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时间:2024-04-26 07:13:02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一、新闻记者的定义

新闻记者是大众传播的主体,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与义务.为了使其在传播过程中保证公正,记者的职业道德要求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只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才会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说记者的良好道德水准是促成大众传媒与社会良好互动性的必要条件。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作为新闻信息第一见证者和发布者的记者,即主体是自觉自主行为的人.在此之前,马克思也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面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记者作为新闻事件报道的主体必须要发挥好其主体性。其途径:

(一)、要通过控制,作用,改造对象而实现。

(二)、通过认识和反映。

(三)、主动变革自身来适应对象的变化。

实际上记者要通过自已自身的力量作用于报道的对象,由于具备了特有的心理意识,就会通过认知、意识,思维不仅把握住报道对象的外在的特性,还可以深入到对象的内心。当记者在认识报道对象,控制报道对象的过程中,会使自身得到相应的改造和进步。 1

二、新闻记者的德性

美国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在其名著<<德性之后>>中进行了考察和定义。

1.他得出了3种德性观

(一)、英雄时代即荷马史诗里的德性观。认为德性是一种品质,它的表现形式是某人能够完满履行他被明确规定了的社会角色所要求的义务。

(二)、亚里士多德<<新约>>中的德行观。认为德性是一种能够实现人的特有目的的品质,不论这种目的是自然的还是超自然的。

(三)、富兰克林的功利主义德性观。2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尘世和天堂成功的功能性品质。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2页。

2 《传播与道德》高平平著,第3章,第80页,湖南大学出版社。

所以,无论德性如何都要靠主体来行动并且体现出来,也就是说一方面主体可以把自身的德性发挥出来。另一方面,道德行为还可以检验德性、深化德性、强化德性、并产生出新的德性。不仅是记者所在的媒体,小到一单位,大到一个行业,一个国家,都具有自身的道德形象和德性。记者个体有无德性,往往产出不大的影响。但一个组织有无德性则会直接影响社会的风气和社会的稳定。也便会影响记者所在媒体的形象。

2.新闻记者作为领航者对德性也要有较强的要求。

(一)、要有一股正气的精神,记者是社会的教育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勇于打击不正之风,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和人们道德阳素质的提高,积极营造出正确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关心和尊重大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记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服务的意识,保护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在此大众的利益不公包括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利益。但有媒体所在的记者为了提高信息的覆盖面,采取了新闻猎奇的方法,这就时常有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情况出现,基至会造成严重结果。较典型的例子如1997年英国戴安娜事件发生以后,记者的道德行为受到了全社会的严厉谴责,公众甚至拒绝购买刊登戴安娜车祸惨状的报纸。在强大的“新闻评议”压力下,媒体不得不重新修订英国记者的道德行为准则,如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所以黑格尔指出:“真实的良心,是希望自在自为地善的东西的心境,所以它具有固定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对它来说是因为客观规定和义务。”1P93

(三)、记者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态度。要对自已所传播的新闻信息负有责任,对事实的评价要全面,克服片面,做到恰如其分,不带个人好恶。如果大众被误导就会使其判断失误,引起思想行动的混乱。

(四)、要勤奋好学业务精良。记者要对每条新闻信息都认真把关,认真搜集 筛选和制作每一作信息,不可马虎对待。

作为社会传播者的记者如果其传播活动是公正的、正义的,不仅不会侵犯受众的自由,而且还有益于公众和社公,其所传播的信息就会被广大公众所认可和接受。记者的价值观念才会转化为受众的价值观念,在此过程中,自身的利益才会1 《法哲学原理》黑格尔著,第139页,1996年版,商务印书馆。

得到实现,在这个意义上,记者传播的自由才能实现。就本身职业道德面言,对于公众绝不能传播虚假性信息,不能向公众强制性传播某种息,要尊重公众自由选择信息的权力。早期传播学流行“枪弹论”观,即媒介所发布的信息像子弹一样能击中公众,受其摆布。但后来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公众可自由选与不选信息。同时记者对同行的主体要公平竞争,开展正当性竞争,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

