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首页 > 写作技巧 > 正文

西湖花港观鱼牡丹亭

时间:2024-04-27 02:52:05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杭州牡丹亭植物配置

杭州牡丹亭植物配置

在我国园林发展史上,以园林植物作为专类布置的方式出现得很早.开始也以实用栽培为主,带有园林游赏性质的形式.如<诗经>中的芍药栽培;<离骚>中的滋兰九畹,树蕙百亩①;楚襄王的兰台宫等.

至两汉的宫苑布置,如长杨宫、棠梨宫、葡萄宫、扶荔宫都是较大规模分别采用垂柳、梨花、葡萄和热带果木等园林植物来作专类布置.

至魏晋六朝,历经唐宋,以迄明清,竞相提倡,因此又有不少象洛阳名园等专类园出现.溯其历史已有2000多年,其布置手法和栽培技术有很多足以参考和借鉴.

解放后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杭州园林中的专类园的布置形式,也得到一定得重视.如花港观鱼的牡丹园,以牡丹为题,创造一定的意境,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一时胜赏,为群众所喜爱.

一、牡丹园

牡丹园平面图

牡丹亭

“疏影横斜”-- 梅影坡

* 牡丹园为“花港观鱼”的主景之一,该园牡丹种植采取假山园的土石,以土带石的散置处理方式。为了保护好牡丹,免遭践踏,在平面布置上,用曲折小道将园划分为10余个大小不等的小区,环拱牡丹亭。为避免园路纵横交叉过多,使人产生杂乱无章的感觉,该园采取降低路面标高,让小道隐藏于各小区之间的做法,使游人在远眺园景时,仍成为一个有机的正题,包吃艺术构图的完整性。在早中各种牡丹的中心校区,结合地形设有自然式平台,以“疏影横斜”的诗情表达其意境,用黑白卵石石铺砌成树形图案,近旁种植红梅一株,根茎相连,形成一体,视之如梅之倒影,故名“梅影坡”。

* 艺术构图上,采取假山园的土石结合,以土带石的散置处理方式,并参照我国传统花鸟画的牡丹与花木、山石相结合自然错落的画面来布置。

* 在平面布置上,为保护牡丹勿遭践踏,用小道将园划分为十余个小区,环拱牡丹亭。为了避免园路支离琐碎之感,设计上降低路面标高,让小道隐藏于各小区之间。在远眺园景时,仍为一个整体,保持了构图的完整性。

* 牡丹夏季忌烈日照晒,需树影不大乔木适当庇荫。为增添秋景,多配植常绿树和色叶树种。作为配景花木的花期避免与牡丹同时,以免减逊牡丹的姿色。 * 牡丹园的配景树种主要有:槭类、松类、梅花、杜鹃、匍地柏、红叶李、桂花、常春藤、络石等。为增添花景,延长观花期,园内配植大量芍药。

* 应用我国绘画艺术的概括手法,在断崖岩壁选种盘曲多姿的古木苍松,加强假山的缩影错觉。每个小区侧重点不同,有的以花木为重点,山石为辅;有的以山石为重点,花木为陪衬,与牡丹做有机的配合。

在花木与山石配置时,采取“梅边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旁之石宜瘦”的构图手法。觅疏树以就石,觅石以就树,组合成各种不同的画面。

* 牡丹园内,目前栽植以花色品种较多的山东菏泽牡丹为主。由于杭州夏季炎热,日照强烈,影响牡丹的植株生长发育,出现花朵零落,提早落叶,易发秋梢的弱点,为此,近几年栽植了一些宁国牡丹。宁国牡丹花色品种少,但能适应牡丹园的立地条件,花盛叶茂,植株生长茁壮,观赏效果好。考虑增强突出牡丹的主景特色,除增植宁国牡丹的品种外,继续对菏泽牡丹做栽培试验研究,进行菏泽牡丹和宁国牡丹的杂交育种定向培育工作,逐步达到选优更替。

