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师母徒弟欢爱小说

时间:2024-04-26 13:31:43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小说阅读师

小说阅读专项练习(师)

还原善意原来的模样

①故事发生在某地的一个小城。

②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寒冷和积雪让整个世界几乎都凝滞了。往日川流不息的马路上,一辆白色的轿车像年迈的老人一样,慢慢地向前蠕动。车上的鲁尼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接到了儿子高烧住院的电话,作为父亲,他必须赶到并守侯在儿子身边。他心急如焚又全神贯注。

③走出不远,鲁尼便看到在前边不远处,有一个蹒跚的身影在晃动。善良的鲁尼似乎连想都没想,就把车子缓缓地停在那个身影旁边。"请问,需要我的帮助吗?"他探出头大声地问道。

④上车的是一个约有六十开外的老者,说前面不远处的农场就是自己的家,上午出来办事,没有想到回来时,公交汽车因雪大停运了,只好徒步走回去。

⑤主动搭载与人方便对鲁尼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善举却非比寻常。

⑥车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滑行,迎面有一辆轿车喘息着踉跄驶来,鲁尼下意识地开始踩刹车,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象醉汉一般,固执地调转车头,向路边撞去,一头撞在大树上。

⑦等鲁尼醒来,他已经躺在医院里,所幸他只是断了两个肋骨,脑部受到震荡。他急于知道老人的情形,护士告诉他,老人做了开颅手术,还在昏迷中。鲁尼心里猛地一沉:自己的好心,竟会给老人带来如此深重的重创,这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虽然他不后悔搭载老人,但想起自己不太富裕的家庭,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⑧老人的家人来了,很友好地握了鲁尼的手,安慰并感谢他,感谢他对老人在风雪中的帮助。即便如此,老人的家人请来的律师还是如期而至,按着当地的法律,鲁尼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承担老人百分之七十的医疗费。

⑨那一年的冬天似乎特别地寒冷,鲁尼觉得心象浸在冰冷的白色里,不知什么时候能走...................................出这长长的冬季。 .......

⑩老人在昏睡了二十多天后,奇迹般地醒过来了,谁也没有想到,清醒后老人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要感恩,不要赔偿,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伤了好人的心。家人楞住了,接着,律师也怔住了,继而,小城里的人被震住了……

⑾小城被感动了,老人的肺腑之言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打着"让善良不再尴尬"、?拯救爱心?的条幅,为仁慈的老人募捐。一时间,爱心像空中飘飞的雪花纷至沓来,收到的善款之多,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更令人钦佩的是,老人又把这些善款全部捐出来,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因爱而遭遇尴尬的好心人。多少年过去了,老人早已离开了人世,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基金却象滚雪球一样地发展壮大,爱与被爱也宛如吻合的齿轮,互相带动,循环传送,小城的人们把人性中最高贵的品质——仁慈善良演绎得淋漓尽致。

⑿在当地举行的最受爱戴的人物评选活动中,人们毫无争议地写上老人的名字。人们这样评价老人:爱原本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当爱心遭遇法律的碰撞,善意被扭曲时,是老人还原了善意的本来模样,让人们可以毫不戒备地去爱,再没有什么能比生活在和谐有情的社会更让人愉悦和欢欣的了。

14.阅读文章②-⑩段的内容,概括故事情节。(每句不超过12个字)(2分)

(1)鲁尼开车搭载老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感恩不要赔偿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分) (2)二人路遇车祸受伤 (3)鲁尼面对索赔担忧

15.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第②段画线的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2分)

15.(2分)(情节铺垫必须有<1分>,背景、心情选其一即可<1分>;至少有一处结合原文。完全不结合全文扣1分)

(1)交代了故事发生背景:时间——傍晚,环境特点——风雪飘飞;(2)同时也为下文鲁尼开车发生车祸的情节做铺垫。(3)“凝滞”渲染了鲁尼焦急的心情。

16. 阅读课文第⑨段,揣摩并以鲁尼的口吻写出其当时的心理活动。字数不得超过80字。(3分)

16.(3分)(1)自己的好心给老人带来重创;(2)他不后悔搭载老人;(3)自己的家庭不太富裕,承担不起医药费。

17.请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的感悟。(4分)

17.(4分)文章讲述了鲁尼帮助老人却遭意外,而老人的感恩让鲁尼的好心从尴尬中摆脱出来,善心得以弘扬的故事。现实生活中也应如此,不要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被扭曲,多些关爱和感恩,可以让人毫无戒备的去爱。

围绕着“爱原本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当爱心遭遇法律的碰撞,善意被扭曲时,是老人让人们可以毫不戒备地去爱”的观点谈1分。结合原文1分;语言表述1分。

吉先生

①吉先生的名字很怪,姓吉,名吉,在中文系开一门很冷僻的课,专讲中国方言。这门课居然很受学生欢迎,第一是吉先生的口才好,在语言上有特殊的天赋,他能讲许多种方言,惟妙惟肖。有人说他如果去说相声,定能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大腕。第二是吉先生为人很随和,没有架子,永远是笑眯眯的样子,对生活有一种相当达观的理念。

②他业余最大的爱好,是逛古玩市场,专找那些小摊子转悠,不时地买回一些小玩意儿,如印盒、印章、玉环、玉佩之类,用行话说他收藏的是杂项。许多年前,他买了一块田黄印石,很得意,时刻带在身上,逮着谁必拿出来炫耀。看过的人都说这是一块黄玉,不是田黄。他哪里肯信,依旧高高兴兴地让人欣赏。那时,当过他硕士导师的甘辛老先生还在世,说:?人说是假,他自认是真,并以此得到愉悦,正如佛理所称‘境由心造’,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③甘老先生最不满意吉先生的,是他的?述而不作?。课上得好,讲义也写得精审,而且时有新鲜见解,但很少加以整理,形成论文和论著。吉先生在这一点上相当固执,他说只要学生听课有所收获,这就行了。

④吉先生当了好多年的讲师,尔后还是甘辛老先生据理力争,以他在中国方言研究上的权威地位,?内举不避亲?,好歹让吉先生升了个副教授。不久,甘辛老先生魂归道山,吉先生在副教授这个职称上就再也没有挪过窝。

⑤吉先生五十有五了。

⑥在导师生前,吉先生每周必有一次上门请教,导师坐着,他坚持毕恭毕敬地站着。导师故去后,他还是每周一次去向师娘请安,不落座,站着问师娘身体如何,生活如何。 ⑦师娘说没见过这么义道的孩子。

⑧师娘说:?你老师走前最挂念的是你什么时候升上教授。?

⑨吉先生说:?做学生的很惭愧,辜负他老人家了。?

⑩?他的学生居然还是个副教授,人家不奇怪吗??

11?是奇怪,也……不奇怪。? ○.....

