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夜难眠的诗句

时间:2024-03-19 12:28:58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含”空”字的古诗句

含”空”字的古诗句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游》弃疾

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北复征蛮。……《题武夷》戚继光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九曲棹歌》朱熹

水底尽传螺五色,湖边【空】挂网千丝。……《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八》朱彝尊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王维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秋词》刘禹锡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古柏行》杜甫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砣。……《送魏万之京》李颀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李商隐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长安秋望》赵嘏

“空”字是古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字,可以想见是这个字是诗人比较喜欢的,也是非常入诗的。

“空”字在诗中一般可作副词、形容词和名词。作副词的“空”,一般有“空自”“白白地”“徒然地”的意味。作形容词的“空”,常有空远、空蒙、空寂的意味,并常带有寂寞寥落、沉郁悲凉的情调。作名词的“空”,常指天空,或空旷之地,主要营造一种辽远空阔的背景。

一、“空”字在意境创造中的作用

(一)“空”字常创造一种浩渺空远的意境

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此中用“碧空”这一意象,意在给画面增添一种辽远广阔的感觉,诗人的一片留恋怅惘之情也就自然暗含在这“江”“空”组织的浩渺无际的画卷中了。

王维的“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诗中的“远空”与李白诗的“碧空”意义相近,然趣味有异,此处以“远空”作为一个辽远的背景,意在衬托波光水影的动态美。

李贺的“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凭箜篌引》),诗中的“空山”即为空旷的山野,一下将诗的意境拓展得很深远。

(二)“空”字常创设一种缥缈空蒙的氛围

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此中的“空蒙”表现出雨中雾气迷茫的情形,从而显示出烟岚雨雾笼罩着的远山,迷蒙一片,若有若无,极富奇趣。诗人另一首诗中的“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登州海市》),诗中出现三个“空”字,营造一种神仙所处的通明透彻而又虚无缥缈的环境,令人神往。

(三)“空”字常富有一种宁静空寂的禅趣

“空”字在王维诗中运用的频率极高,常出现“空山”这一意象,这与诗人习佛参禅的生活、所接受的禅宗思想及所追求的禅趣有关,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

语响”(《鹿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过香积寺》),具有使动意味,此处的“空潭曲”,即“使潭曲空”,因毒龙(喻妄心邪念)被安禅(安心守禅)制伏后,使得深潭显得空空如也;“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积雨辋川庄作》)

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此句中的“空”字,同样带有使动意味,潭影的澄澈透明使得人们的心灵显得空明洁净,尘埃涤尽,常建诗中的“空”颇有点王维诗中的禅趣。

二、“空”字在情感处理中的意味

(一)“空”字常抒发一种遗恨和失落之痛

“空”字常出现在感时、伤乱、怀旧的题材中,常流露出沧桑之感。

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空”字含有对黄鹂不解人事变迁和朝代更替的意思,又慨叹人们对武侯呕心沥血缔造的事业的有所遗忘。晚唐诗人韦庄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中的“空”与杜诗的“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意味极其相似,寄慨很深,含有一种 另一首《咏怀古迹》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二)“空”字常透露出一点无可奈何之感

高适的“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

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吟诵《思旧赋》以怀念亡去的旧友,然以一“空”字,则表现出因人世沧桑与岁月蹉跎,故友早已离世,而其“吟”只是徒增感叹而已。

(三)“空”字常给人以孤独、寂寥与凄凉

《孔雀东南飞》中的“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一个“空”字,显示出房子空空荡荡,人物孑然一身的感觉。

杜甫的“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禹庙》),着一“空”字,足见山之荒凉,以此衬托古庙的巍然独峙。

李商隐的“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诗人深夜难眠,落寞的听到禁军报更的梆声,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四)“空”字常道出一种吊古伤今的感受

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空余”二字显出怀古之情,黄鹤一去不返,徒留此楼空历千载,从而抒发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慨叹。 刘禹锡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中的一个“空”字,以江潮的寂寞衬托,道尽古城的衰废。