3.传播学领域中记者被视为“守门人”(Gatekeeper)的定义

广义的“守门人”包括一切大众传播者,如记者、 编缉、主持人。而狭义的“守门人”则指担任传播控制最后一道工序的终审者,如报社的总编、电视台的总编辑等。1早期传播学家“卢因”认为在信息的传播的过程中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守门人,他们决定着哪些信息能够进入传播过程中,哪些不能进入。虽然在大众传播媒介里媒介领导负有较重要的责任,但是在采访第一线的记者有更大的责任,记者有权对信息进行选与不选,报道与不报道,在对选择哪些,报道哪些又是另一回事。包括了记者本身的职业道德、意识形态、倾向性等。所以,“守门人”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概括了记者的功能,明确了其重要性,也提醒大众传播者要加强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负责好把门关守门的工作。

正如施拉姆所说:“基本的原则是任何社会对它的传播机构所施加的控制都是从这个社公中产生出来并代表它信仰和价值观的。”2P99

4.新闻记者的德性形成的外在制度条件

记者的自我意识一旦通过发动外部行为表示个体的存在,就使其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了。社会诸多因素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即多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社会制度的方工集中体现出来。在大众传播发展史上,大众传播经历了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相应地也产生三种传播制度:

(一)、封建主义的集权式传播,它否认自由与民主。

(二)、资本主义的自由式传播,它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基础,倡导新闻出版和言论自由。如在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通过的《人权宣言》规定:“自由传播1 《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2 《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第192—193页,1997年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作和出版自由”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之后,强调传播的自由写社会责任并存。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集中式的传播,强调传播要促进经济与精神共同进步,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和价值观念引导人和塑造人的。1P100

前2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是倡导利已主义的道德原则,传播者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都是以此为指导的。然而第3种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要求义利双重,这就要求传播者具有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道德原则以及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

所以说,记者作为社会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德性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制度的制约,社会制度为其提供了客观的外在条件。由此得出,记者的德性不是其先天所具备的,而是传播者后天学习受教育和社会影响的结果。这就一方面要求记者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同时也要净化社会道德环境。

三、关于新闻记者职业道德调查

在如今社会生活中和改革发展中,记者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新闻功能的正常发挥,所以,新闻事业的发展,深受新闻内部善恶矛盾的影响,与记者道德追求和道德品位密切相关,探讨新闻职业道德价值观内在基础和新闻不道德现象的根源与权利、自由、道德责任以及其建设等问题,有利于新闻道德内在审视,并且促进它的健康发展。

人民网传媒频道最近进行了一项网上调查,引发了人们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关注。在这项名为“你眼中的媒体”的调查中,

(一)、有36%的被调查者对中国新闻道德现状“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二)、有70%的人认为记者最应该提高的是“职业道德水平”。

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惜手段追求轰动效应,则分别排在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前三位。通过对被调查者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的分析,再联系到近年一些媒体的行为,本次调查显然具有一定代表性,并不出人意料,它实际反映出了如今社会对媒体道德、记者操守的一种现实忧虑2。(WEB) 1 《传播与道德》高平平、黄富峰著,第3章,第100页,湖南大学出版社。

2 源于“人民网”,新闻版,2006年01月09日。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媒体走向市场,社会法制与民主进程不断加快,政府提高执政透明度等一系列因素,强化舆论监督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媒体也开始“崭露头角”。一批有影响力的新闻访谈、调查类栏目的出现,不仅为各媒体树立了榜样,还渐渐肩负起揭露丑恶、报道真相、弘扬正气、仗义执言的社会职责。

其中,随着现代他进程的加剧,人们的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紧张的神经需要放松和休息。所以休闲娱乐也成为新闻的重要功能,无论是报纸新闻还是电视新闻,都在增加更多的娱乐休闲信息,娱乐休闲方式的节目受到欢迎。因此古人云:“文以载道”。不管是一部好的文艺作品,还是一台成功的晚会,不仅能促成人们高尚道德情感和品质的形成,而且还能促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发展。反之,那些低俗的、颓废的文化艺术垃圾,则会腐蚀人们的灵魂败坏社会道德风尚的毒药。《毛诗序》中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教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1尽管家娱乐休闲式新闻的目的是使人们感受轻松和愉快,但其所包括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理想,必会对受众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因此,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不是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强加于新闻传播活动之上的,也不是一些人为某种上的面任意制定的,它原于新闻活动发展的要求,是新闻活动内在价值的呼唤。

