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改革开放城市的变化

时间:2024-03-29 22:56:06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城市就业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城市就业政策的变化

符媛 10122110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来计划的安置就业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我国开始了城市就业制度的改革。本文主要围绕着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就业制度的变化而展开。主要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比较论述了我国就业政策的特征、弊端、变化等。现在,我国基本的就业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政策体系。

关键字:改革开放 就业政策 劳动力 失业人员

正文:我国是一个劳动力大国,解决就业问题一直是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人口和劳动力的总量巨大,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就业岗位。我想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就业制度的比较,找出我国就业存在的根本的问题,并且通过现阶段和过去的比较找出就业政策改进的地方,吸取过往的经验。希望能够通过此研究来完善我国的就业政策,解决民生问题,做到切实的为人民服务,使大多数人能够通过就业实现自我价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改革前城市就业政策的主要特征

(一)劳动政策以指令性劳动计划为基石。

(二)就业政策以统包统配为基本特征

(三)用工政策以国家固定工为主体

二、改革前城市的就业政策

我国城市就业政策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我国面临着一次比较严峻的失业高峰期。旧中国遗留下了大量的失业人员等待就业。为此,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公职人员一级企业富余员工全部包下来,对失业者除了通过发展生产来吸收就业以外,还严格限制企业辞退职工,并鼓励自谋职业,以及通过以工代赈、生产自救、回乡生产和移民垦荒等途径来解决失业问题。当时的城市就业政策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目标,一是试图通过计划安置的手段达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从而保证城市工业化建设对劳动力的需要,尤其是全民所有制

企业对各类劳动力的需要。二是通过计划安置手段保障城市劳动者的就业,以避免城市失业的问题。同时,城市基层政府也积极发展集体企业,通过集体企业来辅助解决就业问题。

三、改革前就业政策的弊端

不少单位富余人员越来越多, 既很难调剂, 又无法辞退, 严重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有一些职工成为固定工, 有了铁饭碗, 不再勤奋工作,劳动纪律松弛。针对这些情况, 1958 年上半年,劳动部提出, 今后企业招收新工人时, 应广泛使用长期合同工和短期合同工。除了部分掌握复杂技术的生产骨干外, 尽量少用固定工。

四、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就业政策演进的四大步骤

(一) 外围层次改革的就业政策: 通过广开门路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就业格局

(二) 内圈层次改革的就业政策: 通过公开招工在新增劳动力中确立双向选择关系

(三) 核心层次改革的就业政策: 通过全员劳动合同制促使劳动力合理流动

(四) 硬核层次改革的就业政策: 通过劳动计划体制改革剥离企业富余人员

五、就业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机制

中国的就业增长和结构变化是30 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结果。因此, 理解就业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机制, 是我们认识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反过来也是一样, 这个时期特殊的就业问题, 以及就业制度改革的过程与成绩, 也需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 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其本质。而这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一)劳动力市场发育遵循经济改革整体步骤与逻辑

1、在如何通过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创造就业机会, 消除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这一点上, 中国的现实与刘易斯理论模型是一致的。

2、中国的二元经济转换, 同时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

集中表现为劳动力资源从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的机制转变。

3、上述同一过程又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 通过扩大对外开放而实现的。

(二)农村劳动力重新配置与城乡一体化。

(三)城市就业冲击与劳动力市场发育。

(四)劳动力市场转型和发育的三个特征

1、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两种改革方式并用。

2、数量调整和价格( 工资) 调整两种改革方式并用。

3、“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改革方式并用。

六、就业制度改革的阶段

就业制度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1978- 1991年: 就业制度改革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总体改革框架内推进。主要是为解决当时极为严峻的就业问题, 双轨制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就业体制计划就业仍是配置就业的主要形式;

第二阶段, 1992 - 2001 年: 深入推进市场化就业改革。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大, 计划就业仍占据一定地位; 第三阶段, 2002 - 2007年: 加速推进市场化就业制度改革积极就业政策是就业制度的核心。