(五)“空”字常具有一种沉郁悲愤的情调

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抒发诗人壮志未酬、年华老大和报国无门的愤慨。

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空”字

如:李白的“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山吟》);李颀的“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送魏万之京》),“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古从军行》);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篇二:含”空”字的古诗句

含”空”字的古诗句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游》弃疾

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北复征蛮。??《题武夷》戚继光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九曲棹歌》朱熹

水底尽传螺五色,湖边【空】挂网千丝。??《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八》朱彝尊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王维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秋词》刘禹锡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古柏行》杜甫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砣。??《送魏万之京》李颀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李商隐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长安秋望》赵嘏

“空”字是古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字,可以想见是这个字是诗人比较喜欢的,也是非常入诗的。

“空”字在诗中一般可作副词、形容词和名词。作副词的“空”,一般有“空自”“白白地”“徒然地”的意味。作形容词的“空”,常有空远、空蒙、空寂的意味,并常带有寂寞寥落、沉郁悲凉的情调。作名词的“空”,常指天空,或空旷之地,主要营造一种辽远空阔的背景。

一、“空”字在意境创造中的作用

(一)“空”字常创造一种浩渺空远的意境

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此中用“碧空”这一意象,意在给画面增添一种辽远广阔的感觉,诗人的一片留恋怅惘之情也就自然暗含在这“江”“空”组织的浩渺无际的画卷中了。

王维的“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诗中的“远空”与李白诗的“碧空”意义相近,然趣味有异,此处以“远空”作为一个辽远的背景,意在衬托波光水影的动态美。

李贺的“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凭箜篌引》),诗中的“空山”即为空旷的山野,一下将诗的意境拓展得很深远。

(二)“空”字常创设一种缥缈空蒙的氛围

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此中的“空蒙”表现出雨中雾气迷茫的情形,从而显示出烟岚雨雾笼罩着的远山,迷蒙一片,若有若无,极富奇趣。诗人另一首诗中的“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登州海市》),诗中出现三个“空”字,营造一种神仙所处的通明透彻而又虚无缥缈的环境,令人神往。

(三)“空”字常富有一种宁静空寂的禅趣

“空”字在王维诗中运用的频率极高,常出现“空山”这一意象,这与诗人习佛参禅的生活、所接受的禅宗思想及所追求的禅趣有关,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

语响”(《鹿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过香积寺》),具有使动意味,此处的“空潭曲”,即“使潭曲空”,因毒龙(喻妄心邪念)被安禅(安心守禅)制伏后,使得深潭显得空空如也;“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积雨辋川庄作》)

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此句中的“空”字,同样带有使动意味,潭影的澄澈透明使得人们的心灵显得空明洁净,尘埃涤尽,常建诗中的“空”颇有点王维诗中的禅趣。

二、“空”字在情感处理中的意味

(一)“空”字常抒发一种遗恨和失落之痛

“空”字常出现在感时、伤乱、怀旧的题材中,常流露出沧桑之感。

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空”字含有对黄鹂不解人事变迁和朝代更替的意思,又慨叹人们对武侯呕心沥血缔造的事业的有所遗忘。晚唐诗人韦庄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中的“空”与杜诗的“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意味极其相似,寄慨很深,含有一种 另一首《咏怀古迹》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二)“空”字常透露出一点无可奈何之感

高适的“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

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吟诵《思旧赋》以怀念亡去的旧友,然以一“空”字,则表现出因人世沧桑与岁月蹉跎,故友早已离世,而其“吟”只是徒增感叹而已。

(三)“空”字常给人以孤独、寂寥与凄凉

《孔雀东南飞》中的“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一个“空”字,显示出房子空空荡荡,人物孑然一身的感觉。

杜甫的“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禹庙》),着一“空”字,足见山之荒凉,以此衬托古庙的巍然独峙。

李商隐的“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诗人深夜难眠,落寞的听到禁军报更的梆声,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四)“空”字常道出一种吊古伤今的感受

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空余”二字显出怀古之情,黄鹤一去不返,徒留此楼空历千载,从而抒发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慨叹。 刘禹锡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中的一个“空”字,以江潮的寂寞衬托,道尽古城的衰废。

(五)“空”字常具有一种沉郁悲愤的情调

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抒发诗人壮志未酬、年华老大和报国无门的愤慨。

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空”字

如:李白的“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山吟》);李颀的“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送魏万之京》),“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古从军行》);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篇三: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失眠症 2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失眠症

刘艳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对外界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今天的人们可以从中领略古代文人的遗风雅作,同时也可以从中追寻有关疾病的信息,从古到今,失眠带给人们的痛苦是何等的难熬!

