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北极因纽特人捕鲸鱼

时间:2024-05-04 06:22:05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饱受争议 因纽特人捕杀北极熊

饱受争议 因纽特人捕杀北极熊

2013年,年轻的华裔摄影师Ed Ou用4个月时间,深入加拿大最北端的因纽特人社区,纪录了因纽特人保守争议的猎杀北极熊的传统,和他们困窘迷茫的生存现状。

2013年11月14日,加拿大庞纳唐,前往猎捕北极熊的途中,12岁的Paul Ishlutak蜷在船里保暖。他和弟弟Damien将跟随父亲学习怎样打猎。因为家中子女众多,父亲Levi不得不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辛苦奔波劳作。与加拿大的其他地方相比,这里更像是一座被割裂

的孤岛——食物和其他供给要以很高的价钱通过陆路和水路运送进来。因此,因纽特人常依靠捕猎来获取食物。

2013年10月31日,加拿大Arviat,北极熊和她的幼崽在垃圾场寻找食物。北极熊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活着的代言人,随着全球变暖,北极熊的狩猎平台——海冰正在逐渐融化,这将把它们置于无法捕食的危险境地,饥饿的北极熊开始进入像Arviat这样的人类聚居点。

2013年9月5日,Baffin岛,死熊的尸体被摊在岩石上,因纽特猎人Leesee Papatsie(左)

和Peterloosie Ninna Papatsie站在一旁,等着血流干净。环保团体批评因纽特人,声称狩猎会导致独角鲸、白鲸、海豹和北极熊等物种数量减少。在美国,华盛顿已经推动了禁止北极熊的皮毛、肉和身体部位进行商业交易的全球禁令,但加拿大因纽特人的猎捕活动仍在政府的允许下继续着。

2013年11月13日,人们围坐在厨房地板上,享受生北极熊肉。因纽特人有生食海豹、北极熊肉的传统,在狩猎结束后生食猎物的肉也是一种庆祝成功的习俗

2013年11月4日,加拿大Arviat,因纽特老人Mark和Angie Eetak去除几天前捕获的北极熊皮毛上的脂肪。北极熊的价值,除了可以食用的熊肉,更重要的丰润厚实的皮毛。一

张完整的北极熊皮毛可以卖到10000美金以上,这对许多贫困的因纽特家庭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捕猎和杀害北极熊这种已经濒危的动物,表面上看,似乎是错误的。但Ed Ou来到因纽特人社区,并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北极熊被猎杀的过程,而是去探索这个一直被加拿大人视为“异域”的地方。2013年11月16日,加拿大Pangnirtung,35岁的Levi(左)打猎归来正在清洁他的来复枪,他的女儿——七岁的Annie Ishlutak(右),打开了家里几乎空了的冰箱。这是这个失业率达两位数的地方所常见的。对很多靠狩猎为生的家庭来说,主要的收入是政府扶持。在这里,一纸盒牛奶就要10美元以上。考虑到这些暗淡的因素,因纽特人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去猎杀北极熊,就显得不足为奇了。

很多年轻人意识到打猎是没有前景的,所以他们会选择去故乡以外的地方学习和生活。2013年10月19日,加拿大Arviat,28岁的Brian Tagalik在捕猎时向房子的窗外张望。在北极地区出生,长大后到加拿大南部读书的Brian说,他觉得自己在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祖先正在消逝的传统中迷失了。

在偏远城镇Pangnirtung和Iqaluit,极端的贫困、寒冷和孤独感让滥用药物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加拿大政府错误的政策则加剧了这种现象——几十年来,因纽特人的孩子被要求远离父母,去寄宿学校接受教育。在那里,他们远离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虽然最后一所寄宿学校已经在1996年被关闭,但孤立政策带来的伤害仍在。图为2013年10月5日,加拿大

