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

时间:2023-02-08 05:55:06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姚怡琳 饶芬 周永兴 指导老师:唐雄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再次创新发展的重大契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当地优秀非物质传统文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由于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原因,傩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创造性转化作用面临价值迷茫、主体缺失、动力式微的问题,我们需要重建傩文化价值体系、拓宽傩文化主体人群、丰富傩文化多元色彩,才能做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相互推进。

关键词:乡村振兴;傩文化;创新型作用转化

对于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面建设,我国在2021年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2021年我国不仅实现了全面脱贫,并且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这些成就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全面贯彻和进行都具有重大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2021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这也就说明了本土文化和本土发展相联系的重要性。

一、德江傩文化发展优势

我国傩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西南地区。据专家学者调查统计贵州是我国傩戏最多,种类较为齐全的省份,而德江是贵州傩戏较为集中并且最具代表性的“傩戏之乡”

德江傩文化高度发展期间处于1987-2006期间。1987年,《中国建设》第三期,采用英、法、德、阿拉伯、葡萄牙等七种文字向世界130余国家宣传了德江傩堂戏;2003年,“中国梵净山傩文化学术研讨会”,有来自日本、韩国、德国、委内瑞拉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和十三个省(市)的110余名专家对“保护、开发与利用德江傩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专题探讨;2004年,日本12人组成的考察团慕名对德江傩文化进行了实地考察;2006年德江傩戏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誉为“傩戏之乡”。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原中国著名戏剧理论家、中国剧协研究室主任曲六乙先生高度赞扬“世界傩戏在中国,中国傩戏在贵州,贵州傩戏在德江”

十九年间,德江傩文化走进了首都,走出了国门,并且受到各种赞赏和美誉,是德江值得传承保护和挖掘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德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行的同时,德江傩文化也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角色对德江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傩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意义

傩文化已经成为德江对外介绍的文化招牌,凝结了德江人民对自身的文化认同,是具有德江本土特色的精神载体,有效推动了德江文化、经济的发展,为德江乡村振兴的贯彻实施提供一定精神枢纽作用以及在德江乡村经济振兴过程中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乡村振兴的实施给德江傩文化的继承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有利于傩文化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振兴是傩文化传承创新的政策保障,傩文化传承创新是德江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的突破方向。随着时代变迁,傩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面临后继无人、缺乏关注、需求减少等问题,逐渐脱离社会舞台。乡村文化振兴要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培育乡村文明风貌,将传统留住结合新时代的变化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和传统韵味的新时代乡村文明。所以说乡村振兴在德江的落实是德江地区傩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契机。同时根据曲六乙先生给德江的赞扬便不难知道,傩文化早已成为德江对外宣传的一面文化招牌和精神载体,而德江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想要挖掘发展具有本土特色、传统韵味和精神的文化,自然离不开德江傩文化。

(二)有利于傩文化价值重建与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经济振兴和乡村产业振兴都要求我们结合当地特色资源进行振兴。所以说德江乡村经济的振兴要求我们对傩文化新价值的挖掘,例如对傩文化旅游价值的挖掘,傩面具的产业化发展等等,不仅可以保护德江傩文化的继承创新,使之适合新时代的发展,另外有利于德江乡村经济的发展探索,做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共同推进。

三、傩文化创造性转化所面临的问题

在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以及价值取向逐渐发生变化。傩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缺乏新价值新特点,并且在乡村青年人外出人口较多以及国家易地扶贫搬迁的推动下,农村人口减少,傩文化继承主体缺失。伴随傩文化价值迷茫、主体缺失的问题,造成傩文化动力式微,对傩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创造性转化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价值迷茫

在如今的傩文化继承过程中,首先面临的就是新时代文化和新时代人们生活转变的冲击,其次是价值定位的不明确以及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最后是作用需求的流失。

傩文化发展之初是为祭祀,而伴随其结合戏剧表演形式的成熟,便一直发挥着酬神娱人的作用。随着时代、科技、信息等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人们倡导崇尚科学,实施人工降雨、大棚种植,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多样化,祭祀活动简单化等等這些转变无疑都是对傩文化存在价值的冲击。

如何保持傩文化传统韵味结合新时代人们的需求和审美倾向,做到与新时代文化相适应,满足人们需求,提升人们精神追求,从而实现价值创造性转化并为乡村振兴服务成为德江傩文化传承创新所面临的难题。

(二)主体缺失

在我国社会经济和国家教育的迅速发展环境下,读书和务工成了我国农村青年人最普遍的两条出路。在国家教育的照顾下,保障了每一位农村孩子都能上学,上学自然也就成了农村人的首选出路,德江农村里的一部分青年人基本忙于在外求学。而在如今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青年人,基本都是选择外出务工,极少有人选择在家务农或者专于学习傩文化,这也就造成了傩文化传承后继无人的窘迫情况。

青年人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对傩文化提不起兴趣,中年人忙于生计无法专心傩文化的传承发展,而像傩堂戏这样的非物质传统文化本就依靠于一辈人对下一辈人的教学,代代相传,如果继承的人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流逝,知晓并掌握傩堂戏表演的和傩文化的人逐渐减少,直至傩文化的传承难以为继,这将是随着时代发展傩文化面临的重大难题。

(三)动力式微

德江傩文化传承创新动力式微最主要的还是由价值迷茫引起的专于傩文化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和主体缺失两大原因造成。因为傩文化的价值迷茫,导致现如今专于傩文化的继承的发展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只会在偶尔的表演活动中得到发挥,另外便是专于傩面具的制作而带来一部分收益,但是这些收益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单独从个人经济角度来看,如今社会找到比傩文化继承表演收入可观的工作并不困难,迫于生活的压迫,当地人们也就无法安心专于傩文化的继承发展,造成主体缺失的问题。