1从《诗经》中发现失眠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成,包括《风》、《颂》、《雅》。这其中涉及的药物有291种,涉及睡眠有关的内容有6首。其中,《周南·关睢》表现了一位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以致思念的彻夜不眠。“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游哉,辗转反侧”这可以说是因为相思而导致失眠的最早论述。又《邶风·柏舟》更写出了诗人自己深深的忧虑,夜不成眠,无法消遣。“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这是因为某种事情而导致的彻夜不眠。《邶风·终风》中也有“不寐”一词,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位妇女被丈夫遗弃的诗歌,丈夫的坏脾气使自己十分忧虑,夜不能寐,辗转反侧,但愿这种思念能使对方打喷涕、耳根发热,知道有人在远方思念着他,“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干,莫往莫来,悠悠我思。终风且*,不日有*,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2战乱与和平交替中的睡眠

汉武帝和汉文帝统治时期,国家治理有方,文人所描述的内容多是对乐府的吹嘘之言。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疫病流行,社会各方面遭到破坏,人民大量死亡,建安文人通过亲身体验,能用学习乐府的民歌来反映国家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在战乱的年代中人们的睡眠肯定是要出问题的,诗歌中也自然会有描述失眠诗。

如:东汉·秦嘉《赠妇诗三首》(其一)中有:“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虑常早至,欢会常苦晚。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遣车迎儿还,空往复空

返。省书情凑*,临食不能饭。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长夜不能眠,伏枕独辗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这首诗是描述一位官人奉命行役,上计京师,离开心爱的妻子,为临别时再见上一面,叮嘱几句,还特意派车去接她。不料妻子染病,只好空车而返,而妻子附带来一封情致凄婉的书信,令她读后被感怆然,以致进食之时,饭也不能下咽。回想往事,处事虽然艰难,但夫妇相互勉励,自多欢趣,却不难度日,如今爱妻不复相伴,房忧空空,长夜悠悠,孤身一人,不知如何渡日,以致在床上翻来覆去,彻夜不能睡眠。

又,汉乐府《伤歌行》:“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忧人不能寐,耿耿夜合长。····”这写忧虑之人夜不能寐,忧虑之人是男是女不得而知,但他(她)在明月之夜,忧心忡忡,以致月已偏斜,尚在床上辗转反侧,长久不能入睡。现代医学中的焦虑症也常常伴有失眠。

对于内向性格的人来说,出差在外往往夜不眠。我的临床调查发现相当多的人会在出差时出现失眠的现象,汉代也有类似之事。无名氏《明月何皎皎》中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随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苦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当他开始看见明月皎洁之时,耀眼的月光照着拥裘而卧的人,可夜已经深沉,他却在辗转反侧,尚未入眠。其原因就是忧愁,只好揽衣而起,在室内徘徊而走。虽然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但他只期望早日回家,······。可见失眠之痛苦非同一般。

3交流变化中的困惑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战乱频繁,宗教纷争,人们生活苦不堪言,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笔反映当时人们的状态,在这些诗歌和著作中反映失眠的诗歌也是很多的。

生活在魏晋之间的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中的一首这样写到:“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帏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作者因为忧愁之事而夜不能寐,这种忧愁之事谁也不知是国事还是家事?可是看到这因为战乱而哀鸣的鸟儿,作者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谢灵运《岁暮》:“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颈且哀。运

