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x

时间:2021-02-26 08:14:09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團概念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指运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等内容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品德素质水平。思 想品德教育在我国一直被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它是培养 大学生形成正确

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

重要性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养成道德观念 和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 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大学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 播者,还应是学生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者。因此,了解和掌握新 世纪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是必需的;而要做好大学 生的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工作,则更需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 所出现的新情况,注重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采 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解决新问题。

意义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 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 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 安。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 狠抓落实,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总体素质应该说是好的。虽然出现了像马加爵这样的个 别案例,但他代表不了当代大学生。应该肯定,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 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祖国非常热爱,对党和政府正确的方针政策高度认

同,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无论是眼界、理念,还是思想,他们都比 过去时代的青年更加成熟、更加理性。

但由于社会上不良现象、不良思想的影响,使一部分大学生知行背离, 在思考人生价值时产生了不少困惑,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错误的人生观。

 如受到享乐主义、金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影响。

大学生思想品德潜在的危机及其动因 第一,道德取向的迷惘与混乱

在社会转型期间,主导(主流)价值系统受到挑战和冲击,原先理所 当然的价值观遭到一些人的怀疑,乃至被否定。我们已知,市场经济被选 择是因其有效率优势,而效率受人青睐的根本原因是它能带来更多的利润、 财富或者说是金钱。当市场经济将效率作为首选价值时,也就等于在规则 的设计上将金钱提升为社会价值尺度,这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使然。但有 的人们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作用给予了最大限度地扩张,以至于 仿佛人的各种需求和欲望都可以凭借金钱而获得满足和实现。正是由此, 拜金主义在市场经济社会确实拥有了更有利于它生长的土壤。令人担忧的 是,时下这种金钱与人的双重异化已在以不可小视的数量发生,许多本来 属于理所当然的光彩价值观的东西,都被有的人当作了待价而沽的拍卖品。

第二,道德调控的弱化与失当

一是道德规范失当。当前的道德规范表现出重理想,轻实际,重说教, 轻操作的倾向。道德既在于“应该怎么办”,更在于“究竟怎么办”。而 现在的道德教育是针对性可操作性差,空挡多,环境不好或缺失,以至于 出现人们无所依托的社会道德空场。二是道德评价失据。经济评价拒斥道 德评价的观念大大抬升。一些人认为,经济和道德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市 场经济关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评价,它与道德评价是对立的。现 实中昧着良心干坏事一一,惟利是图而损人利己的“缺德事”随处可见。三 是道德监督松懈。社会道德体系的背后需要强有力的监督系统,其中最主 要的是社会舆论,它是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试金石。当一个社会道德监督 的声音非常细弱时,表明该社会的社会成员道德水平降低,社会已经出现 道德危机。最后是道德保障的乏力。在社会转型期,大量不道德行为不仅 仅是纯粹个人私德意义上的小节,也侵犯和损害了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已 经突破了最低的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对此不只是要对其进行道义上的谴责, 更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纪律或法律的惩戒。

第三,道德导引的错位与困境

一是人生价值观的功利性比重加大。近年来由于一些人受西方萨特、 尼采和弗洛伊德等资产阶级哲学流派的影响,使得这种功利化倾向在人们 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关系的关键时刻体现得很强烈。

 譬如我们高校有的学生,在报考入学和求学动机时,从原来的崇名到现今 的崇实;在毕业和择业的意识上,从原来的服从国家需要到现在追求自我 价值的实现;在处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朋友之间等人际关系时,从原 来的以人情友谊关系为重到现在的经济利益关系为重等。此外,道德评价 的标准呈多维倾向,善恶不分、良莠杂呈的现象在社会变迁期纷至沓来, 给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及其评价体系造成很大冲击与影响。二是 ?受社会上这

些负面东西“多重同构”的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范式也呈 现“多重同存”的情况。有的重于精神富有和人格修炼,有的追求物质享 受。在人生价值领域,也有多种分野,或者是几种因素在一个人身上交织 或交互发生。有的既赞同“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 也赞同“主

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有的“以天下为己任”,也有的“以自我为圆 心”;有的学生表层上求新、求变、求异,深层还是向往“知足常乐”; 部分学生渴望竞争,但在行动上举足不前,害怕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有 的人崇尚、羡慕高尚的人生,又不能无视物质与金钱的诱惑,徘徊于精神 与物质、理想与金钱之间。如此复杂生动的人生理念,是社会生活变迁的 客观体现,是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分化的必然结果。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及措施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引导。