篇二:爱斯基摩人生存之谜

爱斯基摩人生存之谜

他们居住在冰屋里,在冰原上猎杀动物,在冰天雪地中生生不息。

他们对现代文明一无所知,把生肉视为人间最美的食物。

在那个不适宜于人类生存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族群……

位梦华,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报专家。他是第一个深入北极地区,对爱斯基摩人做过全面研究的人,在过去的十年里,他八次进出了北极,写了大量的专著。今天我们通过他的视角来看一看,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阿拉斯加北边那个尖上有一个圈,那个地方叫巴洛,是爱斯基摩人聚居的地方。当飞机即将在巴洛落地的时候,我首先看到的是北冰洋,北冰洋茫茫的一片,上面有好多白的,就像天上有白云,下面有浮冰,非常漂亮。一下飞机一看吓一跳,飞机场那些人像我们中国人一样,我以为飞机搞错了方向,飞到亚洲去了。 从表面一看,爱斯基摩人跟我们黄种人根本没有区别。很多人在机场等他们的亲人,有个小伙子是白人,他在那儿接旅游的人,我就过去跟他说,你能不能帮我找一个住宿的地方。他说好,结果他把我的东西放到他的汽车上,把我拉到一个旅馆,那个旅馆的名字我一看吓一跳,世界之巅,世界之顶,价钱很贵。那时候我就想,我在这儿住下去可能不行,我只能说要赶快想办法,找一个地方能够节省我的经费的,否则我很快就要走投无路了。

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住处,我在几天之后内就得打道回府,中国科学家的第一次北极之行也许就这样草草收场了。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够用照相机记录下他所看见的一切。不料生性温和的我在这里遭遇上平生第一次剧烈冲突。

那天因为天气很好,我就拍印第安海边的照片,巴洛的照片。结果我注意到那两个人,一个男一个女的在草地上聊天,我就这样拍。那个男的怒气冲冲地找我,一开始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还跟他打招呼,挺好的。他一把就揪住我的相机。他说你拍我的相片了,你必须把相机给我,我把你的相机扔到北冰洋里去,我就死死地抱着我的相机,他夺不去,后来说把胶卷倒出来给我,我说我没有拍你的照片,我拍的是风景,他说不是,你拍我的照片了,那时候我也没办法。

突然一枪子弹从我脑子这儿飞过去了,怎么回事,其实不是,他们打海里的海豹。我那时候觉得非常困难,跟他们沟通非常困难。

这些长着与中国人极为相似面孔的人,为什么如此难于接近?地震专家位梦华对爱斯基摩人的来历发生了兴趣。他们来自哪里?他们为什么出现在这个地方?

皮肤、头发,还有骨骼、结构很像我们的这些爱斯基摩人,他们是从哪儿来的?是什么样的情况下到了这块大陆?

这个要追溯我们人类历史。两万多年之前,那时候在地球上最后一个冰山期开始融化,往北推,主要是游牧,冰往后退他们就往前走,因为冰的边缘上水很多,冰化成水,水多草就多,草多动物就多,游牧民族追着动物往北走。那时候的北美大陆跟亚洲大陆还是连在一块的,有一个陆桥,有一部分人,沿着西伯利亚分布开来,有一部分人就越过了陆桥进入了北美洲。北美洲那时候没有人,茫茫一片,像现在的加拿大、美国都是非常美丽的土地,又没有人,动物又很多,所以他们很快往南迁移,大概用了1100年到了南美洲的最南端,这些人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印第安人,有印加人、玛雅人,不同的部落。

又过去了四五千年,来自中亚地区的另外一支游牧部落穿过白令海峡的冰原,进入了北美大陆,前方就是一片广阔的大平原,但是先于他们到达的印第安人挡住了去路。后来人们想象,在两支蒙古人的后裔之间肯定发生过不止一场战争。当战争最后平息,后来的那支游牧部落被驱赶到北美洲最北部的北冰洋沿岸。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成为了这里的土著居民。

人类是一种永远也不会满足的动物,只要有可能就会往外扩散,不可能再走回头路。

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北极里面,他们最大的灾难就是饥饿,饥荒,打不到一个猎物,一个村子,一个部落都会消失掉。

几千年过去了,他们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冰原上艰难地繁衍着。他们将人类抗击严寒的极限提高到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程度。同时也形成了一种与外部世界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

直接食用生肉是外界对爱斯基摩人最直观的印象,其实这是人类早期生活的共同特征。奇怪的是为什么人类文明演化至今日,爱斯基摩人仍然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习俗,难道他们真的如此野蛮与原始,还是其中另有奥妙?

