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生命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重要纬度x

时间:2021-03-21 08:14:35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生命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纬度

道德教育是各类教育中最具生命气息的教育活动。

 高校道德 教育是关爱大学生生命, 使大学生人性向善、 胸襟开阔并唤起他 们美好的“善根”的教育。

 然而长期以来, 由于受工具理性的影 响,高校教育渐渐趋于功利化,本应基于生命、关注生命、为了 生命的高校道德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育实践,注重的 都仅是道德的社会性, 忽视了道德的个人本位功能即道德的生命 性,缺乏对大学生生命关怀的意识, 缺乏明晰地教会学生如何正 确地面对和对待生命的教育。

 生命道德教育的缺失致使大学生的 生命意识模糊,对生命和生命意义懵然无知。

一、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的缺失对大学生的影响

1. 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迷茫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 “迷茫”、 “郁闷”等已成为一些学生 在进入高校后的一种突出的感受。

 在读高中阶段, 考上一所理想 的大学是他们的主要目标。进入大学后,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后, 其中不少人却很快迷失了方向, 不知道自己人生的路今后应该如 何走。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前景, 面对父母的 期望, 一些大学生内心充满着对外部世界的无奈, 极少数人的无 处寄托的心灵甚至转而投入了网络, 以便能在网络那种虚拟的世 界释放自己焦虑的情绪,直至深陷网络不能自拔。近年来,极少 数大学生因深陷网络而荒废学业甚至辍学的现象屡有发生, 大学 生自杀、自残等事件也时有所闻。这些,都是大学生对生命意义 迷茫的较为极端的例子。

2. 大学生伤害生命的事件屡屡发生

近年来, 由高校大学生所制造的血案屡有发生, 一些无端的 杀人惨案甚至使举国震惊。

 从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残忍地杀害四 名同学,到河南某大学学生李征拎着镢头连杀 7 人,再到西安音 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残忍地刺杀伤者八刀致其死 亡,一起起血淋淋的惨案令人震惊, 因为行凶者竟都是在校的大 学生。大学生,他们本是时代的佼佼者。与一般的人相比,大学 生应该更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应该更具有人性与道德心, 但 在这些案件中我们看到的大学生却是失去了人性的凶残的杀人 恶魔。

其实,人的生命的初始阶段是如天空一样地沉静, 或是如天 使一般地可爱的, 洛克的“白板说”也认为, 人的心灵在人刚出 生时就像一张白板一样地纯洁无瑕。但随着人的生命状态的展 开,随着人的成长, 人对生命的不同的态度便会使人的生命体发 生迥异的变化: 善待生命, 那么生命就会一如既往般地纯净与美 丽;怠慢生命,生命可能就会遭遇到不可预知的变故;而漠视生 命,则生命就可能会过早地枯萎或凋零。以上杀人的大学生,他 们并非天生的杀人恶魔,他们的生命也曾经美丽过。但是,随着 岁月的变化, 他们的生命道德观也发生了扭曲。

 人应该对自己也 对别人的生命给予道德的关怀,应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珍惜生 命。这种人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的道德就是生命道德, 就是将人与 生命的关系纳入到道德的范畴, 从而给生命以道德的观照。

 大学 生正处在其生命之花绽放的年龄, 大学生的生命道德观将影响他 们的社会责任感、 使命感和正义感的树立。

 高校中出现的大学生 生命意识缺失的状况说明, 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道德教 育,必须将生命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纬度。

二、生命道德教育的含义

生命道德教育是关注生命、 以生命为“原点”的教育, “是 回到生命之中,通过生命本身,开发生命自身的道德教育资源, 培养个体生命的生命道德,追求成为优质的自己的教育”[ 1]

96。从上述刘慧教授关于生命道德教育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生命道德教育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 生命需要道德教 育的守护, 道德教育应培养个体的生命道德, 即教育个体使之尊 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保护生命;其二,要使道德教育 生命化,要使之“回到生命之中,遵循生命之道,关爱生命。生 命有爱”[ 1] 99。

