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素材好词好句历史典故写作技巧考场素材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小升初作文名人故事时事论据 名言警句范文大全精美散文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作文体裁

彝族吉狄马加诗歌

时间:2024-04-27 03:35:13 来源:爱作文网  爱作文网手机站

篇一:吉狄马加

吉狄马加的诗与彝族传统文化

2015-04-30

作者:余丽军

大凉山,神奇美丽的名字,一片古老的土地。只要你一踏上这片液态的土地,就会感到有一种神秘的力在召唤你。你会被她每一缕迷人的风,每一种醉人的风景,每一个善良的微笑和每一次热情的款待所感动,感动得想流泪,想歌唱,为她苦难而又甜蜜的过去,为她获得了新生的力的今天。这是古老的河流金沙江和大渡河环绕的地方,是母亲河安宁河和雅砻江流淌的地方;也是大凉山的脊骨龙头生长的地方。荞麦和牛羊在这片土地上获得了顽强生殖力,一个古老的迁徙民族在这片土地上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一条古老的黑色的河流在这片土地上亘古流淌着。然而历史上,这条文明的河流曾一度被冰冻,几乎未与任何外来文化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碰撞,迸发出灿烂的浪花。文学的发展在民族社会末期驻足不前,更令人叹喟的是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了人类历史的现代发展阶段时,这片美丽的土地仍处于极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然而他们是神人支格阿鲁的子孙,沉默不属于他们。当现代文明的曙光来临之时,终于在林立的高楼和低矮的瓦房木板间升起了一颗璀璨的星——吉狄马加。他以深沉的饱含热泪的爱唱出了那太阳底下亘古常新的彝魂。我们将踏着他诗歌的节奏去追寻其文化源流。

彝人的梦想如果没有大凉山和我的民族,就不会有我这个诗人。

——吉狄马加《致自己》

最近出版的吉狄马加的第二本诗集《一个彝人的梦想》的序言中,著名诗评家孙静轩写道:一个彝人,一个有文化有知识觉醒了的彝人,而且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民族诗人,以他独特的感觉,以他富有音乐美和绘画美的笔调,写出了他的梦想和他那个古老而神秘,痛苦而倔强的民族的梦想,这本身就具有极大的魅力。他用现代意识来审视自己古老的民族。他的诗歌是一曲含泪的爱的颂歌,但又透着委婉,忧郁的情调。这一切都为了养育他的古老民族和土地,人类的和平与友爱以及人世间一切真的,善的,美的情感。这既是诗人的梦想,同时也是每个彝人的梦想。

凉山彝人的梦想曲

森林和猎人的主题在马加诗歌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部分诗歌作品透着童年纯真的梦想,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彝民族优美的风俗画卷。

小时候,我要戴耳环

那是戴耳环的年龄了

阿达为我穿耳

他用一片树叶把我的

耳垂包住了

……

从那时起,我和男人们一起

去出猎,像他们

一样骑马,一样饮酒,一样唱歌

——《永恒的宣誓》

自古以来,彝族人民的生活就跟森林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森林孕育了彝族丰富的狩猎文化。而吉狄马加对这一文化是十分熟悉的,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这个文化所孕育的,他热爱那充满原始生命力的森林及其哺育的朴素,善良而勇敢的人们,抒发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他写猎人的生活情调:

“篝火是整个宇宙的

它噼噼啪啪地哼着

唱起了两个世界

都能听懂的歌

里面一串迷人的火星

外面一条神奇的银河

獐子肉淡淡的香味

拌和着一个烧熟了的传说”

——《猎人岩》

然而这些充满甜蜜生活情调的诗句在马加的诗歌作品中为数不多,诗人把自己的诗笔伸向凉山彝族生活的各个层面,挖掘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平淡的事物作为诗的素材,并通过这些事物传达出他诗歌中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以及这一文化的精神实质,他的诗渗透着彝民族深层的审美定势。要理解他的诗歌就必须懂得给予他诗歌营养的彝族传统文化。