12师娘叹了一口气。 ○

13有一天,师娘忽然从柜子里拿出一大叠讲义稿,里面还夹着一个大信封,上写:给吉 ○

吉小友。

14?是你老师留给你的,他让我过几年再交给你,你仔细读读那封信。? ○

15导师在信中说,这是《中国方言渊源丛考》一书的书稿,其中有许多见解取自吉吉平 ○

日的言谈,有许多资料是吉吉帮助收集的,希望吉吉整理此书交出版社,可署两个人的名字,以便将来评职称。

16师娘说:?你就听一回你老师的话。? ○

17吉先生点了点头。 ○

18为整理这部书稿,吉先生花了三年的课余时间。 ○

19他把那块自认为是田黄的印石, ○收进一个木匣子里,再也不让人鉴赏。他也没有兴趣去逛古玩市场了,一心一意地整理书稿,补充资料,认认真真地考订,一字一句地推敲。

20然后, ○他把重新抄写的书稿,交给了江南大学的出版社,只署了导师甘辛一个人的名字。但他写了一个情文并茂的?代后记?,准确地评判了导师一生的学术成就,深情地回忆了导师的音容笑貌以及对自己的教诲和提携。

21书出来后,他恭恭敬敬地把样书和稿费交给了师娘,说: ○?请您原谅,我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其实这本书,老师生前完全可以整理出版的。他为了鞭策我,故意把这工作留给我来做,以便让我毫无愧疚地署上自己的名字。我感谢他,但我决不能这样做。?

22师娘说:?你呀,你呀。? ○

23六十岁的时候,吉吉退了休。如果他是教授,可以干到六十五岁。 ○

24退休了的吉先生,没有任何怅憾之色,依旧是笑眯眯的样子,他觉得他这一生很值。 ○ 25他现在有足够的时间去逛古玩市场了,而且是和退休了的老伴一起去。 ○

26儿子去了美国留学,日子真正地轻松下来。 ○

27有一次,吉先生和老伴儿在一个小摊子上,买到了一方端砚,上面有铭文,是明代一 ○

个稍有名气的画家用过的,开价一千元。吉先生狠了狠心,砍价到八百元。小贩说:?就冲您这个眼力,我服!成交吧!?

28吉先生的老伴问:?是真的吗?? ○

29?那还有假?我就认定它是真的了,谁说也不算。? ○

24段说退了休的吉先生“觉得他这一生很值”。仔细阅读文章,简要概括吉先生14.文章第○

退休前做的那些 “很值”的事。(3分)

答:

14. 在中文系开设了一门学生喜欢的中国方言课;闲来逛市场搞杂项小收藏;整理出版老师遗稿。

11段吉先生所说的“奇怪”与“不奇怪”分别所指的内容。(2分) 15.简要说明第○

答:

15. 奇怪:在中国方言研究上居于权威地位的甘辛先生的学生居然还是个副教授;

不奇怪:自己总是“述而不作”,很少加以整理,形成论文和论著,缺少评正教 授的条件。

16.文章第⑤段在内容与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3分)

答:

16. 内容上,暗示吉先生评正教授的事情已经很紧迫了,从而引出甘先生遗言交待的事

情。结构上,与下文“三年”、“六十岁”等词语相照应,构成叙事的线索。

17.文章结尾吉先生回答老伴的话,凸现了吉先生乐于坚持自己所认定的“真”的人生态度。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对于这种 “真”的内涵的具体理解。(不超过150字)(5分)

答:

17.讲课让学生有收获,无需论文专著,为老师整理出版书稿后不署名,不以评职称为念,

表现了他淡泊名利的本真;搞收藏自认为真,表现了他自得其乐的率真;一如既往地向师母恭敬请安,表现了他对人的情真义真;为整理书稿放弃收藏活动,并且一丝不苟,表现了他做学问的认真。

带缺口的馒头

①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②日军五十六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中国军队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③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

④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过来五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

⑤两小时前,?大胡子?少校接到上级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时,坚守在惠通桥南高地的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足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四天没有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

⑥卡车在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1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⑦可是,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四辆卡车也被迫停了下来,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全体押车官兵都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

⑧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路上聚集了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饥民们像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

⑨?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到哗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⑩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地盯着车尾,然后痛苦的闭上了双眼。【甲】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饿得双眼深陷,一双脏兮兮的小手抓住一个馒头,嘴里还咬着另一个馒头,在嘴边啃着的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恐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11?大胡子?少校浑身颤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

的我军弟兄;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下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们跪了下去,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与鬼子拼刺刀,你们……?

12公路上一片寂静,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愣在那里。 ○

13【乙】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

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是送到前边去的,这个馍我咬了一个缺口,你给前边打鬼子的叔叔们说一声,请他们不要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

14?大胡子?少校一下抱起小女孩,一个劲儿地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

什么名字??

15【丙】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 ○

16?大胡子?少校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

一定让你吃饱,好吗??

17【丁】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所有的饥民此时都将抓在手里的馒○

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坑的石头。

18车队终于怒吼着沿怒江向前冲去…… ○

19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

小袋馒头,他们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

20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尤小翠全家七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三天前饿死了!?

21?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

22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嚎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将会为你报仇!小日本,我们○

中国人不会死绝!?

2334年后,一位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带有缺口且发黑的干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

事……讲给……弟兄们……听。? (作者 曹德权)

1.仔细阅读文章第④至○22段,将情节补充完整。

(1)少校临危受命,押送补给车到惠通桥南高地。

(2)车陷途中,饥民抢吃馒头,少校下跪诉说缘由。

(3)小女孩和众饥民还粮补路,车队继续前行。

(4)尤小翠饿死,少校和师长跪拜坟前。

2.请结合文章【甲】【乙】【丙】【丁】四处对小女孩描写的内容,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

2.文中通过“双眼深陷”“一双脏兮兮的小手”“双眼惊恐而哀怜”“有气无力”等这一系列的肖像描写,表明小女孩十分饥饿、极其衰弱、贫困无助;而带头交还馒头的行为描写,明白事理的语言描写,“稚气的笑”的神态描写,突出表现了小女孩聪明懂事、朴实善良、深明大义。(结合内容,答出“饥饿”“衰弱”“懂事”即可。)

3.文章第(11)段、第(21)段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两次“跪”,请说说“大胡子”少校两次“跪”时的心情有何不同。

3.第一次“跪”,不仅表现了少校对于饥民的理解同情,而且表现了少校期盼饥民理解前线无粮的极度困境的矛盾而又复杂的心情;第二次“跪”,深深地表现了少校对小孩满怀敬意而又歉疚痛心的心情。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D )

A.文章开头惊心动魄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如此开篇,扣人心弦。

B.文章第(6)段中“疯狂”“弹跳”“冲”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路况之差,车速之猛,侧面表现了军情之紧急。

C.对于饥民来说,文章第(12)段中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他们在了解内情后,无比震惊意外而又默默无语、无所适从的情状。

D.文章通过对“大胡子”少校这个主人公的成功刻画,颂扬了在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期,中国军民所体现出来的高度的民族团结精神。

5.文章结尾将军临死时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弟兄们??听。”请结合将军话中的深意,谈谈你的认识。

5.“馒头的故事”体现了为维护民族大义而勇于牺牲的精神以及高度的团结精神。把故事讲下去,不仅要我们明白这种精神的丰富内涵,并且要我们能够把这种精神永久地传承下去。

篇二:海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

海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课本巩固(45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īn( )xīn然张开了眼。山 (A.朗润 B.湿润)起来了,水涨( )起来.