四、不道德的新闻的表现形式多样性

(一)、新闻的冷漠

我国至今还无一部正规的新闻法规,导致一些记者对自身应负责任的故意放弃,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活动的生命线,信息必须可靠,这是新闻一切价值的基础,无论何种形式何种制度的国家都必须如此。目前新闻官司越来越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闻信息的不确定性和虚假性造成的,为此新闻单位也在不断制定一系列制度,但也有一些新闻单位为了自身的某些利益,明知是自已的责任,却不断辩护,对记者不进行批评处理。

(二)、新闻的伤害

由于记者信息的传播对采访对象的物质或精神利益产生了不利的后果, 1 《传播与道德》高平平、黄富峰著,第6章,第177页,湖南大学出版社。

篇二:谈谈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看法

谈谈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看法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从古至今对于道德的强调一直影响着每一位中国老百姓。且不说那些古代先贤的至理名言,单说现在的道德劳模就有不少。道德是一种规范,一种约束,一种意识形态,它不是特定于某些人、某些领域,而是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都应该须具备的。现在我想谈谈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一些看法,不过我了解的一些事实不多,只能就事论事,可能有些偏颇。

书中写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有五点:(1)坚持真理,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2)爱岗敬业,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3)遵纪守法,不侵犯公众的权益;(4)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与人为善,积极开展友好的竞争。这些理应是每一个新闻传播者需做到的,不过在现实社会中,受到各种不定因素的影响,又很难做到。如今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新闻从业人员让新闻界形象折损的事件仍然时有出现。如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委会最近再次“打假”取消两位摄影师的获奖资格,河北蔚县矿难中一些记者收取“封口费”等事件。当然,还有前几年的“纸馅包子”、“茶水发炎”、“有毒香蕉”、“注水西瓜”等问题报道和事件,都让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侵害,极大地影响到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这些事件所反映出的陷阱新闻、过度键入、疯狂炒作、浮躁和蓄意造假、超出道德底线、触犯法律等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道德有时也可等同于信仰,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可能大多数人对此会嗤之以鼻:我们怎么会没有信仰?我们信仰儒家学说,我们

信仰马克思主义,倡导科学发展观,我们有规模庞大的共产党员群体,我们会没有信仰吗?可有几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的信仰(不绝对,党中央还是值得我们去拥戴的),倒是委曲求全、趋炎附势、争名逐利的例子不多,所以可以说我们绝大多数人谈不上有无“信仰”。而那些外国人不得不说,在信仰方面,确实做得比我们好。有人会说他们那些都是带有宗教色彩的信仰,不科学,我们的信仰是符合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对于马克思主义,我没有什么意见,可我们绝大多人是否都做到了呢?做到了也不会有前面所举的例子了。相反那些有宗教信仰的外国人每当重要事件来临时都体现出了符合其信仰的理念,我们又该做何评论?信仰,哪怕带有迷信色彩的宗教信仰都是一种价值观的坚持,是任何胁迫都不能使之屈服的理念。比较中外记者,实在是相形见绌,难以启齿。在我看来,每一个新闻人在走上这个职业时都会有像普罗米修斯为人类谋取幸福火种的理想,但却没有准备好像普罗米修斯那样忍受宙斯的惩罚和神鹰的啄食。在这里,或抛弃理想的火种,或继续忍受折磨和痛苦,成为每个传媒人不可回避的人生命题。

这里举个例子:据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西部时报驻山西记者戴骁军接到山西干河煤矿矿工举报,41岁的矿工吉新红在矿内被闷死。事故发生后,煤矿未向上级报告,反而为闻风而来的各地的所谓“记者”发放“封口费”。9月25日晚,记者戴骁军拍摄留下了中国新闻界耻辱的一幕:一场矿难发生之后,真假记者争先恐后地赶到出事煤矿去领取煤矿发放的“封口费”。什么职业道德,什么

