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植树造林的名人故事

时间:2024-04-20 13:24:30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名人植树故事

名人植树故事

周恩来与橄榄

1964年,周总理访问阿尔巴尼亚,接受了该国政府一份珍贵礼物—1万棵油橄榄树苗。回国后,周总理在云南海口林场亲自栽植,使这一优良树种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十几个省结出丰硕果实。

孙中山护树

1924年9月,孙中山小住韶关。一日,他偕同夫人到南华寺参观。喜睹寺庙雄伟,树木葱绿,心中甚悦。但当看见一些僧人在斧伐林木时,高兴情绪荡然消失。经询问,原来是因战乱未息,寺僧生活困难,只好伐木作薪。孙中山听说后,当即命随从拿出100元送给寺僧,劝勉他们不要再砍树木,以福荫后代。寺僧深为感动,表示今后决不斧砍寺内树木。这样就保住了南华寺的大片林木。

“植树将军”冯玉祥

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他常常训诫部属:行军打仗不准损坏树木,驻扎操练不准在树上拴马。 他曾今立下“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棵“的护林军令。他屯兵徐州时,率领官兵植树,写了一首护林诗:“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因此,他被誉为“指数将军”。

朱元璋与柿树

朱元璋少时家贫,经常挨饿。一次,已两天没吃饭的朱元璋看到一棵柿树结满了成熟的柿子,急忙采来充饥。他当了皇帝后,不忘柿树之“恩”,下令百姓户种2株柿树,以备荒年充饥,不中者要受罚。

隋炀帝与杨柳

古代传奇小说《开河记》记述,隋炀帝登基后,下令开凿通济渠,虞世基建议在堤岸种柳,隋炀帝认为这个建议不错,就下令在新开的大运河两岸种柳,并亲自栽植柳树,御书赐柳树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之殊荣,从此柳树便有“杨柳”之美称。

楚霸王与桂树

楚霸王自幼爱树,相传有一次,他在一个村庄里看到一个老人持斧要砍桂树,忙问缘由,老人说:“我家院子四四方方像‘口’字,这棵树长在院中,就成‘困’字,不是很不吉利吗?”楚霸王听后,灵机一动回答说:“照你这么说,院中倒树留人,便成‘囚’字,如此更不吉利。”老人觉得楚霸王言之有理,于是放弃了砍树的念头。

诸葛亮与桑树

为建立蜀国立下巨大功勋的诸葛亮,在病危时给后主刘禅的遗书上写道:“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他把自己栽种的八百株桑树作为子女生活费的来源,为子女生活作长久安排。一代名相,两袖清风,死后留给子孙唯有自己栽种的桑树,令人不胜感慨。

篇二:植树的故事

在我国古代,留下了许许多多开展植树的轶闻趣事,值得人们记取和效行。下面出国留学网整理了一些关于植树的历史故事,非常有趣,欢迎阅读。

沙俊其庆功栽杨

西周“常胜大将军”沙俊其,每次打胜仗后,他都要下令将士们在获胜的战场上广种杨树,以示胜利。后来就连抓到的俘虏也要他们种树,作为“同庆”活动。随着他的不断胜利,这种“庆功栽杨”发展到栽柳、植槐,后来,许多诸侯国受其影响,把这种植树活动作为一种庆典延续下来。

董奉治病造杏林

是三国时的名医,他规定,凡经他手治愈的病人,都必须种植杏树。轻病者愈后栽杏一棵;重病者愈后栽杏五棵。在他的一生中,就这样栽杏树几万棵。至今,人们仍以“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佳话来赞美德高望重的医生。

文成公主思乡植树

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植于拉萨大昭寺周围,以表达对柳树成荫的故乡的思念。因此,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已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文天祥寓志植树

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在家乡植了五株柏树,其中一株是尾梢入土,蔸根朝上倒栽。他说“吾异日大用,必尽忠报国,此柏当年也。”

隋炀帝为柳赐姓

【隋炀帝下扬州时曾诏谕民间在运河两岸栽柳,还赐柳树姓“杨”。所以后来人们习惯称柳树为“杨柳”。】

古代传奇小说《开河记》记述,隋炀帝登基后,下令开凿通济渠,虞世基建议在堤岸种柳,隋炀帝认为这个建议不错,就下令在新开的大运河两岸种柳,并亲自栽植,御书赐柳树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之殊荣,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之美称。

