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时间:2024-05-19 18:32:54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 江 城 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

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

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总觉得用"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撼人心魄"这些词来

形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似乎还是不够表达出词中散发出的那种难以形容的气势,惟有用"千古绝唱"来给这首豪放词一个定位。

这首词通过冬猎盛况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关心国家的完

整统一、反对敌人入侵的强烈愿望。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

壮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杀敌卫国的

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老夫聊发少年狂",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

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

应言老,却以"老夫" 自嘲,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

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刚刚

四十就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

的迟暮之感。但是“老夫”并不服老,“牵黄”、“擎苍”

勾画出一位赳赳武夫的形象。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

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

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

伍,千骑奔腾,腾空越野,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

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

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

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

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

的倒装。苏轼是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贬的,所以他拿

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

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当然是天狼

星,星象里是主侵略杀伐的。雕弓是弧矢星,就是猎户座中

间那三颗以及周围其他各星,组成弓箭的星象。中间那三颗星,就是箭矢,连成一线向西北延伸就是天狼星。在星空中就是弯弓向西北射天狼的景象。 苏轼用的这个典故还不是最早的。屈原在《东君》里有“举长矢兮射天狼”,这里要射的是楚国西北方向的秦国。

当年北宋统治者比较软弱,经常受周边少数民族侵扰。西夏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北宋西北,今甘肃宁夏一带,都城在银川。其中的“西北望,射天狼”就是影射宿敌西夏王国。作者在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

这首词由描写打猎场面引向抒发爱国豪情,把打猎习武与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联系起来,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操。这一思想内容,在同时代的词作中是不多见的,因此,它无愧是苏轼词中的名篇,是其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篇二: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朝 苏轼

1.本文共用了哪三个典故?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 1.词中“太守”不是指 作者自己(苏轼是知州,不是太守);“孙郎”这里借指 作者自己(苏轼)。

2.本词上片写景,描写了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片言志,抒写了词人 渴望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这首词起句这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文。

B.“亲射虎,看孙郎。”作者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4.全词抒发了作者为国家效力疆场、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以上选自2011届中考文言文诗文考试篇目点击)

5.“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词的题目。词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词人是如何塑造这个形象的?

《江城子》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4.主题 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 年)冬苏轼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作者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抒发了自己渴望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全词感情奔放,气概豪迈。

5.(二)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28分)

上阙描写了太守出猎的壮观场面,下阙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6分)

 含义: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赦免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

 好处: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7.写出猎时装束威武和气势之盛的句子是哪句?(3分)

装束威武和气势之盛的句子: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8.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抒写自己出猎时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亲射虎,看孙郎。(3分)

9. “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怀?(5分)

 表达作者渴望杀敌立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并答题。

①本词上片以__叙述_为主,下片以_抒情_为主,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

②词中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 卷 挽 射

③全词的点睛之笔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3、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

4、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5、说说“遣冯唐”“ 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

三 《江城子·密州出猎》

1 词中生动描绘千百猎手满山遍野的威武气势的词句是

千骑卷平冈

2 词中动用典故既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又含有对朝廷的贬谪的不满情绪的词句是

亲射虎,看孙郎。或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 词中表现作者决心报效祖国,立功边疆,实现报国壮志的词句是

西北望,射天狼。 4 古诗词中,有许多运用典故表情达意的语句,请写出这样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 《行路难》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词中表现作者满怀壮志,希望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家效力,有机会建功立业的词句是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 词中与"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意思相近的词句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写出猎的壮阔场景的句子是: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2.表现作者出猎时意气风发,洋溢英雄豪气的句子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3.表现作者豪情满怀,无所畏惧的句子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4.表现作者希望朝廷委以重任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表现作者为保卫边疆杀敌立功的决心和非凡气慨的句子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7、《江城子 密州出猎》表现诗人报国之志的词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2分)

2、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这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示例: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意思对即可。2分)

2.①希望得到朝廷重用②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意恩对即可。一点l分,共2分)

1.“千骑卷平冈”一句中,“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用一个“卷”字极言行猎之快,将热闹的狩猎场面表现无余,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用字精炼传神。

2.请用生动的语言再现出猎的壮观场面

答:太守今日意兴勃发,要出城打猎。他头戴锦帽,身披貂裘,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如风般地飞快越过小山冈。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作者借典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愿望?