七、我国不同时期的就业制度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制的就业制度

统包统配制1的就业制度内生于计划经济体制, 达到了一种低效率的动态均衡,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这种就业制度也必须做出相应变革。

(二)1978 —1991 年的双轨制就业制度

1978 - 1991 年是逐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并形成双轨制经济体制的时期, 与双轨制经济体制相适应形成了双轨制的就业制度改革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 国有企业的固定工制度逐步向劳动合同制转变。双轨制就业制度打破了传1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生产的物资有国家统一包销分配到个个商店在销售。国营企业需要生产资料自己不能写申请,国家统配。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94674588.html

22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455971.htm

统计划体制下的统包统配制, 但是这种改革并没有真正触动传统劳动就业制度的本质, 只是旧框架内一种比较灵活的替代性措施。

(三)1992 —2001 年的以再就业工程为中心的就业制度改革 1992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后, 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就业制度做出根本性的变革

(四)2002 年以来以构建积极就业政策为中心的就业制度改革 针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 2002 年提出了积极的就业政策, 政府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 从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等多方面大力促进就业, 不断优化创业环境, 针对特困人员进一步完善就业托底机制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决定》中提出了社会比较充分就业的目标, 强调要于2020 年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总结

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方向应为在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通过发展教育与完善职业培训体系不断促进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与职业转换能力, 改进提升政府扩大就业的方式与效率, 进一步完善积极就业政策, 积极改进完善创业环境, 有效督促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政府、劳动者与企业的合力, 有效扩大就业与不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为更好地扩大就业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加强社会建设, 有必要通过发挥政府、劳动力市场、企业与劳动者的共同作用, 努力创造宽松良好的就业形势, 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创造就业岗位, 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不断完善创业环境; 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重大作用, 进一步完善就业托底机制, 积极健全完善劳动力市场,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大力发展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 不断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督促企业肩负社会责任有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者不断3对于就业能力特别弱的下岗、失业人员,政府的劳动保障部门将依靠就业“托底”机制来保障他们的就业。 就业“托底”是通过政府出资扶持、社会筹集资金,在各街道建立社区公益性组织,主要在社区内从事保安、保洁、保绿和车辆看管等工作。

http://wenwen.soso.com/z/q138282239.htm

提升自身的就业、创业与职业转换能力, 自我解决就业, 真正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主体, 为最终实现充分就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蔡昉 1998第11期 5)《中国就业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2]( 陈佳贵、王延中2003第1期 24)《中国就业岗位开发与创业扶持政策》

[3] (陈少晖 2003)《从计划就业到市场就业———国有企业劳动就业制度的变迁与重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 (高书生 1998)《中国就业体制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

[5](黄安年 2009 40-55) 2001-2008年历次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表述

[6](刘社建 2008)《就业制度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反思》,社会科学。

[7] (陆跃祥 2001)《就业、就业政策与经济增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

[8] (麻宝斌、董晓倩 2009)《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9] (沈志和,杨剑锋 2003) 劳动保障信息网站建设初探

[10] (袁志刚、方颖 1998)《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 山西人民出版社

篇二: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城市生活的变化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而社会的变迁往往最直接反映在城市。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变化之一:消费结构明显升级,“衣食住行”消费位次发生变化:“食”的消费比重开始让位于“衣住行”。私房、私车大踏步走进居民生活。城市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首先是"衣食住行"中的消费位次发生了明显变化:“食”的消费位次开始让位于"衣住行"。长期以来,衣食住行中的“食”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居民收入的大部分主要用于解决“吃饭”问题,其他消费很少。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跨过“温饱线”的城市居民,食品类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城市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0%以下。居民的消费重点正在发生转移: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明显增加。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时间”、“花钱买教育”、“花钱买健康”……

城市居民的家庭电脑、电话普及率快速上升,通信消费支出成为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增长最快的项目。据统计,2001年城市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34部,家用电脑13台,80%的家庭拥有固定电话。过去被视为"奢侈品"的手机,如今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日常用品。在首都北京,手机用户目前已达600多万,平均每2个北京人就拥有一部手机。