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这是一首岁暮的感怀诗,时间在寂静的长夜,在这一年将尽的夜晚中,诗人怀着忧虑而辗转反侧,不能入寐,深感漫漫长夜似无尽头。

南北朝时期,南方城市商业发展很快,商人作为一个阶层,开始活跃起来,往返于城乡之间,造成家庭的一时性别离。范云《闺思》就是描写少妇思夫不眠之景的。“春草醉春烟,深闺人独眠,积恨颜将老,相思心欲然。几回明月夜,飞梦到郎边。”春光明媚,春草萌生,仿佛醉卧在晨曦中,主人独自在闺房中睡眠,时光飞逝催人衰老,何况心中积累已久的忧愁和怨恨得不道发泄,更使人愁容不展,红颜焦悴,人虽上床,却辗转难以成眠,强烈的思恋仿佛心在燃烧,多少个明月当空之日,只能托梦到郎君的身边。

更有诗人刘孝绰《夜不得眠》专门抒发作者深深的忧愁和悲哀。“夜长愁反复,怀抱不能裁,披衣坐惆怅,当户立徘徊。风音触树起,月色度云来。夏月依窗落,花开当户开。光阴已如此,复持忧自催。”作者忧愁满怀,直到夜半,犹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失眠使人觉得这夜是多么的漫长而难熬。于是,就披上衣服面窗而坐,只见四周一片阴暗,但觉心头一阵惆怅,一阵迷惘,他索性趿(音ta)履踱(音duo)出门外,希望秋夜的宁静能够平息周身的烦躁,希望这秋夜的清风能够吹进郁闷沉重的胸膛。秋风习习,庭树轻摇,树枝相摩,发出一阵阵籁籁(lai)之声,令人陡生寒意。夜空中漂浮着大片的浓云,颜色灰暗,犹如一团撕不开的愁绪,一轮冷月在絮云中穿行,时而钻进云团,洒下一片清冷的银辉;时而藏于灰云之后,留下一片阴冷的夜色。庭院里乍明乍暗,时而月光流水,地面树影斑驳摇曳;时而暗淡无光,经历夏日炎热枯萎的叶片在夜风中飘飞,缓缓落在窗下;一根树桠(ya )横斜在门楣上,月光下秋花正开,冬去春来,人生不过如此,如再自行烦恼,不得安静,岂不是自催衰老吗?使生命陡然消耗。

晋时吴声歌曲《子夜歌》:“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卧。”在这漫漫的长夜里,一个女子凝视着天空中高悬的明月,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眼望明月,思念情人,恍惚中,她仿佛听到寂静的夜空中传来情人断断续续的呼唤声,声音是那么的温柔、甜蜜,刹时间,她完全忘却了自己身在何处,情不自禁地随声应和。

忧愁思虑使人难眠,而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或是新婚小别之人,郁闷、忧愁、

相思,进而夜不能眠,这些人的失眠可能是一时性的,也可能是长久的。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___相思使我彻夜难眠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风采。许多唐诗在描述人们生活状态时,也描述许多人的病态。失眠也是其中的重要记述内容之一,这些诗歌更有人情的韵味。

唐·李群玉《火炉前坐》:“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到深夜。”一束孤独的灯光照着无法成眠的诗人,风声、雨声、林涛声、落叶的萧萧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大事,使读书人沉思到深夜,久久不能入睡。······

又,韩*《效崔国辅体四首》中:“罗幕生春寒,绣窗愁未眠。南湖一夜雨,应湿采莲船。”时令大约在暮春,一夜的春寒气透过帘幕传入室内,而我们的主人公却独依绣窗不能成眠。她想的是:南湖上的采莲船该被夜晚的雨水打湿了吧?怀念故乡是人之常情,更何况江南人到北方了。

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北朝休上书,南山归敞卢,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反映了作者对政治活动已经灰心了,所以不再向皇帝提建议了,还是回到终南山里我那间茅草屋去隐居吧!自己没有才能,英明的当今皇帝不再赏识,身体多病往来少,与亲友疏远了,白发催人老,春天又来了,转眼又是一年,想到自己岁月虚度,一事无成,这晃映着月光松影的窗下,又何不使人愁闷难眠啊!