答:作者以魏尚自喻,表现了希望重新获得朝廷的重用的愿望。

4.结尾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作者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

5.首句中“狂”字的作用

答:定下全词的感情基调,是诗眼所在。下文的内容围绕“狂”字展开:出猎场面的壮观;作者的不服老自比孙权的豪迈;希望重获重用决意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等等都是“狂”的体现。

6.“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答:亲射虎:作者要像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里诗人以孙权自喻,暗示自己也有孙权那样的雄才大略,表现作者的少年狂气。

遣冯唐: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遣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射天狼:天狼即天狼星,词中喻指从西北来犯的西夏军队,作者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这是首典型的豪放词。

B. “为报倾城随太守”是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随太守前去打猎。这里的“太守”是苏轼的好朋友。

C.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D.“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贯穿全篇。

8.比较以上三首词在思想感情方面的异同,将探究结果写在下面。

同:都抒发了想要报效国家的爱国感情。

异:《渔家傲 秋思》还表现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悲愤。《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白发生”也表现了壮志难酬的悲凉。《江城子》则突出了作者的少年狂气。

篇三: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①发少年狂②,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③,千骑④卷平冈⑤。为报⑥倾城⑦随太守,亲 射虎⑧,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⑨,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⑩?会挽雕弓 如满月⑾,西北望,射天狼⑿。 【注释】 ①聊 :姑且。 聊 ②狂 :豪情。“左牵黄,右擎苍”,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黄,黄犬。擎,举,向上 狂 托住。苍,苍鹰 ③锦帽貂裘 锦帽貂裘: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锦帽貂裘 ④千骑 千骑:古代一人一马成一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千骑 ⑤卷平冈 卷平冈: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⑥为报 为报:为了报答。 卷平冈 为报 ⑦倾城 倾城:万人空巷,倾城而出。 倾城 ⑧亲射虎 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 《三国志·吴志·孙 亲射虎 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 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⑨酒酣胸胆尚开张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酒酣胸胆尚开张 ⑩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 持节云中,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 唐列传》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 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 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 ,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 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 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节,兵符,古 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 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11)会挽雕弓如满月 会挽雕弓如满月:会,会当,将要。挽,拉。雕弓,弓背 会挽雕弓如满月 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圆月。 ⑿天狼 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 《楚辞·九歌·东君》 :“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 天狼 “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⒀密州 密州:今山东诸 密州 城。 ⒁太守 太守:指苏轼自己。 ⒂尚 :更。 ⒃霜 :白。 太守 尚 霜 【典故】 1) 孙郎 - 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

识 2) 冯唐 -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 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 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3) 天狼 -天狼星; 用天狼星比喻敌人(即辽国与西夏) ,表达了作者爱国,想要为国杀敌,报 答国家的胸怀。 【译文】 姑且让老夫我表现(展示)一下少年的轻狂(或狂傲) ,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随从将 士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 率领随从和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 我要像昔日的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你会派遣人拿着符 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要紧握强弓,把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的弓上, 看准西北的敌人,狠狠地射杀敌人。 【赏析】 (1)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 1075 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 州。据《东坡纪年录》 :“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 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 白羽犹能效一挥。 ”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 与这首 《江 城子》类似。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 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 “近却颇作小词, 虽无柳七郎风味, 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 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 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密州 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这首 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 自真实。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如《十拍子》 :“强染霜髭扶翠袖, 莫道狂夫不解狂。 狂夫老更狂。”苏轼时年四十, 正值盛年, 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 又言“聊发”, 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

,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 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 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 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 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 难平。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 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 的信任和重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 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 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其“狂”字下面潜涵的赤诚令人肃然起敬。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 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 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从艺术表现力上说,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 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动形象。全词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 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 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久弥珍的名篇。 (2)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 打猎,对于一个职业猎手,是家常便饭;而对于苏轼这样年已四十的地方官来说,就不能不算 一次壮举了。词中就是从表达他出猎时的激动心情开始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是古代年长 男性的自称,切合作者的年纪和口吻。“聊”,是姑且的意思。这句说,老夫今天要发一发小伙子那 种“狂劲儿”了。“左牵黄,右擎[ qíng 举起] 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