中国社科院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200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为428元,教育支出的增幅仅次于交通通信支出。北京零点调查公司不久前对上海、武汉、北京、广州、成都5个城市的一份健身调查显示,北京平均每个人一年用于体育健身的消费达到888元,不少人一年的健身费用接近5000元。

私房、私车不再是梦。建设部最新消息,9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已经成为住房投资和消费的主体,个人购买商品住宅的比例超过了93%,居民住房自有率达80%。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称: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三大汽车交易市场共销售汽车4·14万多辆,其中私人购车比例已达90%。

城市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人们的衣着从过去注重"结实耐穿"逐步向展示个性风采和与国际时尚"接轨"。上世纪80年代初"街上流行红裙子"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城市越来越难见

"流行色"。

人际交往也日趋"现代化":过去亲朋好友逢年过节相互走动,往往是送些食物礼品或"压岁钱",如今送鲜花贺卡、礼品书籍蔚然成风。据报道,仅北京市2001年春节鲜花就卖了1亿元!过年过节方式则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回家"过年人潮涌动的同时,选择"离家"过年的城里人似乎越来越多。许多城里人春节举家到外地度假——南方人到北方看雪,北方人到南方看海,春节出游人数一年多过一年,今年春节期间,居民出游就达5158万人次。新兴的"电话、手机短信息、网络贺卡"拜年逐渐取代传统的"串门拜年"。社会学家指出:从另一角度看,现在"年味"有些变淡,恰恰折射出社会生活的进步。

变化之二: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市民生活从"静态"走向"动态"。生活方式个性分层,"小资"时尚浪漫生活模式引人注目。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收入增长和工作时间缩短,人们拥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

自1995年5月起,我国实行了5天工作制,加上近年来"五一"、"十一"、"春节"延长假和其他假日,职工全年法定休息日(不包括带薪休假)已经超过110天,1990年中国城市职工平均每日工作时间

为7小时19分钟,1997年下降为5小时37分钟。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走出家门加入"周边游"、"跨省游"和"出国游"行列,一个个"旅游黄金周"的涌现,带给人们新的感觉和快乐。走出家门、走出国门"看世界",被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列入自己安排的"休闲出行表"。

对外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都市白领"一族,其生活方式变化尤其显著,堪称引领时尚潮流的先锋。追求时尚品牌服饰、拥有较高学历和工作收入、思想"前卫"、模仿西方某些生活方式的所谓"小资"生活,近年在大城市逐渐流行。

改革开放中涌现的新阶层,使都市生活方式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新景观。改革开放之前,城市居民大部分在全民或集体单位就业,工资收入差距不大,生活方式也基本相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承认,民营、个体、私营、外资、中外合资等多种经济形式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包括科技影视体育明星、企业家在内的"先富人群"。这些被称为新阶层的"富人"中,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提前进入"富裕生活"轨道,过上了与一般市民不一般的生活。高收入使他们拥有轿车、别墅和各种高消费机会和能力,是名副其实的高消费群体,一般市民望尘莫及。社会学家认为,这一高消费群体由于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依托,生活水平远远超过一般民众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他们的生活方式没有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准则,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某些出轨的生活方式,社会应该加以规范、引导,不能盲目追捧,更不值得大

众效仿。

变化之三:率先步入"数字时代"。家电和电脑网络的普及,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e化生活"实实在在,不再是少数人的时尚。

科技的进步和普及,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带给市民更多的实惠。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电烤炉等家用电器的普及,以及生育子女数的减少,使家务劳动强度大为降低,城市居民的家务劳动时间明显缩短:据统计,1997年我国城市女性职工平均每日家务劳动时间为3小时3分钟,比1990年减少了1小时20分钟;男性职工的家务劳动时间从2小时10分钟下降为1小时43分钟。

与此同时,家政服务业近年迅速崛起,家务劳动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有人统计,1996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平均在外就餐20次,这一数字目前不断刷新。在南方许多城市,许多人不愿再为一日三餐耗费太多精力,早、午餐大都选择以快餐形式解决。人们从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得到解脱,投入更具效益的"炒股"等活动,以求实现更高的劳动价值。