Ps:牡丹园,丘阜隆起,最高处建牡丹亭,绕亭植有各种牡丹、芍药数百本,按不同品种分为十多个花境小区块,年年谷雨前后,尽显花中王者风范,国色天香,名不虚传。 红鱼池往前是牡丹园,全园面积约1万平方米,纵横交错的鹅卵石小路把全园分割成18个小区。园内栽培 了数百株色泽鲜艳,奇香异常的名贵牡丹 ,如魏紫、姚黄、绿玉、胭脂点玉和娇容三色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来 自安徽宁国县的“玉楼春”。此外,还配置山石和苍松、翠柏、芍药、红枫、紫薇、海棠、杜鹃、梅树等花木 ,高低错落,疏密得体。

篇二:花港观鱼(牡丹园)简介

花港观鱼(牡丹园)简介

花港观鱼公园概况:相传西湖边有一山为花家山,有一条溪流由此流入西湖,水边鲜花遍地,落英缤纷,花瓣随溪水流入西湖,故名曰: 花港。后南宋卢允升在此修建卢园,以奇花异草而享盛名。画院的画师遂为之作画,名曰花港观鱼。清朝初期,康熙南游,为之提名花港观鱼,并勒石立碑。在时代的变迁中,花港观鱼虽有短暂的兴盛,但大多数时间是一直荒芜着。直到1952 年,公园一期工程施工,1963 年公园继续加以扩建,经过50 多年不断的建设和完善,解放前占地仅2001平米的荒园,现已成为总面积达21.3 公顷(319.5亩)的著名的综合性休闲文化公园。公园地处西湖西南,三面临水,一面倚山: 北临西里湖,东接苏堤,南临小南湖,西倚西山。形成了以花、港、鱼为特色的新型公园。在规划中充分结合原有地形和植被,形成了鱼池古迹、大草坪、红鱼池、牡丹园、密林区、花港六大景区。

花港观鱼现有观赏植物约200 多种,除牡丹以外,以海棠和樱花为主调,以广玉兰为基调树种。各园区也有良好的主题和主景。牡丹园是全园种植构图的中心,应用树种达80 余种,并以牡丹为主调,槭树为配调,针叶树为基调,在春季四五月份形成了一片雍容华贵的花的海洋。

牡丹园景区是花港观鱼的主景之一,也是整个公园立面构图的中心。牡丹园的构图,借鉴中国画的立意和意境,以牡丹为主题,配置山石和花木: 高低错落,疏密得体,虽由人做,宛如天开。牡丹园总面积约为1.28 公顷(19.2亩)。其中栽植牡丹的假山区面积约为0.7公顷(10.5亩)。牡丹园的种植结合土山地形,将全园用迂回的园路划分为11个尺度合宜的小群落(参见牡丹园简图) 。牡丹亭的园路和花台利用天然的湖石,并用沿阶草作为边缘的镶嵌,自然而富有韵味。游人徜徉其中,既可以俯视牡丹的雍容华贵,又尤如置身于一副立体的国画之中,牡丹园的东南部为最佳观赏面。

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题,并充分运用了生态学的思想和原则,结合原有现状环境,在土山上栽植牡丹。牡丹喜半阴,夏季怕晒,因此在植物配置的时候,又种植了一些遮阴树种,西北部种植很多大乔木,如玉兰、石楠、香樟、木荷等作为背景,避免了夏日强烈的太阳西晒。牡丹园的内部稀疏种植了白皮松、鸡爪槭等疏枝树种,部分遮挡了直射强光。同时考虑到避免牡丹凋零后萧条的景象,也需要配一些常绿树种。于是牡丹园打破了传统的牡丹栽植方式,结合自然山石,尺度合宜的小乔木,常绿树种,林下灌木、地被等营造出生态植物群落。牡丹园主题突出,但不单一,在植物的配置上为组合式的植物群落景观。除了在牡丹园的西北部种植了玉兰、石楠等大乔木作为背景外,牡丹园的正立面没有运用高大的乔木,主要运用的小乔木有鸡爪槭、羽毛枫、白皮松、梅,以及修剪的造型树种: 构骨球、黄杨球、蜀桧球、刺柏球等。花灌木有牡丹、杜鹃、芍药、迎春、南天竹,地被植物有沿阶草、中华常春藤等。牡丹园为土石山,高度为5m 左右,是自然山体缩景的应用。因此植物的选择以开阔舒张的树型、耐修剪的松柏类植物为主,没有高耸尖塔形的树型和大的乔木,这在形状上和尺度上都与整个牡丹园相协调,与整体环境相统一。在植物配置时为了突出景观的古朴、优雅,主要材料的选择重姿态,重风骨。如羽毛枫、鸡爪槭树形优美飘逸,松柏类植物突显古拙,这与整个牡丹园的构图和国画的意境相协调,与周围点缀的山石也相呼应。牡丹园的开花灌木以牡丹为主,栽植了品种丰富的牡丹,但除了牡丹外,还栽植了芍药,杜鹃等,这样很好地延长了牡丹园的可观赏花期,色彩绚丽丰富。同时牡丹园季相变化丰富多样,春有牡丹、杜鹃,夏有