将生命纳入道德教育的视野从而关注生命, 是道德教育对生 命的回归, 也是近年来社会上、 校园中由于漠视生命而出现的触 目惊心的血腥事件给教育提出的课题, 是对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 教育中由于生命的“缺场”所造成的无奈进行反思后得出的结 论。如今,生命意识的觉醒、道德教育成效的式微使“生命”在 道德教育中的地位渐渐凸显, 生命的诗意的光辉在道德教育中隐

约可见并正被逐渐放大。

关注生命的生命道德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应该 是人性化的教育。

 生命道德教育也就是在道德教育中应以生命化 的形式来进行教育, 应关注人的生命中的喜怒哀乐, 尊重人的生 命中的自由和权利, 把握人的当下的诉求, 以“道德”的形式来 进行道德教育。

教育是人的生命中的需要, 教育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支柱, 生 命离不开教育。叶澜认为,“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意 义上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 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 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2]。在我国,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 中富于对生命的关怀是我们的传统, 儒家的“仁者爱人”和道家 的“出世”之说均是从对生命关怀的角度而给教育以人文观照 的。将生命置于道德教育的庇护下给我国的道德教育以生命的活 力和激情,使人的短暂的生命在其有限的时光中活出他的意义和 价值,使人以更加深沉和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展现自己的人生, 这 是道德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三、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的内容 进行生命道德教育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教育形成他们自己对 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从而懂得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 从而努力提 升自己生命的价值。

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地位

首先,应该让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进而珍惜生命。生命的 存在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奇迹。

 生命的存在在于其偶然的机缘, 但 人的生命相对于动物来说是孱弱的, 因为人在发育成长过程中会 遇到许多未知的灾难,因此就需要小心地予以呵护。同时,人的 生命的存在由于受其生理因素的限制又是短暂的, 因此就更应该

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与尊重生命。人的生命的存在是 人做好一切的前提,人的健全的生命也是其幸福的载体。

 虽然人 不能为了活着而活着,但毕竟自然生命是其精神生命的基础, 丧

失了自然生命,他们的崇高的精神生命便也无处存在, 所以高校 对学生进行的生命道德教育首先就应是要教会学生关心和珍爱 人的自然生命。

其次,当自己的生命成长遭遇到烦恼时要学会理性地予以对 待。人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存在。在这种存在中,个人对他人和社 会负有责任,所以人珍爱自己的生命也是他对自己的亲人、 朋友 及对社会负责的一种表现,因此任何一个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权 力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人不仅因血缘或亲缘关系与其亲人保 持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也与他人、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样,轻易地放弃生命或扼杀生命, 就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的不 尊重,而且也是对活着的其他人的一种轻慢, 是在削弱活着的其

他人对自己生命延存的信心,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此,高校 在道德教育中就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应对苦难和挫折的教育, 就

应教育学生坚强地面对自己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 以充分展现

人的惊人的生命力。

第三,珍惜与关爱自己也是关爱他人的前提。

 吉利根的关怀伦理学认为, “为了能够关怀另一个人, 一个人必 须首先负起关怀自己的责任”[ 3]。所以,人首先应关爱自己, 然后由爱己推及爱人, 由小爱扩展为大爱。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 不关爱,那么他就很难关爱他人。因此,高校应在道德教育中教 育学生加强对自己生命的保护,使之善待生命,关爱生命。

回归生命化教育,提高生命的质量 所谓生命化道德教育,就是在道德教育中要以生命为基础, 要直面人的生命, 要进行为了人的生命与生命有爱的教育。

 人的 本性是追求快乐与幸福的, 所以生命化的道德教育的核心就应该 是追求快乐与追求幸福的教育,是充满活力的以人为本的教育, 是人性化的教育,是引导人走向美好与完善的教育[ 5]。然而,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 “人”却往往被忽视, 学生的生命并没有 成为教育中应予以关注的对象, 关注的只是关于道德知识或政治 理念的灌输。于是,道德教育不仅没有给学生带来快乐与幸福, 相反在某种情况下还成为抹杀学生个性的“刽子手”。可以说, 传统道德教育中的对人的生命的忽视是造成大学生漠视生命、 认 识不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 应回归生命, 应使这种教育真正成为“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 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成为“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对生命 的关怀的事业”。