手机、呼机、电脑、金融卡的普及应用,直接改变了城市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e化生活"成为实实在在的大

篇三:改革开放30年城市生活的变化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而社会的变迁往往最直接反映在城市。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篇四:改革开放30多年与城市化进程

改革开放30多年与城市化进程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30多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多年,30年多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201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50%,城镇人口达到6.9亿人,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一、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至今未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在人口学看来,城市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因此城市人口在一个社会中的比重代表城市化水平。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是指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出现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业生产活动比重逐渐下降、非农活动比重逐步提升的发展过程,在经济学看来,农村人口之所以向城市迁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非农活动比重加大才是城市化的本质所在。地理学把城市化看作是人类居住形式在空间上的变化过程,认为在城市化时代,城市成了人类各种活动的中枢,人类的居住形式从农村居住点向城市居住点转变。人类学趋向于认为城市化是指人类从以乡村生活方式为主向以城市生活方式为主的转变过程。社会学则把城市化看作是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从以乡村为主向以城市为主的变化过程。以上看法从不同角度或层面去理解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化的复杂多样性。从这些不同看法中,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一些共性或相似性:首先,所有学科都看到了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其次,这种转移与工业化等非农化发展直接有关,人们从乡村向城市转移,是因为非农活动向城市集中带来的;最后,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会带来一系列社会、文化、政治、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引起中国的城市化不断向前发展。

二、城市化在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城市化

1、城市化水平

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2、发展历程?

(1)1949~1957年城市化正常发展时期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城市化也开始了新的进程,原有城市得到改造,又兴起了一批新型城市。经过三年的恢复时期,城市经济迅速得到恢复,过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外流的人员陆续返城,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也较多,1951~1953年平均每年净迁入率为33.1%。

(2)、1958—1965年城市化波动时期

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经济发展波动起伏最大的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大起大落的时期。“二五”计划前期,在国民经济“大跃进”的背景下,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镇,新城市增长迅速。1960年城镇人口达到1307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9.75%,比1957年净增加3100多万,增加4.36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45个百分点。全国新建立33个市,城市总数达到208个,新设建制镇175个。城市化速度超过了当时的经济承受能力,加上自然灾害和经济建设的失误,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城市负担过重,全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因而后来不得不将“二五”计划前期进城的农村人口压缩回乡。

(3)、1966~1978年城市化停滞时期

这一时期进行的“文化大革命”,城市化进程基本停滞。一方面大批知青、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城市人口大量迁出,另一方面通过户籍管理制度严格限制农民进城转变身份。70年代以后城市人口略有迁入,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是自然增长。1966~1978年,12年间城市化水平仅提高了0.06个百分点。

3、城市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

(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即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二)、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化,是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迅速推进的,城乡之间的壁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小城镇迅速扩张、人口就地城市化为主的特点。

1.农村改革推动阶段(1978—1984年)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起步的。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的激励机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往几十年积蓄的农业生产潜力得以集中爆发。城乡集市贸易进一步开放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农民开始进入小城镇,出现了城镇暂住人口。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化结束了多年的徘徊甚至下降的颓势,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前的4倍,具有恢复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随着拨乱反正政策的实施,2000多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干部及其家属陆续返城,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使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但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城市经济困难重重,城市

户籍所附属的包括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住房供应、医疗、养老、教育、就业等诸多福利与迅速增加的城市人口叠加也造成了城市就业压力和政府财政的不堪重负。为了偿还城市建设的历史欠账,国家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停滞的局面,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现代化建设。

2.城市改革推动阶段(1985—1992年)

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中国城市化建设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方面,农村改革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农产品总量供不应求的格局,实现了平衡有余,满足了城镇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从此中国城市化的物质硬约束不复存在,农村人口大规模进入城市成为可能。另一方面,1984年开始的城市体制改革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化提供了内在动力。 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进一步强调“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方针。理论依据是小城镇量多面广,是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人口、减轻大中城市压力的需要,也是完善城乡经济体系、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是乡镇企业升级和集聚的需要。小城镇发展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效,最突出的是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经历的农业衰退问题,推进了农村发展。1983~1992年这9年里全国建制镇增加11571个,占1979~2000年间(22年)净增加数(18139个)的64%。