爱斯基摩人在印第安语的意思就是吃生肉的人,爱斯基摩人听了挺不高兴,它是个贬义词。

在那个环境里面,没有树,草也很少,没有什么可烧的,另外,追逐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才能打到一个猎物,打到这个猎物已经非常饥饿了,也没有时间再去找木头,找草,弄火来烧,打了以后赶快就吃。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不会有今天的爱斯基摩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那个地方吃不到任何水果,吃不到蔬菜,就没有维生素C,如果没有维生素C就会得坏血病,流血,掉牙齿。吃了动物生的肉,正好把动物的维生素C吸收到身上了。

如果煮熟了,维生素C反倒没有了,所以大自然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时候尽管他们不了解这个科学知识,但是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环境造就了他们,他们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吃生肉,今天世界上不会有爱斯基摩人。

虽然这里有着最为恶劣的生存环境,但是大自然并没有完全抛弃这些无家可归的人。

在北极地区生活着大量的动物,他们为爱斯基摩人提供了重要的衣食来源。在所有的狩猎活动中,捕猎鲸鱼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意义。

爱斯基摩人捕弓头鲸,这种鲸鱼大概长度有20米左右,重量差不多有50到60吨那么重,爱斯基摩人为什么喜欢它?这种鲸鱼很大,但是很温和,很善良,捕的时候比较容易捕,它的皮肤是黑的,大概有五六厘米那么厚,但是很松软,一煮以后就可以吃,是非常好的食物,吃起来很香。

历经苦难的爱斯基摩人再次得到大自然的恩赐,二十世纪60年代在这里发现了巨大的石油矿藏,通过对石油的开发,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民族一下子从狩猎时代跨入了现代文明。

当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只有捕鲸维系着爱斯基摩人与历史的联系。当禁止捕鲸的浪潮在世界范围兴起,当这最后的一条精神血脉也要被割断的时候,所有的爱斯基摩人似乎都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

虽然相隔万里之遥,但是在爱斯基摩人捍卫传统文化的斗争中,中国人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96年的国际捕鲸会议上,双方争执得非常激烈,而且票数不相上下,中国的这一票非常重要,中国官员站起来支持爱斯基摩人为生存捕鲸。

1995年,位梦华作为总领队,率领中国科考队将五星红旗插上北极点。中国由此开始全面进入了北极科学考察。

2002年在位梦华的邀请下,爱斯基摩人的代表来到北京,向孩子们介绍奇特的爱斯基摩文化。一项少年儿童的互访计划也正在紧密的酝酿之中。两支古老悠远而又相隔万里的民族,从此不再遥远。

(据《央视国际》)

篇三:因纽特等北极圈民族的文化复兴和重返家园之路

因纽特等北极圈民族的文化复兴和重返家园之路 2014-04-16 15:50:09

说明:本文由jakdan依据《雪域灵魂:北极神话》(颜可维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北极文化遗产”一节,并参考英文原书Spirits of the Snow: Arctic Myth(Tony Allan,Charles Phillips,Michael Kerrigan,Time-Life Books, 1999)对部分译文和专有名词的翻译进行了订正。注释内容据维基百科等互联网资源添加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北地区的各个民族在20世纪上半叶日渐疏离他们的文化根基。不过,他们据以表现本民族个注的古代故事与传说却并未在外来影响所带来的社会压力下销声匿迹,而是令人瞩目地重新出现在北极当代生活的最前沿。

为弗拉哈迪1922年影片《北方的纳努克》推出的公共招贴

美国探险家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于1922 年制作的著名影片《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①将片中的那位因纽特人(Inuit)生动地表现为一个野性十足的英雄。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北极的各个民族一直为外人对他们的种种看法所苦恼,在那些人的眼里,他们要么是弗莱厄蒂所刻画的高尚的原始人,要么是依赖福利施舍的“社会问题”。