西湖花港观鱼牡丹亭

芍药,秋有鸡爪槭、羽毛枫等色叶植物,加上一年四季都可观赏的松柏类植物,整个景观变化中有统一。

篇三: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

1.背景资料

“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连苏堤、西接环湖西路,是一个介于小南湖和西里湖之间的半岛,为西湖十景之一。

据记载,花港原指源出于大麦岭后花家山的一条溪流,为西湖诸源之一。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南宋内侍卢允升曾在花家山(今丁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人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花港观鱼的史称,源出南宋宫廷画师马远所作西湖山水画的画题。清代,康熙南巡至杭时,曾手书花港观鱼景名,并在赏鱼池畔立碑建亭,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旧时的花港观鱼只有一池、一碑、三亩地,亭墙颓圯,野草丛生,除浅水方塘外,一片荒芜。1952年和1955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整修,形成目前这座集观赏、游憩、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公园,今日花港观鱼与西湖杨公堤景区相毗邻,是一座占地30余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园。

2.实习目的

(1)体会各个景区不同的特色,各景区开展的活动内容及服务设施,作为设计的借鉴。

(2)分析全园各景点如何以植物配置形成各自特点。选取园内较好的植物配置成景的实例,如花坛、花台、树坛、孤立树、树丛、树群、草坪或相互配合的例子,分析植物的种类、树木、配置方式。

(3)实地踏察牡丹园局部,对地形利用与改造、园路场地的安排,植物配置等方面评述其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作为设计的借鉴。

3.实习内容

3.1总体布局

公园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的特点,恢复和发展历史上形成的“花”“鱼”“港”的景色,以牡丹和红鱼为主题形成总体布局方案。全园分为鱼池古迹、红鱼池、牡丹园、新花港、大草坪、密林地和红栋山庄七个景区。景区划分明确,各具鲜明的主题和特色,其中以观鱼的红鱼池和赏花的牡丹园为公园的主景区。空间构图上开合收放,层次丰富,主要导游线连贯各景区,组成一个整体的,具有变化虚实对比的连续构图。以草地和植物为主体组景,具有开朗、明快的特色。

3.1.1红鱼池

面积约2.8hm2,位于公园中部南侧,是全园平面构图中心。鱼池四周用土丘和常绿密林围绕,组成封闭空间。鱼池以山石驳岸,低接水面,掇石有聚有散,或隐或显,高低错落,重点处作崖岸散礁,以增加池岸曲折起伏变化。临池水边,栽种了色彩绚丽的花木,声落时,落英缤纷,呈现出“花落鱼身鱼嘬花”的诗情意境。在池中堆土成岛,增加景观层次,以曲桥、土堤与周围园地相连接,水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片。

3.1.2牡丹园

公园主景之一,面积约1.1hm2。在植物造景方面,除突出牡丹花的艳丽姿容与增添牡丹的画意佳趣外,还要求“方多景胜”四季美观。采取以土带石,土石结合的假山园形式,参照我国传统花卉画所描绘的牡丹与山石相组成的错落有致的画面来布置。为了使游人在赏花时能看到每株牡丹的花姿,又保护牡丹免遭践踏,平面布置上用曲折小道划分为18个区,拱环制高点上的牡丹亭。将纵横交叉小道的路面低隐于小区之间,远望不见路,避免因道路而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保持牡丹园完整的艺术构图景观。牡丹亭畔小径一侧,结合地形,