然而,当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时,小城镇聚集效益低、规模经济不明显的弱点也暴露出来,分散布局的乡镇企业造成了治理污染的高成本,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乡镇企业进入改造升级、向园区集中的时期,大中城市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3.市场化改革推进阶段(1993—2003年)

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中国由此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其间虽有短期的通货膨胀和东亚金融危机的干扰,但由于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逐步增强,国民经济整体上保持了快速稳定发展,城市化保持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推进。1992~2003年,中国城市化率由27.46%提高到40.53%,年均提高1.19个百分点。以城市现代化建设、小城镇发展和建立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为标志,城市化全面快速推进,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4.统筹城乡发展阶段(2003年以后)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节约土地、以大带小、以城带乡、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等提法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表明经过近30年的争论,中国城市化进入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1月实施的《城乡规划法》中已不再有“控制大城市规模”的规定。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有中国特色城市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国力和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的现实选择,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改革开放城市的变化)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题中之意。

21世纪初,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在内相对完整的城市体系。

三、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现在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城市化动力呈现出公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三足鼎立的动力结构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经济快速崛起,经济成分趋向于多元化。然而,公有经济的步伐却相对放慢了。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公有经济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这样,在21世纪之初,民营经济就取代公有经济而上升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外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动力结构为:公有经济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外资经济为辅助,三者大体上成鼎立之势。这样的动力结构,就为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条件。

(二)城市化模式演变成计划、市场和外向三种模式并存的格局

城市化动力成分和动力结构的发展与变化,自然会带来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演变。计划经济时期,在公有经济基础上,城市化形成了计划机制和模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民营经济基础上,又出现了市场机制和模式。同时,随着外向经济的发展,在外资经济的基础上,还形成了外向机制和模式。这样,改革开放30年来,与动力结构的演变相适应,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模式也转变成计划模式为主导、市场模式为基础、外向模式为辅助的格局。

从总体上说,这样的模式结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兼顾了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三)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动力结构、机制和模式的优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不足500万人。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步伐显著加快。20世纪80年代,城镇人口

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人以上,到90年代又增长到1500万人以上。进21世纪,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接近2000万人,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在90年代(1990~200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平均每年扩大938平方公里,进入21世纪后(2000~2007年)则平均每年扩大1861平方公里,几乎加快了一倍。

(四)城市化质量显著改进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之所以加速推进,主要是由市场经济推动的。在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主要是一些小企业,甚至是个体户。由于个体私营企业规模小,素质低,不规范,主要从事些简单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因而,早期的城市化是比较粗放的,存在着大量的半城市化现象;进21新世纪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各地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了科技创新,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竞争力增强,城市化质量有了大的飞跃。例如,反映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各项公用事业指标,进21新世纪后均上了一个大台阶。尤其是园林绿地面积,在2000年之后的建设进度比前一个时段快了两倍多。

(五)大城市发展优势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快速崛起,大城市风光不再。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比较薄弱的外围起步的,如农村和小城市,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区。这样,小城镇和小城市最先得益于市场经济的推动,活力展现。然而,大城市由于受体制的拖累,负担过重,步履维艰。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同时也将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打破了),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大城市的活力开始得以恢复和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大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北京等,发展优势更加突出。2000~200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就显示出城市规模越大年均增长率越高的趋势。

(六)城市化的地域差异已经形成

中国城市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传统模式,即从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延续下来的计划模式;另一类是新兴模式,包括前面提到的市场模式和外向模式两种形式。传统模式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以政府为主导因素,主要通过行政的力量来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尤其在中西部地区,这种城市化模式目前仍占主体地位,甚至是唯一的模式。新兴模式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以资本为主导因素,由市场来配置资源,通过发展经济,推动城市化进程。新兴模式主要存在于东部沿海,尤其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七)城市化增长重心开始内移