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引导大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包括哲学、教育、史学、经 济、文学、艺术、宗教、科技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 成果的总和,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一个跨越人类生存时空的概念,具 有超越历史阶段的绵延特性。它是 中华民族 精神的载体和体现,是中华民

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深刻的蕴涵、高远 的意境、恢弘的气概,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 自强不息伟大的精神风貌和气质,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 展现出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特质和人文价值。 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奉献精神。这些优秀的道德理论和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坚 持用这种民族的传统精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大学生增强其民族的自尊、 自信、自强精神。

加强公德教育 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多 数青年学生在观念上都能够认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 卫生,尊重他人,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等公德意识的重要意义。然而 在上述公德意识行为的体现上,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水平却表现的偏低。在 大学的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大庭广众之下,勾 肩搭背,搂搂抱抱;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在 墙壁上乱涂乱画等。虽然这些不文明行为仅是一部分人所为,但是却在校 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而 社会公德 是维护人类社会公共生

活秩序顺利进行所必须的,它是一种公共服务行为规范,具有强烈的 心理

暗示作用,所以这种不文明行为也影响了大学生公德意识体水平的提高。

高校必须意识到,公德教育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而人 才的素质又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为此,许多国家对学生的价 值观及德育教育都非常重视。英国教育部颁发的道德教育大纲中明确规定: 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授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信用、尊重别人权 利、爱惜他人财物的良好品质。日本则以其良好的国人素质,让世人看到 了道德教育之成效。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是会 做人。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大学生的基础文 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在提 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其次是注重学生的养成 教育。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地是对大学生 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公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 的养成。加强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育人,而优良的育人环境,优良的校风校

纪的形成,一方面要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必须有一定的 管理措施作保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养成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 思想教育而无具体措施,容易流于空对空,文明习惯、优良传统、优良作 风不容易养成。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做,在行动上却又往往不去做;只有管 理措施而不强调养成教育,就不能形成自觉的文明行为,学生虽然知道必 须这样做,但在内心里并不自愿,甚至往往形成抵触、逆反心里,只有把 养成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自觉的文明风尚和文明习惯。在日常 管理服务中,我们要强调环境对育人成才的影响,在大力加强养成教育的 同时,切实加强管理。好的文明行为将得到巩固,强调管理也是教育,并 不是片面强调管理,而是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教育管理,尤其是注重加 强“养成”教育。教育是为了提高自觉性,而管理则是使这种自觉性形成 习惯,使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只有形成文明的习惯,社会 公德才能形成。实践证明,公德教育就应以社会常规教育为起点,进行养 成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公共道德。这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做人最基本的条件,决定着大学生能否以一 个文明人的姿态步入社会。再次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 是学校内

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包括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 价值

观念、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设施等。学生正确 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 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素质教育的实 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引导 一是营造浓厚的

校园文化氛围是加强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营造浓厚的校 园文化氛围,一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 二要大力开展社团活动、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陶冶;三要加大经费投入,尽量改善教学、实 验设备和更新补充图书资料,大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设施建设, 使学生尽早使用先进设备进行学习,尽早接触先进科学技术,并在优美的 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注重实践是加强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参加社 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要重视大学生的社 会实践活动,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外的人文景点、历史博物馆、 自然科学博物馆,参加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使学 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习和 借鉴试点高校的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式,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不断总结完善,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逐步引向深入。

心理素养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正确引导

一是着重加强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教育 和指导

时代对大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因此,

在工作中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多途径、地指导和训练 学生学会独立探索、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和课余生活;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觉抵制生活 中尤其是网络中的负面诱惑、消极影响,做自我的主人,指导他们在学习、 生活的各个层面,有意识地磨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刻意培养个人的心 理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常常有许多成长的烦恼困扰着他们,影响着 他们的身心健康。高等教育大众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 在知识、能力与 心理素质 方面对他们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成长、 发展的环境更具有竞争性的挑战性。所以, 21世纪的大学生经受着成长的

压力、时代的压力和环境的压力。这三重压力构成了对个人心理健康最严 峻的考验。此时,他们尤其需要心理疏导和帮助,但多数人主动求助的意 识较弱。因此,我们应加大宣传的,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健 康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个人求助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可以使 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尤其是自我调适方面的小常识,必要 时进行自我调节;另一方面使他们懂得健康的重要性,自觉地维护心理健 康。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想起心理咨询,想起寻求帮助。为此,宣传工作 不仅要经常开展,而且要广泛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是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 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 采用“心