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zuān( )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 .

风 (A.静悄悄 B.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节选自朱自清《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xīn( )xīn然 ②zuān( )出来

③涨( )起来 ④捉几回迷藏( ) ..

答案:①欣。②钻。③zhǎng。④cáng。

(2)根据原文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①山 (A.朗润 B.湿润)起来了

②风 (A.静悄悄 B.轻悄悄)的

答案:①A。②B。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学习《背影》这篇课文,使我对父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言论的书。

C.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童年,探索一下她成长的痕迹吧。

D.这篇小说在给我们带来笑声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思。

答案:D。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②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③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④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⑤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⑥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⑵尽力的刺去

A.④⑥⑤③②① B.③⑤①④⑥② C.⑤④③⑥②① D.③①④⑥②⑤ 答案:B。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长篇小说。

B.《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保尔·柯察金三岁到十岁时的故事。 C.《范进中举》这篇小说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形象。

D.《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拳打镇关西,体现了他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

答案:C。

5.(2011·海南)《藤野先生》一文中,夜深人静时, 鲁迅面对着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你觉得他会说些什么呢?请写出他想说的话。

答案:示例:藤野先生,您还好吗?20年来,您的教诲学生一直牢记在心,我一定不辜负您的厚望,以您为榜样,严谨治学,继续写那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章。

6.综合性学习(5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认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旨在说明面对生命长河的流淌,人们没有理由消极悲观、无所作为,而应该珍惜生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冰心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青少年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如何看待生命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根据以上材料的启示,给你的同学写一句话作为毕业留言。(2分)

(2)围绕以上材料,班里准备组织以“微笑面对生活”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活动设计。(3分) ①活动目的:

②活动形式(至少两种):

答案:(1)只有心中有阳光,每天都会是晴天。(与“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相关,语言简洁即可。(2)①认识生命的可贵,引导同学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挫折。(意近即可)②演讲、朗诵、辩论??

7.请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出古诗文原句(8分)

(1)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游览三亚南山会使人产生一种闲适恬淡的心境,东晋诗人陶渊明《饮酒》诗中含“南山”二字,也表达了这种

8.古诗词阅读(5分)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感人至深,表达诗人 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感时伤乱、忧国思家。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展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来。(3分)

答案: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繁密的杂草树木。

9.阅读《愚公移山》(选段),回答下面问题。(12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惩山北之塞(sāi) B.荷担者三夫(hé) ..

C.无穷匮也(kuì) D.河曲智叟亡以应(wáng) .

答案:C。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年且九十 ( )②聚室而谋曰( ) ..

③笑而止之曰( )④愚公长息曰( ) ..

答案:①将近。②商量。③劝阻。④叹息。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①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②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

(4)选文第二段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中可以看出智叟是什么样的人?(2分)

语言(对话)描写。智叟是一个目光短浅,说话刻薄的人。

二、探究·阅读鉴赏(25分)

尊重是沟通的桥梁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14分)

爱 吃 野 菜 的 庄 老 师

余显斌,

①他是我们学校老师,没教我,教我弟弟。弟弟一回来,就叽叽喳喳地谈他,说他们的庄老师会写文章呢,而且文章经常在报刊上发表,说他上课还读。然后,弟弟就学着他的样子,摇头晃脑,读罢,一脸阳光。看得出弟弟很敬佩自己的老师。

②一次,对着家里鸟笼里的两只鸟,我和妹妹谈论着。我说:“那只绿鹦鹉叫声好听,脆脆的。”妹妹却说:“那只大红鹦鹉的叫声更好听些。”弟弟却一句话也不说。于是,为了寻找帮手,我们都让弟弟发表意见。弟弟却摆起谱来,背着手,小大人一样,很庄重地说:“都好听,都好听。” 气得我俩都说弟弟是个“骑墙派”,两不得罪。弟弟很委屈,转身告诉我们:“我们语文老师说过,每一个生命都有感觉,都好面子。”然后,望望我们,像个老师一样批评我们道:“你们当面说鸟儿的坏话,它们会伤心。”这句话,让爸爸很是赞叹:“这个庄老师,真了不起!”

③由于课教得好,一年后,庄老师做了毕业班的班主任,教我们。为此,弟弟垂头丧气了好几天。

④庄老师确实与众不同。

⑤上课,他爱提问,并且鼓励我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吧,你可以按自己所想回答。”我们回答时,他不说对,也不说错,只是笑着把自己的答案说出,并说明自己为什么这样想。说完自己的答案后,他有一句口头禅:“这是我个人的答案,大家觉得怎么样?”一般情况下,大家说好。有时候,也有同学不同意,他会鼓励,让不同意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当然,我们有时也会开玩笑,故意说他不对,他是知道的,笑着说:“小样儿的。” ⑥他爱吃山里的野菜,为此,专门对班里的韦小燕说:“能不能弄点野菜,一斤两元钱。” ⑦野菜,在我们那儿满山遍野都是。

⑧韦小燕高兴地答应了,这让我们很羡慕。

⑨从这以后,韦小燕每天都拿一些野菜来,苋菜、蒲公英、米米蒿,干干净净的。庄老师都收下并付了钱,把帐算得清清楚楚的。有的同学也采一些,让城里来的庄老师尝尝鲜。第一次,庄老师收下了。再送,庄老师退了回来,笑着说:“韦小燕同学送的够多了。”时间长了,大家才知道,庄老师只要韦小燕的。

⑩一天晚上,庄师母到我们家里来坐,因为她和我妈是同事,又是朋友。她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是各种野菜,有羊齿菜、苋菜、米米蒿,

⑾“给庄老师留着吧,他爱吃才买的。”妈妈客气着。

⑿“还多呢,他也不太吃这个。”说到庄老师,师母笑了,看到妈妈满脸疑惑,庄师母解释:“听说那孩子没有母亲,雅文就想送点钱,可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所以就想了这招。”她所说的雅文,就是我们的庄老师。

⒀妈妈说什么,我没有听见。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日常里,我们都不缺乏同情心,但是大都缺乏对被同情者的理解。世间最伟大的同情,是给予同情时而不伤害对方的自尊。

⒁这,是一种细腻而伟大的美。

(选自《教师博览·原创版》2010年第6期,有删改)

10.庄老师爱吃野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摘录文中语句回答。(3分)

听说那孩子没有母亲,雅文就想送点钱,可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所以就想了这招。

11.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弟弟就学着他的样子,摇头晃脑,读罢,一脸阳光。 ..