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新兴城市化进程得以启动,从而使得中国城市化重心逐渐东移。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投资重点开始西移,从而使得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增长重心出现了由沿海向内地移动的趋势。近年来中国东部地区的GDP和进出口额均出现了微弱的相对下降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则有所上升(但东北地区几乎没有变化)。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中西部地区增长幅度明显提高。从城

篇五: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到现在为止,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家乡父辈人的讲述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对上一代和我们这一代人的巨大改观,从各个方面都是如此。据说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乎大家都如此。

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同时国家还在政策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由于处在这样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大环境中,再加上政府的大力倡导,很快国内的经济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市场经济有了很好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以我的家乡郑州为例,在生活方面,据我爸爸说,四十多年年前,他和爷爷奶奶住在用稻草搭成的房子,用土泥砌成的平房下,的大人孩子穿得太破了,冬天穿不上棉衣,脚上穿着露脚趾的破鞋子,到了夏天,只能把破棉袄的套子掏出之后再穿,这些还是粗布做的,而且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台小小黑白电视机已是奢侈品,但如今彩电以不足为奇,通过屏幕人们大开眼界,旧日里岗了,人们热火朝天的盖起了平房、现焦房、以致楼房、家用电器琳琅满目,人们纷纷住进了温暖舒适的家。过去那种屋漏偏遭连夜雨的现象再也不见了,多雨季节,坑坑洼洼、泥泞、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笔直宽敞的柏油路面。过去孩子们上幼儿园,家长只能骑自行车接送,如今家家买上了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甚至小汽车接送孩子。改革开放前我们家乡这都是爷爷奶奶告诉我们的,我才知道。而如今人们冬天里边穿的是保暖内衣、羊毛衫,外面穿着羽绒服,暖和极了,大人孩子人人如此。对于老年人,国家还给予了养老保险,以确保他们能够安享晚年,这也充分体现了党以民为本的方针!

在医疗保障方面,国家给我们老人特别照顾,凡是门诊住院看病,病人只负担少量的支出,大头还是国家给予支付,而且近几年来,国家又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给老百姓办起了医疗保险,只需交纳一点费用,即可享受国家的高额补贴,而且看病住院70%、80%都是由国家支付,完完全全是为了我们老百姓着想。

在住房方面,以前一家人只能挤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房子里只有几件可怜的旧家具,要是能够宽松的睡一觉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连做梦都想拥有一套大房子。而现在,我们家不但有了自己的大新房,而且还搬进了二层高的小洋楼里,各人都有自己的卧室,再也不用挤在一块了。而且房内也是装饰一新,各类电器一应俱全,电话、风扇、空调、冰箱、彩电、微波炉、液化气灶具、太阳能热水器……前年还购买了一台电脑,宽带上网,并玩起了数码相机。今年将南北阳台用铝合金窗改造了一下,通过改造,房子的采光好了,空气也比以前更流通了,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了。最近政府对我们小区实行平改坡旧房改造以及三管改造和下水道改造等,都是政府出资,小区居民却分文未付,现在居民用水更方便了,排水更畅通了,真是说不尽的称心如意。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教育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把师生们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解脱了出来,我们教师再也不要为升学率、各科分数而去绞尽脑汁地出难题、找偏题,去日益继夜地“看守”学生了。而学生呢,也无需整天溺在题海中而“痛不欲生”了。学生的书包越来越轻,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生各方面素质在稳步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九年义务制教育政策的彻底落实、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的重点投入,家乡昔日那设施简陋,千疮百孔的破烂校舍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窗明几净、宽敞舒适的新教学楼拔地而起,电脑室,实验室、电教室........再也不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的空壳了。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更让人高兴的是国家推行义务教育,不但免去了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部分困难家庭的学生予以生活补助。使全国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直接受益,所有适龄儿童都能高高兴兴地上学。而大学生入学政策的宽松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在交通方面也有了相当大的改观。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家村”的过程中,一条条干净而又标准的硬化公路把家乡的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甚至户与户之间连接了起来。再也不见昔日人们出门时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的尴尬情形了。如今,不管天晴下雨,人们都可以衣帽整洁地串门、上学。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偏僻的独家小院中喂养的家畜再也不要担心因道路不通而卖不出或被黑心老板狠心砍价了。