篇四:苏东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苏东坡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作者:陈安亮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来源:《科教创新》2013年第03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不少宋词选本标注作于神宗熙宁8年(1075年)冬,应是可信的。东坡先生熙宁7年冬来任密州知州。当时密州“蝗旱相仍”,“盗贼渐炽”,“饥寒之民,所在皆是”,以至堂堂知州不得不采杞菊充饥,还时常与通判刘庭式环城拾取弃婴。面对如此现实,他一方面请求朝廷宽减赋税,停止“榷盐”,一方面率僚属抗旱、灭蝗,又大力整治社会秩序,惩办恶吏,同时几次祈雨常山(我们不能苛求他不迷信),或许天感其诚,这年春、夏都降过雨,灾情有所缓解,民困得以渐苏,社会秩序大体安定。作为一个爱民的知州,他才会有兴致去打猎,才会有词中所说民众倾城相随的情景。至于地点,有人说是常山,似不妥。因为常山虽算不上高峻,却也突兀而立,不是“平冈”,所以出猎地点应是城东、城南一带低矮的丘陵地段。

从内容上说,上片主要是叙事。作者通过凝练语言的描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场面开阔、气氛热烈的出猎场面:官员几十,军士上百,军旗猎猎,战马萧萧,苍鹰盘旋,黄犬驰奔,弓响铮铮,箭飞飕飕。灌木、荒草中狐惊兔恐,狼奔豕突。太守本人厕身官兵之中,一扫儒雅之气,俨然心雄万夫,张弓如满月,箭发似流星。围观的百姓,群情振奋,欢声雷动……

这片词,没有着意抒情,但豪情跃然纸上。先看首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写此词时东坡年甫40,却以老夫自称。固然,古人寿命短于当今,否则也不会有“人过七十古来稀”之说了,但自称老夫并无颓唐心态。“聊发少年狂”,正蕴含了英姿飒爽、精神焕发,不亚于少年的豪情。结句用典,《孙权传》载:建安23年10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在今江苏丹阳东)。此句本是叙写自己为酬谢全城父老跟随自己出猎,所以亲自张弓射猎(密州当时未必有虎,虎泛指猎物而已)。但既以孙权(仲谋)自况,也就自然地流露出了慷慨豪情。因为三国时虎踞江东的孙权,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值得称道的人物。后于东坡先生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就很推崇他,其词《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词的下片抒情言志。首句“酒酣胸胆尚开张”,说自己乘着酒兴出猎,胆气雄壮,是满怀豪情的自然抒发。“鬓微霜,又何妨”,则表达了老当益壮、乐观豁达的心态。持节一句用典,《史记·冯唐列传》记载: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东北)太守魏尚打败入侵的匈奴骑兵,上报战绩时因所报斩敌首级数比实际情况多六个而获罪被削职。汉文帝身边一个年老的郎官冯唐向文帝进谏,说对魏尚处理过重。文帝派他持符节(古时帝王派出使者的凭据)赦免魏尚,让他复

任云中太守。作者来任密州知州,是因对王安石新法一些条款不满,在朝廷受排挤所致,觉得与魏尚景况相似。所以希望有冯唐那样的人为自己说公道话,让朝廷起用自己,使自己能一展雄才,实现致君尧舜上的愿望。此句表达了奋发向上,切望有所作为的情结。结句中,“天狼”是星名,《晋书·天文志》中说,天狼出现,必有外敌侵掠。当时宋朝西北有西夏,北有辽,均为强敌,边患严重。东坡先生一直主张训练士卒,抵御外侮,所以此句正是抒发了自己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以建不朽功业的雄心壮志。

整首词,气势雄浑,感情豪迈,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词,盛起于晚唐、五代。东坡以前,晚唐温庭筠、南唐李煜文子、宋代张先、晏殊文子、柳永等已因词作蜚声文坛。尤其柳永,擅长铺陈,喜用俗语,对词的发展有贡献,柳永词作甚多,流传甚广,乃至“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但东坡先生之前,词并未突破花间、尊前的藩篱,词作总不过是咏风花雪月,吟离情别绪。东坡先生生性旷达,在词作上有意创新。写这首词后不久,在给好友鲜于子骏信中说:“数月前,猎于郊外,收获颇多。得词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足见其用心。他后来许多词作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山下兰芽》、《念奴娇·大江东去》、《临江仙·夜饮东坡》等都洋溢着放达情怀,以至大大影响了后来的陈与义、张孝祥、张元幹、辛弃疾、刘过、陈亮、刘克庄诸辈。词坛上才出现了大量基调激昂、感情豪放的作品。可以说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之后,词坛才有了婉约、豪放两个流派之分。因此东坡先生这首词,是开了豪放词的先河。