因纽特人是属于遥远时代的快乐和勇敢民族的形象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才在人们的脑海中消失。当时,加拿大出版的两部著作——莫厄特(Farley Mowat)的《养鹿人》(People of the Deer)和哈灵顿(Richard Harrington)的《北极人的面貌》(The Face of Arctic)——吸引了人们对因纽特人极端艰苦的生存条件——许多人挣扎在饥饿的边缘——的关注。莫厄特对加拿大政府处理因纽特人的方式进行抨击,在公众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并被政府官员愤怒地指责为毫无根据。

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加拿大政府终于承认存在这个问题,并着手进行处理,办法是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强加在因纽特人的头上。在20世纪40年代,加拿大北部地区就已经被划分为12个爱斯基摩人登记区(Eskimo Registration Districts),每个因纽特人也都得到了一个号码标签,要求挂在脖子上。此时,加拿大的某些因纽特人群体已被强行重新安置到永久性定居点之中;报章也出现了猎手们的狗被加拿大皇家骑警队(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围捕和射杀的报道。在某些地区,因纽特人曾被要求尝试放牧牦牛和绵羊或饲养绒鸭等新的生活方式。

这是20世纪不同时期反复出现在其他北极民族身上的一个画面。在村子里定居和靠福利救济金或公共部门发放的薪金生活,使土著民族痛失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模式以及一度赋予他们以民族特性的与土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它还助长了对北极地区各种传统文化的敌意。

在一些地方,孩子们被安置到寄宿学校之中,学习外国语言。北美洲的基督教传教团也试图消灭萨满教习俗。

文化复兴

但是,在这一时期,北极各民族也发起了反击。他们组成自己的政治和文化团体,打开通往过去同时又通向更好未来的大门。1956年,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和俄罗斯的萨米人创建北欧萨米人理事会(Nordic Saami Council),1957年,因纽特人环北极人会(Inuit Circumpolar Conference)成立,成为各因纽特4族的政治论坛。1998年7月底,来自格陵兰、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的代表在格陵兰的努克(Nuuk)会聚一堂,出席了20世纪的最后一届环北极大会。

不过,本土化形态的复兴和使更广泛的文化影响适合于北极人的认识突出显示了政治上所取得的这些成就。格陵兰图卡克剧团(Tukaq Theatre of Greenland)是许多用民间故和传统文化来探索当代问题的戏剧团体之一。图卡克(Tukaq)这一名称意为“猎叉头(Harpoon Head)”。该团创办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格陵兰的第一个专业剧团。它推出的第一个剧目叫做《奥考茨普基米亚》(Oqautsp Kimia),即《词语的力量》(“Power of the Word”)。接着是《因纽特人》,该剧目曾在整个北极地区巡回演出。

后一个剧目以只存在于神话中的过去为背景,描述的是一个可怕的托尔纳克(tornaq)神。它戴上象征性的白色面具,搅乱了因纽特人的和谐生活,使他们戴上面具,穿上欧式服装。那些因纽特人觉得自己正在失去自己的灵魂,便呼吁他们土地上的古老神灵给予帮助。在因努内鲁普阿尔纳(Inunerup Arna)——意为“活生生的女人”("Woman of Life"),海

母的一种形态——的帮助下,

他们最终得以重新夺回了自己的自由。最后,托尔纳克同彻底打败它的因纽特人开始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来自西伯利亚亚马尔(Yamal)学校的学生在用象征太阳的条带

图卡克剧团的格陵兰演员们力求创造一种由鼓舞和故事会发展而来的因纽特表演风格。剧中所使用的传统歌曲取自丹麦籍因纽特族旅行家拉斯穆森(Knud Rasmussen)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所采集的那些民歌。图卡克剧团在加拿大和美国进行了成功的巡演,成为北极地区其他剧团的一面鼓舞人心的旗帜。它还在创建土著民族戏剧联合会

