直接展开记叙内容,落笔入题,紧扣文章内容。运用此法,可以使文章十分紧凑。此法又称总起的开头,也叫概括式的开头。

如:“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女教师蔡韵致先生。”(巍巍〈我的老师〉)

②悬念倒叙法

截取事件的结局或某一事件发生的情况放在开端,作为文章的起点,先揭示出事物的矛盾,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扣人心弦。

例如“张阿姨,我们院子里的老老小小无人不知道。她家刚般来不久,顽皮的小孩就送给她一个小小的‘雅号’——扫帚星。为什么这样叫她呢,还要从她般来那天说起。”(《张阿姨》)

③介绍人物法

截取你要写的人物外貌、经历、性格等,把他们作为文章的起点,放在开头介绍给读者,然后再展开情节,这样写可以让读者对你所写的人物有一个鲜明的印象。常见于写人的文章。

例如:“林部长走下公共汽车,解下脖子上的毛巾,把脸上的汗擦了擦,便急急的扛起行李往工地上走。”(《普通劳动者》)

④ 勾画背景法

截取要记叙的人物的活动背景——某种自然景物或社会环境,在开头用一段文字把他描绘出来,作为文章的起点,然后再展开记叙内容,引入具体情节。此法有利于了解人物活动的场所或背景,进而了解文章所要表现的深刻主题。

例如《夕阳洒满场院》中的开头:“天空一片碧蓝,坠落的夕阳被卡在树杈上,像悬挂的红灯笼。这时,庄户人家的烟囱冒烟了,被夕阳染了色的暮霭从野外向村庄包围过来,被炊烟和暮霭笼罩的村庄,霎时平静下来。”

⑤渲染气氛法

在展开故事情节之前,截取人物活动的环境,极力渲染其气氛,以此作为文章的起点。这样写,可以把读者带入特定的境界中去,使人产生身临其境感觉。

例如《在学雷锋的日子里》中:“三月的春风,薰暖的阳光,一切都让人感到清新明朗。我坐在奔驰的汽车里,看着窗外那醉人的小城风光眼前不住的映现出”重兴学雷锋之风,宏扬雷锋精神“等大幅标语,它们是那样的醒目,使我们心里不觉荡起一股暖流。啊,阔别了二十多年的雷锋精神,如今又重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以春景的清新来烘托学雷锋之风的新鲜。

⑥介绍缘由法

截取时间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材料作为文章的起点,把他们放在开头介绍。此法使文章显得交代清楚、有条有理。

例如“盛夏的武夷,暑气逼人。那天,我们一行人走在通往流香涧的老石板上,时近中午,又累又热,大家都已游兴索然。随带的饮料早已喝完,正当大家‘日高人渴漫思茶’的时分,弯弯曲曲的小路边,一个用几根竹竿支撑着白蓬布的小茶摊跃入了我们的眼帘。带着满心的欣喜,大家疾步奔进茶摊。”《流香涧边卖茶女》

⑦睹物思昔法

截取材料中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通过描述呈现在读者面前,再接写由这个事物引起的作者或作品人物对往昔的回忆、怀念,然后展开情节,写出事情的全过程。运用此法,使文章形成某种线索,便于抒情。

例如:“书里夹着的一张照片刷的滑落下地,我捡起来,照片中一男一女两个小孩立即映入眼帘,他们并肩而立,仿佛是两个大布娃娃。女孩子笑着,红嘴唇下排着一列整齐的小白牙,这女孩就是我。现在我不知道自己能否还那样自然的微笑,想到这里不禁感到若有所失。”《童年伙伴》

⑧触景生情法

在选好的材料中,截取要写的某种景物,一开头就把景物描绘出来,再写由景引起的某种感触,生出的一些情感,如对亲人的怀念;对往昔的追悔;对味来得的憧憬。

例如:“飘呀,飘呀,犹如一群天仙来到人间,从云层里,从那遥远的世界来到我们身边。……”《雪花》

⑨描写细节法

从选择的材料中,截取要写的人、事、物的某一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为文章的起点,在开头加以刻画,给读者一个强烈、鲜明的印象,然后再展开完整记叙,这样写,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例如“‘哧、哧、哧’,我一口气点燃了十五根生日蜡烛。‘笃、笃、笃’,一阵轻微而有节奏的敲门声。又是那位来祝贺我的生日呀?该不是爸爸那位幽默风趣的同事吧?他的到来,一定会给生日晚会带来更多的笑声。我几步跨过去,打开门。啊,原来是双手捧着蛋糕的姐姐。”《生日蛋糕》