四、傩文化创造性转化路径选择

德江乡村振兴的贯彻实施与当地傩文化的继承创新是相互推进、互为助力的。结合在德江乡村振兴与傩文化相联系的意义以及傩文化继承创新所面临的问题,站在以乡村振兴为政策保障并以傩文化继承创新为精神支称及发展突破方向的角度,探析重建傩文化价值体系、拓展傩文化影响人群、丰富傩文化多元色彩三条实践路径。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重建傩文化价值体系

乡村振兴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首先傩文化的继承创新发展应该在乡村振兴五个方面中找准价值定位。

根据德江傩文化1987年到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发展来看,德江傩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在2006年往后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我国旅游产业迅速成长,而贵州也逐渐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旅游胜地,借此发展趋势,德江傩文化不仅可以与乡村文化振兴相联系,还可以与当地的乡村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傩文化旅游文化胜地。

在重建傩文化价值体系过程中,除了找准傩文化继承发展的创新转化方向外,还需要引导当地村民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拾起对傩文化的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价值体现除了要使文化自身的传统优越性与时代新导向相结合之外,更重要的一个推动因素的是人。因为一种文化的繁荣和兴盛除了要符合客观发展要求,更需要有人来继承和推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找准傩文化对德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乡村文化繁荣等方面创造性价值转换之外,还要通过适当引导和激励的方式使当地村民秉持对傩文化的文化自信。

(二)乡村振兴助力下拓宽傩文化主体人群

面对傩文化继承创新发展后继乏人的窘迫情况,在德江乡村文化振兴和旅游产业振兴的前提下,傩文化发展得到重视,首先起到政策保障和主体吸引的作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让村民们在家也能有工作,留村就能求发展,避免了乡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的乡村人口缺失问题,不仅能够使得大部分村民留村,还能吸引部分人才回村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也就一定程度解决了“空巢村”的问题。

另外加上傩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建,使得傩文化的传统优越性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提升自身存在价值和发展价值后,外加村中有人的人源条件,形成了文化有吸引力,继承有传人的良好局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傩文化继承主体人群流失的问题。

吸引当地村民同时也要发展外来人员。贵州工程职业学院和铜仁学院乌江学院两所高校都位处德江,在铜仁学院乌江学院的课程设置中便有傩面具剪纸的选修课程,吸引百余人高校生积极学习,激发了学生对傩面具的深厚兴趣。将傩文化融入当地高校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兴趣和好,也增加了对傩文化感兴趣并投身了解的外来人群,有效拓宽了傩文化的主体人群和影响。

(三)乡村振兴视野下丰富傩文化多元色彩

面对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傩文化继承创新动力式微的问题,尝试丰富傩文化多元色彩不仅可以解决傩文化创造性转化动力式微的问题,并且还与重建傩文化价值体系和拓宽傩文化主体人群相互促进,更是傩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创造性转化的必经之路。

在德江乡村振兴视野下,面对德江傩文化继承创新动力式微问题,从解决傩文化价值迷茫、主体缺失问题过程中,交织的正是解决动力式微问题的有效方案。在解决价值迷茫问题过程中,需要从外在推动因素和傩文化自身历史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等多个角度来重新定位寻找傩文化在新时代社会发展中的存在价值和发展空间,使得傩文化传统历史与新时代相适应和接轨,一方面提升了傩文化自身吸引力,而与此同时,通过乡村振兴助力,有效保留住乡村人口的外流,并积极推动德江傩文化走进当地高校课堂,拓宽了傩文化的主体人群。另外通过对人们价值观的合理引导,促进当地村民树立傩文化自信,形成价值认同,并且在乡村文化振兴和旅游产业振兴的有力推动下,增加傩文化习有者的经济收入,以上方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德江傩文化继承创新的动力式微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对德江傩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不仅利于德江傩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德江傩文化的继承发展提供了各方面的政策保障和方向指引。同时作为当地对外乃至对世界戏剧研究颇有影响的德江傩戏能够在乡村振兴视野下解决如今面临的价值迷茫、主体缺失、动力式微等问题,使德江傩文化再次得到弘扬,这将更加有利于德江乡村的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并对德江乡村才振兴、生态振兴以及组织振兴有着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人民日报,2021年2月22日

[2]. 苏静,戴秀丽.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再认识[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第7卷第5期

[3]. 王敦.乡村振兴背景下壮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审美人类学视域[J].广西民族研究2018第6期

[4]. 夏小华,雷志佳.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与实践超越[J].中州学刊,2021第2期

[5]. 李庆华,张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视阈下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学习与探索,2021第9期

[6]. 李亚楠,平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以天琴艺术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21第5期

[7]. 田磊,张宗斌,孙凤芝.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1第5期

[8]. 王丽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21第1期

[9]. 张应杭,朱晓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推进路徑与实践主张[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第2期

[10]. 赵杨,李剑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J].人民论坛,2018第29期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当代农村财经(2018年2期)2018-03-06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科学与财富(2018年1期)2018-03-03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成人教育(2018年2期)2018-02-08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经济与管理(2018年1期)2018-02-05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决策与信息(2018年2期)2018-02-02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新一代(2017年17期)2018-01-3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人民论坛(2017年33期)2017-12-21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推荐访问:中华 传统文化 创造性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