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 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 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

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 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

理健康指导。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 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 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

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 潜移默化 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

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 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 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 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 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 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 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 件和基础.。

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 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 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 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 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者就要不 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 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 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 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 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 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 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成人教育学院这一特殊的学院,招收的学生 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首 先修养,又怎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 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时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 说、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 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说,这是对教育的不 负责任。教师不但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职责,而且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如 果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上如何能肩负四化建设的重任 呢?所以说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 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并设

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我们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 向社会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大学阶段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价值 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大学生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 任。由于我国经济落后,教育投资相对于发达国家如杯水车薪,教育体制 毕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进入大学教育的学生毕竟是经过激烈竞争的优 胜者,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以题海战略为主,父母、老师一般都认为学生 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其他方面的缺点都被良好的成绩所掩盖 ,这叫“以优

遮百丑”,这样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要好好享受一翻,没有负担放纵自己 长此以往就很危险,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对大学教育是多么重要啊。所以我们 的大学教育应当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引领当代大 学生成才的根本指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新 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始终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方向。在大学生中坚持不懈的推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党的基本 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国情世情, 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坚持正确的方向。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共同理 想是民族进步的指明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引领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把民族的共同理想转化 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努力引导大学生走进 社会,参加实践,

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看到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自觉为之 奋

斗。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支撑,弘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促使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觉维护国家的 荣誉和利益。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使大 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在不断开拓中进步。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 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在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 基础性工作,在教学和实践中引导学生知荣辱、讲道德,促进学生思想品 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

构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心理平台

在校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从心理素质上看在校大学生 ,总的趋势是好的。他们朝气蓬勃 ,充

满理想,情感丰富,喜欢交往,有完善自我的竞争意识。他们积极要求上进 ,

乐于接受新事物,大胆探索人生真谛。但是,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着不可回 避的问题,这在教书育人上是不可忽视的。大量的学生心理调查的统计资料 和心理咨询的工作表明,目前,大学生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等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学习上的心理障碍。(1)新生学习适应的问题。不少大学生在中 学是佼佼者,进入大学之后,昔日的“尖子”发现“山外有山 ,楼外有楼”。

特别是不同省份生源的学生相比,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落差和压力。 (2)在

学习方法上,由于中学时代“填鸭式”的灌输 ,到大学的“抛砖引玉”,使 得许多学生在这个新环境中显得无所适从。 (3)学习目标的失落。进入大学

后,考研当然人人都想,但是,能挤过这座独木桥的必然是极少数 ,因此,大

多数学生又失去了新的目标。但为了大学毕业证书 ,他们又不得不为英语过

级,计算机等级、会计证书、各种等级的“过关”而苦恼、焦虑和挣扎。

第二,大学生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当代大学生在改革开

放和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 ,一方面他们面临冲破旧观念、树立新观念的压力 另一方面,由于经历、知识局限,在理想和现实、个体选择与社会需求、理 想与情感产生矛盾和冲突时,他们容易把未来设计得完美,而现实社会的各 种条件又妨碍“理想自我”的实现,使部分学生犹如大海中失航的船,迷失 了方向,有些学生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出现了人格变形、信仰失落、

精神空虚、情绪压抑、苦闷、抑郁、冷漠的心态。这样的大学生在面临多 元化的价值观时,不能找准自己的坐标,茫然失措,容易失去自我。

第三、大学生人际关系上的心理障碍。 与过去时代相比,大学生的交往

更加复杂,更加广泛。他们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 ,试图展现自己的交往能力 ,

但在现代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有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独生子女 ,部

分认为他们是社会的“佼佼者”,在家是衣食无忧的“小皇帝”,有的来自 贫困地区的学生却因物质的贫困而自卑 ,因此,他们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 ,

因自己的语言、社交能力、家庭背景等差异 ,在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方面往

往又有一些学生感到不如他人,从而产生优势地位的失落,个别人甚至产生 自卑自弃思想。另外,新的环境之中,自己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亲友,新的 团体成员使他们重新开始认识新同伴 ,接交新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