白居易与花木

唐代诗人白居易爱树如宝。他被贬任忠州刺史,年年都种植花木,并赋诗咏道:“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有买花者,不限桃李梅”;他在《春葺新居》诗中又说:“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

朱元璋与柿树

据《燕京时餐记》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家贫,经常挨饿。有一天,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走到一个村庄,看到一

植树造林的名人故事

棵柿树正熟,就摘下了一些果子美餐一顿。后来,他当了皇帝,忘不了柿树的功劳,还念念不忘植树造林,于是下令有五亩至十亩地的人,要种柿、核、桃、枣;还下令安徽凤阳、滁县等地百姓每户种两株柿树,不种者要罚。从此,安徽等地广种柿树。

诸葛亮与桑树

诸葛亮在病危时给后主刘禅的遗书上写道“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

相,不仅是勤奋工作的典范,还是清正廉洁的典范。从“亮躬耕陇亩”(《三国志》)的记载看,成都的八百株桑树,可能是他工作之余亲自栽种。

柳宗元美市容

柳宗元是一位亲自种树、并对种树很有经验的封建官吏。他任柳州刺史时,在自嘲诗中说“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中,对种树的描述更具体:“手种黄柑两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手种”,说明是作者亲自种,后一句则描述了春天柑树枝繁叶茂、一派碧绿的景象。这并非是诗人的艺术夸张,韩愈《柳州罗池庙碑》中,对柳宗元注重修整市容、种植树木花草的事迹均有记载。

柳刺史不但亲手种树,对种树还很有经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这些话,是他对种树能够成活并生长良好的深切体会。

苏轼植松树

宋代文学家苏轼,少年时就喜种松树,在《戏作种松》中说:“我昔少年日,种树满松冈,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在他两任杭州知州时,都曾在湖边筑堤种芙蓉、杨柳等树。“杨柳满长堤,花吹路不迷”。成为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使西湖增添了“东风二月苏堤路,树树桃花问柳花”的美景。

左宗棠戍边植柳

【清代名将左宗棠由甘肃进军新疆时,命令军队沿途栽柳,人们呼为“左公柳”。】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及进军新疆的途中,大力倡导植树造林,特别重视在官道两旁植树。在由潼关往西经边界的长武、泾州、平凉、兰州,穿过河西走廊,西出玉门关、安西直达哈密、乌鲁木齐以西,长达三四千里的官道两旁栽种树木200多万株,浓荫蔽日,翠幄连云,绵延数千里,成为当时塞外一道壮丽的风景。为了保护树木,左宗棠曾亲拟布示:昆仑之阴,积雪皑皑。怀酒阳关,人嘶马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侯所植。

这既是极其严厉的护林告示,也是将儒将风采跃然纸上,反映了他教化人民的一片苦心。左的慕僚杨昌浚盛赞左公率部戍边,沿途广植杨柳的佳句,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吟诵: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可惜这些树木大多毁于战争和自然灾害,但至今平凉、六盘山麓和阿克苏等地,还有一些几人合抱粗的“左公柳”。

冯玉祥写诗护树

【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被誉为“植树将军”。在驻军徐州时,他还写了一首护林诗谕示军民:“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据说冯玉祥将军一生非常爱树,他带兵,无论是行军或驻扎和操练,都是严格要求部下官兵,爱护当地的树木,他时时身体力行,参加当地的植树绿化环境活动,成为广大官兵民众的典范。

有一次,他屯兵徐州,当地的居民和官绅,要建房屋,都把百年的老树砍掉,冯玉祥将军屡出禁止砍树的告示,但是屡禁不止。当地一个县长为修造自己的府第,叫县政府一个建设科长负责施工,要砍县府门前街边一株古树,当建筑工人拿起斧头正想砍树时,这时,恰巧有几个路人经过,看见要砍这参天的古树,都驻足观看,其中一位彪形大汉,穿得非常朴素,但是气宇轩昂,他上前阻止,县政府负责施工的建设科科长上前质问他:

“你是什么人?你有什么资格阻止砍树?”

这个彪形大汉说:“我是什么人不要紧,要紧的是这些树,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树龄的大树,如此砍掉,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啊!我提意见在此,请你拿去见你们的县长!”