⑩揭示矛盾法

从选择的材料中,截取要表现事物的矛盾,文章一开头就把这个矛盾尖锐的揭示出来,已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造成悬念效果。

例如“有时候,我总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上在扮演两个角色。在家中我是被家庭成员瞧不起的和得不到一丝温暖的小女孩;在学校里,我不希望把家中所受的委屈 表露出来。同学们都以为我很快乐,很爽快,并且为我取了个”开心果“的绰号;却没有人知道我内心是那么的痛苦,希望有人来关心我,爱护我。”《一个不幸的女孩》

?强烈抒情法

在文章起点,就直接对他所写的人、事、景、物抒发强烈的感情,以此来震撼读者的心灵,迫使读者往下看。此法感染力很强。

例如“八十年代,不平凡的八十年代啊!崛起的青年一代正以昂扬的斗志、坚实的步伐,开拓前进!他们冲破阻力,克服困难,誓做生活的强者——这是我对当代青年的总的印象。我一接触他们,他们那火一样的热情就扑面而来,他们那向上发展的力量就深深的感染了我。”《崛起的人》

?开头提问法

在展开完整的记叙之前,开头先紧扣文章主题,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作为文章的起点,引起读者的思考,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然后再引入具体的情节。

例如“美哦,人人渴望、人人追求的美,你在哪里呢?是在彩蝶飞舞的花园里,还是在涛声阵阵的松林中?是在稻花飘香的田野里,还是在群峰突兀的山脉中?……”《美,在这里发现》

?总括议论法

对你所要记叙的内容,先写一段总括性的议论,阐明作者的意旨,以此作为文章的起点,来引入完整的记叙,写具体的人、事、物以及事件的发展的全过程。此法可以启迪读者深入的了解文章的内容。

例如“提起花,人们会自然想起‘美‘,这次我们访问久已闻名的花乡—古桃村,可以说是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美在他们中间》

?交代写作目的法

这样写可以让读者了解读者写作的动机,沟通与作者的感情,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文章的主旨。

例如:“我早就想写一篇文章,赞扬我的班主任—王老师的可贵精神。”“我爱我的母亲,我的这篇文章就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欲扬先抑法

把肯定的、歌颂的人或事故意进行否定贬斥,已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一看见他像一黑黝黝的放娃牛,好象是闰土的后代。真糟糕,他怎么成了我的同桌!我一直指望有一个学习成绩优良的同桌来帮助我学习,现在可能要我去帮助他,真是‘穷邻居,讨厌多’!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它的学习成绩却出乎意料的远在我之上……”一贬一褒,形成对比。《新来的同桌》

?故事作引法

例如《我第一任教师》一文的开头:“小的时候,爸爸常常对我讲起悬梁刺骨的故事、囊萤映雪的故事,使我幼小的心田播下了认真学习的种子。”虽没有展开故事的内容,但故事中心、故事的精神已明确。这样写有提起下文的作用。

?格言、俗语、诗句开头法

例如《美就在我身边》的开头:“‘美是到处都有的一对于我们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的这句格言讲的好极了,每天在我们的身边遇到许多美的事例。昨天放学时下大雨黎明同学借伞给人、回校关窗的许多美,值得我们讴歌!”

(2)结尾技巧:

①引经据典,言简意明

选择引用与主题有密切关系的古诗文、名人名言、歌词、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名言警句作总结,往往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因为名言警句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含义深刻动人、有很强的哲理意韵、有启示作用和教育意义的话,有的还很有文采,用来结尾,不仅让读者信服,而且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一篇优秀作文的结尾,“冰心奶奶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刚刚起步的时候,用我们无悔的付出,去浇灌那刚刚萌芽的种子。”作者引用了冰心的话,再融合自己的观点,使此结尾生动而富有深意。

②总结全文,水到渠成

例如“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这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清贫》

③表示信心,提出希望(展望未来,鼓舞斗志)

例如“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充满着作者的革命热情,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

④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篇末点题、首尾呼应,即结尾或呼应题目,或呼应开头,这种结尾方式能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同时又能唤起读者心理上一种首尾圆合的美感。