生就显得相互关系难以协调 ,思想难以沟通,从而表现出独立生活困难而苦 恼,情感难以寄托而孤独。因此 ,多种焦虑并发相继出现,导致心理障碍的产

生,个别的甚至连学业也难以完成。

第四、大学生存在恋爱与性方面的心理障碍。 一年级的大学生年龄一

般17?19岁之间,处于青春期前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从生理的角度上讲, 成熟必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许多人萌动着性意识 ,产生出对医学的好奇和

对异性的特殊好感,特别是对校园朦胧爱情的向往与介入 ,在心理上出现了

举动不安的现象,但由于大学生对什么是“恋” ?什么是“爱” ?什么是

“性” ?缺乏理性的、完整的思考和了解 ,加上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难以处理许多性与恋的问题 ,特别是缺乏社会道德、法律和理智的约束 ,一

些学生由此而产生了对异性认识的偏差 ,对失恋挫折容忍力差等心理疾病。

第五、大学生个人心理素质的障碍。 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 ,学生

们的思维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思维及整个生活层次都发生了变化 ,大学生

的个人心理品质决定着他们面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 ,但由于缺乏生活的

,从观念,导致在,许多学生 ,但在他们年磨练和社会阅历,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看待人生缺乏起码的、客观的分析能 力,因此,许多学生过于自卑或自负,无法正确评判自己而产生思想上的不 安和行动上的异常,往往自我封闭或盲从,因而他们感到非常孤独 上容易造成与社会角色的混乱

,从观念

,导致在

,许多学生 ,但在他们年

综上所述,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 ,实际上是全国各高校普遍存在的 共性问题,表面上看主要是认识和适应的问题 ,但实质上是大学生价值观的

另类表现形式。问题的关键在于无人诱导 ,学生无法自我调适或调适不当

因而极易导致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等问题。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指 出:“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 ,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

:“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大四知道自己知道。”可见,一些学生甚至大学毕业方,是预防和矫正,实现自我完善化、观念的变革。因此,人群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 心理障碍”。因而在大学校园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道

:“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

;大四知道自己知道。”可见

,一些学生甚至大学毕业方

,是预防和矫正

,实现自我完善

建立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 ,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身

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的心境发

展到最佳状态。”从这个定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是 否发挥常态,是个体在多种综合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持续、良好的心理状态 :

具有动态性、发展性等特点。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心理健康是个体随着外界

环境不断变化,能适时调整自身心理结构 ,实现“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相统 一”的一种良好的功能状态,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尽管心理水平不能像测 量人的血压、体重等有具体的、客观的指标 ,但根据心理咨询的实际,认为

测量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标准也是客观存在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第一,个体心理的发展是否符合大学生心理年龄的特征。 人的一生有不

同的年龄阶段,各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应具有与其年龄相

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否则如果其言行经常严重地偏离大学生所处年龄段 的年龄特征,就可能有心理异常的表现。如 20岁左右的大学生老气横秋或

幼稚无知,都是和这个年龄段不适的表现。

第二,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智力正

常是学习、生活的基本条件 ,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需要的心理保证。据国内 某些权威机构的统计所表明 ,在全国大学生中,因? 093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生活、退学或休学的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

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应该说 ,能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府,这本身说明大

学生的智力是不低的,是高于同龄人的,关键是大学生的智力能否正常地发 挥其效能。能正常发挥智力的人 ,往往乐于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主要表 ,又有知心,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

,主要表 ,又有知心

,认识和

第三,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否与社会协调一致。

,如果长时期难以适应,则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不可缺的条件,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现为:乐于与人交往,交往动机端正,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 朋友;

,如果长时期难以适应,则与

第四,有没有完整的人格,能悦纳自己。健康的人格特征是有机统一、 稳定的,也是一种心理现象。稳定而异于他人的特征 ,给人的行为一定的倾

向性,他表现为由表及里、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的人 ,即人格。个人的所说、

所想、所做都是一致的,表现为胸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反之行为是 不一贯的,不统一的,这说明他的人格不完整,心理素质低下,甚至可能造成 精神疾病,不能对己“自知自明”,甚至“自暴自弃”,只有正确的“自我 接纳”,有相对稳定的人生观和信念,并以此为中心,才能把自己的需要、愿 望、理想、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调适大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心理不健康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有社会理想的冲突 ,也有个人目标的

矛盾。要保持个人的人格统一性 ,要维护心理各要素之间的平衡 ,学校、社

会和大学生群体自身都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积极引导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