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地区没有统一的宗教。渗透整个东方文化的佛教和道教在这片土地上也难寻其踪影。基本处于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氛围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充满了神秘的梦幻,相信灵魂不死,万物都有灵魂。天、地、日、月、山川、雷电都有掌管吉凶祸福的神灵。其中凉山彝族最崇拜的是山神,认为风雨雷电,都与山神有关,巫师毕摩的一部《请神经》上所列举的几乎全是山神。此外,凉山彝族还有对“精灵”的崇拜。凉山民间有一种被称为“吉尔”(福气)的东西,认为它具有保护人的魔力。彝族文化从来是 “神、鬼、人”混杂在一起的。在彝人世界里,有“半人半神“的毕摩(祭师)和既通阴间又通阳间跳神弄鬼的苏尼(巫师)。认为鬼有善鬼和恶鬼,善鬼助人免去灾祸,而恶鬼来源于之子宜乍(“美女之子”之意)的魂灵,经常危害人间,战乱凶杀都是恶鬼所为。彝族患疾生病,不是请医生看病,而是请毕摩和苏尼来驱除恶神、恶鬼,免灾消难,直到今天一些偏僻的山村依然如此。以往的文学作品大都避讳涉及“死亡”“灵魂”这一领域,而吉狄马加大但地作了尝试,敲开了这“无人问津”的门扉: “万物都有灵魂

人死了,安息在土地和天空之间”

——《看不见的波动》

“听灵魂自由的歌唱

在远方

梦在流浪”

——《我的渴望》

“在他死去的地方

有一个死去的女人

在那里火葬”

——《最后的召唤》

彝人认为,在天国和人间之间有一个灵魂安息的所在“石姻哈姆”。人死了,灵魂都要到那里去过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另一方面,彝族毕摩文化对“生死”“灵魂”的解释多偏重于理性。经书上有“园根脱黄叶,嫩竹脱简壳”的话。认为死亡是自然规律。吉狄马加“笔下猎人的死亡是对自然的回归,是大山(山神)的召唤,所以没有痛苦,也没有恐惧,甚至带有美丽的色彩。

“当子夜时分叩响

潮湿的安魂曲

我在森林世界的

母腹里睡去

耳朵灌满了泉水的声音

嘴唇上沾满了母亲的乳汁”

——《最后的传说》

彝族长期的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已经幻化成一种民族精神,鹰图腾象征着勇猛、矫健、神人支格阿鲁是无畏、力量、英雄的象征,已成为彝民族共同的精神图腾。它牵引着这个古老的民族经历了无数的曲折与坎坷,使之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把你放在唇边

我嗅到了鹰的血性

我感到了鹰的呼吸

……

把你放在枕边

我梦见了自由的天空

我梦见了飞翔的翅膀”

——《鹰爪杯》

“有一种东西虽然不属于现实

但我完全相信

鹰是我们的父亲

而祖先走过的路

肯定还是白色”

——《看不见的波动》

但诗人在对民族传统文化及反思之后,感到阵阵的隐痛,他看见了这只雄鹰滴血的翅膀,他看到了本民族的伤痛,他看见了本民族周身打满了落后的烙印。他痛苦,他徘徊,但他不得不作出抉择,必须“背叛”传统,超越传统。他知道一种文化只能有益于提高一个民族的生活时,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图腾不再属于这个时代。

“谁能解释图腾的含义

其实它属于梦想

假如得到了它的保护

就是含着悲哀的泪水

我们也会欢乐地歌唱”

——《含义》

诗人反思自己民族灾难性的文化,反思民族曲折与坎坷的历史,他的现代意识不可避免地跟传统文化观念发生了强烈的撞击,在撞击中,他的现代意识胜利了。但他并不快乐,他的内心深处交织着矛盾,他眼里时常包含着泪水,那是对养育自己的古老民族的深沉的爱恋。

真、善、美的旋律

人类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血缘、民族、地域的亲情,同时又存在着一种超乎这些亲情之上的人类之情。而马加的诗正是溶汇了这诸多复杂的情感,并以之为触角,伸展向整个世界,在人、自然、社会的三维交叉点上,演绎出一首首瑰丽的诗篇。人首先是凭感觉认知世界的,诗人的感觉是异常敏锐的。他们的眼里不能掺和半点杂质,他们鞭笞一切虚伪,丑陋与罪恶的东西,同时又被真诚、善良、美丽的事物感召着,他们不能不歌唱。吉狄马加抒写着自己对凉山这片土地及其古老民族的爱,却反映了世界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和平与友爱,他的诗是一首积极的浪漫主义的爱情交响曲,然而就在这积极跳动的音符间也可以听到他凄凉和悲哀的声音。