 生命化的道德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要尊重学 生的生命,要让教育充满生命的气息。

首先,要关心对学生的丰富而完满的人性的培养, 而不是只

关心对他们进行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教育或训练。 诚然,大学生在

校期间需要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但大学不是职业训

练所,要使学生成“才”而不仅是成“材”。在大学,学生不仅 要学习对未来就业“有用”的知识, 还要接受大量充实而丰富的 人文教育。这样,学校就要关心学生的理想、追求、精神和生命 激情,要使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不仅是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会工作 的人,而且还是一个散发着生命活力与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是日

本学者小原国芳所说的崇尚真、善、美、圣、健、富的完美和谐 的人。

其次,在教育的内容上要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生命,抛却

“高、大、空”的口号式的教育。高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使受 教育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能获得身、心、灵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格的和谐。因此,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就应该是贴近学生、 贴近学生的生活的,而不应是关于道德知识的简单的灌输。 虽然

关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必要的, 但若学生感觉到这

种关于道德知识的灌输是远离了他们的生活的, 那他们就会对之

产生排斥的心理。因此,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我们应设法使我 们的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真正解决学生现实的学习或思想 问题,帮助他们走出人生的窘境,引导他们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第三,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多样化。

 思想道德教育是对学生 的思想上的熏陶和感染, 它要通过修身养性使学生达到在心灵上 的恬静与澄明。在这里,一个“修”、一个“养”就说明道德教 育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因此,学 校道德教育中的教育与教学就不同于一般知识的教育, 它注重受 教育者将道德要求加以内化并付诸实践。

 因此,也不能将对一般 知识的教育教学的方法用于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注重的是体验和 情感的陶冶, 这不是仅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做到的, 课堂外的有教 育意义的场景、 师生间的谈心、 甚或是同学间的激烈的辩论等都 可能起到荡涤学生心灵、滋润学生心田、慰藉学生精神的作用。

 古希腊时期的哲人与其弟子们的林荫路下的思想启迪、 我国春秋 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以对话的方式对众弟子的教诲, 都足以唤起 我们对道德教育的思考。尽管由于统一性的教学组织形式的限 制,现在我们不可能像古人那样与学生进行对话, 但至少也可以 改变我们早已经习惯了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可以较多地采用讨 论、辩论或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从而使学生 校正自己的认知,使学生从中体悟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为人之 道。在目前的状况下, 日益便捷的网络手段也为我们的道德教育 提供了更多也更为方便的手段, 并且在虚拟的条件下学生也更愿 意袒露自己的思想, 所以教育者要善于利用网络空间来对学生进 行教育。

 这便于教育者真正地走进学生的生活, 真正地了解学生 的所思所想。

追寻生命的意义,彰显生命的价值

对生命意义的叩问, 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是高校教育中不容 回避的一个话题

 笔者认为, 我们应从如下两个方面来理解生命 的道德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其一,超越生命,提升生命存在的意义。

 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关心学生对生命意义的建构, 应引导学生 使之在平凡的生活中为自己营造一个追求希望的“意义世界”。

 对意义的追寻, 对人的生命和世界的根本意义的理解和阐释, 是 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赫舍尔曾说过, “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 一种纯粹的存在, 他总是牵涉到意义”, “正是这种意义照亮了 人的存在,也正是人的存在提出并验证着人生的有意义”[ 5]。

意义是人存在的依托, 是人们心灵的庇护所, 是人的精神的家园, 是人的生命由不完美向完美的超越。

 这种超越使人能够超越现实 而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使人能够超越其自然生命状态而追求有价 值的生命状态。

 这种超越从人生的终极意义上给人的一切活动以 价值、意义和目标。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受经济利益的驱动, 急功近利 的思想助长着人们的浮躁心理, 许多人将是否有用或有利作为衡 量事物是否有意义的标准, 因而实用主义甚嚣尘上。