物换星移,东坡先生故去近千年了,然而我们如今吟咏这首词,仍被它表达的奔放的激情、豪壮的气概深深感染。这首词当之无愧地是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篇五:二二、苏轼词二首(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二、苏轼词二首(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写作背景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他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任密州知州。次年春夏,密州天旱,旱蝗灾害相继发生。苏轼曾到位于东武(今山东诸诚)西南二十里的常山祈雨,后果然得雨,他再往常山祭谢,并开云泉、建云泉亭。同年十月,常山之庙整修一新,苏轼再往祭谢,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苏轼写下了一系列作品,这首《江诚子·密州出猎》最为人们称道。作者在《与鲜于子骏书》中曾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指的就是这首词。

三、文学常识

1.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作为杰出的词人,他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也有学者认为是蔡京)并称“宋四家"。苏轼提携后人,有“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

2.苏轼的创作标志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最高成就。他散文辨析说理,精到透辟,富有气势,后人有“韩潮苏海”之说。他的诗歌,题材广阔,风格多样,意境深邃,富有情味。他的词摆脱崎丽宛转之风,扩大了词的题材,沁人耳目,又不拘格律束缚,在词的发展史上创立了豪放一派。有《苏东坡集》传世。

四、加点字

1.江城子:词牌名。

2.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3.聊:姑且。

4.狂:豪情。

5.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驾着苍鹰。

6.锦帽貂裘: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7.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形容从骑很多。平冈,指山脊平坦处。

8.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了酬答满城人都随同去看打猎的盛意,我亲自射虎,请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射虎的英姿。 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9.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节,兵符,带着传达命令的符节。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挽雕弓如满月:会,会当,将要。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圆月。

11.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密州:今山东诸城。

五、典故用意

1.孙郎:自喻孙权,虽年纪已老,仍有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2.冯唐: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3.天狼:表达了作者爱国,想要为国杀敌,报答国家的胸怀。

六、译文

姑且让老夫我表现一下少年的轻狂,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起苍鹰。随从将士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和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昔日的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犹如微霜,这又有什么关系!什么时候你会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要紧握强弓,把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的弓上,看准西北的敌人,狠狠地射杀敌人。

七、课下笔记

百姓倾城,出行观猎;上阕写景,出猎场面,气势宏大

自比孙郎,亲自射虎。狂的原因:两鬓微白,壮志不改

自比魏尚,杀敌报国下阕抒情,建功立业,豪情壮志

八、理解性默写

1.《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

2.描写太守形象的语句: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3.描写出猎队伍的语句:

千骑卷平冈

4.表现苏轼豪迈气概的语句: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5.表现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句子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九、诗词鉴赏

这首词,写的是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苏轼在山东密州任上的一次似乎狂放无羁的狩猎生活。写的是生活,叙述的是情感,描绘的是人生的底蕴。喜欢诗的人,也是喜欢、热爱生活的人。这是很值得阅读的好诗。

全词可分为上下两阕。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豪放的思想。

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起句陡兀,“老夫聊发少年狂”, 他写这首词时节三十八岁,却自称"老夫",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词中词人“左牵黄,右擎苍”的英姿,“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亲射虎”的这种威风,这种豪气,与东吴孙郎亲射虎的情景相比,毫不逊色。“狂”统领全诗。苏轼当时胸怀报国志向,虽然暂时受挫,但并未彻底灰心,仍旧对建功立业抱有希望。年岁不算太大,还来得及发一发少年一般的“狂”傲之气,作出一番事业来。一个“狂”字,写尽作者积极向上的心态,过人的胆识和豪气。 “为报”句写出太守与人民的亲切关系和颇为自负的豪情。