“不要问我为什么

唱起歌来总是那样哀凉”

——《美丽的忧伤》

“多少年来,就是这神奇的土地

它让我的右手

在淡淡的忧郁中

写下关于彝人的诗行”

——《部落的节奏》

“去听写竖笛和马布的演奏

……

我都会深深地低下头”

——《理解》

“无论我怎样含着泪对它歌唱

它都沉默得象一块岩石

一声不响”

——《土地》

“我望见你

我的眼睛流出了河流”

——《故乡的水葬地》

诗人为什么如此忧伤呢?他是和彝族的眼泪、孤独和苦难系在一起的。据彝族经书记载,先祖却布居木时代,天神思梯古仇视人间生灵,掘开九个天海的洪水,淹没了二十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使大地上只剩下举木武勿一个孤儿。又据神话记载,有个叫尼嫫撒嫫的妇女,她住在一棵红桦树下,但有一天这棵树突然死了,她就像失掉亲人一样号陶大哭,泪水一股一股落在地上,后来变成了一男一女,那就是彝族的祖先。这些神话传说曲折地反映了彝族先民在与自然界作斗争过程中遭受的苦难。彝族先民曾经创造了灿烂远古文化,早在地质年代更新世纪初,我国西南彝族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了。他们创造了发达的青铜文化(约公元前二世纪—公元前一世纪)。彝族女祖第八代时已发明了织布机(见《勒俄特依》),但后来却没有手工业,没有自己冶炼的铁工具,从古侯,曲湦两大部落进入凉山地区后,大规模的家支械斗层出不穷,血亲复仇愈演愈烈。彝族谚语说:“儿了长大了要与爷报仇,这样的儿子才算好儿子。”彝人的仇不能忘掉,好象杉树节节不怕腐烂一样。天空中回落着寡妇和孤儿的啼哭声,瓦板屋里游荡着不散的冤死者的魂灵。奴隶社会留给凉山彝族人民的只是训世格言“玛姆特依”,对神圣家支的崇拜以及阴森恐怖的“节勿耶”律法。这些就是诗人哀伤的原因。也许是彝族人民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他们对和平与友爱的渴望也最强烈。历史上,英雄的彝族曾参加过“武王伐纣”的孟津联盟大会。播种女神为了五谷丰收和风神战斗,有八位神王为援救女神而违背了神

规被变成石头,但他们的心又一起变成八方图为人类医治疾病。这种精神感动了诗人,使他的爱从亲族、民族、地域的爱升华为爱整个中华民族以至整个世界人类,他要“热爱所有的种族”(《听送魂经》),诗人“仿佛看见黑人,那些黑色的兄弟,正踩着非洲的身躯,他们的脚踏响了土地……眼里流出一个鲜红的黎明”。他看见“恒河在静静流……哥萨克人在黄昏举行婚礼。”(《古老的土地》)最后诗人每一个愿望,希望他的头颅——“那彝人的头颅,将刻上人类友爱的诗句”(同上)。《做口弦的老人》中的青蜒,是彝族人民和平友爱的使者,是爱与美的象征。它振响在每一个种族的故乡的声音,是“彝人来自远古的声音,彝人来自灵魂的声音,这也正是诗人的心愿。真、善、美是贯穿吉狄马加诗歌的主题。诗人以他独具的现代意识,透过历史的横截面,发掘彝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心态。他的又欢乐又忧伤的民族性格,英雄而又平凡的民族气魄,使他的诗歌创作向世界文化升华,向人类文明汇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黑、红、黄的交响

我想成为作家,是因为有人对彝族的红、黄、黑三种颜色并不了解。

——吉狄马加《我的作家梦》

红、黄、黑三种颜色是吉狄马加诗歌最基本的色调。它来源彝族古老的三色文化。如果不了解彝族红、黄、黑三色文化的内涵,就无从把握吉狄马加的诗歌。

《在彝人梦见的颜色》一诗中,他写了英雄和高贵的颜色:

我梦见黑色的披毡被人高高地扬起

黑色的祭品独自走向祖先的魂灵

黑色的英雄结上爬满不落的星

武士威武和荣誉的红色

我梦见过红色的飘带在牛角上鸣响

红的长裙在吹动一支緾绵的谣曲

红色的马鞍幻想着自由自在地飞翔

象征爱情和友谊的黄色

我梦见过一千把伞在远山歌唱

黄色的衣边牵着了跳动的太阳

黄色的口弦在闪动明亮的翅膀

但诗人最后却说:“我梦见过那样一些颜色,我的眼里常含着深情的泪水”。这是因为诗人看到不管是英雄,高贵的黑色,威武荣誉的红色还是爱情与友谊的黄色全部留在了古老的木质器皿上。