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弟弟读书时的快乐、自豪和对庄老师的敬佩之情。

(2)他爱吃山里的野菜,为此,专门对班里的韦小燕说:“能不能弄点野菜,一斤两元钱。” ..

写出了老师对韦小燕的特别关爱,体现出老师的细心和良苦用心。

12.文章第④段说“庄老师确实与众不同”。庄老师的“与众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 表现在上课与众不同,对韦小燕帮助的方式与众不同。

13.有同学说文章第⑦段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的理由。(3分

不能删。因为这句话在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到了铺垫和伏笔的作用。

1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2分)

揭示主题(深化中心)总结全文。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4分)

谈 尊 重

漠漠

①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

②什么是尊重?从人的本性看,人是不满足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或自己所在的集体的任何事物,总比别人的好。那么,尊重就是照顾他人的体面,不伤及,或不严重伤及他人不满足的本性的行为。

③尊重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可以表达的姿态。近期儿子要求上网玩游戏,他妈妈却极力反对,指出玩游戏会忘记写作业、电脑有辐射不利于身体健康等等,说出一大堆理由。其实儿子上网都是玩些有趣的智力游戏,玩一次也就一小时左右。所以我认为,儿子的要求并不过分,应当同意。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尊重。

④另外一件事,昨天我带着儿子去一位同事家。同事儿子结婚,人们正在用彩色气球布置房间,营造喜庆氛围。儿子对彩色气球非常喜欢,向主人家提出要几个来玩,主人家同意了,儿子就拿了几个回来。不料却遭到他妈妈一顿呵斥,认为不该拿别人的东西,儿子委屈地哭了。分析一下,儿子尚不晓事,想得到一个喜欢的玩具,是他的本性使然,而且也经过主人家同意,并无过错。其实主人家也是尊重儿子,是一种姿态。当然,教育儿子不要随便要别人的东西,从小培养一种洁身自爱的美德,无可厚非,但那是另一回事了。

⑤尊重是双向的,平等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尊重往往成了一种单向性。比如说,下级尊重上级,徒弟尊重师傅,学生尊重老师,儿女尊重父母等等。不可否认,这样的尊重有合情合理之处,却也滋生一些矛盾,压制了公正

和平等。上下级之间,下级要尊重上级的地位和指示,上级也要尊重下级的人格与意见,这叫平等尊重。朋友之间,不揭别人的短处,不伤及他人的面子,就是一种尊重;聆听是对说话人的尊重,微笑是对别人行为的尊重;阅读别人文章,给出中肯的评价,是对作者辛勤写作的尊重。尊重不用刻意为之,一点一滴,一个小小举动,足以让人体会明白,由此产生感激之情。

⑥尊重必须有度。轻描淡写的尊重,是一种虚伪的表现,让人产生反感。夸大事实的尊重,那是溜须拍马的行为,让人恶心。不偏不斜,平等相对,那才是真正的尊重,我觉得它犹如春风拂面,冬日暖阳。 ⑦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尊重,是无私的阳光,愿它普照人间。

(选自《天津工人报》2010年7月8日,有删改)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

16.文中第③—④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举例(事实)论证。通过具体事例,形象地阐述了“尊重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可以表达的姿态”的观点。

17.文中第⑤段中加点的“这样”指的是哪些内容?(3分)

下级尊重上级,徒弟尊重师傅,学生尊重老师,儿女尊重父母等等

18.文章最后一段中说“尊重,是无私的阳光,愿它普照人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尊重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姿态,是双向的、平等的,是无私的,它犹如阳光一般能温暖人心,所以说它能普照人间。

三、创造·表达分享(40分)

想像是创新的翅膀

19.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40分)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

……

译文:我回忆小的时候,能够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看,足以看香清极其微小的东西。每每观看细小东西的时候,我都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时常有超出观察事物本身之外的乐趣。

一天,我看见有两只小虫在草丛间打架,观察这一情景正入神的时候。

??

(节选自沈复《童趣》即《幼时记趣》)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发挥你的想像,自拟题目,为此文续写一个故事。不要拘泥于课文内容,情节要完整;字数在5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观察下图,展开联想,构思情节,自定适宜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不要脱离画面含义而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篇三:2011年海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1年海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2-03-24 16:49:00)

转载

中考试题

教育 ▼ 标签: 分类: 语文家园 海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课本巩固(45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īn( )xīn然张开了眼。山 (A.朗润 B.湿润)起来了,水涨(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zuān( )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 风 (A.静悄悄 B.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节选自朱自清《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xīn( )xīn然 ②zuān( )出来

③涨( )起来 ④捉几回迷藏( )

(2)根据原文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①山 (A.朗润 B.湿润)起来了

②风 (A.静悄悄 B.轻悄悄)的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学习《背影》这篇课文,使我对父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言论的书。

C.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童年,探索一下她成长的痕迹吧。

D.这篇小说在给我们带来笑声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思。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②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③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④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⑤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⑥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⑵尽力的刺去

A.④⑥⑤③②① B.③⑤①④⑥② C.⑤④③⑥②① D.③①④⑥②⑤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长篇小说。

B.《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保尔?柯察金三岁到十岁时的故事。

C.《范进中举》这篇小说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形象。

D.《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拳打镇关西,体现了他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特征。

5.《藤野先生》一文中,夜深人静时, 鲁迅面对着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你觉得他会说些什么呢?请写出他想说的话。

6.综合性学习(5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认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旨在说明面对生命长河的流淌,人们没有理由消极悲观、无所作为,而应该珍惜生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冰心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青少年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如何看待生命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根据以上材料的启示,给你的同学写一句话作为毕业留言。(2分)

(2)围绕以上材料,班里准备组织以“微笑面对生活”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活动设计。(3分)

①活动目的:

②活动形式(至少两种):

7.请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出古诗文原句(8分)

(1)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游览三亚南山会使人产生一种闲适恬淡的心境,东晋诗人陶渊明《饮酒》诗中含“南山”二字,也表达了这种心境的语句是“ , 。”

(6)登上五指山巅,放眼望去,一切美景尽收眼底,正如杜甫《望岳》一诗中所说“ , 。”

8.古诗词阅读(5分)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感人至深,表达诗人 的思想感情。(2分)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展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来。(3分)

答:

9.阅读《愚公移山》(选段),回答下面问题。(12分)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

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惩山北之塞(sāi) B.荷担者三夫(hé)

C.无穷匮也(kuì) D.河曲智叟亡以应(wáng)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年且九十 ( )②聚室而谋曰( ) ③笑而止之曰( )④愚公长息曰( )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

译文: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

(4)选文第二段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中可以看出智叟是什么样的人?(2分)

答:

二、探究·阅读鉴赏(25分)

尊重是沟通的桥梁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14分)

爱吃 野 菜 的 庄 老 师

余显斌,

①他是我们学校老师,没教我,教我弟弟。弟弟一回来,就叽叽喳喳地谈他,说他们的 庄老师会写文章呢,而且文章经常在报刊上发表,说他上课还读。然后,弟弟就学着他的样子,摇头晃脑,读罢,一脸阳光。看得出弟弟很敬佩自己的老师。

②一次,对着家里鸟笼里的两只鸟,我和妹妹谈论着。我说:“那只绿鹦鹉叫声好听,脆脆的。”妹妹却说:“那只大红鹦鹉的叫声更好听些。”弟弟却一句话也不说。于是,为了寻找帮手,我们都让弟弟发表意见。弟弟却摆起谱来,背着手,小大人一样,很庄重地说:“都好听,都好听。” 气得我俩都说弟弟是个“骑墙派”,两不得罪。弟弟很委屈,转身告诉我们:“我们语文老师说过,每一个生命都有感觉,都好面子。”然后,望望我们,像个老师一样批评我们道:“你们当面说鸟儿的坏话,它们会伤心。”这句话,让爸爸很是赞叹:“这个庄老师,真了不起!”