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信仰在此刻早就不知道飞到那个旮旯里去了。可能我们会为此惊慌:这个世界还有什么能够让我们相信呢?我想说的是,新闻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之一,就是一个人讲的真话,可以击破成千上万个人的谎言。甚至可以说,一场矿难发生后,几十名记者赶到出事煤矿领取煤矿发放的“封口费”,并不是中国新闻界耻辱的一幕。应该看到,在这些人群中,还有戴骁军赫然站在他们外边,以一个记者的良知,传递事实真相。无数事实证明,真相总在真相背后,最终的胜利还是属于有良知的媒体人。可有良知的媒体人是占多数还是少数就值得我们去思考。如今我们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泛滥于世,这个时候稳定是重中之重(我们的领导人经常强调),而新闻媒体在现在的局势中就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是对坏习气推波助澜还是讲求社会和谐与邪恶势力作斗争,我们必须作出决定。

可能我们会痛恨那些欺诈、丧失良知的记者们,但有时他们也是无奈的。上面例子中,煤矿死几个人和损失多少钱,不仅与企业的命脉相连,而且与官员的仕途相连。在权力和金钱夹缝中生存的媒体人,角色其实相当尴尬。无形的新闻纪律要求媒体人不能“添乱”,资本则胁迫媒体人不能“抹黑”。 当然,这样说,并不是为某些丧失职业道德和良知的记者开脱。人世间的事情之所以复杂,就在于任何事情的来龙去脉,无不牵涉诸多利益纠葛。试想,如果能让媒体在政府和企业之间保持独立品格,那就没有“封口费”之说了。说得更难听一点儿,政府履行了本职之责,矿难还会发生吗?矿难发生后,政府不配合企业买通记者,企业自己能“摆平”吗?企业只给记者“封口费”,

能封住真相吗?政治是平衡的艺术,新闻也是,只不过,新闻平衡的是人心,而平衡人心的第一要义,就是传递、交流真相。曾经有人说,“什么事情放在中国就变得很复杂了”,我们且不论其正确性,但放在新闻行业却未为不可。

当出现造假新闻时,大众一直关注对新闻造假者的问责,但遗憾的是,鲜见媒体老总为之丢乌纱帽,更不用说主动引咎辞职了。而在国外,媒体老总因假新闻而引咎辞职,已成业内惯例。“记者”说好听点是传媒人士,说不好听点就是媒体老总的打工仔,那些造假新闻最后是从那些上位者流出去的,如果编辑把好关,老总严格要求,会有假新闻的出现吗?所谓“上行下效”,如果上面的人不允许,下面的记者们也不会没事找事做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工作者应坚守的职业底线。去伪存真、揭露真相是新闻工作者永远的担当和神圣职责。媒体公信力不仅是媒体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社会言论环境的基本保障。我只希望作为新闻工作者能真正担当起作为信息传递者的角色,刚正不阿,坚守自己的职业信仰,不被利益迷了眼睛,不被权势压了腰杆,这样才对得起广大群众对你们的期望,不负“社会雷达”的称号!!!

篇三:浅谈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新疆职业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

班级:零九级新闻班

姓名:郑发友

指导老师:

二零一二年三月

内容摘要:

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今天,新闻已成为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新闻职业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任何一种职业。 “媒介”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很多时候.它是客观公正的文化表征,是社会普遍道德原则的灵魂和化身,它对国家的安危、发展.对社会的稳定,对公众的生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此,新闻工作者的地位也随之变得特殊起来。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媒介或记者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始终是新闻界的一项长期任务。

关键词:新闻记者 职业道德 道德失范 评价机制

目录

第一章: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内容

第二章: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第三章:如何解决当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第四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一章: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内容

所谓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是指新闻记者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新闻工作理想、新闻工作责任、新闻业务技能、新闻工作良心和工作荣誉五部分。