下阕由实入虚,就个人情绪,抒发感怀。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的万丈雄心从未消失的英雄本色。怀激情而又报国无门的沉闷胸怀的恣意发泄:“鬓微霜,又何妨”,希望像冯唐一样,“挽雕弓,射天狼”的慨叹。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能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喻指辽和西夏。此处用典,在做到言简意赅的同时,更能把读者的视野无限地扩展,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生动形象,使文章更有张力。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整个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这决不仅仅是他的生活的素描,而是其爱国情怀的自然流露。也是他人生底蕴的生动描绘,是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生动写照。总之,低吟这首词的余味是隽永绵长的。

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也十分生动形象。

十、句子赏析

1.汉聊发少年狂:记叙此次出猎的状况。苏轼此时38岁便自称“老汉”,颇有悱恻意味。开首说老汉本不应狂,而本身却要聊且发发少年人的激情狂态。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刁裘千骑卷平刚: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带领浩繁的侍从,纵马疾走,飞快地越过小山冈。阐明这是一次配备齐备,人数浩繁的热繁华闹的打猎。“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心情昂扬,精力充沛。

2.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写作者为报答人们倾城而出来旁观太守打猎的美意,他要像昔时的孙权那样亲身挽弓马前射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录在一次出行中,孙权的坐骑为虎所伤,他镇静地在马前打死了山君。这就在

浓墨重彩地描画出猎的大众局面后,又出格凸起地表示了作者的少年狂气。

3.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写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呈现了一点青丝又有什么关系呢!作者并不在意本身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但愿朝廷可以重用他,给他时机去树立功业。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传记》记录:华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用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宥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分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本身呢?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最后作者表述了本身企望为国御敌犯罪的壮志,说到那时本人必然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曩昔。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戎行。苏轼在结句表达了本身要报效国度,关心国度命运的爱国肉体。 十一、经典例题

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3.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词人 渴望报效国家 的豪情壮志。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5.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

6.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C)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7.“少年狂”的“狂”字表现了什么?

答:表现了苏轼生性豪放,不受拘束的姿态。

8.那么“狂”又表现在哪里?他怎么狂呢? 答:狂在“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狂在“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的英姿;狂在“千骑卷平冈”的阵容;狂在“为报倾城随太守”的场面;狂在“亲射虎,看孙郎”的气概;狂在“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的信心,作者已经“鬓微霜”了,还想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狂在“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忠心;狂在“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

9.上片中“”一词形容随从之多,“一词形容随观者之众,“”一词极言人群行走之快。下片中,“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一句,表明词人人虽然年事已高,但还有 。

10.从词中“一词可知出猎的季节是冬季。作者在词的上片写打猎的威武场面,用“ ”一字总领下文,突出了豪壮之气势,而“ ”一字又透露出

作者隐约的怨愤之情。

11. 全词抒发了作者;委婉地表达的信任,到边关抗敌的 愿望。

12 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诗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1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这是首典型的豪放词,体现了苏轼的词“豪迈奔放”的特点。

B. 这首词上片以孙权自比,写出猎的阵势,气概豪迈。

C.词的下片写请战,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情豪志壮。

D.词中通过“老夫聊发少年狂”表现出作者对朝廷的厚望,其中“狂”字,贯穿全篇。

14. 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A.全词通篇纵情放笔,挥洒自如,风格豪放。

B.在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威武英姿和豪情满怀。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作者被贬密州后,对朝廷的怨愤之情。

D.结尾两句卒章显志,极写作者杀敌报国的爱国情怀。

15.文章以一个“”字为词眼,而这词体现在三方面:

① ② ③16.文章通过渲染一幅壮观的出列场面,塑造了一个满英雄豪气 、 意气风发 狂飙似的人物形象。

十二、我的感想

这一篇整理来得真快,我还是比较喜欢整理古诗词。

这首词很有意思,好久没有读到这么豪放的诗词了。以前的诗词多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要不就是“如闻泣幽咽”,连苏轼也写过“十年内生死两茫茫”。我个人还是比较豪放派的词的。苏轼的人生和政治生涯也算比较悲惨了,到了密州这个小地方,就差赶上刘禹锡了,还能有如此的雄心壮志,没有意志消沉,很了不起!

初一(2)班

王泰戈

推荐访问:出师表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密州出猎平庂 苏轼的奇闻异事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