(Indigenous Peoples' Theatre Association)的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该联合会1980年建立于多伦多。

他们的大部分工作旨在重新发掘一度是因纽特文化核心的元素。20世纪80年代,阿拉斯加因伊特人的切瓦克剧团(Chevak Theater)以传统的膀胱节——庆祝动物和人的灵魂的周期性回归——为基础制作了一出为时三个小时的剧目。剧中,一位西化的阿拉斯加人——物质上富有但精神已死,沉溺于酒精,濒临绝望——通过参与这一节日的传统仪式而恢复了活力。

生于北极地区的作家们也在长篇小说和其他散文写作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们之中最出名的或许是马尔库西(Markoosie)。他于1970年发表了自己的长篇小说《猎手的猎叉》(Harpoon of the Hunter),成为第一位用英语出版作品的加拿大因努 伊特人。该书亦有因纽特文(Inuktiut)版。阿拉斯加本土作家兼教育家蒂卡苏特(Emily Ivanoff Brown Ticasuk)于1982年去世。去世前一年,她出版了以阿拉斯加土著人关于一位萨满的传说为素材创作的作品《有史以来所讲述的最长的故事:魔法师卡雅克》(The longest Story Ever Told:Qayaq,the Magical Man)。

这一趋势在北极各地是明显可见的。作为画家、诗人和音乐家,萨米人瓦尔基亚帕(Nils-Aslak Valkeapaa)已在国际上声名远播。他是驰名的乔伊克(

joik)——萨米人的传统民歌——表演艺术家。许多西伯利亚人还以俄语和他们的本民族语言从事写作。

萨米青年身着华丽传统服装在挪威参加复活节驯鹿赛跑活动。萨米人曾为自己的身份耻辱,而今则骄傲的穿上了民族服饰。

重返家园的斗争

然而,在某些地区,北极各聚落复兴自己文化的渴望却遭到了抵制。他们从事海上捕猎的传统使他们与西方环境保护主义者和监管机构发生了冲突。然而,北极各民族却从南面那些到超级市场和时装商店选购在制造过程中给北极地区带来汞污染的商品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们道貌岸然地向他们大谈特谈环境问题这一点上看出了他们的傲慢品性。他们对那些动物权利倡导者们提出谴责,这些人向来不必以狩猎维持生存,他们的行动则使许多当地的聚落陷于贫困。迄今为止,一个意义重大的成就是恢复他们在太平洋北部海域开展生存捕鲸这一与生俱来的权利,而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捕鲸委员会(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曾禁止在那一带捕鲸。这项权利是通过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因纽特人和楚克奇人的聚落被迫采取和教育科学家与环境保护主义者的一个煞费苦心的步骤而逐步恢复的。

在整个北极地区,为不断提高地方自治水平 而施加的压力也在日渐增加。

20世纪50年代,格陵兰在继续接受丹麦王室统治的情况下获得了地方自治权。20世纪70年代,按照《阿拉斯加土著权利解决法案》(Alaska Native Claims Settlement Act)等立法,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建立了无数本地的公司,当地的聚落可以在这些公司的领导下经营自己的土地并用自己的收益进行投资。

最近的成就出现在加拿大东北地区。1999年4月1日,该地区努纳武特(Nunavut)②的因纽特家园(在因纽特语中意为“我们的土地”)正式成立,使北极因纽特人与加拿大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谈判达到高潮。

按照这项新的协议,原西北地区的东半部分成为加拿大由因纽特人治理的新的努纳武

努纳武特区徽

特家园。这一新的区域占地190万平方公里——大致与欧洲西部面积相当,人口 2.5万,其中85%为因纽特人。该区域起于与萨斯喀彻温(Saskatchewan)和马尼托巴的交界处,止于埃尔斯米尔(Ellesmere)和巴芬群岛。这项协议使因纽特人对努纳武特境内大约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合法的权利,并对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矿物开采权。治理权属于由19名成员组成的立法会议。