黑色象征着刚强、坚韧。彝族自称“诺苏”意即“黑色的民族”。彝族经书认为人类由雪演化而成,雪是水。而“公母五行说”认为黑色属“北方水”,彝族从来就崇拜铁,铁是黑色的,传说中开天辟地的阿尔是一位铁匠。铁能创造奇迹,迎接彝族的祖先“六祖”的母亲仙女下凡,诞生人类。到了阶级社会,黑色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贵族阶级认为自己的血统纯洁、高贵,自称“黑彝”。而把一般的贫民百姓称为“白彝”。诗人的血液里流淌着黑色的献身精神,只要他苦难的民族不再孤独和悲哀,有一颗明亮温暖的星,诗人原意进入那“死亡之乡”。

啊,黑色的梦想,就在我消逝的时候

请让我对着一块巨大的岩石说话

身后是我苦难而崇高的人民

我深信这千年的孤独和悲哀啊

要是岩石听懂了也会淌出泪来。

啊,黑色的梦想,就在我消失的时候

篇二:三毛作品对彝族汉语诗歌的影响

内容摘要:当年,三毛以一部《万水千山走遍》享誉全球华人地区。在她去世前的那年,彝族青年诗人吉狄马加出版了第二部个人诗集《一个彝人的梦想》,一年之后,彝族诗人阿苏越尔发表了处女诗集《我已不再是雨季》。本文试图从三毛作品里的体现的精神,来探析她的作品对当代彝族汉语诗歌的影响。

关键词:三毛作品当代彝族汉语诗歌 影响

三毛,原名陈平,汉族,浙江省定海县人,1943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黄角桠。曾就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去世,享年48岁。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一、 身份意识的认同和觉醒

在三毛的作品《故乡人》中,有段她在西班牙的经历。当时她的丈夫荷西在尼日利亚上班,她一个人住在岛上。每周她都会开车送一位残疾的朋友去给妻子到墓地献花。有一次在一块白色大理石墓碑上,她发现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曾君雄之墓。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曾先生,你怎么在这里,生前必是远洋渔船跟来的一个同胞吧?你是我的同胞,有我在,就不会成为孤坟。”三毛从朋友那里分来了一束花放在曾先生的墓碑旁,心中默默地对他说:“曾先生,我们虽然不认识,可我是一个故乡来的人。请安息吧,这朵花是送给你的,异乡寂寞,我就算代表你的亲人吧!”

从这里我们看出了三毛作为一名流浪异乡的中国人,她细腻的内心里那颗火热的心。无论身处何方,她永远都记得自己的民族身份和文化之根。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曾经说到:“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份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这是在他知道三毛去世之后写的《哭三毛》里的句子。当时海峡两岸关系紧张,三毛几次来到大陆进行演讲和访问,和贾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她写给贾老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尚和热爱。

吉狄马加,男,彝族,1961年6月23日生于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中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出版诗集《初恋的歌》(1985年)、《一个彝人的梦想》(1990年)、《罗马的太阳》(1991年)、《吉狄马加诗选译》(1992年)、《吉狄马加诗选》(1992年)、《遗忘的词》(1998年)。多次荣获中国国家文学奖,其中诗集《初恋的歌》获中国第三届诗歌(诗集)奖;组诗《自画像及其它》获中国第二届民族文学诗歌奖最高奖;组诗《吉狄马加诗十二首》获中国四川省文学奖;诗集《一个彝人的梦想》获中国第四届民族文学诗歌奖;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88年应意大利蒙代罗国际文学奖评委会邀请作为中国作家代表成员访问意大利,1994年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访问美国,1997年应邀参加歌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1999年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泰国,2000年作为中国文联代表团成员访问约旦和埃及。现为青海省副省长、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

吉狄马加出生在大凉山布拖县,是凉山古侯(黑彝)的后代。因为从小随父母在县城长大,他在接受汉民族的文化教育同时,彝族语言的能力基本消失了。1985年,他出版了当代少数民族第一本汉语诗集《初恋的歌》,引起了中国诗坛的震动。1990年,他出版了第二部诗集《一个彝人的梦想》,奠定了在当代中国诗坛的地位