辟设自然平台一处,植古梅一株,梅树下,铺黑白卵石树形图案,犹如梅之倒影。以宋代诗人林道咏梅诗“疏影横斜”的诗情来立意造景,并有现代学者马一浮题名为“梅影坡”。自牡丹亭中眺望,公园东、南、北三面景色尽收眼底。东面,绿树婆婆,遥接湖波堤痕;南面,南屏山葱笼山色被借景人园,密林浓荫后,一湾绿水萦绕,拱桥飞架,港汉连通了西里湖和小南湖,全园水景因此更显灵动,沿水竹树繁茂,禽喧枝头,透露着山野风情;北面,大草坪视野开阔,西里湖波光山影引人浮想联翩。草坪上间以大乔木为主的树丛、树林,既增加了空间林缘线的层次变化,又为游人提供了庇荫、休憩的场所。

3.1.3大草坪

景区面积1.8hm2。采用开朗空间处理,境界开阔。边缘种植大片雪松纯林,与周围景区分开,气势磅礴,构图简洁,与鱼池的闭塞空间形成对比。北临西里湖,境界辽阔,可极目远眺北山一带的湖光山色和六桥烟柳。为打破大草坪空间的单调,草坪中央布置了一个桂花树群环抱而成的闭合空间,构成了空间的多重性。

3.1.4新花港

在公园西部,由人工疏挖而成的自然曲折、宽狭不等的港道,沟通了小南湖与里西湖,发挥小南湖的游览作用,也为公园增添水景。夹港两岸种植四季花木,在岸坡高大乔木的浓荫掩映下,繁花如锦,使花港名副其实。

3.1.5丛林区

在公园西部,与牡丹园相邻。利用原有杂木林,增植常绿阔叶树,结合地形开辟建林间小道,环境幽静,宜于漫步休息。芍药圃与疏林草坪区在公园南部,面积5.5hm2,局部辟为芍药圃。建亭设廊,环境幽静。在小南湖与花港交接处,建水榭式茶室一座,以牡丹园为对景。该区色叶树为主,为公园增添秋色。

3.1.6红栋山庄

红栋山庄位于花港公园西北侧。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造,为杭人高云麟别墅,俗称“高庄”,在湖上的众多别墅中向以幽雅著称。当时,庄内遍植春柳,四围亭台环绕。其内辟有莲池,池中养着各色金鱼。园景以喜竹、夏荷、秋菊、冬梅出名飞庄后小桥,下通湖中,北可观隐秀桥,西能看三台来水,玉泄清流,铮嶸可听。园内园外互相映衬,湖山秀色历历在目。可惜这么优美的一组建筑,在抗日战争杭州沦陷时被破坏殆尽,只剩藏山阁一处。2003年,结合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取山庄之园林意趣,在杨公堤畔花港公园原鱼乐园内易地恢复此庄。如今的红栋山庄,占地面积约4.67万m2,经一番仿明代风格式样的装修后,形成了一组有楼、馆、阁、榭、堤、桥、园、林巧妙融合的休闲园林建筑群,六七幢小楼被分别命题为“红栋山庄”“梦蝶楼”“枕湖居”“云麟湖馆”“画舟梅笛轩”等雅号。现由百年老店知味观经营杭州菜,遂亦名“味庄”。

3.1.7蒋庄

蒋庄位于花港公园内。此庄原为金石收藏家、无锡人廉泉(1868—1932年,字南湖,号惠卿等,其夫人即吴芝瑛)的别墅,名“小万柳堂”,后售给南京人蒋国榜(清末至民国,字苏庵)。蒋得此楼后,改建屋字,并易名为“兰陔别墅”,俗称“蒋庄”。蒋庄是目前杭州保存比较完好的私家庭院之一,傍湖而筑,修竹婆要,以其门对藏山阁,又名“掩水园”。现此庄已辟为马一浮纪念馆,对外开放。建筑东临小南湖,主楼建于1901年,东楼与西楼建于1923年,占地面积3468m2。主楼建筑为中西合璧风格的两层楼房,三开间,通面阔15m,进深12m,单檐歇山顶。四周回栏挂落走马廊,与西楼相接。东楼正面重檐,南北为观音斗式山墙。