(一)新闻工作理想

新闻工作理想指的是对新闻工作的选择及新闻工作成就的向往和追求。任何人在其新闻工作生活中,都必然会面临着对新闻工作的选择和对新闻工作成就的基本倾向。因此,新闻工作理想是对待新闻工作的一种总体的认识及态度,是新闻工作道德的核心部分或曰“灵魂”,新闻工作者只有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态度,才能在新闻工作中就会表现出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新闻工作责任

一般地说,责任就是义务,因此新闻工作责任就是从业者对社会、对公众所承担的新闻工作义务。在新闻工作生活中,新闻工作责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新闻工作责任可以从工作者对社会、对群众、对国家等关系中发生,也可以从工作者之间的个人关系中发生。每一个从业者的工作本质上都负有小到对本单位、本部门、同仁们的义务,大到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即负有一定的新闻工作道德责任。在新闻工作中,高度的责任感表现为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担负起自己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神圣职责,不避困难,不怕挫折,不畏艰险等。新闻工作者的这种高度的责任感表现在敢讲真话和敢究真情上。

(三)新闻业务技能

新闻业务技能是指进行新闻工作的业务能力要求。职业道德不但表现为自觉履行新闻工作责任的愿望,还要表现为完成职责的过硬本领,只有具备高超的新闻业务技能,才能出色地履行新闻工作责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所以,良好的新闻业务技能便具有了深刻的职业道德意义。

(四)新闻工作良心

一般来说,内化的规范也被称之为良心,良心是人们的思想、言行的标准和尺度。良心形成特定的动机、意图和目的,从而促使人们自觉地去遵守道德规范。新闻工作良心就是新闻工作工作者对新闻工作责任的自觉意识。新闻工作良心是建立在新闻工作道德责任感的基础之上的。当新闻工作工作者对自己应承担的新闻工作责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时,也就确立了自己的新闻工作良心。

(五)新闻工作荣誉

新闻工作荣誉是新闻工作工作者在新闻工作生活中的精神生命。新闻工作荣誉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工作者对自己的新闻工作活动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也就是新闻工作良心中的知耻心、自尊心和自爱心等;新闻工作良心中的这方面,往往能够使一个人自觉按照新闻工作责任的要求去履行义务,以保持新闻工作信誉、尊严和人格完美;另一方面,是指社会用以评价新闻工作工作者行为的社会价值尺度,也就是社会对工作者履行职责的行为做出赞赏和评价,新闻工作者应通过自身的形象和行动去塑造优秀的职业形象,以获得良好的声誉和荣誉,如不做与自己的职业身份和形象不相符合的事情,更不能作降低新闻职业身份和形象的事情。

第二章、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报纸、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如何,直接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与否。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以及记者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近年由于新闻媒体快速发展,新闻队伍不断扩大,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薄弱

和自律不严,媒体管理一时跟不上,法制也不够健全等缘故,加之当前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以及受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的影响和侵袭,致使有些新闻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背职业道德准则,损害新闻媒体的信誉和形象。

(一)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

职业道德行为的失范和腐败现象在新闻界的滋生蔓延,己经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社会上广泛流传的诸如“防火防盗防记者”、“一流记者卖情报,二流记者炒股票,三流记者编书稿,四流记者供本报”之类的顺口溜,尽管有一定夸大的成份,但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对新闻界的不满和忧虑。当前我国新闻队伍职业道德滑坡、新闻记者职业道德行为失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偿新闻。把新闻这种精神产品完全商品化,实行以金钱为中介的新闻买卖。如新闻广告化或广告新闻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出卖版面(播出时间),用一定的版面或时间刊播买方指定的报道内容,以达到赚钱的目的。同时往往打着“协办”、“赞助”、“专刊”的形式,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有的甚至转让刊号,出卖报纸出版权,严重违反《报纸管理暂行规定》。

第二,收受礼金。记者心安理得地接受被采访对象提供的各种好处,如收受红包、礼品等。一些私欲膨胀、意志薄弱的记者往往在尝到“甜头”之后不能自拔,有仅别人给的全都拿了,而且还得才进尺伸手要。结果陷入泥淖,不仅丢掉了工作,甚至还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第三,贪图享受。整天热衷于“泡会议”、赶“场子”,喜欢采访各种“产品鉴定会”、“请柬新闻”等。而不愿下基层采访,不愿到艰苦地区采访,整天浮在表面上,把被采访单位提供的通稿改头换面,标上自己的名字便当作新闻来发表。