说完,从另一个随从的皮包里拿出笔来,写了一张字,贴在树上,那个建设科长一看,

原来这张字条是写了一首古诗,诗曰:

摇知此去栋梁材,无复清荫覆绿台,只恐月明秋夜冷,误它千岁鹤归来!

这建设科科长将字条揭下来加县府,说今天发生的事与这张字条拿入去报告该县的县长,该县县长看了,以为是民间一个爱管闲事的老头所为,遂说:“这是爱管闲事的居民,不要理他,明天我到现场,看他还敢不敢阻拦!”

翌日,那个县长亲自到施工现场,看见那株大树干上,又贴了一张字,他一看,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这张字上又写了一首诗,诗曰:

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先砍我的头!

他才恍然大悟,这个阻拦砍树的老汉就是当地最高军政长官冯玉祥将军,他知道闯祸了,只好亲自到冯玉祥将军的驻地向冯将军请罪,被冯将军狠狠批评一顿,并要他作出自我检讨,贴在大街上,老百姓看了,都受到教育,很好地保护的当地的古树。当然,老百姓知道,冯玉祥将军,手握兵权,以这样严厉的口吻,禁止乱砍滥伐,若是再犯,一定是严惩不贷,从此,就再没人敢乱砍滥伐街边的树木了。

孙中山与农桑

孙中山先生一生跟植树造林有不解之缘。他6岁时就参加了农业劳动,所以对“树艺牧畜”耳濡目染,十分熟悉。

青年时,他坚决反对“只有斩伐而不知种树”的做法,在其游学之余,还兼涉树艺,利用假期,在家乡进行种植桑树的试验。并从檀香山携回酸豆树种籽,种于家乡故居。时人都说他“留心西学,有志农桑”。直到他创立兴中会时,还提出过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

篇三: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1.朱光亚:遥远苍穹中最亮的星

【颁奖词】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事迹】2011年2月26日,“两弹一星”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因病辞世。巨星陨落,德艺留芳,以他名字命名的“朱光亚星”在苍穹中绽放恒久的光芒,激励科学道路上的后人。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朱光亚在核领域奉献了大半辈子,直至2005年退休。“祖国的父老们对我们寄存了无限的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犹豫呢?”——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还在密执安大学读书的朱光亚组织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然后毅然选择回国,先进入北大教书,后转到核武器研究所。

蘑菇云,禁不住潸然泪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当晚,作风严谨的他竟然喝得酩酊大醉。三年后,朱光亚与同事们又将中国带入了氢弹时代。

重要的核试验,朱光亚几乎都会亲临现场指导,不解决问题不罢休。对待需要撰写或修改的文件,朱光亚力求深入浅出,字斟句酌,连一个外文字母、一个标点符号都保证准确无误。

淡泊名利,身边人喜欢用这个词来评价朱光亚。1996年,朱光亚获得一笔100万元港币的奖金,转身就捐给了中国工程科技奖励基金会;1997年,又将积攒的4万余元稿费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解放军出版社曾策划出一套国防科学家传记丛书,报请审批时,他毫不犹豫地划掉了自己的名字。

2、胡忠/谢晓君: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

【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事迹】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胡忠留在福利学校照顾孤儿们,谢晓君带着女儿回成都探亲。“能够担的就多担一些,春节嘛,让老师们都回去,我来陪着。”作为校长,胡忠眼中的福利学校是另一个家,这里的孤儿都是他的孩子。进藏至今,一家三口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过年。

“成都少了一个我这样的老师,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藏区的孤儿而言,我的到来或许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在颁奖典礼现场的胡忠,比视频中看起来更显苍老。11年前,这位成都中学的化学老师辞掉工作,告别妻子与刚出生的女儿,来到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支教,每个月仅有300多元的生活补助。

福利学校海拔3800米,甘孜州13个县、4个民族的143名孤儿被安排在这里寄宿制读书。除了上课,胡忠每天清晨5点多打开校园广播,叫大家起床、做操,平时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一听说哪里有孤儿,他立马赶过去接人。久而久之,当地百姓把胡忠叫作“菩萨老师”。

丈夫离家的前两年,谢晓君都是利用假期过去探望,教音乐的她偶尔还客串几回代课老师。与孤儿们接触的次数多了,川妹子动了留下来的念头。2003年,谢晓君报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抱着女儿,与丈夫在福利学校“会师”。从盆地到高原,适应的过程充满了委屈。刚来的几个月,3岁的女儿整晚咳嗽,谢晓君也因缺氧头疼,无法入睡。尽管也会抱怨,但不服输的性格让她迎难而上,“既然来了,说什么也不能打退堂鼓。”