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在纳努武特推行因纽特文化和语言的计划。因纽特语(Inuktiut)将成为政府和学校的主要用语,将向在校学生讲授因纽特人的各项传统。为了加大北极熊、鲸鱼和海豹的捕猎限额,现已设立了努纳武特野生动植物管理委员会(Nunavut Wildlife Management Board)。

在1999年4月1日努纳武特行政区诞生几分钟后,绚丽的烟火便映红了地区首府伊魁特(Iqluit)③的整个天空。庆祝活动包括歌唱和鼓舞,以及以海豹、麝牛和北美驯鹿肉为主菜的盛宴。在北极地区痛苦而难忘的宗教、经济和政治殖民化时期,这一地区的文化曾受到殖民者的漠视和贬损。但在20世纪行将结束之际,随着加拿大因纽特人重新掌握自己的政治和文化命运,包括萨米人在内的其他土著群体也以多种方式坚持自己的权利,民俗、宗教和音乐形式的这种遗产正在逐渐显示其作为灵感丰富源泉的魅力。

可以相信,北极的周围地区还会提出与自治有关的更多要求。土著居民将继续复兴和

篇四:因纽特人的狩猎生活

因纽特人的狩猎生活

2013年11月14日,加拿大庞纳唐,前往猎捕北极熊的途中,12岁的Paul Ishlutak蜷在船里保暖。他和弟弟Damien将跟随父亲学习怎样打猎。因为家中子女众多,父亲Levi不得不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辛苦奔波劳作。

2013年10月31日,加拿大Arviat,北极熊和她的幼崽在垃圾场寻找食物。北极熊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活着的代言人,随着全球变暖,北极熊的狩猎平台——海冰正在逐渐融化,这将把它们置于无法捕食的危险境地,饥饿的北极熊开始进入像Arviat这样的人类聚居点。

2013年9月5日,Baffin岛,中弹的北极熊叉开腿坐在冰面上,雪白的皮毛被染成殷红的血色,大张着的嘴和坐姿让它看起来更像一个绝望无助的人。

随后,死熊的尸体被摊在岩石上,因纽特猎人站在一旁,等着血流干净。环保团体批评因纽特人,声称狩猎会导致独角鲸、白鲸、海豹和北极熊数量减少。在美国,华盛顿已经推动了禁止北极熊的皮毛、肉和身体部位进行商业交易的全球禁令,但加拿大因纽特人的猎捕仍在政府的允许下继续着。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北极因纽特人捕鲸鱼)

2013年11月13日,人们围坐在厨房地板上,享受生北极熊肉。因纽特人有生食海豹、北极熊肉的传统,在狩猎结束后生食猎物的肉也是一种庆祝成功的习俗。

因纽特老人Mark和Angie Eetak去除几天前捕获的北极熊皮毛上的脂肪。北极熊的价值,除了可以食用的熊肉,更重要的丰润厚实的皮毛。一张完整的北极熊皮毛可以卖到10000美金以上,这对许多贫困的因纽特家庭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35岁的Levi打猎归来正在清洁他的来复枪,他的女儿打开家里几乎空了的冰箱。对很多靠狩猎为生的家庭来说,主要收入是政府扶持。在这里,一盒牛奶的售价高达10美元以上。考虑到这些暗淡的因素,因纽特人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去猎杀北极熊,就显得不足为奇了。

很多年轻人意识到打猎是没有前景的,所以他们会选择去故乡以外的地方学习和生活。28岁的Brian Tagalik在捕猎时向房子的窗外张望。在北极地区出生,长大后到加拿大南部读书的Brian说,他觉得自己在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祖先正在消逝的传统中迷失了。

在偏远城镇Pangnirtung和Iqaluit,极端贫困、寒冷和孤独感让滥用药物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纽特人的孩子被要求远离父母,去寄宿学校接受教育。在那里,他们远离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虽然最后一所寄宿学校已在1996年关闭,但孤立政策带来的伤害仍在。

“创伤已经一代代地传了下去,很多人酗酒,很多人滥用药物,这里的自杀率也很高,这是个很受伤的地方”。图为28岁的Brian Tagalik来到朋友Dunigan Kolit的墓地旁。Dunigan Kolit在15岁时自杀。