第四,报道失真。出于种种原因,漠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尤其是有些新闻记者受名利驱动,一味追求轰动、刺激、煽情的效果,屡屡在报道中无中生有,夸大其词,造成恶劣的影响。

第五,导向错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不顾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在报道中宣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四色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所谓“四色报道”,即红色的秘密(报道领导人的秘闻趣事)、金色的诱惑(津津乐道大款大腕的奢侈生活方式)、黄色的刺激(大力渲染淫秽内容)、黑色的恐怖(对暴力凶杀的详尽描绘)。

(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新闻媒介或记者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

第一,经济利益的驱使。眼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财富崇拜为兴奋点的社会大环境,对一些记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凡事以经济效益为上,一心扑在钱眼里。此外,由于新闻采访工作是一项高强度、快节奏的重脑力劳动,让很多人觉得记者是吃青春饭,只有年轻人才顶得住,得趁年轻“揾多点”。因此出现了部分记者只求眼前实际利益,放松了对自己素质和职业的严格要求。

第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忽略。一些媒体的领导认为只要记者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犯错,其他的问题无关大局。于是对收受礼物、红包、纪念品等往往睁只眼闭只眼,放松了对属下新闻记者的政治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有的单位,一年到头难得开一次业务例会,政治学习例会就更少之又少。

第三,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有的媒体主管部门对记者操守的管理存在盲点,监督不严、监管不力,奖惩机制未够完善,一旦记者出现了事故也只能听之任之。《新闻工作者道德准则》强调:“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索要、接受或借用采访报道对象的钱、物、有价证券、

篇四: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摘 要: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今日,新闻媒体的监督及导向作用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是作为新闻工作者正确履行职责的必备素养。我国的新闻记者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纪守法,维护新闻真实性,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条款,做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关键词:新闻记者 职业道德 道德失范

一、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内容

所谓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是指新闻记者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观如何,直接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与否。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以及记者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由于新闻媒体快速发展,新闻队伍不断扩大,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薄弱和自律不严,媒体管理一时跟不上,法制也不够健全等缘故,加之当前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致使有些新闻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背职业道德准则,损害新闻媒体的信誉和形象。

(一)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

职业道德行为的失范和腐败现象在新闻界的滋生蔓延,己经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当前我国新闻队伍职业道德滑坡、新闻记者职业道德行为失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偿新闻。把新闻这种精神产品完全商品化,实行以金钱为中介的新闻买卖。 第二,收受礼金。记者心安理得地接受被采访对象提供的各种好处。

第三,贪图享受。喜欢采访各种“产品鉴定会”、“请柬新闻”等。而不愿下基层采访,不愿到艰苦地区采访,整天浮在表面上。

第四,报道失真。出于种种原因,漠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尤其是有些新闻记者受名利驱动,一味追求轰动、刺激、煽情的效果,屡屡在报道中无中生有,夸大其词,造成恶劣的影响。

第五,导向错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不顾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在报道中宣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新闻媒介或记者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

第一,经济利益的驱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财富崇拜为兴奋点的社会大环境,对一些记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出现了部分记者只求眼前实际利益,放松了对自己素质和职业的严格要求。

第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忽略。一些媒体的领导认为只要记者不在政治原则问题上犯错,其他的问题无关大局。

第三,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有的媒体主管部门对记者操守的管理存在盲点,监督不严、监管不力,奖惩机制未够完善,一旦记者出现了事故也只能听之任之。

三、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我国的新闻媒体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很广的联系面、很大的影响力的特点。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必须实事求是,无私公道,廉洁清正,以身作则,正确运用新闻工具,起到利于社会和谐的正面作用。为了保证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建立完善法规把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闻业走向市场,要接受新