③由于课教得好,一年后,庄老师做了毕业班的班主任,教我们。为此,弟弟垂头丧气了好几天。

④庄老师确实与众不同。

⑤上课,他爱提问,并且鼓励我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吧,你可以按自己所想回答。”我们回答时,他不说对,也不说错,只是笑着把自己的答案说出,并说明自己为什么这样想。说完自己的答案后,他有一句口头禅:“这是我个人的答案,大家觉得怎么样?”一般情况下,大家说好。有时候,也有同学不同意,他会鼓励,让不同意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当然,我们有时也会开玩笑,故意说他不对,他是知道的,笑着说:“小样儿的。”

⑥他爱吃山里的野菜,为此,专门对班里的韦小燕说:“能不能弄点野菜,一斤两元钱。” ⑦野菜,在我们那儿满山遍野都是。

⑧韦小燕高兴地答应了,这让我们很羡慕。

⑨从这以后,韦小燕每天都拿一些野菜来,苋菜、蒲公英、米米蒿,干干净净的。庄老师都收下并付了钱,把帐算得清清楚楚的。有的同学也采一些,让城里来的庄老师尝尝鲜。第一次,庄老师收下了。再送,庄老师退了回来,笑着说:“韦小燕同学送的够多了。”时间长了,大家才知道,庄老师只要韦小燕的。

⑩一天晚上,庄师母到我们家里来坐,因为她和我妈是同事,又是朋友。她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是各种野菜,有羊齿菜、苋菜、米米蒿,

⑾“给庄老师留着吧,他爱吃才买的。”妈妈客气着。

⑿“还多呢,他也不太吃这个。”说到庄老师,师母笑了,看到妈妈满脸疑惑,庄师母解释:“听说那孩子没有母亲,雅文就想送点钱,可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所以就想了这招。”她所说的雅文,就是我们的庄老师。

⒀妈妈说什么,我没有听见。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日常里,我们都不缺乏同情心,但是大都缺乏对被同情者的理解。世间最伟大的同情,是给予同情时而不伤害对方的自尊。 ⒁这,是一种细腻而伟大的美。

(选自《教师博览·原创版》2010年第6期,有删改)

10.庄老师爱吃野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摘录文中语句回答。(3分)

答:

11.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弟弟就学着他的样子,摇头晃脑,读罢,一脸阳光。

答:

(2)他爱吃山里的野菜,为此,专门对班里的韦小燕说:“能不能弄点野菜,一斤两元钱。”

答:

12.文章第④段说“庄老师确实与众不同”。庄老师的“与众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

答:

13.有同学说文章第⑦段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的理由。(3分

答:

1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2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4分)

谈 尊 重

漠漠

①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

②什么是尊重?从人的本性看,人是不满足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或自己所在的集体的任何事物,总比别人的好。那么,尊重就是照顾他人的体面,不伤及,或不严重伤及他人不满足的本性的行为。

③尊重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可以表达的姿态。近期儿子要求上网玩游戏,他妈妈却极力反对,指出玩游戏会忘记写作业、电脑有辐射不利于身体健康等等,说出一大堆理由。

其实儿子上网都是玩些有趣的智力游戏,玩一次也就一小时左右。所以我认为,儿子的要求并不过分,应当同意。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尊重。

④另外一件事,昨天我带着儿子去一位同事家。同事儿子结婚,人们正在用彩色气球布置房间,营造喜庆氛围。儿子对彩色气球非常喜欢,向主人家提出要几个来玩,主人家同意了,儿子就拿了几个回来。不料却遭到他妈妈一顿呵斥,认为不该拿别人的东西,儿子委屈地哭了。分析一下,儿子尚不晓事,想得到一个喜欢的玩具,是他的本性使然,而且也经过主人家同意,并无过错。其实主人家也是尊重儿子,是一种姿态。当然,教育儿子不要随便要别人的东西,从小培养一种洁身自爱的美德,无可厚非,但那是另一回事了。

⑤尊重是双向的,平等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尊重往往成了一种单向性。比如说,下级尊重上级,徒弟尊重师傅,学生尊重老师,儿女尊重父母等等。不可否认,这样的尊重有合情合理之处,却也滋生一些矛盾,压制了公正和平等。上下级之间,下级要尊重上级的地位和指示,上级也要尊重下级的人格与意见,这叫平等尊重。朋友之间,不揭别人的短处,不伤及他人的面子,就是一种尊重;聆听是对说话人的尊重,微笑是对别人行为的尊重;阅读别人文章,给出中肯的评价,是对作者辛勤写作的尊重。尊重不用刻意为之,一点一滴,一个小小举动,足以让人体会明白,由此产生感激之情。

⑥尊重必须有度。轻描淡写的尊重,是一种虚伪的表现,让人产生反感。夸大事实的尊重,那是溜须拍马的行为,让人恶心。不偏不斜,平等相对,那才是真正的尊重,我觉得它犹如春风拂面,冬日暖阳。

⑦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尊重,是无私的阳光,愿它普照人间。

(选自《天津工人报》2010年7月8日,有删改)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6.文中第③—④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7.文中第⑤段中加点的“这样”指的是哪些内容?(3分)

答:

18.文章最后一段中说“尊重,是无私的阳光,愿它普照人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三、创造·表达分享(40分)

想像是创新的翅膀

19.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40分)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

……

译文:我回忆小的时候,能够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看,足以看香清极其微小的东西。每每观看细小东西的时候,我都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时常有超出观察事物本身之外的乐趣。

篇四:高二语文选修之《中国小说欣赏》同步练习 第12课 围炉夜话]

第12课

一、课内双基

1.选出注音无误的一项( )

A.渲染(xuān) 寒暄(xuān) ..

颍河(yǐng) .

腻人(nì) . 澡堂(zǎo) .霓裳(nǐ) .缅怀(miǎn) .

煊赫(xuān) .

砌牢(qì) .

喧嚣(xiāo) .

俯瞰(kàn) .B.命运多舛(chuǎn) . C.狩猎(shǒu) .舂米(chōng) .堆叠(duī) .D.泔水(gān) .