3.1.8魏庐

魏庐又名“惠庐”,位于花港公园西侧。其占地面积2000m2,建于20世纪40年代,砖木结构,局部二层,有大小客房十余间。2003—2004年,对魏庐进行了全面整治,使这一

老景点重新焕发出生机,融人了花港公园的景观。在整治中,汲取了中国传统园林布局手法,保持了原来砖木结构的风格。步人魏庐大门,进口处脚下是一段青石阶道,它的西侧是一座古雕方亭,雕刻工艺十分精湛,装饰风格繁花似锦。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回廊迂回曲折,街窗临池,红鱼戏水,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在园林配置上还采用松、竹、梅加以点睛,辅之以观叶观色植物,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庭院园林建筑。

3.2园路设置

全园有东、南、西三处人口,东大门位于苏堤,邻接游船码头,西、南人口设在西山路和南山路上。公园主干道贯穿东西两出人口,另有支路连接各个景区。路宽分3m,2.5m, 2m和1.6m几种,部分小路为1.3m。园路除人口部分外,均随地形弯曲,自然流畅。

3.3竖向设计

公园建造充分利用原来地形,因高就低,全园地是由西向东南倾斜。牡丹园相对高度在10m左右,牡丹亭设于其上,为公园中部制高点。全园地形均作自然起伏,避免平坦无奇。大都采用地面排水,园路低于两侧绿地,兼做排水之用。

3.4植物配置

公园植物配置的艺术较高,对园林植物的体型、层次、色彩的对比组合,作了细致的处理,全园采用孤植、丛植、群植等自然式种植方式,以园林植物组成疏林草地、丛林等不同景观和不同功能的园林空间。观赏植物除牡丹之外,选择了海棠、樱花为主调,广玉兰为基调。力求景色丰富,季相明显。冬季有蜡梅山茶,早春有梅花玉兰,春天有海棠樱花,晚春有牡丹芍药,夏秋有紫薇荷花,秋天有丹桂红枫。每个园林空间的植物景色各具特色,有主有从,各景区主调基调树种均有区别。

牡丹园要求色彩鲜艳,以牡丹为主调,配植槭树,针叶树为基调,配植方式以混交为主,是全园种植的构图中心。牡丹怕烈日喜半阴,为不影响假山园的小比例尺度,园内不用高大乔木,而用树荫不太浓密的亚乔木庇荫。为增加秋色,丰富冬景,配植较多的色叶树、观果树和常绿树。花木配置上为四季景观的需要,以牡丹为主景,同时选用花期与牡丹不同的配景花木,如杜鹃、梅花、紫薇等。

鱼池景区为突出“花落鱼身鱼曝花”的园林意境,构图要求华丽,以海棠为主调,广玉兰为基调,临池水边混交栽种色彩绚丽的花木和水生、湿生花卉。

草坪区在功能上要求开朗辽阔,构图简洁雄伟,主要选用巨型大乔木雪松为基调,樱花为主调,栽植上以小片纯林为主,不用灌木,以免琐碎。

花港一带为起到屏障作用,采用连续的种植构图方式,以阔叶常绿树为基调,春天以樱花,夏天以紫薇,秋天以红枫作为港湾突出部分和岛上的焦点树种。主干道两侧,构图简洁,乔木采用五种,使用自然式,以广玉兰为基调贯穿始终。春季以红色海棠花及白色珍珠花点缀,夏秋以红白紫薇装饰。