我曾一千次/守望过天空/那是我在等待雄鹰的出现

我曾一千次/遥望过群山/那是因为我知道我是鹰的后代

我曾一千次/守望过天空/那是我在期盼民族的未来

我曾一千次/守望过群山/那是我还保存着无法忘记的爱

啊从大小凉山/到金沙江畔/从乌蒙山脉/到红河两岸

妈妈的乳汁像蜂蜜一样甘甜/故乡的炊烟淋湿了我的双眼

————《彝人之歌》

很难想像已经失去了母语能力的吉狄马加是在怎么的煎熬和痛苦中完成了这首诗歌的。他的另一首成名作《自画像》,以自画像勾勒出民族的历史的轮廓,用传统的彝人对英雄和美女的审美观念,描绘了这个民族几千年的爱恨和情仇。他通过对葬礼的描写,刻画出这民族互助、深沉的情感,并向世界发出了“啊,世界,请听我回答,我是彝人”的呐喊。

二、孤寂、忧郁与故乡情结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人口有7762272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总体上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地理分布格局。

阿苏越尔,男,彝族,1966年生于四川凉山越西县,1989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1985年开始以诗歌为主的文学创作。

1986年创办了在当时的大学生诗社中间影响较广的〈山鹰魂〉诗刊。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自行油印个人诗集<梦幻星辰>,1994年7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二部诗集<留在雪地上的歌谣>﹙又名<我已不再是雨季>﹚,2005年12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三部诗集<阿苏越尔诗选>。诗作“雪花”曾获得第二届“黄河杯”诗歌大赛特等奖;诗作“昆明湖畔”曾获得四川省作家协会等几家联合举办的“民族团结杯”诗歌大赛奖;诗集<阿苏越尔诗选>获得第五届四川文学奖提名并获得第三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有诗作入选<当代彝族作家作品选>、<民族魂.时代风>、<地域诗歌>等选集,“听一位老人谈雪”等诗歌作品被译介到美国。鲁迅文学院第十期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世界真大/那种远离人的感觉上/空白袭来/我注定迷茫一生

这是冬天的灵魂深处/寒风声中/倘若我找到适当的词汇/我必定会拥有你/我举目无亲/除了 孤独洁白和陆离漂泊/你已失去我

只因在我出门的刹那/碰到许多人/款个的创伤难以消除

亲爱你/只是为了迎接你/我才走向低低的平原/离开天国的山水

离开梦幻的星辰/亲爱的/我已多年未曾呼唤

伴随生存的欢乐如此久远/我真的找不到适当的词汇/否则我早已拥有了你 ——《雪的自述》

彝族古籍《勒俄特依》里对万物的出生有动人的传说——雪人传说。远古的三场大雪过后,雪人和他有血气的五个兄弟(猴、熊、蛇、蛙、鹰)以及没有血气的六重植物来到世间。诗人以雪花自喻,表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向往,但是孤独和洁白又是诗人作品里彝族人特有的精神内涵。忧郁是在几千年迁徙中留下的印记,洁白是纯洁的浩浩荡荡做人的民族气节。诗人表达的情感正是三毛一生所实践的人生座右铭。

关于彝族来源的争论从上个世纪到现在,目前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说法。但是远古的彝族人的祖先经历了迁徙的苦难和痛苦这是不争的事实,“迁徙”这个烙印深深地印在了彝族人的心底。吉狄马加是这样描写这个民族前夕的历史的。

我看见他们从远方走来/穿过那沉沉的黑夜/那一张张黑色的面孔

浮现在遥远的草原/他们披着月光编织的披毡/托着刚刚睡去的黑暗

当一条深沉的/黑色的河/从这土地上流过/在那黑暗骚动的群山上

总有一双美丽的眼睛/——无畏的关闭/可祖先的图腾啊

照样要高高地举起/尽管是一个勇敢的酋长/在黎明时死去

(我看见一个孩子站在山岗上/双手拿着被剪断的脐带/充满了忧伤) ——《一支迁徙的部落》

从最初到德国留学到后来进入撒哈拉沙漠,再从后来移居大加纳利岛,直至中南美之行,三毛的一生都在不停的漂泊,在漂泊中的孤独和寂寞可以想像。此刻,我们再回到《橄榄树》,那首三毛写的曾经唱响大江南北的歌曲。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橄榄树》