【答案】 D(A渲:xuàn,B霓:ní,C狩:shòu)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专心致志 醇厚 脱颍而出 停滞

B.哀恸 锋芒毕露 逆来顺受 沉缅

C.井底之蛙 柔情蜜意 如数家珍 狩猎

D.咫尺 甘之如饴 焕然冰释 拭目以待

【答案】 C(A颍—颖,B缅—湎,D焕—涣)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沉湎(沉溺) 咫尺(喻距离很近) 停滞(停止)

B.如数家珍(如同数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所说之事十分熟悉) 泥淖(烂泥,泥坑)

C.脉脉(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脱颖而出(喻人的才华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不计前嫌(不计较以前的嫌隙。指大度和解)

D.唱反调(提出相反的主张,采取相反的行动) 湮灭(湮没) 美仑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壮丽,文中错用)

【答案】 A(停滞:因受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乳制品生产企业对在2008年9月14日以前生产的或未经批次检验三聚氰胺的乳制品,必须全部按照卫生部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公告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进行清理检查和批次检验。

B.《北京欢迎你》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以北京普通人家的角度,用热情的音符表达北京奥运即将到来时人们的喜悦和对北京奥运客人的欢迎。

C.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当前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的世界里,

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D.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答案】 A(B“以??的角度”不搭配,应是“从??的角度”;C成分残缺,“回答”缺少可搭配的宾语;D语序不当,“往往”应该在“是”的前面)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 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唐诗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它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唐宋文学又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刻写历史,____________;鞭挞黑暗,____________;思索人生,____________;憧憬光明,____________。它是历史的凝固,也是现实的观照,它是文人的妙笔,也是哲人的沉思。所有这一切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峰。

①它字字带泪 ②它笔笔入理 ③它刀刀见血 ④它孜孜不倦

A.②④①③ B.④②③①

C. ③①②④

【答案】 C

6.下列语句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

①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②李杜已远,惟有几篇新乐府;湖山之边,尚有三座旧祠堂。

③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④译书未成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作古,文坛从此感彷徨。

A.杜甫 李商隐 苏轼 鲁迅

B.李白 白居易 陆游 巴金

C.杜甫 白居易 陆游 鲁迅

D.李白 李商隐 苏轼 巴金

【答案】 C

7.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萨沙体味到一种精雕细作的人生的快乐。这种人生是螺丝壳里的,还是井底之蛙式的。——“螺丝壳里的”、“井底之蛙式的”是说他们生活在收缩的空间内,远离了时代的主流。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师母徒弟欢爱小说)

B.严师母无限感慨地说:要说做人,最是体现在穿衣上的,??假如完全不为别人看的做人,又有多少味道呢?——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严师母眼中的做人,吃是里子,穿是“支撑起全局,作宣言一般”的面子。

C.这是火炉边最温情脉脉的时刻,??带着肚腹间的暖意。——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眼中只有自己低俗的人生享受,全然与社会隔绝,渴饮今朝,不思过去,不顾将来,这就是

D.④③②①

王琦瑶们。

D.他们全都不计前嫌,好得像一个人似的,弄不懂为什么要彼此生隙,好都好不过来了。他们简直是柔情蜜意,互相体谅得要命,这真是善解的时刻,除了善解又能做什么呢?——这段描写说明这些人全都胸怀宽广,心胸豁达,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他人着想,是一群善良无私,团结友爱的人。

【答案】 D

8.《呼兰河传》与《长恨歌》的比较,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呼兰河传》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而《长恨歌》诞生于90年代,虽然两部作品诞生的年代相隔比较久远,但是这两个年代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女性文学史上的兴盛和繁荣时期。

B.这两部小说的作者虽然都是女性,但是她们叙述的视角和叙事技巧迥然不同。萧红的《呼兰河传》更接近于一种“天然的女性写作”;而王安忆的《长恨歌》能让读者很明显地感受到叙述的理性。

C.这两部小说都着眼于“日常”的图景,倾注女性所独有的目光和情感,呈现女性所特有的视界,抒发普通的人性和她们的时代,关注“细节”背后的大关怀。

D.这两部小说的作者都继承了鲁迅先生的笔法,对社会现实持批判的态度。

【答案】 D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

他们的白天都是打发过去的,夜晚是悉心过的。他们围了炉子猜谜语,讲故事,很多谜语是猜不出谜底的,很多故事没头没尾。王琦瑶说,他们这就像除夕夜的守岁,可他们天天守,夜夜守,也守不住这年月日的。毛毛娘舅说,他们是将夜当成昼的,可任凭他们如何唱反调,总还是日东月西。严师母说他们还像守灵,不过那死去的人是上几辈的高祖,丧事当喜事的。萨沙说他们像西伯利亚的狩猎者,到头却是一场空。他们各形容各的,总之都是爱这样的夜晚,有许多吃食在炉上发出细碎的声音和细碎的香味,将那世界的缝隙都填满的。这世界的整块砖和整块石头,全是叫这些细碎的填充物给砌牢的。他们在炉边还做着一些简单的游戏,用一根鞋底线系起来挑棚棚。那线棚棚在他们手里传递着,变着花样;最后不是打结便是散了。他们还用头发打一个结,再解开,有的解开,有的折断,还有的越解结越紧。他们有一个九连环,轮流着分来分去,最终也是纠成一团或是撒了一地。他们还有个七巧板,拼过来,拼过去,再怎么千变万化,也跳不出方框。他们动足脑筋,多少小机巧和小聪敏在此生出,又湮灭。这些小东西都是给大东西做肥料的,很多大东西是吃着小东西的尸骸成长的。可别小看这些细碎的小东西,它们哪怕是这世界上的灰尘,太阳一出来,也是有歌有舞的。

9.读本段文字,分析他们的“夜晚是悉心过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提示:①围炉猜谜语,讲故事,像守岁。②许多吃食的声音和香味填满了他们的生活。③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游戏。

10.文中的细节描写体现了四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单调,无聊,却又悠闲、满足的生活状态。

11.结尾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生活在弄堂阁楼里的上海市民,埋头于自己的生活小圈子里,即使外面的世界如何动荡不安,他们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为自己生存求得一个温暖、坚实的小天地。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男孩儿和狗

休·B·凯夫原著 王续增译

在饥饿难挨的第三天的晚上,诺伊想起他那条狗。在这块漂浮的冰岛之上,除了他们两个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生灵了。

冰块裂开时,诺伊失去了他心爱的雪橇、裘衣以及食品和刀子,而只救下了对他忠心耿耿的尼木克——这感情就如同他们正在经受的饥饿和寒夜,如同他腿上的伤口撕心裂肺的疼痛那样真实。

然而,尼木克在饥饿难忍时是会觅食的,诺伊告诫自己:“看来,不久我们也会互相残杀,”他想,“所以??”