篇五:地理环境对因纽特人的影响

本科学生《文化地理学》课程

学 院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 业 地 理 科 学

年 级 2008 级

姓 名 田 小 丹

学 号 084130079

任课教师 陈亚颦 职 称 教授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系

2011年12月25日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因纽特人为例

摘要: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即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环境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本文以因纽特人为例,试图探讨地理环境对其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并发现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仅影响因纽特人的生理性特征,还影响其饮食、服装、建筑、交通、经济活动、社会关系、文化、宗教等。

关键词:地理环境,因纽特人,雪屋

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地理环境对不同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经济活动层次越低越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特别是自然条件与资源的制约,但同样也有人文环境影响的影子;经济活动层次越高受人文环境尤其是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越明显。因纽特人主要居住在北极圈内外,气候寒冷,极度恶劣的气候条件对其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因纽特人基本概况

因纽特人,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又称爱斯基摩人(Eskimo),主要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分别居住在格陵兰、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属蒙古人种北极类型。先后创制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写的文字。多信万物有灵和萨满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住房有石屋、木屋和雪屋。房屋一半陷入地下,门道极低。一般养狗,用以拉雪橇。主要从事陆地或海上狩猎,辅以捕鱼和驯鹿。以猎物为主要生活来源:以肉为食,毛皮做衣物,油脂用于照明和烹饪,骨牙作工具和武器。

1、历史

爱斯基摩人是大约是在一万年前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属于东部亚洲民族。“爱斯基摩” 一词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来的,即“吃生肉的人”。 因为历史上印第安人与爱斯基摩人有矛盾,所以这一名字显然含有贬意。因

此,爱斯基摩人并不喜欢这名字,而将自己称为“因纽特(Inuit)”或“因纽皮特(Inupiat)”人,在爱斯基摩语中即“真正的人”之意。

由于气候恶劣,环境严酷,因纽特人基本上是在死亡线上挣扎,能生存繁衍至今,实在是一大奇迹。他们必须面对长达数月乃至半年的黑夜,抵御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和暴风雪,夏天奔忙于汹涌澎湃的大海之中,冬天挣扎于漂移不定的浮冰之上,仅凭一叶轻舟和简单的工具去和地球上最庞大的鲸鱼拼搏,用一根梭标甚至赤手空拳去和陆地上最凶猛的动物之一北极熊较量,一旦打不到猎物,全家人,整个村子,乃至整个部落就会饿死。因此,应该说,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爱斯基摩人无疑是最强悍、最顽强、最勇敢和最为坚韧不拔的民族。

2、分布

因纽特人主要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分别居住在格陵兰、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

3、生理性特征

尽管来自亚洲,但由于长期生活在极地环境中,因纽特人同亚洲的黄种人已经有所不同。他们身材矮小粗壮,眼睛细长,鼻子宽大,鼻尖向下弯曲,脸盘较宽(外鼻比较突出,上、下颚骨强有力地横张着,因头盖正中线像龙骨一样突起,所以面部模样呈五角形),皮下脂肪很厚。粗矮的身材可以抵御寒冷,而细小的眼睛可以防止极地冰雪反射的强光对眼睛的刺激。这样的身体特征使他们有令人惊叹的抵御严寒的本领。但是因纽特人耐寒抗冷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日常所食的都是些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

二、地理环境对因纽特人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因纽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理特征的影响

由于长期生活在极地环境中,因纽特人同亚洲的黄种人已经有所不同。极寒地区的植物极少,氧气不充足,人体内的蛋白质被利用率低,从而导致因纽特人身材矮小粗壮。粗矮的身材也可以抵御寒冷。由于极地地区冰雪覆盖,反射的强光对眼睛的刺激大,在长期的环境适应中 使得眼睛细长,眼角皱襞发