全园以广玉兰为基调,将各区统一起来。公园配植大量的红色花木,约占花木的40%,与大面积浅绿色草坪在色彩上产生明显的对比。公园多暗绿色常绿树,大量种植白色、黄色的花卉,以创造明快的园林景色。在混植和分层配植时,注意乔、灌木的形态和叶色绿色度的组合。全园花色色调虽不多,由于花色的色度变化和叶色的绿色度变化,全园园林植物的变化十分丰富。为了延长花期、景色和使四季花开不断,较多采取不同花期的花木混植层配置不同花期的花木在树丛、树群内分层配置不同花期的花木,花期长着株树多,花期短者株数少,同时多采用宿根花卉来延长园林空间的迹象变化和色彩变化。

草花布置,除人口处采用规则式花坛、花带形式外,其余均作自然丛式,置于树丛树群之前,在林缘水边、路旁石畔还疏落地点缀一些多年生宿根花卉,更加突出公园的花景。

4.实习作业

(1)牡丹亭速写

(2)实测大草坪区的空间关系和植物配置。

(3)选取园内较好的植物配置成景的实例进行实测,分别选取疏林草地、水边头、建筑、道路交叉口等不同位置进行从植物配置方法、景观特点、成景方式间尺度关系、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4)实习报告,重点分析花港观鱼从很少的面积扩大到一个大型城市公园时所使用的方法,即如何借题发挥,分别以花港、观鱼为主题内容,延伸发展适合现代生活的公共园园林的内容。

(5)实测魏庐平面图及周围环境。速写其庭院水景。

(张媛编写

)

篇四:花港观鱼 景观分析

花港观鱼公园景观分析

词条:花港观鱼公园(图一)位于杭州西湖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

一块半岛上。南宋时为私家花园,名曰“卢园”,清朝重建,康熙题名“花港观鱼”,解放后1952年,公园一期工程动工,1963年进一步加以扩建。两次大规模的整理、扩建,开辟金鱼池、牡丹园,疏通花港河道,新建花港茶室。

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图二)(图三)、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图四)(图五)、密林地五个景区。位于公园中部偏南处的红鱼池,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红鱼池西面,是颇具匠心的牡丹园,种植有各种牡丹、芍药数百棵,按不同品种分为十多个花境小区块。牡丹园的北面,大草坪视野开阔,西里湖波光山影引人遐想绵绵。草坪上,种植以高大乔木为主的树丛、树林,既增加了空间林缘线的层次变化,又为游人提供了庇荫,休憩场所。

今之的花港观鱼,基本上运用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也吸收一点西洋组景方式(大草坪,植物修剪成形)。园林布局由牡丹园(图六)、鱼乐园、花港和大草坪等四部分组成。园中模山范水,巧于因借,并配置亭台楼阁,花廊水榭,自然空间组织开合收放,虚实相间,互为衬托,聚散有变。全园以鱼、花、港为中心,以港为主体,把假山、池沼、亭台、水榭、小桥、游鱼、花草、人流放置在一个大的环境之中,人工与天然相结合,清幽与雅美相交融,动与静互成,虚与实并济,别有一番幽雅含蓄,旷朗清新的韵味,造就一个“多方圣景,咫尺山林”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2257.htm

2、 陈波,李珏,包志毅 杭州树林草地植物造景分析 《风景园林》 2008(2) 3、 袁剑华 案例分析之杭州花港观鱼公园 2009年 4、 王晓曦 杭州西湖风景区园林规划评价

图一:花港观鱼总平面图

图二:红鱼池

图三:红鱼池总平面图

图四:雪松大草坪

图五:大草坪平面图

图六:牡丹园

图说

图一:花港观鱼总平面图

图片来源:袁剑华 案例分析之杭州花港观鱼公园 2009年 图片处理:陈建坤

图二:红鱼池

图片来源:陈建坤拍摄

图三:红鱼池

图片来源:袁剑华 案例分析之杭州花港观鱼公园 图片处理:陈建坤

图四:大草坪平面图

图片来源:袁剑华 案例分析之杭州花港观鱼公园 图片处理:陈建坤

图五:雪松大草坪 图片来源:陈建坤拍摄

图六:牡丹园

图片来源:陈建坤拍摄

2009年 2009年 班级:环艺0904 姓名:陈建坤 学号:200911290801

篇五:花港观鱼导游词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了花港东大门。门前这座小拱桥,名叫“定香桥”。据说宋