赤手空拳的他不可能杀掉那条狗,尼木克比他更有精神,因为狗毕竟比人能忍饥挨饿。所以,他得弄件武器。

诺伊脱掉手套,解开腿上的夹板。几周前,他的腿受伤时,他把两块铁片当甲板箍在腿上。

他跪下去,把一块铁片插进冰缝里,一下一下地磨了起来,动作虽慢却坚定有力。 尼木克望着他。诺伊似乎感到狗的眼睛里闪烁出夺人的寒光。

他继续磨下去,竭力不去想动机所在。铁片磨出了边缘,渐渐成了一把刀子。天放亮时,刀磨成了。

诺伊把磨好的刀从冰缝里抽出来,轻轻地用大拇指试了试。太阳照在上面,反射回来的光直射他的眼睛睁不开。

诺伊硬起心肠。

“过来,尼木克。”他轻轻喊道。

狗疑惑地望着他。

“过来”,诺伊又叫了一声。

尼木克来到跟前,诺伊从其眼神中看出了它的恐惧。狗喘着粗气,它坐立不安的姿势分明在诉说自己的饥饿和痛苦,诺伊难受极了,他痛恨自己,又压制自己的这种感情。

尼木克又往前凑了凑,意识到它的主人要干什么。诺伊感到喉咙哽塞,狗的眼里也充满了痛苦。

时机到了!

诺伊却不忍下手。他失声痛哭起来,身体急剧地颤抖。他诅咒那把刀子,盲目地乱舞一通,然后甩手把它扔了个老远。诺伊伸出双臂向狗扑去,却重重地摔倒在地。

狗绕着男孩儿的身体嗥嗥地叫着,诺伊吓成了一团。

扔掉刀子等于是束手就擒。他的身体虚弱得连爬过去取刀子的力气都没有了,性命完全掌握在尼木克手中,而尼木克饿坏了。

狗又绕着他转了一会儿,然后从后边爬上他的身体,只听得它的喉咙里吼吼直响。 诺伊闭上眼睛,祈祷这一切尽快结束,他感觉到狗的腿踩在他的脚上,尼木克滚烫的呼吸直袭他的脖子,他尖叫一声昏了过去。

过了良久,他感觉着狗炽热的舌头温柔地舔舐着他冻僵的脸颊。

诺伊睁开眼睛,泪水溢满了眼眶。他伸出双臂,一把把狗揽进怀里??

一个小时后,从南方飞来一架飞机。飞行员——海岸巡逻队的一个小伙子,看到下面有块硕大的浮冰,还看到什么东西一闪一闪。

那是太阳照射在一个移动的,发光的物体上的反光。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把飞机倾斜下去。他这才发现冰峰的阴影处有一个——或者说是两个——黑黑的,一动不动的像人一样的东西。

他驾着飞机沿着一条水道飞行。不错,是两个——男孩儿和狗。男孩已失去知觉但还活看,狗在微弱地哀鸣却已动弹不得。

那个发光的,引起飞行员注意的物体是那把刀子,刀尖扎在远处的冰块上,在寒风中微微抖动。

12.本文多处出现“刀”,它对本文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中多处出现的“刀”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线索的作用。从诺伊在困境中将铁片磨成刀,到不忍心杀狗而扔刀,再到因刀的亮光而获救,主要情节均由“刀”贯穿起来。

13. 文章结尾描写“那把刀子,刀尖扎在远处的冰块上,在寒风中微微抖动”,有什

篇五: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kào赏( ) 步履pán shān( ) 戏谑( ) 苦心孤诣( ) ..

2.请找出下面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在方格中用正楷改正,要求书写规范、美观。(2分)

名符其实 孔武有力 劳骚

心有余悸 司空见贯 拘紧

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丁老师讲起课来,声音先抑后扬,我们都爱听。

B.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价格备受人们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C.2006年以来,由于城市人口增多,商品房炙手可热,房价居高不下。

D.“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4.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短语,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美是广泛的, ,烟雨楼阁可谓之为美; ,碧天黄沙可谓之为美; ,倾国倾城可谓之为美; ,潇洒从容也可谓之为美。但美的答案,远远不止于此。

A.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明眸浩齿 羽扇纶巾

B.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明眸浩齿 羽扇纶巾

C.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羽扇纶巾 明眸浩齿

D.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羽扇纶巾 明眸浩齿

5.诵读要注意节奏,下面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名句名著填空(6分)

(1) ,杨花愁杀渡江人。

(2)朔气传金柝, 。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 , 。”两句表达了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看法,揭示了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4)高尔基的《童年》是一部 体小说,但作者不仅仅是在写个人的遭遇,而是通过个人的苦难生活,来反映 的苦难史

7.综合性学习(6分)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雪到。”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了,写对联颂新春成为人们喜迎新年的一个十分有趣的民俗活动。一般来说,一副完整的春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构成。上下联要求构成对偶的修辞,而横批则要含有揭示、评论之意,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或提高的作用。如:对联“牛马成群勤致富;猪羊满圈乐生财。” 横批是“日度小康”。 按要求完成下题目:

(1)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春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2)请为这副餐馆联加上合适的四字横批。

横批:

(3)请你从下面几副对联中选取一副帖在小明的书房门上。( )

A.苟有恒,何必要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横批:持之以恒

B.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C.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D.春花含笑意,爆竹增欢声。 横批:喜气盈门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我身上裹着的是我的父母(13分)

吕游

(1)这一天,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绒鸭悄悄降临在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它的却是一片永远也望不到边的冰天雪地。

(2)它的父母为了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它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先给这个浑身光秃秃的小绒鸭做一床温柔暖和的新“被褥”。

(3)父亲昨天一大早就出去了,到处寻找着适合做“被褥”的材料。因为它深知,如果不给这个刚刚出世的孩子铺上盖上一床温暖的“被褥”,要不了几天,幼小瘦弱的孩子就会在这极度寒冷的北极,被活活冻死的。

(4)又一天过去了,父亲还是垂头丧气地回来了。眼看着刚出生的幼小的孩子仍然在寒冷中痛苦地挣扎,“不能等,一分钟也不能再等了”,突然,父亲作出了一个大胆、新奇的决定,它开始用嘴一根一根地往下使劲拽着自己身上的绒毛。

(5)“你疯了,你这是在干什么?”孩子的母亲显然极不理解孩子父亲的这一反常行为,瞪大着眼睛吃惊地望着它。

(6)“这不关你的事,你就别问了??”孩子的父亲仍然用嘴一根接着一根地使劲往下撕扯着自己身上的绒毛。

(7)孩子的母亲心疼得看不下去了,急忙上前制止它的这一反常举动:“求求你快停下,你不能再这样了!你一个劲儿地拽掉自己身上的绒毛,你会被冻坏的!”

(8)“可??可我不拽自己身上的绒毛,拿什么给咱刚出生的孩子铺一个温暖的窝呢?”父亲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9)孩子的母亲这才明白,它是想用自己身上的绒毛,为刚刚出世的孩子铺一个温暖的窝。孩子的母亲被深深感动了:“既然这样,那还是用我身上的绒毛吧,你还要外出寻找食物呢!”