达。鼻子宽大,鼻尖向下弯曲,脸盘较宽,皮下脂肪很厚。外鼻比较突出,上、下颚骨强有力地横张着,因头盖正中线像龙骨一样突起,所以面部模样呈五角形。这样的身体特征使他们有令人惊叹的抵御严寒的本领。由于克服极端的环境生活,在人类学上引起注意。

2、对饮食的影响

由于极寒地区的植物较少,因纽特人主要以肉食为主。在北极地区狩猎是爱斯基摩人的“特权”,他们世世代代以狩猎为主。在格陵兰北部,他们在冬夏之交猎取海豹,6~8月以打鸟和捕鱼为主,9月猎捕驯鹿。而在阿拉斯加北端,全年以狩猎海豹为主,并在冬夏之交猎取驯鹿,4~5月捕鲸。

“爱斯基摩人”是印第安人送给他们的一个带有嘲笑性质的名称,意思是“吃生肉的人”。不过因纽特人的确吃生肉,而且他们更喜欢保存了一段时间并稍腐败的肉,因纽特传统观点认为将肉做熟实在是对食物的糟蹋。其实这也是对北极寒冷的一种适应,在外打猎的人是没有希望随处生火的。因纽特人的传统食谱全是肉类:海洋里的鱼类、海豹、海象以及鲸类,陆地上的驯鹿、麝牛、北极熊以及一些小动物。

3、对服装的影响

由于北极地区气候寒冷,且因纽特人以打猎为生,驯鹿皮、熊皮、狐皮、海豹皮,甚至狼皮都是做衣服鞋子的主要材料,所以其衣服能最好地抵抗北极的严寒。

有的地区,妇女穿的裤子和靴子连成一体。儿童的衣服多是从头到脚连成一体,只在臀部部位开一个洞,平时这部分自然闭合,不用担心冻坏孩子。爱斯基摩人的衣服十分巧妙地运用了空气的物理性质――热空气不会向下散逸的原理。在北极地区生活的其他民族也有类似于爱斯基摩人的衣服,但是没有爱斯基摩人的保暖,且便于活动斯基摩通常上身只穿一件厚厚的皮祆,不穿内衣,皮袄很轻,下面虽然敞着口,但暖空气向上升,所以不会从下面散失。皮袄带有连衣帽,系得紧紧的,以防热量从上面散失。如果感到很热,只需稍稍松开帽子,让暖气流走。连衣帽的边缘镶有狼灌皮或狼皮,因为这两种皮与其他毛皮不同,所以人呼出的水气不

会在上面凝结成冰。外出打猎或活动不多时,爱斯基摩人再穿上宽大的风雪外衣,这种外衣的毛皮朝外,主要功能是防风雪。

4、对建筑的影响

北极地区冰川广布,由于没有木材、草泥,他们只能就地取材,用雪块建造房屋。加拿大北部地区常年大风不断,气温极低,帐篷无法御寒,所以这一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建造了有名的圆顶雪屋——伊格鲁(igloo)。建筑方法是先将冰块交错堆垒成馒头形的小屋,再在冰块之间浇水,很快便冻成一体,密不透风。绝对称得上是无污染建材,无公害施工。

为了保暖和安全,雪屋的门洞开得很小,身材小的人也

要弯着腰才能进去,身材高大的人恐怕要爬进去了。有些

雪屋根本没有门,而是在盖好雪屋后从地上挖掘一条通道

作为门,这样室内就更暖和了。

屋顶上要开一个通气孔,以免屋内过热使雪砖融

化。建好雪屋后,把睡觉的地方垫高,方法是把一边

的雪堆到睡觉的地方,再铺上兽皮等物。

爱斯基摩人通常要在入口外挖一个雪下通道。这个

通道从两方面保持室温:第一,由于通道在雪下,因

而风、冷空气不能直接进人屋内;第二,由于采用地

道入口,暖空气向上聚集在屋内,人睡觉的地方就暖

和多了。

推荐访问:寰宇野生捕鲸鱼 捕鲸鱼方法 冰岛人捕鲸鱼 猎捕鲸鱼视频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北极因纽特人捕鲸鱼》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北极因纽特人捕鲸鱼》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