例如:文章《闪光的女工》,文中的“闪光”是题眼,也是文章的中心。其文章的结尾是“职工都称她‘只知拉车,不会松套的老黄牛!’ 党委连年评她为‘优秀共青团员’”。这样的文章用群众对她的好评和党委给她的荣誉结尾,呼应题目“闪光”。

⑤活用修辞,妙笔生花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排比、对偶、象征等结尾,会使文章文采飞扬,如明媚的春光,生动形象,不仅可以显示出作者的写作目的,还能使文章增色许多。

例如:此刻我才真正读懂巴金爷爷“让生命开花结果”的含义。

 “开花”是指为他人奉献。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总之,每一种付出就是一朵花。上面片段一采用了比喻、排比,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在篇末揭示出文章的主旨,效果很好。

(3)叙事技巧:

①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法

要赞扬某人,落笔却先贬抑他;要贬抑某人,落笔却先赞扬他。前者叫“欲扬先抑”,后者叫“欲抑先扬”。抑扬转换,能在记叙的过程中掀起波澜,形成跌宕起伏之势。

比如有位同学写《新同桌》一文也成功的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文章先写“我”对新转学来的同桌(农民工的孩子)的看不起,衣着也好,动作也好,神态也好,“我”都看不惯;接着写“我”遭遇挫折后,她给予“我”真诚的帮助,使“我”彻底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并对她发出由衷的感谢。文章记叙的事件并不复杂,但由于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②设置悬念法

设悬念是记叙文中常见的手法。目的于使情节人物先悬托在空中,让读者产生关切和急于求得结果的心情,同样是行文曲折波澜。悬念,是在叙事过程中设下的疑问,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及人物命运等的特殊关切,这种扣人心弦的安排,往往使读者带着紧张的心情期待着后事如何,产生了良好的吸引人的效果。

悬念常常采用以下的方法:倒叙,把事情动人的结局或某个动人的环节放在开头写,借以吸引读者;设疑,有意设置疑案,使读者很想看下去;反态,有意将事物作意料之外的描写,却符合情理之中;危境,有意将某种危险局面先写,然后再慢慢理顺。

③烘托衬托法

在写作中,为了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往往需要另外、的事物来陪衬或对照,这种表现手法叫烘云托月,也叫衬托法。它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彼衬此,以宾衬主,使主体形象更加突出。正如红花需要绿叶衬。描写水的清澈,就要描写游鱼的神态。

烘托是正面描写外的侧面描写,从主要描写对象的周围落笔着眼来加强主要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可以有场景描写、次要人物的描写,也可通过他人评述观感描写来展示,目的在于对主要情节人物的衬托和铺垫。

④误会法

这种写法以人物对某一事实的真相做出与之相反或毫不相干的错误判断作为情节基础来展开叙述,表现主题。

例如“车子终于到站了,小敏提着一大包行李走出车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差点闷死了。他正想着,见那小青年一瘸一拐的也下了车。小敏的心突然一颤:畸形的腿,难道?不会是……正想着,小敏看见一样东西从小青年口袋里掉了出来,他连忙上前拾了起来,原来是车票。他仔细一看,一下子呆住了。怎么可能?这小青年怎么也是 9 号?小敏赶忙摸出自己的车票,一看,差点晕了过去,天哪,原来他的车票上清清楚楚地写着‘ 6 号’”!

正是由于小敏认为他抢坐了9号座位(而又没开口询问),所以小敏对他冷眼相看,及至真相大白,误会才消除。小说的情节设置出人意料,给读者以极大的阅读快感。

⑤线索法

时间线索:选取生活中的一个或几个片段按时间顺序进行描述,其内容先后有序,结构层次井然,形成完整的故事或情节。当然,技巧成熟也可以采用插叙或倒叙的叙述方式,优化叙述效果。

空间线索:将几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地点或生活场景、画面按一定的思路依次串联,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主题。其中每一个地点、场景、画面都能独立支撑一个故事,但将它们按一定的结构层次组合好,能使主题表达更深刻。

情感线索:将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的不同情感按照顺叙或倒叙的方式展现,以突出人物情感的变化过程以及变化的原因,自然地引导读者感受与思考。

四、典例精析

【2019益阳市第六中学高二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人的成长旅途中,有的说想要有所成就,就要凡事与自己较真;也有人说想要有所成就,就不要凡事与自己较真;还有人说,有些事不该较真,有些事就要较真。