通过自学朋友寄来的教材,谢晓君尝试过音乐老师以外的4种角色——数学、生物、生活老师以及图书管理员,顶替离开的支教同行。“这里只有老师适应孩子,只要对孩子有用,我就去学。”2006年,谢晓君调去了位置更偏、条件更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她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许诺“一辈子待在这儿”。

3、吴孟超:坚守肝胆事业的医者

【颁奖词】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事迹】在中国医学界,肝脏医学曾长期处于荒芜。上世纪50年代,从同济医学院毕业的吴孟超投入了肝脏外科研究,与同事做出了中国第一个肝脏解剖标本,提出了“五叶四段”肝脏解剖理论。1960年3月1日,他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肝癌切除手术。

半个多世纪的呕心沥血,吴孟超推动了中国肝脏医学的起步与发展。1999年建立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每年收治逾万名患者,年均手术量达4000例。肝癌术后五年的生存率,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16%上升到今天的53%。

年近90岁,他依然坚守在一线。据统计,吴孟超做了1。4万余例肝脏手术,完成的肝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成功率达到98。5%。2006年1月,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孟超是医院院长,平时不但忙于院务,还要经常外出主持学术会议。即便

从医近70载,吴孟超始终认为医德比医术重要,“德”是他挑选弟子的首要标准。吴孟超定下规矩: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便宜的药,尽量减

少重复检查。据说这样做,每年能给病人节省7000多万元。

4、刘伟:用灵魂演奏生命音符

【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事迹】当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是刘伟的青葱梦想,但10岁那年的一次触电事故,不仅让他失去了双臂,更剥夺了他在绿茵场奔跑的权利。

耽搁了两年学业,妈妈想让刘伟留级,他死活不干。在家教的帮助下,刘伟利用暑假将两年的课程追了回来,开学考试,他拿到班级前三名。重回人生轨道的刘伟,一直对体育念念不忘,足球不行,那就改学游泳。12岁那年,他进入北京残疾人游泳队,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刘伟跟母亲许诺。谁知厄运又来纠缠,过度的体能消耗导致免疫力下降,他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医生警告说,必须停止训练,否则危及生命。无奈之下,刘伟与游泳说再见,走进了后来带给他成功的音乐世界。练琴的艰辛超乎了常人的想象。由于大脚趾比琴键宽,按下去会有连音,并且脚趾无法像手指那样张开弹琴,刘伟硬是琢磨出一套“双脚弹钢琴”的方法。每天七八个小时,练得腰酸背疼,双脚抽筋,脚趾磨出了血泡。三年后,刘伟的钢琴水平达到了专业七级。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刘伟演奏了一首《梦中的婚礼》,全场静寂,只闻优美的旋律。曲终,全场掌声雷动,他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强者。去年,刘伟又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

5、杨善洲:不负群众的草鞋书记

【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事迹】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生前曾任保山地委书记。在任期间,面对家属“农转非”的多次机会,杨善洲要么直接推脱,要么将申请表藏进抽屉,直到去世后才被发现。“大家都去吃居民粮了,谁来种庄稼?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到了退休的年纪,组织上想安排杨善洲去昆明安享晚年,他又一次婉言谢绝。

长期乱砍滥伐,大亮山生态受到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我要为百姓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冲着这句承诺,杨善洲在卸任后一头扎进了荒草丛生的大亮山,住竹篾搭的屋子、睡树桩搭的床,他希望给乡亲们再造山清水秀。自那以后,杨善洲与林场职工同吃同住,每天从早忙到晚,雨季植树造林,旱季巡

上,他甚至跑到大街上去捡别人丢弃的果核,积少成多,用马驮上山。担任林场负责人的20多年间,杨善洲不要分文报酬,只肯接受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他为林场争取了近千万资金,却从未私自动过一分钱。走了不知多少路,吃了不知多少苦,杨善洲带领工人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超过87%,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

6、阿里木:烤羊肉串的心巴郎

【颁奖词】

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

推荐访问:植树造林 名人 故事 中国植树造林人物 山西植树造林先进个人 关于植树造林的故事画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植树造林的名人故事》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植树造林的名人故事》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