 在这种情况 下,为了个人利益,某些人就什么都做得出来,并且认为,一切 似乎都仅是游戏而已, 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在他们那里呈现 出的是一种空白的状态。

 受此影响, 怀揣理想的“象牙塔”中的 大学生, 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躁动不安起来。

 较突出地存在的一种 状况是:在大学校园里,实用的课程炙手可热,而对人文素养教 育却敬而远之。但是,善于思考希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又是大学生的特点,所以当自己的较为远大的理想和追求遭遇到 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的无情践踏时, 一些大学生就产生了困惑。

 他 们在问:人的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的什么样的目标与理想 能具有超越无常的永恒的意义?

这类攸关每个人的对其生命意义的认识的最深层次的问题, 可以说是关于生命道德教育的最为终极的课题,不回答这些问 题,一个人就没有办法真正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因此,高校的生 命道德教育就必须承担起这一神圣使命,必须通过生命道德教育 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首先,高校的道德教育者必须使 学生明白,一个人,他对其生命意义的建构是必须的,因为对意 义的追寻、对人的生命和世界的根本意义的理解和阐释, 是人的

一切生命活动的出发点。人对意义的追寻照亮了人自身的存在。

因此,我们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应该给我们最初的关于理想、 关于 道德和关于意义的追寻留出空间来。

 其次,人的生命的意义寓于 自己平凡而单调的生活之中。

 生活是意义得以产生的基础, 生活 中的沧桑和苦难、寂寞和厌倦、痛苦和孤独,甚至是无助和绝望 等,均会由于们赋予了它以一定的意义而使人能对之有所超 越,因而也使人能从这种超越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同样,学生 单调而枯燥的生活同样可以被赋予意义, 可以由于这种对意义的

建构而产生出一种人文的力量, 从而使自己的生命及其价值在平

凡和辛苦中得以不断地被超越。最后,要使学生明白,人的生命

意义的实现是人在其生命活动中的一个不断追寻的过程, 人的生

命的意义不在于其生命本身, 而在于他对意义的不断的追寻, 人 就是在对一个个的目标的追求之中将自己的生命拉长与延伸了 的。

其二,“向死而生”,彰显生命的价值。

人的生命的历程是一个不可预知的过程, 这即所谓的生命苦

短,命运多舛。面对命运的挑战,有人会迎难而上,有人会选择 沉沦,甚至还有人会选择过早地放弃生命。那么,人在其有限的 生命历程中应该怎样彰显自己生命的意义, 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生 命的价值?生命人人皆有, 而人的生命都是一次性的, 人的生命 的最终结局都是要归于沉寂。

 因此,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是在其 有限的生命过程中完成的,人的生命的价值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他对待生命的态度, 而对“生”和“死”的思考是每一 个生命体都要面对的。“生”应该如何生? “死”又应该如何 死?人的生命中的“生”与“死”的意义何在?这也是生命道 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面对这个问题,海德格尔的“向死而 生”的说法或许是一种对生命观的较为极致的诠释。 海德格尔认

为,生命是一种“向死亡的存在”, 即它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 着。在这种状况之下,死亡一一不可避免的死亡威胁作为一种无 形的力量在敦促着人,使人能免于沉沦,使人能紧迫地把握住其 生命中的每一天,使人不敢漫不经心地在世间活着, 而是要保持

一种勤奋的心态,以使自己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使自己的生

命存在状态始终处于“开展”之中。反过来说,这也就是说,如 果我们能够明了生命的意义,那么我们也就不会害怕死亡。我们 已经平静地生活过,我们热烈地追求过生命的意义。

 为了这种追 求,即使要献出自己的生命,那也是“死得其所”的,因为生命 的意义不在于其是否在延续,而在于它是否曾“精美和合意”。

这样,关于对生与死的思考就会使学生能更好地感悟人生, 就会

使学生能以坦然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生命,“让生如夏花之浪 漫,让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推荐访问: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 纬度 高校 生命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重要纬度x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生命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重要纬度x》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生命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重要纬度x》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