在自己的成长中,你认可哪一种情况?请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审题:本题是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中提供了三种现象,第一种现象的核心在“要与自己较真”,第二种现象的核心在“不要与自己较真”,第三种现象则有所选择,有些可较真,有些不要较真。写作时,要紧扣自身实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

立意:从认同要较真的角度,可立意为“敢于较真,才能活出自我的风采”“与自己较真才会有进步”“与自己较真是一种优秀品质”“较真,可以夯实人生的精神”等。

 从认同不要较真的角度,可立意为“人不较真才能活得惬意”“不必较真,潇洒走自己的路”“人不较真才能跳出人生束缚“能屈能伸,不必较真”等。从认同“有些事不该较真,有些事就要较真”的角度,可立意为“与自己较真需要理性的态度”“原则须较真,小节不计较”“与自己较真是一把双刃剑”“较真,要懂得‘方圆适度,刚柔并济’”等。

【例文】 较真的老张

作者:小小的天

?老张退休后无所事事,一辈子舞文弄墨惯了,突然见不到那方方正正的文字就像掉了魂一样,觉得度日如年。(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介绍人物形象)

一天,儿子搬回一台电脑对他说:“爸爸,有了电脑你就好打发时光了,想看啥就看啥,想和谁聊就找谁聊,要是想写点博客啥的也不用你再爬格子,一敲一传就能发表,既省时又方便。”

老张真不愧是个文化人,在一家文学网站上注册后,凭着半辈子的文学功底连续发表了不少的文学作品。看着不断上升的浏览量,老张觉得生活又有滋有味起来了,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趴在电脑前写文章。(欲抑先扬,指出“网络时代”的便捷,为后文做铺垫。)

一天,老张突然想看一下自己文章的水准到底咋样。这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老张竟发现自己的文章被转载得到处是,不仅没有注明出处和自己的名字,有的还变成了别人的原创,连报刊、杂志上选用的也没署他老张的名,只有“来源网络”四个字。

老张生气地取下老花镜往桌子上一扔,身子重重地往椅子上一靠(动作描写),自言自语地说:“这是咋回事呢?文章满天飞咋就连个招呼都没人打一个呢?我当编缉的时侯那可是要反复查证文章来源的呀?这不是典型的剽窃和侵权行为吗?”

老张把自己的郁闷对网友说,网友笑他:“你这是少见多怪,这就是中国的网络文化!我们已经麻木了,管不了,也没人管!”

老张不相信,打电话给12315,人家说:“大爷,我们只管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你那事呀不归我们管!”老张又打电话找文化部门,人家说:“咱们只管传统文化,这网络上的事管不了!你最好是请个律师给你维权。”

老张找了个律师,律师说你这事太小,说句你不爱听的话,你要是个名人,我不收费也帮你打官司,可惜你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业余作者。再说就算是官司打赢了你那点稿费还不够打官司用呢!”

老张愤怒了:“这都说的是啥话呢?人心不古,道德无存,难道法律也不管这种明目张胆的侵权行为吗?那一天到晚还大喊大叫保护知识产权,咱这就不叫知识了?就没有版权了?”(一系列语言描写,写出了大家的态度,体现了维权难的现状,反衬出老张的形象)

愤怒过后,老张在凡是查到转载的网站上留言:“这是我的原创作品,请你们注明出处和署名,否则我将采取法律维权行动!”老张还把这话用红字写在自己每篇文章的后面作为声明。

几天以后,老张再到网上查看,呵呵,不仅自己的文章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原来的位置,自己的留言反而一个字也看不到了。老张只觉得心口一阵绞痛仰面倒在了地上。(波折法,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

等到老张醒过来的时侯,他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了。儿子见他醒了埋怨着说:“爸,你这是何苦呢?不就是几篇文章吗?值得你这么较真吗?跟你说现在已经不是你那个时代了,现在是网络时代,你那套没听了!别再瞎折腾了啊!把身体弄坏了咱不值!”

老张把眼一瞪大声吼道:“免崽子,说得轻巧,那文章可是作者的心血呢!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就不要道德了,就能胡作非为了?你给老子把你的那网络时代搬走,老子还是愿意留在我的道德时代!”(前后照应,形成反差,点明中心)

推荐访问:记述文 记述 高中 写作技巧 高中记述文写作技巧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高中记述文写作技巧》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高中记述文写作技巧》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