(10)“不,还是用我身上的绒毛吧。你刚生过孩子,身体虚弱,还需要保暖,不能着凉??”夫妻俩相互谦让,各自都争着要拽自己身上的绒毛,但谁也争不过谁,谁也劝不住谁。到后来,父亲每拽下一根自己身上的绒毛,母亲也要拽下一根自己身上的绒毛??它们你拽一根,我扯一根,一根一根地比着往下拽。它们全身的绒毛都拽光了,只剩下一个血肉之躯??

(11)小绒鸭的父母用这种自残的办法,终于为小绒鸭做了一个温暖如春的窝。父母身上的绒毛成了孩子身上最温暖、也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被褥”,父母博大的爱化作了世界上最珍贵、最难得同时浸满了最浓最深最大最重爱意的“摇篮”。

(12)小绒鸭甜蜜、幸福地睡在这温暖无比的“摇篮”里,冷酷的严寒也悄悄溜走了,悄悄流下了它很少流下的泪水——那是被爱融化成的春水??

(13) 刚刚出生在极度寒冷的北极冬天中的小绒鸭是很容易被冻伤冻死的,然而,这一只

小绒鸭却没有受到哪怕是很微小的寒冷的袭击。当它长大后,它的好朋友问起这其中的缘由时,小绒鸭想了想,给了朋友一个惊人的、同时也是催人泪下的答案——

(14)“因为我身上裹着的是我的父母!”

选自《中青亮点》2007年08期

8.开篇两段写“北极,被称为世界的冰窖”“一片永远也望不到边的冰天雪地”这一环境有何作用?(3分)

9.父亲为何到处去寻找着适合做“被褥”的材料?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10. 第4段说“父亲作出了一个大胆、新奇的决定,它开始用嘴一根一根地往下使劲拽着自己身上的绒毛。”这个“大胆、新奇的决定”指的是什么?(2分)

11.第10段有这样一句:“夫妻俩相互谦让,各自都争着要拽自己身上的绒毛,但谁也争不过谁,谁也劝不住谁。”据此说说小绒鸭的父母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分)

12.第12段写小绒鸭“悄悄流下了它很少流下的泪水——那是被爱融化成的春水??”结合情境,说说此时的小绒鸭心里都想了些什么?(3分)

(二)叫声师母(17分)

杨轻抒

那年秋天,枫叶铺满了进村的小路,师母就是踩着厚厚的枫叶进村的。

师母进村之前我们就认识她了——是在韦老师桌上的镜框里。韦老师说,你们的师——不,是未来的师母就要来了!

韦老师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星星一样明亮的光彩。

我们仔细打量镜框里未来的师母,披肩的长发,高高的鼻梁,白白的皮肤——师母是城里人呢,城里人才这样漂亮。

师母终于来了,跟照片上一样漂亮的师母踏着枫叶终于来了。

我们从山上采来大堆大堆的野菊花装饰韦老师那间原本是寺庙厢房的寝室,三柱从家里背来了土豆,棉花从家里背来了玉米,石头使劲地用一把湿柴生火,脸黑得就像图片上的钟馗一样。我们又把几个月前就捉来熏着的一只野兔在山泉水里洗得干干净净,要给师母做一顿香喷喷的土豆烧野兔。

师母坐在那一丛丛的野菊花里,尝着我们做的野兔烧土豆,吃着吃着就哭了,师母哭得很伤心。

韦老师也哭了,韦老师背着我们擦眼泪。

然后师母走了。师母不要我们送她,师母一个人背着行李,拿着原本放在韦老师桌上的

镜框,哭着出村了。

枫叶在师母背后飞落下来,像血一样红的晚霞。

我们都很伤心,我们用野菊花装饰的宫殿没能留住师母,我们的野兔烧土豆没能留住师母,我们那清澈的山泉和晚霞一样的红枫叶没能留住师母!

更严重是,我们从今以后再也没有师母了!我们得有一个师母!

终于,石头斩钉截铁地对棉花说,从今以后我不再跟你一块儿上学了!

眼泪汪汪的棉花问:“为什么呢?”

石头说,咱们村就你最漂亮,你嫁给韦老师吧,你当我们的师母!

三柱也表示赞同。

棉花见大家都用渴盼的眼神望着她,点点头说好,那好——可是,棉花有些担忧,这得等我长大才行呢!

石头说,我们等你长大!

我们就盼望棉花快些长大,盼望棉花比我们长得都快,长大了的棉花就可以嫁给韦老师了,棉花嫁给韦老师我们就有师母了。

后来我们毕业了。

我和石头、三柱读完小学读初中,读完初中读高中读大学,10年过去了,我们也踏上了讲台。

我是在讲台上又见着棉花的。

棉花没有食言,等刚到20岁,棉花毅然嫁给了已经满面沧桑的韦老师。

那时候棉花已经当上了村上的代课老师,正参加中师函授,而我和石头恰好是那所函授学校的老师。

下课之后,我和石头走到棉花面前,向棉花深深地鞠了一躬,叫了一声:

师母——

棉花哭了。

选自《今日文摘》2007年第7期

13.本文的人物刻画较为生动,试找出下列人物描写的方法。(3分)

(1)肖像描写:

(2)心理描写:

(3)语言描写:

14.破折号有解释说明、语意转折、声音延续、意思递进等用法,指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3分)

(1)师母进村之前我们就认识她了——是在韦老师桌上的镜框里。( )

(2)棉花见大家都用渴盼的眼神望着她,点点头说好,那好——可是,棉花有些担忧,这得等我长大才行呢!( )

(3)下课之后,我和石头走到棉花面前,向棉花深深地鞠了一躬,叫了一声:

师母——( )

15.“师母终于来了”,“我们”都为她做了些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16.文中有哪几处写到了枫叶,有什么作用?(4分)

17.本文是一首哀婉动人的奉献之歌,你深深地被谁打动了?说说理由。(4分)

(三)三峡(1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囐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8.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略无阙处( ) (2)林寒涧肃( ) ..

(3) 沿溯阻绝( ) (4)或王命急宣( ) ..

19.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绝囐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B.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

C.其间千二百里 飞漱其间 D.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

20.翻译文中划线语语句(3分)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1.理解内容填空。(3分)

(1)写山高峻的句子是:

(2)写水清澈的句子是:

22.在写景时,运用修辞往往能增强表达效果。请指出下面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作文(50分)

23.活力是什么?活力是同学们在课堂上的有声有色,课间的神采飞扬,操场上的顽强拼搏。活力是蓬勃的朝气,活力是旺盛的生命,活力是和谐温馨,活力是不懈的追求??

同学们,你是如何理解活力的?请以“活力”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推荐访问:双修师母仙侠小说 仙侠小说有关把师母上 一个人跟着师傅和师母 一个徒弟把她师母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师母徒弟欢爱小说》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师母徒弟欢爱小说》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