当时海峡两岸关系异常紧张,三毛作为一名知名的台湾作家,能够打破两岸的隔阂,用自己的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向往和平的歌声来点燃海峡两岸热血青年的激情,值得赞扬。歌声里的“故乡”——大陆,是几千年的故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和文化诞生地。

从小生活在彝族聚居区的阿苏越尔,自小受到非常(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浓厚的彝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熏陶,大学毕业后有机会深入彝族地区调查研究,体验了民间的生活。他凭借天赋和禀性写出了很多对民族生存环境的忧思和对故乡的深度热爱的情怀。他诗歌里的“生命意识”很强烈和赤诚,他对大凉山这片沧桑和古老的土地进行了追忆和缅怀,对这个民族的历史命运与未来前景予以关注和深思。

这时,你或许再度产生/深深的失落和离群索居的念头. 而我依靠了你/固守这生命的源头/头枕积雪和希望/任大好年华随水而下

——《无怨的雪》

在故乡的土地上/行走着的是彝人的梦幻/无论回忆还是梦想/彼此的脚印都蓄满了深深的沉思。。。。。/有一支友谊的歌曲/ 在远方抒情地吹奏

篇三:中 国 彝 族 名 人

中 国 彝 族 名 人

一、彝族将士

1、龙云——(1884~1962年)男、彝族、纳吉伍沙,四川金阳县人。从小习武,十几岁时到云南昭通去投靠其舅舅。后成为蒋介石政府云南主席。统治云南长达18年之久,陆军上将。

2、卢汉—— (1895—1974.05.13),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军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和平解放云南,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1974年5月13日因患肺癌,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3、张冲——(1901—1980),原名绍禹,又名维新,字云鹏、彝族、彝姓尼娜,云南省泸西县永宁乡小布坎(现划归弥勒县)人。1901年1月25日,张冲生于云南省泸西县,曾任滇军旅长、师长。张冲任国民党60军副军长兼184师师长。1938年,参加台儿庄战役,被提升为军长。1942年任云南部队第二路军指挥官。云南解放后,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民委副主任兼凉山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云南省副省长、云南省民委主任、中共云南省省委委员、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80年10月30日,张冲病逝于北京,享年81岁

4、李文学——(1826-1874),又名李正学,彝族,弥渡县瓦卢村人,

清末云南哀牢山彝族农民起义军首领。咸丰六年四月,李文学聚彝汉农民5000余人,在弥渡县瓦卢村后山天生营起义,提出“铲尽满清赃官,杀绝汉家庄主”的**口号,李文学被推为“彝家兵马大元帅”。在哀牢山区先后建立8个都督府。 1874年3月28日,李文学在南涧乌龟山壮烈牺牲。

5、李学东——彝族,四川马边人,哀牢山起义将士,(资料不详)

6、小叶丹——(1894-1942) 男、彝族,彝名果基约达,四川省冕宁县(今彝海乡)人。解放前四川、彝族果基家的头人.他与刘伯承元帅歃血为盟之事,被传为一时佳话.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佳话 ,是彝族人民对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具体体现。红军过后,彝族人民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疯狂报复和迫害。1942年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五),小叶丹遭到被国民党军队收买的部族武装伏击身亡。

7、罗炳辉——(1897—1946),彝族,云南彝良人。1915年,罗炳辉加入护国军。1921年投奔孙中山,加入了属于广东**政府领导的滇军朱培德部。1922年,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和第一次北伐战争,任参战官。任命为营长。1926年5月第二次北伐战争开始,罗炳辉任国民**军第3军第9师第25团第2营营长。在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中因战功卓著, 1934年10月,罗炳辉率红九军团参加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陈毅任司令员,建立了茅山根据地。1941年,任新四军第二师,罗炳辉任副师长。1946年4月,中央军委任命罗炳辉为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

山东军区副司令员, 6月9日,指挥部队向枣庄伪军王继美部队发动攻击,全歼伪军,解放了枣庄。 1946年6月21日,罗炳辉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病逝于兰陵,时年49岁。

8、安恩溥——(1894年—1965年),彝族,著名爱国将领、爱国民主人士。1894年5月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一个彝族富豪家庭,191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时逢龙云在唐继尧部任失措飞军大队长,从此,安恩溥得到龙云的扶植。龙云上台后,决定派亲信驻防昭通,稳定滇东北局势。1930年春,安恩溥奉命进驻昭通,成为龙云集团独挡一面的“封疆大吏”。 抗日战争期间,安恩溥参加指挥了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南昌会战。新中国成立后至1958年任云南省民政厅厅长。

二、科技人才

1、沙玛拉毅 ——男,彝族,雷波人,著名彝族学者,计算机专家, 发明了"沙玛拉毅彝文输入法",使彝文更方便的输入电脑,填补了重要空缺!