唐·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出游在外的人在除夕的旅馆中,回想旧日的往事心中有无数的感慨,在这夜晚中思念千里之外的亲人,明天早晨起来又是一个新年,人已经变得满鬓白发了。

在唐代的诗歌中,李贺的诗歌多是怀念情人的,不论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是其他诗歌都多有失眠场景的描述。可见情志因素在失眠的发生中还是占有很大比例的。

5远方的亲人,今夜为何我难眠

___宋代诗歌中的失眠

在宋代以前的诗歌中,相思使人难眠,是诗歌的一个主题,宋代的诗歌中同样也有此类诗句。杨亿《代意二首》中有:“几夕离魂自无寐,楚天云断见凉*。”这是一位妇人在思念远方的丈夫,有多少个不满眠之夜,多少悠愁?在这静夜里,楚天澄清,明月高照,然而人又在何处呢?

又,晚年的苏洵有《九日和韩魏公》:“佳节从愁里过,壮心偶旁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色,自把新诗歌百遍开。”苏洵在读到焊魏公的新诗歌时,倍感诗意洪阔,浮想连翩,以致其辗转反侧,夜不成眠。

宋·陆游也是个经常失眠的人,重视睡眠的养生,有《夏月不寐有赋》:“急雨初过天雨湿,大星磊落才数十,饥鹘掠檐飞砾砾,冷荧坠水光熠熠。丈夫无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剑锋涩。徘徊欲睡还复行,三更犹凭阑干立。”宋时河山半沦金人之手。陆游力主抗金,锐意恢复大好河山,却不断遭到排挤。在这个不眠的夏夜,他漫步中庭,种种家园身世之情,乃因急雨、大星、饥鹘、冷荧诸多兴象而激起层层波澜,逼出:“丈夫无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剑锋涩。”想睡觉而又实在难以入睡,至到三更仍然独自一人站在阑干处,痛苦的思索在久久地回荡。宋·陆游也很重视睡眠养生,有《午寝》:“眼涩朦胧不自知,欠身常恨到床迟。庭花着雨晴方见,野客敲门去始知。灰冷香烟无复在,汤成茶碗径须持。颓然却自嫌疏放,旋了生涯一首诗。”(《陆游集》第一册,第175页)中国古代的人们认为午间睡眠是一种重要的养生方法,人到中午,饭后少许,自然有一些困意,“眼涩朦胧不自知,欠身常恨到床迟。”正是对这种状态的描述。如果此时能够“小睡”,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从古至今,为了国家安全总要有人固守边疆,我们现在可想而知古人戊边环境,怎能不思念亲人呢?宋·范仲庵《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月孤城闭。灼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汁。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边疆的美景虽好,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家,孤独的城池中,人们只能借酒消愁。当白雪满地之时,人们彻夜难眠,将军士兵均流泪而感叹和平之来之不易。

当然,还有许多思念亲人而彻夜不眠的诗歌,在此我就不在一一介绍了,今天的边疆已不在是从前的边境,在美酒飘香,牛羊满地的大草原上,驻守边(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夜难眠的诗句)疆的英雄儿女已经可以听到远方亲人的随时呼唤了!

篇四:75首外补充的古诗

赠刘景文

【北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1.这首描写的是( )的景色。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下面各诗句中最能表现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的诗句是( ) A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 )。

A借秋的萧条抒发内心的愁苦。

B赞美冬的迷人景象。

C借景喻人,劝友人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哇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1.这首诗赞美的是( )

A春天 B草 C野火 D春风

2.诗人借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是( )

A 赞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B 赞美春天的生机盎然,蓬勃向上。

C 批评野火的无情无义。

D 哀叹小草生命的短暂。

3.下面的一组咏物诗句中,不是表达诗人一种精神品质的是( )。 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C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D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1.这首描写的是( )的景色。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诗中“走”在今天的意思是( )

A走路 B行走 C走动 D跑,奔跑

3.下面不是描写儿童快乐生活的是( )