闻业的规律制约,接受新闻道德的制约。西方国家对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立法,而我国有关记者职业道德的法律还是一片空白。为此有必要推进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建设,加快《新闻法》出台,对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立法,对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行为进行规定,对违法行为追究其相应责任,从法律角度加强对进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约束。

(二)加强新闻记者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新闻职业道德修养是新闻从业人员自觉按照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等活动,它不仅包括依照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而进行的反省、检查、自我解剖与批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职业道德品质,而且还包括在新闻职业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职业道德情操和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为了维护新闻传媒的声誉,重新树立记者的良好形象,一方面,各级新闻传媒及领导机关应该重视记者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引导新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断更新知识、熟悉业务,逐渐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应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首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读者、听众或观众服务。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要公正无私,要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来选择、衡量,不能把个人偏见、个人好恶和个人关系带到工作中来;其次坚持主持正义和真理,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新闻记者应该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在采访活动中,记者会经常接触到社会上的矛盾冲突,一个称职的记者,要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己任,以除恶扬善、扶正祛邪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坚决同那种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以及错误言行作斗争;再其次坚持尊重事实说真话的原则。以高度的新闻职业道德约束自己,追求真正的客观报道,这是新闻工作者永远不能推卸的责任;最后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利。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活动中,记者手中是有一定权利的,这种权利完全是由记者工作性质决定的,是党和人民给予的,绝不可看作是个人的资本。只有立业为公,真正履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这种权利才是用到正道上,记者手中的笔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三)健全新闻机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健全新闻机构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使记者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化,是加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保障。首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度的内容要细致周密,使记者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其次是各级新闻单位的领导要按制度办事,把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最后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对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和在新闻报道上做出显著成绩的记者,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表彰或奖励,以激励大家献身于新闻事业。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人和事,要根据错误的性质、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危害,分别予以批评教育、处分,个别严重者应调离新闻单位,对违法者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媒体信用等级评价机制

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监督新闻记者和新闻单位,推动他们端正行业行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促进其职业道德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快速、便捷的新闻记者身份查验手段和举报投诉渠道,可一方面有效地打击假记者的诈骗活动,另一方面对新闻记者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有力的监督和查处。

参考文献: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任庆,吴朝瑛.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个人操守[J].青海社会科学

陆静高.以“八荣八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J].江苏教育通讯

南长森.新闻精品生产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J].当代传播

陈勇,唐辉.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呼唤与对策[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杨秋芬.当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理论与当代

曹陇生.新闻职业道德刍议[J].新闻知识

篇五: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毋庸置疑,记者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传递公平与正义,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被人们称为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然而近年来,却发生了不少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事情,比如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2004年中央电视台4套《今日关注》栏目俄罗斯人质危机有奖竞猜事件、2006年广州“注水西瓜”事件、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2008年山西临汾矿难中40余名记者排队领封口费事件……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将简述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然后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最后也将对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闻记者 职业道德 法制 公众利益 监督

一、当代社会下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准则中关于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行为有以下几项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纪守法”,“维护新闻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具体内容如下【1】: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闻工作者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热爱祖国和人民,珍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所谓新闻舆论导向就是借助于社会舆论,引导或指导社会行动朝着某个方向或方面发展。从实际出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及时传达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呼声,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三)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做合格、合法的新闻工作者。

(四)维护新闻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记者要坚持报道的客观真实性,不虚假报道。

(五)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新闻工作者必须以人民利益为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和发扬廉洁奉公的优良传统。

(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二、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现象分析

新闻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及时性和真实性,其中真实性更是新闻的生命,但是近年来由于一些记者受到各种利益的驱使以及新闻监管力度的不够,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其中有些为了

夺人眼球的不实报道甚至一度造成了社会的惶恐,比如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事件等等,这些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事件的曝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也让新闻记者这个职业一度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下面我们就结合事例来分析一下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

(一)有偿新闻。【2】所谓有偿新闻,就是新闻采编者将具有或不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按照出资人某些宣传意图撰写的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