2、杨庸——两弹中的科学家之一,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人,他是彝族著名的家族阿史拉拉家族的后代------具体资料在<<杨庸,彝族核工业专家,中国的氢弹、原子弹“两弹”有他的杰出贡献>>里面。

3、曲焕章—— (1880~1938)男,彝族,字星阶,“云南白药”创始人。出生在江川县后卫赵官村,后迁居通海、昆明。曲焕章7岁丧父,9岁丧母,和12岁的三姐相依为命。1892年,到姐夫袁槐家学伤科。后自己配制百宝丹和其他伤科药方,开始行医。1898年,就医病人

日益增加,曲焕章自采药材,与妻加工配制白药和其他伤科用药。1914年,经反复试制和实践,终于集大成始创“白药”。成为江川、玉溪、华宁等地有名的伤科医生。(又有资料说是汉族,其民族属性或白药来源需要进一步论证)。

三、演艺名星

1、曲比阿乌 ——女,彝族,雷波人,著名歌唱家,代表作有<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情深意长>等

2、吉胡阿莎 ——女,彝族,雷波人 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漂流长江的女性,后来在法国出版<扬子江的女儿>,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被翻译成好几种文字出版.在英国,法国等过做过电视制片人等各种工作,并成为第一个在法国巴黎圣母院举行婚礼的东方人.回国后致力于慈善活动,经常向我州的各种活动捐款..曾是英国公爵夫人电视台的主持兼栏目制片人

3、沙玛阿果 ——女,彝族,昭觉人 前央视"半边天"主持人,现央视12台"心理访谈"主持人

4、山鹰组合 ——吉克曲布、瓦其依合、沙玛拉且 ,中国第一支少数民族原创音乐组合,是我国亿万少数民族的甲壳虫乐队,是彝族现代音乐不可撼动的鼻祖和开创者

5、彝人制造 ——曲比哈木、曲比哈日等三人,他们是曲比哈布、曲比哈日和倮伍阿木。 继山鹰之后华语歌坛炙手可热的少数民族组合。是中国第一支开有和声的组合,开创了一个音乐时代.

6、奥杰阿格——男,彝族,1993年组建“山鹰组合”,先后在彝区

推出彝语组合专辑《我我的家乡》,《大凉山摇滚》和彝语个人专辑《为谁而歌》,1994年加盟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推出组合专辑《走出大凉山》。1995年离开“山鹰组合”自创“奥杰阿格音乐工作室”,着力挖掘发展大凉山本土音乐,不断探索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多元化结合,自创一体,独具风格。

7、贾巴阿火——吉杰,男,彝族,2007年快乐男生全国五强,世界500强企业品牌经理。

8、阿鲁阿卓——女,彝族,贵州省毕节市。总政歌舞团青年独唱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最高奖“金钟奖”通俗唱法金奖、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金奖得主。

9、伍萨子且: 男,彝族,凉山人。 模特,广东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10、海哈金喜—— 女,彝族,昭觉人 ‘世界旅游小姐’中国赛区的总冠军.代表中国到南非比赛.

11、母其弥亚——

四、文学名人

1、李乔——(1908.8.10--2002.4.18)笔名普济,彝族作家。云南石屏城关人。1929年毕业于东陆大学预科。1949年前任中小学教员和滇、桂、黔边区纵队石屏支队参谋长及第二支队文书等职,1950年后历任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员,云南民族学院、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科长,云南省文联创研部副部长、专业作家,云南省作家协会、文联副主席及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专集《欢笑的金沙江》《未完的梦》《早来的春天

推荐访问:彝族 诗歌 马加 彝族歌曲大全100首 彝族吉狄马加代表作 彝族比曲积布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彝族吉狄马加诗歌》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彝族吉狄马加诗歌》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热门专题