生摆脱困境,结合自身的实践做法,提供以下参考: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调适大学生正常的心理活 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 ,充分开发他们的潜

能,促进其健康和健全的发展 ,主要应采取学科渗透的方法 ,运用思想品德 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应用心理学的理论 ,帮助学生提

高认知、情意和行为水平,如从优化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来看 ,课堂和谐、

合作的气氛营造,课程渗透心理辅导等,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活泼的参与教 学,消除他们紧张、逆反的心理;从优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来看 ,包括学习 行动激发,学习策略训练,学习习惯培养等,使学生明白如何掌握有效的学 习策略和自我调控学习过程的能力。

第二,针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 ,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 ,

予以“心理关照,特别护理”。借助心理咨询室这个特殊的机构 ,为广大学

生服务。每一个大学生,不管他是否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都可以成为

心理活动的来访者,如我们采用团体咨询的方法 ,在心理辅导老师的主持和 参与下,小组成员就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议论 ,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

发、诱导和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效果 ,为学生 提供了一个具有疗效功能的心理环境 ,有助于他们掌握学习、生活、社会适

应的技能。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帮助的同时 ,对存在心理问题的

学生,特别是对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 ,应该投入更多的“心理关

照”,进行“特别护理”,使他们得到更多的“关怀”,与他们建立良好的 相互信任关系。心理咨询教师要把握好了解鉴别、诊断分析、教育干预这 三个环节,借助科学的手段对学生加以疏通、引导。

第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目前,许多高校针对大学生心

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最为普遍的做法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

课,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心理调解方法 ,创办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消除心理

障碍,矫治不正常的行为。但是 ,这些做法仅仅解决的是心理层面问题 ,而不

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提高解决自身心 理问题的能力,纠正对自身价值与外部环境的不正确认知 ,制定恰当的人生

目标与最佳的行为策略,才能培养学生从根本上自我解决心理问题 ,提高心

理素质。

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 ,就是要促使科学价值观念的内化

只有内化才能实现价值观念的创新 ,而价值创新,则是培养学生自我心理教

育能力的根本所在。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 ,是实现大

学生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径 ,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教师只

有把学生的心理教育放在必不可少的地位 ,才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正

常的发展。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本内容

(专指大学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课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 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修养,美学修养,敬业修养等。其中政治修养是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核心内容,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 要内容,而心理品质修养则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内容。思想道德修养 课就是按照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而构成的。

1.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

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全部内容的最后落脚点。思想道德修养的 目的是不断完善 人格,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第十二章“加强自我修养, 培养高尚人格”中所指的修养不仅是指“道德修养”,而是涵盖着政治、 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综合修养。修身律已,重视自我修养,在 中国传统文化 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美德。在现代 社会中,自我修养在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思 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大学生加 强自我修养的方法与途径,为当代大学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断攀登人生高 境界提供了阶梯,实现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目的。使青少年更为身心健 康!

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方法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要想学好它,掌握它,并用于指导人生,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 方法。

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 毛泽东 说过:“主义譬如

一面旗帜。”科学的理论就像一面引导千军万马朝着正确目标冲锋陷阵的 旗帜。思想道德修养课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和解决在 青年学生中具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了一整套思想道 德修养理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首先要认真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中国走 社会主义道路 的必

然性,真正认识到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与人 类社会真、善、美相统一的终极价值目标的指向是相吻合的,并能真正理 解这种人生价值观的价值。这是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它对于提高 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确 立科学的世界观、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要注重 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 青年大学生要学

好思想道德修养课,不仅要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观点,而且还要注重运用这 些观点,分析认识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这对 于置身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多重 价值体系选择窘境的当代大学生来说,

尤为重要。理论联系实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联系改革开放的 社会实际,一方面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主要是 指青年学生要学会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纷 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现象,去比较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 价值观念,并在分析与比较中,在评价与鉴别中选择和确立为有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要注重知行统一,在践履中学习。 知行统一,强调践履,这是

由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特性所决定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利用课堂教学等形式, 与大学生共同讨论应当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怎样做的道理。大学 生通过学习讨论掌握了这些道理,就谓这“知”。但获“知”并不是思想 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获“知”的目的是为了“行”,是为了“践履”。

 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不行不为真知”。因此,知行统一,注重践 履,就成为这门课的重要特点。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注重 知行统一,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边获知边践履,在践履中进一 步加深对“知”的理解和认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 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推荐访问: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 大学生思想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x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x》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x》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