2008年9月20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一名矿工在矿内作业时丧生,而一场矿难发生之后,真假记者争先恐后地赶到出事煤矿——不是为了采访报道,而是去领取煤矿发放的“封口费”。多则上万元,少则几千元。而在山西,煤老板送给记者两个称号:“端着新闻饭碗的丐帮”和“吃新闻饭的乞丐”。

仅仅从这两个称号我们就可以看出煤老板对这些拿着昧心钱的记者的讽刺之意,而这些蜂拥而上地争抢封口费的真假记者也无异于在出卖自己的道德和良知,他们在个人利益的驱使和诱惑下,丢弃了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和恪守,从而使新闻变成了一种交易的商品,变成了一部分记者的牟利工具,从而也使他们从公众利益的诉求者变成了公众利益的对立面,同那些黑心的煤矿主从本质上来讲也并无两异了。

有偿新闻,还有很多其他表现类型,比如“车马费”,各种礼金红包,以新闻换取经济利益(广告、发行)或赞助等等,虽然名头各异,它们却都是有偿新闻。从本质上来讲,有偿新闻就是一种权钱交易,是新闻和金钱之间的置换,而新闻的有偿性,无异于一种受贿行为,不仅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而且损害了公众利益,也违背了法制社会的要求。

(二)新闻失实。所谓新闻失实就是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现象。随着现今社会媒体竞争压力的加剧,一些新闻记者为了博得众人眼球不惜捏造、编造各种虚假新闻,夸大歪曲新闻事实,哗众取宠,其产生的负面的社会影响力,仅从《新闻记者》每年评出的十大虚假新闻就可见一斑,以2010年为例,“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西安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一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怀孕”以及“金庸去世”等虚假新闻出现时都曾经成为街头巷议的话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虚假新闻有的涉及国家规划,有的涉及社会治安、伦理道德,有的涉及到名人明星的名誉。可见,一部分新闻记者的社会道德已经开始沦丧,编造出一个又一个耸人听闻的虚假新闻,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社会的恐慌和混乱。比如末日谣言造成各地的抢蜡烛、购“船票”风波,还有河南光山县23名小学生被砍事件等等都是虚假新闻带来的危害。

2010年12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发表了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报道一经发出,有关人士便指出该传闻为假消息。当天深夜,《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新媒体总编辑刘新宇便在新浪微博上承认编辑未做任何审核而草率转发,并真诚接受大家的批评,其本人也提出辞职申请并获准。名人明星一直是虚假新闻的长久不衰的选题,有不少名人都经历过“被自杀”“被结婚”“被离婚”的事件,虽然其中有些虚假新闻是经纪公司暗箱造作,为了炒作,提高艺人名气的,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虚假新闻的报道则损害了被报道人的名誉权,纯粹是为了夺人眼球的。

再如2010年7月7日《甘肃日报》在新闻报道中向受众传达了“西安市已经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的相关消息,社会舆论哗然而起。两日之后,《甘肃日报》果断发表《重要更正》,对该则新闻报道进行了更正,并向读者致歉。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也对其下达了《警示通知书》。这类涉及到国家规划的重大新闻,在没有任何可靠真实的政府文件下,仅凭道听途说就擅自刊出,造成社会上的巨大影响力,不得不说这不仅仅是记者职业道德的不完善,而是连基本的从业常识都没有。

我认为, 新闻失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沦丧,对利益的盲目追求,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受众猎奇心理的一味迎合,而受众的甄别能力又没有很大提高。然而社会监管处罚力度的不够也使这些虚假新闻有了可乘之机。

三、如何解决当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

(一)新闻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造成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新闻工作者自身的修养和自我约束力的薄弱,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面对不正当利益的诱惑和驱使,要坚决抵制。要恪守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盲目跟风,不捏造编造歪曲新闻事实,不哗众取宠等等。

(二)要建立健全新闻法律法规制度。我国是法治社会,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从根本上规范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其次还要提高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三)要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受众要提高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敢于质疑,还要敢于揭露举报各种虚假报道。

(四)新闻出版社内部也要加强对新闻真实性的审查力度,以及对虚假失实新闻的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陆平煌《记者的修养与写作》福建民出版社出版

推荐访问: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记者的职业操守 记者的职业道德作文 税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