我们在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首次太空漫步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太空终于有了中国人的足迹;太空中首次飘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而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圆满结束,标志着我国在世界的历史地位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紧接着是我们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即将闪亮登场,以更加出色的表现向世界再次宣告,中国已经真正的繁荣富强了!今天,我们迎来繁荣富强的好日子。我们的祖国,正日益庞大,我们的祖国,将迎来大好时光!欣喜,在于变化。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的祖国,未来将会更强大!

上述的种种情况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也就不会如此受惠。所以,今天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年代,要懂得珍惜、要维护当今社会,并应懂得知恩图报。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以前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现在更是无法担负重任,但我会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也就不辜负党和祖国的恩情。

因为自己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根在农村,所以,一直关注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今年是国家改革开放30年,我忽然想起盘点我们家自1978至2008年间的变化,目的有三:

第一,总结。我们的变化中也许隐藏着农民改变自己命运的规律。

第二,温故。温故而知足,多想想自己艰苦的过去,人生的幸福感会强烈些、持久些。

第三,检讨。3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人生短暂,30年做一次检讨,应该对自己日后需要什么、舍去什么更明晰。

1、人口比较。

1978年,我们家有8口人,分别是:祖父、祖母、父亲、母亲、我、妹妹、两个弟弟。

2008年,我们家还是8人,分别是:母亲、我、妻子、女儿、弟弟、弟媳、侄儿、弟弟。

人口变化:1979年祖母去世,1982年父亲去世,1990年祖父去世,1990年继父到插门来我家,2002年继父去世。1988年妹妹出嫁,1995年我结婚,1997年我育有一女,2003年弟弟结婚,2005年弟弟育有一子。

2、户口比较。

1978年,我们家8口人全部是农村户口。

2008年,我们家8口人,有6口人是城市户口,2人是农村户口。其中,我因为考取大学,户口迁移到城市,我妻子本身是城市户口,女儿随妻子落户;弟弟、弟媳、侄儿因为在城市买房,户口从农村迁到城市。

3、文化程度比较。

1978年,全家最高文化程度是我,小学五年级,其次是母亲和妹妹,小学3年级。

2008年,全家最高文化程度是我和我妻子,都是硕士,其次是弟弟、弟媳,都是中专。

4、收入比较。

1978年,我们家有两个半劳动力,父亲算一个,母亲算一个,我辍学算半个。父亲一天挣10个工分,母亲一天挣7个工分,我一天挣4个工分,全家一天共挣21个工分。我们村当年一个工分值6分钱,也就是说,我们全家当时月收入37.8元,年收入453.6元。我们家是村里有名的超支户。

2008年,我和我妻子,年收入超60万元,弟弟和弟媳,年收入20万元,还有一个弟弟在农村,年收入1.2万元,共计81.2万元以上。

5、资产比较。

1978年,我们家有三孔(连)祖传的土砖黑瓦房,价值应该在1000元以内,还有一件也是惟一的一件电器——手电筒。

2008年,我们家在乡下盖有两幢房子,一幢四孔(连)两层约400平米,一幢两(连)两层约200平米,还有42亩土地,其中40亩土地是我承租的,两亩土地是村里分给母亲和其中一个弟弟的。我们家(包括弟弟、弟媳)在城市里还拥有8处以上房产和宅基地,3辆小车,10台以上电视机,20台以上空调,5台以上冰箱,6台以上电脑,7部手机等,其他家用电器基本是一应俱全。

6、基本物价比较。

1978年,猪肉0.78元/市斤,大米0.12元/市斤,油条0.04元/根。 2008年,猪肉10元/市斤,大米2.00元/市斤,油条0.5元/根。

7、生活、医疗保险比较。

1978年,大米、猪肉凭票供应,家里人多劳动力少,经常吃不饱饭。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走近你家门,青粥一大盆,端起你家碗,碗里照见人......”就是我家当时生活的写照。家里人无医疗保障,祖母的病、父亲的病就是没有钱治疗,或医疗水平限制,最后过早地离开人世。