朝时此处有座定香庵,现已改为石平桥。过了小桥,大家看到公园门口挂着一块“花港

观鱼”横匾,这是著名书法家舒同的手迹。舒同是位老红军,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来到这个公园,各位或许会问,“花港”之名从何而来呢?据志书上记载,从前在西

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麓,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经过此处注入西湖,因名“花港”。至于

“花港观鱼”的名目,源于宋朝。宋时有个内侍官叫卢允升,在这花家山下的花港侧畔

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花园别墅,名叫“卢园”。他在园内广种奇花异草,蓄养了数十

种异种鱼。到了南宋宁宗年间,宫迁画师祝穆、马远等创立西湖十景名目时,就把卢园

也列入其中一景,题名“花港观鱼”。

请大家随我一同进公园参观。我们先去看一下右边的碑亭。这个碑亭是在清康熙三十

八年(公元1699年)初建的,到了清同治八(公元1869年)又进行重建。各位请看,

“花港观鱼”四个字是康熙皇帝的手笔,各位细心的团友或许已经发现“鱼”字的写法

跟通常的不一样,是的,鱼字少了一点,为什么呢?原来康熙是信奉佛教的,佛孝最讲

究的是普渡众生,因此他在题字的时候,想到鱼字下面是四个点,而“火”字在古汉字

中也可写成四个点,所以康熙故意在写鱼时少写了一点,表示鱼是在水中畅游,而不是

火中烧烤。大家再来看碑的背面,上有乾隆皇帝书写的诗:“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

身鱼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这块碑的碑阳和碑阴,分别由祖孙两

代皇帝题写,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过去的花港观鱼,只有一池、一碑、三亩地。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分别于1952年和

1955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整修,形成了目前这座占地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公