A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B 意欲捉鸣蝉,忽然闭口立。

C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1.这首诗描写的是( )时的事情。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深秋夜晚

2.表达作者思乡的诗句是(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C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诗人借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是( )

A 对儿童生活的向往。

B 旅居在外的轻松惬意。

C 对秋天美景的赞美。

D 旅居在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的怀想。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

1.这首诗所写的是( )时家家户户的少女们乞求智巧的美好心愿。 A春节 B中秋节 C女儿节(七夕节) D重阳节

2.下面不是描写牵牛织女故事的诗句是( )

A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C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D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3.下面不是写节日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1.诗中所写的长河是( )

A长长的河 B长江 C银河 D黄河

2.同样是写嫦娥的诗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C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D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3.诗人借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是( )

A 对嫦娥偷吃仙药的讥讽。

B 深夜难眠的孤独。

C 对于天上神仙般生活的向往。

D 时光易逝,应该珍惜时光。

篇五:古诗文

三、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1、

(1)伤春悲秋 了解诗歌中的基本审美倾向

伤春 春天本是万物复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因而有“二月春风似剪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但同时春天的勃勃生机又往往给人以感伤,这是因为:

A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新年刚过,也正是出门远行的时刻。所以离别的时刻往往在满天的春色里更显得凄凉。“渭城朝雨邑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如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B春天又萌发了无限的情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C游子也会思念家乡的春色,“春风不度玉门关”还有《寒食寄京师诸弟》

D春天的繁华往往会增加诗人内心的悲伤,如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种写法符合“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以无限的春色表现无限的离情别绪。

E春天是短暂的,常会引发人们伤时的感情,让人们想到那些美好却又短暂的容易逝去的事物。进而想到人生苦短。 悲秋 秋天本就是十分萧瑟的,诗人把自己情感放置在秋色里,就使得感情的抒发更显得沉郁悲壮。如《天静沙 秋思》《登高》

(2)望月怀远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a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b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c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月亮这种意象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皎洁、美好;更是寄托思念的最好意象。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例“望月怀远”“从军行”

这类诗多会用月和江水这些意象:“月”是亘古不变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几,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亘古不变的永恒自然面前,就会产生一种人生有限,生命短促的感慨。

“流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水总是给人一种伤势之感。

2、 结合诗歌内容进一步把握

(1)山水田园诗 以歌颂山水田园风光为主,景物清丽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2)送别诗 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一般都从两方面:依依不舍 还有就是对朋友的劝慰和祝福

(3)边塞诗 两种情绪一种是思念亲人 还有就是浴血奋战、为国杀敌的精神。

(4)怀古诗 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5)咏物诗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6)行旅诗和闺怨诗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总结诗歌主要表现手法

1.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2.表达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照应、衬托、用典故、渲染、双关、铺垫、抑扬、联想、想象、远近(远近结合、由远及近、有近及远)、内外(由外而内、有内而外)等

3、描写方式:正面侧面、侧面描写、白描细节等

4、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最常用的手法是:

三、回顾诗歌奖赏需要关注的要点

1、 题目、作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07高考(全国卷2)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2、诗歌内容 07高考(湖北卷)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2分) ?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

3、时令季节(辽宁卷)1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清具体说明。(4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答:(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等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

4、关键词(四川卷)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1)驿站秋夜难眠图

(2)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注解

(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答:(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5、注解(江西卷)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金陵晚望 金陵图

高蟾 韦庄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 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难画成的。

6、注意掌握语言风格(浙江卷)

16.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⑦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2分)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答:(1)燕子 兴亡 (2) 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四、以诗歌为例谈谈如何审题

1、 注意答题思路(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 “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点明手法—结合内容解释手法---点明它承载了什么情感 ----分析表达作用

2、注意选项间的关系

2006北京高考12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 ②纪:经营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①②

推荐访问:想某个人夜难眠的诗句 夜难眠的心情 夜难眠的说说 老公背叛夜难眠的诗句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夜难眠的诗句》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夜难眠的诗句》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