2008年,物价有所上涨,但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影响。一是我们挣钱的能力仍处于上升,家庭购买力没有下降;二是,我们对鸡鸭鱼肉海鲜相对少吃,蔬菜水果买得多;三是,外面应酬减少,健身喝茶时间多。

我、妻子、女儿除了国家的医疗保险外,自己还办了相应的商业保险。弟弟、弟媳、侄儿或办理了城市医疗保险,或办理了商业保险。母亲和另一个弟弟,在农村参加了合作医疗。另外,我还为母亲和另一个弟弟购买了一定数额的重疾险。

8、家庭和睦比较。

1978年,家里虽然很穷,但父母很少吵架,一家人和和睦睦。1982父亲去世时,母亲35岁,守寡10年,一个人含辛茹苦地照料祖父、抚养我们兄妹,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兄妹,一家人穷并快乐着。

2008年,兄弟们依旧以母亲为中心,对母亲孝敬有加,婆媳关系也很好。母亲在城市、农村两头住,自得其乐。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说,穷人的孩子更应该善待咱的爹和妈!

我们家是农村的最普通的一户,也是村里最穷、最可怜的一户,多年享受村里困难户照顾政策,近30年,我们家在我们乡镇的变化应该是最大的。

我的经验和体会可以归纳四个:

第一,我上个世纪80年代通过考学,离开了农村,进入城市,而且,始终没有忘记在老家,还有吃不饱饭的母亲和弟妹。我的人生属于现实主义,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让一家人有饭吃,有地方住。

第二,国家改革开放,社会飞速发展,给农村进入城市的孩子提供了多种创造财富的机会。只要你能付出,只要你能坚持,一定会有收获。

第三,善待自己的父母,善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善待自己的妻子儿女,一定会有善报。

第四,名利权色,不过是浮云。人生短暂,知足长乐。

【摘要】1987年,神州大地竖起了一面改革开放的大旗,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这杆大旗一直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而今,这面大旗在神州大地矗立整整30年,30年间中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寒假,以寒假返乡为契机,北京科技大学560名同学在全国三十余省市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变化”主题调研。调研采用统一调研标准,东中西部、城乡进行区分,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法、调查法对家乡的三十年变化进行调研。针对同学们反馈的大量调查问卷和调研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和调研报告整理后撰写此文,以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巨变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十年 变化 城乡 区域 调研

郑州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近年来,郑州市以“四城联创”为载体,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编制了《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郑东新区整体规划、《郑州市中心城区保护和改造规划》等一批发展规划,修订完善了《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进一步强化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铁路运输接点站、黄河公铁两用大桥、郑州高速铁路客运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火车站西出站口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做好郑西客运专线、石武客运专线、京珠高速郑州至漯河段改扩建、连霍高速郑州至洛阳段改扩建协调推进工作。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至2008年累计投入资金509亿元打通断头路33条,拓宽改造道路12条,建成立交桥7座,实施雨污水管网和积水点改造工程215项,排水管网覆盖率达到85%,城市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2%。优先发展城市公交,运营车辆达到4218台。加快城中村和旧城、危旧房改造步伐,共批准95个村(组)实施改造,拆迁面积达到1292万平方米。郑东新区“五年成规模”目标全面实现,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累计开工项目45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7.7亿元,在建和建成房屋面积突破2000万平方米,入住人口突破30万人。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和中央商务区内环30个高层项目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龙湖南区、商住物流区、龙子湖区建设进展顺利。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对道路交通、夜景照明、园林绿化、河湖水系、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完成了十条精品街的综合整治。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投入运行。郑州市植物园建成开放。深入开展国卫生运动,城市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郑开大道建成通车,郑州和开封在公交、电信、旅游、商务等方面加快了融城步伐,郑汴产业带规划加快实施。航空港区建设稳步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强。

推荐访问:毛为什么不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弊端 改革开放是哪一年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改革开放城市的变化》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改革开放城市的变化》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