园。现在我们在浏览花港观鱼时,就好像进入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参观完碑亭,

大家随我再往左边走,只见前面有一座珑玲剔透的湖山石,湖山石后面,是一排

苍劲挺

拔的雪松,新建的花港观鱼,就掩隐在这排雪松后面。

现在我们来到这座幽静的竹院,院内这幢画楼,原名小万柳堂,因后来罢售给上海商

人蒋苏盦,谷称“蒋庄”右边的一亭一池,就是当年康熙题景处,也就是原来花港观鱼

的旧址。

穿过竹院,绕过雪松,前面是一片大草坪。草坪周围种填了高大挺拔的雪松和浓密常

绿的广玉兰林带,使之同周围的景区分开,隔离噪声。这种用植物来分隔空间的处理手

法,突破了中国传统的以墙、篱等建筑划分空间格局的形式。草坪北临西里湖,从这里

可远望苏堤烟柳、西山层林。运用借景手法,突破了有限的园界,伸展了园林景色。草

坪西侧,种、植了一棵红杉树,红杉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访华时赠给我国的礼

物,周总理决定把红杉树苗种在杭州,花港的这一棵,是经培育后为纪念周总理而栽种

的。

草坪一角的假山叠石上建有一阁,就是藏山阁。这里原来属于红栎山庄,即高庄内的

庭园小品,建筑古色古香,毁于抗战期间,现在仅存的是这座玲珑剔透的假山和山上的

鸥渡亭。

花港观鱼在景区的布局上,根据自然地形,不是采用主轴线的导游方式,而是采用不

规则的景区组合,将游客引向主景区。它的整个布局是由牡丹园、红鱼池和松林湾后面

的花港三个部分组成。

穿过大草坪,现在大家来到的是红鱼池,花港观鱼所指的“观鱼”胜景就在这里。这

池中有5000多条红鲫鱼。说到鱼,大家看这座假山像不像一条跃上水面的鱼?顺便告诉

大家,我国是金鱼的故乡,金鱼的祖先就是野生鲫鱼,杭州又是我国金鱼的发源地之

一,早在900多年前的宋朝,杭州就有金鱼,当时最大的金鱼饲养家就宋高宗赵构,他

在宫中既养鸽子,也养金鱼。当时金鱼是在庭院中蓄池养成的,到了元代,逐渐有了盆

养和缸养的金鱼,瑞经过园林工人的培养,已有了100多个品种。不仅如此,我国的金

鱼的品种带回日本,称为“和金”。大家请看,在红鱼池的岸边,还栽种了色彩绚丽的

各和花木,分别是海棠、玉兰、茶花、碧桃、紫薇等。

走完了红鱼池的九曲桥,大家看到前面一处竹制的长廊,称为“濠上乐”,名字取自

庄濠水垂钓怡然自乐的意境。大家可在这里停留观赏。

再往前就是牡丹园。牡丹园位于整个公园的中心,占地1万平方米。大家请年,建于

牡丹园中央那个古朴重檐的八角亭,就是牡丹亭。“牡丹亭”三字为著名文学家茅盾所

题。也许各位已经注意到,我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牡丹亭的顶,都只看到一部分,这种

顶在园林建筑中称“攒尖顶”。在牡丹亭的四周,可以看到各种名贵牡丹400多株,多

数是安徽省宁国县的“玉楼春”品种,花呈粉红色。说起牡丹,大家知道,我国原是牡

丹的故乡,其栽种历史至少已有1400多年。杭州栽种牡丹最早是从唐朝著名诗白居易

在杭州任刺史时开始的,大约在公元822年前后,白居易就把它种在园中。牡丹的原产

地应该在河南洛阳和山东荷泽,牡丹性喜干燥,然而南方多雨的天气给牡丹的栽培带来

很大的困难,因此园林工人引进了适合杭州地区种植的新品种。对了,刚才有位团友

问,为什么牡丹园中还种了这么多芍药?原来是这样的,牡丹一般在4月开花,花期较

短,一株牡丹能同时开很多朵花,但一般只维持7—10天,故有“养花一年,看花十

日”之语。芍药很像牡丹,并且稍迟开花,花期也比牡丹要长,这样就延长了整个牡丹

园的花期。在牡丹亭下东南的一株梅树处,那个用黑白鹅卵石铺成的平台,上有梅树倒

影的图案,就是“梅影坡”,它是西湖园林布局的佳作。梅影坡由马一浮(马衡)先生

题名,借用宋代诗人林各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而造景。牡丹

园里的花木,除春季的牡丹、芍药展姿在花池中外,还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和观赏

特点,因地制宜地配置了较多观花、观叶、观茎的植物,如春有紫藤、杜鹃;夏有栀枝

;秋有紫薇、红叶;冬有腊梅、耐寒(杨妃茶)。观花的有海棠、碧桃、白玉兰;观叶

的有红枫、羽毛枫;观茎的有五针松、白皮松、赤松、罗汉松、匐地柏等,有道是:

“最是江南春好处,一番风信一番新。”这里四时花事不断,无月不花。从整体上来

看,牡丹园好比是一个大盆景,它用湖石、假山、松竹和卵石小径分割成大小面积不等

的18个小区,路面低隐于小区之间,远望看不见路面,避免因道路而造成支离破碎的感

觉,保持了牡丹园艺术构图的完整画面。在造园艺术上,应用了障景和借景的手法,亭

前的八株雪松就起了障景作用,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步移景换,变幻多姿,如同一幅立

体的中国山水画。

从牡丹园下来,山回路转,前面就是密林区和花港,从位置上来讲,它们都位于公园

的西部。密林区得用原来的土丘,种植常绿阔叶的丛林,并结合地形,修建林间小道,

环境宁静,宜于休息。花港乃是得用原有零星水稻田和水塘疏挖而成,大部分是人工挖

掘的,它是沟通小南湖和西里湖的游览河道,把整个花港观鱼公园环抱在水中央。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到了花港西大门,前面这条路叫做西山路,所以花港公园一

度也被称为“西山公园”。整个花港观鱼的导游介绍京到此结束了,谢谢各位

推荐访问:花港观鱼牡丹亭草坪 牡丹亭景观花港观鱼 牡丹亭植物 西湖牡丹亭的景观设计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西湖花港观鱼牡丹亭》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西湖花港观鱼牡丹亭》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